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数学实践课

小学数学实践课

发布时间:2020-12-11 04:12:42

Ⅰ 与小学数学相关的实践活动有哪些

实践活动:
1、“好书伴成长”读书活动:书籍记载着人类成长的历程,把文明代代相传,绵延至今。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阅读积极健康的书籍,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让读书成为学生成长需要。三到五年级的学生还写了读书的体会和感受。
2、“爱心献老人”体验活动:在假期活动中,各个中队在辅导员的带领之下定期帮助附近的孤寡老人,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尊老敬老、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绿色环保”系列活动:根据我镇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对一些街道、河流进行调查,了解家乡河流受污染的现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特别是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好河水不受污染,对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意义重大。并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的现状,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并且把这种节能的意识带回家,宣传给自己的父母,真正做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通过“花草树木是朋友”、“我的低碳生活”“我是节约小卫士”等体验与创意活动,让学生把自然、和谐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简洁、节能、文明的绿色生活理念带回家。结合“低碳行动”,引导学生了解个人及家庭能源使用方式对节能减排的意义和作用,树立“节能环保,珍爱自然”观念,关注生活中的节约方式,学习和寻
找节能的窍门和方法,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等点滴小事做起,让低碳理念从校园延伸家庭,辐射社会,真正让环保成为时尚,让绿色走进家庭,让低碳融入生活。
4、“农业生产”体验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生产劳动基地进行劳动体验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在劳动中挥洒汗水,不怕苦、不怕累。在劳动中学生体会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自觉养成了珍惜劳动成果的优秀品质,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集体观念。
5、“拒绝三无食品”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访调查了工商、超市的工作人员,通过走访调查知道了什么是三无食品,怎样鉴别三无食品,三无食品为什么会在市场上出现,三无食品有哪些危害,小学生应该怎样抵制三无食品。

Ⅱ 什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

立足教材,明确目标教材习内容主要载体,习基本材料.教师进行教预设,应深入理解教材内基础,根据实际自教风容格,教材进行适改编或重组.教目标既教发点,归宿.我要用发展眼光审视教目标,坚持面向未,立足课堂,知识与技能、程与、情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度确定每节课教目标.
2
解,认识教师交往互程,原知识经验、能力水平、性特点必影响着教展推进.,尽能解,预测习行、习式解决问题策略,乃科预设重要前提.例,习起点?习程,更兴趣?旧知与新知距离?需要给些暗示?些暗示降低思维强度?能提哪些问题?提问题应做答?预设工夫,才能更解决课堂问题.
3
精设计,促进教,教师必须课前自教任务清晰、理性思考与安排.备课程,教师要充考虑课堂能现各种情况,设计富弹性、留空白预设,使课堂教体现更自由度宽容度,给留足空间.既便于找准教起点,调进步探究积极性.总,预设基础,预设升华,二者相辅相.教师教要确处理两者间立与统关系,势利导,达预设,促其,才使课堂教焕发新色彩.

Ⅲ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增设的内容。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课标版教材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学期安排了两个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对于“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教学很不乐观。教学这节内容,教师们常常采用的是让学生阅读、跳过或自学等形式来教学的。没有达到课标中预想的目的。那么,怎样进行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教学呢?
一、明确“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编排意图
例如: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教材安排这节内容的意图是什么?
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再例如:二年级下册:46页:剪一剪
这部分教材取材于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剪纸”,设计了两个比较简单的剪纸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个活动,主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结合图形加深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教材还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剪纸过程中图形的形成进行简单的推理。另外,教材也留给学生创作的空间,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其他的图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可见,综合实践课的编排意图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明确“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程标准的特点
要上好“实践综合课” ,我们还必须明确“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特征。那么“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特点有哪些?
1.“实践与综合应用”应该突出探索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见,实践活动不仅是单纯的活动,而是要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方法。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离不开数学。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从而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3.强调综合应用
加强数学各部分内容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这一部分学习活动的另一个重要目标。这种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学习空间上,体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整合;在学习内容上,体现自然、美术、思品与生活同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
4.形式多样化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如小调查,小制作,小课题研究,小游戏等。“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可以以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这些活动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作业形式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完成。
三、明确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原则
①实践性原则,落实一个“动”字(这里的动也包括两个含义。一是身体上的动,即学生亲自参与到活动当中去体念包括动手做,动眼观察等;二是心里中的动即动脑,认真去思考活动当中的数学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这才是最重要的。)
②自主性原则,体现一个“探”字(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自由地、主动地去探究问题,有时学生想到的老师不一定能够想到,所以应当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就可能给你一个惊喜。)
③趣味性原则,突出一个“趣”字(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到乐趣。趣味产生兴趣,兴趣增加热情,热情提升欲望,欲望催发行动。选取的内容要符合各阶段学生的知识经验、兴趣特点及语言表达能力。例如:低年级可选取《找规律》《图形拼组》等,中高年级可选取《密铺问题》《重叠问题》等。)
④开放性原则,提倡一个“放”字(综合性的学习探究活动,必须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活动,包涵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开放,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二是方法的开放,不同的学生采用的方法不同。)
⑤合作性原则;探究活动离不开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有通力合作。如让学生设计“郊游乘车”方案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各小组成员分别到不同的旅游公司调查有关资料,然后汇报交流,最后整合所有信息合作设计最佳方案。这样加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产生共生效应,达到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数学综合实践课就是让学生“做数学”,关键在“实”,形式要“活”,一定要“动”,而活要有本(以教材为依托),“活”而不乱,“活”中增智,“活”中求实。力求“动”而有序,“动”而有导,“动”而有得。

Ⅳ 小学数学中如何进行动手实践课的教学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教师再引导学生到实际中验证,到生活中运用。这样,学生对知识就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各方面素质也回得到和谐发展。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形成学生动手操作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敢于设疑,敢于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发现事物的奥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
精心设计动手操作的步骤,使教具、学具直观手段发挥应有的作用。动手操作前,先让学生明白动手操作的目标,即研究什么事物,观察什么现象,或分析一种什么关系。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动手操作要求,提示操作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课堂走向生活,学以致用。
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在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该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时候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指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拌以思维和语言的表达,把重点放在基础比较薄弱,动手操作比较困难的学生身上,对那些成绩比较好、思维敏捷的学生,多鼓励他们创新,能否采用多种方法去动手操作;
其次,在学生发现和感受到一种知识或一种方法后,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摆事实,讲道理,进行分析,形成共同认识。
最后,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形成正确、清晰的数学概念。动手操作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仔细观察、分析,而且要指导学生进行总结,真正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和飞跃。特别是低年级,老师如不适时加以指导和总结,小学生就会玩教具和学具。老师只有适时加以指导和总结,才能把学生从玩中引到学习上来,完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和飞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多动手操作,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达到创新的目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动手,亲身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同时也能开发学生智力,让他们积极地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思索、探讨、创新,使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认识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让学生先观察几幅图,想想这些图形是什么,是怎么组成的?用在什么地方?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幅图画,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自由自在地表达想法。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但提高了对知识的掌握,而且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而学生也争先恐后的想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的热情让我感动,也让我深深地发现学生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他们的创造力是我们所无法预见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充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同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Ⅳ 如何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要在经历过程中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像其它数学课一样,每节课都有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更注重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地调动已有知识及学习经验,在过程感受数学方法、思想,发现数学规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又区别于其它数学课,在一节课中,它没有固定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有待于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发现的规律用自己的模式固定下来,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去学习同一内容,更不能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学生的发现作为知识点,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赛场次》这一课,教学目标是:
1、了解“从简单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教师首先让学生能够知道解决比赛场次类似的问题可以用画图法、连线法、列表法等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遇到复杂问题能够主动地从简单问题入手去寻找规律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以达成本节课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思考”仍是实践活动课的灵魂
通过有效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终极目的,所以我们在上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仍需把握这一灵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我们日常的数学课相比,给学生留有的思维空间更大,学生的自主性更强。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数学思考的位置”给留出来,让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这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上进行巧妙设计,使数学实践活动课能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应用,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一定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形势上热热闹闹,人人都教能积极参与,让数学活动课丢失了数学味,这样就失去了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真正意义。如,我在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时,就重点设计了如何让学生在操做七巧板时,数学思维得到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数学思考:
1、观察七巧板,说一说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2、分小组整理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然后向全班汇报。
3、利用七巧板,移动一块或两块,成为另一种图形。
4、解决由七巧板组成的图案的面积问题,一是解决香港第34届数学竞赛会标的面积(给出用字母表示的一个图形的面积,算出整个会标的面积),二是给出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的面,求出每一个图形的面积。
在这四个有层次的活动中,学生把本学期所学的面积知识、分数知识主动地应用其中,而且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较难问题时有了一定的策略,让学生始终在活动中不断的思考,而且使他们的思维层次不断地在提升,实现了日常数学课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结合。
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
在数学中有机地渗透数学文化也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广泛,延伸的空间比较深,学生活动的范畴比大,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比较多,这些因素就为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提供了绝好的契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数学名著、著名数学猜想、数学史料等。如,我在设计《七巧板》时,让学生收集七巧板的来历在课上做交流,了解宴几图与七巧板的关系;在设计《比赛场次》时,最后环节向大家介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
把一个比较复的杂的问题“退”到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的,再解决就容易了。

Ⅵ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低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

一. 研究报告标题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低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研究报告
二. 课题界定
1. 综合实践活动课
这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2. 有效开展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低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基于自身的经验,联系自身的生活和社会实际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自、自主、主动学习,并在开放的探究学习情境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从而培养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 理论价值
1. 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性课程,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为学生开辟了一条开放的学习途径。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基于这个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
国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国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综合分析:西方发达国家所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在活动领域方面体现了“综合”的特征。但“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意味着任何一项活动都面面俱到,“综合性”是相对的。国外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 主题探究或课题研究类型
主体探究是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遵循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规范和步骤,展开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研究学习与设计学习具有内在的联系,学生通过对有关问题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策略,如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课题研究学习,学生一般都要提出解决有关环境保护的对策。
(2) 社会实践学习类型
社会实践学习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参与性,即,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参与到整个社会生活之中,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中去。其途径主要有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考察活动、社区公益活动等。
(3) 生活学习型
生活学习一直是国外中小学课程设计的基本领域之一。生活学习是与学生生活能力、适应能力相关联的实践性学习。国外中小学课程设计与实施中,生活学习的领域已报包括生活技能的训练活动和生活科技与创造活动。
2. 课题研究的意义:
数学实践活动不是脱离学生所学教材的实践活动,要使得数学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使数学实践活动与平时的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服务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实践活动存在于“与教材密切联系的数与运算和其它概念的发现。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几何形体的认识.与学习内容密切联系的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存在于由生活引发的,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生活中的问题,说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
3. 课题研究的目标
(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及其实施策略。
(2) 构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般教学摸式。
(3)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积累研究经验,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全面实施打下基础。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和谐发展。
四. 研究主要过程
1. 研究时间
(1) 申报阶段(2011年8月-9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 准备阶段(2011年10月-11月):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相关问卷调查、访谈。
(3) 实施阶段:(2011年12月-2011年6月):选一个班级,在课堂教学中,坚持采取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多交流与合作的教学措施,实验一个月,边实验边总结这样的课堂教学具有的有效性。
(4) 总结阶段:(2012年7月-11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2. 研究方法
注重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
(1) 课程内容开发的途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对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进行反思,了解其设计目的,挖掘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及学习过程中能够体现相类似内容的素材.进行开发和利用;二是研究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数学知识、技能和素质,并鉴别和利用校外“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2) 课程开发的要求。
① 趣味性。要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确定数学活动内容。
② 实践性。要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应引导其广泛接触事物、尽量感知事物,使其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丰富感性认识。充分体现探索、尝试和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
③ 启发性。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能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发现规律、启迪思.维,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增长才干,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策略:
(1) 实施策略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创新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多样化原则。
(2)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策略的路径。
① 数学课堂教学。一是日常教学:深入发掘教材所蕴涵的综合实践内容。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获得真实的感受;二是配合教材:配合教材所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认真创设情境,精心安排活动内容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实践探索的乐趣、综合应用的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② 学科间的渗透与整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只局限在某一个学科之内,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其他学科相结合。
③数学社会实践活动。在数学课程安排中.要让我们的学生突破教师、突破书本、突破课堂,拓宽学习领域,开阔视野。学校、家庭、社区、大自然等,都是学生数学实践的空间。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般模式: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一般来说,应经历以下的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时空,自主探究:评价反思,丰富体验。简言之,就是“问题一探究——反思”。它们有相对的灵活性。既可以贯穿于整节课之中.也可以体现在某个教学环节之内,多次循环使用。在此模式中,教的活动包括组织数学活动、促进思维展开、唤醒学生潜能等;学生的活动包括观察、操作、猜测、联想、推理、交流等。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是认识活动的起点.也是研究活动的开始。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情境。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或“冲突”,将他们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使之形成问题意识,激发认知冲动。创设问题情境要凸显以下四点,即:现实性、时效性、挑战性、学科性。
(2) 提供时空,自主探究。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空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中心环节。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活动,以及活动本身质量水平高低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的成败和优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任务是:提供研究材料、确定研究形式、选择研究方法。
(3) 评价反思,丰富体验。
① 小组评价。在交流过程中,我们经常问学生:“你对其他同学(组)的研究成果如何评价?”以此引导学生开展评价和对评价的再评价。这样,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促进学生在认同、批判不同观点的过程中,学会欣赏、接纳他人、学会评价,形成健全的人格。
② 自我反思。即是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行审视和反省:我是怎样进行研究的?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这种审视和反省,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学生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馈,进而根据反馈信息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加以反思,一方面有利于自己深刻认识其所经历的各个过程和步骤。形成认知结构,总结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主体意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 研究内容
(1) 根据小学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满足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各方面需求的、生动活泼的课程内容。
(2) 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策略研究。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虽不同于数学课,但它也存在着一个教与学的问题.也有一个教学过程的问题。在教学中,主要研究如何构建开放性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交流与合作:如何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活动、交流的条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 根据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和小学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探索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般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
(4) 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探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研究,以改进教师的教、激励学生的学。
五. 研究成果
1. 研究结论与成果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成长:
学生方面:
(1) 写数学日记,做生活的有心人,记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指导学生每周写一篇数学日记,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叙述生活中经历的事。
(2) 展示自己的作品,激起学生学习热情
(3) 开数学班会:提倡“做中学”。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的,让学生亲自去发挥,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充裕的时间、自我表现的机会,真正做到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做中学、玩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师方面:
(1) 着眼活动的实践性,灵活运用实践课的活动形式
(2) 记录课堂中学生学习过程及教学反思,进行教学反思交流。
研究成果:
(1)《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指导策略》获浦口区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附件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其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突出学生主体。本文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需要出发, 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各环节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使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 开展校级综合实践教研课《丰收的果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附件2)
(3) 参加南京市网络培训课程“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认识与实践”的学习,经考核成绩优秀,被评为优秀学员。(证书附件3)
2.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反思本课题的研究过程,我觉得:离理想化、规范化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还有一定的距离,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存在三个方面———
1.对活动课组织教学的研究不够。 实践活动课更多的是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得、强调学生的合作,加上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 这给教师的课堂准备、组织带来了困难。如何加强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如何去除“学生闹而不听”、“闹而不停”的现象,我们在实践中虽然也采取了一定的方法、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不是很理想,我们将在后续工作中将此作为研究重点之一。
2.课时不足的困惑。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一些困惑。这种学习方式会受到教学目标、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局限。由于在课堂上更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用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探索活动, 所以使反馈运用的时间相对减少,难以完成课时目标,课时不足将会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新矛盾;在独立探究中,有困难的学生还不能及时得到引导和帮助,不能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这也将成为我们后续工作中的研究重点之一。
3、缺乏在互动中共进的意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双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学生成为研究的行动者;学生自主地确定研究对象,自主地搜集、整理资料,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分析、探讨和论证,进而得出结论。具有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从各自的视角出发,总会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发现,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合作探究,进而把每一个“再创造”演绎得多姿多彩。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传授任务的完成,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在课堂的多元“对话”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理念、情感和体验,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在互动中共进。教师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不断反思、提升的过程。教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自己的实际教学感受联系起来,通过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出来的各种新思想、新思路和信息,使教学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动态性生成,同时也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提升专业水平。

Ⅶ 如何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确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验生活,认识社会,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
如一年级下册中“小小商店”实践活动,我设计了一个“我是优秀售货员”现场购物活动。我预先和小卖部老板联系好,地点是学校小卖部,售货员是学生若干名,顾客是全班学生,裁判是老师和同学。我是这样教学的:
① 出要求:小组合作轮流当售货员和顾客;
② 现场购物:练习认钱、算钱、找钱;
③ 全班交流:当售货员的体会;
④ 全班评比:优秀售货员若干名。
⑤ 这样设计,使综合实践活动不光具有了知识性,还具有了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因为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

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去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获得直接体验,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享受成功的快乐。“小小商店”实践活动给了孩子们一个亲身体验和展示的机会,他们将是多么高兴和激动,这样更加增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同时,“小小商店”实践活动在实地进行,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售货和购物的实践活动中学会认识人民币,学会了元角分的计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让学生大胆体验生活,尽情享受成功。尤其是评上了优秀售货员的同学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 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加强知识的综合运用
数学是科学,更是艺术,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小学实践活动强调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它是在老师组织和指导下学生自己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科学意识的课程。如四年级上册中“你寄过贺卡吗”实践活动,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① 影出示:造纸、寄贺卡和砍树的关系等相关资料,让学生谈谈看法;
② 小组合作探究统计:小组里个人与家庭去年收到的贺卡总数和平均数;
③ 推算和估算:全国一年大约寄出多少贺卡;
④ 全班交流:寄贺卡与砍树有什么关系;
⑤ 发散活动:我为环保出主意。
这样设计注重了知识的综合应用。其一将数学科内部的很多知识综合应用在一起。“你寄过贺卡吗”这一活动,其中“统计小组里个人和家庭去年收到的贺卡总数和平均数,推算和估算全国一年大约寄出多少贺卡”的设计,就将数学里面的加法、乘法、除法计算,求总数和平均数,推算与估算,统计等一系列知识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并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和融会贯通。其二“你寄过贺卡吗”活动设计,将数学、语文、品德和社会、环保等各科知识联系了起来,有力地增强了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了学科间的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其三“你寄过贺卡吗”这一活动,把节约用纸与保护树木等环保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学习不只是理解题目,而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通过这一活动,提高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 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的民族要创新,我们的教育要创新,我们的数学教学更要创新。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最好活动,它们在活动中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渗透、培养和提高。如三年级下册中“设计校园”实践活动,我是这样教学的:①汇报课前调查情况:本校和外校校园有些什么;②小组讨论:我们校园应添设什么;③小组合作:动手设计新校园;④作品展示:评比哪组设计的校园最合理、最美丽。通过活动,一幅幅美丽的校园图景展现在全班同学面前,同时也使学生的能力、才华得到充分发展。开放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志。“设计校园”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课前的调查是一个开放性设计,是让学生对平常校园有一个大体的印象,从而了解这些校园还缺少什么,还有哪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改进和优化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我们的校园应添设什么,孩子们畅所欲言,有的说应建一个大花园,有的说应建一个小喷泉,有的说应建一个单双杠云梯活动区„„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这些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大胆设计新校园,人人在为如何把校园设计得更合理更美丽献计献策。大家既动脑又动手,用彩笔描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校园。这节实践活动课,充分挖掘和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收到了非常可喜的效果。

总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一定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数学教材为蓝本,把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就能感受到数学的重要,增进对数学的
兴趣,并获得更多的能力和本领,还能促进学生更自觉的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热爱数学。

Ⅷ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都有哪些

内容分析

本次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方向与位置》

基础上设计的

本次活动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
体会方位
知识,感受生活中的方位概念。
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
描绘出合理
的旅游路线,并尝试
设计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方案。活动分两个阶段:

一是准备阶段,在此阶段中,
我们提出课题,
讲明活动的意义。
根据
地域特点确定了文化广场、
森林公园、
长城、
九龙泉水库等几大景点。
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每组活动任务。各小组自己进行了人员分工,
并讨论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学生走入生活中,
通过实地测量、
查询访问、
查阅资料等不同手段搜集记录下不同景点的相对位置方向
及距离。
并绘制出以文化广场为中心的部分景点的坐标图;
二是汇报
信息、设计方案阶段,即为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Ⅸ 如何合理把握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部分的实施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现状分析及反思

摘 要: 围绕“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热门问题,对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展开研究与探索,通过当前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教学现状的分析,对怎样上好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进行了反思与探索.主要采取的策略:一是 “加强研究,明确活动的意图与目标;二是配合安排,合理调整活动内容和时间;三是因地制宜,适当增加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四是明确目标,加强活动过程的控制与指导;五是重视评价,监测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践与综合应用 现状反思

引言:“实践与综合应用”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对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认识及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现状堪忧:
【现状1】缺少实践活动的条件
说到小学数学的实践与综合应用,多数教师们都想到要动手操作,要有很多的教具和学具,要有现成的课程资源.而大部分小学都很难找到和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学用具及可以借鉴学习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相关材料或者光盘.
老师甲:没有动手操作的材料,这课没法上.
老师乙: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尚未形成,小学吗,上不上没关系.
老师丙:没有可借鉴的案例和比较切合的教学资源,我们不会上.其实上不上都不影响质量的.
这些“没有”成了大部分教师不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托词.影响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实施力度.
【现状2】不是主要考试内容
部分教师认为,传授数学的知识和技能才是教学的核心.获得较高的分数才是数学学习的目标.实践与综合应用在小学阶段直接从试卷的卷面上很难以一种表述的形式出现,没有办法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所以教与不教都没有关系.即使上吧,自然就成了平时教学的阅读素材或者只当一个信息窗口一带而过.
【现状3】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方式无从选择
由于老师和学生对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体验少、感受少,因此解决问题时缺乏方法;加上师生的互动面窄,很多教师面对实践活动课一筹莫展,于是就上成某单元的小结课、练习课或复习课.
【现状4】安排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有差距
从1—6年级的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自于现实生活,是其他三个知识领域的延伸,并通过活动进行拓展.但有些内容离学生的实际有差距.如六年级上册的《合理存款》,农村孩子对储蓄存款不熟悉,更别提国债利息等.对于四下的《小小营养师》,学生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体验,教学只能成为看图学习.
实践与综合应用到底该怎样上呢?笔者认为,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课程标准设立的一个学习领域,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活动,其内容是现实的、综合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生需要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交流.重视并认真开展这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对于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数学、认识数学,提高学生探索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教材安排的每个内容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一般性的纸笔测验即所谓的考试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的,而实践活动和综合运用都是给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不能因为不考试就不上了,而且还应该上得很好.
1.加强研究,明确活动的意图与目标
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明确教材编写意图和活动目的;弄清活动中要应用哪些知识,解决什么问题,获得什么体验.策划好课内活动和延伸到课外的活动,安排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内容等.通过以上的思考,周密地设计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使实践活动呈现科学性、趣味性、多样性.
比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第5册56~57页的《制作年历》,它是安排在第五单元《年、月、日》的基础上开展的一次活动,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受到尊敬长辈、热爱家庭的教育,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活动前让学生弄清相应年份中每月的天数,每月1日在星期几;课前指导学生调查重要的节日,每月1号是星期几;课内完成月历的制作:课后再制作完整的年历.这样才能统筹安排教学流程和选择教学策略,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开展活动.
2.配合安排,合理调整活动内容和时间
对教材中所提供的综合实践活动,要结合当地实际,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调整教材内容,合理安排好活动的时间.
在《制作年历》这个活动中,教材要求制作年历,活动过程包括制作经费预算、买材料、网上查资料等.一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可以将制作经费预算、买材料、网上查资料安排在课前和课后自己独立去完成,课上也改为制作月历.学生学会制作月历的方法后,年历的制作就可以放到课余时间去独立完成.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看谁制作的年历最美” 的活动进行评比,使年历做得更精美.
3.因地制宜,适当增加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教材中所提供的实践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实践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