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12-06 07:48:04

1. 小学数学教师外出学习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1、思想:各科其实挺简单的,这关键是我们对它是否感兴趣,要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2、行为习惯:自我感觉良好,在学校并没有违反纪律,在家帮家长忙。
3、为人处事:还行,就是有点粗心和莽撞,不懂得考虑其他人的感想,但是很乐于助人。
4、学习成绩:在班级虽然总是前三名,但是考试时还是会很粗心,把不该错的题目给做错。
(以上在需要时,可以进行改编)

2. 河南新课改高1历史点总结....

历史会考复习提纲(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制
⑴含义:封邦建国
⑵对象:①同姓王族 ②异姓功臣
③先代王族之后
⑶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用人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
⑷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⑸作用:①积极: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②消极:后来诸侯国中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走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2、宗法制
⑴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⑵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⑶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
2、皇帝制度的创立
3、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如何评价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①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②对后世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三、汉朝:刺史制度
1、目的: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强化皇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表现: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四、隋唐:三省六部制
1、结构:
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
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作用:三省六部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五、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1、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2、明成祖(永乐帝):设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六、清朝军机处设置
1、时间:雍正帝
2、职权: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3、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1、在中央,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2、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①割地 ②赔款 ③开放通商口岸
④协定关税(可以看出列强此时侧重于向中国倾销商品,即以商品输出为主)
2、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黄海海战: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①英雄人物: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
②失败原因:李鸿章的“避战保舰”政策,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
③结果:日本获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终在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马关条约》:①割地 ②赔款 ③开埠 ④设厂(反映出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1、义和团运动反帝运动
①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口号:“扶清灭洋”
③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围剿”——“招抚”——“联合列强绞杀”(目的: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2、八国联军侵华
①直接目的: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
②过程:1900年大沽口登陆
③《辛丑条约》:赔、划、禁、拆、驻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五、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2、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开始全面侵华)
3、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①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③八一三事变后,国共双方军事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④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5、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凇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②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参加会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③徐州会战:期间,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6、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①措施: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等。
②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首府:延安)
③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华北,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7、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1、过程
①兴起: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
②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
——正式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③转折:1856年,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④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2、《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①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②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每户留足口粮,其余统归圣库
③理想社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
(2)评价:
①革命性:突出反映农民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不切实际,没有真正
实行过
3、《资政新篇》
(1)人物:洪仁玕
(2)特点: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3)评价:①先进性:这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因而没有真正实行过
二、辛亥革命
1、 中国同盟会成立:1905年,日本东京
(性质: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5、历史意义: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三、五四运动
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
3、中心:北京——上海
4、结果: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5、意义: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⒈条件: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②思想基础:马列主义的传播;
③组织基础: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⒉成立:中共“一大”
①时间、地点:1921年7月,上海
②内容: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⒊中共“二大”:
①时间:1922年
②内容: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4、中共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①使中国有了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
②中共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使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③中共成立后,放手发动工农群众,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真正的力量源泉
五、国民大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新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2、国民革命的失败:1927年“四一二”反动政变(蒋介石),“七一五”反动政变(汪精卫)
六、“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军队在江西南昌发动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建立了。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正确道路的开端
七、红军长征
1、原因:中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直接)
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根本)
2、开始:1934年10月
3、转折:遵义会议(1935年1月,贵州),结束
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事实上确立了以毛
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八、解放战争
1、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4、解放战争的胜利的标志: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国民党统治的瓦解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七届二中全会
1、时间、地点:1949、3,河北西柏坡
2、内容: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1、时间,地点:1949、9,北平
2、主题: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
3、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三、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四、新中国初期三大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
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宪法确认)
五、“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文革”发动的根源:领导人对中国国情存在认识上的错误
2、危害:民主与法制遭到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六、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1、内容:
①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④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意义: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
1、1982、11,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1982年宪法
八、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的确定
1、提出:1997年,中共十五大
2、写入宪法: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九、“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最初提出:针对台湾问题;
2、形成: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实践:香港回归(1997、7、1)
澳门回归(1999、12、20)
(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的原因有:①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一国两制”为有关方面接受;③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4、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50年代外交成就
1、建国初期外交政策:
⑴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⑵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⑶成果: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苏联(《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⑴提出: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首次提出;
⑵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
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⑶意义:这些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
度的差异,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日内瓦会议
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4、万隆会议
又称亚非会议,1955年,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二、70年代外交成就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的最主要标志
(1)根本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
(2)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大(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图片)
2、中美关系正常化
⑴原因:①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
②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构成对中国安全的直接威胁。
⑵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美国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⑶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1979年1月1日
3、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关系的推动;
(2)实现:1972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华
(3)与中国的建交热潮:中美关系的缓和及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许多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2、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表现:
①亚太经合组织(APEC):2001年10月,中国第一次举办了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②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③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工作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1、自然地理环境:多山、多港、多岛
2、希腊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
3、希腊的公民:本邦成年男子(不包括外邦人,妇女,儿童,奴隶)
二、雅典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雅典最早的改革)
1、背景:贵族与平民反复斗争的结果
2、内容
①经济上:“解负令”,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
②政治上: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为4等级;(意义:打破了贵族依靠出身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有利于平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③设雅典最高法院:民众法庭(陪审法庭),审判员从所有公民中抽签产生。
3、雅典民主政治的性质:奴隶制度下的民主政治
4、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但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三、罗马法
1、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①背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②意义:作为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使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因此是平民的胜利
2、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
①罗马法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②局限:它是奴隶主贵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律

专题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1689年)
1、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岳父被赶走,女儿、女婿被迎来)
2、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沃波尔)
特点: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扮演仪式性的角色,没有实权;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由议会中多数
党的领袖担任;责任内阁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二、美国1787年宪法——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1、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①总统:最高的行政权、最高军事指挥权、任命高级政府官员权力;
②国会:财政权和立法权;
③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权、宪法的解释权;
2、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的不同
⑴英国:①政体为君主立宪制;②议会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③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没有实权;④内阁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⑵美国:①政体为民主共和制;②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总揽行政权力,统率陆海空三军;③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互相独立,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其议员不能兼任行政职务,而行政机关的政府官员也不能兼任议员;④由当选的总统组织政府,各政党能否上台执政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获得议会中的多数席位,而在于能否在总统选举中获胜。
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四、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国后确立)
五、比较
政体 国家元首及权力 政府产生方式 议会权力与地位 权力
中心
英 君主立宪制 国王世袭,
国王仅扮演仪式性角色,
无实权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拥有最高行政权 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德 皇帝是帝国元首,世袭;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统帅军队,任命军官; 皇帝任命首相与官员,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 直接选举产生,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对政府没有监督权,只有批准预算权 皇帝

民主共和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掌握最高行政权、军事指挥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和组织政府的权力; 总统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政府对总统负责 拥有有立法权、财政权,与总统、联邦法院相互制约 总统
法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具有创议法律权、解散众议院的权力;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内阁向议会负责。 拥有选举总统权、立法权、创议法律权;总统和各部部长对议会负责,议会对政府行使监督权。 议会

专题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①时间:1848年
②特点:公开表达鲜明的政治主张: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发展生产力
③中心内容: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
④历史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因为:《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三、俄国十月革命
1、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
2、1917年十月革命,彼德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另一条工业化道路,证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②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如对中国的影响,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到中国,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二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美苏两极格局
1、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2、经济: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的目的在于遏制苏联,所以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⒊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4、冷战中的热战
①朝鲜战争:中美关系彻底破裂;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②越南战争:美国的实力遭到削弱,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赶上美国。
二、两极格局的冲击——新兴力量的崛起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原因,经过,影响,见必修二专题八复习提纲)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结果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961年诞生,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的主权。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美苏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三、走向多极化
1、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⑴原因:①20世纪以来苏联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慢;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导向;
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⑵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实质:社会性质的变化
2、多极化趋势加强:
(1)表现: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力量并存。
(2)影响:①有利于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总结两极格局瓦解的因素:西欧、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发展,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3. 小学数学新课改总结

课程问题在任何国家教育体系中都处于中心地位,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教育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必须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动和实施,课程创新的历史使命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界人人关注的又一个焦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本章将围绕着这些基本要求展开议论,提出有关创新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教育、教学内容创新的若干观点。

一、课程内容面临严峻挑战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首次构建了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倡导新的教育观念,传播新的课程思想,推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但是,课程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在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人才的新形势下,现在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显得很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在教育理论界,对于“课程是什么”的概念,目前尚存在着诸多纷争,甚至被人归纳为有6种不同类型定义,包括: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是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正如有学者指出,这“充分表明了课程这一概念与它在国外学术界仍处于未确定状态一样,也是我国教育学界中使用得多而定义最差的概念。”

以探讨创新教育为基本宗旨的论著,本章并不打算介入有关课程定义的争论。无论怎么讲,作为我国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教学内容及其体系构成,都是课程研究最基本的要素;而知识经济时代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紧迫的要求,就是要尽快改造旧的课程体系,将人类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并在当代社会中急剧发展的知识技能和道德观念,转化为能被不同年龄学生所接受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综合性教育论著《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对教育内容做出如下界定:“教育内容这一概念是指一整套以教学计划的具体形式(课表和课程)存在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它们是根据各种学校规定的目的和目标而设计的。”教育内容,或者具体地说课程教学内容,在我国教育界传统上历来被视为学生习得的知识,而知识的传递则必须以教材为依据。事实上,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初广泛引用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以后几十年内,“教学内容”指的就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教育技术用语词汇》里,将这些术语定义为:教学计划指的是“确定所要教授的专业内容,列出每种专业内容的教学课时,以及掌握知识的目录。”“教学大纲通常以指令性文字的形式出现。课程即指在某一特定学科或层次的学习的组织。课程设计的目的实际是确定学习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教育设备。”

教学内容是学校向学生所传递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课程教学内容的取向和选择,体现了教育决策者、课程编制者和教学执行者共同的知识观和质量观,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在讨论课程内容创新之前,回顾一下70年前陶行知先生对那时课程内容最主要的载体——教材的批判,并与我国中小学现行课程教学内容作一些比较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陶先生曾以“中国教科书之总批评”为题,说过许多相当激愤的话语:

“我们试着把光绪年间出版的教科书和现在出版的教科书比较一下,可以看出一件惊人的事实。这事实便是三十年来,中国的教科书在枝节上虽有好些进步,但是在根本上是一点儿变化也没有。三十年前中国的教科书是以文字做中心,到现在中国的教科书还是以文字做中心。”

“教科书的根本意义毫未改变,现在和从前一样,教科书是认字的书、读文的书罢了。从农业文明渡到工业文明最重要的知识技能,无过于自然科学,没有真正驾驭自然势力的科学则农业文明必然破产,工业文明建不起来,那是多么危险的事啊!但是把通行的小学常识与初中自然拿来审查一番,您立刻发现它们只是科学的识字书,只是科学的论文书。这些书使您觉得读到胡子白也不能叫您得着丝毫驾驭自然的力量。”

“这些教科书并不教您在利用自然上认识自然,它们不教您试验,不教您创造。它们只能把您造成一个自然科学的书呆子。”

“它们教您识民权的字,不教您拿民权;教您读民主的书,不教您干民主的事。在这些书里您又可以看出编辑人引您开倒车开到义和团时代以前。他们不教小朋友在家里、校里、村里、市里去干一点小建设、小生产以立建国之基础,却教小孩子去治国平天下……”

时隔近70年再来聆听陶先生的教诲,我们同样惊讶地发现,“从工业文明渡到知识文明”之际,历史竟如此之相似。

● 相似点之一:教学内容缺乏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全面把握

陶行知先生认为当时的自然科学教材只是“科学的识字书”和“论文书”,指的就是科学课程内容只注重科学知识的罗列和科学事实的获取,而不注重对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理解和探究。的确,既使到现在,中小学科学课程在内容的取舍上,并没有把使学生真正了解“什么是现代科学”为重点来设计;一部分从事自然科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也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现代科学和古代科学的差别。

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认为,现代科学发端于伽利略。因为在伽利略以前,古代科学只是依靠哲学家的思辨;自伽利略开始,科学研究才把观测证据作为主要方法,认为它是从观测和实验的事实上升为科学观点和结论的过程,或者为了某种观点或结论寻找观测和实验证据的过程。也就是说,科学理论只能产生观测和实验之后而不是在它们之前。在形成了这种行为和思维模式后,现代科学才应运而生,并在近代逐步发展为人类社会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因此,目前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回避“什么是现代科学”和“科学家是如何工作和创新”这样一些重大命题,仅仅要求学生记忆一些科学事实,没有抓住科学教育的本质内容,也背离了科学课程设立的初衷。

在人文和社会课程中同样存在类似情况。实行多年的传统语文课程就是典型的实例,教条刻板地语法肢解和牵强性辨析,就连作为人生工具的写作和阅读,也在语文课程内容中被置于较次要的地位。不仅失落了对文学艺术的鉴赏感悟和人生体验,失落了情感陶冶和想像力的调动,更重要的是失落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育。学校教育需要承担使儿童社会化和向下一代传递文化标准和文化价值的重要使命,而我们的人文、社会课程内容显然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

● 相似点之二:将课程学习内容局限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上。

陶行知先生提倡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他认为:“文字中心之过在以文字当教育,以为除文字之外别无教育。”通观今天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材内容,其实并未挣脱这种以文字为中心的窠臼。

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材,一是本能地坚持学科封闭、互不交叉的传统,学科之间的联系极差,教师从本学科内容系统完整出发,不可能自觉推动各种形式的跨学科教学,从而违背了现代科学综合化发展的大趋势。二是形成“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格局,课程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缺少因地因校制宜的特色和个性;三是无法从社会经济和生活中不断汲取新的内容,造成学生不能及时获得最新知识。事实上,学生对现代科技前沿知识和价值观念(包括正确的或不正确的)的理解,都不是学校目前课程内容所能给予的,大量的信息来源于大众传媒和课外阅读,来源于非正规教育渠道。正如S.拉塞尔指出的那样:“学校教育内容与非正规教育内容之间的差距和交流的缺乏日趋严重,已成为学校的一个问题。 在校外获得的相当一部分信息极为多样化,缺乏内在联系,其价值也不尽相同,它们成为消极的储存物。另一部分有用的、现代的、适合学生兴趣的信息却很少被教师提到或利用。当两种信息出现矛盾时便更加令人担忧了。”

● 相似点之三:课程内容忽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对态度和技能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

无论是以文字为中心,还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最大的弊端都是“不教您在利用自然上认识自然”,“不教您试验,不教您创造”。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尤其必须强调联系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学习环节,课程学习目标不仅需要包括知识技能,也应该蕴含思维能力与习惯、思想方法、意识、观念,以及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做合一”的晓庄学校,或许比我们现在某些重点中学的学习质量反而更胜一筹。

目前,国际教育界在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课程目标优先选择的取向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按照传统惯例,确定教学内容的目标有三个不同的层次,依次是:(1)知识;(2)实用技术;(3)态度和技能——三种层次优先重视获取知识。今天,在信息量持续迅速增加和社会生活传播对教育内容影响日趋强烈的前提条件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却指出:“如果把十分复杂多样的过程简化,我们就可以按照学校教育目标层次的颠倒形式表现出突出行为培养的新趋势。”这种新的目标三级层次依次为:(1)态度和技能;(2)实用技术;(3)知识——优先重视的是态度和技能。虽然新的三级目标层次绝不忽视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传播信息,它必须做到与科学自身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生活产生的作用协调一致,但是,目标的价值取向和优先顺序确实已出现了变化,因为“现在人们知道,具有坚实行为素养的人(关心变化和革新,有批判精神和团结精神,富于责任感和思想自主的人)更适合于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和文化知识。他们在需要时知道如何通过图书馆和计算机获取新信息。行为和能力也是在掌握和实践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

针对课程和教学内容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最近,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对我国的科学教育状况做过剖析和评价,我们认为,他的这些看法在原则上也符合科学教育之外其他课程的现实情况。路甬祥教授说,中国科学教育的弱点,在于过分注重于知识灌输,忽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培养;过于一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抑制了学校的自主创新和竞争,限制了科学教育内容、方法与目标的多样性、创造性和灵活性;长期的计划经济环境,使中国缺乏对科学教育内容不断更新的强有力的社会竞争需求动因;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还未来得及建立起健全的、有效的社会对科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评价和舆论反馈机制;还缺乏更加广泛深入的国际性科学教育交流与合作;校长、教师的科学素养及教育学、心理学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人文艺术存在人为分割和偏斜等等。

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当今时代人类文明进程的高度,认识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必然趋势,重点观照课程内容改革和创新中的几个问题。

二、人类文明进程与教学内容更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程和教材,教学内容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学校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受科技进步、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也因其传承和创新职能,反过来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正如布鲁姆所说,离开了社会背景,“课程争论的意义也就黯然失色……不顾教育过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来论述教育理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浅薄,势必在社会上和教室里受到蔑视。”可惜的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实施多年的课程设置,特别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取舍,基本上因袭工业化初期建立的学科体系,始终将学习重心放在20世纪初期之前人类创造的知识上,最新科技成果因无法在这种“系统化”的体系中找到应有的位置,很难被纳入教学内容之中,直到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对此,我们有必要以自然科学为例,依据人类文明进程和社会发展的相关背景,揭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陈旧、落后的现象。

通常,自然科学的课程内容概括的是历史积累起来的科技知识,而现代科技知识体系本身,在近几十年出现了许多重大的变化,至少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学科的核心知识在急剧变化与快速更新

自然科学史研究指出,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历史上已经发生了三次科学革命。

第一次是16~18世纪近代科学的诞生以及技术革命,它们引发了启蒙运动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是19世纪近代科学的全面发展和技术的重大发明,它们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源泉。在第一、二次科学革命影响下,科学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各门学科的核心知识都相继出现了革命性的突破。

在天文学领域,1543年哥白尼发表著名的《天体运行论》,确立了天体学说的基础。布鲁诺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而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证明了哥白尼的理论。在物理学领域,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和运动迭加原理,提出速度、加速度和惯性等物理概念;牛顿则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系统总结出三大运动定律,1687年,他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总结了当时包括力学、数学和天文学在内的伟大科学成就。在化学领域,自1661年波义尔提出化学元素概念后,拉瓦锡发现物质不灭定律,并于1789年出版了化学教科书《化学大纲》,使化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其后,道尔顿提出原子论,门捷列夫1869年发表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推动了19世纪化学革命兴起。在生物学领域,在17世纪初,哈维发现血液循环,胡克发现植物细胞,列文虎克发现原生动物和细菌,巴斯德的工作则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其后,1735年林奈提出生物分类系统,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正式确立了生物进化论,生物科学也获得一次伟大的突破;在此基础上,1866年孟德尔利用豌豆杂交,进一步揭示了生物的遗传规律。此外,数学作为促进科学进步的重要工具也得到长足的发展,17世纪中叶,笛卡尔和费尔马创立解析几何,牛顿和莱布尼茨独立发明微积分;18世纪数学家伯努利、欧拉、拉格朗日等人开拓了一系列数学分支;19世纪数学家不仅复兴了几何学、重建了微积分,而且使代数学获得巨大的进步。他们在科学领域获得的这些成就,经过后人按学科知识体系分类整理、完善并进行系统化编排之后,便构成了今天我们中小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乃至地理等学科的核心知识和主要的课程学习内容。

人们现在已经看到,自20世纪初开始启动的第三次科学革命,即现代科学革命和高新技术革命,不仅奠定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基础,而且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这次革命比前两次意义更为深远,首先是物理革命,随后是天文学、地理学和生物学革命;伴随而至的,还有核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计算机和互联网络技术、生物技术和材料技术等等,共同构成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知识革命。

20世纪初启动的物理革命,首先是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否定了牛顿力学中绝对时空的基本概念;其次是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波尔、薛定鄂等科学家的工作完成了量子力学的构建,使人们对物质世界从宏观认识到微观认识都发生了质的改变。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成为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也奠定了现代天文学和原子物理学的科学基础。从宏观上看,在天文学领域里,1929年哈勃提出有关星系红移的哈勃定律;1948年伽莫夫提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模型,而在1964年彭齐亚斯等人观测到了宇宙大爆炸留下的背景辐射。在地理学领域,自1915年魏格纳在《海陆的起源》一书中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后,赫斯用海底扩展理论、勒比雄用板块理论继续完善和丰富这一学说,从而加深了人们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认识。从微观上看,20世纪初卢瑟福发现原子核和质子,并且成功实现了将一种元素转变为另一种元素;20世纪30年代后,泡利、查德威克等科学家陆续发现中子、正电子、介子、光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1964年盖尔曼正式提出基本粒子结构的夸克模型,并被后人不断地修改完善。生物科学同样日新月异,不断揭示出生命现象的本质,其中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成就尤为突出。20世纪初,摩尔根初步建立基因遗传理论体系;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分子生物学宣告诞生;1969年,64个遗传密码被破译,确立了生命遗传信息传递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影响深远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在解读人类全部遗传信息,并于2000年完成了草图绘制,战胜疾病、延缓衰老、改变遗传性状将不再是科幻小说描述的情景;1997年,维尔穆特首次以体细胞培育出克隆羊“多利”,基因工程也得到了大量的实际运用,生命现象已不再神秘。

总之,物质基本结构的夸克模型、地球地质构成的板块模型、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模型和生物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等等,代表着20世纪中、后期在科学领域的最高成就和核心知识,是人类对自然和生命认识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与此同时,数学领域随之取得一系列成就,包括核心数学和应用数学,如运筹学、数理统计、模糊数学、计算数学和数理逻辑等等,新的数学原理和数学方法层出不穷。第三次科学革命浪潮还在继续向前推进,几乎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学和数学等学科的传统概念。例如,尽管牛顿力学对引力的在我们的课程中似乎很精确,但在爱因斯坦看来,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非牛顿所描述的那样直接产生引力,而是每个物体对周围的时间和空间产生影响,引力就是这种被影响了的时间和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样一来,牛顿力学对引力的解释就必须完全改写。在这种态势下,我国中小学领域延续多年、基本不变的自然科学类课程内容,由于无法及时向学生传递这些新的科学原理,知识陈旧和老化问题早就引起了诸多科学家和有识之士极大的忧虑。

2、高新技术革命是第三次科学革命的显著特点之一

与前两次科学革命相比,第三次科学革命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伴随而至的高新技术革命。现代科学转变为技术和技术转化为商品的周期缩短,科学、技术和生产一体化的格局,促成了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理论或最新科学突破基础上,具有高扩散性和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性尖端技术。目前主要集中在几个关键领域,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自动化技术、激光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环境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等。其中以信息技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尤为重要,信息技术革命就像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那样迅速“爆炸”,几乎渗透到一切领域,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我们已经知道,知识经济时代的物质前提就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信息技术、信息传播、信息获取和信息应用等系列重大进步带来的世界经济、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有人认为,信息技术革命至今已经发生过两次:第一次以个人电脑、微处理器和软件为代表,解决了信息的海量储存和高速处理问题;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以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解决了信息传播和处理的全息集成问题,使人类的生活空间从物理空间扩展到电脑网络虚拟空间,即“赛伯空间”。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发生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将要解决人脑与机器的全自动信息对接、信息交换和互动问题,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革命打下技术基础,使人类社会步入知识文明时代的成熟期。

无论怎样讲,高新技术革命将使“技术”本身,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获得前所未有的地位,技术教育比任何时代都更显得更为重要。早在1985年,美国就启动了著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61计划》,站在战略性的高度上,针对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技术教育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2061计划》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制定的一项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由于2061年哈雷慧星将再次临近地球,这项改革的目标就是使当今儿童能适应那个时期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所以取名为“2061计划”。在该计划第一阶段技术专家小组报告里,针对技术教育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这里不妨摘录几段精辟的论述:

“这篇报告中所提出的建议的意义远远超出现有学校课程中增加一点点技术,而在于这些建议将成为美国教育一次重大改革的内容基础。通过整个的学习过程来反映技术已渗进我们的生活,而且广泛采用从简单的实验经验到研究社会经济效益等方法。”

“技术不同于科学,科学的作用在于理解,技术的作用在于做、制造和实施。科学原理,无论是否被发现,都是构成技术的基础。虽然技术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常常领先于甚至孕育着科学发现。”

“技术就是运用知识、工具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扩展人的能力。技术最贴切的描述是一种过程,但是更普遍为人所知的还是它的产品及其社会效益。技术通过科学发现而发展,通过工程设计而成型。它由发明者和设计者构想产生,通过企业家的工作变成成果,由社会来推行和利用,但它有时令人难以觉察地就进入到社会体制中并常常以难以预见的方式带来许多变化。”

“技术的介绍应当从描述开始,接着采取实验和亲身体验的方法,而且这一切都应随着从幼儿园到第12年级而不断增加其深度和学生的参与活动。”

“青年人完成高级中学学业时,应当充分认识到,他们将在其一生中,在不断变化的基础上遇到技术问题。但是,只长期积累知识仍然不够,他们还应当知道技术的意义,技术为何物,以及如何加以利用。最终每一个这样的人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技师,以准备投入到一个高度技术化的世界中去。”

对照我国基础教育的情况分析,我国中小学生目前主要通过开设“劳动技术课”,学习一些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劳动技能,但与其他课程存在着“两张皮”的关系,技术教育并没有在科学课程中得到应该的重视。对此,桑新民教授最近撰文指出,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是“德智体美劳”五育之整合。“科学教育培养的是认识能力,而技术教育培养的是创造性实践能力,后者显然要以前者为基础,但却是前者的综合与创造性运用,因而后者要比前者复杂得多。”劳动技术教育必须结合于其他课程(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中,需要强化劳动技术教育的战略地位。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探讨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质、内在结构及其在五育中的地位,并由此调整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模式、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及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这对于我国九十年代教育实践和理论的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并将对我国21世纪的国民素质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3、综合化方向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

科学学科的形成大约在二、三百年前,它是社会分工在科学领域的必然结果。自然科学通常被划分为六大学科,即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从而形成了基础教育历来以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分科方式来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格局。

然而,由于科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和变化,事实上,现在已经找不到一种纯粹的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水从气态变成液体时,产生许多氢键,同时具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双重性质。在分子问题中,化学和物理几乎都在协同发挥作用。分子最初是哲学家设想的用机械方法分解的最小单位,这种概念目前已经过时,分子更确切地应该表述为“可以用量子力学来处理的物质系统”。从这种新定义出发,原来的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天文、地学的一部分,都可以合并为一门新的基础科学枣分子科学。科学界人士提出,学科的重新分类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他们认为:“我国的教学计划不能再用老一套,将物理、化学、生物分开,必须集合在分子科学的旗下。所有学生都应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实验和理论计算也要有一定的训练,但可以有重点地让学生选择。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具备宽泛的基础和对科学的发展的正确认识,才能适应学科新而快的发展。站得高,看得远,并具有发展的基础。”

现代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整体化、综合性的趋势越来越显露。一些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以及以具有普遍性整体性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综合性学科发展迅速。如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等。近几十年来,仅经济学就衍生出几十个交叉学科,如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交通运输经济学、建筑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等等。传统教育学中也衍生出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技术学、教育传播学、教育生态学等许多分支交叉学科。此外,传统科学向应用方向分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例如,哲学主动地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了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历史哲学、人生哲学、教育哲学、信息哲学、市场哲学等等。

科学的变革揭示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打破了各学科之间壁垒分明的界限,也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更加紧密地联盟创造了条件。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课改工作总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