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1、鼓励“说” 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回唤醒答与鼓舞”。低年级学生的好胜心特强,他们极其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培养学生“说”的动力应从保护学生的这种自尊心开始。
2、示范模仿帮助“说” 低年级学生模仿性较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具体形象促进“说” 心理学告诉老师,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由抽象思维过度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
4、实践操作激发“说” 人的认识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运用学具操作让学生的手、口、眼、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促使外部动作化为智力活动。
5、给机会“说” 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学生没有或很少有思考和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口头表达能力得不到训练。
6、让学生规范“说” 数学课堂使用较多的是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由自然语言,专门术语和各种符号组成的,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有序性的特点。
2.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语言,用来表达其内容。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只有会听了,才能更好地促进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师教学中注意剖析学生语言表达上的缺陷
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语言表达上的缺陷或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辨明陈述中的错误,找出原因,从中吸取教训,这对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正面的指导诚然十分重要,但反面的教训有时会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对于学生语言陈述中的缺陷或错误,若只是简单地予以否定,或代替学生做正确的陈述,而不注意对其错误进行认真地剖析,引导他们找出产生错误的根源,这种做法简单省事,但学生得益甚微。
二、培养学生听的专注力和记忆力
第一,我告诉学生“听”是有样子的。如同学发言时,你应身体微侧,注视发言人,不乱看,不乱动,更重要的是听要有反应的,要善于在倾听中发现对方的闪光点。第二,及时表扬,激发学生“听”的兴趣。第三,课外活动,强化学生“听”的意识。有趣的故事总是深深地吸引着他们,所以,我常常要求学生在家听故事,听广告,利用活动课组织学生说说讲讲。第四,把握机会,在数学课堂上安排有效的训练。例如,48÷5=__,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4人小组交流,并明确告诉他们待会汇报时,发言代表要说出你们组的各种解法,这样要求后,学生必定会提高听、记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习惯。
三、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1.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想”说。数学课对于学生而言总是很枯燥乏味。因此,学生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就没有积极性,不能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使得他们在课堂上也不想发言。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想”说,老师可以抓住数学语言的特点,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2.鼓励学生,让他们“敢”说。在学生有了“想”说的欲望后,并不代表他们敢面向所有人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对学生进行鼓励,让他们“敢”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老师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意识到全班同学都是一个整体,让他们觉得不论是谁说错了,就好像是自己说错了一样,因为他们是一个整体,从而让他们意识到不能嘲笑自己这个整体中的任何一个人。另外,老师也不要总是要求学生说的答案都必须完全正确,尽量减轻学生的压力,让学生更加地自信,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敢”说。
3.领悟数学语言的精妙,让学生“能”说。上面也说到了数学语言的精妙在于准确、严密、简明,因此学生在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时首先应该抓住的就是其准确的特点。虽然说学生在表达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要求他们必须一点都不能错,但是还是应尽量地避免错误,也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而要避免这样的错误,就要从计算能力开始培养。
总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经历肯想愿说,敢想敢说,能说会说,善想善说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农村数学课堂扎实有效,对于我们农村数学教师而言还任重而道远。
3. 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维的通用语言,它既是教师授课的主要手段,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每一位数学老师的基本任务之一,尤其是我们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加重要。因此,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灌输,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用准确的、完整的、简练的、条理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数学中的概念、性质、计算法则等。下面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影响学生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语言要准确规范,简明扼要、条理清楚等。例如对概念的理解,数位与位数、除以和除等,部分老师偶尔会把不规范数学语言带进课堂,这会给学生带来直接负面影响。长期以来,数学语言的教学得不到我们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语言关没过而学习起来困难重重。所以说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给学生做出榜样,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是有影响的。如:我们平时习惯性的读作二一、二二、……这个不正确的读法看似无关紧要,但是我认为应该让学生正确完整的完成一句话。我们应从点滴做起,规范准确的来使用数学语言。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在数学理解能力上也差,思维显得比较缓慢,因此造成数学知识接受困难的局面。随着年级的增长在解决数学问题上出现了方方面面的障碍,所以说数学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数学语言的同步发展。如在我们的教学中或听课中,常会在组内交流,可大部分学生只听不说,即便是非说可的情况下,也是吞吞吐吐,词不达意,甚至站起来脑袋就断片等,这是在教学中经常发生的很普遍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平时课堂教学中讲得多,学生说的机会少,甚至就不给学生说的机会导致的。
二、在轻松氛围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首先应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对于胆小的学生或语言表达稍差的学生给予经常性的鼓励和扶助。例如语言上的鼓励:“不要着急,慢慢说”“虽有一点点不完整,但已经说得很不错了”“没关系,坐下再想一想”等等。再如动作上的鼓励:“竖竖大拇指”“微笑”“老师为他鼓掌”等等。其次在课堂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抛的问题要有质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回答,调动每个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各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不同的发展,都能感受到语言表达的愉悦。最后我们老师要做个有心人,在课堂上难免会出现那种笑(嘲笑)声,针对这种情况,做为老师一定要制止,要进行思想教育。如:班上避免不了有几个爱笑话人的同学,那作为老师的就得想法设法让这种事情的发生率降到零。我记得有一次数学课上,有个同学提出来一道基础题想要交流,你用余光就能发现他的脸部表情变化,这时我就边往下走边鼓掌边说,我这个掌声是给这位同学,有谁愿意和这位同学进行交流,顺间同学们的手已经高举在我的眼前,你一言我一语,就这么展开了,那个爱笑话人的同学也不知不觉的参与进来了,我在旁边只是倾听份了,结束以后,都露出那种收获满满的笑容。然后,在全体学生面前为为他们竖起大拇指,你很了不起。他使劲的点了点头,露出了微笑。从那以后,大胆质疑、问问题、发表观点等现象在我的班上是常有的事。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想问的问出来,想做的做出来,逮住时机,给他们为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尽量给每一位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勇敢、活泼的发展,当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我认为适当地开放一些,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是很必要的。
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要给予充足的时间
我们作为教师要舍得花时间,不要认为太可惜。可是我们教学中,总是觉得有这些时间还不如让他们多做些练习题,或者有些教师怕教学进度来不及,还不如教师讲算了,会做就行了,说不说无所谓。“不舍得花时间”、“教学进度来不及”等,这样做其实是我们做老师的剥夺了学生的说话权,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找能提高效率的形式。如计算教学,出示情景图。观察图画,从图上找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并想一想怎样解决。老师巡视,注意引导那些在说时语言不完整的同学,让他们用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结合动手操作并且说算法。这样前后两次的引导争取了大部分学生说的时间,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这样有利培养学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思维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个循序渐进复杂的过程,必须持之于恒,我们作为老师不能操之过急,我们应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给予恰当的机会,创设数学语言情境和语言氛围,使全班同学都有所提高,并且能达到准确、规范、和谐的数学语言。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即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又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能力得以提高。
4.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数学是集高度的概括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于一身的科学,数学语言是表达、交流数学知识及其应用的,极其重要,但许多学生在运用数学语言时,难得尽善尽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学生不经意间出现的“口误”,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理解相关的数学术语,逐步提高其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力求使学生的数学表达做到规范、科学和严谨。
一、多创设情境,增强学生数学术语的记忆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艾宾斯的遗忘规律,如果教师只是将概念、法则、定义等直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机械地去背,这样记忆,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发生模糊或遗忘,从而引发运用失当。所以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亲历知识的来龙去脉。
二、多加强训练,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经过长期自觉的训练,这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条件,需要学生说的,教师绝不代替;多给学生留下交流的空间,需要学生探讨的,教师绝不灌输;多给学生发表观点的机会,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师绝不包办。此外,教师应关注课堂上偶尔出现的数学语言的瑕疵,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教师还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几种常见的语言训练方法,对学生加强训练。比如:仿述练习,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有助于语言的规范性;变述练习,能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有助于提高语言的灵活性;扩述练习,对学生的发散思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语言的深刻性;讲述练习,则是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性的良药妙方,有助于提高语言的严禁性。
三、多提供变式比较,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
鉴于小学生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比较薄弱,对一些数学概念、名词术语等理解不够深刻,往往会造成在表达或运用数学语言中有失严密。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初步感知或刚接触数学知识后,除向学生特别强调术语中的重点字词外,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变式训练,使学生的思维经多次碰撞后,更为准确地把握知识的内涵,从而加深对数学语言的理解。
5.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课题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思维的结果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尤其是小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而且教师要用规范的语言,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还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应逐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下面针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影响学生
教师的言语和行动,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无形教材。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的读数和写数时:在讲授的过程中学生对二十几的数字的读作和写作时总是写成二一,二二,二三……,经过了解发现:孩子这样读的原因是家长在日常生活和给孩子学前教育的时候没有正确的读数,使孩子养成了不正确的读法, 为了让孩子改正错误的读法,我让孩子先读三十几、四十几、五十几……让孩子自己发现读法,再回过头让孩子读二十几,这样孩子就能够较准确的读出。当学生学会说一句正确和完整的话,掌握了最简单、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后,就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维表达。因此,应该从点滴做起,规范地使用数学语言。
二、教师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教师和教材的示范是学生掌握数学语言的方法。小学生在表达数学思想时有两个弱点:第一,不善于正确使用数学术语。第二,不善于讲算理。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严谨性等的示范作用,努力使语言形象化、趣味化。尽力避免“这样做怎么样”、“对不对”、“好不好”“同意吗”等类习惯问语,消除学生说“半截话”或者用一两个字“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作答的语言环境。
其次,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自读教材,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一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一课,教材形象直观地描述了这两种图形,至于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就要靠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边读边交流,然后形成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正确表象。
以低年级教学中看图说话训练为例,我对学生进行了一些引导:1.先学会看图。要求学生能全面观察,看清图,能简单说出图中有什么,并且有几个。2.认真思考,弄懂图意。在看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对图的内容进行分析、口述,理清图中的数量关系。3.发挥联想,要求学生能把看到的东西,能串联起来。4.开口叙述,要求学生能尽量用自己的话进行阐述。此时语言的连贯性是需要有针对性地重点训练的。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1.让课堂更和谐,让学生敢说。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最常见的现象是有的学生因为准备不足无话可说,有的学生因为怕回答不好或回答不完整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这些因素的存在,阻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正常发挥。在教学中,教师放下架子,不再把自己当作权威,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在朋友面前什么都可以说,学生自然就无拘无束,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当学生主动说之后老师一定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有所反应,对说得不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其充满信心,不怕说错,大胆表达。当学生说不出时、说得不太完整时、说错时或是有独到见解时,教师应该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和正面的引导。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交际心理,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要求学生说话要正确、完善、准确、精炼。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有时候一字之差所表示的意思就完全不同,教师应该及时的给予纠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3.说话要有根据、连贯、通顺。
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应该多问个“为什么”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总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过程反映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数学课堂上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能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注意多向学生问几个“你是怎样想的?” “你能给我们大家说一说吗?”“可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想法吗?”等问题,把握时机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循循善诱,应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使用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
6.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在规范学生数学语言的同时,作为教师本身更应注意语言的规范性,让学生在模仿中形成规范的数学语言。儿童的模仿能力产生表象,可成为日后思维的准备。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未完善。但他们的模仿性强。这就需要课堂上的教师语言应作为典范,成为规范学生语言的依据。所以教师语言要具有准确性、示范性,教师说话时必须语言规范,用词恰当,言简意明。对概念陈述时要准确规范,合乎逻辑,对解题思路的论述要有理有据。讲求顺序性。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把“言”的训练贯穿于每天的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下工夫,加强学生“说”的训练。让学生经历了敢想敢说、肯想愿说、能说会说、善想善说的过程,让学生用准确、精练、清晰、连贯的数学语言表述操作过程、计算算理、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说”,练出口才、练出胆量,更练出智慧、练出本领来;让学生“言”得有理,“言”得连贯,“言”得完整,进而使学生“言”出智慧,“言”出精彩。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作为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可采取以下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1、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
3、让学生小结: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4、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可以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
7.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营海小学 崔全方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语言新课程中指出: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提高学生交流能力的根本。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而且教师要用规范的语言,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还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逐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简炼的、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下面针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一、从阅读数学中感悟数学语言
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
二、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必须先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如理解和、差、积、商、扩大、缩小等概念,对学生语言上的缺陷不能有半点疏忽。例如问:求和怎样求?加数+加数=和,知道和求一个加数,用和减另一个加数。又如小数点的移动,小数点向右移动数就扩大,向左移数就缩小,知道一个数扩大的倍数小数点应向右移,缩小的倍数就把小数点向左移。
三、教师示范语言为学生的表率
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四、让学生多形式发展数学语言
1. 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通过同桌简单的几句话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2. 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
4. 边做边说。老师示范后让学生边说方法边动手画,这样会很好地掌握了方法和画法。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5.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有教师小结与学生自结两种。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
五、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地说话训练
开始就要抓住每个教学环节,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说话训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说算理,说思路,说解题过程,说操作过程,说分析过程。低年级可以要求学生先想后说,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中年级可以要求学生有条理、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高年级可要求学生逐步运用数学语言准确、简炼且有根据地进行表述。通过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适时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对学生注重数学语言的培养和训练,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使用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
8.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课题研究
宜兴市归径小学傅福堂数学是集高度的概括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于一身的科学,数学语言是表达、交流数学知识及其应用的,极其重要,但许多学生在运用数学语言时,难得尽善尽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学生不经意间出现的“口误”,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理解相关的数学术语,逐步提高其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力求使学生的数学表达做到规范、科学和严谨。一、多创设情境,增强学生数学术语的记忆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根据艾宾斯的遗忘规律,如果教师只是将概念、法则、定义等直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机械地去背,这样记忆,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发生模糊或遗忘,从而引发运用失当。所以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亲历知识的来龙去脉。二、多加强训练,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经过长期自觉的训练,这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条件,需要学生说的,教师绝不代替;多给学生留下交流的空间,需要学生探讨的,教师绝不灌输;多给学生发表观点的机会,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师绝不包。此外,教师应关注课堂上偶尔出现的数学语言的瑕疵,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教师还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几种常见的语言训练方法,对学生加强训练。比如:仿述练习,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有助于语言的规范性;变述练习,能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有助于提高语言的灵活性;扩述练习,对学生的发散思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语言的深刻性;讲述练习,则是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性的良药妙方,有助于提高语言的严禁性。三、多提供变式比较,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鉴于小学生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比较薄弱,对一些数学概念、名词术语等理解不够深刻,往往会造成在表达或运用数学语言中有失严密。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初步感知或刚接触数学知识后,除向学生特别强调术语中的重点字词外,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变式训练,使学生的思维经多次碰撞后,更为准确地把握知识的内涵,从而加深对数学语言的理解。
9.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课题研究方案
学龄儿童在进入小学学习后,以往形成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已经不能适应学校学科学习的要求,他们在课堂上想说却说不清、甚至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思维的过程,这些语言表达的障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也常常能够感觉到一些孩子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正确的、高效的,但其他听众,包括教师在听完孩子的表达后却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些情况说明了孩子的语言表达问题已经影响了孩子学习的质量。数学学科学习困难的学生有很多就是由不敢说、不会说开始的,以至后来不愿想、不愿参与小组讨论、不愿承担大组发言等等。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将会帮助学生扫除说话的障碍,使学生敞开心扉,正确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课题的提出
1、是新课标的体现。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怎样学,即具备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迫切任务,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知道数学语言表达对低段尤其一年级学生来说处于启蒙阶段,这一阶段是培养和发展儿童数学语言的最好时期。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一年级教材里面安排了许多“说”的内容,以“说”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正是新课程改革后的一大特点。但是,对于低段学生来说,他们很难用简洁、准确、清楚的语言表达。他们习惯以讲故事的形式慢节奏地讲,语言表达重复、罗嗦、拖沓现象严重。所以,在低段的数学教学中就应尝试着教小朋友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帮助刚起步的学生把想清楚了的问题说清楚。
2、是顺利开展好合作交流一大关键。
课改的今天,“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在我们的课堂上已经在尝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我们也努力在实现,那么在实现这一改革中,作为在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载体——语言就变得更加重要。但是,我们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时,都是几个尖子生争相发言,绝大多数学生却变成了光听不说的“机器”,即使被迫发言也是吞吞吐吐,声音很轻,表述自己意见时,语言罗嗦、词不达意、条理不清、疙疙瘩瘩,有的干脆站立不语。特别是农村小学(包括我校)教学中都出现了这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果一开始不引导好,就这样继续下去,我想将会影响到相当一大部分学生的发展。
3、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绝大多数学生口头表述能力的高低与思维能力的强弱呈正相关。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口头表述,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
4、是现代社会的需求。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相互交往更需要直接的口头语言交流(如:经商谈判、招工面试等)。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来看,从小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将对其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确定研究课题《小学低年级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
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结果。语言是沟通与理解的载体。一方面学生的感觉、知觉是用语言概括的表达出来的;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语言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且调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学前儿童在与成人的交流过程中,已经初步培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但在入学以后,各科的学习都向学生提出了进一步掌握语言表达的要求。数学语言有着简洁性、条理性、抽象性、精确性等学科特点,与学前生活中的对话语言有着很大的区别。新的发展需要与孩子原有的表达水平产生矛盾,这就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成为数学学习的必然,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在了解了低年级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的基础上分阶段通过不同的途径对孩子进行数学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条理性、简洁性、抽象性的训练,逐步改善学生想得出说不出或说不清楚的状况,并以次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主体教育的理论为理论依据。以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水平为基础,关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发言时出现的种种问题,从生活经验引导、从小组学习中挖掘、鼓励多种形式的表述,积极探索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方法与途径,努力避免数学语言训练障碍的产生。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的特点
2、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困难原因的分析
3、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4、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等教学的典型案例。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课题开展将以平时的教育教学为主阵地,在课堂上通过倾听、示范、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途径,了解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并通过恰当的方法引导启发学生用最合适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思维过程,探索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方法和途径,本课题研究可以分以下三个阶段:
1、 前期准备阶段(2010.9-2010.10)
查找相关理论书籍,利用网络搜集与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有关的资料或案例,了解认识课题的研究价值,明确研究的方向,形成研究方案。
2、 实施研究阶段(2010.10-2010.11)
在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开展实践研究,运用调查法和谈话法了解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数学语言表达的现有水平,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搜集数学语言表达中出现的各种常见的问题;结合典型案例探究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特点,积极探索培养、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3、总结、结题阶段(2010.11-2010.12)
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对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反思,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完成结题工作。
六、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语言表达的能力处于最初级的对话语言阶段,对词汇、语法的认识也是无意识的、不完整的。研究者希望通过对儿童心理的分析,从当今儿童语言发展的现状入手,探讨培养和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以此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得课堂教学能更好的发挥学生主体的特点。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研究论文。
主要阐述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从儿童心理发展和语言培养方法方面分析原因, 再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培养方法。
2、研究案例。
通过对个别学生的针对性指导,了解学生个体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状况,从中不断探索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不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