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数学趣味题

小学数学趣味题

发布时间:2020-11-24 07:00:59

小学六年级数学趣味题100道

六年级一班第一小组种树,如果每人种5棵还剩14棵;如果每人种7棵就缺4棵。问这一小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
用算术来解:
先算人数:(14+4)/(7-5)=9
思路是这样的:每人种五棵之后,剩下14棵,每人再多种两棵,则缺4棵,也就是在原来的种树的数量上如果再加4棵树,正好每人多种2棵,于是每人多种两棵,大家一共多种18棵,因此人数为18/2=9。
再算种多少棵树:
9 * 5 + 14 =59 或 7 * 9- 4= 59
将一袋糖分给小朋友,如果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五块,则缺6块,如果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四块,则余四块.已知大班比小班少2个小朋友.这袋糖一共有多少块?
(6+4+4×2)÷(5-4)=18(人)(大班人数)
18+2=20(人)(小班人数)
18×5-6=84(块)
解:假设小班人数与大班人数一样多,那么小班每人发了4块糖果,那么就多出来原来的4块加上后来假设后又多出来的8块了。
答案:84人
解:(6+4+4*2)/(5-4)=18人(大班人数)
18+2=20人(小班人数)
18*5-6=84块 或 20*4+4=84块
说明:关键是理解4+4*2的含义,它表示假设小班人数与大班一样多,则若小班每人发4块,就一共可以多余(4+4*2)块。
小明去商店买练习本,如果买8本,可以剩下1元钱,如果买12本,还差一元钱,每本练习本多少钱?小明一共带了多少钱?

比较这两次,剩下1元钱 和 还差一元那么 两次前相差就是2元,但是多买了12-8=4本
也就是说4本用掉2元,那么一本就是2/4=0.5元
8*0.5+1=5元
或者12*0.5-1=5元
给同学们教打球。每两人一组。每组分6个球,少10个;每组分4个球,少2个。共有多少组?有几个球?
共有多少组
(10-2)÷(6-4)
李民的父亲将甲,乙两件上衣同时卖给一人,卖价均为a元,其中甲上衣盈利25%,乙上衣亏25%。请算一算这次生意是赔还是赚?若赔,赔了多少?
是赔的,赔了2a/15
甲和乙成本是2a+2a/15
盈利是指比成本多25%,亏是指比成本少25%
甲的成本:a/(1+25%)=五分之四a
乙的成本:a/(1-25%)=三分之四a
两者的成本是4/5a+4/3a=32/15a=二又十五分之二a
而两件衣服只2a所以是亏本了
3.有一个长方形,它的体积是102立方分米,如果长.宽.高都是质数,哪么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要算式)
1.甲组有图书是乙组的3倍,若乙组给甲组6本,则甲组的图书是乙组的五倍,原来甲组有图书多少本?
2.原来小明的画片是小红的3倍,后来两人各买了5张,这样小明的画片就是小红的2倍
1.应该学过假设了吧?
假设乙组的书有X本 ,那甲组有3x
5(X-6)=3x+6
X=18 甲有54本
2.假设小红的是x 那么小明的是3X
2(X+5)=3X+5
X=5 小红有5本 小明有15本
2.两个数相除商是8,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和是170,求被除数是多少?
2. 170-8=162 162/(8+1)=18 18*8=144
8.有一块长方形体育场地,如果把它的长和宽各增加6米,面积将增加1236平方米,原来体育场地的周长是多少米?
9.柳叔叔买来两筐苹果,每筐苹果数量一样。甲筐卖出150个,乙筐卖出194个,剩下的苹果甲筐是乙筐的3倍,原来两筐各有苹果多少个?
9. 194-150=44(个) 44/(3-1)=22(个) 194+22=216(个)
8. 1236-6*6=1200(平方米) 1200/6*2=400(米)
小丽与小杰两人骑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丽的速度为15千米/时,小杰的速度为17.5米/时,问经过几小时,他们相距32.5千米?
(这题是放在《分类讨论专题》上的,所以应该要分类讨论,请高手解答,要过程,做的好的追+)
第一种情况,两人还没相遇 (此时两人所走的路程之和为(65千米-32.5千米)
(65千米-32.5千米)/(15千米/时+17.5米/时)=1小时
第二种情况,两人相遇后又各自前进至相距32.5千米. (此时两人所走的路程之和为65千米+32.5千米)/
(65千米+32.5千米)/(15千米/时+17.5米/时)=3小时

1、有一堆糖果,其中奶糖占45%,再放入16块水果糖后,奶糖就只占25%,求奶糖块数。
2、苹果和梨共有77千克,若拿出苹果的5/11和12千克梨,剩下的苹果数是梨的三倍,原来苹果和梨各多少千克?
3、9棵树,种10行,行行有3棵,请问怎么种?
4、有两个半径分别为6厘米、8厘米深度相等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现在,甲容器里装满水倒入乙容器里,水深比乙容器的2/3低1厘米,求两个容器的深。
在1-500中,能被 2整除的数有500/ 2=250个
在1-500中,能被 3整除的数有500/ 3=166个
在1-500中,能被 7整除的数有500/ 7= 71个
在1-500中,能被 6整除的数有500/ 6= 83个
在1-500中,能被14整除的数有500/14= 35个
在1-500中,能被21整除的数有500/21= 23个
在1-500中,能被42整除的数有500/42= 11个
所以,在1~500中,不能被2整除,也不能被3整除,
又不能被7整除的数有500-250-166-71+83+35+23-11=143个数。

㈡ 适合小学生 的趣味数学

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从一加到一百
高斯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故事的第一手资料常来自高斯本人,因为他在晚年时总喜欢谈他小时后的事,我们也许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但许多人都证实了他所谈的故事。
高斯的父亲作泥瓦厂的工头,每星期六他总是要发薪水给工人。在高斯三岁夏天时,有一次当他正要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说:「爸爸,你弄错了。」然后他说了另外一个数目。原来三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他爸爸计算该给谁多少工钱。重算的结果证明小高斯是对的,这把站在那里的大人都吓的目瞪口呆。
高斯常常带笑说,他在学讲话之前就已经学会计算了,还常说他问了大人字母如何发音后,就自己学着读起书来。
七岁时高斯进了 St. Catherine小学。大约在十岁时,老师在算数课上出了一道难题:「把 1到 100的整数写下来,然后把它们加起来!」每当有考试时他们有如下的习惯:第一个做完的就把石板〔当时通行,写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师的桌子上,第二个做完的就把石板摆在第一张石板上,就这样一个一个落起来。这个难题当然难不倒学过算数级数的人,但这些孩子才刚开始学算数呢!老师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但他错了,因为还不到几秒钟,高斯已经把石板放在讲桌上了,同时说道:「答案在这儿!」其他的学生把数字一个个加起来,额头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却静静坐着,对老师投来的,轻蔑的、怀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后,老师一张张地检查着石板。大部分都做错了,学生就吃了一顿鞭打。最后,高斯的石板被翻了过来,只见上面只有一个数字:5050(用不着说,这是正确的答案。)老师吃了一惊,高斯就解释他如何找到答案: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对和为 101的数目,所以答案是 50×101=5050。由此可见高斯找到了算术级数的对称性,然后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合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地凑在一起。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高斯(Gauss 1777~1855)生于Brunswick,位于现在德国中北部。他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高斯这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偶而会给他一些指导,而父亲可以说是一名「大老粗」,认为只有力气能挣钱,学问这种劳什子对穷人是没有用的。
高斯很早就展现过人才华,三岁时就能指出父亲帐册上的错误。七岁时进了小学,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老师对学生并不好,常认为自己在穷乡僻壤教书是怀才不遇。高斯十岁时,老师考了那道著名的「从一加到一百」,终于发现了高斯的才华,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教高斯,就从汉堡买了一本较深的数学书给高斯读。同时,高斯和大他差不多十岁的助教Bartels变得很熟,而Bartels的能力也比老师高得多,后来成为大学教授,他教了高斯更多更深的数学。
老师和助教去拜访高斯的父亲,要他让高斯接受更高的教育,但高斯的父亲认为儿子应该像他一样,作个泥水匠,而且也没有钱让高斯继续读书,最后的结论是--去找有钱有势的人当高斯的赞助人,虽然他们不知道要到哪里找。经过这次的访问,高斯免除了每天晚上织布的工作,每天和Bartels讨论数学,但不久之后,Bartels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高斯了。
1788年高斯不顾父亲的反对进了高等学校。数学老师看了高斯的作业后就要他不必再上数学课,而他的拉丁文不久也凌驾全班之上。

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的轶事
华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
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勉强上完小学,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时满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仍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而且还常常挨戒尺。
金坛中学的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有慧眼,他研究了华罗庚涂鸦的本子才发现这许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孙子算经]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剩其三,七七数剩其二,问物几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他才十四岁,你猜一猜华罗庚他说出是多少?

陈景润:小时候,教授送我一颗明珠
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
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刚满4岁,抗日战争开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
小小陈景润,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
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师沈元。
沈元是中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教育家,中国航空界的泰斗。他本是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博士、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1948年回到福州料理家事,正逢战事,只好留在福州母校英华中学暂时任教,而陈景润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个班上的学生。
大学名教授教幼童,自有他与众不同、出手不凡的一招。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沈元上课,常常结合教学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名题名解,轻而易举地就把那些年幼的学童循循诱入了出神入化的科学世界,激起他们向往科学、学习科学的巨大热情。比如这一天,沈元教授就兴致勃勃地为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师手遗“珠“,照亮少年奋斗的前程
“我们都知道,在正整数中,2、4、6、8、10......,这些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1、3、5、7、9,等等,则被叫做奇数。还有一种数,它们只能被1和它们自身整除,而不能被其他整数整除,这种数叫素数。“
像往常一样,整个教室里,寂静地连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只有沈教授沉稳浑厚的嗓音在回响。
“二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中学教师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譬如,6=3+3,12=5+7,18=7+11,24=11+13......反反复复的,哥德巴赫对许许多多的偶数做了成功的测试,由此猜想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沈教授说到这里,教室里一阵骚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已经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但是,猜想毕竟是猜想,不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就永远只能是猜想。”这下子轮到小陈景润一阵骚动了。不过是在心里。
该怎样科学论证呢?我长大了行不行呢?他想。后来,哥德巴赫写了一封信给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欧勒。欧勒接到信十分来劲儿,几乎是立刻投入到这个有趣的论证过程中去。但是,很可惜,尽管欧勒为此几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却一直到死也没能为这个猜想作出证明。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二百多年来,曾令许许多多的学界才俊、数坛英杰为之前赴后继,竞相折腰。教室里已是一片沸腾,孩子们的好奇心、想像力一下全给调动起来。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而这位皇后头上的皇冠,则是数论,我刚才讲到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后皇冠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啊!”
沈元一气呵成地讲完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同学们议论纷纷,很是热闹,内向的陈景润却一声不出,整个人都“痴”了。这个沉静、少言、好冥思苦想的孩子完全被沈元的讲述带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神奇世界。在别的同学啧啧赞叹、但赞叹完了也就完了的时候,他却在一遍一遍暗自跟自己讲:
“你行吗?你能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吗?”
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黄口小儿。虽然这堂课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交流、甚至连交谈都没有,但又的确算得上一次心神之交,因为它奠就了小陈景润一个美丽的理想,一个奋斗的目标,并让他愿意为之奋斗一辈子!多年以后,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几年后,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慧眼识中,伯乐相马,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自此,在华罗庚的带领下,陈景润日以继夜地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漫长而卓绝的论证过程之中。
1966年,中国数学界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通报》上告知世人,他证明了(1+2)!
1973年2月,从“文革“浩劫中奋身站起的陈景润再度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其所证明的一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被命名为“陈氏定理”。不知道后来沈元教授还能否记得自己当年对这帮孩子们都说了些什么,但陈景润却一直记得,一辈子都那样清晰。
名人成长路
陈景润(1933-1996),当代著名数学家。1950年,仅以高二学历考入厦门大学,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后任研究员。1973年发表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积》。1979年,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问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㈢ 小学趣味数学题

1.四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5038,这四个连续自然数分别是( ),( ),( )。

2.一个口袋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各10个,要一次摸出相同颜色的小球,一次至少要摸出( )个球。

3.有下面两组数:
甲组:1、3、5、7、9、11、13、15、17、19
乙组:2、4、6、8、10、12、14、16、18、20
每次分别从甲、乙两组中各去一个数相加求和,不同的结果有( )个。

4.一个服装的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4件上衣或7条裤子,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服装。现有66名工人生产,每天最多能生产多少套服装?
问题补充:5、小王有三本集邮册,全部邮票的五分之一在第一本上,N除以8(N为非零自然数)在第二本上,剩余的39张在第三本上。小王有多少张邮票?

6.小明看着自己的成绩表预测:如果下次数学考试100分,那么总平均分是91分,如果下次考80分,那么数学总平均成绩是86分,小明数学统计表是已经有几次考试?

7.一个数乘以三分之四,粗心的小明把三分之四看成了四分之三。正确答案应该是多少?

小李和小王到书店买各同一本书,可是他们带的钱都不够,小李差4.5元,小王差0.6元,两人就决定和买一本,钱刚好够,这本书多少钱?
1 由于一个10,三个9相乘得7290超过5038,可知,此四个数最大不超过10.
假设这四个数,最大为10,则其余三个为7,8,9.
此四个数相乘得 7×8×9×10=5040
若这四个数中最大数为9,则其余三个为6,7,8.
此四个数相乘得 6×7×8×9=3024
由此可知.这四个数应该为7,8,9,10. 相乘结果应为5040

2 一次至少拿4个球,就可以保证有两个球的颜色相同.

3 甲组的数为 2n-1 ,n为1,2,3,4,5,6,7,8,9,10
乙组的数为 2t, t为1,2,3,4,5,6,7,8,9,10
则甲、乙两组各取一数相加结果为 2n-1+2t
结果只取决于n+t. 因此只要知道 n+t 有多少个不同结果,就可以知道原题意有多少个不同结果。
(1)当n=1时,t取任意数,则有10个结果;
(2)当n=2时,只有当t=10时,才得到与(1)不同的结果;
(2)当n=3时,只有当t=10时,才得到与(1)、(2)不同的结果;
...........................
(10)当n=10时,只有当t=10时,才得到与(1),(2)......,(10)不同的结果
因此共有 10+1×9=19 个不同结果

4 设x名工人生产上衣,得
4x=7×(66-x)
则x=42
所以一天可以生产 4×42=168 套服装

6 设有x次考试的成绩,现在的平均分为a.则有
(xa+100)/(x+1)=91
(xa+80)/(x+1)=86
两式相减得20/(x+1)=5
则x=3 a=88
即 现有3次考试的成绩

5 设其有x张邮票.得
x/5+N/8+39=x
化简得 4x/5-N/8=39
由题意知,N为8的陪数,又4x/5为偶数,39为奇数.则N为8的奇数陪数.设N=(2t+1)×8 得4x/5-(2t+1)=39
x=(100+5t)/2
则5t为偶数,再设t=2w,得x=(100+5×2w)/2=50+5w
由此可知,共有50+5w 张邮票, w为0,1,2,3,4,......
此时N=32w+8

7 设被乘数为a,则结果应为4a/3

㈣ 几个趣味的小学数学题!

1.设张有钱5X,用去3X,剩2X;王有4Y,用去3Y,剩Y;李有3Z,用去2Z,剩Z
因为3X=3Y=2Z
所以X=Y=2Z/3
所以5X+4Y+3Z=5X+4X+9X/2=54
X=4
Y=4
Z=6
2X+Z=8+6=14(元)
答:张和李两人剩下的钱共有内14元.
2.说明梨的容总数减去1,是2
3
4
5
6的公倍数,至少就是最小公倍数.
2
3
4
5
6的最小公倍数是:60
60+1=61(个)
答:这筐梨至少有61个.

㈤ 五年级趣味数学题要10道

1)某工厂生产一批玩具,完成任务的五分之三后,又增加了280件,这样还需要做的玩具比原来的多10%.原来要做多少玩具?(请写出计算过程)
解:
增加的部分就是原来的:3/5+10%

所以原来要做:280/(3/5+10%)=400件

(2)某校办工厂这个月生产本子的增值额为3万元.如果按增值额的17%交纳增值税,这个月应交纳增值税多少元?(请写出计算过程)
应该交:30000*17%=5100元

(3)爸爸这个月的工资是2100元,按规定工资在1600元以上的部分应缴纳所得税,如果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收入调节税,爸爸这个月应交纳税多少元?他实际收入多少元?(请写出计算过程)

应该交:(2100-1600)*5%=25元
实际收入:2100-25=2075元
一、有关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应用题

1、解放军战士开垦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它的底为24米,高为16米。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
s=ah 24*16=384

2、一块梯形小麦试验田,上底86米,下底134米,高6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s=(a+b)*h/2 (86+134)*60/2=6600

3、一块三角形土地,底是358米,高是160米,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s=ah/2 358*160/2=28640

二、归总应用题

1、解放军运输连运送一批煤,如果每辆卡车装4.5吨,需要16辆车一次运完。如果每辆卡车装6吨,需要几辆车一次运完?
4.5*16/6=12

2、同学们摆花,每人摆9盆,需要36人;如果要18人去摆,每人要摆多少盆?

36*9/18=18

三、三步计算应用题

太阳沟小学举行数学知识竞赛。三年级有60人参加,四年级有45人参加,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四年级人数的2倍。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45*2+45+60=195

四、相遇应用题

1、张明和李红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张明每分走50米,李红每分走40米,经过12分两人相遇。两人相距多少米?

(50+40)*12=1080

2、甲乙两地相距255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对开。甲车每小时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7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255/(48+37)=3

五、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

1、向群文具厂每小时能生产250个文具盒。多少小时能生产10000个?
设:x小时能生产10000个
250x=10000
x=40
答:40小时能生产10000

六、有关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容积)计算的应用题

1、一个长方体的铁盒,长18厘米,宽15厘米,高12厘米。做这个铁盒的容积是多少?
18*15*12=3240

2、一个正方体棱长1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15*15*15=3375
1、填一填
(1)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他们的和是( )。
(2)一根铁丝长45 米,比另一根短14 米,两根铁丝共( )米。
(3)一根铁丝长45 米,另一根比它短17 米,另一根长( )米。
(4)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 ),化成( ),再加减。
(5)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13 ,第二天运走它的25 ,还剩这批化肥的( )没有运。
(6)把下面的分数和小数互化。
0.75=( ) 25 =( ) 3.42=( )
58 =( ) 2.12=( ) 414 =( )
2、计算题
512 +34 +112 710 -38 -18 415 +56
12 -(34 -38 ) 56 -(13 +310 ) 23 +56
3、解方程
17 +x=23 45 -x=14 x-16 =38
5、解决问题
(1)有一块布料,做上衣用去78 米,做裤子用去34 米,还剩112 米,这些布料一共用去多少米?
(2)某工程队修一条路,第一周修了49 千米,第二周修了29 千米,第三周修的比前两周的总和少16 千米,第三周修了多少?
(3)课堂上学生做实验用15 小时,老师讲解用310 小时,其余的时间学生独立做作业。已知每堂课是23 小时,学生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

一填空题
1. 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 )份。
2.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 )个 是 , 里有( )个 。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24千克=( )吨 4米20厘米=( )米
360米=( )千米 1小时=( )日
5. = = = =( )÷9=44÷( )
6.分数单位是 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的最简分数是( )。
7.把2米长的木料,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8. + 表示( )个( )加上( )个( ),和是( )。
9. 、 、 、 这几个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10.把下面各组分数从大到小排列。
、 、 ( )>( )>( )
、 、4.5 ( )>( )>( )
二、选择题:
1.下列各数中,不小于 的是( )。
A、1 B、 C、
2.把5千克盐放入20千克水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
A、 B、 C、
3.小于 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
A、3 B、4 C、无数
4. 和 这两个分数( )。
A、意义相同 B、大小相等 C、分数单位相同
5.甲的 等于乙的 ,那么甲( )乙。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三、判断题。
1.3千克水的 和1千克水的 一样重。 ( )
2. 吨棉花= 吨铁。 ( )
3.1 是一个最简分数。 ( )
4.因为 比 小,所以 的分数单位比 的分数单位小。( )
5.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 )
6. 米比 大。 ( )
7.最简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数。 ( )
四、口算。
+0.5 + 3.6+ +
2.4-1 +3.6 6.43- -0.375
五、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尽量简算)
1+ - + - - -

2.15-( - ) 2.85+ +2.15+ 3.4-(0.25+ )

六、解方程。
+x=5.6 x- = x-(1.4+ )=1.8

七、列式计算。
1. 甲数是 ,比乙数多0.75,两数的和是多少?

2. 一个数减去3.25的差加上 ,结果是2.5,这个数是多少?

八、应用题。
1. 五三班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 做同样的零件,小张12小时可做27个,小王6小时可做13个,小赵 8小时可做19个。谁做得最快?谁做得最慢?

3. 修一条1500米长的路,第一周完成了全工程的 ,第二周完成了全工程的 ,再修全工程的几分之几就完成了全部任务?

4. 王林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和第三天都比第一天多看全书的 ,三天后还剩全书的几分之几没看?

5. 有一个长方形,周长是68厘米,已知长是2 分米,宽是多少厘米?
回答者: 断翼天使ylq - 秀才 三级 1-18 10:07
干什么呀?????
回答者: 小朝夕 - 试用期 一级 1-20 13:12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解题公式

单位“1”已知: 单位“1” × 对应分率 = 对应数量

求单位“1”或单位“1”未知: 对应数量 ÷ 对应分率 = 单位“1”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公式:

一个数 ÷ 另一个数 =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公式:

多的数量÷单位“1” =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公式:

少的数量÷单位“1” =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注意:这里的“多”、“少”还可以换成“增产”、“节约”等字。)

(注意:例题:(1)果园里有桃树120棵,梨树的棵数比桃树多20%,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2)果园里有桃树120棵,比梨树的棵数少20%,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分析思路:先找出单位“1”,确定已知还是未知,单位“1” 知道就用乘法,单位“1”不知道就用除法。“比谁多(少)几分之几“列式就是“1+(-)几分之几”。)

列式:(1)120×(1+20%)

(2)120÷(1-20%)

打折、利润、利息、税收应用题的解题公式

含义:“八折”的含义是:现价是原价的80%;“八五折”的含义是:现价是原价的85%

公式:

现价 = 原价 × 折数(通常写成百分数形式)

利润 = 售价 - 成本

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时间

税后利息 = 本金×利率×时间×80%(注意:国债和教育储蓄不交税)

应纳税额 = 需要交税的钱 × 税率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有关公式及关键语句

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的比值叫做圆周率。 π = C ÷ d

已知直径求周长:C = πd 已知周长求直径:d = C ÷π

已知半径求周长:C = 2πr 已知周长求半径:r = C÷π÷2

已知半径求面积:S =πr

已知直径求面积:r = d÷2

S = πr

已知周长求面积:r = C÷π÷2

S = πr

半圆周长 = C ÷ 2 + d (注意:半圆周长 = 5.14r,适用于填空题)

半圆面积 = S ÷ 2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图见书本)

(1)拼成的长方形面积 = 圆的面积

(2)拼成的长方形的长 = 圆周长的一半 ( 长 = )

(3)拼成的长方形的宽 = 圆的半径 ( 宽 = r )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⑴、一个数由3个100、2个10、5个0.01组成,这个数写作( )。

⑵、7吨560千克=( )吨, 1 小时=( )分

⑶、把子80分解质因数,(180= )

⑷、 的分数单位是( ),它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

位就得最小的质数。

⑸、2.7∶1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⑹、一个三角形至少有( )个锐角。

⑺、一个圆柱体钢铁可以铸成( )个等底等高的圆锥体。

⑻、5米布用去 米,剩下多少米?列式是( )。

⑼、圆是轴对称圆形,它的对称轴有( )条。

⑽、小学数学竞赛的获奖人数共30名,一、二、三等奖人数的比是

1∶2∶3,获三等奖的人数有( )名。

⑾、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 )。

⑿、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广州的距离是6

厘米,北京到广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共8分)

⑴、16和24的最大公约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 。 ( )

⑵、循环小数0.5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约得0.55。 ( )

⑶、果园里栽了50棵树,有3棵没有成活,成活率是97%。 ( )

⑷、甲数比乙数少20%,乙数比甲数多25%。 ( )

⑸、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 )

⑹、3千克的 和1千克的 一样重。 ( )

⑺、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 )

⑻、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m,那么最大的数是( +1)。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8分)

⑴、两个质数的积一定不是( )。

A、质数 B、合数 C、奇数 D、偶数

⑵、若 是假分数, 是真分数,那么( )。

A、X<5 B、X>5 C、X=5 D、X=6

⑶、小红晚上9∶40上火车,第二天上午8∶12下火车,她在火车上的时间是( )。

A、10小时32分 B、1小时28分 C、10点32分

⑷、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⑸、两个棱长都是4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A、168 B、192 C、160

⑹、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的度数是顶角度数的 ,顶角是( )。

A、1200 B、1350 A、300

⑺、要清楚地表示我校六年级各班人数的多少,绘制( )统计图最好。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⑻、甲数是135,( ),乙数是多少?,这道题缺一个条件,如果计算乙数的算

式是:135×(1+ ),请在括号里补上下面相应的条件。

A、乙数是甲的 B、甲数比乙数多 C、乙数比甲数多
四、计算题。(共34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0.125+ = 0.6-0.06= 4-3 =

× = 6 ÷3= 1÷ =

2、求下面X的值。(6分)

X-0.3×2.4=1.54 1 ∶3.5=

3、脱式计算。(12分)

72.56―18.74―21.26 3.7× +63×

1375-1702÷23 24÷1.6-0.8×0.9

4、列式计算。(6分)

⑴、24的25%减去3 的差去除4 ,商是多少?

⑵、比一个数的 少2.4的数是7.6,求这个数。

5、下图正方形的边长是3分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4分)

五、应用题。(每题5分,共30分)

1、张家界百货大楼降价20%出售一种毛衣,只卖96元钱,这种毛衣的原价是多少?

2、二家河乡计划在一片荒滩上植树1346棵,已经栽了7天,平均每天栽103棵。剩下的要5天栽完,平均每天要栽多少棵?

3、甲乙两城相距624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的平均速度是65千米,货车的平均速度是客车的 。两车开出以后几小时相遇?

4、小华读一本书,原计划每天读85页,12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读102页,几天可以读完?(用比例解)

5、把一个体积为314立方厘米的铁块,熔铸成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体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约是多少厘米?

6、某粮店本月卖出去原有大米的 以后,又运来720千克,这时所存的大米恰好是原有大米的80%,这个粮店原有大米多少千克?
题1、营业员把一张5元的人民币和一张5角的人民币换成了28张票面为1元和1角的人民币,求换来的这两种人民币各多少张?

题2、有一元,二元,五元的人民币共50张,总面值为116元,已知一元的比二元的多2张,问三种面值的人民币各多少张?

题3、有3元,5元和7元的电影票400张,一共价值1920元,其中7元和5元的张数相等,三种价格的电影票各多少张?

题4、用大、小两种汽车运货,每辆大汽车装18箱,每辆小汽车装12箱,现在有18车货,价值3024元,若每箱便宜2元,则这批货价值2520元,问:大、小汽车各有多少辆?

题5、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20次,雨天每天可运12次,它一共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这几天中有几天是雨天?

题6、运来一批西瓜,准备分两类卖,大的每千克0.4元,小的每千克0.3元,这样卖这批西瓜共值290元,如果每千克西瓜降价0.05元,这批西瓜只能卖250元,问:有多少千克大西瓜?

题7、甲、乙二人投飞镖比赛,规定每中一次记10分,脱靶每次倒扣6分,两人各投10次,共得152分,其中甲比乙多得16分,问:两人各中多少次?

题8、某次数学竞赛共有20条题目,每答对一题得5分,错了一题不仅不得分,而且还要倒扣2分,这次竞赛小明得了86分,问:他答对了几道题?
.解:设有1元的x张,1角的(28-x)张
x+0.1(28-x)=5.5
0.9x=2.7
x=3
28-x=25
答:有一元的3张,一角的25张。

2.解:设1元的有x张,2元的(x-2)张,5元的(52-2x)
x+2(x-2)+5(52-2x)=116
x+2x-4+260-10x=116
7x=140
x=20
x-2=18
52-2x=12
答:1元的有20张,2元18张,5元12张。

3.解:设有7元和5元各x张,3元的(400-2x)张
7x+5x+3(400-2x)=1920
12x+1200-6x=1920
6x=720
x=120
400-2x=160
答:有3元的160张,7元、5元各120张。

4.解:货物总数:(3024-2520)÷2=252(箱)
设有大汽车x辆,小汽车(18-x)辆
18x+12(18-x)=252
18x+216-12x=252
6x=36
x=6
18-x=12
答:有大汽车6辆,小汽车12辆。

5.解:天数=112÷14=8天
设有x天是雨天
20(8-x)+12x=112
160-20x+12x=112
8x=48
x=6
答:有6天是雨天。

6.解:西瓜数:(290-250)÷0.05=800千克
设有大西瓜x千克
0.4x+0.3(800-x)=290
0.4x+240-0.3x=290
0.1x=50
x=500
答:有大西瓜500千克。

7.解:甲得分:(152+16)÷2=84分
乙:152-84=68分
设甲中x次
10x-6(10-x)=84
10x-60+6x=84
16x=144
x=9
设乙中y次
10y-6(10-y)=68
16y=128
y=8
答:甲中9次,乙8次。

8.解:设他答对x道题
5x-2(20-x)=86
5x-40+2x=86
7x=126
x=18
答:他答对了18题。
例1 :货轮上卸下若干只箱子,总重量为10吨,每只箱子的重量不超过1吨,为了保证能把这些箱子一次运走,问至少需要多少辆载重3吨的汽车?
[分析] 因为每一只箱子的重量不超过1吨,所以每一辆汽车可运走的箱子重量不会少于2吨,否则可以再放一只箱子。所以,5辆汽车本是足够的,但是4辆汽车并不一定能把箱子全部运走。例如,设有13只箱子,,所以每辆汽车只能运走3只箱子,13只箱子用4辆汽车一次运不走。
因此,为了保证能一次把箱子全部运走,至少需要5辆汽车。
例2: 用10尺长的竹竿来截取3尺、4尺长的甲、乙两种短竹竿各100根,至少要用去原材料几根?怎样截法最合算?
[分析] 一个10尺长的竹竿应有三种截法:
(1) 3尺两根和4尺一根,最省;
(2) 3尺三根,余一尺;
(3) 4尺两根,余2尺。
为了省材料,尽量使用方法(1),这样50根原材料,可截得100根3尺的竹竿和50根4尺的竹竿,还差50根4尺的,最好选择方法(3),这样所需原材料最少,只需25根即可,这样,至少需用去原材料75根。
例3: 一个锐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两位数,而且是三个连续偶数,它们个位数字的和是7的倍数,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最长应是多少厘米?
[分析] 因为三角形三边是三个连续偶数,所以它们的个位数字只能是0,2,4,6,8,并且它们的和也是偶数,又因为它们的个位数字的和是7的倍数,所以只能是14,三角形三条边最大可能是86,88,90,那么周长最长为86+88+90=264厘米。
例4: 把25拆成若干个正整数的和,使它们的积最大。
[分析] 先从较小数形开始实验,发现其规律:
把6拆成3+3,其积为3×3=9最大;
把7拆成3+2+2,其积为3×2×2=12最大;
把8拆成3+3+2,其积为3×3×2=18最大;
把9拆成3+3+3,其积为3×3×3=27最大;……
这就是说,要想分拆后的数的乘积最大,应尽可能多的出现3,而当某一自然数可表示为若干个3与1的和时,要取出一个3与1重合在一起再分拆成两个2之和,因此25可以拆成3+3+3+3+3+3+3+2+2,其积37×22=8748为最大。
例5: A、B两人要到沙漠中探险,他们每天向沙漠深处走20千米,已知每人最多可携带一个人24天的食物和水,如果不准将部分食物存放于途中,问其中一个人最远可以深入沙漠多少千米(要求最后两人返回出发点)?如果可以将部分食物存放于途中以备返回时取用呢?
[分析] 设A走X天后返回,A留下自己返回时所需的食物,剩下的转给B,此时B共有(48-3X)天的食物,因为B最多携带24天的食物,所以X=8,剩下的24天食物,B只能再向前走8天,留下16天的食物供返回时用,所以B可以向沙漠深处走16天,因为每天走20千米,所以其中一人最多可以深入沙漠320千米。
如果改变条件,则问题关键为A返回时留给B24天的食物,由于24天的食物可以使B单独深入沙漠12天的路程,而另外24天的食物要供A、B两人往返一段路,这段路为24÷4=6天的路程,所以B可以深入沙漠18天的路程,也就是说,其中一个人最远可以深入沙漠360千米。
例6: 甲、乙两个服装厂每个工人和设备都能全力生产同一规格的西服,甲厂每月用的时间生产上衣, 的时间生产裤子,全月恰好生产900套西服;乙厂每月用 的时间生产上衣, 的时间生产裤子,全月恰好生产1200套西服,现在两厂联合生产,尽量发挥各自特长多生产西服,那么现在每月比过去多生产西服多少套?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甲厂生产一条裤子与一件上衣的时间之比为2:3;因此在单位时间内甲厂生产的上衣与裤子的数量之比为2:3;同理可知,在单位时间内乙厂生产上衣与裤子的数量之比是3:4;,由于,所以甲厂善于生产裤子,乙厂善于生产上衣。两厂联合生产,尽量发挥各自特长,安排乙厂全力生产上衣,由于乙厂生产 月生产1200件上衣,那么乙厂全月可生产上衣1200÷ =2100件,同时,安排甲厂全力生产裤子,则甲厂全月可生产裤子900÷ =2250条。
为了配套生产,甲厂先全力生产2100条裤子,这需要2100÷2250=月,然后甲厂再用月单独生产西服900×=60套,于是,现在联合生产每月比过去多生产西服
(2100+60)-(900+1200)=60套
例7 今有围棋子1400颗,甲、乙两人做取围棋子的游戏,甲先取,乙后取,两人轮流各取一次,规定每次只能取7P(P为1或不超过20的任一质数)颗棋子,谁最后取完为胜者,问甲、乙两人谁有必胜的策略?
[分析] 因为1400=7×200,所以原题可以转化为:有围棋子200颗,甲、乙两人轮流每次取P颗,谁最后取完谁获胜。
[解] 乙有必胜的策略。
由于200=4×50,P或者是2或者可以表示为4k+1或4k+3的形式(k为零或正整数)。乙采取的策略为:若甲取2,4k+1,4k+3颗,则乙取2,3,1颗,使得余下的棋子仍是4的倍数。如此最后出现剩下数为不超过20的4的倍数,此时甲总不能取完,而乙可全部取完而获胜。
[说明] (1)此题中,乙是“后发制人”,故先取者不一定存在必胜的策略,关键是看他们所面临的“情形”;
(2)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这个问题的解法,将所有的情形--剩余棋子的颗数分成两类,第一类是4的倍数,第二类是其它。若某人在取棋时遇到的是第二类情形,那么他可以取1或2或3,使得剩下的是第一类情形,若取棋时面临第一类情形,则取棋后留给另一个人的一定是第二类情形。所以,谁先面临第二类情形谁就能获胜,在绝大部分双人比赛问题中,都可采用这种方法。
例8 有一个80人的旅游团,其中男50人,女30人,他们住的旅馆有11人、7人和5人的三种房间,男、女分别住不同的房间,他们至少要住多少个房间?
[分析] 为了使得所住房间数最少,安排时应尽量先安排11人房间,这样50人男的应安排3个11人间,2个5人间和1个7人间;30个女人应安排1个11人间,2个7人间和1个5人间,共有10个房间。

[练习]
1、十个自然数之和等于1001,则这十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可能取的最大值是多少?(不包括0)
2、在两条直角边的和一定的情况下,何种直角三角形面积最大,若两直角边的和为8,则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多少?
3、5个人各拿一个水桶在自来水龙头前等候打水,他们打水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和5分钟,如果只有一个水龙头适当安排他们的打水顺序,就能够使每个人排队和打水时间的总和最小,那么这个最小值是多少分钟?
4、某水池可以用甲、乙两水管注水,单放甲管需12小时注满,单放乙管需24小时注满。若要求10小时注满水池,并且甲、乙两管合放的时间尽可能地少,则甲乙两管全放最少需要多少小时?
5、有1995名少先队员分散在一条公路上值勤宣传交通法规,问完成任务后应该在该公路的什么地点集合,可以使他们从各自的宣传岗位沿公路走到集合地点的路程总和最小?
6、甲、乙两人轮流在黑板上写下不超过10的自然数,规则是禁止写黑板上已写过的数的约数,不能完成下一步的为失败者。问:是先写者还是后写者必胜?如何取胜?

[习题参考答案及思路分析]
1、∵1001=7×11×13,∴可以7×13为公约数,这样这十个正整数可以是 ,91×2,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为91。
2、对于直角三角形而言,在直角边的和一定的情况下,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最大。若两直角边的和为8,则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 ×4×4=8。
3、为了使每个人排队和打水时间的总和最小,有两种方法:
(1)排队的人尽量少;(2)每次排队的时间尽量少。因此应先让打水快的人打水,才能保证开始排队人多的时候,每个人等待的时间要少,故共需5×1+4×2+3×3+2×4+5=35(分钟)。
4、由于甲、乙单独开放都不可能在10小时注满水池,因此必须有时间甲、乙全放。为了使它们合放的时间最少,应尽量开放甲管(速度快),这样甲开10小时注满水池的,余下 只能由乙注满,需。因此甲乙两管全放最少需要4小时。
5、此问题我们可以从最简单问题入手,寻找规律,从而解决复杂问题,最后集合地点应在中间地点。
6、先写者存在获胜的策略。甲第一步写6,乙仅可写4,5,7,8,9,10中的一个,把它们分成数对(4,5),(8,10),(7,9)。
一共30题哦!!!

㈥ 求简短的数学趣味题 !50道、

1、两个男孩各骑一辆自行车,从相距2O英里(1英里合1.6093千米)的两个地方,开始沿直线相向骑行。在他们起步的那一瞬间,一辆自行车车把上的一只苍蝇,开始向另一辆自行车径直飞去。它一到达另一辆自行车车把,就立即转向往回飞行。这只苍蝇如此往返,在两辆自行车的车把之间来回飞行,直到两辆自行车相遇为止。如果每辆自行车都以每小时1O英里的等速前进,苍蝇以每小时15英里的等速飞行,那么,苍蝇总共飞行了多少英里?

答案:
每辆自行车运动的速度是每小时10英里,两者将在1小时后相遇于2O英里距离的中点。苍蝇飞行的速度是每小时15英里,因此在1小时中,它总共飞行了15英里。
许多人试图用复杂的方法求解这道题目。他们计算苍蝇在两辆自行车车把之间的第一次路程,然后是返回的路程,依此类推,算出那些越来越短的路程。但这将涉及所谓无穷级数求和,这是非常复杂的高等数学。据说,在一次鸡尾酒会上,有人向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提出这个问题,他思索片刻便给出正确答案。提问者显得有点沮丧,他解释说,绝大多数数学家总是忽略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简单方法,而去采用无穷级数求和的复杂方法。
冯·诺伊曼脸上露出惊奇的神色。“可是,我用的是无穷级数求和的方法.”他解释道

2、 有位渔夫,头戴一顶大草帽,坐在划艇上在一条河中钓鱼。河水的流动速度是每小时3英里,他的划艇以同样的速度顺流而下。“我得向上游划行几英里,”他自言自语道,“这里的鱼儿不愿上钩!”
正当他开始向上游划行的时候,一阵风把他的草帽吹落到船旁的水中。但是,我们这位渔夫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草帽丢了,仍然向上游划行。直到他划行到船与草帽相距5英里的时候,他才发觉这一点。于是他立即掉转船头,向下游划去,终于追上了他那顶在水中漂流的草帽。
在静水中,渔夫划行的速度总是每小时5英里。在他向上游或下游划行时,一直保持这个速度不变。当然,这并不是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例如,当他以每小时5英里的速度向上游划行时,河水将以每小时3英里的速度把他向下游拖去,因此,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仅是每小时2英里;当他向下游划行时,他的划行速度与河水的流动速度将共同作用,使得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为每小时8英里。
如果渔夫是在下午2时丢失草帽的,那么他找回草帽是在什么时候?

答案:
由于河水的流动速度对划艇和草帽产生同样的影响,所以在求解这道趣题的时候可以对河水的流动速度完全不予考虑。虽然是河水在流动而河岸保持不动,但是我们可以设想是河水完全静止而河岸在移动。就我们所关心的划艇与草帽来说,这种设想和上述情况毫无无差别。
既然渔夫离开草帽后划行了5英里,那么,他当然是又向回划行了5英里,回到草帽那儿。因此,相对于河水来说,他总共划行了10英里。渔夫相对于河水的划行速度为每小时5英里,所以他一定是总共花了2小时划完这10英里。于是,他在下午4时找回了他那顶落水的草帽。
这种情况同计算地球表面上物体的速度和距离的情况相类似。地球虽然旋转着穿越太空,但是这种运动对它表面上的一切物体产生同样的效应,因此对于绝大多数速度和距离的问题,地球的这种运动可以完全不予考虑.

3、一架飞机从A城飞往B城,然后返回A城。在无风的情况下,它整个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每小时100英里。假设沿着从A城到B城的方向笔直地刮着一股持续的大风。如果在飞机往返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发动机的速度同往常完全一样,这股风将对飞机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有何影响?
怀特先生论证道:“这股风根本不会影响平均地速。在飞机从A城飞往B城的过程中,大风将加快飞机的速度,但在返回的过程中大风将以相等的数量减缓飞机的速度。”“这似乎言之有理,”布朗先生表示赞同,“但是,假如风速是每小时l00英里。飞机将以每小时200英里的速度从A城飞往B城,但它返回时的速度将是零!飞机根本不能飞回来!”你能解释这似乎矛盾的现象吗?

答案:
怀特先生说,这股风在一个方向上给飞机速度的增加量等于在另一个方向上给飞机速度的减少量。这是对的。但是,他说这股风对飞机整个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不发生影响,这就错了。
怀特先生的失误在于:他没有考虑飞机分别在这两种速度下所用的时间。
逆风的回程飞行所用的时间,要比顺风的去程飞行所用的时间长得多。其结果是,地速被减缓了的飞行过程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因而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要低于无风时的情况。
风越大,平均地速降低得越厉害。当风速等于或超过飞机的速度时,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变为零,因为飞机不能往回飞了。

4、《孙子算经》是唐初作为“算学”教科书的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共三卷,上卷叙述算筹记数的制度和乘除法则,中卷举例说明筹算分数法和开平方法,都是了解中国古代筹算的重要资料。下卷收集了一些算术难题,“鸡兔同笼”问题是其中之一。原题如下: 令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

问雄、兔各几何?

原书的解法是;设头数是a,足数是b。则b/2-a是兔数,a-(b/2-a)是雉数。这个解法确实是奇妙的。原书在解这个问题时,很可能是采用了方程的方法。

设x为雉数,y为兔数,则有

x+y=b, 2x+4y=a

解之得

y=b/2-a,

x=a-(b/2-a)

根据这组公式很容易得出原题的答案:兔12只,雉22只。

5、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营一家有80间套房的旅馆,看看知识如何转化为财富。
经调查得知,若我们把每日租金定价为160元,则可客满;而租金每涨20元,就会失去3位客人。 每间住了人的客房每日所需服务、维修等项支出共计40元。
问题:我们该如何定价才能赚最多的钱?
答案:日租金360元。
虽然比客满价高出200元,因此失去30位客人,但余下的50位客人还是能给我们带来360*50=18000元的收入; 扣除50间房的支出40*50=2000元,每日净赚16000元。而客满时净利润只有160*80-40*80=9600元。
当然,所谓“经调查得知”的行情实乃本人杜撰,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6 数学家维纳的年龄,全题如下:我今年岁数的立方是个四位数,岁数的四次方是个六位数,这两个数,刚好把十个数字0、1、2、3、4、5、6、7、8、9全都用上了,维纳的年龄是多少? 解答:咋一看,这道题很难,其实不然。设维纳的年龄是x,首先岁数的立方是四位数,这确定了一个范围。10的立方是1000,20的立方是8000,21 的立方是9261,是四位数;22的立方是10648;所以10=<x<=21 x四次方是个六位数,10的四次方是10000,离六位数差远啦,15的四次方是50625还不是六位数,17的四次方是83521也不是六位数。18的四次方是104976是六位数。20的四次方是160000;21的四次方是194481; 综合上述,得18=<x<=21,那只可能是18,19,20,21四个数中的一个数;因为这两个数刚好把十个数字0、1、2、3、4、5、 6、7、8、9全都用上了,四位数和六位数正好用了十个数字,所以四位数和六位数中没有重复数字,现在来一一验证,20的立方是80000,有重复;21 的四次方是194481,也有重复;19的四次方是130321;也有重复;18的立方是5832,18的四次方是104976,都没有重复。所以,维纳的年龄应是18。
有只猴子在树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离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会家,
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馋,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问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几根香
蕉?

25根。

先背50根到25米处,这时,吃了25根,还有25根,放下。回头再背剩下的50根,走到25米处时,又吃了25根,还有25根。再拿起地上的25根,一共50根,继续往家走,一共25米,要吃25根,还剩25根到家。

把一张纸裹在一支粉笔上,再用刀斜着把粉笔切断,请问把纸展开后断边为什么形状?
答案:正弦曲线
大雪后的一天,婷婷和爸爸从同一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分别步测一个圆形花园的周长。婷婷毎步长54厘米,爸爸毎步长72厘米,由于两个人的脚印有重合,所以雪地上只留下60个脚印。问:这个花园的周长是多少米?
理由,列式
假设法
求54和72的最小公倍数216
即求216厘米中共有几个脚印
216/54+216/72-1 (因为刚开始两人脚印重合)
=4+3-1
=6
60/6=10
216*10=2160(cm)
五年级奥数
包含与排除
1、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有15人参加数学小组,18人参加航模小组,有10人两个小组都参加。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

解:两个小组共有(15+18)-10=23(人),

都不参加的有40-23=17(人)

答:有17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

--
2、某班45个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数学得满分的有10人,数学及语文成绩均得满分的有3人,这两科都没有得满分的有29人。那么语文成绩得满分的有多少人?
解:45-29-10+3=9(人)
答:语文成绩得满分的有9人。

3、50名同学面向老师站成一行。老师先让大家从左至右按1,2,3,……,49,50依次报数;再让报数是4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接着又让报数是6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问:现在面向老师的同学还有多少名?
解:4的倍数有50/4商12个,6的倍数有50/6商8个,既是4又是6的倍数有50/12商4个。
4的倍数向后转人数=12,6的倍数向后转共8人,其中4人向后,4人从后转回。
面向老师的人数=50-12=38(人)
答:现在面向老师的同学还有38名。

4、在游艺会上,有100名同学抽到了标签分别为1至100的奖券。按奖券标签号发放奖品的规则如下:(1)标签号为2的倍数,奖2支铅笔;(2)标签号为3的倍数,奖3支铅笔;(3)标签号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可重复领奖;(4)其他标签号均奖1支铅笔。那么游艺会为该项活动准备的奖品铅笔共有多少支?
解:2的倍数有100/2商50个,3的倍数有100/3商33个,2和3人倍数有100/6商16个。
领2支的共准备(50—16)*2=68,领3支的共准备(33—16)*3=51,重复领的共准备16*(2+3)=80,其余准备100-(50+33-16)*1=33
共需要68+51+80+33=232(支)
答:游艺会为该项活动准备的奖品铅笔共有232支。

5、有一根长为180厘米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隔3厘米作一记号,每隔4厘米也作一记号,然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断。问绳子共被剪成了多少段?
解:3厘米的记号:180/3=60,最后到头了不划,60-1=59个
4厘米记号:180/4=45,45-1=44个,重复的记号:180/12=15,15-1=14个,所以绳子中间实际有记号59+44-14=89个。
剪89次,变成89+1=90段
答:绳子共被剪成了90段。

6、东河小学画展上展出了许多幅画,其中有16幅画不是六年级的,有15幅画不是五年级的。现知道五、六年级共有25幅画,那么其他年级的画共有多少幅?
解:1,2,3,4,5年级共有16,1,2,3,4,6年级共有15,5,6年级共有25
所以总共有(16+15+25)/2=28(幅),1,2,3,4年级共有28-25=3(幅)
答:其他年级的画共有3幅。

---
7、有若干卡片,每张卡片上写着一个数,它是3的倍数或4的倍数,其中标有3的倍数的卡片占2/3,标有4的倍数的卡片占3/4,标有12的倍数的卡片有15张。那么,这些卡片一共有多少张?
解:12的倍数有2/3+3/4-1=5/12,15/(5/12)=36(张)
答:这些卡片一共有36张。
--
--
8、在从1至1000的自然数中,既不能被5除尽,又不能被7除尽的数有多少个?
解:5的倍数有1000/5商200个,7的倍数有1000/7商142个,既是5又是7的倍数有1000/35商28个。5和7的倍数共有200+142-28=314个。
1000-314=686
答:既不能被5除尽,又不能被7除尽的数有686个。

---
9、五年级三班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其中有25人参加自然兴趣小组,35人参加美术兴趣小组,27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参加语文同时又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12人,参加自然同时又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8人,参加自然同时又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9人,语文、美术、自然3科兴趣小组都参加的有4人。求这个班的学生人数。
解:25+35+27-(8+12+9)+4=62(人)
答:这个班的学生人数是62人。

-- --
10、如图8-1,已知甲、乙、丙3个圆的面积均为30,甲与乙、乙与丙、甲与丙重合部分的面积分别为6,8,5,而3个圆覆盖的总面积为7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甲、乙、丙三者重合部分面积=73+(6+8+5)-3*30=2
阴影部分面积=73-(6+8+5)+2*2=58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8。

--
11、四年级一班有46名学生参加3项课外活动。其中有24人参加了数学小组,20人参加了语文小组,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文艺小组人数的3.5倍,又是3项活动都参加人数的7倍,既参加文艺小组也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相当于3项都参加的人数的2倍,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语文小组的有10人。求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
解:设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X,24+20+X-(X/305+2/7*X+10)+X/7=46,解得X=21
答: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21人。

--
12、图书室有100本书,借阅图书者需要在图书上签名。已知在100本书中有甲、乙、丙签名的分别有33,44和55本,其中同时有甲、乙签名的图书为29本,同时有甲、丙签名的图书有25本,同时有乙、丙签名的图书有36本。问这批图书中最少有多少本没有被甲、乙、丙中的任何一人借阅过?
解:三个人一共看过的书的本数是:甲+乙+丙-(甲乙+甲丙+乙丙)+甲乙丙=33+44+55-(29+25+36)+甲乙丙=42+甲乙丙,当甲乙丙最大时,三人看过的书最多,因为甲、丙共同看过的书只有25本,比甲乙和乙丙共同看到的都少,所以甲乙丙最多共同看过25本。
三人总共看过最多有42+25=67(本),都没看过的书最少有100-67=33(本)
答:这批图书中最少有33本没有被甲、乙、丙中的任何一人借阅过。

--
13、如图8-2,5条同样长的线段拼成了一个五角星。如果每条线段上恰有1994个点被染成红色,那么在这个五角星上红色点最少有多少个?

解:五条线上右发有5*1994=9970个红点,如果所有交叉点上都放一个红点,则红点最少,这五条线有10个交叉点,所以最少有9970-10=9960个红点

答:在这个五角星上红色点最少有9960个。

--
14、甲、乙、丙同时给100盆花浇水。已知甲浇了78盆,乙浇了68盆,丙浇了58盆,那么3人都浇过的花最少有多少盆?
解:甲和乙必有78+68-100=46盆共同浇过,丙有100-58=42没浇过,所以3人都浇过的最少有46-42=4(盆)
答:3人都浇过的花最少有4盆。

--
15、甲、乙、丙都在读同一本故事书,书中有100个故事。每个人都从某一个故事开始,按顺序往后读。已知甲读了75个故事,乙读了60个故事,丙读了52个故事。那么甲、乙、丙3人共同读过的故事最少有多少个?
解:乙和丙共同读过的故事至少有60+52-100=12(个),甲无论从哪里开始都必定要读这12个故事。
答:甲、乙、丙3人共同读过的故事最少有12个。

--
15、甲、乙、丙都在读同一本故事书,书中有100个故事。每个人都从某一个故事开始,按顺序往后读。已知甲读了75个故事,乙读了60个故事,丙读了52个故事。那么甲、乙、丙3人共同读过的故事最少有多少个?
解:乙和丙共同读过的故事至少有60+52-100=12(个),甲无论从哪里开始都必定要读这12个故事。
答:甲、乙、丙3人共同读过的故事最少有12个。

--
以下是引用abc在2004-12-12 15:42:17的发言:
8、在从1至1000的自然数中,既不能被5除尽,又不能被7除尽的数有多少个?

解:5的倍数有1000/5商200个,7的倍数有1000/7商142个,既是5又是7的倍数有1000/35商28个。5和7的倍数共有200+142-28=314个。

1000-314=686

答:既不能被5除尽,又不能被7除尽的数有686个。

题中的除尽应该是整除吧.

--

11、四年级一班有46名学生参加3项课外活动。其中有24人参加了数学小组,20人参加了语文小组,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文艺小组人数的3.5倍,又是3项活动都参加人数的7倍,既参加文艺小组也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相当于3项都参加的人数的2倍,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语文小组的有10人。求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

解:设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X,24+20+X-(X/305+2/7*X+10)+X/7=46,解得X=21

答: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21人。
1. 四年级三班订阅《少年文摘》的有19人,订阅《学与玩》的有24人,两种都订的有13人。问订阅《
少年文摘》或《学与玩》的有多少人?
2. 幼儿园有58人学钢琴,43人学画画,37人既学钢琴又学画画,问只学钢琴和只学画画的分别有多少
人?
3. 1至100的自然数中:
(1)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2)是2的倍数或是3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3)是2的倍数但不是3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4. 某班数学、英语期中考试的成绩统计如下:英语得100分的有12人,数学得100分的有10人,两门功
课都得100分的有3人,两门功课都未得100分的有26人。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5. 全班50人,会骑车的有32人,会滑旱冰的有21人,两样都会的有8人,求两样都不会的有多少人?
6. 一个班有学生42人,参加体育队的有30人,参加文艺队的有25人,并且每人至少参加一个队。这个
班两队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试题答案】
1. 四年级三班订阅《少年文摘》的有19人,订阅《学与玩》的有24人,两种都订的有13人。问订阅《
少年文摘》或《学与玩》的有多少人?
19 + 24—13 = 30(人)
答:订阅《少年文摘》或《学与玩》的有30人。
2. 幼儿园有58人学钢琴,43人学画画,37人既学钢琴又学画画,问只学钢琴和只学画画的分别有多少
人?
只学钢琴人数:58—37 = 21(人)
只学画画人数:43—37 = 6(人)
3. 1至100的自然数中:
(1)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一定是6的倍数
100÷6 = 16……4
所以,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有16个
(2)是2的倍数或是3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100÷2 = 50,100÷3 = 33……1
50 + 33—16 = 67(个)
所以,是2的倍数或是3的倍数的数有67个。
(3)是2的倍数但不是3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50—16 = 34(个)
答:是2的倍数但不是3的倍数的数有34个。
4. 某班数学、英语期中考试的成绩统计如下:英语得100分的有12人,数学得100分的有10人,两门功
课都得100分的有3人,两门功课都未得100分的有26人。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12 + 10—3 + 26 = 45(人)
答:这个班共有学生45人。
5. 全班50人,会骑车的有32人,会滑旱冰的有21人,两样都会的有8人,求两样都不会的有多少人?
50—(30 + 21—8)= 7(人)
答:两样都不会的有7人。
6. 一个班有学生42人,参加体育队的有30人,参加文艺队的有25人,并且每人至少参加一个队。这个
班两队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30 + 25—42 = 13(人)
答:这个班两队都参加的有13人。
某班同学参加升学考试,得满分的人数如下:数学20人,语文20人,英语20人,数学、英语两科满分者8人,数学、语文两科满分者7人,语文、英语两科满分者9人,三科都没得满分者3人.问这个班最多多少人?最少多少人?
分析与解 如图6,数学、语文、英语得满分的同学都包含在这个班中,设这个班有y人,用长方形表示.A、B、C分别表示数学、语文、英语得满分的人,由已知有A∩C=8,A∩B=7,B∩C=9.A∩B∩C=X.

由容斥原理有
Y=A+B+c-A∩B-A∩C-B∩C+A∩B∩C+3
即y=20+20+20-7-8-9+x+3=39+x。
以下我们考察如何求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由y=39+x可知,当x取最大值时,y也取最大值;当x取最小值时,y也取最小值x是数学、语文、英语三科都得满分的人数,因而他们中的人数一定不超过两科得满分的人数,即x≤7,x≤8且x≤9,由此我们得到x≤7.另一方面数学得满分的同学有可能语文都没得满分,也就是说没有三科都得满分的同学,故 x≥0,故0≤x≤7。
当x取最大值7时,y有最大值39+7=46,当x取最小值0时,y有最小值39+0=39。
答:这个班最多有46人,最少有39人。 就这么多了啊欢迎追问啊!!!

㈦ 趣味数学题目和答案

六、和差倍问题

1.果园里一共种340棵桃树和杏树,其中桃树的棵数比杏树的3倍多20棵,两种树各种了多少棵?

2.一个长方形,周长是30厘米,长是宽的2倍,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甲、乙两个数,如果甲数加上320就等于乙数了.如果乙数加上460就等于甲数的3倍,两个数各是多少?

4.有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卖出25米,第二块卖出14米,剩下的布第二块是第一块的2倍,求每块布原有多少米?
5.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150棵,桃树比梨树多20棵,两种果树各有多少棵?

6.甲、乙两桶油共重30千克,如果把甲桶中6千克油倒入乙桶,那么两桶油重量相等,问甲、乙两桶原有多少油?
七、年龄问题
1.兄弟俩今年的年龄和是30岁,当哥哥像弟弟现在这样大时,弟弟的年龄恰好是哥哥年龄的一半,哥哥今年几岁?

2.母女的年龄和是64岁,女儿年龄的3倍比母亲大8岁,求母女二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3.哥哥今年比小丽大12岁,8年前哥哥的年龄是小丽的4倍,今年二人各几岁?

4.爷爷今年72岁,孙子今年12岁,几年后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5倍?几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13倍?

八、假设问题
1、有42个同学参加植树,男生平均每人种3棵,女生平均每人种2棵,男生比女生多种56棵.男、女生各多少人?
2.某小学举行一次数学竞赛,共15道题,每做对一题得8分,每做错一题倒扣4分,小明共得了72分,他做对了多少道题?
3.一张试卷有25道题,答对一题得4分,答错或不答均倒扣1分,某同学共得60分,他答对了多少道题?
4.小华解答数学判断题,答对一题给4分,答错一题要倒扣4分,她答了20个判断题,结果只得了56分,她答错了多少道题?
5. 育才小学五年级举行数学竞赛,共10道题,每做对一道题得8分,错一题倒扣5分,张小灵最终得分为41分,她做对了多少道题

㈧ 求小学数学趣味题

趣味数学题库
姐俩看电影
小芳、小花姐妹二人从家里出发到电影院看电影,小芳每小时走5公里,小花每小时走3公里,她们同时出发1小时后,姐姐又回家拿东西再去追妹妹,妹妹仍以原速前进,最后二人同时到达电影院。求从家里到电影院之间的距离?
小马虎数鸡
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小马虎奇怪了。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
来了多少客人
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家里来了客人了。”“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
称珠子
有243颗外形一模一样的珠子,其中有一颗稍重一点。用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至少称几次才能找出这颗珠子来?
分梨
箱子里放着一箱梨,第一个人拿了梨总数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二个人拿了剩下梨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三个人拿了第二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第四个人3拿了第三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五个人拿了第四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这时箱子里的梨正好拿完,而且每人手里的梨都没有半只的,请问箱子里原来有多少只梨?
如何分组
暑假里,班里要作社会调查,要分成15个小组,班里有赵、钱、孙、李、周各6位同学,要使每个小组的姓都不同,该如何分呢?
巧算星期
今年的十月一日是星期一,明年的十月一日是星期几?请写出简便算法来?
谁跑得快
小伟与小林百米赛跑,结果当小伟跑到终点时,小林只跑了95米。小林要求再跑一次,这次小伟的起跑线比小林退后5米,如果他们都用原来的速度跑,那么同时到达终点吗?
火车过桥
南京长江大桥的铁路桥共长6772米,一列货车长428米,每秒行驶20米,请问全车通过大桥要多少时间?
开锁问题
用外观一模一样的钥匙试开10把锁,最多试多少次,就可以分辨出哪把钥匙配哪把锁的?
这个三位数是几
有一个三位数,在四百到五百之间,个位数比百位数大3,十位数比个位数小5,请问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算年龄
小明的爸爸今年50岁,小明今年22岁,请问再过多少年以后小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2倍?
大楼有几层

㈨ 小学数学趣味计算题

可以去下面的网址看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哈哈
小学数学趣味应用题归类复习(整理)
http://www.sinotefl.ac.cn/en/plus/view.php?aid=11840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趣味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