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语文搭配不当

小学语文搭配不当

发布时间:2020-12-14 18:39:39

A. 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改错有答案的

(一)语序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如: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例如:
广大青年表现出高涨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高涨的”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如:
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如:
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改成“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文物”)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例如:
我国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如: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二)搭配不当
1、句子成分之间不搭配。例如:
①他的无畏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主谓搭配不当,“精神”与“浮现”不搭配。)
②厂里举行了许多活动,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到来。(动宾搭配不当,“纪念”的只能是“五一劳动节”,不能是“到来”)
③这支来访的外国俱乐部足球队让我们青年队员上了很好的一课;恐怕他们终生都不会忘记这次比赛。(介宾搭配不当,“让”与后面“我们青年队员”搭配不当,应该改为介词“给”)
④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主语和宾语不搭配,“农业”不能成为“国家”,应改为“中国会成为农业发达的国家”)
⑤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如:
如果你来了,我也该走了。(“如果”与“也”搭配不当)
3、一面与两面对应不当。例如: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有没有坚定的意志”与 “取得成功”不适应)

B.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修改符号怎么画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修改符号: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词、标点、短语、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在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将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强调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词、标点、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2)小学语文搭配不当扩展阅读:

小学语文语病常见类型

1、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谁做了许多好事,指代不明。

2、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将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3、词语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这里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4、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这里到底情况如何使人不清楚。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5、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6、重复累赘

在句子中,所用词语的意思重复了,就会显得啰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7、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例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8、不合逻辑 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9、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

这种病句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

二类是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如:“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C.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的几种类型及例句

修改病句一――――用词不当

例句:

①同学们热心欢迎老师。

②小明十分爱护时间。

③正确的意见,我们应该坚定。

①张林同学提的建议很正确,大家都附和他。

②他很顽强,不肯虚心地接受同学们的意见。

③在班会上,同学们实事求是地揭发了他的优点和缺点。

练习:

把下列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用“_”划出来,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1)我们祝颂李林评上了“三好”学生。( )

(2)小玲办事很武断,从不犹犹豫豫。( )

(3)他热烈地和我打招呼,并握了握我的手。( )

(4)奇奇做错了事,心情很繁重。( )

(5)学校的操场又扩张了不少。( )

(6)我只是把养花作为生活的一种情趣。( )

(7)经过努力,我终于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成就。( )

(8)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有不怕困难的精神。( )

(9)战士们在前沿阵地上隐藏起来。( )

(10)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出现了不少抗日小英雄。( )

修改病句二-----句子不完整

一个完整的句子,一般应包括主、谓两个部分,把“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说清楚。

有时,缺少主语。如:

①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了。

②在老师的教育下,明白了学习的意义。

③看了这篇文章以后,对我教育很大。

有时,缺少谓语。如:

①我们要远大的革命理想。

②公共汽车将在我家门前的会路上。

③我们要为把我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有时,缺少宾语。如:

①我送给小丽同学。

②我最尊敬的人是。

练习:读下面的句子,把不完整的补充完整。

1.爸爸在灯光下。

2.透过玻璃照在桌子上,屋里显得暖烘烘的。

3.你仔细看爬山虎细小的脚,就会想起图画。

4.我们要讲究卫生。

5.茅屋里传出的钢琴声。

6.要对青少年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

7.小舟迅速地离开码头,像离弦的箭驶向湖心。

8.解放军叔叔打开了。

9.孔繁森救助了好多藏族孤儿。

10.美丽的玄武湖公园。

11.敬爱的老师无微不至地关怀。

12.从这件普通的小事中,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13.我们学校开展了“手拉手”活动。

修改病句三-----词序不当

例句:

①李勇被同学一定评为“三好”学生。

②这是晴朝的一个夜晚。

①五月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②说实在的.他并不唱得好。

③我把胜利的消息已经告诉了大家。

④我们讨论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

⑤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

⑥这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练习:把下列句子中词序排列不当的地方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1.语文对我特别有兴趣。

2.奔驰着路上的小轿车。

3.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4.他握住了老工人紧紧的手。

5.我国地下埋藏着丰富的各种矿物。

6.主席台上坐着头发花白的一位老工人。

7.距离考试已经时间不多了,我们要赶紧复习。

8.通过这个阶段的复习,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

9.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10.老师表扬了助人为乐李小明的精神。

修改病句四-----重复罗嗦

例句:

①老师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②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③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国庆联欢活动。

练习:

改正下面句子中重复罗嗦的地方。

1.老奶奶想起了许多过去的往事。

2.我们目不转睛地眼睛一眨也不眨地听老师讲课。

3.学校是一座漂亮的风景优美的大公园。

4.公园里的花很美丽极了。

5.我们要节约用水,不要浪费水。

6.小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得对答如流。

7.今天下午天气晴朗,没想到午后下起了大雨,真出乎我的预料。

8.小麦成熟了,田野里颜色一片金黄。

9.我有一条很红的鲜艳的红领巾。

10.看了小品《如此包装》,大家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地笑了起来。

修改病句五-----前后矛盾

例句:

①全班同学都到了,只有王刚同学没有来。

②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①我已经将要小学毕业了。

②我断定他大概是陆丽的哥哥。

③同学们整齐地排队挤进了电影院。

练习:把下面句子中前后矛盾的地方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1.一阵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2.早晨,太阳的余辉洒满了校园。

3.我正写着作业,孙林来找我玩。

4.我各门功课都好,就是音乐不好。

5.这次考试全班几乎没有不及格的。

6.下课铃声一响,校园立即渐渐地沸腾起来了。

7.看那熟练的动作,他大概一定是个专业运动员。

8.我勇敢地冲下了山坡,心里不免有点儿害怕。

9.天空布满了乌云,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

10.你的办法我完全赞成,只有一点我是不同意的。

修改病句六-----概念混乱

例句:

①动物园的爬行馆里展出各种蛇和许多鸟。

②公园里的松柏、桃花等树木枝繁叶茂。

③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

④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练习:

把下面句子中概念混乱不清的地方改过来。

1.《中国少年报》和《儿童时代》等报刊我都爱看。

2.今天,妈妈买了许多蔬菜:青菜、萝卜、鱼……

3.上海东方明珠塔、万里长城、南京长江大桥都是我国著名的古迹。

4.李明的爸爸会说三四国外语,尤其汉语说得特别好。

5.造纸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6.他的家乡是江苏南京人。

7.西湖的春天是个游览的好地方。

8.党中央派飞机给灾区人民送去了粮食、药品、大米和衣服。

9.学校的操场上有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器械,什么单杠、双杠、爬杆、沙坑和篮球场等。

10.在动物园里,我们看到了猴子、大象、老虎、狮子、东北虎和北极熊等许多有趣的动物。

修改病句七-----搭配不当

一是主谓搭配不当。如:

①老师叫我做的作业,已经在星期六实行了。

②大家都注意学校卫生,全校同学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③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地提高和改善。

二是动宾搭配不当。如:

①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克服了错误。

②在欢送会上,同学们表演了歌曲,表演了舞蹈。

③我每天晚上收听广播和电视。

④同学们逐步端正了态度和目的。

三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如:

①刘老师虽然年过六旬,而且身体很健壮。

②为了提高大家的文学欣赏能力,所以举办了这个诗歌朗诵会

练习:把下面句子中词语搭配不当的地方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1.爸爸的口令,准时带回了家。

2.两山之间的小路缓缓地流淌着。

3.妈妈冲了一杯茶,真好吃啊!

4.经过老师的教育,我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5.他非常喜欢踢足球和乒乓球。

6.在考试时,我一丝不苟地答卷和交卷。

7.今天扫地后,我们把桌椅排得干干净净。

8.我们漫步在郊外的航道上。

9.因为他进步很大,却老师表扬了他。

10.只要你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

综合练习

修改下面的病句,注意用好修改符号,并要想一想是属于哪-类错误。

(1)大街两旁摆满了人。

(2)李老师真好,见到我们总是嘻嘻哈哈的。

(3)西湖的风景优美,景色秀丽。

(4)张雁和李纹约好一起在自己家里温习功课。

(5)运动员以坚定的毅力,跑完了全程。

(6)阅读课外书籍,我们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7)我们只要独立思考,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8)李刚不关怀集体的事情。

(9)我喜欢画画,尤其是人像。

(10)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目的。

(11)我们不但经常锻炼身体,而且增强了体质。

(12)小丽在上学的路上,一个人向学校走去。

(13)我的妈妈非常关心。

(14)老工人在马路上协助民警保持秩序。

(15)秋天的田野里,到处能看到果实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D. 小学生病句类型

小学语文病句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九种:
一、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二、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三、词语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
四、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五、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六、重复罗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七、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八、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九、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状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如: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满意的请采纳哦!

E. 中小学语文病句怎么修改

【病句的类型】
1、成分残缺
2、语序不当
3、搭配不当
4、表意不明
5、不合逻辑
6、语意重复
7、句式杂糅
8、前后矛盾
9、否定不当
10、一动带两宾
【病句辨析的方法】
辨析病句的方法成为三部曲:
1.读。 调动语感查语病。
2.提。 提出主干查枝叶。 (这个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
3.析。 语法无误析事理。
1.上星期去植树了。
[分析]没有主语
[修改1]我们全班上星期去植树了 [修改2]上星期我们全班去植树了.
2.今天,全体三年级一班同学看了电影。
[分析]用词颠倒
[修改]今天,三年级一班全体同学看了电影
3.他的看法是对的,正确的。
[分析]用词重复(两个词或两个以上词义相同才能称用词重复)
[修改1]他的看法是对的 [修改2]他的看法是正确的
4.同学们坐在宽广的阅览室里看书。
[分析]用词不当
[修改]同学们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
【病句的修改方法】
1、了解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指出的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规方法。
2、修改病句的目的是为了使句子表达准确,语句明白无误。修改病句时,必须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样了。
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时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要先予以改正。
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饰语同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的实词、虚词的运用是否恰当。
5、从逻辑事理入手。中学课文虽没有章节专门介绍逻辑知识,但在修改病句时却常需要一定的逻辑知识。平时应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有些句子在逻辑上出现毛病,修改时就要从逻辑角度加以考虑。
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7、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各种类型病句的修改举例
1、成分残缺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去掉“通过”,让“学习”作主语;去掉“使”,让“水平”作主语
☆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了党的方针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
•去掉“从……中”
(2)谓语残缺
☆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行动,要在这个行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在“建立”前加上“完成”
☆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在“吃”前加“过着”,或去掉“的生活”,“吃不饱、穿不暖”作谓语
☆全校师生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似的涌现出来。
•把“全校师生”拿掉。
(3)宾语残缺
☆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体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在“运动”后加上“的问题”
☆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在“集体化”后加上“的道路”
(4)必要的修饰语残缺
☆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在“劳动”前加上“艰苦而有效的”
☆在这次全校乒乓球单打比赛中,张强和李丽夺得了男女冠军。
•在“夺得”前加上“分别”
(5)关联词语残缺
☆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枝树枝。
•在“体形”前加上“而且”
☆这次学术会,时间并不长,收获很大。
•加上“虽然……但是……”
☆即使你讲得再好,我们(也)不听。
☆(即使)家大业大,也要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2、成分赘余
(1)主语多余
☆老舍的写作风格总是和人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
•去掉“风格”
(2)谓语多余
☆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去掉“进行”
☆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
•去掉“打”
(3)宾语多余
☆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史记》的编写。
•去掉“的编写”
☆今天,我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去掉“的地方”
(4)定语多余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当务之急。
•去掉“当前”
(5)状语多余
☆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去掉“可以”
☆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这些人。
•去掉“在心里”
☆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呀,柿子呀……
•去掉“到处”
(6)补语多余
☆为了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修改一些。
•去掉“一些”
(7)可有可无
☆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去掉“的距离”
☆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去掉“离现在”
(8)误用“的”字
☆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去掉“的”,改为“物价下跌”
☆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到毁灭。
•加上“的”,改为“历代的动乱”;去掉“的”,改为“气候潮湿”
3.语序不当
(1)成分次序不当
(2)分局次序不当
(3)次序不当
病句——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2、主宾搭配不当
3、动宾搭配不当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6、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并列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将“的发电量”改为“发的电”
☆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画面。
•去掉“沙沙的浪声”
☆青年学生(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全面关心和严格要求。
•在“学生”后加上“时期”
、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了。
•去掉“的问题了”
☆秋天的北京是最美的季节。
•把“秋天的北京”改为“北京的秋天”
☆在哈尔滨、沈阳两地举办的日本电影周(上映的)以及在我国其它省市陆续上映的五部日本影片,是这几年来日本影片中具有独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作品。
•在“电影周”后加“上映的”
2、主宾搭配不当
☆秋天的北京是最美的季节。
•把“秋天的北京”改为“北京的秋天”
3、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上和语法上搭配,常见错误是:当动词带两个以上宾语时,后面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
☆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违反”改为“干扰”
☆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共产党员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
•“事迹”改为“形象”
☆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去掉“注视和”
☆最近,济南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此举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去掉“和服务忌语”
☆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
•去掉“录音和”
☆解放军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去掉“的安全”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1)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去掉“聪明”
(2)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把“严肃”改为“认真”或“谨慎”
☆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去掉“新技术、新工艺”
(3)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去掉“整整齐齐”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在句首加“能否”,或改成“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把“温暖”改为“冷暖”
6、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
•把“就”改为“才”
☆想象不但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把“不但”改为“不仅”
☆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把“也”改为“就”
病句——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 2、状语位置不当
3、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4、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5、虚词位置不当
6、主客颠倒
7、复句内语序不当
定语位置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把“棉花的生产”改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3.两个定语先后语序不当
☆这次展览会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并在“前”后加“的”
状语位置不当
1.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发挥学生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的”调至“发挥”前
2.两个状语前后位置颠倒
☆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传说中的那位神猎手。
•将“顺利地”与“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位置对调
☆李强把张卓不放在眼里。
•把“不”调至“把张卓”前
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范围+数量+动性+形性+名性+中心词
多项定语的一般顺序:
1.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2.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3.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5.名词或名词短语
6.带“的”的短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
☆国家队的 一位 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 优秀的 篮球 女 教练
•领属性 数量 动词性短语 形容词 名词
☆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动词性短语 形容词
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多项状语的一般次序:
1.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2.表时间或处所的
3.表范围的
4.表情态或程度的
5.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许多老师//昨天 在休息室里 都 热情地 同他 交谈
• 时间 处所 范围 情态 对象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世界各大报纸都作了详细报道。
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不”的位置不当
☆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把”字句否定副词应该放在“把”字前面
☆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把“不”放在“趁”前面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的分句主语一致时,主语应在全句之首;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不但她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它同学。
•把“她”放在“不但”前面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把“如果”放在“他”前面
主客颠倒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
•“我对于数学”
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时,只能用在句子开头(在句中作定语);
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时,用于句首句中都可以。
复句内顺序不当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技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应“树技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树影晃动起来。”
修改病句:
1、两个新旧社会的变化真大啊!
2、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3、《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写的。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6、上星期去植树了。
7、今天,全体三年级一班同学看电影。
8、我班功课最好、成绩最优秀的是小红。
9、这是有趣的一本神话故事书。
10、同学们热火朝天地正在打扫教室。
11、读了《普罗米修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2、我经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
13、今天清晨下了一上午雨。
14、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15、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16、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17、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18、苏州、杭州、大连、昆明是我国江南旅游胜地。
19、我的写字台上一只小泥猴。
修改病句的答案:
1、新旧社会的变化真大啊!
2、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3、《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
4、看了这部电视剧,我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黄继光虽然壮烈牺牲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6、上星期我们去植树了。
7、今天,三年级一班全体同学看电影。
8、我班成绩最优秀的是小红。
9、这是一本有趣的神话故事书。
10、同学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打扫教室。
11、读了《普罗米修斯》,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2、我经常回忆起往事。
13、今天下了一上午雨。
14、我们虚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严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15、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16、在旧社会,劳动人民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17、他的革命形象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18、苏州、杭州、大连、昆明是我国旅游胜地。
19、我的写字台上摆着一只小泥猴。

F. 小学语文病句练习题

首先介绍错的原因和辩错还有改错~~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一、考纲要求:

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考点释要

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国高考题的第5题,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如1998年全国高考题的第32题。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三、知识点分解

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小结:以上对病句的分类并不严格,对于病句,不必死记其类型,只要多练习,能够发现语病并能够改正就可以了。

四、高考题型示例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999年全国高考考试题)
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C、她把积攒引导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学费。
D、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简析:正确选项是C项。A项搭配不当,"官兵"可以放弃休假,坚守岗位,"消防车"则不能。B项属句式杂糅,应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D项介词搭配不当,应将"关于"改为"对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00年全国高考考试题)
A、这项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年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全世界惊异的奇迹变来。
D、这家工厂虽然规范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评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简析:本题重点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正确答案是C项。A项属句式杂糅,可以说"学员除……外,还有清华大学……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可以说"学员除……外,来自……也参加了学习。"将两种句式掺杂柔合在一起使用)必然造成结构上的混乱。B项不合逻辑,"一切出版物"包括"报刊、杂志",因而不能将他们并列。D项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语是"工厂","规模不大""曾两次获省科学大会奖"可以指"这家工厂",但"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则不能是"这家工厂"了。

3、下列各句中,没能语病的一句是(2001年全国高考题)
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B、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C、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简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B项犯了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的毛病。上文说"如何让大家都富起来呢",下文就应接着说"要让知识起决定作用",仍用未然语气,现在变成已然语气,显然前后失去照应。C项犯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毛病。"日前"意思是"几天前",而"正在……之中"则表示行为还在进行中,因而这两个词在时态上相矛盾,应将"日前"改为"目前"。D项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说"加快速度"可以,但不能说"加快规模",而只能说"扩大规模"。

五、方法总结

高考对病句的考查不要求考生死记病句类型,只要会找出毛病并修改即可,因此应做练习,掌握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方法,下面简单介绍辨析语病、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辨析病句方法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例如:
不管气侯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不管……都……"显得不合习惯,正确说法应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2、紧缩法
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例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主干为"品质浮现",明显为主谓搭配不当。)
3、造句类比法
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
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老师的重视"中的"的"去掉)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各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例如:(1)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2)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炬成才的。
(1)句中"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2)句中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应改为"凡是"为"大都",后边去掉"都"字。

(二)修改病句方法

可以归纳为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例: 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社会教育。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3、早晨6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4、为了防止树病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共场所、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5、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8、是否努力学习,使我们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勇气。
10、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改: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他们的成功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缺少主语)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桃花。 (常识性问题,梨花是白的)
3、早晨6点钟,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同1)
4、为了防止树病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公园,街道等就是公共场所,重复)
5、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介宾短语不做主语)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即使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虚词使用不当)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广泛地交换了意见。(没有广泛的意见之说)
8、是否努力学习,是我们能否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条件复句 ,前后应保持一致)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信心。 (动宾搭配不当)
10、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文学名著要读了才有用)
还有一些题目就由你们自己做了~~~
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2、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3、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7、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8、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9、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10、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15、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16、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18、《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19、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20、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tu
2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2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2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2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2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26.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2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28.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29.他喊他出去玩。
30.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
二、教教你。
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不要随意添加原句以外的其它内容和文字。
常见的病句种类有:(l)词序颠倒;(2)前后矛盾;(3)成分残缺;(4)指代不明;(5)标点错误;(6)关联词用错;(7)重复啰嗦;(8)搭配不当;(9)归类有误;(10)不符合事实。请按顺序写出第一题中10句的病句类型。

三、考考你。(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馈。
2.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3.“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
4.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5.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6.乌云和大雨士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7.墨绿的麦苗舒展着嫩叶。
8.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
9.经过普法教育,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10.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11.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2.我们在学习上应当有不怕困苦的精神。
四、判断下面各句是否完整,完整的打“√”,不完整的打“×”。
1.螳螂捕蝉。……………………………………………………()
2.卖火柴的小女孩。……………………………………………()
3.为人民服务。…………………………………………………()
4.手术台就是阵地。……………………………………………()
5.参观北京天安门。……………………………………………()
6.群鸟学艺。……………………………………………………()
7.我爱故乡的杨梅。……………………………………………()
8.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9.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10.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11.每逢佳节倍思亲。……………………………………………()
1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
13.为了挣得一块面包,不得不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1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5.激光是最快的。………………………………………………()tu
五、判断下面各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周瑜和诸葛亮一块辩论军事。………………………………()
2.一轮红日慢慢地落下山去。…………………………………()
3.我们要存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4.有几个省市没有用过兴安岭的木材呢!……………………()
5.晌午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一棵树林。…………………()
6.我们必须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
7.商人的一头骆驼走失了。……………………………………()
8.我们要维持学校的荣誉。……………………………………()
9.海上日出的景象是伟大的奇观。……………………………()
10.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
11.清新的一股海风吹进屋子。…………………………………()
六、仔细读下列每组句子,在正确的后面打“√”。
1.A大兴安岭长满了珍贵的树林。……………………………()
B大兴安岭长满了珍贵的松树。……………………………()
C大兴安岭长满了珍贵的木材。……………………………()
2.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很大教育。…………………()
B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很大教育。………………………()
C由于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很大教育。…………………()
3.A学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全靠平时努力。………………()
B学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平时要努力。…………………()
C学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就看平时是否努力。…………()
4.A菜地里种了很多菜,有青菜、蕃茄、蔬菜等。…………()
B菜地里种了青菜、蕃茄、大白菜等许多蔬菜。…………()
C菜地里有蔬菜、青菜、蕃茄、大白菜。…………………()
5.A因为《闪闪的红星》有教育意义,所以我们喜欢看。…()
B即使《闪闪的红星》有教育意义,我们也去看。………()
C虽然《闪闪的红星》有教育意义,因此我们都去看。…()
6.A雨水被我的衣服淋湿了。……………………………()
B雨水把我的衣服淋湿了。……………………………()
C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D我的衣服把雨水淋湿了。……………………………()
7.A经过治疗,爷爷的病进步了。……………………………()
B经过治疗,爷爷的病被医生消灭了。……………………()
C经过治疗,爷爷的病比以前减轻了。……………………()
D经过治疗,爷爷的病全好了。……………………………()
8.A我们要继承革命前辈的革命品质。………………………()
B我们要发扬革命前辈的革命事业。………………………()
C我们要发扬革命前辈的革命精神。………………………()
D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革命传统。………………()tu
七、改正下面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1.长城像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弯曲盘旋。
2.我们庆祝李明评上了“三好生”。
3.我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情趣。
4.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
5.阿辽沙安定地说,书是神父的。
6.抗日战争时代,我国出现了不少抗日小英雄。
八、改正下列句子中词语搭配不当的地方。
1.他那和善的眼睛里射出慈爱的光亮。
2.我们漫步在郊外的航道上。
3.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算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4.我在区运动会上,为学校争得了名誉。
5.喝了一杯茶,爸爸消除了全身的疲倦。
6.两山之间流动着弯曲的小路。
7.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令。
九、下面的句子不完整,请加以补正。
1.我们必须讲卫生的习惯。
2.赢了齐威王。
3.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
4.战斗英雄邱少云的事迹鼓舞我们。
5.战场上短暂的安静。
6.清明节前的晚上。
十、改正下面句子中词序排列不当的地方。
1.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2.我把两件新旧毛衣送给灾区的小朋友。
3.校门两旁的迎风招展红旗。
4.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5.阳光照在透过玻璃的桌子上。
6.这个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里。
7.老师表扬了好人好事李小明助人为乐。
十一、改正下列句子中词义重复的地方。
1.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2.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拔河比赛。
3.我有一条很红的鲜红的红领巾。
4.中秋节的晚上,我望着天空中的月亮,天空中的星星。
5.春天,路两旁栽上了绿油油的绿树。
修改病句练习一:
1、 老师渐渐放慢了进度。
2、 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3、 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4、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却不
该错过。
5、 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6、 小强和小明赛跑,他比他跑得快。
7、 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回答者: 不吃粮食的老鼠 - 助理 三级 11-19 19:50
简单啊!!
就是: 做能力拓展练习
回答者: 没有爱情不完美 - 试用期 一级 11-21 17:48
我们带着面包、饼干、健力宝等饮料来到东湖,夏天正是好游泳。老师罗嗦地说:“你们游泳要注意安全。”游泳对小东和小刚都很喜欢,他们进行100米蛙泳,同学们大家都为他们两加油。眼光都集中在他们身上,结果他赢了!

我的表弟个子不高也不矮,理着齐耳长发。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稚气的脸蛋上经常很多时候荡漾着慈祥的徽笑。

眼里满是泪水。他的艰强另我很激动,我从默默地观察中惊醒过来,冲上前去一道扶起和他他的妻子。他们连声谢我,眼里闪着晶莹的泪珠,我忙说:“不用谢”!

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络绎不绝一个接着一个飞快的走进教室。教室里,没有一点儿声音,大家都伏在桌上静息,只有王明没有。他正在手忙脚乱地找书,最后终于找到了那本托尔斯泰写的〈童年〉,他高兴地笑了。

我们团团围坐在草地上,望着一大锅刚煮熟的米饭和诱人的香味,个个意气风发。孙小玲盛着满满的一碗饭递给我说:“来!你搭灶生火最辛勤,因该第一个欣赏!”说得大家都笑了。快乐的野餐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六一儿童节那天,进行了〈十佳童星〉的评比活动。活动中,同学们和许多少先队员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高潮迭起才艺,掌声不断,气分非常热烈得很。特别是杨阳同学的舞蹈“看灯”博得了全场一片雷鸣般的掌声。通过这次活动,使一些同学得到了很好的锻练。

我以经好久不回老家了,这次回来发现家乡又有了新变动。学校盖了新教学大楼,图书室里新书增加了将近两倍多。学校对面的烟囱不知躲到那里去了。这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

陵晨4点,我被爸爸从睡梦中唤醒,快,燕燕,转播开始了!我一骨碌一下子爬起来,冲到电视机前。今天是中美女足决赛,是我盼望已久的一场比赛也是所有球迷亲切盼望的一场大赛,只见电视屏幕上,中国女足的队员个个精神抖擞英姿勃勃。所以,最后中国女足因点球失利,但她们那种不畏强手、顽强拼搏的精神却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昨天夜里下了一天的雨,今天早晨天晴了。爸爸代小勇到公园去玩。在公园里,他们看到了盛开的鲜花和清脆的鸟叫声,还看到了熊猫,狮子,大象和许多动物。他对他说:“我最喜欢大熊猫,大熊猫走路的样真有乐趣!”
1、这学期,我们班同学经长阅读的杂志有《小学生语文学习》《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我们班还被评为《课外阅读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呢!

2、新年联欢会上,同学们表演的美好节目,被大家吸引住了。刘明表演单人舞,舞姿忧美,张林表演小提琴独凑,非常动听。最后同学们尽情歌唱,欢乐的歌声在操场上空回声。

G. 怎么能学好语文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定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习惯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桥梁,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学生的头脑这部机器就会持久的运转起来,就像冲破重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自行运转了。叶圣陶先生认为,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任务都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高中生学习语文应该养成哪些良好习惯呢?
一、积累的习惯。
我国古代学者十分重视知识积累的作用。战国时期的学者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告诫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唐代的韩愈说:“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进学解》)。宋代的苏轼则主张:“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杂说》)可见积累对语文学习多么重要。从高考语文优胜者的实践来看,积累也确实重要。浙江省绍兴市的高考状元魏益佳高考语文成绩136分,他在谈到自己的语文学习经验时说:“语文学习是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点点滴滴的语文知识,就如一粒粒的黄沙,今天积一粒,明天积一粒,就会聚沙成塔。”他的高分来自高中三年苦心经营的积累。积累也是高考应试的需要。一个高中生,必须首先做好知识积累。
积累的主要途径有四个:一是摘抄,二是背诵,三是记忆,四是训练。
积累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单元积累法。就是学习一个单元之后,及时归纳本单元学习的难读字、易错字、成语典故、精彩语段等,力求精要实用。二是考点积累法。就是根据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高考考点,对散见于课本、资料、试卷中的语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要注意突出重点、难点。三是易混点积累法。就是对平时训练中遇到的易混知识点,考试中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要着眼于辨析疑点。如复习汉字字形时,就可以从易混点的角度进行总结:例如,复习汉字的字字形的识记,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积累一些字形相近而容易写错的字。比如,茶房酒肆的“肆”与肄业“肄”; 寒喧的“暄”与喧闹的“喧”。

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己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50首,《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等古文20篇(段)。这是对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坚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在这方面不肯花时间,到了考试时再问怎么办,就好像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那真是毫无办法了。
(四)积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
积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是提高语言修养和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每年我都对高三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进行调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意摘抄一些名言、警句、精彩文段、甚至是成篇的摘抄;注意搜集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有思想内涵的故事。一有时间,就拿来翻翻,久而久之,就受到感染,这些警句、典故、故事等,就会化为自己的东西,活跃在自己的文章中,在不自觉中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水平,增加了语言的文采,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需要注意了是,我们还要有“学以致用”的思想。以往也有一些学生问我,我这个学期摘抄了两大本,怎么一到作文时,仍然感到无话可说呢?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你有“兵”不会用“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积累材料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在写文章时用,到时候你要想到这些材料,要学会用,这发问的同学就是只管抄,不去用。二是抄写时,就没有用的意识。我们的学习时间是十二分的珍贵,我们抄东西时,一定要想到有用没有用,如果这个材料没用,那我宁愿去休息也不去搞摘抄。去年我在所教班内举行一个语文学习经验介绍会,胡森介绍说,他抄一个故事,就在下面加上批注,提醒自己用在哪些观点之下。我觉得这个做法是很值得学习的。可以说胡森的这种做法,是一种更经济,更高效的摘抄法,你可以试一试。
(十)答题技巧。答题技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有些同学失分,不是失在知识能力上,而是失在没有题技巧上。掌握好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能使复习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复习语病题时,就要在把握六种病句特点的同时,掌握一些辨析病句的方法:
(1)审读法。审读法就是通过审慎的阅读,发现句子的毛病。一般说来,大凡读起来别扭,听进来含混的地方,就可能是毛病的所在。找到了病处,再仔细分析判断,查清语病的原因,然后加以修改。例如“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读第一分句“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就会觉得不通,要在其结尾加上“情况”或“状况”之类的词语比较顺畅。
(2)紧缩法。紧缩法就是把句子的修饰成分去掉,就其主干部分,检查语病。例如,“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把它紧缩后就是“他按排了内容、时间、人员以及问题。”显然,“按排”与“问题”搭配不当。
(3)类比法。也可以称为“仿造法”,就是按照自己怀疑有语病的句子的格式仿造句子,如果仿造的句子有语病,那么原句也有语病。例如,“今年春节,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的岗位上。”这句话通不通,可以用类比法来检验:“这个工厂的几十台机器,几百个工人放弃休假。”“这所学校的几十间教室、几十名教师放弃休假。”显然“机器”、“教室”、“消防车”都不会“放弃休假”。
(4)比较法。在选择有语病的项时,四个选项中往往有两个容易排除,剩下这两个,就为难了,那个干扰因素比较大的选择项,也给人似是而非的印象,这时就需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比较。如果是确认两项都有问题,就选择问题较大,较明显的那一项。
再如,现代文阅读题:
一、要有文本意识。
我们必须学会从原文中把答案“扣”出来的本领,而不是叫你凭想当然的,按自己的观点作答,而要能把握住作者的思想观点,但这个思想观点它不一定是正确的,而同学们在做题时,往往不是筛选作者的观点,而是写出通常认为的正确观点。
例如,下面的一段文字,
二、要有语境意识。
体察语境,提高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语句的能力是提高现代阅读水平整体水平的关键所在。具体的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语句的含义。在一个语段中,语句表达一定的意义,又省略和隐含某些意义,是相辅相成的。有的先后相承,有的互为补充,有的先定范围再做阐发,有的有所表述,有所省略……如果对相语句熟视无睹 ,阅读理解必然脱离语境的偏差。
例如,我们读鲁迅的《阿Q正传》,开头写一只乌篷船“将大不安载给了未庄,不到正午全村的人心就很动摇”,到了下一章的开头却说“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定静了”中间隔了一章的记叙描写,再往后写盘辫子,写不准革命,写赵家遭抢阿Q终于没有上前,又有一句,“这一夜没有月,未庄在黑暗里很寂静,寂静得像羲皇时候一般太平”

答题技巧是一个大课题,对面对高考的高中生来讲也十分重要,将来我们再专门讲,这里先把问题把出来,请同学们自己不断的总结,积累自己的答题技巧。
古人说:“江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知识积累越丰富,聪明才智越易于发挥,而且有利于能力的形成。
二、阅读的习惯。
(一)诵读。诵读就是有声的读书。古代人把上学叫做“读书”,可以看出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对“读”的重视程度。今天 许多学生语文素养差的根本原因就是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只重视去做各种模拟试题,而没有认真的进行过“诵读”的训练。但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形成恰恰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教材上选的那些优秀的作品,特别是要求背诵的文章,我们要认真的诵读,除些之外还要找一些文情并茂的文章,拿来反复的诵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有的同学可能认为高考不考诵读,诵读文章对考试没有意义。实际上,语文试卷中的许多题目,并不是凭理性的分析而是凭借较高的语言感受能力做出来的。有些选择题,你做对了,但问你原因你可能答不出来,这并不能说明你凭运气做对了,实际上你是凭语感做对的,正确的语感从何而来呢?从诵读中来。
高考的题,就有一个考察诵读的题目。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
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而且、况且、何况)
如果从语法的角度来分析,三个词都表示递进关系,都经常用在第二个分句的开头。我们确实无法确认该填入的是哪一个词。同时,作为一名高生,不可能把现代汉语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条分缕析的去掌握,即使你记住了它们的一些基本用法,碰到具体的语句时,也不好断定。但是,如果你试读一下,就能断定该选的词语是“何况”,你选“而且、况且”读起来就不顺畅。如果我们留心就会发现,平时讲话写文章,“而且、况且”后面的语句一般都比较长,而“何况”后面的语句,则都是比较短的。许多语文试题都是这样,凭语感就能做对,因此,只做题不读书,对于提高语文能力来讲,是舍本逐末。
(二)精读。从形式上看,与诵读相比,精读是一种无声的读,即默读;从本质上看,他是一各伴随着思考、理解、概括、转化、吸收的研究性的、创造性的阅读,是更高层次的阅读。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对于精读来说,最关键的一条是在读中要思考,在思考中质疑,即发现问题,实际上有效的阅读,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例如,读《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一回,林冲去买酒时,作者写道“那雪下得正紧”,清代学者金圣叹,读到此处不禁赞道“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也指出,“‘紧’字用得富有神韵”,为什么这个词备受赞赏呢?替换成别的词,比如“大、猛、急”行不行呢?如果改为“大”,只写出了雪的大小;改为“猛”,只写出了雪的力与势;改为“急”,只写出下雪的速度。而一“紧”字,不仅包含的“大、猛、急”的全部含义,而且那雪是“越下越大”,“越下越猛”,“越下越急”,一点也不放松。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紧”字,它暗合情节的发展:就在这寒气袭人,朔风刺骨的悲凉的氛围之中,一场加害林冲的阴谋正在紧锣密鼓的酝酿、形成,陆虞侯一伙的黑手正在伸向林冲,使读者感受到林冲的处境正如这风雪天气一样越来越险恶,这便是金圣叹讲的“境界全出”的内涵。
(三)多读。古人讲:“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所以阅读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多读名篇佳作,读多了,视野开阔了,自然就会有比较,有鉴别,自然也就会产生较为深入的理解。如有人读了《荷塘月色》中关于月色的描写,就想起“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的朦胧,又想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恬静,觉得有那么几分相似,由是而到画面所显示的凄婉的美。
既然要求多读,我们就明白一个高中生课外该读什么的问题。我觉得一要挑选《语文读本》是的一些篇目来读;二是读一点名著,按照国家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一个高中生至少也得读20部以上的名著,这个数字对于面对高考的高中生来说,可能有点大。但现在的学生是一本都不读,这就会造成文化底蕴、文学素养等方面的缺失。我们应该尽量的多读,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两个作家的作品来读,特别是那些思想容量大、艺术感染力强、容易与青少年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的作品,如《冰心散文选》、《余秋雨文集》等。今年河南省的高考状元是社旗县人,他从高二时开始读冰心的散文,冰心散文的情感和艺术趣味对他的影响都很大。今年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他写“选择博爱”,明显受到冰心早期散文爱祖国、爱自然、爱母亲的泛爱思想的影响,加之语言的文采,作文得了满分,语文考了136分。他读书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他不是功利主义的阅读,而是把书当成营养品,吸收其有用的东西,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艺术趣味。三是读精美的短文。如在同学们中间很流行的《智慧背》四是要读一些品位较高的杂志。从写作的角度看,可以读《读者文摘》、《青年文摘》、《读写天地》、〈〈作文与考试〉〉〈〈作文通讯〉〉等;从阅读的角度,可以读〈〈语数外学习〉〉、〈〈中华活页文选〉〉、〈〈中学生阅读〉〉、〈〈阅读与欣赏〉〉等。
(四)勤动笔。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是要随时记下有用的知识,生字、新词、生动的语句,优美的语段,将读书与积累结合起来。二是点评阅读材料,对其内容、结构、语言、手法直至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独到的点评。点评式的阅读,是中国传统的阅读方法。古代有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金圣叹点评〈〈水浒传〉〉,现代有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三是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把读与写结合起来。
三、写作的习惯。
(一)积累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是作文的基础。素材的积累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含自身周围环境见闻),这是极为丰富而行动的材料来源;二是学过的课文内容,这也是一个可观的材料库;三是课外阅读(书籍、报刊、影视等)中发现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典型材料、精彩片断、名言警句等。《读者》、《青年文摘》这两本杂志故事性较强,很多同学喜欢看,但是不能“过目就忘”,要把其中精彩的故事、文段摘抄出来。刚才我讲到,摘抄时要有用的意识,还有一点是怎样用的问题。我们同学订阅的9月16日的《语文报》刊载了一篇《带着自信上路》一文,本文作者何明灿,是我校高三实验二班的学生,现在东北大学读书,下面我们读读这篇文章,感受一下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带上自信上路
河南太康一高 实验班 何明灿
在生命的河流上掌舵,左右自己的不是涌浪迭涛,而是心头矢志不变的罗盘:自信。 -------题记
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啊,梦想成功的青年,面对险象环生的生活海洋,只有带上自信,满怀希望,才能扬帆破浪,从暗夜和昏黑奔向晨曦和黎明,从险滩恶水驶向碧水蓝天------
听一听潘多和小泽征尔的故事,或许你会增长几分自信。
刺骨的寒风夹着雪花和冰凌无情地打在脸上,稀薄的空气让人窒闷,脚下的岩石滑而峭峻,潘多再一次从那块巨石上滑了下来。就快到峰顶了,队友们都翻过了巨石,就剩潘多一个了。作为唯一的女队员,她并不认为比别人脆弱,她相信自己定能登上珠峰之巅。队友们也都鼓励她。她脸色发紫,气喘吁吁,但她又一次攀住了岩石,咬紧牙关,一点一点------潘多翻过了巨石,和队友们一起登上了峰顶,立在雪中,她感到不尽的骄傲和自豪。
自信给潘多以力量,给潘多以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她以巨大的毅力冲破层层险阻,翻过巨石,登上了世界最高点,实现了梦想,成就了历史上的那次壮举。
著名音乐家小泽征尔也是一位在自信中获得成功的典范。在一场国际音乐指挥大赛的决赛上,前两名选手在指挥过程中都出现了一小段不悦耳的演奏,但都“认真”指挥过去了,还抱歉地向裁判席欠身微笑。小泽征尔是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登上指挥台的。演奏十分顺利的进行着,跟前两位一样,他忽然看到乐谱上有一小段不和谐。他试着指挥,但终于停下来,问裁判席上的人是否弄错了,裁判冷眼相待:“请继续演奏,这是最权威的乐谱!”小泽征尔又试着指挥,但终于又停了下来,说是乐谱搞错了,裁判警告他不可傲视权威,他却坚定地喊道:“不!这一定是弄错了!”这时,裁判都站起来,热烈的鼓掌,恭喜小泽征尔,获得了大奖。
前两位指挥家难道没有发现错误吗?然而,成功只垂青于小泽征尔这样有自信的人。
面对珠峰,潘多用自信翻越;对面“权威”,小泽征尔用自信质疑。让我们踏着他们的足迹,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挚着,带上自信上路,用实力踏平坎坷走向光明!
[教师点评]新颖的标题、醒目的题记、亮丽的开头,是作者精心打造的亮点,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两个典型事例,分别说明在困难、机遇面前,有自信才能成功,事例后的分析,简明扼要,切中肯綮。结尾收束全篇,点明题旨。

[点 评]文章开头用精炼的文字点明了写作的缘由,并紧扣材料提出了观点:知恩图报。主体部分没有采用传统的“承、转”之法,而是从容不迫的讲述三个“知恩图报”的小故事,在饶有趣味的叙写中阐明自己的观点,颇有诸子散文借寓言讲道理的遗风。结尾引用名言警句,又能概括故事的内涵,使主题思想更加明确、深刻。
希望这篇文章能在如何使用别人文章的材料这方面对同学们有一点启发。
(二)、善于思考。有的同学作文总是简单地叙写身边琐事、没有深刻思想内涵和新颖见解,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不够深入,没有把握住升华文章主题的关键。考生要想写出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文章,就必须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的感受、领悟、思考,对其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精加工,力求在生活的矿石中,提炼出珍贵的人生之“金”。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文章的“灵魂”,精深的思考则是使“血肉”中生出“灵魂”的手段和过程。没有精思就不可能对生活进行精加工,就无法使主题思想得到升华。要学会从小处入手,向深处开掘。通过具体平凡的小事、小物和有关细节材料的剖析开掘,揭示出蕴含其中的深刻思想内涵。以一滴水映出太阳的光辉,于细微处体现伟大的精神。例如《冬天里的那一点点热》一文,写自己由于虚荣心严重,怕别的同学嘲笑,不敢将茶蛋带到学校去吃,后来经过对卖茶蛋的阿姨艰辛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认识到了生活的艰难,毅然将原来躲藏在人后吃的茶蛋带到“吃汉堡”的同学的面前。以此来向虚荣的“我”告别。作者写道:“(茶蛋)外皮苦涩而坚硬,里面却是热气腾腾的,燃烧着我的心。是生活,就逃不脱艰辛和单调,而生活的美丽和热情就蕴藏在这艰辛和单调中,需要去发掘,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自怨自怜。”这段文字揭示了生活的本质意义,是积极的思维与朴实的生活碰撞出的思想火花。
(三)抄写范文。作文水平较差,起点很低的同学,首先在抄写文章上下点功夫,即探照下面讲的三条来抄写:一是选合适的范文,例如,报刊上比较好的散文,或同学中的优秀作文;二要成句的抄写,不可看一两个字,抄一两个字,要做到看一句,抄一句,而且连标点也不要抄错;三要坚持,如果每天抄一千字,那么至少坚持两个月,即可有显著效果,如果坚持半年,那么你的作文水平就会有质的飞跃,这比看任何写作方法之类的书都管用。
(四)、勤于练笔。“曲不离口,拳不离口”,写文章也是如此。练习多了,就会熟能生巧,得心应手。练笔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二是经常写些画家写生式的生活片断、生活场景等,积累素材和技巧。三是及时记下自己的生活感受。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些事情触动了心灵,使自己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就及时的将其记录下来。这些来自生活的思想,往往闪耀着个性的灵光,写进文章就会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五)、反复修改。我教过的一些能写文章、能发表文章的学生,其中绝大多数都很注意对自己文章的修改,他们在完成自己作文之后,总愿意听听老师的意见,然后或作修改,或者重写。这大概是他们能写好文章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每篇作文老师都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是不现实的。最好是明白修改的一般要领,自己动手,勤练修改,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实在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怎么修改,再征求老师的意见,或试改后再听听老师的意见。修改文章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所写文章确实可以改,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在内容、结构、语言没有大的问题,这才可以修改,如果立意离题,内容空洞,思路混乱,语言太差,就不适合修改,因为修改也不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如果你的文章在考试中经常是三类文或四类文的较低档次那你先在抄写上下功夫。
(六)、规范操作。考场作文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也不同于平时练习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操作规范,只有遵守这些操作规范,才能拿到高分。
1、先列提纲的习惯。
平时训练中,有的同学不注意编写作文提纲,写出的文章,往往前紧后松,头重脚轻。由于高考语文的文字书写量较大,作文时,一般考生都不写草稿,这样先列题一个详细的提纲,按照提纲行文,就显得尤为重要。
2、迅速入题的习惯。
迅速入题就是开门见山,迅速表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时分几层说,也要做到“开篇点题”,然后再层层推开,把主题说清楚,那些“客套话”、“过场话”大可不必说。如写议论文,要尽快进入说理,不能大量复述话题材料,或大摆存在的问题。因为“以叙代议”往往会冲谈说理的内容。
3、认真书写的习惯。
书写潦草,乱涂乱改,字迹难辩直接影响着内容的表达和阅卷教师的情绪,甚至因此而得低分。而整洁的卷面、端正的字体,本身就给人以美的享受,往往受到阅卷老师的睛睐。平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考场上认真对待,打造一个给文章增色的文面。
4、依题行文。
“海阔凭鱼跃”,海中的游鱼是无比自由的,但它也不能游到岸上来,从这个角度看,它的自由又是有限度的。话题作文也是如此,考生一定要在话题涉及的范围内行文,即依题行文,做到“符合题意”,为拿高分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5、遵守规则。
考场作文是一场有规则的比赛,每一个参赛者都必须遵守其中的规则。例如:(1)字数,高考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这就是一个规则,写的太多,给人臃肿之感,少了按规定每50字扣一分,实际操作起来所扣分数比这个规定要高得多。(2)高考作文文体自选,但一旦选了某种文体,考生又必须遵守这种文体的写作规范,否则就会失分。(3)不写错字,保持良好的文面形象。错字连篇,文面不洁,往往使一些人的高考作文归入第四类卷。高考作文评卷细则规定:3个错别字扣1 分,实际上因错别字扣分大大高于这个规定。文面不洁,是不良学习态度的反映,字体潦草,随心所欲的涂改,致使卷面墨迹斑斑,作文分数可想而知。

H. 小学语文改错题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一、考纲要求:

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考点释要

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国高考题的第5题,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如1998年全国高考题的第32题。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三、知识点分解

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小结:以上对病句的分类并不严格,对于病句,不必死记其类型,只要多练习,能够发现语病并能够改正就可以了。

四、高考题型示例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999年全国高考考试题)
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C、她把积攒引导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学费。
D、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简析:正确选项是C项。A项搭配不当,"官兵"可以放弃休假,坚守岗位,"消防车"则不能。B项属句式杂糅,应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D项介词搭配不当,应将"关于"改为"对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00年全国高考考试题)
A、这项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年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全世界惊异的奇迹变来。
D、这家工厂虽然规范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评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简析:本题重点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正确答案是C项。A项属句式杂糅,可以说"学员除……外,还有清华大学……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可以说"学员除……外,来自……也参加了学习。"将两种句式掺杂柔合在一起使用)必然造成结构上的混乱。B项不合逻辑,"一切出版物"包括"报刊、杂志",因而不能将他们并列。D项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语是"工厂","规模不大""曾两次获省科学大会奖"可以指"这家工厂",但"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则不能是"这家工厂"了。

3、下列各句中,没能语病的一句是(2001年全国高考题)
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B、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C、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简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B项犯了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的毛病。上文说"如何让大家都富起来呢",下文就应接着说"要让知识起决定作用",仍用未然语气,现在变成已然语气,显然前后失去照应。C项犯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毛病。"日前"意思是"几天前",而"正在……之中"则表示行为还在进行中,因而这两个词在时态上相矛盾,应将"日前"改为"目前"。D项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说"加快速度"可以,但不能说"加快规模",而只能说"扩大规模"。

五、方法总结

高考对病句的考查不要求考生死记病句类型,只要会找出毛病并修改即可,因此应做练习,掌握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方法,下面简单介绍辨析语病、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辨析病句方法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例如:
不管气侯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不管……都……"显得不合习惯,正确说法应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2、紧缩法
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例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主干为"品质浮现",明显为主谓搭配不当。)
3、造句类比法
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
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老师的重视"中的"的"去掉)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各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例如:(1)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2)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炬成才的。
(1)句中"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2)句中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应改为"凡是"为"大都",后边去掉"都"字。

(二)修改病句方法

可以归纳为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例: 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社会教育。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3、早晨6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4、为了防止树病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共场所、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5、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8、是否努力学习,使我们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勇气。
10、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改: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他们的成功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缺少主语)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桃花。 (常识性问题,梨花是白的)
3、早晨6点钟,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同1)
4、为了防止树病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公园,街道等就是公共场所,重复)
5、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介宾短语不做主语)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即使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虚词使用不当)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广泛地交换了意见。(没有广泛的意见之说)
8、是否努力学习,是我们能否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条件复句 ,前后应保持一致)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信心。 (动宾搭配不当)
10、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文学名著要读了才有用)
)

I.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

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小结:以上对病句的分类并不严格,对于病句,不必死记其类型,只要多练习,能够发现语病并能够改正就可以了。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搭配不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