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体育课生理负荷

小学体育课生理负荷

发布时间:2020-12-13 05:39:43

⑴ 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

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的策略
安排课的运动负荷,总的来说,应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和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循序渐进,逐渐加大运动负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随着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根据学生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过程和机能恢复过程的生理规律,可有节奏地逐步加大运动负荷。
1安排每节课的教材和确定课的任务
教师在体育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适宜密度的教材。因为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类型的体育课,其运动负荷是不同的。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可以运动负荷大和运动负荷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如强度较小的走、投与强度较大的跑、跳等内容的组合。
在课前的备课中周密的安排运动负荷,要重视并且设计合理的运动负荷,针对不同的教材要设计不同的运动负荷。例如,跑的项目和投掷项目它们的运动负荷不同,那么教师就要深入研究教材,在练习密度上加以调整,不能100米跑两次,掷实心球也掷两次。确定任务时,新授的知识、技能不宜太多太难。
理调节运动负荷
一般一节课的运动负荷模式有标准型、双峰型、前高后低型、前低后高型等模式。标准型指运动负荷由小到大逐渐上升到一定水平,持续一定时间后再逐渐下降。双峰型指一节课学生承受两种运动负荷较高的练习。前高后低型主要指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运动负荷较大,后半部分较小。前低后高型则与前高后低型正好相反,运动负荷由小变大,如课的前半部分为新授教材——投掷,后半部分为复习教材——连续立定跳远。任不管采取哪种模式,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动静交替。通常把正常学生取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心率区间确定为120—140次/分之间,而一节课上,将此心率的保持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上,并以中等强度和中等量结合的运动负荷为主,兼顾学生的课后恢复。
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到的运动负荷测量方法除了脉搏测量外,还有询问法和观察法。据瑞典生理学家研究,当询问学生锻炼后的自我感受,学生回答“累极了、很累、有点累、还行、很轻松、非常轻松”时都有不同的心率,而这些心率和回答之间有着极明显的对应关系。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采用观察法可以直接简便地知道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断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比如,当学生承受较小负荷时,额头微汗、脸色稍红;承受中等负荷时,脸色绯红,脸部有汗下滴;承受过大的运动负荷时,脸色发白,满头大汗,动作失控等。所以,安排运动负荷时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在体育课上,可以通过调整练习的次数和组数、练习的强度和时间、器械的坡度和阻力,也可以改变课的组织教法等来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调节。
体育课必须有适宜的运动负荷,过分关注学生的生理效应而忽略心理效应是有失偏颇的,而不再关注学生的生理效应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是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求,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⑵ 什么是生理负荷

就是对身体机能来讲能够承受的运动量

⑶ 如何处理学生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

多阅读经典之书,多思考
还有要问一下,现在你是大学,高中,初中还是小学?

⑷ 运动生理学考试重点

运动生理学复习要点

内环境:细胞浸浴的液体环境,有血浆和血液组成,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及其调节过程成为稳态。稳态的维持是体内各细胞、器官系统进行正常功能活动以维持一个生命活动的基础。
反馈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由效应器回输到反射中枢这种信息,称为反馈信息,回输过程即称为反馈。按作用分为:正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增强反射中枢对效应器的影响);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弱反射中枢对效应器的影响)。
机体在实现反射过程中,不仅有反射中枢不断向效应器发出传出信息,以触发、控制效应器的活动,而且效应器也不断有信息送回到反射中枢,以便反射中枢根处效应器的具体情况不断纠正和调整它对效应器的影响。
生理功能的稳态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只有当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都达到某一最小值时,刺激才能引起组织兴奋。
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它所支配的肌纤维称作一个运动单位。(快、慢运动单位)
肌原纤维和肌小节:肌纤维是骨骼肌的结构单位。每一肌纤维包含有上千条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肌原纤维又分许多相互联系的节段称肌小节。肌小节是肌肉实现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肌小节可区分为眀带和暗带,暗带中含粗肌丝,它由肌球蛋白组成。
肌丝的分子组成:
1. 粗肌丝:它由肌球蛋白分子组成,每条粗肌丝约包含200~300个肌球蛋白分子。
2. 细肌丝:由肌动蛋白、收缩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60%)】组成。
横桥的功能意义:a.横桥婚丧有一个能与ATP相结合的位点,同时具有ATP酶活性,有水解ATP的内源性能力;b.横桥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和细肌丝上的肌动蛋白分子呈可逆结合,并出现横桥向M线方向的倾斜摆动,拖动细丝向暗带中央滑行。
肌肉收缩与舒张的原理与过程:
(一) 肌肉收缩的肌丝滑行理论:是由于位于肌节中部的粗肌丝拉动位于肌节两端的细肌丝向中央滑行的结果,故肌小节的长度缩短,而两肌丝的长度不变。
(二) 肌肉兴奋收缩和舒张的过程:肌膜动作电位传至三联体引起终池将Ca2+释放入肌原浆→Ca2+与肌原钙蛋白结合→肌动蛋白上被原肌球蛋白掩盖的位点露出→横桥与它结合,横桥上ATP酶位点的活性增高使ATP水解放能→横桥摆动牵动肌丝向肌节中央滑行,肌肉收缩。
强制收缩:在一连串刺激作用下,肌肉的收缩可以总和起来,形成强制收缩。强制收缩的力量可以较简单收缩增大4倍。
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功能特征:
(一) 形态学特征: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肌纤维大,肌浆网较慢肌纤维发达两倍;慢肌纤维的线粒体的数量较快肌纤维多而直径大,同时慢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比快肌纤维多,故慢肌纤维的血液供应较快肌好。肌球蛋白类型:快肌纤维(快肌球蛋白);慢肌纤维(慢肌球蛋白)。
(二) 代谢特征:快肌纤维中参与无氧酵解过程的酶活性较慢肌纤维搞,快肌纤维无氧能力较慢肌高,促进糖酵解的乳酸氢酶的活性快肌纤维亦比慢肌纤维搞2~2.5倍;糖酵解的底物肌糖原的含量快肌纤维亦高于慢肌纤维;慢肌纤维有氧氧化能力明显高于快肌,快a纤维代谢特征为快氧化糖酵解型,即具有中等程度的氧化能力,又具有高的无氧酵解能力。
(三) 生理特征:a.收缩速度(快肌纤维永远大于慢肌纤维);b.收缩力量(快肌纤维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大于慢肌纤维);c.抗疲劳能力(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强,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更易疲劳)。
胸膜腔内负压的生理意义:
1) 维持肺的扩张状态,有利肺泡的气体交换;
2) 呼吸时胸内负压加大,使心房、腔静脉和胸导管的容积扩大,压力降低,这有利于心房的充盈和静脉与淋巴液的回流。

每分通气量(ml)=潮气量(ml)×呼吸频率(次·min-1)

通气储备百分比=×100%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量)×呼吸频率

肺换气:由肺泡向静脉血扩散,由静脉血向肺泡扩散,这个过程称为肺换气。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泡毛细管血管血流量的比值。
运动时换气功能的变化:
1. 运动时肺换气功能的变化:
a 在肺部的扩散速率增大;
b 呼吸膜的面积增大;
c 氧扩散容量增大。
2. 运动时组织换气功能的变化:
a 在肌肉组织部位的扩散速率增加;
b 组织处气体交换面积增大;
c 肌肉的氧利用率提高。
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载和,缓冲酸碱和免疫的功能。
渗透压:渗透压是一切溶液所固有的特性,其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有关,与溶质颗粒的大小无关;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扩散的现象称为渗透;溶液促使膜外水分子向内渗透的力量叫渗透压或渗透吸水力。
血液的主要功能:血液主要有运载、、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缓冲酸碱,防御和保护功能。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征: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
心动周期与心率: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各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在一个周期中完成心室的射血和充盈的过程。
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1.心房收缩期
2.心室收缩期(a.等容收缩期;b.射血期)
3.心室舒张期(a.等容舒张期;b.心室充盈期)
心输出量(评价心泵功能的主要指标):每分钟从左(右)心室泵出的总量。
1. 心率:健康成人静息时的心率在60~100次·min-1之间,平均为75次次·min-1。如果在安静时心率在60次·min-1一下即称为心动过缓,心率在100次·min-1以上者则称为心动过速。
2. 每搏输出量:指左(右)心室每次收缩所能射出的血量。
影响和决定毎搏输出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a.心舒末期心室的容积;b.心室肌被牵张的程度;c.心肌收缩能力;d.后负荷。
3. 射血分数:[射血分数(%)=毎搏输出量(ml)/心舒末期心室容积ml]×100%;常人静息时射血分钟数平均为50%~55%.
4. 心率与每搏输出量对心输出量的贡献:心率和每搏量的增加都可使每分输出量增加。
5. 心指数:心指数(L·min-1)=每分输出量/体表面积(m2)
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a.体循环平均压;b.心肌收缩力量;c.体位改变;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血液的重新分配:运动时,由于肌肉活动的能量消耗加大,需要更多的氧和营养物质的支持,并相应的排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和其他产物。故需要较多的血液供应,但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所以运动时只能依靠相对不活动的内脏器官的血管收缩,暂时减少血流量,移出一部分血液进入已舒张的肌肉血管中去,这种移缓济急的现象称为血液重新分配。
广义的物质代谢过程包括:消化与吸收、中间代谢和排泄三个阶段。
吸收的部位:胃(酒精、少量水分);大肠(盐类、剩余水分);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大部分糖、脂肪、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回肠(胆盐、维生素B)。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a.小肠有巨大的吸收面积;b.在小肠绒毛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淋巴管;c.食物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长;d.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为容易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人体有四条排泄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肾,其中肾脏泌尿是最重要的排泄途径。
呼吸商:生理学把机体在同一时间内呼出的量与摄入的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

RQ=

食物的热价与氧热价:1g完全氧化分解时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食物的热价;通常把不同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过程中,每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人体有三个基本的能量系统:ATP-PCr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1) ATP-PCr系统:是由ATP和PCr构成的能量系统,起供能时的能量来源于ATP和PCr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断裂所释放的能量,因此该系统又称为磷酸原系统。
2) 糖酵解系统(又称乳酸能系统):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其意义在于:在氧供不足时,该系统仍能维持较长时间的快速供能。
3) 有氧氧化系统:指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内彻底氧化成和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是三个能量系统中最复杂的。
能量连续统一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确定某项运动中起主要作用的能量系统,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1. 着重发展起主要作用的供能系统;2.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基础代谢率:指人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的能量代谢。
基础状态:指人体处在清晨、清醒、静卧、空腹、室温在20℃~25℃的条件下。在基础状态下,各种生理活动都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代谢率比较稳定。
激素的生理作用(六个方面):a.调节三大营养物质及水盐代谢,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b.促进细胞分裂、分化,调控机体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过程;
c.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和活动,调节学习、记忆及行为活动;
d.促进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影响生殖过程;
e.调节机体造血过程;
f.与神经系统密切结合,增强机体对伤害性刺激和环境激变的耐受能力和适应力。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
激素作用的特征:a.相对特异性;b.激素作用的高效性;c.激素间的相互作用;d.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e.激素的半衰期。
肾上腺激素:肾上腺由中央部髓质和外层皮质组成。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支配,其合成和释放的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主要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肾上腺皮质为生命所必须,它合成分泌三类激素,即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肉之间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指种族遗传的、与生俱来的、反射弧固定的一类简单反射,是人类与动物在长期的种系发展与进化中形成的,对个体与种族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条件反射指个体在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中,与大脑皮层之间建立的暂时性的、复杂的高级反射活动,体育运动动作与技战术的形成和运用,就属于这一类高级反射活动。
感受器的基本特征:a.适宜刺激;b.换能作用;c.感觉编码;d.适应。
前庭反应:前庭反应是当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可反射性地引起骨骼肌的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和植物性功能改变等现象。前庭器官稳定性越好,接受变速运动刺激时,前厅功能的不适反应越轻;经过训练前庭器官对刺激逐渐适应的现象称前庭习服。
颈紧张反射:颈紧张反射指颈部扭曲时,刺激进步肌肉与关节周围的韧带等装置,对躯干与四肢肌的紧张性进行调节的反馈活动,反射中枢在脊髓颈段。
翻正反射:翻正反射指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协调运动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
训练课各阶段的生理分析:
(一) 准备活动: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有目的地进行的身体练习。
1. 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一般表现在):
a 适度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内分泌腺的活动,促进参与活动的有关中枢之间的协调,使正式训练或比赛时的生理功能迅速达到适宜状态;
b 预先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增强氧运输系统的功能,使肺通气量、吸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从而有效地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过程,使机体在正式运动开始时能尽快地发挥最佳工作能力;
c 体温适度升高使机体代谢水平提高,并能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通过准备活动所进行的身体练习,可促进
d 体内的物质与能量代谢,使产热过程加强,体温升高,体温的适度升高可提高代谢酶的活性和机体代谢水平;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收缩速度;使氧离曲线右移,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有利于运动时肌肉的氧供应;体温升高还可以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肌肉弹性和伸展性,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并预防运动损伤;
e 增强皮肤血流,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练习时体温过高;
f 调节不良赛前状态。
2.准备活动的内容与顺序:
准备活动的内容一般包括: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顺序:准备活动:静止→伸展活动→体操→专门性活动→训练或比赛
整理活动:训练或比赛→专门性活动→体操→伸展活动→淋浴
3. 影响准备活动生理效应的因素: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内容、形式与正式练习之间的时间间隔等因素,都能影响准备活动的生理效应。
(二) 基本部分:是运动训练课的主要部分,是对人体施加有效生理负荷刺激,引起人体各器官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适应性变化的阶段。
1. 运动负荷与运动负荷阈:运动训练负荷刺激的强度与机体出现的反应与适应的程度密切相关;运动负荷是人体在联系中所达到的生理负荷量;运动负荷阈是训练中适宜运动负荷的低限至高限的生理范围。
2. 运动训练的适宜生理负荷量:a.生物机体内物质能量代谢的此信号量恢复规律;
b.条件反射建立的快慢与神经系统活动的“强度法则”有关;
c.机体抗疲劳、消除疲劳和加速恢复的能力,需要在经历疲劳时的生理变化中才能适应和提高。
3. “极点”与“第二次呼吸”:“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现象通常出现在运动的强度较大、持续的时间较长的训练与运动中,此时应坚持运动,战胜极点。
减轻极点产生的措施:a.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b.运动中调整呼吸和运动强度。
(三) 整理活动:是运动员在完成训练课的练习任务后,进行一些中小等强度的运动或联系。
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有肌源性和神经源性两类,年龄、性别和力量训练等其他影响因素可通过肌源性和神经源性因素发挥作用。
(一) 肌源性因素:a.肌肉生理横断面积;b.肌纤维类型;c.肌肉初长度;d.肌拉力角。
(二) 神经源性因素;a.中枢激活;b.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c.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
(三) 其他因素:a.性别与年龄;b.激素作用;c.力量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的一般原则:a.超负荷原则;b.专门性原则;c.联系顺序原则;d.训练节奏原则。
最大吸氧量的应用:a.评价耐力运动运动成绩(跑步距离越长,其成绩与最大吸氧量的相关越明显);b.确定运动强度。
最大吸氧量是评价有氧运动的良好指标。决定max的机制是心脏泵血功能和肌肉利用的能力。影响max的因素有遗传、性别、年龄和训练与停训。
最大吸氧量平台:是指人体在最大吸氧量峰值水平能维持的运动时间。
最大吸氧量平台的判定标准:是受试者达到最大吸氧量峰值起继续运动(强度不变),直至最大吸氧量水平降低15%时为止的时间,称为最大吸氧量平台,以s为计时单位。
最大吸氧量平台是评价优秀耐力运动员更好的指标,但需进一步探索。

⑸ 什么是体育课的生理负荷

体育课的生理负荷

1、生理负荷的结构

(1)量和强度是构成生理负荷的两大因素。负荷量是指有效练习总的时间、总的次数、总的距离、总的重量等。负荷强度是指练习对机体刺激的程度,或者做练习时用力的大小或者做练习时机体的紧张程度。

在一般情况下,强度对机体的刺激敏感性更强些,在安排与调节负荷时,既应注意负荷量,更要注意负荷强度。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生理负荷的总体,就一般来说应成反比关系,即负荷量很大时,负荷强度应减小;反之,负荷强度较大时,负荷量应减小,其中时间长短是一个重要因素。

(2)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是生理负荷的两个层面。学生做完身体练习之后,心率、血压等都会发生变化,测得这些变化的数据,称为负荷的内部数据,而学生做练习的次数、总时间、总距离等,则称为负荷的外帮数据。

对于同一个学生来说,负荷的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是相对的。不同的条件,负荷外部数据相同,内部数据可能不同,反之也如此。

在安排和分析负荷时,既要考虑外部数据,又要考虑负荷的内部数据。

(3)休息的量和恢复的强度。①休息的量是指在负荷后机体体力恢复前休息时间的长短。例如,在体育课、上跑60米×3,跑完第一次休息2分钟,跑完第二次休息3分钟,跑完第三次休息4分钟等。休息的量不同,对机体的影响明显不一样。恢复的强度是指在休息间歇时间内,机体恢复过程的水平。例如上述实例中学生跑三次60米,跑完第一次后休息2分钟,心率从140次/分降到110次/分;跑完第二次后休息3分钟,心率从145次/分降到115次/分;跑完第三次休息4分钟,心率从150次/分降到100次/分,可看出机体恢复水平是不同的。 。

影响休息的量和恢复的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休息的量与负荷的量和强度成正比关系,也与学生健康、时间容量等因素有关。③恢复的强度与恢复的量、恢复方式、负荷的量与强

度以及学生体质水平有直接关系。在恢复方式中,除大家已经了解的积极性和消极性两种

休息方式外,心理学研究的念动放松法,也是一种积极恢复的手段,值得提倡和推广。

在体育课上,机体不仅由于参加身体练习和接受各种刺激而承受负荷,时机体产生影响;而且休息的量和恢复的强度则从另_个方面对机体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也不容忽视,对机体的影响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所以,研究体育课的负荷只有注意负荷与恢复这两个侧面,才是较完全的。

2、检查、评定体育课生理负荷的方法与标准。检查、评定体育课生理负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主观评定法 ①学生的自我感觉,从在练习后自我感觉轻松、较累、很累、头昏、目眩、腹痛等方面进行检查与评定。②以外部观察学生进行检查与评定课的练习密度是学生有效练习的总时间与本节课总时间的比例。练习密度是影响体育课生理负荷的一个因素。在强度一致的情况下,练习密度越大,则生理负荷也越大。

对于练习密度的评价标准问题,国内外的看法不尽相同。前苏联强调体育课应充满活动性,意思是使学生多参加练习,有的提出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应在50%以上。日本有的学者也提出体育课应使学生尽量积极运动,练习时同不得少于总时间的1/3。前民主德国有的学者提出的指标是25~50%之间。为什么有这些不同的看法呢?其原因之一是对由于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状况的不同,二是由于练习强度的不同而引起练习密度指标的不同。我国目前一般认为中小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在20一40%之间为宜,但究竟练习密度为多少才合理?这必须由练习的强度、学生体质水平,学校物质设备条件及学生人数而定,不必一概而论。

(3)生理测定法 生理测定法是指对机体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肺活量、呼吸频率等)的测量而评定体育课生理负荷的方法。我国目前普遍使用测定心率方法。用测定心率变化数据评定体育课的运动负荷的标准也是不一致的。苏联学者提出中学体育课的平均心率应达到140-159次/分为宜;日本学者从体育心理的角度提出体育课平均心率在120—140次/分为宜。

计算公式如下:

课后5分钟心率-课前安静时心率

心率恢复指数=————————————————×100%

课前安静时心率

脉搏曲线形状可以通过测定和绘制脉搏曲线图获得。这里应该指出,评价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应采用综合评价方法,从多因素多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防止出现片面性影响客观性和准确性。

⑹ 健康体育锻炼有那些方法

首先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健康,洛克说过,“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这说明健康的身体对人的精神的巨大影响。
然后,通过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必然要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这方面主要是关于体育对人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作用。
还有,体育的理念通过体育组织、体育训练、体育比赛等形式产生和传输出来,这是通过体育活动内化人的体育价值观念。
总而言之。体育运动是劳动的产物,人们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使自身融入到社会中。另外,集体运动使体育更加趋向于团队协作,因此增加人与人的凝聚力,个体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充当一员,也能够独领风骚,因此会使自身在群体中的位置发生改变,这也就促进了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在身体上:
1、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2. 减低儿童在成年后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机会.
3、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
4、可以减少你过早进入衰老期的危险。
5、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心理上:
1、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
2、体育锻炼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
3、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读书带来的压力
4、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阅读全文

与小学体育课生理负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