『壹』 翼教版小学语文三至六年级有关咏物抒情的课文有哪些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第六组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采薇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作品】:采薇 【内容】: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贰』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有哪些散文
答:《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我的信念》、《春》、《济南的冬天》、《散步》、《羚羊木雕》、《背影》、《老王》、《信客》、《桥之美》、《地下森林》。
『叁』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里面,“结构”包括什么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 寄托等,
4、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
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
表达方式
关于表达方式:
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③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肆』 适合朗诵的背景音乐有哪些
适合朗诵的背景音乐有《雨的印记》、《神秘花园》、《安妮的仙境》、《雨中漫步》、《和兰花在一起》。
1、《雨的印记》
《雨的印记》出自韩国最擅长描绘爱情的音乐家李闰珉之手,这首曲子跳跃的优美,适合背诵时听,适合失恋时听,适合作为朗诵的背景音乐。它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丽,感受到人生的真谛。不同的人都会从这首曲子里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2、《神秘花园》
《神秘花园》是由理查德演奏的一首经典钢琴曲,《神秘园之歌》则是由新世界音乐乐团神秘园演奏的同名曲目。该首歌乐曲舒缓柔美充满了思忆与郁忧,不经意之间流露出些许的忧愁,令人不得不沉醉于其中。
5、《和兰花在一起》
《和兰花在一起》是一首雅尼的经典作品之一的纯音乐曲子。英文为With An Orchid.由美籍希腊裔演奏家、作曲家Yanni创作,收录于其专辑《If I Could Tell You》。曲名里没有世俗里包藏的小家碧玉情怀,也没有小情小调的忧伤与做作。只有一股子清新扑面而来。
『伍』 小学的抒情课文有哪些
[延安,我把你追寻]
[向往奥运]
[匆匆]
《海上日出》
《春》
《绿》
『陆』 小学语文中叶圣陶的课文
1、《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英文名The foot of the Boston ivy)是冀教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也是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作者叶圣陶。本文章介绍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
2、《荷花》
《荷花》是著名作家叶圣陶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荷花:叶圣陶专集》 ,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科书中,朗读人是陆洋。
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出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小的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夜空和闪闪的星星。
展现了孩子想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本文想象奇特,插图生动形象,能引起孩子对夜空无限的遐想,和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全诗韵律和谐,语言通俗易懂,充满了儿童情趣,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
入选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课本。
4、《记金华的双龙洞》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是按空间顺序写的。
表达了作者叶圣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本文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收录为课文。这篇游记不作为课文的时候叫《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5、《藕与莼菜》
《藕与莼菜》就现代作家叶圣陶于192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借物抒情,作者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寄托在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藕与莼菜”上,借对故乡“藕与莼菜”的怀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热爱之情。
纵观全文,作者直抒胸臆的文字很少,只是顺着他的思路,听他把一些藕和莼菜的琐事娓娓道来,细细品味,那平实的一字一句才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使整篇文章韵味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藕与莼菜》后被收入沪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八课。
『柒』 三年级上册语文写借景抒情的课文有哪些
似乎没复有.一定要说的制话,古文算是吧,《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都有景,而且都有作者自己的感情在里面.《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及能与古今知音共赏山水的自鸣得意之情;《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贬谪的落寞和欣赏优美月色的悠闲之情.
『捌』 小学语文教材散文有哪些
《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怀念母亲》、《
彩色的翅膀
》、《唯一的听众》、《用心灵去倾听》、
《青山不老
》、《少年闰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一
面
》、
《老人与海鸥》、
《跑进家来的松鼠》、
《
最后一头战象
》、
《金色的脚印
》、《月光曲
》、《蒙娜丽莎之约
》、
《我的舞台
》。
《
匆匆》、《桃花心木》、《顶碗少年》、《手指》、《北京的春节》、《十六年前的回忆》、
《灯光》
『玖』 小学语文课本中借景抒情的文章有哪些
《草原》
『拾』 平凡中的美 作文 350字的
这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见底的小溪,可是作者每每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这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搭石》。本组课文以“爱”为主题,引导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搭石》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课文通过对整搭石、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等画面的描述,赞美家乡人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品质。
但是搭石以及搭石所描绘的场景里我们现在城市生活较远,学生很难理解,这需要老师的适当点拨。
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理解思维能力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小班化教学强调要打破传统齐步走的教学模式,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和可能,让不同的学生在语文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时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教学目标关注每一个
二、教学过程落实每一个
三、教学评价激励每一个
四、作业设计发展每一个
一、教学目标关注每一个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学习的要求,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对于优等生我力求达到上限教学目标,对于学困生我要求达到下限教学目标。
下限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创设、口语交际,在语境中初步理解“人影绰绰、协调有序”等意思,能正确书写“平衡、伏下”等词。2.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乡民们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的一幕幕场景中,感受乡民们相互关爱、乐于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3.初步了解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养成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上限教学目标:1. 通过情景创设、口语交际,在语境中充分理解“人影绰绰、协调有序”等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说话训练。能正确书写“平衡、伏下”等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乡民们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的一幕幕场景中,初步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感受乡民们相互关爱、乐于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3.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养成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并试着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对于学困生我只要求他们能初步了解“人影绰绰,协调有序”等词的意思,并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优等生我则要求他们在充分理解“人影绰绰,协调有序”等词的意思的基础上,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说话训练,而且是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学困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对于作者从平凡事物中发现美的写法,只要求他们初步了解。而优等生在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上相对较强,所以我要求他们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中发现美的写法,并试着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
从乡民们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的一幕幕场景中,感受乡民们相互关爱、乐于奉献的精神。
确定本节课的难点:理解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的深刻含义。
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我进行了异质分组,分组标准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小组之间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是相当的,但是组内6人是有差异的,以便于学生在小组活动的时候互相学习,以及后续开展个别化指导。
二、教学过程落实每一个
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说过好的的一堂课要善于抓点,抓好一个点可以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我以“家乡一道风景”这个点出发,在第一课时中,引导学生找到这四幅美丽的风景,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这节课,主要学习“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这三幅美景,我分别做了如下的处理:
(一)在情境中品悟和谐之美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面对“一行人走搭石”这幅美景,我做了如下三步处理:
(1)第一步:正确朗读这段话。学困生在正确朗读方面往往比较困难,尤其是多音字“行”的读音。我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辨析,在体育课上,老师经常让我们横着排成一排那叫一hang,在搭石上行走的人们,那叫一xing人,所以此句中应读“xing”。
(2)第二步:感悟理解“协调有序”。
这个词语的教学我将巧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开火车师生合作学习。让第一组小组扮前面的,第二小组扮后面的,第三小组扮前面的,第四小组扮后面的,依次类推。
前面的抬起脚来,(第一组小朋友读)
后面的紧跟上去(第二组小朋友读)
前面的抬起脚来,(第三组小朋友读)
后面的紧跟上去(第四组小朋友读)
前面的抬起脚来,(第五组小朋友读)
后面的紧跟上去(第一组小朋友读)
前面的抬起脚来,(第二组小朋友读)
后面的紧跟上去(第三组小朋友读)……
(红色为教师话,教师开始速度放慢,后面逐渐加快,出现节奏感)
踏踏的声音就像轻快地音乐,人们没有踩脚、没有人掉入水中,这样动作,那样默契,那样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协调有序。这样的情境创设,让每个孩子都在搭石上走了走,在情境中体会了什么是协调有序,避免老师讲解的枯燥乏味。
接着教师扮演记者,采访一下刚才协调有序走搭石的“乡民们”,为什么会这么协调有序啊?在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之后,我先让学困生来说说自己的想法,接着让学习一般和优等生进行补充,最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循序递进的设计,既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发挥优等的引领作用,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学生可能会说是因为乡亲们走熟了,或者是想着别影响后面的人,或者是有序走才不会出事等等,只要学生体会到了乡亲们心中想着别人的品质,都给予认可与鼓励,让学生享受“感悟体验”的乐趣。
(3)第三步:多种方法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强调语文教学要从教内容到教语言形式的华丽转变。所以对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处理,不采取面面俱到的分析,我出示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所描绘的画面。喜欢画画的学生可以为课文添上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所描绘的画面,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写一写“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所描绘的画面,口头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用“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展开说话训练,朗读较好的同学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等等。这样的环节设置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适合他的最好的发展,发挥了孩子的特长,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也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乡亲们之间和谐之美。
学完这一段,我还对其进行了诗化的处理,这为朗读方面优秀的同学或表现欲较强的同学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也为朗读较弱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二)在表演中体会谦让之美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在阅读教学中,借助于学生表演既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品味文本内涵,还可以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静”的课堂“动”起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同桌之间合作演一演。我通过“邀请了几位同学来和我一起演一演”这样的说法把理解能力较弱,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聚拢来进行个别化辅导,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语言上让他们认为是老师与他们共同活动,并不是给学困生进行补习。最后我请的两组学生上台展示。
小东:奶奶,您先过!
王大妈:不不,孩子你先过,你还赶急着去上学呢!
小东:奶奶,您是长辈,我上学来得及,您先过!
王大妈: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好好学习,将来一定有大出息!
小东:谢谢奶奶!再见!
演过之后,我再让孩子们说说从表演中你感受到什么了?从形象感受到抽象领悟,相信学生此时一定能感悟到走搭石中所表现的乡亲们的谦让、和睦相处之美,即促进了他们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又为中心句的理解“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做了铺垫。
(三)在追问中追寻尊老之美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2011年长三角小班化研讨会中,南京海英小学提出小班化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不断追问。所以面对“背老人过搭石”这幅美景,我不做学生和文本之间说破道尽的媒人,而是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让学生跨小组,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喜欢小组或老师来问一问心中的疑问,进而进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学生们可能会提出“伏”什么意思?为什么人们把被老人过搭石当成理所当然的事等等。通过学生追问学生、学生追问小组、小组追问小组、学生追问老师等形式展开教学。学生在追问中产生集体的智慧与碰撞,从而形成学生‘主动思考’‘敢于提问’‘善于解惑’的习惯与能力。
接着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组长带领小组讨论谁也会走搭石,他们是怎么做的?在学生汇报之后,我让学生拿出笔写一写。
_走搭石,_ 会 ,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求读写结合,这样的设计以写促情,升华了主题,让学生再次体悟到“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学生的写话,我引导学生采用黑、红、蓝三支笔进课堂这一学习策略,我要求他们用黑笔来写话,在此过程老师将及时巡视,用红笔进行批改。在给予适当加星鼓励,激励每一个学生的同时,并及时指出相应的修改意见。最后让学生拿出蓝笔根据老师的修改意见进行适当的修改。写话非常优秀的同学我让他当小老师帮助小组内较弱的同学一起修改,这不仅提高较弱学生的写作能力,也锻炼了优生的能力。永恒之黑,赤炎之红,青空之蓝。课堂之上,三笔合一,相辅相成。在笔墨挥洒间,学有所获,教有所成。
三、作业设计发展每一个
如果说课堂教学给了学生一对灵动的翅膀,那么精心设计的分层作业就是给了他们一片用以翱翔的天空。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四个层次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景物美和人们心灵的美。
3.读一读《同步阅读》中《雨中》《千纸鹤》等几篇文章。
4.小练笔。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想写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以上的作业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和读写结合等方面,由易到难,给学生一个选择,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学习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