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作文教学研讨

小学作文教学研讨

发布时间:2020-12-05 07:34:50

小学作文课怎么授课最吸引学生呢93

看到你提问题很诚恳,帮你搜索了一下希望对你有丝丝的帮助也谈作文公开课的真实、有效性近日,有幸参加了在海宁市实验小学召开的国际小学作文教学研讨会,聆听了全国小语会崔峦会长的报告,欣赏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的课堂演绎,观摩了几位优秀中青年名师的教学风采。作为一名普通的听课者,我地想从中青年名师的课堂中学习些什么?课堂教学中所折射出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机智……作为在这么大型的公开课,背后所凝聚的是许许多多人的心血,一堂课代表了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甚至代表了某个地区的教学状况。能让我学习的真是太多太多,但我自己认为有些东西在短时间里是无法学会的,例如教师深厚的文学底蕴、精湛的教学语言、灵活的教学机智、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所有的一切让教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这些几乎成了一位课堂教学高手的共性,让我们听课的叹为观止。这样的课,哪些东西值得我们拼命吸取消化,并可以运用到平时实际课堂中?哪些还值得我们去推敲、研究的?[教学现象一]一位教师在执教《迷》的时候,揭题时用漫画导入,由“书迷”印发到歌迷、电视迷……请孩子用一句话来描述自己了解的什么迷?在四人小组中讨论后,就请孩子动笔写了。就是这样的要求,用在平时的作文指导课中行不行?是不是高质量的作文指导课?我暂且不敢同意。如果平时的作文指导课度是这样上,首先学生对作文的要求不明确的,写什么?用什么事例来说明?实际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很多孩子知道写谁,也知道要写他什么?但是就是不知道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丰满这个人物。还有很多事例是很难写的,或者说学生是写不好。如果说没有很好的范文为他们引路的,没有很好告诉学生写的方法,这个方法不是约定俗成的,而是学生自己在仿文的学习中自己悟出来的。那么,作文指导课的有效性在哪里?学生作文水平在这节课的增量有多少?[教学现象二]为了提高作文公开课的观赏性,教师省略了学生真实写作的过程。作文讲评课是在学生事前写好的同题材作文中进行的。上作文公开课,执教教师最难熬的是在学生静心写作的时候。此时,下面的许多听课教师由于不甘寂寞,场上的孩子在奋笔疾书,他们则会窃窃私语。本来安静的听课会场因此变得热闹非凡,这是对台上教师和学生的极大不尊,教师的素养有待提高,这些就另当别论。我们看到学生拿上来的作文都是经过认真誊抄的,字迹工整,书面洁净。所讲评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文通句顺,完全符合本次作文的要求。听完了整整一节课的讲评,只发现了一个孩子的一个错别字。学生的评价也是头头是道,许多学生都是毛遂自荐,在PK赛中自封冠军。这样的场面是皆大欢喜的。但欢喜的背后似乎掩盖很多的真相,如:学生事前作文,教师已经进行了一次作文指导,今天的作文指导课是不是昨天的重复?平时的课堂好像不可能这样做?教师指导后,学生当堂作文效果如何?写完一篇新闻报道需要的时间?学生在当堂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如何在评改课上学习真正的本领,从而更好的完善自己的文章……这些我们一概不知了,也让我们看不到这堂作文指导课真实的有效性了。

⑵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做好作文早期练习
1.加强朗读的练习。读是写的基础,只有多读才能为写打回下良好的基础。为答了激起学生朗读课文的爱好,可以采用个人读、小组读、对比读、分角色读、轮读、齐读等形式朗读,让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和篇章。
2.摘录、抄写书中优雅的语句。适当要求学生背诵一些高雅的句子,摘抄一些词语,为以后作文时积累词语。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没有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有情而不能抒发。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不断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
3.说话、写话的练习。说是写的前提。在课堂内应多激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注重过程,淡化评价,努力激发学生说的积极性。

⑶ 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1、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调查及对策的研究 2、小学高段有效作文课题研究 3、体验快乐,小学梯度作文的实践研究 4、注重观察 引导积累 提高小学生写人记事文能力的研究 5、小学高段如何写作文评语的小课题 6、学生作文“个性化”研究 7、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研究与对策 8、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

⑷ 小学作文教学的意义是什么我现在正在写论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学段(7~9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12.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语言上的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写作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0万字,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说话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感情。 4.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5.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6.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子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7.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8.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避免模式化,鼓励灵活多样,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9.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关于识字与写字与汉语拼音。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关于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还应注意学主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主。 3.关于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⑸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习作教学

海口市三江镇眼镜塘小学 罗丽敏内容摘要: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不断更新习作教学观念,努力消除学生习作心理障碍,变无趣为有趣,变无内容为有内容,变不会表达为善于表达,着重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乐于表达的习惯,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使学生的习作水平不断提高。关键词:培养兴趣 获取素材 大胆创新 放飞想象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写--老师改”,不注意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过于强调接受和掌握,造成学生习作依赖性强,自主习作能力不够的状况,以致学生的习作说假话、写套话的很多,写实事、说真话的很少。这无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不断更新习作教学观念,努力消除学生习作心理障碍,变无趣为有趣,变无内容为有内容,变不会表达为善于表达,着重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乐于表达的习惯,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使学生的习作水平不断提高。下面我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一、培养习作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激发儿童习作兴趣的做法是:1、在看中习作。针对小学生对直观具体事物发生兴趣的特点,除指导学生认真细致观察实物外,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变文为图:要求学生写植物时,屏幕上展现十几种植物,除有真实生动的图像,还有关于这些植物特点的简单介绍,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变静为动:如写一种小动物的活动时,画面播放可快可慢的动作,使学生能找到合适的动词来描写,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2、在玩中习作。根据低年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玩中进行习作练习是一种好方法。如要学生描写人物的动作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名为“谁是最佳解说员”的游戏,先让一位学生根据生活片段设计几分钟有情节的表演,后面几位学生依次为前一位当讲解员,要求讲解员口述表演者的外貌特征、神态及正在做什么,适当的地方可插入自己的想象。这种方法使学生集中注意观察人和物的特征及动作,作细致入微的描述,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在说中习作。学生习作是一个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口头作文起着桥梁作用。也就是说,口头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是书面表达的先导。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中的说话训练点,大胆设想,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说话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只要想得好,就会说得好、更会写得好。二、观察中获取素材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作文往往空洞无物,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观察,而是他们不懂的如何观察。因此,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指导他们用自己的笔描绘这个色彩绚丽的世界。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反映。习作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积极性,做生活的有心人.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的确,眼睛作为心灵的窗口,是观察的第一要素。1、有顺序地进行观察。人从事一项活动,总要按照合理顺序进行,观察活动也是如此,如在指导《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习作时,我首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求,观察小鸡的外形特征,然后指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先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指导学生观察小鸡的外形时,我问小鸡的外形是什么样子?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毛绒绒的,黄黄的小鸡,真惹人喜爱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小鸡的动作,最后完成习作。 2、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例如:我让学生观察秋天,许多同学都谈到了落叶、黄叶,却很少有同学想到用其他感官去感觉,没有观察到秋天的声音、秋风的凉意、秋天的气息……其实这些体验他们每天都在经历着,但没有被激发,因为缺少了有目的的训练和指导,所以对秋的印象就单调了。于是,我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身边事物的意识,从一种植物的变化、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到一个同学的特点、一种昆虫的习性等等,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触摸,去询问,引导他们写观察日记,记观察笔记。只有从观察中获取素材,到写作文时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3、在活动中观察素材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我尽量在班里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像“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记得我要求学生写一篇《我爱我的学校》的习作,写作之前,为了加深对天天见到,又熟视无睹的校园印象。我要求学生以《夸夸我的学校》为题,在班里开展介绍校园,也可以是在校园中开展的有意义的活动,课堂学习动态,学生行动起来了,他们走遍了学校,每一个角落都有学生的足迹,学校每一处景物都尽收学生眼底,这样学生写作时也就有了素材。三、大胆创新不俗套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方式,创造一些较新颖的、功能性更强的习作训练形式。1、让学生听声音习作。教师利用课件先让学生听市场喧闹声、洗菜声、切菜声、扣门声等,接着让学生说说听了声音想到了什么,可想象哪些情节编写小故事。这样一个个的声音,在学生脑海里就变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变为富有生活情趣的小故事。2、打破常规思考。如“生日”这个题目可以说是老调重弹,如果所有的生日都是鲜花、礼物、许愿,那你的作文对于看惯了这些的读者就失去了吸引力。要写出新意,就是想别人所未想,言别人所未言,或者写别人没有想到的材料,或者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样的文章才是独特的,才能给人以启迪,才能有感人的魅力。生活是万花筒,五颜六色,丰富多彩,作文就是要摘取其中最特别的花。你可以写别人的生日,可以写快乐的生日,还可以写烦恼的生日。总之,这一天是与众不同的,而思索之后的成长才是生日的真正意义所在。3、让学生自由命题。作文教学中,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选材立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这时,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例如《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会飞》、《未来的衣服》、《我的理想》……写出了学生想象中的意境,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幢憬。教师鼓励学生放胆表达,不宜用太多的框框束缚学生的思维,应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之后,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种自由命题作文受到学生的喜欢,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与爱好,满足学生表达的需要。四、放飞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总是有限的,想象力可以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前进,是知识进化的泉源。”想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样是作文成功的制高点。人们常把想象比作文学的翅膀,有了想象,就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缺乏想象力,就如同失去了动力装置,即使勉强写出文章,也会苍白空洞。1、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儿童都喜欢幻想,教师要时刻注意给他们的想象加点油。譬如在教学童话故事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可以与故事里的人物同悲同喜,甚至可以创设出与故事完全不同的情节,改变文章的结尾。这样,学生眼中的事物在孩子的想象中充满了感情,他们笔下的事物也就有了血肉。2、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学《神奇的克隆》一课,我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以《假如我会克隆》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内心美好的愿望。有的学生写着: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出许许多多的大熊猫,现在大熊猫已经不多了,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们。由于人类们乱砍滥伐,排放大量污水、废气,不注意保护环境,使我们的地球妈妈得了难以治愈的“病” ——水土流失、空气混浊、大气层出现漏洞……如果这样下去,地球用不了多久就会毁灭的。假如我会克隆,我会克隆出几个“小地球”,再加以保护。这样我们就可以生活在舒适的环境里了。假如我会克隆,我还会克隆地球上更多的资源,地球上的人类才能生存,人类才能发展。同学们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愿望,说得头头是道。小学习作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要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表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学生爱怎么想就怎么想,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而且这样可以满足学生想象的愿望,在这种气氛下,学生习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把习作当作一种享受,一种自我满足和水平表现,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写作水平。参考文献:《海南教育》 《教学与管理》 《阅读与写作》

⑹ 小学作文序列化教学研讨收获感悟

主题式序列化作文教学课题实验阶段总结
桓台县世纪中学课题实验组 牟维和
我校自自己申报的原创课题——“主题式作文序列化教学课题实验”在山东省教科所立项以来,课题实验组老师热情饱满,态度积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勇于作文教学改革实践,阶段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创设条件,进行课题申报
我校的作文教学有一定的教改基础,我校积极参与实施了淄博市体验式作文教学改革的实验,为我市作文教学改革的实验单位之一,作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少教师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作文教学方法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如我校牟维和老师出版了作文教学专著《中学生使用话题作文指导》(延边大学出版社)牛晓彬老师获得淄博市作文竞赛辅导一等奖。牟维和老师获得淄博市体验式作文教学教学案例一等奖,我校在桓台县作文竞赛中获得全县第一名等,但不可否认的是作文教学的现状堪忧,应试作文愈演愈烈,公式化模式化、所谓的考场作文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说假话,写假事;小孩儿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究其原因,主要在:作文与学生生活、学习严重脱离,学生无内容可写,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作文教学存在着"文学化"、"成人化"的倾向,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逐渐失去对作文的兴趣;作文教学存在着随意性及无目的、大操练的倾向,缺乏一定的训练序列。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少了对学生主体精神的关注,写作没有成为孩子生活的真实需要。因此,我们认为应该让作文回归其本体功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写作。我校的语文教师带着困惑与思考走到了一起,在淄博市教研室崔雪梅老师的直接指导下,“主题式作文序列化教学”实验课题应运而生。课题实验组人员热情高涨,积极准备。或阅读钻研理论著作,或进行调查研究,或向专家请教,或进行实验设计。2008年3月27日又召开了课题实验论证会,会上邀请了山东省初中语文教研员张伟忠老师,省教科所张斌博士作实验指导报告,与会专家提出许多指导性意见,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市教研室的帮助下,“主题式作文序列化教学”课题实验的申报得以成功。
二、加强教学调查,确定实验班级与研究计划
课题的实验是建立在对教与学的基础上,其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课题实验开始时重新对全校学生的作文现状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此基础上,确定了课题实验的年级——2006级,并召开了课题组会议,依据调查情况确定了课题研究开展的计划与方法。
三、加强课题研究中的理论学习
本课题试图通过研究,让教师在观念上确定以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为目标,“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机会,发展学生作文能力”的“生活作文”教育观。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点,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为此,课题组成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加强了自己的理论学习,以集中统一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先后学习了《基础教育程改革纲要》、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等文件,《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理论专著,每人订阅了相关作文教学的杂志,汲取信息和营养,尽量使自己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理论,并组织大家在学习中写读书笔记、心得,定期进行交流、讨论、总结。
四、积极进行课题的研讨和管理
在半年来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深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能共同探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讨论达成共识。自觉参加每月一次的课题组活动,或学习或讨论或开设公开课,使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进行下去,并且有所得。加强校际与校内的各种类型的教研活动,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课题组成员实施开放性教学,形式各种各样,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校内公开课:高燕老师的《感悟父爱》,牟维和老师的《让细节在作文中流淌》,都获得听课者的一致好评。
为了更深入的做好课题的延伸活动,课题组经过讨论认为应由课题实验的统一的作文学案,为此,课题实验组在前段各年级组使用的统一教案的基础上,编写主题式作文序列化教学学案。配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能更直观的去阅读去实践。
五、阶段性成果明显,提升了学生成绩和教师素质
经过半年来的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探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由于在作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求源头活水,让学生习作时“有话可说”、“有米下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兴趣大增,教学效果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在桓台县统考中,我校学生作文平均成绩获得全县第一。课题组还利用学校《世纪星》杂志发表课题实验班级作文专集,成立了我校第一个学生社团——秋柳诗社,并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学生诗歌专集《秋柳诗韵》,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牟维和老师在《现代语文》杂志发表论文《突破传统作文教学桎梏,构建主题作文序列教学模式》,在《教育前沿》发表论文《作文要走生活化与艺术化相结合的道路》,在《山东理工大学学报》发表论文《教会学生亲近诗歌,哺育学生高雅诗心》。高燕老师在《现代语文》杂志发表论文《感悟父爱》课堂实录;于艳萍老师在《山东理工大学学报》发表论文《让作文牵手阅读》等。牟维和老师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六、关于本课题研究存在问题的反思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常常感到“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距离还很大,有时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从更实际的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升学率”的阴影时时笼罩在我们心头。在各学科重重挤压下如何保证学生的写作时间,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积累生活、品味生活?如何取得家长的理解、学校的认可,更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式作文序列化教学实验”如何摆正“生活化作文与作文生活化”的关系等,还值得我们去探索,但我们坚信我们选择是正确的,我们的研究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以上是我们对于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也正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重点提高和改进的地方。我们相信在多方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在本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迎来更为美好的明天。
请在此输入您的回答,每一次专业解答都将打造您的权威形象

⑺ 如何做好小学作文教学指导

当前,作文教学仍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大部分学生都是“谈文色变”,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作文质量更是无从说起。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如何做好小学生作文指导实施方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学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纵观我校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不注意交给学生观察方法,再加上学生生活面狭窄,体验不丰富,素材积累不充分,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诸如“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儿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作文与学生生活、学习严重脱离,学生无内容可写,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作文时学生多半是无病呻吟;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以专题组织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完美结合,都在利图改变学生这一“怪现象”。我们进行小学生活作文的研究,就是试图从“生活”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让学生作文中有话可写,且表达真情实感。
因而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尝试着迈上了“生活化”作文教学改革之路。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解除学生的畏作心理,让学生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善于思考、大胆创新的良好习惯,作文教学是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学作文就是学做人,学生能写出真、善、美的习作使学生敢于、勤于、善于,乐于说真言、写实话、吐真情。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以及对生活和习作负责任的态度。逐步提高学生生命质量。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实践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
三、理论依据
(一)、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创造,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教师只有研究、了解、丰富、引导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学生才能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领,才能反映五彩缤纷的儿童生活世界。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叶老的话,给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充实的生活,丰富的积蓄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这一基本理念,奠定了语文教学走向开放、走向实践、走向综合的基础,也为作文生活化教学提供了生活背景。
(三)、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也是作文教学现状的需要,从作文教学来看一大部分小学生的作文形式化,比较空洞,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内容与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与创新意识。为了使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写,且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走向生活,让作文走向生活。进行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研究,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能让我们更多地吸取经验,更多地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以实现教师本身语文素养与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四)、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结合,培养生活实践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大自然和社会中到处都有知识,到处都可以成为作文教学的课堂,打破作文教学模式,使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起来。
因此,从研究者对生活作文的研究积累与研究的背景来看,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在本校具有可行性。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探索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当前教学新理论,努力吸取各种教育思想的优势。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借鉴各种教学模式,融各种教学方法于生活化教学策略。不断总结,勤于反思,在“行—知—行”的反复探索中逐渐总结出规律性认识。
(二)、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
学生作文内容应该也必须是学生生活内容的反映,学生的写作才是兴趣盎然而不枯燥乏味的,我们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研究作文教学生活化,要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教学内容系列。
(三)、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研究
训练包含“训”与“练”两层意义,是“训”与“练”的统一。小学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是建立在生活需要上的训练,从学生整个人生来说,训练是一种手段,生活才是目的。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是将教学的训练要求,转述为生活的要求。
(四)、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研究
小学作文生活化的教学要体现在作文指导、作文评讲、作文评改上,作文教学过程是在作文生活化策略理论指导下,融作文内容生活化策略和作文训练生活化策略于一体的。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通过研究和实践,高效达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力求克服作文虚假空洞现象,使小学毕业生的作文能力能基本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二)、寓作文于育人之中,寓育人于作文之中。指导学生审视学校、家庭、社会所包含的内容与展示的形状,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与辨别,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与判断,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与呼唤,展示自己的生活情趣和思想追求,从而培养学生求真、善、美的良好品德。
(三)、通过课题研究,总结出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基本目标、内容的组织、方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得出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理论与操作性结论。
(四)、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外阅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生活质量、丰富生活内容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起巨大作用。通过课题研究和实践,应“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第一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学生乐于作文,乐于表达,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进而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
(一)、现状调查法:调查分析小学生作文的现状,对该课题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编制问卷对四五年级大部分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摸清情况,为完善“小学作文生活化作文策略研究”这一理论提供依据。
(二)、研究文献法:通过研究资料,总结实验学校,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及时了解同行的研究动态和特色,从而不断调整本课题的研究策略。
(三)、行动研究法:根据研究目标与策略进行实践,边实践边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效果。
(四)、个案研究法:树立作文优秀的典型,以点带面,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
七、课题研究的的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了解学校中年级作文教学现状。明确研究内容和职责,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并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实施,并做好对实验目标、实验内容进行调查、记录、调研、研讨展示等工作。
主要工作安排:
一:全面探索“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的教学策略:
(一)、师生共同开发作文资源,丰富学生个性化的生活经验。
(二)、引导学生自由表达,使作文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需要。
(三)、改革教师的指导方式,使教师成为学生习作的合作伙伴。
(四)、改革教师的作文评价方式。
二:展示优秀成果
(一)、撰写研究论文。分阶段对课题做好课题阶段小结,根据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正课题实施方案。
(二)、汇编优秀习作。

⑻ 对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摘要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制学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说它重要,是因为写作能力是伴随学生终身的能力,它无论在学习、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说它艰巨,是因为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漫长的训练过程。学生个性有差异,作文水平有差异,有的下笔如有神,有的却词不达意、语无伦次或千篇一律;学生无兴趣,写作如"挤牙膏"。因此写作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到最困难的事情,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⑼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几点心得

小学的作文教学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日常生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现今,“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是对大多数小学生面对作文的深刻描绘。那么,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希望能和大家共同交流分享,以期相互促进。

一、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让学生具有一双慧眼

小学生的生活是“家庭—学校”式生活,这种生活模式导致其所见所闻有限,下笔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时间长了就产生对作文的畏惧感。因此,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能结合自身观察和经历写好作文,语文老师就要让其养成热爱生活、热爱观察的好习惯。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习作二——“将你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形成一篇习作”。民风民俗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学生可以通过倾听别人的谈话、自己的课外阅读以及亲身感受了解到一些节日习俗、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有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等,就绝不会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所以平时我们要注意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其具有一双慧眼,而且在互联网全面普及的今天,更需要学生扩宽信息来源渠道,多方面、多视角搜集信息,了解信息。

二、加强日常口头作文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经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口头语言发展优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因此,在日常的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特点,让学生多说,在多说的基础之上再让学生写作,而且说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同桌对说、个人自说、班内交流等,说的内容也不仅仅是作文的实质内容,可以包括选题的原因,大致的提纲等。我们现在所使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就非常重视对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即口头作文的训练,任何一篇习作都是要求在与大家交流的基础之上,然后再进行习作。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其效果是明显的,通过说和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学生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了,学生的写作内容更加丰富了,而且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渐渐提高。

三、重视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

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良好的素材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关键。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习作四要求学生“以‘学会生存’四个字进行联想,说说从报纸、杂志、媒体上所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如何应对,并行文”。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没有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没有通过阅读搜集必要的信息,那么进行口头交流以及写这篇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阅读教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阅读,通过导读、课例点评、读写例话、基础训练等环节教会学生读书的技巧;另一方面,在课外还要多开展读书活动,给学生指定相关书目,例如国内外的名著,让学生学写读书笔记。

四、改进作文评改模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小学生对于外界的评价是非常重视和敏感的,老师应重视作文的批改工作,并通过批改工作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现阶段比较理想的评改模式是:首先,学生自评,学生初稿一般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例如未考虑到词语的锤炼、修辞的应用等,通过自己检查推敲,一般是可以发现的;然后,同学间交互评改,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无拘无束,可以充分阐述彼此的见解,通过彼此的互相评价,无疑能给自身以启发,进而对习作进一步修改;最后,教师在前两次评价的基础上给予认真的评价,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表扬其文中的闪光处,用商量讨论式的语言指出文中的不足,这样,学生不仅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即使是文章中的不足,商量式的评语也能让学生容易接受,之后会更加仔细地进行推敲,对文章进行完善。
总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们需要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完善,只有做到了以上四点,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才能真正获得较好的成效,进而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阅读全文

与小学作文教学研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