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种方法
一.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事实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的积极性,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及时发现抓住学生作文的“闪光点”放大。“闪光点”,,同时指出应该修改的地方,及如何改。通过面批,增强学生信心,兴发兴趣。
2、把学生的优秀作文装订成册,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优秀作文被工整的装订在了一起,配上美丽的插图,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如果在班会课上组织大家互相传阅、交流,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定会空前高涨。
3、有计划的设计游戏,编导小品,组织外出参观等活动。学生亲自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会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会兴趣盎然,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教师一定要给予保护,即使有些学生写的是“三两句的流水账”教师也不要责备求全,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于上青天”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加强观察的指导,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点的习惯从而克服“无材料可写”的特点。记得在《一次的小实验》的习作指导中,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小实验,按一定的顺序把过程写清楚,并写出实验时人物的心情,但这次习作大部分学生写的不够理想,这显然与平时生活观察不仔细,实验做的少有关系,于是我联系科学老师带着大家做了几个实验,这次学生做实验的目的性很强,通过学生的认真仔细观察后,再次习作时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教材内容采取指向观察训练、自由观察训练和联系实例观察训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训练。
三、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教育心里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能使听、说、读、写收到较好的效果。在进行《我最喜爱的小动物》作文指导时,我提前就让学生去观察,回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课堂上的相互交流中发言的同学络绎不绝,讲的同学很认真,讲到有趣的地方还会哈哈地笑起来,听的同学很专注,能与讲的同学融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去,在让学生充分的进行口头表达能力之后,我便趁热打铁,让学生将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抓住课内插图和看图说话,采用个人自说,同桌对说,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还要注意合理的想象,这样既丰富了语言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引导学生学会积累
欧阳修在回答“如何写好文章”时说,“无它术,唯勤读书而且多为之,自工。”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便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净精神、拓视野、活思想,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习作时才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那么如何积累素材呢?我认为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1、阅读中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有很多课文的课后习中都会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现实中,优秀习作举不胜举,学生可以把课内、外积累带的好词佳句、片段,分门别类地摘抄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并在后面写上一点感想或是模仿一个小片段,时时去翻阅,这样时间久了,用的多了,就会熟记于心。最终把积累来的东西变成自己头脑中的东西。
2、从生活中积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教师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世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五、注重学生的评价
小学生的作文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内化的过程。
⑵ 小学作文教学“教什么”
经常有老师感叹,作文太难教了:不知道教什么,不知道怎么教。发出这样感叹的老师,不在少数。
作文到底该教什么?
我想,还是回到写作主体——学生本身。和孩子们聊聊,你会发现,他们怕作文的原因总是大同小异: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其实,还有一点孩子说不出来:为什么要写作文?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课,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为什么写?第二,写什么?第三,怎么写?
前两个问题关涉写作动机和写作内容,第三个问题,则关涉写作技法。
第一个问题,涉及到作文的本质,太宏大,限于篇幅,此处不作阐述——而且是作文教学中比“教什么”更重要的问题。而一旦写作动机问题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自然也迎刃而解。因此,怎么写,就成了最核心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课,实际上在做着两件事。
一是,老师常常告诉孩子们一系列的名词术语,什么“猪肚”、“豹尾”,什么“结尾十法”、“开头十法”,什么“详略得当”、“中心明确”……老师空对空地讲了一堆概念,然后,一撒手——你们自己去写吧!
二是,老师使出浑身解数,创设一个情境,开展一项活动,让孩子们经历或疑惑、或兴奋、或吃惊、或激动的种种情感体验,然后,一撒手——你们把这个过程写下来吧!
第一种做法,犹如游泳教练不让孩子们下水,在岸上大讲游泳知识,完后,让学游泳的人自己去扑腾——结果,怎么也学不会游泳。
第二种做法,是教练千方百计地游说、宣传游泳是多么有意思,并把学游泳者带到水池边,激起游泳的欲望,于是,一撒手,尽情游吧——结果,还是学不会。
并非危言耸听。当下的作文教学,确实存在着这两种现象。这也许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出路何在?
还是回到“儿童写作”这一本体上来。我们面对的是儿童,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们善于用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来表现喜怒哀乐,却缺乏用文字来表达喜怒哀乐的实践经验。因此,如果任由孩子们凭感觉去写,肯定写不好。这就需要教师做具体的写作技法上的指导。如何指导?就写作本身进行指导。
写作是什么?是一种用文字符号表达思想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由一系列行为组成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对这个过程进行分解、指导,进而让我们的儿童切实地掌握写作技法,用比较贴切的语言,比较准确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观点。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就很重视对写作行为进行分解,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写作。
日本三年级有一个调查作文项目,他们的教材中,有如下的字样——
“我们周围有很虫,仔细观察这些虫可以发现十分奇怪有趣的事。找一种我们周围的虫,用放大镜、尺等工具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把观察的事物写成文章”,这是作文的内容。
接着,教材详细地指导观察笔记的写法——
“作记录时要注意以下的事项:观察的日期、星期、天气、气温;虫的身体特征(形状、颜色、大小、构造等);虫的行动方式:叫声、吃的方法食物等;你认为有趣的事、奇怪的事”,这其实是教给学生怎么做观察笔记。还要查阅资料,“如有疑问,自己一下有关的词典、网络全书之类的书。”接下来就是写文章。文章怎么写?“把图表等放到文章里面去,写得别人容易懂;把书中写到的和观察到的与自己所想到的作比较,要写的每一项内容要加一个小标题。”有一个叫山田君的学生,根据这个习作指导,做了西瓜虫的观察笔记,他的文章小标题有“调查日期、抓到的场所、身体的特征、西瓜虫的生活方式”。有了这样的细致的观察笔记的指导,学生今后写观察作文,就知道了怎么观察、怎么把观察到的呈现出来。作文教学,就是要教给孩子们写作的程序性知识。
什么是程序性知识?比如一个工人,到流水线上操作,第一步要做什么,第二步要做什么,第三步要做什么,这就是程序性的知识。他知道这些知识,他就成为一个合格的员工。写作文同样也要一些程序性的知识,这些程序性的知识并不是告诉孩子们这一篇作文要怎么写,而是要教给他们这一类作文怎么写。
人教社七册有写童话的单元,将童话故事的主体部分展开写具体,这是这次习作训练的重点。孩子们往往知道这样的习作知识,但却缺乏这样的能力——其实是不知道怎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程序。怎么办?给孩子们搭建“脚手架”吧。于是,我用《巨人的花园》情节图,来帮助孩子们建构写作的程序性知识。
第一次,以《巨人的花园》为例子,呈现三段式文章的结构,让孩子们明
白,童话故事要一步一步写完整。写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有了这两次情节图的直观展示,孩子们对怎样把故事写完整,怎样将重点部分展开写,就有了理性认识。这样,童话写作的程序性知识,就得到了渗透。
作文教什么?教作文的程序性知识。所幸的是,中国台湾的作家王鼎钧先生,早有了这样的认识。王先生写出了《作文三书》洋洋三本作文指导丛书,此书,设若中国的语文老师人手一部,则作文教学的面貌,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⑶ 如何做好小学作文教学指导
当前,作文教学仍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大部分学生都是“谈文色变”,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作文质量更是无从说起。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如何做好小学生作文指导实施方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学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纵观我校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不注意交给学生观察方法,再加上学生生活面狭窄,体验不丰富,素材积累不充分,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诸如“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儿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作文与学生生活、学习严重脱离,学生无内容可写,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作文时学生多半是无病呻吟;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以专题组织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完美结合,都在利图改变学生这一“怪现象”。我们进行小学生活作文的研究,就是试图从“生活”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让学生作文中有话可写,且表达真情实感。
因而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尝试着迈上了“生活化”作文教学改革之路。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解除学生的畏作心理,让学生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善于思考、大胆创新的良好习惯,作文教学是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学作文就是学做人,学生能写出真、善、美的习作使学生敢于、勤于、善于,乐于说真言、写实话、吐真情。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以及对生活和习作负责任的态度。逐步提高学生生命质量。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实践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
三、理论依据
(一)、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创造,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教师只有研究、了解、丰富、引导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学生才能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领,才能反映五彩缤纷的儿童生活世界。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叶老的话,给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充实的生活,丰富的积蓄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这一基本理念,奠定了语文教学走向开放、走向实践、走向综合的基础,也为作文生活化教学提供了生活背景。
(三)、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也是作文教学现状的需要,从作文教学来看一大部分小学生的作文形式化,比较空洞,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内容与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与创新意识。为了使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写,且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走向生活,让作文走向生活。进行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研究,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能让我们更多地吸取经验,更多地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以实现教师本身语文素养与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四)、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结合,培养生活实践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大自然和社会中到处都有知识,到处都可以成为作文教学的课堂,打破作文教学模式,使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起来。
因此,从研究者对生活作文的研究积累与研究的背景来看,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在本校具有可行性。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探索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当前教学新理论,努力吸取各种教育思想的优势。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借鉴各种教学模式,融各种教学方法于生活化教学策略。不断总结,勤于反思,在“行—知—行”的反复探索中逐渐总结出规律性认识。
(二)、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
学生作文内容应该也必须是学生生活内容的反映,学生的写作才是兴趣盎然而不枯燥乏味的,我们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研究作文教学生活化,要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教学内容系列。
(三)、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研究
训练包含“训”与“练”两层意义,是“训”与“练”的统一。小学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是建立在生活需要上的训练,从学生整个人生来说,训练是一种手段,生活才是目的。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是将教学的训练要求,转述为生活的要求。
(四)、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研究
小学作文生活化的教学要体现在作文指导、作文评讲、作文评改上,作文教学过程是在作文生活化策略理论指导下,融作文内容生活化策略和作文训练生活化策略于一体的。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通过研究和实践,高效达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力求克服作文虚假空洞现象,使小学毕业生的作文能力能基本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二)、寓作文于育人之中,寓育人于作文之中。指导学生审视学校、家庭、社会所包含的内容与展示的形状,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与辨别,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与判断,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与呼唤,展示自己的生活情趣和思想追求,从而培养学生求真、善、美的良好品德。
(三)、通过课题研究,总结出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基本目标、内容的组织、方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得出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理论与操作性结论。
(四)、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外阅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生活质量、丰富生活内容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起巨大作用。通过课题研究和实践,应“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第一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学生乐于作文,乐于表达,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进而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
(一)、现状调查法:调查分析小学生作文的现状,对该课题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编制问卷对四五年级大部分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摸清情况,为完善“小学作文生活化作文策略研究”这一理论提供依据。
(二)、研究文献法:通过研究资料,总结实验学校,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及时了解同行的研究动态和特色,从而不断调整本课题的研究策略。
(三)、行动研究法:根据研究目标与策略进行实践,边实践边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效果。
(四)、个案研究法:树立作文优秀的典型,以点带面,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
七、课题研究的的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了解学校中年级作文教学现状。明确研究内容和职责,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并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实施,并做好对实验目标、实验内容进行调查、记录、调研、研讨展示等工作。
主要工作安排:
一:全面探索“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的教学策略:
(一)、师生共同开发作文资源,丰富学生个性化的生活经验。
(二)、引导学生自由表达,使作文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需要。
(三)、改革教师的指导方式,使教师成为学生习作的合作伙伴。
(四)、改革教师的作文评价方式。
二:展示优秀成果
(一)、撰写研究论文。分阶段对课题做好课题阶段小结,根据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正课题实施方案。
(二)、汇编优秀习作。
⑷ 如何指导小学作文教学
写作文技巧
一、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
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
二、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
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
三、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一要注重审题;二要明确写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选材要有根据;四要讲究谋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结构;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标题,作文提纲;六要注重文章写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语言,用思想调遣语言。
学会五种立意法: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标的逐年级分一年级字词,二年级句子,三年级片断,四年级篇章,五
年级综合,六年级提高。
五、实施五项训练
根据认识是作文的核心这一原则,围绕这个发展学生心理机制的核心,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五项训练:
(一)、字词训练。学习掌握大量字词。掌握运用字词的金钥匙: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知识。
运用十引说的方法,把字词学习与说话训练相结合。十引说是:1、分析字形;
2、利用教具;3、凭图学词;4、组词扩词;5、选词填空;6、词语搭配;7、调整词序;
8、触景用词;9、词语分类;10、联词成句。
丰富了说话训练内容,使自己积累大量会说会用的字词,为写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句子训练。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
二是说目的。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说一句话时,没有很好凭借图画和事物,认真教学
生观察、认识、分析、表达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张图或一事物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学
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写一句话,怎样说写一句话,说写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话,
导致作文中语调单一、呆板、不活泼生动。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
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学生
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
(三)、段的训练。结合八种段式:以事物发展为序段,时间先后为序段,空间变
换为序段,总述、分述结构段,因果段、转折段,递进段,并列段。以此认识客观事
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论哪种段式,都是记叙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即
段的内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
个意思。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篇章训练。篇是由段组成的。通过对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定法、用
语的知识与方法,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法,文章开头与结尾、过渡
与呼应方法,各种文章体裁的知识与方法。学会写中心明确,意思完整,详略得当的记
叙文和应用文。
(五)、生活现场训练。采用生活现场训练,更好地体会从内容入手写作文。
通过各种作文教学活动,如确定中心讨论会、选材讨论会、作文会诊会、
小诸葛审题会、妙用词语比赛会,从活动中生动具体地学到作文知识与写作文
的方法。另外,还可开展各种校内外活动,如跳绳、拔河、踢毽、球类、背书比赛,从
而学会如何写比赛作文;开展校内外义务劳动,学会如何写劳动场面;举行诗歌朗诵、
讲演会,学会如何写会议场面及会议上的见闻;通过参观访问,浏览名胜古迹,学会如
何写参观访问记、游记。学习观察方法,留心周围的事物、事件,处处留心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通过现场生活作文,进一步认识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从而学会
写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文风。
实行互评互改,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作文写好后,组织在小组
内讲评。先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再用批评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点,并指出改进
意见。在此基础上重新再写,从而使学生每写一篇都有收获。
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是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旨在营造自主作文的五彩
世界。所谓自主就是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让学生无拘无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写
作。自主作文就是言为心声,率性而为,展现自我的风采,体现鲜明的个性。
应当脱离作文教学的陈旧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写作,褪去矫揉造作、
模仿穿凿,赋予其鲜活的想象力,丰富的创造力,等待收获的将是缤纷的色彩,清新的
果实和勃勃的生机。
写作时,课堂上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文思枯竭,三言两语就把要说的倾倒完
了,干干瘪瘪;有的学生却思绪绵绵,脑子里如有活水,或潺潺流淌,或波澜起伏,笔下
洋洋洒洒。究其原因,与写作材料充足与否当然有密切关系,然而,切不可忽视另一重
要因素,即想象力发挥得如何。
根据近代脑生理的研究,人的大脑可分为四个功能部位,即感受部位、判断部位、储
存部位和想象部位。就多数人而言,前三个部位注意开发,想象部位比较忽视。据研究测
试,一般人只用了自身想象力的15%,潜力很大。学写作,就要重视想象力的发展。人们
说,科学是从想象开始的,如果人们不幻想能像乌一样飞,像鱼一样游,哪来今日的飞机、
潜艇?写文章也一样,发挥想象力,让思想插上双翅飞翔,就能上下求索,神游八荒,获得
分丰富的写作材料。
开展想象应选择不定向的、跳跃式的、自由自在的方式,也就是浮想联翩,不受限制地
思考。一般地说,人们思考问题常常是按一定的常规、一定的角度进行,思维的范围比较窄,
而想象却不是按部就班地思考,是不受任何拘束放开来想,思维充分发散。思维发散,头脑
中就能形成许多从来没见过的事物形象,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
写作文常犯的简单错误
小学生写作文,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作文偏题或离题。
另一个常见的毛病是文笔不好,词汇不够,如果再加上内容天马行空,胡乱写一
篇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或捣蛋、有负面影响的作文,那可就惨了。
几个原因:
(1)选材不恰当:尤其是看图作文,没有照图片发挥,而是任意创作。
(2)词汇不够:形容开心的事,通篇都是开心,没有别的形容词;
(3)句子不通顺:尤其是英语式华语,例如小丽掉了课本(正确是小丽的课本掉了)。
(4)构思不完整、详略不当:开头写了一大半,来到主题中心思想时却两句话带过,
结尾更是草草了事,犯了主题不突出的毛病。
(5)观察力不够,描写不深入:例如描写弟弟顽皮,没有举例具体说明。
小学作文:看图作文最容易
窍门:依照个别的图片造句,然后将个别图片的造句串连起来,加上一些连贯词汇、
描写和形容词等,便能达到基本要求。
中学作文:叙述文最易掌握
窍门:先不要考虑、担忧字数,一口气把一个人(例如我敬爱的人)、一件事(例如
我难忘的事)描述和交待清楚,只要达到文字通顺就可及格;如在内容及技巧上下功夫,
还可拿高分。
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包括抓不到重点、词汇不够、题材不够、联想力差等。应多加练习。
家长的鼓励很重要,并且要给孩子正确的信息:只要肯学,我一定能学好作文,那
么学作文的过程,必能胜任愉快。
⑸ 小学作文教学的具体步骤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写作兴趣
“趣浓劳轻,乐此不疲。”兴趣是治愈恐惧的一剂良药。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能使学生较快进入角色,克服作文“恐惧症”。
1、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初学作文,最大的难题是:“没东西可写”,教师必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如预先布置学生去观察某一特定的景物,或参加某一次活动,或记述熟悉的某一个人,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容易完成作文。其中,生动幽默的导言或猜谜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比如,在要求学生写一种水果之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火焰山,又热又渴。可是行李里只有一个苹果,怎么分呢?唐僧提议谁把苹果的特点说得详细具体,这苹果就归谁。(出示一个苹果)问:“同学们你们想吃这个苹果吗?”这样,学生就会置自己于这个特定的情境,他们的兴趣很自然得到激发。其次在作文命题上,除做到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具有启发性外,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规律。如写同一假日等街景,可分别出《欢乐的人们》、《美丽的街灯》等小题目,让学生克服“无从写起”的困难。
2、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讲评课力求生动、新奇、多样,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明白好在哪里,错在哪里。一是生动。坚持让学生从范例中体会写作规律。对学生习作中那些夸大其词的描写、啼笑皆非的想象、张冠李戴的用词等比较普遍典型的错误,可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让学生知道错在何处。二是新奇。注意选择那些充满情趣、富有特色又符合教学要求的文章或习作,力求激发学生的悟性,从中得到启迪。我曾给学生读过一篇《读者》文摘上登载的《我的妈妈》,这篇短文一改只写妈妈“好”的老套子,写了妈妈生活中的一些“缺点”。文章出自孩子的眼光,写得十分诙谐有趣。这篇范文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选材一定要新颖,要写得生动,有特点。三是多样。讲评形式多样,可以避免学生因单调重复产生厌烦情绪,提高学习兴趣。注重综合讲评、重点讲评、个别讲评的差异性,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对象,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讲评,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弱点和兴奋点。
3、教学相长,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一要建立良好的师声关系。这是保持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一个外在条件。要让学生喜欢作文,首先要让学生热爱教作文的老师。可以给学生出《老师,请您到我家》、《给老师一封信》、《和老师说悄悄话》等作文题目,既让学生练习写作又拉近师生距离。二要让学生参与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作文审题训练时,有时可以把命题写在黑板上,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而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有时则把审题的目的、范围、要求、重点、体裁等几个要素在课堂上分析讲解,然后拟一命题让学生当堂练习,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允许争论。三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作文评价对学生的写作起着鼓励、指导和修正的作用。老师要及时批改作文,让学生及时知道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有时哪怕小小的肯定,几个重点符号都能使学生兴奋,产生对作文的热情。四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将学生的优秀习作作为范文讲评并展出,或推荐给有关报刊发表,为他们提供发挥写作能力展现的机会,并让作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述写这篇作文的体会。身边同学的成功,给大家带来喜悦,带来鞭策,也带来写作的欲望。
二、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培养观察能力
1、讲读教学,授予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我在讲读课上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习作练习,训练观察事物的思维。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观察方法后,要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培养的提高观察能力,并通过练习来检验学生观察的效果,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观察,激发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结合各单元习作要求,实地指导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3、写作日记,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为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可以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日记可以反映校内外的生活,大、中、小队的活动,对周围发生的事物的看法,也可以写阅读课外书、看电影、电视后的感想和意见等。对学生日记,必须进行讲评,将日记内容分门别类加以归纳,好的典型的让学生宣读,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4、观察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注意让学生学会联想和想象。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观察能力强的同学都爱动脑筋,而爱动脑筋思考,爱产生联想的同学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幻想力。这样的学生在写作时不仅能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而且能浮想联翩。
总之,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正确引导、启发,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才能使作文教学质量得到真正提升,使学生的写作潜力得到挖掘,语言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⑹ 小学作文教学大致步骤
具体也可以参照一些相关的,一些说明书或一些担任相应的教案,一般情况下都有相应说明的。
⑺ 如何进行小学作文教学
、在学生丰富材料的积累中增强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俗话说:生活本身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老师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生活的美,在写作时,学生自然而然地有话可写了.因此,我们要提醒要学生留意观察身边的任何事,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接触大自然.引导学生观察时,知道学生明确在观察中应当了解什么情况,收集那些资料,以及解决什么问题等等.只有明确了解目的,才能集中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把注意指向并集中在需要观察的对象上.如上三年级的一次作文,要求是赞美一种景物,我就根据本地的特点来写,本地种有大量的椰子和龙眼.我就叫他们写《我爱家乡的龙眼》或《我爱家乡的椰子》.我在写之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先观察,做好记录.还指导他们编写观察提纲:1、开的花是怎样的?2、叶子在不同的季节有什么特点或变化?3、注意幼果与成熟果的形、色、味.这样通过学生的实际观察和回忆,学生就有材料可写了,有话可说了,而且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别出心裁的,不仅让作文教学具有良好的效果,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在学生适宜的写作目标中增强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问应敞开思想,互相沟通,取长补短,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使他们增强写作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使写作的心境处于最佳状态.我们要对学生作文水平作具体分析,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写作目标: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要促使其向更高日标发展;对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进行前后比较,以激起差生写好每次作文的情绪.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写作氛围,逐步消除作文对学生的压力.例如我安排学生写日记:对好的学生,我们可以要求一篇日记五六百、七八百字.但对差的同学,我们就不能这样要求,应引导他们超越自己:开始时,能写多的多写,不能多写的,就把当天的年月日写上,至于内容,只写一句话就行:今天我上了两节语文课、一节数学课.第二天,介绍自己的同桌的外貌,写两句话就行.第三天,介绍自己的教室,写三句话,前面、顶棚和两侧的墙壁各有什么.第四天,介绍各科教师,语文、数学、体育、科学等老师个一句话,以此类推,写上两个月,60多天,后进生的日记字数也能达到每天500字左右了.因此,只有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位学生公平地享受学习的兴趣,进步的喜悦,达到增强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在学生真情的自然流露中增强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生活、体会生活.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做到善想,即要求学生在入睡前,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像电影一样演过一遍;要求学生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把想到的素材能写成什么作文.这样,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当学生写作时,就能做到有感而发,情感也就很真切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的水平.比如上课讲悄悄话,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后,认识了错误;班里的两名同学打架的事,使‘我’懂得同学之问应该团结友爱,等等小事,学生都积极动脑,把其记叙下来,写出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章. 四、在学生信心的及时鼓励中增强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俗话说:数予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是兴趣的支柱.学生学习写作有一定的艰苦性,但是一旦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就会乐此不疲,愉快地学习,这样才能产生作文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尽可能创造成功的机会,充分挖掘捕捉每一个学生作文的成功点、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以学生点滴的成功,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会使学生心理立即兴奋,激起喜悦之情.这样就能调动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写作积极性.例如对于写得好的作文,可以在学校、班级的学习天地、黑板报、校刊上刊登或面对全体学生朗读习作,扩大作文的读者对象,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产生一定的成功感.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把优秀习作发到有关网站,推荐发表,刊登.经常被教师、同学大力褒奖,又被推荐发表的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成功感、荣誉感,会更有信心,争取继续写出佳作,并积极投稿.写作中存在毛病,一时还没有习作发表的学生,通过老师指出小小闪光点,激发了兴趣,也积极、主动的练笔,作文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班级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喜欢作文的氛围. 五、在学生习作的多次自改中增强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作文的修改是习作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习作,教师批改作为一种传统模式,早已成为定式,如何让学生有所收获呢?我尝试让学生自改作文.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自我反馈,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问题,这样既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种能力的养成是作文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修改的优先权.其次,让学生掌握修改的决定权.同时,我们教师的着眼点 放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上.我曾做过试验:把鲁迅修改文章的原稿,复印给三年级的学生,让他们照修改誊写一遍,同学们都基本能誊写对.通过让学生誊写文学大师的手稿.学生们都真切地体会一篇佳作产生的全过程:撰写初稿、诵读修改、誊写修改稿、再诵读修改、再誊写最终定稿.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完成写作后,我先让学生诵读自己的文章,并阐述自己写这篇文章的思路,师生一起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进行修改,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评价能力.这样做,对全班学生来说都是大有好处的,大家都要经历一个复杂而细致的思维过程,诸如:遣词造句是否合理准确,语言是否生动鲜明,说理是否严密合于逻辑等,都得动脑筋分析推理,然后做出判断,并逐一予以修改.而且,学生的习作从不好修改到好的过程中,他们学到方法,得到启发,感受到了真实的写作过程.
⑻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觉得小学语文教学哦,一定抓好学生的那个选材,让学生写真话
⑼ 怎么搞好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指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形式与发展,对小学生心理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底生花.如何提高小学生整体作文水平,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主要做法如下:
一、认清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性质
所谓“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这既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又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在学生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了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这样就从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减轻了学生心灵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显而易见,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必须有教师的引导,于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学活动区别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独特的“三维结构”(教师、学生、习作内容),是教师“教”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
二、创设情境,深挖题目内涵
作文是客观事物在学生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作文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文章表达的思想是否健康取决于学生思想认识是否正确.因此,作文教学中始终要把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写作欲望作为教学的目的,并结合具体的作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能力.如,我给学生出《可爱的家乡》一题,不是对学生空洞的说教,让学生来写家乡的可爱,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而是发动学生深入调查,并要求做好记录,通过调查使学生一致认识到:只有改革开放,我们的祖国才能越来越富强.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激情,写出的文章也大多有血有肉,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依据情境创设,深入挖掘出题目的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整理清楚作文的思路,扣住作文的重点,为作文的“航行”点燃一盏明亮的“航标灯”.
三、合理命题,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作文是现实的生活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命题作文要结合现实生活,一个好的题目,往往能起着概括全文,点明中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和兴趣的作用,犹如火种投入干柴,使之熊熊燃烧.反之如果题目不当,脱离实际或者公式化,学生作文就会感到无米下锅.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吐真情,不说空话、假话,作文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作文要靠生活积累,那么我们的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为此,作文命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命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使每次作文在学生布局谋篇时,突破一个难点,突出一个重点
教师必须思想端正、目的明确,在教学前要想出好题,从有利于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有利于学生自由选择材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想象力为出发点,不要在命题上为难学生.
2.命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班级里,学生有家庭状况的差异,如有的随父母坐过飞机,看过大海,登过高山,有的则从没出过远门,若教师让学生写大海、高山之类的文章,一些学生就无法可写.为此,我们可能出半命题作文,如《我第一次……》或《我爱……》,让学生去补充完整后再去写.此外,教师在作文命题时还必须注意要有趣味性、启发性和及时性.
四、把握写作要求,训练审题能力
要做好作文,把握题意是写作的基础.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第一是析题的训练.可将一些题目让学生详细剖析,把握题目的“表”与“里”,“露”与“含”的意思.围绕题目提几个“什么”“怎么样”之类的问题,自问自答,直到能回答出“这篇文章要写什么?”如《挖泉水》,学生可以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谁挖泉水?什么时候?为什么挖泉水?怎样挖泉水?结果如何?”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就抓住了重点词“挖”理清了事情的发展顺序.《记难忘的一件事》,要抓住“难忘”;《记有趣的一件事》要抓住“有趣”.第二是辨析训练.可将一组题目,要求学生比较,区分异同,弄清要写的内容、中心及角度.如《记一个勤奋学习的同学》与《记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同学》进行比较,后一个范围较大,除了写勤奋学习之外,还可写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热爱劳动等内容.此外,还要有选题、配题、拟题训练等.如果学生用这种方法去写作文,就能迅速地找到一把通过“审题关”的“金钥匙”.
五、注重“书面”与“口头”作文相结合
就作文教学而言,老师要注重“书面”与“口头”作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刻苦训练作文的自觉性,平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对学生进行写作目的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写好作文的重要性.(2)经常给学生读报纸杂志上的优秀作文和较好的学生写作,并结合班级实际,表扬勤于刻苦写作的学生.(3)结合课文,创设情境,即兴作文.(4)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深入到城市、部队、敬老院、博物馆等参观访问,使学生学会观察方法,达到视而有见,听而有闻,善于思考,现场口头描述,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在现实作文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的却不是这样,而是教师给学生提供材料,提供范文,让学生“照葫芦画瓢”写葫芦文.提供提纲,扎起框架,让学生填“框架文”,像这样指导学生作文,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忽视了训练过程,忽视了学生习作中的主体性,使学生陷于被动学习的局面.因此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鹦鹉学舌、假话空话连篇,千篇一律,很难写出内容具体、生动,说真话、吐真情,有创意的作文,这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
总之,在当前课改的洪流中,要切实做好师资培训工作,加大教研力度,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谙熟门径,从而让学生自由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无拘束地写,想怎么写,就写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把作文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表达出来,并做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写作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使学生把写话、习作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自觉需要,切实培养、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的加工和整理能力,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因此,把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作为统一的整体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体化地完成,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⑽ 浅谈小学阶段如何进行作文教学训练
一、扩大阅读面,注重知识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信息的能力。
厚积薄发,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写不出好作文的。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做基础。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我除了引导学生多读好书之外,还采用一些体现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的训练方法。例如: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最喜爱的好书,在认真阅读之后,写出精彩片段推荐给同学们;还有时结合课文内容搜集信息,补充知识,分类介绍,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的体现。
二、口头作文与急性作文的训练与指导
叶圣陶曾说:“口头为语,文本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因此作文教学应当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即使是高年级,口头作文仍是一个重要训练点。说,写不应分家,由说到写,说说写写,有计划地进行训练。例如:每学完一篇课文,我都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一遍主要内容。要求表达完整,用词准确,语句连贯,有一个中心意思。每次学生都会认真准备,尽量把一个“完美”的自己展示给大家,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另外,还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即兴作文。因为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在突发事件中,学生会有感而发,他们会不经意地表达出更真实,更自然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更有激情的一面,甚至会脱口而出几句绝妙精彩的词句。教师如果抓住这个最佳时机,引导学生即兴写作,开拓写作思路,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创造力。由于抓住了最佳训练时机,学生情动而辞发,语言生动,富有个性。
三、作文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训练
作文即生活的意义,学习作文也是学习生活。因此作文训练形式也应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如参观淮河文化广场,让他们写一个导游词,介绍家乡巨大的变化;学习《第一场雪》之后,让他们搜集资料写一篇《雪的作用》的说明文,学习以平实的语言介绍“雪”;新年到了,鼓励学生为联欢会设计卡片,编写新年祝词等,这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不仅使学生在兴趣中写作,而且把作文与生活,作文与活动紧密结合,提高了作文的综合能力。
总之,作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是通过完成作文这个载体来实现的。如果教师能在多样性和综合性的训练形式上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和厌倦作文的情绪,学生将自觉主动地以作文为需要,以作文为乐趣。作文教学就真正达到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