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方案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0-12-13 01:35:35

A.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现结合主题式校本教研的过程,梳理如下。
主题式校本教研的五大环节:确立主题,集体学习,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后研讨。
一定要真正地扎实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进行主题式校本教研,坚决杜绝临时找个主题,临时准备节课,应付检查。应付检查与真实的按五大环节进行是明显不同的,是应付不来的。
一、确立主题。
主题,按要求,应该是从实践中来,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哪个问题是我们近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把它确立为本轮教研活动的主题。但是,这样操作可能遇到的现实困难是,有的主题确立后,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学习材料。学习材料不当、不精,会导致后续环节质量低下。怎么办?我们可以由学习材料确定主题。我们手头现有或能够收集的学习材料中,精选出有水平、与修订版课标理念一致、能指导教学的材料,从这个学习材料中筛选出一个主题。这样,就能解决理论水平的问题。
主题还要具体,针对性强,忌大而空。九个单位的主题分别为:
1、“以读促悟,提高语文素养”(张市小学)。“语文素养”,概念太大,内涵太丰富,它包含了语文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习惯、积累、态度……不是一节课、一种方法、一次活动能够解决的。可改为“以读促悟,悟情(感情)悟形(人物形象)”——适合文学作品阅读。
2、“低年级朗读指导”(大南头小学)。这个主题很具体,操作性很强。如果改为“低年级的朗读指导策略”会更好。
3、“读写结合,构建高效课堂”(容城小学)。很实际,容易出点成果。
4、“依托文本,展开想象”(四庄小学)。实际,具体。
5、“抓语段,悟全篇”(仇小王小学)。“段”,主要对结构而非内容思想产生作用。可改为“抓关键词句,感受人物形象”。
6、“咀嚼语言,共鸣情感”(王村小学)。非常好。
7、“读写结合,提高教学有效性”(段庄小学)。很好。
8、“以训练点为抓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博奥小学部)。“训练点”,什么的训练点?指向不明。可改为“语言训练点”。
9、某个单位没有主题。
二、集体学习
现实中的“集体学习”,很成问题,有的没学,有的流于形式。要找个时间,集中人员,真正学一学。组长念一念,组员记一记、议一议。切忌把学习材料复印后发给老师们自由誊抄,那样很难有什么收获。
学习内容有两部分组成:修订版课标中的相关表述;收集来的学习材料。学习材料,一定要精心选择,学习材料的质量,决定了整轮教研活动的质量。不学习,无论怎样教研,只能是原地踏步;只有学习,才能提高。
三、集体备课
可能是工作任务繁重的原因,也许是其他原因,很多集体备课变成了独角戏。这样做,就降低了活动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而且,不利于同伴互助时的发言。要人人参与,发挥集体智慧。
四、课堂教学
观察我们的课堂,有两点突出的问题。
1、略读与精读不分。
有两节课讲的是略读课文,四上《火烧云》和六上《中华少年》。《火烧云》成了精读的浓缩版;《中华少年》则需要两课时,彻底的精读教学。虽然,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尽量还是要尊重教材编者的意图,精读是精读,略读是略读。把略读上成精读,真正的原因,我想,还是不明白二者的区别。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其弊害是想象得到的,学生遇到需要阅读的书籍文章,也许会因没有教师在旁作精读那样的详细指导,而致无所措手。现在一般学校,忽略了略读的似乎不少,这是必须改正的。……不过略读指导与精读指导不同。精读指导必须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略读指导却需提纲挈领,期其自得。何以需提纲挈领?惟恐学生对于当前的书籍文章摸不到门径,辨不清路向,马马虎虎读下去,结果所得很少。何以不必纤屑不遗?因为这一套功夫在精读方面已经训练过了,照理说,该能应用于任何时候的阅读;现在让学生在略读时候应用,正是练习的好机会。学生从精读而略读,譬如孩子学走路,起初由大人扶着牵着,渐渐的大人把手放了,只在旁边遮拦着,替他规定路向,防他偶或跌交。大人在旁边遮拦着,正与扶着牵着一样的需要当心;其目的惟在孩子步履纯熟,能够自由走路。精读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纤屑不遗的指导,略读的时候,更给学生提纲挈领的指导,其目的惟在学生习惯养成,能够自由阅读。”
汪潮教授也有个形象的比喻:“精读课文相当于数学的例题,略读课文相当于数学的习题。”
崔峦先生也在很多场合说过略读课文的教法:略读课文,要粗知大意。学生要独立阅读,自读自得,整体把握。可采用几遍读的方式:一读解决字词,互相交流;二读明白大致内容,要准确概括;三读就是重点读,抓感兴趣的部分读,交流收获体会,或内容或写法。
2、有的阅读教学,还是以内容分析为主。
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主要做了三件事:
1、逐段进行有感情朗读指导。(深入理解内容体验情感以前的朗读指导,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2、哪里写父亲了不起,找出来,读。
3、哪里写儿子了不起,找出来,读。
这是比较典型的“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
怎样响应崔峦先生的号召,“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呢?或者说实现“教课文”向“教语文”的美丽转身呢?我们不妨看看河北省教科所李学红主任的主张:
1、教学重点要突出,一课一得。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语文课可以上成朗读欣赏课,
语言品析鉴赏课,比较阅读课,讨论交流课(文章的思想内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品的价值观探讨),阅读、写作方法指导课(如何质疑、如何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何写文章),读书方法指导课(如何读懂一本书),阅读、写作实践课等。
2、以《开国大典》为例,释题导入,引出“大典”—整体感知,初识“大典”—重点研读,感受“大典”—课堂总结,铭记“大典”——教课文;布置写作:学校秋季运动会—学习《开国大典》,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比较学习:感知场面描写的方法—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史实”——教语文,写作方法指导课。
另外,我们的课堂,要体现修订版课标的理念,要重视两点: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多围绕“语言文字” 做文章。
2、“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五、课后主题研讨
这个环节,问题最严重,主要表现在主题形同虚设,大多数发言没有围绕主题进行。
(一)、主持人开场白
需要四点内容,礼节性用语,什么背景下产生的主题,主题是什么,本次活动的流程简介。
(二)、作课人反思
两块内容,第一块(简要介绍):教材简介,根据……主题,我制定……目标,重难点,教学流程;第二块(详细说明):针对主题,成功与不足之处,原因,措施。
(三)、同伴互助
要针对主题发言,先肯定成功之处,再指出不足与改进建议。与主题无关的少说甚至不说。可以结合刚刚观察的课堂发言,也可以结合自己的课堂经历发言。举几个例子:
1、读写结合,构建高效课堂。可以这样发言:结合点选择在哪里,是否恰当,用了什么方法,训练了哪种能力,效果怎么样……
2、咀嚼语言,共鸣情感。可以:咀嚼了什么语言,用了什么方法(参考替换、比较、删除等),体验到什么情感……
3、低年级的朗读指导策略。可以:什么时机指导,什么方法形式指导、评价,效果怎样……
(四)、专业引领
校长或其他校级业务领导进行,要有明显的理论高度。可以提前准备出来,也可根据老师们的发言,适时调整。
(五)、主持人总结
达成的共识有哪些,还有什么异议。

B. 怎样撰写小学语文教研主题方案设计

一、强化学习,提高理论素养。课程背景下的老师,不能再是一桶水,而要变成不断充溢的一桶活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为此,我校提出了各学科组定期学习的要求:1、分散学习。为了提高老师们的业务水平,我校倡导“理论先行,实践结合”的理念,学校为老师们订阅了相关的教学资料,鼓励老师订阅相关的教育书刊,力争在理论上有一个明确的方向。2、集中学习。每周星期四课外活动时间,是我们语文组集中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可以是本校学科带头人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经验。主讲人准备的也很充分,其他成员也在认真的进行学习笔记的摘抄。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法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进修学校举的各种进修、培训活动,让老师接触较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培训学习的老师回到学校后,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梳理,然后形成书面材料,再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进行二次培训,以进一步开阔广大教师的视野。二、立足课堂,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课堂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有调动学生的能力,有驾驭课堂的机智。为了让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努力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我校开展了一些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1、坚持组织老师开展“公开课”活动。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上课听课活动,让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有一次上公开课的机会,每位教师听课不得少于十二节。要求上课的老师认真备课,认真上好课;要求听课的老师按时到位,认真做好课记录。通过组织这样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本学期,这个传统继续在我校语文教研组得到发扬。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一起讨论,共同参与,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组织听课,说课、评课、反思、总结。2、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即开展校内“同级教师同上一堂课”的活动,同级教师围绕同一主题,针对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别上一堂课,引发几位教师教学理念的碰撞,提高教师的钻研教材和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3、年级段同学科教师教研。在我们学校,每个年级组一个公室,这样同级教师在一起公的时间又比较集中,随时都可以把教学中的一些状况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4、积极开展“评课”活动。在有公开课的一周,同级三位教师上完公开课之后,我们组就及时的进行评课,在评课这一环节,首先,上课的老师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及自己对本节课的一些反思,然后,听课的老师要积极对这节课进行点评,发现这节课的亮点,的是指出这节课的不足以及一些合理的建议,交流中,大家集思广益,从多方面对一堂课进行更全面的构思,设计、认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提高。让听课的老师和上课的老师都能从课中受到启发,获得一些进步。5、努力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切实落实“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于日常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利用网络资源,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C. 开展小学语文兴趣活动具体方案,故事会,书法比赛,等...

开展构建“有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教委、进修校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我校的教育教研围绕这一主题,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入手,努力探索“有效性课堂教学”元素构成及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和学生主动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学校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探索“有效性课堂教学”元素构成及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和学生主动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1、实践性:本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则,将研究贯穿于教学始终,坚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
2、全员性:所有任课教师是实践的主体,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教研。
3、互动性:通过互相听课、评课营造平等研讨的平台,构建互动的研究方式,在思维碰撞中形成共识。
4、反思性:采取教学随笔、课后反思等形式,让教师反思课堂教学行为,引导教师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反思、总结,对教育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共享。
三、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的开展,让“规范课堂”成为需要,让“反思课堂”成为习惯,让“有效课堂”成为素养。
2、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活动形式
数学学科:
以“理论学习,教学设计,集体备课,讲课评课,反思研讨”为基本形式。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把握好学段教学目标和各学段四大知识领域的具体教学目标。对每一个课时教案,能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利用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学科网站和其他的网络资源,设计好每一个课时教案,充分预设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教学中做好预设与生成的处理。要正确把握好情境创设、合作探索、自主练习三大板块的联系和时间的分配。对创设的情境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尽量缩短情境创设的时间。在合作探索环节,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接受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关系。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操作的要求,把握好“放”与“收”的时间,决不能因为探索时间过长而影响自主练习的时间。要加强练习的设计,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和思考性。新授课每课时自主练习的时间要尽量控制在10分钟左右,使学生每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并做到堂堂清。
2、加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何谓高效课堂?可用七个字加以衡量:真、实、新、活、情、特、效。①真:真实、真诚、真为。真实即教师要尊重事实、讲究实际;真诚即用“心”去上课,用真诚感染自己的学生;真为即教师要真正的关注学生,做到因班施教、因材施教。②实:教学目标实、教学内容实、方法手段实、学习指导实。③新:观念新、设计新、评价新。④活:问题提出活以激起学生兴趣和思考;学生活动活以使学生主动参与且积极探究;教师调控活以使课堂动静结合,活而不乱。⑤情:教学激情,教师教学要有感染力;教材情感,教师对教材的体悟要深刻;人情即教师要有亲合力。⑥特:鲜明的教学特长及特色。⑦效:教学效果及效率要高。实现高效课堂,在理解了七要素的内涵后,还应把握“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易错、易漏的知识讲;重难点讲;有扩展性内容的知识讲。三不讲:学生会的知识不讲;通过自学能学会的知识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知识不讲
小学数学四课型课堂教学常用模式如下:
新授课: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建立数学模型——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练习课:创设情境(导入)——分层练习(基本练习、提高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应用练习)——矫正评价,总结归纳。
复习课:揭示课题,明确目标——回忆梳理,形成网络——练习矫正,形成技能——课堂总结,突出重点。
讲评课:概述测试成绩——错因探究——自我矫正——反馈练习,拓展巩固——讲评小结。教学模式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一种学习环境,以最适宜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但是没有一种模式是为完成所有类型的学习或者是为适用于所有学习风格而设计的。当前,教学模式正从单一性向多样性发展;从以“教”为主向重“学”的方向发展;从经验归纳型向理论演绎型发展。作为一个优秀教师,不能只会运用一种教学模式,而应该灵活运用多种多样教学模式,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学科:
结合其他学校先进的经验,根据相关理论以及《语文课程标准》,现在很多前沿学校提出了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

讲读课:预习——质疑——讨论——点拔——拓展

自读课:引导——自学——练习——小结

文言文:读——译——论——背——练

综合学习课:导读——导编——导演——导评

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怎样的呢?
它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完整性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由一定的教学理念、主题、目标、程序、策略、内容和评价等基本因素组成,本身具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作程序,体现出理论上的自洽性和过程上的连续性。
2、操作性
教学模式是一种简化了的教学思想和理论,它通过某种便于理解的教学结构和易于操作
的教学程序,把某些抽象的、纯粹的理论用比较具体的、形象的形式反映出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教学行为框架,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够理解、把握和运用教学理论。
3、稳定性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形成的教学结构和活动序列的结合体,它通过概括教学经验,去粗存精,抽取出重要的教学要素组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普遍性规律,因此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
4、灵活性
虽然教学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现有教学条件和师生水平的不同,我们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此外,教学模式是一定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教学模式也不断的吐故纳新,只有这样教学模式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一种教学模式的提出,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由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复杂多变,教学模式又不能机械套搬。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教育观: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完善,以此作为我们构建有效课堂的行动准则。
五:具体措施:
(一)成立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
(二)加强学习
1、学习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论。
2、撰写《有效课堂构建之我见》论文,交流学习。
3、充分利用我校市级、县级骨干教师的榜样带头作用,对其他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
(三)组织实施
按照“集体备课” “课堂示范” “评议反思” “修改完善” “课堂检验”的路子组织实施,构建“有效课堂”。(不同学课,不同类型的课如何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待探索)
组织过程中应注意:1、成立各科合作小组,确定示范教师,人人上优质课,展开听评课活动。2、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突出“有效”。3、领导小组督促检查,将有效课堂和教学常规的落实结合起来,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地进行。

六、实施步骤
(一)、组织发动,学习讨论。
(二)、试验探索,初步实施。
(三)、全面推广、总结提升。
3.注意事项:
(1)理清三个层次:品悟-欣赏-评价
品悟理解: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的核心,也是从语言文字中获得意义的过程。对课文的理解是有层次的,有对本义、引伸义、深层含义的理解,也有对“不言之意”的领会,这些都和学生的经验、知识、思维能力相关。对意义的把握是由浅入深的,教师要根据年级不同引导学生以“读”代“悟”,以“悟”代“解”,逐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切不可硬性分析,以“讲”代“悟”。
欣赏朗读: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优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以及用词造句的色彩、语言节奏的强弱、情调和风格特色等进行欣赏朗读,使学生获得审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净化。
评价积累:学生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选材、结构、表达手法进行评价模仿,这是阅读教学实现读写结合的重要环节。
(2)抓住重点句段。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如:在文章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文章中心的语句,突出文中人物性格、品质的段落,描写和表现手法上的精彩处,学生读书后最困惑的地方,引发研究学习的知识点,新出现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内容,如文章中第一次出现的词语、句式、描写手法等。
(3)重视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学生和作者平等的对话,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阅读中的理解、感悟、思考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因为学生常常根据语文的特点,运用直觉、顿悟、感悟等来感知课文,使得培养语感具有不寻常的意义。因此,重视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这一环节的必要内容。
⑷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针对不同风格的课文,采用合适的方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中体会、感悟,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环节:回归整体,深化提高
1.学习目标:整体回读全文,化零为整,融会贯通。
2.操作要领:遵循由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规律。
不管是以自然段或者意义段为单位进行阅读反馈,还是以关键词或重点句贯穿阅读反馈全程,从读通阶段的“整体”过渡到读懂阶段的“部分”,是符合阅读教学规律的,但最后还应回到整体,通过完整地诵读,将读懂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进一步“入境悟情”,增强阅读效果。
3.注意事项:根据课文内容及教学重点灵活选择读书方式——分自然段读、指名读、配乐读、分角色读……
第五环节:适当拓展,学用结合
1.学习目标:巩固基础知识,拓展阅读空间,提升应用能力。
2.操作要领:进行背诵、写字、词句积累、运用等方面的训练,适当进行拓展延伸,提高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⑴通过诵读——丰富学生记忆
诵读记忆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一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感受课文的文质兼美,体悟情的自然流动,在一遍遍诵读中提升语感,丰富语言;二要重视背诵的指导,可看板书背、看图背、表演背、比赛背、情境背等等。
另外,除课文中要求背诵的以外,教师可酌情推荐,能激发学生真实情感的、有利于学生写作的句段也可要求熟读成诵,鼓励学有余力的孩子多背多记。
⑵通过摘抄——练就学生慧眼
就一篇课文来说,所学到的词语、接触到的句式、经典段落很多,教师自己先要有一双慧眼,把目光放在发掘课文中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没有的或者不常出现的句式上,寻找出课文语言和学生语言的差异之处,来确定本课的积累目标。
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积累的基本方法。例如,拿到一篇文章,应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圈圈点点,勾画出自己认为比较有价值的词句和段落,并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简要的批注,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读书时自觉摘抄的习惯。指导学生摘抄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练就一双慧眼沙里淘金的过程,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能有效地积累语言,并养成随手摘抄的好习惯。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低年级孩子书写技能差、速度慢,因此对摘抄的要求不能高,量也要尽力控制。
⑶通过讲、演——使学生内化课文语言
低年级有很多故事情节强的课文,对于这一类文章可采用讲故事、演故事等方式积累语言。这种形式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提高语言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讲、演的过程就是学生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
⑷通过迁移——使学生运用书面语言
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运用练习,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逐步实现内化,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如用新学的词语造句、仿写富有感染力的句子、仿写能激发联想和想象的段落、为情节跳跃处补白等。
3.注意事项:
(1)字、词、句、段的积累和应用要根据教材的不同来处理,不必面面俱到。以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宜,不增加负担。
(2)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要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有些问题让学生走出课堂,自己去寻找答案。
模式所描述的只是课堂教学的大致流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对其进行调整和整合,合理的安排在课时内容中。教学应该有一定的模式,但不能模式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创造性的去应用模式。

D.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教学教研活动方案

一、活动设计的背景
本学期,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我校语文阅读教学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
1、支解文本:表现在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是以逐段分析讲解为主,支解教学内容,阻碍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
2、以讲带读: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问题琐碎,迂回反复,阅读质量低下,讲解的时间挤占了学生读书与动笔的时间。
3、缺乏实效:讨论主题随意设定,缺乏讨论价值,讨论过多过滥;讨论的组织追求形式上的热闹,缺乏讨论实效;讨论的评价以教师为中心,与教师一致则正确,反之则错误。
基于这种现状,在教学研究部门提出“有效阅读”专题研究的引领下,我校高年级语文教研组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这样一个小专题,在高年级段开展本小专题的研究。在实践中来找寻语文阅读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二、研究的内容
1、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2. 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3. 教师调控课堂有效性研究
4、教学反思的有效性研究
三、研究的课例
语文S版教材第九册语文第四单元《十年后的礼物》
语文S版教材第十一册课文《我的第一首诗》
四、研究的过程与方法途径:
(一)成立研究小组,开展理论学习
为保证本次教研活动的目标能落到实处,特成立研究活动小组:
组长:梁学军
成员:陈惠芹(市级骨干) 路风菊 马俊虎 冯小琴 余秀芹(市级骨干)岳宝胜 丁海峰
执教教师:余秀芹 马俊虎
梁学军负责活动方案的制定和整个活动的组织以及最终的总结,其他教师参与研讨,撰写反思,提炼研究经验。理论学习采用集中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标准、阅读教学的建议)、观看名师的录像课和教师合作方面的理论。
(二)以校各种研训活动为载体,落实专题研究。包括围绕专题进行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诊断及教学反思及开展叙事研究。
(三)围绕教学设计----行动研究-------问题反思的方式开展活动
1、参研教师独立进行教学设计(9月10—9月12日)
参研教师首先做出《我的第一首诗》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各环节是如何实现有效性的要做出明确的注释,并注明设计意图。
效果预设:《我的第一首诗》这篇课文故事简单,但含义深刻。文中的对话简洁明快,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心理活动描写也很生动。学习这篇课文,要指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体会作者怎样逐渐认识到“如何对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认识到这两种评价“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要竭尽全力在这两股劲风中驾稳我的风帆”。从而进一步感悟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深深的爱。
各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尤其在朗读的指导、内容方面会因对教材的理解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设计方案,这是本次活动的意义所在。
2、教学设计交流(9月16日)
要求全体老师畅所欲言,把自己所设计的案例的构思、想法在会议上进行交流、讨论,重点要突出在:一是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指导学生朗读;二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在课堂中如何操作。两位授课教师根据大家的设计理念和意图,选择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方案进行整合,然后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修改并定稿。
效果预设:这个过程相当于集体备课的过程,目的是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来,实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但是由于参与教师的理解角度不同,要把六个人的意见完全同意起来有点不符合现实,所以最后推荐马俊虎老师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既要在解决关键问题上体现大家的智慧,又要在授课中发扬出自己的特色,再次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准备上研讨课。
3.课堂观察。(9月23日)
由马俊虎老师在六三班上《我的第一首诗》,要求听课老师做好课堂观察记录,观察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如何体现提高学生朗读活动的有效性,并写好评课记录。听课中关注的焦点:一是教师是如何理解和处理的;二是关注教师在课堂上是如何有效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三是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是如何评价的。
效果预设:授课教师基本能体现教学设计中的意图,但不可能像设计中体现得那么理想,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新问题:承担记录的教师能否将各自的记录按要求记录全面,为后面研讨提供真实的的依据;授课教师在执行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会因为长期的教学习惯而不能很好的贯彻设计意图,从而会出现预设和执行相矛盾的新问题等等。
4.课例研讨
听课后,组织教师们讨论案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讨论案例是一种互动的研究,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过程。鼓励参与者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在研讨中可以就大家共同关注的环节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这一环节大家重点研讨授课教师在解决朗读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方面取得了那些突破,还存在哪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因该如何进一步改进。
效果预设:这是第一轮研究的最后一个环节,大家讨论的越是激烈,越有利于下一步的研究。通过这一轮研究预计要在解决前面发现的问题上有一些突破:如教师如何通过精讲来节省教师在课堂上占用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教给学生去朗读;怎样丰富评价的语言和方式,可以通过眼神、动作等手段来评价,提倡让学生相互评价。
5.再设计再观察再研讨
经过以上议论研究,将大家的智慧集合起来,由马俊虎老师对所授的《我的第一首诗》一课进行反思,之后与大家共同设计《十年后的礼物》一课,这次备课余秀琴老师主备,其他教师参与到两位教师的设计中,设计好后按原来的程序进行第二轮观摩研讨。这一轮力争在上一轮的基础上取得更全面的突破。
(三)总结提升阶段(10月21日——11月5日)
所有参与研究的教师对整个教研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将自己在本次教研活动中的收获、看到的不足以及对本次教研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文本的形式写下来,然后再教研会上进行交流。尤其是在活动中大家在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方面的认识,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总结,最后通过研讨得到初步的结论(在研讨过程中如果出现分歧,可以通过回放录像课的形式,进行再探讨。在大方向与课程标准一致的情况下,允许求同存异)。
(四)尝试推广验证阶段(11月5日以后)
将大家总结出的结论在各自的课堂上尝试应用,验证结论的科学性、有效性,对不正确的结论及时进行修改。并在实施中将一些新产生的有效的方法及时补充在原来的总结中。

E.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小学语文教研专题活动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特色教研活动

特色教研核心是“特色”二字,所有教研活动均落实在“特色”上。学校应形成“特色”氛围:“学校办有特色、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我认为,可从以下角度开展小学语文特色教研活动——
1、“做课”活动
有计划地开展“名师示范课”、“新教师展示课”、“优秀教师评比课”、“骨干教师献艺课”、“学习汇报课”、“识字写字教学研讨课”、“阅读教学研讨课”、“作文教学研讨课”、“城乡教师互动课”、“兄弟学校教师互动课”、“学习汇报课”、“读书会”等“做课”活动。
2、专题教研活动
开展集体备课研讨、复习专题研讨、识字写字专题教研、古诗文阅读专题教研、作文教学专题教研、阅读教学专题讲座、集体探讨教研课例、新教师展示课后的交流、研究课题的确定等多方面的内容。
3、校本研修活动
开展校本教研、“城乡联动,乡镇联片”活动。
4、苦练基本功活动
组织教师开展“三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比赛、演讲比赛、案例分析比赛、读书笔记评比、特长展示等活动。
5、“语文沙龙”活动
开展学生语文沙龙活动,如:拼音过关、听写过关、书法过关、书法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阅读竞赛、口头作文竞赛、现场作文竞赛、积累竞赛、古诗文诵读、科学小论文评比等一系列活动。
当然,究竟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特色活动,还必须结合学校与班级学生实际,整合教研组力量,发挥教学之长,优化个人教学,形成自己的“特色”。

F. 小学语文学习计划安排

一、小学生语文的学习方法

做任何事情就要讲方法,方法得当就做得快,做得好。学习也是一样。微观具体的做法叫做学习方法,宏观整体的做法叫学习策略。语文学习有具体的方法,也有整体的策略。我们先来谈学习方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未来社会里,“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对学生进行有关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语文的学习方法,有涉及语文整体的,有涉及语文局部的;有基本的,也有具体的。关于语文整体的基本学习方法,中外教育家、学者、作家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论述。多阅读、多观察、多练习和多思考看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却是学好语文的基本功。

关于对小学生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分为字词的学习方法,句子的学习方法,段的学习方法,篇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写作文的方法等。如:字词的学习方法有:运用汉字的构造规律来理解字的方法,组词法,造句法,查字典法,用词素分析理解词语的方法,同义法的比较法,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的方法,追根溯源理解词义的方法,等等。

句子的学习方法有:扩写、缩写句子的方法,变换句式的方法,用关联词语理解简单复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方法,等等。段的学习方法有:找中心句的方法,给段分层的方法,调整段中语序的方法,等等。

篇的学习方法有:分段的方法,归纳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

学习写作文的方法有:审题的方法,立意的方法,选材的方法,组织材料的方法,修改文章的方法,等等。

二、小学生语文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研究的新兴领域,也是当前语文教学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它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这是认识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们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四个问题:一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二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其学习方法;三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四是学习策略和认识策略的关系。

如何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呢?首先,重视学生的学习策略,就是承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和能动作用。第二,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学会学习包含着学生运用一系列的学习策略;学生的学习策略是造成其学习个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要考虑到他们学习策略的差异。第三,学习策略是一系列有目的地的活动,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选择、使用、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方式、技能、技巧的操作活动。最后,学生的学习策略实施的过程,也是实行决策的过程。

通过对学习策略的分析,我们看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或认知活动,一种思维或信息加工的的过程,这也是学习活动有别于人类一般认识活动的特征。

知识有简单和复杂之分,简单知识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是词汇学习,其难点不在于理解而在保持,因此,如何依据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成为促进简单知识教学的主要问题。复杂知识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指概念、规则的学习和阅读、写作的学习,其关键是理解,而理解的实质是学生知道新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学习策略。

(一)注意策略。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外部手段来控制学生注意,并激发学生采用适当的注意策略,以促进学习与保持。如"带着问题读书"可能并不是一种最佳的阅读方法,而"让学生先读书,然后思考问题",可能是一种更有价值的学习策略。

(二)编码与组织策略。人们注意了的信息要想能够长久地保持,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组织。无论是拼音、识字、阅读教学,语文老师都需要经常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排队,找出规律,就是这种策略的运用。

(三)精细加工策略。如在阅读和听讲时,一边听(或一边看),一边做笔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应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这一习惯。但真正要使笔记成为一种促进学习的技术而单纯的信息记录,却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为了培养学生做笔记的良好习惯,教师讲课时应注意语速不宜太快,复杂的、重点的内容要适当重复,对讲课内容的结构、层次和重点应进行板书。

(四)复述与复习策略。如,学生为了记住汉字,必须一遍遍地读写生字。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教育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背诵,将阅读和尝试背诵交替进行。另外,对于复杂知识的学习,复习策略包括边看书边讲述材料、在阅读时对材料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用画线、圈点、加注符号等方式将其突现出来等。

这些都是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训练。

三、小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所谓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类。语文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林崇德先生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以语文概括为基础的,由四种语文能力与五种思维品质组成的,有20个交结点的、开放性的动态系统。

概括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对于小学生语文的听、说、读、写诸方面而言,概括有以下表现:听的关键是"听得好"。即会听,听得准确,抓住别人讲话的中心,理解所听内容的实质。这是在"听"中的概括能力的表现;说的关键是"说得清"。即逐步地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口语表达特点,能做到用词准确、词达意明、语言通顺、层次分明、修辞恰当、逻辑性强。这是在"说"中的概括能力表现。读的要素较多,一是朗读与默读的阅读形式,二是理解词、句、段、篇和修辞结构的阅读内容,三是分析段落层次、获得中心思想、掌握文章脉络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三个方面都以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基础。写作能力发展也是一个概括化的过程。小学生从“说”到“写”,从“读”到“写”(仿写)两个过渡,都要通过书面语言条理化地、生动地表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这里就有一个综合提炼的过程,即概括过程。

由于语文能力的基础是概括,所以,我们在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时,要自始至终地突出对其概括能力的训练。传统将学生的语文能力归纳为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这种提法是正确的。如果说听、说、读、写反映了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内容,那么,不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差异则与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思维品质的差异密切相关。思维品质是智力活动中,特别是思维活动中智力与能力特点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它体现了每个个体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通常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五个方面。这五种思维品质,是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

小学语文学习方法
[ 2007-11-16 19:15:00 | By: 小叶子 ]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所有学科的工具,所以学好语文至关重要,而小学语文的教学,也将成为重中之中。到底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我想简单地和家长交流一下。

其一,语文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这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重在启发学生思考,以平等对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其主观能动性得以更充分的发挥,使其学习变为爱学乐学。学生上课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课堂效率高。

其二,多读多练,培养语感。

语文是一门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以此作为教学重点来训练。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这必须靠生活点滴积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读书能力差,这就无形地成为学习语文的障碍,所以读书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重点训练朗读,希望家长配合。在家庭教育中,我恳请家长重视读说训练,并可以时刻注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建议家长在用心倾听孩子读书的同时,给他一些掌声,一句鼓励,一份自信。假期中,您可以引导孩子预习新课,阅读儿童著作,或背诵古诗文时实践一下,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三,勤于练字,认真书写。

古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不同的字迹,亦能反映出不同的人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所以拥有一手好字,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我建议学生可以练习楷书,可以临摹,久而久之的楷书练习,其精神与风格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要给予扎实有恒的要求,让学生的意志受到了考验与磨炼。这也是这学期的教学重点。

其四,留心观察,写好作文。

三年级教学就是教孩子如何写好作文。的确,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必须重视它,正视它。其实写好作文不难,但必须留心观察,把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组织好语言,汇集成篇即可。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事说总是很容易,做起来就难了。本学期我刚刚接班,对学生情况不是很了解,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字词及基础知识。并将鼓励他们每天或每隔一天写一篇日记进行练笔。作文水平有待提高的学生就要多读书,积累好词佳句,拓展知识面,不断充实自己,争取有大的进步。希望学生在保证课内学习的基础上多看课外书,在写作文时就会语言优美.生动.妙语连珠,这些都是因为阅读面广,知识渊博。希望家长可以重视阅读,假期中给您的孩子准备一俩本儿童读物,让他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平时也可把书带进班内,放在图书角里和同学共享.我相信您的孩子将受益终身.

其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2、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3、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

4、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5、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6、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
7、 课外阅读的习惯。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子的起步阶段,其知识基础与行为习惯往往要影响学生的一生,培养学生相对独立且又合作的思维方式与人格也就尤为重要。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但同时,他们做事又易缺乏持久性,往往虎头蛇尾。家长必须帮助并指导孩子的学习,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都是我的一人之见,感谢您们在百忙之中浏览指教,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和您有再次交流的机会。

G.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回也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答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H. 如何提高农村学校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活动方案

目前,城乡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纠其原因,一些农村的教师有自己的见解:农村经济文化落后,学习条件差,教学资源匮乏,家长文化素质低-------当我们真正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就不难发现,“课堂低效”是造成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是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下面,我就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历的, 谈谈自己粗浅显的认识:
一、 课前准备要充分。
当前,一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平时课前准备不足。他们的课前准备简单,只限于读读参考,写写教案。写教案多数也是为了应付检查。开学初,买来各类精选教案,不假思索,全盘抄袭。有的甚至连原本中因疏漏造成的个别失误也照抄不误。不仅全然脱离了自己的教学实际,而且丢开了新课程标准、教材、单元等必不可少的深钻细究、课前反思,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徒劳无功,没有实效。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精细的准备工作,把准备的内容书面化,完成符合自己实际的教学设计。这样课堂上才能应用自如。大量的事实证明,凡优秀的教师在课前,都很认真的做好课前准备。有的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方案,有的细细斟酌考虑。他们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许多都成了青年教师学习参考的材料。反之,课前缺乏充分的准备,没有认真设计教学方案的教师,在课堂上或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重点不突出,或教学方法使用不当,或学生的提问不能正确的解答等等。由此,教师课前要做好五大准备。一、学生课前预习的准备。二、教学理念的准备。三、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的准备。四、教学设计的准备。五、教学和学具的准备。这五种准备中,其它四种准备是教学设计准备的基础。教学设计是课前准备的关键。进行教学设计要达到以下要求:1、有明确的价值追求,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2、要以”三维目标“为中心设计。3、要重视双基,重视能够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4、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习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只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上五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有了保障。
二、 联系实际,巧用教法。
虽然新课程改革在我市已推行了四年,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在不断的改变着,但有一部分教师的转变力度不大。课堂依然存在着以“教师主宰课堂“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以分析讲解为主要形式,采取灌输式,课程改革流于形式。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发挥,只是被动的听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一部分学生还有厌学的心理。课堂教学效率可想而知。面对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农村教师要彻底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眼花缭乱的教法改革成果中,有选择地引进和吸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多数较为朴实。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他们了解、熟悉教材、学生。在选择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从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具体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一切从实际,从学的本质,从学的精神上出发,把着眼点放在教法的实效性和学法的指导上来。朴实的农村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 朴实的方法结出扎实的硕果。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在学生的心中比较抽象模糊,难以理解和运用。在我们农村小学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完成所有课文的教学。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如果每节课在再面对同样的教学程序,同样的学习方法,那就会更觉得单调,甚至会觉得枯燥。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课堂效率难以提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还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现代教育技术。用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官,充分展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兴趣,获得对语文知识的整体感知,培养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还有很多,有待于你、我、他共同探究。让我们携起手来,使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走出一片灿烂的天空。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