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作品一共有5部,分别为:
1、《母鸡》,是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课
2、《猫》,是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课
3、《草原》,是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课
4、《北京的春节》,是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6课
5、《养花》,是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综合复习
《母鸡》是满人老舍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猫》是老舍创作的一篇状物散文,发表于《新观察》1959年第16期。该文描述的是老舍的家猫,其形象在老舍的笔下栩栩如生,挚情跃然纸上,表达了作者爱猫至深是有缘由的。该篇文章已选入人教版小学课本四年级。
《草原》是现代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全文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养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刊载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艺报》上。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顺序,层层递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1)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散文扩展阅读:
《养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刊载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艺报》上。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顺序,层层递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解放后,老舍不再需要花瓶了,他有了一个小花园。1950年,老舍搬进了北京一座小四合院。从此老舍就和夫人在院子里养起了菊花,一共养了100多种,300多棵。每到秋天花朵争奇斗艳,真可以举办个小菊展了。这就是老舍著名散文《养花》一文提到的情景。
B. 朱自清的哪些作品在小学课本中
《春》、《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1、《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2、《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
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3、《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4、《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5、《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与友人俞平伯同游秦淮河时所作的散文,该文1924年1月25日发表于《东方杂志》。
这篇文章记叙的是夏夜泛舟秦淮河的见闻感受。 作者将自己的感情与思绪,融合在风景描写技巧中,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标志着“五四”散文创作所达到的艺术成就。
C. 小学1-6年级课文中巴金写的文章
1、五年级语文上册《海上日出》。
《海上日出》是巴金所作,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的语言文字优美、易懂,易于学习。
这篇文章重点写了太阳升起时的情景。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赞叹,也是对文中大量“奇观”事实的精辟概括。
2、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是现代作家巴金于1933年创作的散文。此文讲的是作者与朋友们在“鸟的天堂”,看了数不清的鸟,心里恋恋不舍,在此文中,作者以清新流畅之笔,发掘和描绘了自然胜景之美,寄托了自己美好的情思,创造出一种清丽悠远的意境。
1927年2月,巴金从上海踏上英国邮船“昂热号”,去伦敦留学。他将沿途的见闻写成《海行的日出》一书,于1932年出版。《海上的日出》便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分别描写了天气晴好、白云飘浮和薄云蔽日三种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海上日出奇观,文字简洁,写的传神。
“我常常早起”,由此可以想见作者曾多次早起看日出的热切心情。开门见山点题,干净利落。“那时天还没大亮”,点明看日出的时间,照应“早起”。
“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用“声音”反衬看日出时色彩纯净、气氛清幽的“静”的环境,还有交代具体地点的作用。第一段点明作者多次在海上观察日出景象的一般背景:时间、地点、气氛。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天气晴好,碧空如洗。很浅很浅的,“浅”字叠用,并且以“很”加以强调,更加突出天气晴好。转眼间,时间极短。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东方晨曦初露,是太阳即将升起的征兆。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看的多了,摸着了规律了。便目不转睛形容神情专注、聚精会神地望着那里。指代“出现了一道红霞”的地方。
尽管作者“常常”早起看日出,可还是神情专注、满怀欣喜,以十分急切的心情等待着日出辉煌时刻的来临,可见作者看日出,向往光明的强烈愿望。也正因为作者是观察时全神贯注,看得仔细,先后有序,才写出了海上日出特有的景象。
D. 小学语文教材散文有哪些
《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怀念母亲》、《
彩色的翅膀
》、《唯一的听众》、《用心灵去倾听》、
《青山不老
》、《少年闰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一
面
》、
《老人与海鸥》、
《跑进家来的松鼠》、
《
最后一头战象
》、
《金色的脚印
》、《月光曲
》、《蒙娜丽莎之约
》、
《我的舞台
》。
《
匆匆》、《桃花心木》、《顶碗少年》、《手指》、《北京的春节》、《十六年前的回忆》、
《灯光》
E. 人教版小学语文朱自清的散文都有那篇分别是几年级学的
初一上册有《春》初二有《背影》
F. 小学语文一至五年级上册哪几篇散文 是人教版
鸟的天堂、火烧云、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落花生、珍珠鸟、慈母情深、青山处处埋忠骨、我只想起这些来。
G. 小学语文课本中都有哪些散文最好以北师大版为例
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等着我袭们去发现,只要认真就能有发现。比如牛顿发现地球有引力,人才不会飘起来而是早地面上。只要我们认真就能有发现。
有一次晚上我叫妈妈烧开水等一下我要泡牛奶。妈妈烧好开水或倒入热水壶里用木塞塞好。到了晚上九时我把奶粉倒在杯子里然后到厨房去拿热水壶,却发现木塞不见了。我找呀找呀找终于在椅子下让我给找着了。但让我觉得奇怪的是木塞怎么会跑到椅子下呢?
我大叫一声“啊.....有鬼啊.......”咦,不对啊,可能是爸爸或妈妈到开热水壶忘了把木塞塞回去了 。
我理直气壮的走到妈妈面前说,妈妈你刚才是不是打开热水壶忘了把木塞塞回去啊。妈妈说:
H. 巴金的作品在小学的课文有哪些
1、《索桥的故事》是巴金先生描写四川都江堰安澜桥的一篇散文,被收入北京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中。
2、《鸟的天堂》是现代作家巴金于1933年创作的散文。此文后被选为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的课文。选做课文时有所删减。
3、《给家乡孩子的信》被选为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课文、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期课文。
4、《海上日出》是巴金先生另一篇入选小学课本的文章。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海上日出》是杂记中的第23篇。文章展现雄伟壮丽而又十分奇妙的海上日出景象,给人奋发向上。
(8)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散文扩展阅读
1、曹禺:“我怀念北平的三道门,你住的简陋的房子。那时,我仅仅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无名大学生,是你在那里读了《雷雨》的稿件,放在抽屉里近一年的稿子,是你看见这个青年还有可为,促使发表了这个剧本。你把我介绍进了文艺界,以后每部稿子,都由你看稿、发表,这件事我说了多少遍,然而我说不完,还要说。因为识马不容易,识人更难。”
2、舒乙:“他说,人活着,说的和做的要一致,这是达不到的,达不到也要这样做,这个社会才能变得光明。”
3、金庸:“巴金是中国伟大的作家。”
4、王蒙:“他是我们的一面旗帜,也是榜样。”
5、文洁若:“我觉得,假若巴金不认识萧乾,巴金还是巴金,但假若萧乾不认识巴金,就不一样了。”
I. 小学语文中叶圣陶的课文
1、《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英文名The foot of the Boston ivy)是冀教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也是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作者叶圣陶。本文章介绍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
2、《荷花》
《荷花》是著名作家叶圣陶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荷花:叶圣陶专集》 ,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科书中,朗读人是陆洋。
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出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小的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夜空和闪闪的星星。
展现了孩子想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本文想象奇特,插图生动形象,能引起孩子对夜空无限的遐想,和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全诗韵律和谐,语言通俗易懂,充满了儿童情趣,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
入选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课本。
4、《记金华的双龙洞》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是按空间顺序写的。
表达了作者叶圣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本文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收录为课文。这篇游记不作为课文的时候叫《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5、《藕与莼菜》
《藕与莼菜》就现代作家叶圣陶于192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借物抒情,作者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寄托在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藕与莼菜”上,借对故乡“藕与莼菜”的怀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热爱之情。
纵观全文,作者直抒胸臆的文字很少,只是顺着他的思路,听他把一些藕和莼菜的琐事娓娓道来,细细品味,那平实的一字一句才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使整篇文章韵味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藕与莼菜》后被收入沪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八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