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代数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

代数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

发布时间:2020-12-16 20:37:04

Ⅰ 如何在数与代数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一、在教学预设中挖掘数学思想方法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就应抓住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的有效结合点,在教学目标中体现每个数学知识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在备课时,要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深入钻研教材,通过对情境的设定,例题、练习的探讨,挖掘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在教学《负数》一课时,光从知识角度来看,难度不大,很多学生在上课前稍微看过书的,都能看懂。所以我备课时,注重去挖掘教材内在的数学思想,丰富课的内涵。我认为本课可以渗透以下几个数学思想:符号化思想、数与点之间的一一对应思想、辨证思想、极限思想。如怎样引出课题呢?我设计学生先进行课前“正话反做”的游戏,让学生体会意思相反的两个量,接着以货物进出仓库的生活中非常普通的情境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从记录单的表达方式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进而探索能清晰地表示出相反意义的量的表达方法。这一情境赋予了数学学习以生活情趣,拉近了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法表示出“运进”和“运出”后,教师适时引入数学史料,使学生既获得方法的领悟,又受到思想的启迪、精神的熏陶。从文字到符号,学习的抽象程度在递升,建构的思维含量在增加。接着又让学生通过观察温度计、以及常见的两个相反方向行走的例子,从这些现象当中得到数轴、抽象出数轴这样一个概念。再通过观察数与数轴上的点,建立数与点的一一对应关系,体会数的无穷大与无限小。
二、在知识形成过程中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蕴含在数学知识之中,尤其蕴含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在学习每一数学知识时,尽可能提炼出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即在教学活动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让学生充分体验。
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我不是简单地给出定义,而是尽可能完整地再现形成定义之前的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思维过程,揭示隐藏其中的思想方法。本课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推理概括
能力,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所以这节课我充分调动的思维,先用两组判断题唤起学生对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回忆。根据比和分数、除法的的关系,猜测出比也有相似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继而通过观察、类比、验证探讨得出“比的基本性质”。事实证明,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很快得出了“比的基本性质”,不论是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语言描述,还是对化简比的方法的总结,都留下了学生成功的印记。

Ⅱ 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重视中小学数学内容的衔接:
1.数与代数领域的衔接

“数与代数”是中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

在小学,主要指数与数的运算(这里的数主要指非负有理数,即所谓“算术数”).

在中学,除了数概念扩充到了实数外,更重要的是有了式的运算.从小学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开始,到中学进一步研究数字与字母的运算,即研究代数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代数式的运算及关系(相等与不等),由此而成的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就构成了初中数学中数与代数的基本部分.

于是,从小学到中学,数与代数领域的主要变化就是从数字的具体运算到代数式的形式化运算的转变.为了顺利完成这一转变,在初中低年级阶段,要积累一些“半形式化运算”的经验.

此外,在数与代数领域,中小学数学的另一个重要衔接点是列简易方程.

简易方程是中小学都有的内容,但在小学,由于学生受算术思维的影响,所列出的方程往往不能体现方程的核心思想。若从做好中小学衔接的角度来看,我们还得引导学生理解:列方程过程中,重要的是未知数要参与运算.列出像1200+100=x 这样的方程,说明学生思维方式实质上还是算术的,而不是代数的.而引导学生思维方式从算术思维逐步向代数思维转变,无疑是中小学数学教育衔接的重要内容.

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依赖于载体的,这类看图列方程就是培养学生代数思维方式的重要载体,应该引起数学教师的重视.

面对小学数学中所提到的方程的解法,绝大部分依赖于学生对四则运算的理解和熟练程度。逆运算在简易方程的解法上占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这种解法并不是方程思想的主旨。所以我们在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学生仍然用算术方法考虑列方程时,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通过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让学生自己发掘代数思想的优势。

2.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衔接

在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领域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的初步知识,认识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直观感知.初中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等内容.认识方式也从直观感知到“说一点理”“说理”,即由直观感知逐步过渡到逻辑论证.要顺利实现这个领域的衔接,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逐步理解说理是必要的,逐步学会怎么说理.

首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逐步让学生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比如,“因为这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因为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它的两个锐角这和是90度”,等等.在说理时,可以不那么严密,但一定要注意基本的科学性,

其次,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体会推理论证的必要性.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在小学,学生已经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活动,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初中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主要要渲染这样的事实:一个三角形,无论形状如何,无论大小怎样,它的内角和无一例外都是180度,这是为什么呢?并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在小学时,我们量了一些三角形的内角,发现内角和都是180度,但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三角形拿来一一检验,有什么办法让我们能确认所有的三角形(包括我们没有去检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体会论证的必要性.

第三,初中几何教学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事实上,有很多初中数学中“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在小学都有初步渗透.如“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在小学,学生通过操作,已经了解了这个结论.于是,在初中教学这一内容时,就应该从这一起点开始,不必花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再组织学生进行测量、猜测等.

3.统计与概率领域的衔接

大家认为,统计与概率领域存在的衔接问题很多.特别是概率领域,因为是新生事物,教材本身在衔接问题上的处理就没有其他内容成熟.我们认为,搞好这一领域的衔接问题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注意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初中的起点不能太低,避免与小学重复.事实上,由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有限,分散在各个学段、年级按“螺旋式上升”编写的,再加上缺少成熟的编写方案,年级与年级之间相关内容的难度,教学要求之间的差异本来就比较小.若不仔细体会,容易出现要求不明,甚至重复的情况.

其次,在教学一些统计量,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时,要注意科学性.即一方面,要揭示用这些统计量来表征一组数据的合理性和优势;另一方面,也要揭示其局限性.小学生可能体会这些统计量的优势作用更多一些,到了初中,由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逐步发展,应该更多的引导他们考虑这些统计量的局限性.

二、数学思想方法的衔接

数学教学,应该是“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与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统一体,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数学的丰富内涵.对于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阶段,主要以渗透为主.这个要求是与小学数学内容特点与小学生的思维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学阶段则有更明确的要求,如函数的思想、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等.于是,在教学如何已经渗透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直接的迁移到成熟的数学思想,就成为实现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

以梯形的面积教学为例,小学的数学教学中通常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即将梯形面积计算转化为平行四边形面积来处理的.这样的做法当然也体现了转化思想,但若从转化思想出发,即当我们面临一个新问题时,我们分析一下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如何寻求转化的途径,便是转化思想的运用.面临求梯形面积这个问题时,已有的知识基础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已经知道计算方法,而且中位线的引入都应该形成过渡性思考.于是,我们努力考虑能否把梯形的面积计算转化到与此相关的计算方式上来。

三、教与学的方式的衔接

第一,从教学要求来看,小学数学教学强调直观与形象,而初中数学教学更侧重于在直观、具体的基础上的抽象.在这种要求下,对比小学数学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常常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实验操作、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随处可见而言.初中的数学教学则更需要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基础,更注重抽象的数学模型的建立,教学活动常常按“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节奏相对较快.这些要求的不同,突然面对初中数学课堂的抽象性与快节奏,势必使学生有诸多的不适应.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认为可取的办法是,让我们的数学教师在执行数学教学时需要有意地往后后退半步.

第二,从教学的组织形式来看,小学数学的内容比较简单、信息量不大,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较多,讲故事、做游戏、小组合作、小组竞赛等形式常见于小学数学课堂,但初中数学课的教学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初中数学教学形式相对简单、教学各环节的安排目标指向明确,在教学方法上面对更新更高的要求.试想一下,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仅仅经过几十天的暑假生活,虽然名义上已成为了一名初中生,但实质上真与小学生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因此,对于习惯了小学老师的教学方法的“准初中生”而言,突然面对的更新、更高的要求,难免会难以接受,难免会听不懂,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所以,作为初一的数学教师,不能因为教学内容多而忽视了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性,特别是初一起始阶段,初一数学教师应充当半个小学老师的角色,适当放慢教学的节奏与进度,给数学课堂适当添加些小学教学课堂的气息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课堂不仅仅是轻松与快乐,随着新的数学知识的引入和内容的增多,数学课堂将更加富于挑战性.

第三,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来看,中学数学教师更多地关注通性与通法,而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则过多地关注解决某类具体问题的特殊技巧.广义上看,不论是“通性通法”还是“特殊技巧”,都属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范畴,不同的是“通性通法”是“大巧”,而“特殊技巧”只能算“小巧”.例如,在解分数应用题时,小学生常常会脱口而出:单位量已知用乘法,单位量未知用除法.在解行程问题应用题时,学生又会熟练地说出相遇问题是路程除以速度和,追及问题是路程除以速度差,等等.学生往往记住了这些结论,而忽视了对解决问题策略的分析,从而数学思维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综上所述,如何做好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教学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我们应该从自己的学情出发,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设计出一种适合自己的过渡模式,使学生由内而外的做一个平稳的过渡,不但能够合理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够让学生更痴迷于数学学习,这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Ⅲ 如何在数与代数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1、位置制思想:如一年级“生活中的数”数一把豆子要用到“十”、“百”等较大单位---
2、转化的思想;新知一般都是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点来探索的,这样的例子在学习中太多了.
3、算法多样化;每一种算法都是学生的一个“发明”,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算法有不同的理解,只要他认为好就是好的,老师不要强加干涉,这样的例子就不举了.

Ⅳ 1.小学数与代数内容第一学段包括哪些内容

A.数的认识 B.数的运算 C.常见的量 D.式与方程 .正比例\反比例 F.探索规律 2.数与代数内容的教学应抓住哪几条重要的主线? (A B C D) A.数概念的建立 B.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C.问题解决与数量关系 D.代数的初步 3.《标准》对整数的认识在第一学段设计了4条内容,下面哪几条是第一学段的内容? (A B E F) A.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B.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 C.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D. 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E. 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F. 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4.《标准》以于方程学习的要求是:列举教学中的一个案例,体现了促进学生形成符号意识或模型思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标准》首先说明了模型思想的价值,即建立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小学阶段有两个典型的模型“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有了这些模型,就可以建立方程等去阐述现实世界中的“故事”,就可以帮助我们去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应该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当课堂探究时如果对于同一问题出现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师不应轻易地否定某一种方法,而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讨论和对比中自己去认识不同方法的优劣,同时也体验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建立模型思想,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要造好以下几点: 1、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获得对数学核心概念的理解。从一些名师教学实录中可以看到,使学生构建模型的基本思路是:①创设问题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建立模型准备;②自主整理信息,探究解决问题——建立数学模型;③解释应用拓展,体验数学价值——应用数学模型。 2、要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从纷杂的实际问题中,筛选出有用信息,从而抽象成数学问题,也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数学建模”的起点;第二个是根据已提出的问题,全面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解决问题,必要时回顾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要分析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这是“建立模型思想”的核心。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建立模型思想,培养推理能力。例如在一节《相遇问题》名师课堂教学实录中,教师既重视了“解决问题”: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上学情境,且采用动画形式呈现,学生在现实而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的吸引下,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提炼生成完整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解决问题的第一个转化。同时也重视了“解决问题”:即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信息——理清数量关系;借助直观图形——探明解题思路;明确解题方法,独立列式解答——自主建构应用问题的数学模型,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解决问题。这样,由于扎实完成了学生缄默思想,让学生有效地经历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这位老师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是: (一)借助生活事例导入新课,运用模拟表演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一是借助动画情景,诱导学生初次感知两个物体的运动,从直观的角度感知“相遇问题”的特征;并借助学生的观察和描述,了解学生对“相遇问题”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寻找到了新知学习的切入点和生长点。二是采用模拟表演、打手势等直观生动的演示方式描述王明和李华的运动过程,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来;二方面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让学生了解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帮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直观形象地理解“两个物体”、“两个地方”、“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结果相遇”等关键词的含义,逐步提炼形成相遇问题,掌握相遇问题的基本结构特征。在初步理解相遇问题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数学信息,提炼生成完整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是一种极具亲历性的学习方式,需要学生进入到情境中,亲自参与其中的合作活动,并在参与合作活动中获得体验。 (二)结合具体情境,运用摘录、表格、画图等策略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数学模型。在教学中结合具体情境,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情景中的信息加以梳理,将抽象难懂的文本信息转化为形象易懂的图画、图表等信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清信息之间的关系;并对各种解题策略进行分析与比较,突出了画线段图整理信息的优越性。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从而获得了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最后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又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两种解题方法的理解。从而引领学生提炼出相遇模型背后所蕴含着的结构性知识,并构建起这类应用问题的解题模型——“速度和×时间=总速度”。 (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整理——组内交流——展示汇报——分析比较——提炼升华”等一系列活动,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运用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迁移,突破了固定的思维框架,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素质的培养过程。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任何教学策略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结合学生实际才能取得优良的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借鉴名师经验,细心揣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搞好小学数学应用问题教学。

Ⅳ 数与代数教学中应重点突破哪些问题

数与代数教学来中应重点突破哪些自问题?、 我认为数与代数内容的教学应抓住几条重要的主线。主要包括数概念的建 立,运算的理解与掌握,问题解决与数量关系,代数初步等。从学生能力培养的 角度,这些内容的教学都要注重学生数感的培养和符号意识的初步建立。 数概念的建立:整数—从 20 以内到万以内,再到亿及更大的数;小数、分 数(百分数)是数概念的扩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需要;负数在小学是初步认 识,为中学进一步学习起到铺垫和渗透的作用。 运算的理解与掌握:加减乘除,随着数的认识逐步出现和理解。算理与技能, 估算与精算

Ⅵ 初中数学都有什么内容

很多的学生到了初中之后,发现自己的分数会有一定的下降,这可能是由于上初中之后数学科目的难度加大,所以分数会有一定的降低,那么初中数学应该怎样学?应该使用什么方式哪?

知识点

当老师在讲完内容之后会讲一些课外的内容,一般是定理、概念等等,会让你对这些知识更加的了解,所以如果对这类题目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多看一些课外的题目,当然想要提升分数是离不开练习题的,想要多好就需要多做一些习题,但是不可以过多,需要边做边思考才可以,这样所学的知识就会运用出来.

以上就是初中数学应该怎样学习的内容,如果在这个阶段对自己分数不满意的同学可以借鉴一下以上的内容,或许会对你有一定的帮助,将自身的分数提升.

Ⅶ "数与代数"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有哪些

概念是比较抽象的理性知识,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考内虑其接受能力容,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地引入概念。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数学,通过实物、教具、学具让学生观察、演示或操作来阐明概念,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让学生只用一把直尺画一个圆,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考验。用圆规学生都能画圆,用一根线固定于一点也能画一个圆,那么为什么要求学生用一把直尺来画圆呢?这就是渗透圆的定义,虽然在小学阶段很多数学概念是描述性的,但也要尽可能的让学生的后继学习更有利于知识建构。通过这样的操作,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这样的表象:圆就是所有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哪怕学生无法用语言来表述,但是头脑中有了这样的表象对后继知识的学习是相当有利的。

Ⅷ 在小学数学的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1、位置制思想:如一年级“生活中的数”数一把豆子要用到“十”、“版百”等较大单位---
2、转权化的思想;新知一般都是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点来探索的,这样的例子在学习中太多了。
3、算法多样化;每一种算法都是学生的一个“发明”,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算法有不同的理解,只要他认为好就是好的,老师不要强加干涉,这样的例子就不举了。
4、探究思想

Ⅸ 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思维模式会有一个质的跨越,对于数学科的教学来说也面临着由算术教学过渡到代数教学、从简单的平面图形的认识向立体的、三维的几何图形纵深发展。学生的思考深度陡然增加,学生的思维广度蓦然拓宽。如何让学生平稳的进行过渡,的确是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要面对的中小学数学教学知识衔接的问题。对这一问题,我有如下看法:
一、重视中小学数学内容的衔接:
1.数与代数领域的衔接

“数与代数”是中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

在小学,主要指数与数的运算(这里的数主要指非负有理数,即所谓“算术数”).

在中学,除了数概念扩充到了实数外,更重要的是有了式的运算.从小学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开始,到中学进一步研究数字与字母的运算,即研究代数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代数式的运算及关系(相等与不等),由此而成的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就构成了初中数学中数与代数的基本部分.

于是,从小学到中学,数与代数领域的主要变化就是从数字的具体运算到代数式的形式化运算的转变.为了顺利完成这一转变,在初中低年级阶段,要积累一些“半形式化运算”的经验.

此外,在数与代数领域,中小学数学的另一个重要衔接点是列简易方程.

简易方程是中小学都有的内容,但在小学,由于学生受算术思维的影响,所列出的方程往往不能体现方程的核心思想。若从做好中小学衔接的角度来看,我们还得引导学生理解:列方程过程中,重要的是未知数要参与运算.列出像1200+100=x 这样的方程,说明学生思维方式实质上还是算术的,而不是代数的.而引导学生思维方式从算术思维逐步向代数思维转变,无疑是中小学数学教育衔接的重要内容.

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依赖于载体的,这类看图列方程就是培养学生代数思维方式的重要载体,应该引起数学教师的重视.

面对小学数学中所提到的方程的解法,绝大部分依赖于学生对四则运算的理解和熟练程度。逆运算在简易方程的解法上占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这种解法并不是方程思想的主旨。所以我们在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学生仍然用算术方法考虑列方程时,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通过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让学生自己发掘代数思想的优势。

2.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衔接

在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领域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的初步知识,认识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直观感知.初中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等内容.认识方式也从直观感知到“说一点理”“说理”,即由直观感知逐步过渡到逻辑论证.要顺利实现这个领域的衔接,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逐步理解说理是必要的,逐步学会怎么说理.

首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逐步让学生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比如,“因为这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因为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它的两个锐角这和是90度”,等等.在说理时,可以不那么严密,但一定要注意基本的科学性,

其次,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体会推理论证的必要性.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在小学,学生已经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活动,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初中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主要要渲染这样的事实:一个三角形,无论形状如何,无论大小怎样,它的内角和无一例外都是180度,这是为什么呢?并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在小学时,我们量了一些三角形的内角,发现内角和都是180度,但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三角形拿来一一检验,有什么办法让我们能确认所有的三角形(包括我们没有去检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体会论证的必要性.

第三,初中几何教学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事实上,有很多初中数学中“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在小学都有初步渗透.如“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在小学,学生通过操作,已经了解了这个结论.于是,在初中教学这一内容时,就应该从这一起点开始,不必花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再组织学生进行测量、猜测等.

3.统计与概率领域的衔接

大家认为,统计与概率领域存在的衔接问题很多.特别是概率领域,因为是新生事物,教材本身在衔接问题上的处理就没有其他内容成熟.我们认为,搞好这一领域的衔接问题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注意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初中的起点不能太低,避免与小学重复.事实上,由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有限,分散在各个学段、年级按“螺旋式上升”编写的,再加上缺少成熟的编写方案,年级与年级之间相关内容的难度,教学要求之间的差异本来就比较小.若不仔细体会,容易出现要求不明,甚至重复的情况.

其次,在教学一些统计量,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时,要注意科学性.即一方面,要揭示用这些统计量来表征一组数据的合理性和优势;另一方面,也要揭示其局限性.小学生可能体会这些统计量的优势作用更多一些,到了初中,由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逐步发展,应该更多的引导他们考虑这些统计量的局限性.

二、数学思想方法的衔接

数学教学,应该是“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与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统一体,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数学的丰富内涵.对于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阶段,主要以渗透为主.这个要求是与小学数学内容特点与小学生的思维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学阶段则有更明确的要求,如函数的思想、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等.于是,在教学如何已经渗透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直接的迁移到成熟的数学思想,就成为实现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

以梯形的面积教学为例,小学的数学教学中通常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即将梯形面积计算转化为平行四边形面积来处理的.这样的做法当然也体现了转化思想,但若从转化思想出发,即当我们面临一个新问题时,我们分析一下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如何寻求转化的途径,便是转化思想的运用.面临求梯形面积这个问题时,已有的知识基础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已经知道计算方法,而且中位线的引入都应该形成过渡性思考.于是,我们努力考虑能否把梯形的面积计算转化到与此相关的计算方式上来。

三、教与学的方式的衔接

第一,从教学要求来看,小学数学教学强调直观与形象,而初中数学教学更侧重于在直观、具体的基础上的抽象.在这种要求下,对比小学数学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常常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实验操作、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随处可见而言.初中的数学教学则更需要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基础,更注重抽象的数学模型的建立,教学活动常常按“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节奏相对较快.这些要求的不同,突然面对初中数学课堂的抽象性与快节奏,势必使学生有诸多的不适应.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认为可取的办法是,让我们的数学教师在执行数学教学时需要有意地往后后退半步.

第二,从教学的组织形式来看,小学数学的内容比较简单、信息量不大,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较多,讲故事、做游戏、小组合作、小组竞赛等形式常见于小学数学课堂,但初中数学课的教学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初中数学教学形式相对简单、教学各环节的安排目标指向明确,在教学方法上面对更新更高的要求.试想一下,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仅仅经过几十天的暑假生活,虽然名义上已成为了一名初中生,但实质上真与小学生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因此,对于习惯了小学老师的教学方法的“准初中生”而言,突然面对的更新、更高的要求,难免会难以接受,难免会听不懂,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所以,作为初一的数学教师,不能因为教学内容多而忽视了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性,特别是初一起始阶段,初一数学教师应充当半个小学老师的角色,适当放慢教学的节奏与进度,给数学课堂适当添加些小学教学课堂的气息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课堂不仅仅是轻松与快乐,随着新的数学知识的引入和内容的增多,数学课堂将更加富于挑战性.

第三,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来看,中学数学教师更多地关注通性与通法,而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则过多地关注解决某类具体问题的特殊技巧.广义上看,不论是“通性通法”还是“特殊技巧”,都属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范畴,不同的是“通性通法”是“大巧”,而“特殊技巧”只能算“小巧”.例如,在解分数应用题时,小学生常常会脱口而出:单位量已知用乘法,单位量未知用除法.在解行程问题应用题时,学生又会熟练地说出相遇问题是路程除以速度和,追及问题是路程除以速度差,等等.学生往往记住了这些结论,而忽视了对解决问题策略的分析,从而数学思维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综上所述,如何做好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教学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我们应该从自己的学情出发,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设计出一种适合自己的过渡模式,使学生由内而外的做一个平稳的过渡,不但能够合理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够让学生更痴迷于数学学习,这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Ⅹ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代数思维方式

  1. 在知识的呈现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对于数学而言,知识的发生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思想方法的发生过程。因此,象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规律的被揭示过程等等,都蕴含着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训练思维的极好机会。对于学生来说,最常见的困难之源是:一项工作、一个发现、一个规律、……很少以创始人当初所用的形式出现,它们已经被浓缩了,隐去了曲折、复杂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整理加工的严密、抽象、精炼的结论,而导致其诞生的那些思想方法却往往隐为内在形式,成为数学结构系统的具有潜在价值的“内河流”。我们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揭开数学这种严谨、抽象的面纱,将发现过程中的活生生的教学“反朴归真”地交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再发现”的过程,经历探索过程的磨砺,汲取更多的思维营养。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回忆以往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面积计算时的方法,再把圆转化成长方形,进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从方法人手,将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途径进行转化,归纳成已解决或易解决的问题,最终使原问题得到解决。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了化归、极限的数学思想,为后继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在解题思路的探索中,恰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亲自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其实,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也不例外,在数学教学中,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是对数学思想方法亲身体验和获得的过程,也是通过运用对其加深认识和理解的过程。例如,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初读题目,有些无从下手。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容易探究的小数量代替《孙子算经》原题中的大数量让学生探究整理,渗透了转化的思想方法;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渗透了函数的思想方法;用算术法解决问题,渗透了假设的思想方法;用方程法解决问题,渗透了代数的思想方法;在梳理方法时,利用课件出示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算法等,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这样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知识教学紧密地结合,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3.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灵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解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不仅通过解题掌握和巩固数学基础知识,而且由于数学解题重在解题的整个过程,所以还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教师应对学生的解题活动加以指导,不能为了解题而解题,而忽视对思维过程的展示,要在解题过程中揭示后续解题活动中解决类似问题的通用思想方法。因此,加强数学应用意识,鼓励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建立数学模型,探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使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渗透和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镇的中点向相反的方向行驶。3小时后客车到达甲镇,而货车离乙镇还有30千米。已知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3/4,求甲、乙两镇相距多少千米?分析:由题意知,客车3小时行完全程一半,货车3小时行完全程的一半少30千米。如设甲乙两镇相距z千米,依据“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3/4”,可得方程:多数学生都选用了这种方法。教学时不能停留在此,继续引导学生变换一种方式思考:将已知条件“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3/4”改变一种叙述方式“货车与客车的速度比是3:4”,因行车时间相同,所以货车与客车所行路程比是3:4,即货车行3份,客车行了4份,货车比客车少行1份少行30千米,因此易知客车行了4份行了120千米,货车行了90千米,甲乙两镇相距240千米。这样,通过转化,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应用题也可采用整数解法,即可采用比例应用题的方法进行解答,从而巩固与提高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转化的方法能变繁为简、化难为易,有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克服思维的呆板性。实际上,在数学解题中经常用到的还有诸如数形结合、化归、符号化等思想方法,恰当运用这些思想方法不仅能提高解题效率,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创造精神。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知识的呈现过程中,让学生感知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思路的探索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这不仅会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还会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阅读全文

与代数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