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数学练习课案例

小学数学练习课案例

发布时间:2020-12-02 10:38:44

A.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

我很同意这个观点,我不知道你所在市是那个版本教材,我们这边是北师版的教材。北师版教材灵活度高,可变性强,对学生和老师的要求都比较高。只是通过新课教学而不重视练习课的教授的话,学生学到手的知识往往不系统和细致。重视练习课几乎是我所遇见的老师共同的做法。在评讲练习时,纠正孩子所犯的错误,鼓励孩子的优点,促进孩子的发展都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
练习课前,统计孩子犯错最多的知识点和题型,及时纠正,并规范学生学习的态度,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B. 怎样设计小学数学练习课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效教学的理念已渗透到了教学的各个方面,当然也渗透到了每节课的练习设计之中。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因此,设计好有效率的练习,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下面是我对有效的设计练习课的一些体会。
一、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有应用性的练习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如: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后,可以布置让学生调查一袋洗衣粉、一个鸡蛋、一袋大米、……物品的重量;学了《认识钟表》后可以让学生在星期日记录整点时的活动;学习《统计》后可以让学生统计城市里主要道路上车辆通行的情况,为交通局制定车辆分流方案提供参考;……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二、设计必要性的练习
设计练习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做到“课本习题为主,课外习题为辅”。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可将教材习题进行适当的组合和形式的改编。在综合性练习当中,可以适当提高教材习题的难度,进行综合训练,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老师刚教学的新知很快就理解,并对模仿性的练习做得很好,但是在做综合练习或延伸题时很多学生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出现错误,由此可以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学生常常错的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领悟知识的实质。
四、设计对比性的练习。
设计对比性的练习目的是防止学生产生思维定势及干扰。学生的定势现象如:今天学习了减法应用题学生就会认为所以的应用题都是用减法来计算,因此设计练习时要做到新知交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干扰现象有如:学习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后,有些同学会把这两种图形的特征弄混淆,辨认不清,因此设计练习时,要设计一些有对比性的练习题,使学生能准确分析辨别。
五、设计有创意的趣味性练习。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数学练习要直观、生动、有趣,如运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轻松、愉快有效的完成练习。
六、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
教师作为练习设计的策划者,必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练习的主人,做自己的“练习”。实践证明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对于相同的练习都能承受,因此,练习设计须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差异,尽可能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练习,供学生自主选择训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虽然有些学生说的尚需斟酌,但他毕竟他们去思考了,努力了,这就是成功。
七、设计开放性练习。
所谓开放性练习就是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更开放的练习空间和时间,能使学生在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如:教学了《千克与克的认识》后,让学生估计自己的体重、一袋大米、一袋洗衣粉、一个梨……的重量是多少。想学生更好的掌握准确度,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准确的去了解自己的体重和这些物品的重量,从中也可以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不仅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深化,而且可以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C. 小学数学练习课怎么上比较有趣

设置一个场景 如超市会计对销售额与销售量的预测让学生参与进来

D. 联系实际,谈谈小学数学练习课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作为新授课的延伸和发展,练习课上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情境,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通过口算、笔答、讨论、交流等各种方式完成练习课的任务。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解题策略,建构自己的知识。教师应力求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促进他们自主发展,张扬个性,让练习课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类型之一。学习数学,不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就很难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因此在数学练习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练习设计要明确目的
传统的练习课,一般是老师出题、学生照做,有点像下达命令。没有既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本节课练习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所要掌握的技能、技巧,因此传统的练习课在很大程度上显得了无生机。练习课更应该注意学生情感的倾注,更应该注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与培养,更应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且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题量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要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我们练习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正如一位老师曾说过“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我想应该是这样的。我们首先要明确地是,学生要学习的是什么?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掌握并且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因此,练习课上我们就要想好每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什么?这么练想培养学生什么?想让学生学会什么?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都要想清楚了才能知道自己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
二、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
练习一般经过模仿、掌握、熟练和创造几个阶段,因此在各个不同的阶段,练习设计要体现现代化,一定要由易到难;如果刚练习时,我们就直接练习高难度的题目,很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厌学情绪。而由易到难很容易让学生有一个思维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乐趣。还要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尤其是在学段练习课时,要以本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标准,题型可以是基本的,单一的,带有模仿性的,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技能。然后通过综合练习,积累知识,最终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题的设计还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对学有困难的学生不仅要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同时还要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大部分学困生他们大都不愿意做作业、不喜欢做习题、甚至是不喜欢上课,原因就是他们在课堂上往往只是一个聆听者;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老师的问题带有难度他们还没思考完那些“优秀”的学生已经抢着回答了;或是习题难度很大,他们根本就无从下手日积月累就散失了学习兴趣。

E.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案

0以内进位加法
1.有趣的鱼胡子!

数学问题:
鱼的胡子:鲤鱼有4根胡子,鲶鱼有8根胡子,泥鳅有10根胡子。
(1)鲤鱼的胡子比鲶鱼少多少根?
(2)鲤鱼和鲶鱼一共多少根胡子呀?
(3)两条鲶鱼有多少根胡子?
(4)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问题解答:
(1)8-4=4(根)
(2)4+8=12(根)
(3)8+8=16(根)
(4)只要孩子能提出问题并作出回答都可以。
网络阅读:
小朋友想不到吧!鱼也长胡子!让你更想不到的是鱼的“胡子”还有很多妙用呢!鱼是用它的胡子(也就是鱼须)来尝味道的。鲶鱼就是用鱼须来感觉味道的。鲤鱼的胡子实际是它们的触觉和味觉器官。泥鳅主要通过胡须的触觉和味觉作用在水层底部感受食物的化学和机械刺激。
哈哈!鱼的胡子真有趣!

2.像花朵一样的海星!

数学问题:
海星走得很慢,每分钟只能在海底移动5至8厘米。照这样计算海星2分钟至少能移动多少厘米,最多能移动多少厘米?
问题解答:
(1)5+5=10(厘米)
(2)8+8=16(厘米)
网络阅读:
海星两分钟最多走16厘米,小朋友拿出你铅笔盒中的直尺看看16厘米有多长!是不是很短的呀!
海星是生活在大海中的一种棘皮动物,它们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如果海星的腕、体盘受损或自切后,都能够自然再生长出来哦!海星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重新生成一个新的海星。

3.小朋友知道红牌和黄牌吗?

红牌罚下 黄牌警告
数学问题:
在体育中裁判对运动员的行为会出示黄牌和红牌。在2006年第18届世界足球锦标赛(简称世界杯)上的荷兰队和葡萄牙队比赛中,主裁判共向葡萄牙队出示了9张黄牌和1张红牌,向荷兰队出示了7张黄牌和3张红牌。
(1)在本场比赛中,主裁判共出示了几张黄牌?几张红牌?
(2)在本场比赛中,主裁判共出示了几张牌?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解答:
(1)9+7=16(张) 1+3=4(张)
(2)16+4=20(张)
(3)只要孩子能提出问题并作出回答都可以。
网络阅读:
小朋友,你知道红黄牌的由来吗?红黄牌发明者为英国裁判阿斯顿。他偶然间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绿灯时突发奇想,若是利用这醒目的红黄指示信号来约束警告那些严重犯规的足球球员会如何呢?
阿斯顿于是利用他在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担任主席职务之便,极力推广他的红、黄牌制度。终于,在1970年世界杯赛上,包括红、黄牌在内的几项“阿斯顿建议”被正式采用。可以说,他的这一发明给足球运动带来了一次历史的飞跃

4.你知道奥运会吗?
数学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于1984年第一次参加了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在这次历时半个月,有140个国家参加的盛会中,共夺得金牌15枚,银牌8枚,铜牌9枚。
(1)获得的铜牌数比银牌数多几枚?
(2)获得银牌和铜牌共几枚?
(3)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问题解答:
(1)9-8=1(枚)
(2)9+8=17(枚)
(3)只要孩子能提出问题并作出回答都可以。
网络阅读: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克而得名。第1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运动会每隔4年举行一届。后来人们将这一周期称为奥林匹克周期。自1883年开始,法国人顾拜旦致力于古代奥运会的复兴。经他与若干代人的努力,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于1894年6月23日成立,1896年4 月6日-15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的雅典举行。

F.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44页的例4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比例的内项和外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使学生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养成爱动脑、爱思考的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什么叫做比例?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二.新授课。
1.出示例4 :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得到右边的三角形。
4㎝
2㎝
6㎝ 3㎝
你能根据图中数据,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吗?
各小组讨论,然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写出几组不同的比例。
2. 介绍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介绍比例的“项”以及“前项”“后项”的含义。
3 : 6 = 2 : 4
外项
内项
提问:你能说出其它及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
3. 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所写出的不同的比例,放手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思考。体会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中,6和2(或3和4)可以同时做内项也可以同时做外项;体会到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
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这些比例有什么规律?
是不是所有的比例有这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再写出一些比例,验证一下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在这些比例中也同样存在。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发现的这一规律。
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

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说一说。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板书: =),请说一说外项和内项。
提问:在这个比例里交叉相乘的积有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交叉相乘的积相等。(根据比例基本性质)
4.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并说出所组成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分别是几,再分别计算外项的积和内项的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尝试解答,再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判断四个数能否成比例的方法可以用这四个数写成两个比,根据比值是否相等作出相应的判断;也可以把者四个数分成两组,根据每组数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相等作出判断。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发现,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比较简便。
四.达标检测: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没组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组成比例的写出比例式。
6:9=9:12 0.6:0.2= :
: =6:4 0.6:0.2= :
(2)、下面各组的四个数能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
2、3、4、5 、 、 、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那些收获和体会呢?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第2、3、4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的例5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的5~8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使学生在解比例的过程中,理解比例与方程的联系和区别,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 提问:什么叫比例的基本性质?
2.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口答)
4﹕3=2﹕1.5 =X﹕4=1﹕2
提问:根据积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后一题里的x 吗?
3. 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 教学新课。
1. 出示例5.李明在电脑上把下面的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照片的长是13.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提问:题中“按比例放大”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白了所谓的把照片“按比例放大”,就是把原图形中的各部分线段都按相同的比例放大。也就是说,放大前后相关线段的厘米数是可以组成不同比例的。
请同学们试试看,可以组成哪些比例?
放大后的宽不知道,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
请同学们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
你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吗?
让学生尝试解答,提醒列比例前要先写设语。
解:设放大后照片的宽是X厘米。
13.5:6=X:4
6X=13.5×4 第一步计算依据是什么?
6X=54
X=
答:放大后照片的宽是厘米。
解答后教师说明:【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教学“试一试”。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追问学生解题时的思考过程。
三. 巩固练习。
1. 做“练一练”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适当的追问学生思考过程,突出比例基本性质在解比例过程中的作用。
2. 做“思考题”
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然后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楚“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的含义,使学生明白:所谓“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就是说“两个外项的乘积是1”。而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推知“两个内项的积也是1”。所以另一个内项应该是的倒数.
四.达标检测:
(1)填空
1)( )叫做解比例。
2)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根据比例的( )可求出另一个未知项。
3)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1.8和0.6,这个比例两个外项的积是( )
4)把、0.5、20%、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是()。
(2)、解比例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解比例?
六. 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十第6、7、8三题。

G.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

如何上好数学练习课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品质的重要环节。在新课标理念下,练习课是“以练习为主”,“适当指导”,做到“导、练、议、评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掌握学法。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长期的实验,发现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与智能的发展关系密切,指出只有牢固掌握知识才能转化为学习者的技能、技巧与智力、能力。练习课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促使学生及时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技能、技巧与智力。只有上好一节练习课,学生才能充分掌握知识,才能把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才能由生活经验转变为深刻的记忆。我认为,一堂完整的练习课,应该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下面以“9加几”的练习课为题,作简要的分析。
一、做好思路梳理、知识再认
思路梳理这一环节中能使学生对刚学的新知识加深印象,特别是对学生进一步弄清解题方法及计算方法大有好处,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这一练习所围绕的知识点。因此,在进行练习前应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再认。在教学9加几的巩固练习前,可先让学生说说计算9加几第一步该怎样想,然后怎么办?对弄不清楚的同学,教师应再进行点拨。
二、注重练习设计的精而活
练习的关键在于不重数量讲究质量,改变形式,组织有效的练习,进行合理的评价。
练习的有效不在于老师出了多少道题给学生,而在于这几道题是否充分地发挥了其习题的功能。
1、练习设计应与教材习题为主。
练习课的练习设计要做到“课本习题为主,课外习题为辅”。具体做法是:以教材习题为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可将教材习题进行适当的组合和练习形式的改编。当教材习题太少,或者已经处理完了,但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与教学实际,需要加大练习量,这时可适当补充习题。
2、练习题设计要注意形式新颖,讲求实效。
灵活新颖的习题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如在“9加几”练习课教学中,我将枯燥的题组练习设计成孔雀开屏,让孩子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并展示出优胜小组的作品等等一系列的设计。从而学生学得轻松、扎实。
3、基本练习要多,引申练习要精。
基本练习是学生学会算法,懂得算理,巩固新知识的重要题目。这种练习要让学生多做,以达到全面过关的目的。引申练习是在学生理解了所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之后,教师把新知识作恰当扩展变式,加大应用题的尝试和广度,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如在“9加几”练习课教学中,我设计了“猜猜我身后藏着谁?”作为引申练习,引导学生思考,推理,判断,猜出小蜜蜂的身后的数字,有一定是几的,有可能是几的。
三、不能忽视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评价的主人,我们应安排课堂评价方面的内容,训练学生的评价能力。练习课毕竟不同于新授课,它以巩固和理解前一阶段所学知识作为基本的教学目标,要以学生的练习为主。但这并不等于说练习课就是单纯地让学生做做题目而已。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有些什么经验和体验、有些什么疑难和困惑,需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帮助学生提取经验,明确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老师也应积极参与其中,给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已有的经验,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认识练习课的地位作用,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练习,正确处理好练习课中的各种矛盾关系,做到精选、多变、巧练,通过点——线——面的层次的练习使知识形成网络。要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不仅要使学生扎实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提高练习课的效能。

H. 新教师如何准备小学数学复习课,练习课,新授课

新授课多注意基础即使

练习课要紧抓有代表性的题目

复习课复习下题目常见的重点

I. 小学数学练习课该怎么上

一、练习课的意义和目的学生的练习活动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的,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要进行批改与指导。因此,学生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新授课的课堂教学的质量有多高,都不能取消或代替练习课。练习课的意义表现为:(一)及时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并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长期的实验,发现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与智能的发展关系密切,指出只有牢固掌握
知识才能转化为学习者的技能、技巧与智力、能力。练习课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促使学生及时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技能、技巧与智力。(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练习课的主要特点是学生独立活动,独立完成。练习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自学,最终成为能立足社会独立工作的人。但新授课课内的教学活动,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又多,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探究学习,观察演示,学生主动活动以获取知识为主。而练习课以学生个体的独立活动为基本形式。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需要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这有助于学生发展智能和创造性才能,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信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可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等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教学。
二、练习课中练习的要求(一)练习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符合学生的一般水平。不可脱离教学大纲漫无边际地乱出题。
(二)练习要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应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并练习一些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练习。
(三)练习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要重视练习的质量,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四)要做到因材施教。在从多数学生实际水平出发的情况下,尽可能照顾优秀生和后进生的程度,对他们提出切合实际的不同要求。
(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规定完成练习的时间、认真读题、独立完成练习、自觉检查与改错、书面整洁等良好的练习习惯。
(六)把课内练习与课外练习结合起来,使课内练习成为课外练习的基础,课外练习作为课内练习的继续。
三、练习课的练习种类练习大致可分为:一是口头练习,复述、口头解释和分析问题等;二是书面练习,包括书面解答、习题演算、图表制作。。。。。。等等;三是实践活动练习,包括观察、实践、测量、测绘、制作、社会调查等。
四、练习课的练习设计练习设计的基本阶段(一)确定练习目的。目的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知识、能力进行巩固和提高,二是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水平。三是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巩固优点弥补缺陷。四是改进教学工作同时要教育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练习,掌握练习的主动权,主动探求知识、发展能力。
(二)科学地设计练习题。设计练习题是练习课的关键,关系到强化知识和技能的质量和标准,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性和可信性的保证。练习课的练习设计应做到:第一,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双基”为主,难易搭配;第二,覆盖面要宽,正确处理“双基”与智力、能力的关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兼顾理解、记忆、分析、综合、操作、运用几个方面,把不同要求和类型的题目加以组合,并合理分布,形成从易到难、从单项到综合的层次。每堂练习课都应有适量的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提高题;第三,练习的分量和难度要互相配合,做到适量、可行。要从练习时间的长短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考虑上、中、下学生的差别,使各类学生都得到激励、发展;第四,题型宜多样化,把选择、填空、比较异同、判断正误、解释概念、计算应用、分析思路、作图等动手实践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等题型结合起来;第五,练习题必须语言明确,表述清晰,不生歧意,准确反映题意。
(三)将口试、笔试、实践操作等、灵活结合的练习方式。
五、、练习课批改练习的方式及要求批改练习是检查教学效果,发现问题,改正错误,自觉调整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批改练习的方式,就范围来说,有全批全改、部分批改、轮流批改;就程度来讲,有精批细改、重点批改、粗略批改;就形式来看,有当面批改、背后批改、学生互相批改。在批改练习时教师要做到:(一)全面衡量学生的练习成绩。不仅看练习的结果、数量,还要看练习的过程与质量。
(二)随手摘记学生练习中的典型错误与创新,为分析讲评积累资料。
(三)针对练习的情况给出评价,评价要恰如其分,具有鼓励性和启发性,既肯定成绩又指出缺点和努力方向。
(四)批改后要及时总结分析,进行讲评。
六、练习课的辅导练习辅导是弥补大课堂教学不利于因材施教弱点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使教学工作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练习辅导的方式通常釆用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辅导对象一般是学习有困难或有特长的学生,但对一般水平的学生也不应忽视。
(一)练习辅导的内容包括:1、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改错;2、为基础差的学生辅导,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3、为优秀学生或具有特长的学生作个别指导,扩大其知识面,并为其发挥特长创造条件;4、进行学习方法指导;5、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方面的教育。
(二)对练习辅导的要求是:1、在练习课中教师要“耳听八方”“眼观六路”进行调查研究,确定辅导对对象和辅导内容,保证辅导的针对性;2、争取优秀学生的协助,让优秀学生帮助后进学生。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绝不能忽视练习辅导。同时,练习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要在抓好备课、上课的基础上进行,不能本未倒置。七、练习课学生的练习效果检查与评定(一)检查与评定学生的练习效果的意义这一教学环节的意义表现为:1、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2、能促进学生学习功课,巩固所学知识并加深理解,了解自己学业上的进步与缺陷,明确努力方向;3、使教师了解教学情况,改进教学工作;4、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更好地与学校配合,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练习课检查与评定学生练习效果的方法1、课堂提问,是考查学生在练习课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最简便、最直接、最经常的方法。这种方法师生直接接触,,可以由教师给学生以启发、追述,因此最易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提问一般在学生完成练习后运用,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在学生回答结束后,应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给以分数评定;如遇到全班学生都不能回答或基本不能回答时,教师要给以补充讲解;回答问题的学生要有普遍性,不能忽视后进学生或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
2、检查书面练习,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及学习上存在的其他问题。及时改正错误,查漏补缺。
3、随机测验。该方法侧重于检查学生对刚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题量小,难度低,多属单项练习性质,目的在于督促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这种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普遍检查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这种方法应注意:分量难度不宜过大,每次占用的时间不宜过长,次数不宜过多,可在一个教学环节学完后进行。另外还应及时适当的讲评。
4、日常观察。这种方法的主观性较大,但也很重要,是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观察的内容包括:是否进行课前预习,是否专心听讲,语言表达是否流畅,课后是否复习,以及阅读、写作、运用工具书等的熟练程度。教师可以从中找出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具体原因,在练习课中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

J.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

一、引导学生仔细审题,真正弄懂题意
不能正确理解把握题意,是错误的主要原因。较为普遍的情况有以下两种:一是小学生由于缺少社会生活经验,认知水平较低,客观情况也确实存在部分习题所取素材与生活不太贴近,使小学生对所描述的内容不能够清晰地理解。二是小学生由于阅读能力的限制,如“增加”与“增加到”等易混淆的词语不能够准确区分,造成对题意的错误判读,从而影响解题的正确率。三是高年级学生对分数应用题分析的不够,他们都是看到这几个数字就直接按以前学过的去做,根本就没有分析这题是不是跟以前的一样还是不一样,尤其对单位“1”的量分析的很不好,分析题就是看一遍,就拿起数字做,于是很可能里面就有陷阱。但是他们缺乏分析问题的耐心和仔细,我觉得要提高他们的能力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还有教师在布置练习时,不可全盘照搬,要精心筛选习题,或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作适当的改编,对学生可能误解的词语要事先适当引导学生讨论,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准确理解题目中所包含的信息。二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能力相对较弱,耐心不足,部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存在求速的心理状态,审题时走马观花,粗心大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解题方法的训练,而应该是把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与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耐心和细心的品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努力。如果学生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会有明显的提高。
二、 重视对数量关系分析
应用题教学把分析数量关系看作重中之重,而“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是说情节,题目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以致数量关系的分析被淡化,这是造成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完全依靠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的重要原因。我们应利用主题图的直观,注重学生对问题的完整表述,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的习惯。同时可适当增加纯文字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提倡算法多样化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解决数学问题是不能够掌握和运用合适的解题策略引起的。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善于分析总结各种问题的策略,也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写很多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然后让学生熟知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能够结合问题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并选择自己最喜欢最优的策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摆脱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大力提倡算法多样化,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倡导策略最优化。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之后,让学生探讨各种不同策略,比较不同策略的特征,理解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举一反三。通过讨论交流,从多种方法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策略,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数学能力,并发展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练习课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