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素养试题
一、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阅读教学重点应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三、有观点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语文知识的教学,这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知识教学是可有可无的。你怎么认为?
答:(1)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3)“知识和能力”目标在“三维目标”中起着奠基作用,是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基础,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课程并没有否定它的重要性。(4)新课程的教学应在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目标达成,同时重视其他两个纬度目标的达成。
四、试论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征。
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征体现为“多元性、主体性、过程性、激励性”几个方面。
多元性,体现在全面评价。根据人类智能多元构成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多元发展的需求,多元评价主张“多一把评价尺子,多一批优秀人才”。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或渠道,注重发现并发展个体多方面的潜能。
主体性,重在全员参与。突出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允许被评价者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评价,更多地体现对评价对象的关注与关怀。
过程性,即全程评价。评价时时刻刻发生在教学活动中,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更为注重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激励性,强调全人意识。评价对象是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而不是被物化的工具。评价应以保护人的尊严为起点,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使每一个体的生命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
五、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四大理念、五大领域分别指什么?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大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五大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六、新课程中,小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包括什么?
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七、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和“课外阅读总量”在各学段的要求分别是多少?
答:第一学段: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A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B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A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B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八、在教学中如何落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基本理念?
答: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 本人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深知让孩子们多读书的好处。为了方便孩子们阅读,班级图书我都是采用开放式,
不用期待,大学里早就有了,这是一套有知识产权的系统,你可以上网查一下!
3. 小学语文教师该怎样指导学生阅读
1、首先来要目标明确,老师要源让学生明确此次阅读的具体目标(目标不可过大),读懂什么;
2、其次要划分范围,推荐具体书目或具体文章、段落等;
3、学生遇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4、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可以记笔记、记好词好句好段落,写在积累本上;
5、也可以师生共读,让学生学有所仿,读中不觉得孤独。
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是多少
一般小学语文课本,每学期只有几十篇课文。如果让学生仅局限于学习课文,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所以每学期各校对学生课外阅读都有“量”的要求。
小学语文新教学大纲中要求,除了提出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外,还指出“课外阅读的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这是量的最低要求。只有扩大阅读面,学生才会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增强理解能力,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5. 可以推荐一些小学语文老师阅读的书籍吗直接提高教学水平的才好。
对中小学教师而言,日常阅读一直面临一个基本难题,就是书太多而无法选择。孔子时代的书籍不算太多,即便那样,孔子也不得不删繁就简,选择和推荐《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不多的文本。
现代教师如果打算过一种阅读的生活,他们面对的困难显然比孔子时代更大一些。究竟哪些书适合教师阅读?哪些书不适合教师阅读?哪些书适合这个教师阅读而哪些书适合那个教师阅读?这是一个困难。
推荐“适合教师阅读的10本书”(10组),供教师参考:
1.薛涌著:《美国人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包括作者相关的书,如《精英的阶梯》)。
推荐理由:可以把“别国的教育与别国的教师”作为一个类型。与之相关的推荐书目是,《素质教育在美国》(珊伊著)等。
对中国教师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了解“别国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地排外。没必要因害怕“全盘西化”而排斥“别国的教育”。
2.杜威[美]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
推荐理由:《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其实并不是一本书,而是杜威几本书的合并。这几本书讨论的都是当时美国社会变化与教育变革的大是大非问题。从社会转型的状态来看,中国当今的社会状态与美国当时的状态类似,中国当今的教育状态与美国当时的教育状态也比较类似,这使杜威的系列书特别适合现时代的教师阅读。
3.李泽厚著:《论语今读》(相关的图书包括《道德经》,二者虽然在很多观点上有冲突和张力,但正因其相反,乃可以相成)。
推荐理由:如果说第一紧要的任务是为了理解“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则是了解“自己的文化”,包括中国古典文化。不见得古典的都是好的,但是经典图书经历了时间的淘洗和选择,纵使不少后人对它提出批评,但它既然够格成为经典,自有它构成经典的力量。
既理解“别国的教育”,又立足于“自己的文化”,这是比较开明的“文艺复兴”道路。
4.黑柳彻子[日]著:《窗边的小豆豆》。
推荐理由:对学者来说,可以直接由学术著作和调查报告来研究“别国的教育”和“自己的文化”,但是,对大众而言,需要借助于“文艺”的道路。
在教育领域,较少有“教育文艺”,但也不是没有,比如卢梭的《爱弥尔》、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爱弥尔》乃世界公认名著,但节奏太慢,教训口气太重,所以,我们推荐《窗边的小豆豆》。
若论“教育文艺”,自然包括教育小说和教育电影。后者如《春风化雨》(电影)、《音乐之声》(电影)、《大国崛起》(电视片)等。
除“教育小说”之外,尚有一部比较奇特的“动物小说”值得阅读,那就是姜戎的《狼图腾》。它能让读者热血沸腾,感受到生命本原的激情与力量。而这种品质,恰恰是某些教师所严重匮乏的。
5.王小波著:《沉默的大多数》(相关图书包括“周国平散文”、“余秋雨散文”等)。
推荐理由:看重的依然是“教育文艺”与“教育启蒙”的意义。
6.张民生、于漪著:《教师人文读本》(上下修订本)。
推荐理由:如果说中国教师第一紧要的任务是理解和领会“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第三紧要的任务是进入“教育文艺”,那么,第四紧要的任务便是承担“教育启蒙”(包括“自我启蒙”与“启蒙他者”)。相关图书包括夏中义主编的《大学人文教程》、《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大学人文读本:人与世界》、《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
7.谢泳编:《胡适还是鲁迅》(相关的图书包括《鲁迅全集》、《胡适全集》)。
推荐理由:就思想领域而言,这“两兄弟”几乎可以撑起整个近代中国。他们的思想在当今依然可以担当“启蒙”的大任。
8.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作者相关的书包括《教育的真情与智慧》)。
若“教育启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主题,那么,刘铁芳老师的《守望教育》、《走在教育的边缘》,张文质的《唇舌的授权》、《幻想之眼》、《保卫童年》等便值得阅读。与之相关,肖川教育博客、刘铁芳教育博客、张文质教育博客、许锡良教育博客等是值得观看的,阅读博客文章的好处是可以与作者进行“网络对话”。
10.亨特[美]著:《心理学的故事》(相关的书包括Hock著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朱晨海编著的《天平上的心灵———实验心理学的故事》)。
推荐理由:因为它关于“心理学”,又以“故事”形式呈现。
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课题研究理论指导
课题研究理论指导[2006]01号
我会推介有代表性,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和参考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学习书籍:
1、叶澜主编,郑金洲等著:《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陈向明著:《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陈桂生主编:《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刘良华著:《校本行动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5、汪利兵等著:《教育行动研究:意义、制度与方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6、钱爱萍等编著:《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6. 小学语文老师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有益于育德、有益于励志、有益于启智、有益于明史。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对于正在成长的小学生非常重要。现在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谈些看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激发兴趣开始。
一是故事激趣法。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老师可选择益智、有趣、充满幻想等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等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引导他们自己去看看。
二是课文引趣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关的奇闻逸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去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在上《赤壁之战》课时,通过向学生介绍三国形成、对峙、衰败过程以及曹操、诸葛亮、周瑜等历史人物性格特点,引导他们去探究原著。
三是榜样激励法。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心理。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讲述名人阅读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如向学生介绍名人们热爱阅读的一些故事。在习作训练中,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写作进步较大的同学,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非常迅速,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一些带图画的形象生动的图画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中年级比较喜欢读一些短小的科普类图书,如历史故事、科幻小说、人物传记及《十万个为什么》等。高年级学生则喜欢思辩性较强的文章,像名人成长录、名人名言等,因此,不同年级所选的书也应有所不同。
小学生有着模仿的共性。他们往往对课文中出现的文章类型或老师介绍过的文章表现出异常的热情,并且就老师曾经指导过的阅读方式实施于相似文章,会显得轻车熟路。为此,适当关注文体类型,以配合课内教学也显得非常重要。一本好书,会带领学生遨游瑰丽多姿的知识海洋;一本好书,会引导学生探索古今中外的无数奥秘;一本好书,会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给学生图书、给学生时间、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与好书交上朋友。
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也是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部分。在小学阶段,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训练:首先要革除唇读、喉诵和心诵等不良习惯。其次要精读、略读、快读相结合。精读、略读、快读三大技巧分别反映了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是现代阅读必须谙熟兼备的综合技巧。阅读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和速度,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效率。
老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学生练笔、写读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能长则长,不长也不要勉强,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没有耐心和恒心也是没有好的效果。要教育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多少做多少,不断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教师还要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7.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做到博学多才
1、博抄览群书,涉猎广泛,才能袭深入浅出;
2、多接触社会和自然,保持知识的更新;
3、多接触各方面的人士,取长补短,增加见识;
4、培养多方面的爱好,注意学科知识的融合,做到一专多能。
5、一定要谦虚谨慎,好学上进。
6、学会积累知识和总结经验,可以写写日记,锻炼思维和文采,口才。
8.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读那些书
1、四大名著必读,同时还要能编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对其中的成语、专谚语、歇后语都要十分了解。
2、语属文书中规定的小学生必读书籍。
3、最近出版的一些儿童书籍,如杨红樱、郑渊杰、冰心、伍剑等作家的作品。
4、虽然漫画书不是小学生学校阅读的主流,但是却是孩子们私下阅读与讨论的主流,建议你也可以读读,那样,可以更接近孩子们的内心。
5、作为一个小学老师,你还应该多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记住,是自己喜欢的。因为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才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只有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你才能越来越自信,那种觉得自己知识不够的想法也就会消失了。
9. 适合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的教育专著有哪些
窦桂梅、薛瑞萍、王崧舟、薛法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