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教版小学五年语文下册表格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是回事先设想答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②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③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
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怎么写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第九册课文。文章以其
简洁优美的语言、丰富深刻的内容,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它的毁灭过
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反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由于
文章所述的内容已不复存在,所以表达的思想具有凝重的历史感,今天的学生
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学生特征分析
1、 学生是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四年级“四结合”实验班的学生。
2、 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的很好,每位同学都能运用网络查寻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并能制作较精美的电子作品。
3、 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尤其对借助网络学习的能力较强。
4、 学生的历史知识较为匮乏,对圆明园的历史、园林艺术以及英法联军的侵略了解不够。
三、教学内容和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
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的确定
编号
知识点
学习目标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综合
知识
① 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通过对比理解课文内容。
②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③ 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
√
√
情感
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
√
能力
① 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辉煌和毁灭)。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②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
√
√
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
知识点
学习水平
描述词语
行为动词
知识
理解
圆明园的过去、现在的状况,火烧圆明园是怎样的情形。
浏览、制作、讨论
能力
理解
利用网络增强理解、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浏览、写作
情感
理解
“毋忘国耻 振新中华”
朗读、浏览
3、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视野,了解圆明园的过去辉煌和现在的惨状。
解决措施:讨论、朗读、网络浏览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网络考查制作电子作品,汇报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
解决措施:自主协作学习、网络浏览、讨论交流
四、教学策略
指导思想:
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
主动学习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便于教师掌握和应用。
五、媒体的选择应用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使用时间
媒体在教学中
的作用
媒体使用方式
知识
理解
网络
圆明园的过去、现在
15'
创设情景,提供观察资源
浏览观察
理解
多媒体
示范朗读
5'
提供资源
查看、摹仿
能力
理解
网络
圆明园的历史、现状
10'
创设情景,提供观察资源
查看、制作
情感
应用理解分析综合
网络
多媒体
英法联军的可恶。(学后感)
我们的责任。
15'
提供资源
情感感染
查看朗读
写作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园林艺术——精华、瑰宝
历史文物——艺术馆、博物馆(喜爱)
园林毁灭——掠、抢、夺(痛恨)
六、课堂定量分析: 定量评价结果:
价指标
统计指标
统计结果
占总时间或
人数百分比
学生参与的时间
学生学习时间
30分钟
75%
学生参与的广度
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时间
15分钟
37.5%
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次数
8次
回答问题与示范的人次
80人次
200%
学生参与的认知水平
开放性问题
6个
学生提供多种答案
40次
教师提供多种答案
0
综合性和推理性问题
3个
学生得出结论
20人次
教师提供结论
1
学生回答有创意
10人次
学生主动提问
12次
学生参与的形式
上网考察、分组讨论、朗读、阅读、回答问题、写作训练
学生参与的效果
回答问题正确率
98%
纪律问题
0次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使用时间
20分钟
50%
㈢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怎么写
在明确教学目的基础上设计小学语文教学方案,主要就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因此,必须明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
㈣ 我要找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是表格式的.要有教师活动,三维目标
要二年上(第三册)哪一课的,我可以帮你.
识字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教材简说
本课是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本课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复现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词语的意思。“我会读”中的词语,具有积累词汇和巩固生字双重目的,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其中的规律,如,尽力、尽情;爽快、凉爽、直爽……写字时应注意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可按照“主动学习”的策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一)识字写字
识字课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在教学环节设计和时间安排上,要突出这个重点。
在引导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应倡导自主识字,注意在生活中识字。比如,让学生自制生字卡片,在制作过程中自主识字;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自己去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并记下来,用学到的词语去描述秋天的大自然。
识字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反复朗读中识字,在积累词语中识字。
要求认识的字要在多次复现中巩固。在认读时,要注意提醒学生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登、翠、爽、壮”。在学生认识后应采取多种方式来反馈、巩固,如用生字卡片做游戏、听写、阅读补充的短小儿歌等。
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要求写的字的规律,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在学生记住了要求写的十个字后,再指导学生写字。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重视教师范写的作用。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二)朗读感悟
朗读在本课教学中既有助于学生记住生字,又有助于积累词语和感悟秋天的美好。朗读的方式要多样,每一遍的要求要明确,要有层次性。
可先让学生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如,先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再边读边想象,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最后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学生带入秋天美好的情境中,寓识字于朗读,以朗读促识字。
可让学生自主读“我会读”中的词语,以体现自主学习。可让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描绘秋天的景色,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三)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
4.开火车读生字。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三)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四)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补充阅读带有本课生字的段落或短文(教师自编或改编)。
(五)在写中巩固识字
五、资料袋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
㈤ 小学语文教案的标准格式 (要表格试的)
第 一 课 :课题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复备调整
七、作业设计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㈥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去看下“易百特教师网”吧
各个年级每一课都有范本
可以下载下来 自己再修改下
㈦ 小学语文电子表格教案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具体应该怎么写
wul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