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学数学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回答问题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1、谁比谁多多少
2、谁比谁少多少
3、谁最多 谁最少
4、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5、谁是谁的多少倍
回答问题就根据题目意思来回答,做类似的题目最好不要提出太复杂的问题,因为提出太复杂的问题回答起来麻烦,只要所提的问题合理并且不跟题目中的问题重复就可以了,可以模仿题目中的问题来提问
B. 请问小学五年级数学统计图表有哪几种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这是小学学到的.
C.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图表信息阅读能力
讲到“阅读”,乍一看好像是语文课和外语课中的专用名词。但正如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所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思维转换慢,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而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对数学语言都有较好的理解力,能正确地理解和获取各种数学信息。国内一些较为成功的教学改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青浦数学教改实验”等,无不得益于课堂阅读教学环节。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数学课程目标得到落实,就必须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领会和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
一、数学阅读的特点。
数学阅读材料不像语文阅读材料那样通俗易懂而富有趣味,主要原因是数学语言具有特殊性。
一是数学语言形式的多样性。数学语言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形式。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是数学特有的语言形式,它与自然语言差别很大,通常一个数学符号就代表一个数学概念,如果学生对数学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不明确,阅读就很难进行下去。在数学阅读材料中,三种语言交叉运用,转换频繁,因此,数学阅读常要求大脑建立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如把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转换为文字语言;把文字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等等,这给阅读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二是数学阅读材料的严谨及简洁性。数学材料在语言叙述上讲究简练,一字之差,其意义就相差甚远,如“除”与“除以”、“增加几倍”与“扩大几倍”等等。阅读者必须勤思多想,对每一个字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要认真思考、仔细阅读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
三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数学材料中反映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形,展现知识发生过程的分量不多,大都是经过多次抽象后的纯理论性的,由概念、公式、定理经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记忆、理解、抽象、综合、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都需要充分调动才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
由此可见,数学阅读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只有用心去培养,阅读能力才能逐渐提高。
二、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1、激发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教材,寻求问题的答案。
例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课始,让学生尝试解决古代名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有部分学生在尝试解决后急切想知道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还有部分学生为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着急。此时,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例题“鸡兔同笼,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只脚。鸡盒兔各有几只?”的解法,满足了学生的自主寻求答案的需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指导阅读的方法
(1)在质疑中阅读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刚开始阅读数学课本时,学生可能会走马观花的浏览,根本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老师可以适时“设疑”,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教材提供的“原材料”主动进行“加工”。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先是引导学生根据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通过猜测、验证,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然后教师通过连续追问,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追问一:请再读这句话,猜想中说的可是“数”,而不是“整数”。可我看到你们验证时举的所有例子都是“整数”。我们还学过什么数?以它们为例,猜想也成立吗?(学生举例验证)
追问二:翻开书,书上有“在一个分数里”。请问:我们一共学过哪几种分数?你们举的例子都是“真分数”。那么对于“假分数”和“带分数”,这句话也成立吗?(学生举例验证)
追问三:在猜想论证中,既需要“证真”,也需要“证伪”。证伪,则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证明猜想错误。请思考:
(1)“性质”要求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如果“不同时”会怎样?
(2)迄今为止,除了乘除,我们还学过加减,如果把“同时乘或除以”改成“同时加或减”,又会怎么样?
(3)“性质”中要求“不为0的数”,如果为0,会怎样?
通过这样的质疑、追问,学生观察得更仔细,思考愈加周密。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时,也会抓住关键,多问些“为什么”,思维的深刻性随之得到培养。
(2)多感官参与阅读
阅读不能只是用眼浏览,而应是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充分协同参与。一是提倡学生逐字逐句默读,反复咀嚼;二是教会学生运用各种符号把重要内容做好记号,如用“曲线”标明重点词语,用“?”标出有疑问的地方,用“…”表示注意等;三是引导学生用提纲式标题摘录要义,用小段文字注明自己的感受与认识,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解释教材中抽象的表述等等,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比如,“画平行线”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自学,仔细阅读书上的画图步骤,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画图的步骤,使学生初步感知平行线的画法;再让学生按照书上的步骤,依葫芦画瓢,试画一组平行线,比一比自己画的和书上画的有什么不同,互动交流在试画时出现的问题;最后教师再简明扼要地抓住重点、易错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画“平行线”,也提高了自学能力。
(3)在比较中阅读
数学内涵的真正获得离不开比较、辨析活动。比较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同类题目的比较,也可以是新旧知识的比较。
比如,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计算“25×30”,然后请学生翻开书本进行阅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看数学书上的计算方法与原来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0乘25这一步为什么竖式中不写出来? 为什么积的末尾要添上一个0?你喜欢哪种方法?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在关键处的激疑点拔,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新知。
3、培养阅读的习惯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那么,为了“不需要教”,教师应该“怎样教”呢?笔者认为,教师要真正转变观念,把学习的权力、时间、空间还给学生,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养成在做题之前先去阅读题目要求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材料、阅读材料的来源,而不仅仅是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更不能变成“习题集”。为了增强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兴趣,可以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阅读。
比如,教学“周角”时,预设会有部分学生易受“周角”表象的干扰,会误以为“周角就是一条射线,射线也就是周角”。在教学认识“周角”后,让学生判断“周角就是一条射线”的说法是否正确。果然,学生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此时,教师不给予简单的判定,而是要求学生去阅读教材中“周角”的定义,自我释疑。通过阅读,进一步明确:周角作为一个角应该有一个顶点,它的两边是从顶点引出的的两条射线,而这两条射线位置恰好重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辩论和对教材的认真研读,学生理解了周角和射线的区别,牢固掌握了概念。
另外,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编写由详到略的阅读提纲,以促使学生迅速把握教材中的要义,使他们逐渐掌握数学阅读的一些技巧。
(3)培养学生解题前仔细阅读题目的习惯
教学中,常发现有的习题学生解答不出时,只要教师让他将题目重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我会做了。”更有不少学生由于没有仔细读题,对题意一知半解,造成了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错误。诸如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一般都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很大关系。教学中,我常要求学生“读题三遍再下笔”,第一遍先通读题意;第二遍会用自己的话解释题意;第三遍要找出关键点,找出数量关系。学生逐渐养成了解题前认真阅读题目的习惯,正确率也大大提高。
(4)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将数学阅读延伸至课外,不仅可以使学生利用更多、更广的渠道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更增加了学生在收集、阅读、展示中的体验,让学生们在参与中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比如,学习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可让学生课后探究“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学习了“比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比”,了解“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了“我会用计算器吗?”之后,安排学生搜集“计算工具的演变、发展过程”的相关资料,做成“数学小报”在班级展示。
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重点推荐一些数学科普读物和以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数学期刊、报纸,如《故事中的数学》、《院士数学讲座专辑》、《数学小灵通》、《小学生数学报》等,作为他们长期的课外阅读材料。久而久之,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数学视野,还使数学课外阅读这一学习过程成为他们的自主行为,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D. 一至六年级所有的数学知识及概念
(一)、数和数的运算(20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6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5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3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10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3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4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3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30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6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0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
(四)、量的计量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2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4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12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4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5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6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3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2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E.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图表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形成用图表法的习惯;2、使用图表法时要教师要做好引导;3、使用图表法时要注重它的直观性。
F. 小学数学面试试讲扇形统计图,把百分比讲成了比例,表格口误图表,答辩的时候被指出来了,还有机会过吗
感觉数学面试是讲面冲截图,把百分比讲成了比例表格口误,你可以根据他的情况改一下
G. 如何巧借图表分析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数量关系,数量关系可以用图表来表达,通过让学生画图表,再加以分析数量间的关系,使问题迎刃而解。
一、对图表分析法重要性的认识是前提
数学应用题对于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小学生来说,由于文字叙述比较抽象,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如果不掌握一种直观而又科学的分析方法,不断开拓解题的思路和提高解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将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图表法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数学思维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会解决复杂关系的应用题,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思维能力,还可调动学生解答应用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借助于图表法解题,可以化抽象为具体
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知识构架和理解能力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题目已知条件和未知问题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用图表的形式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深奥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形象、具体。
(二)借助于图表法解题,可以化繁为简
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涉及数量多、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往往让学生难以理清彼此间的关系,借助图表中的线段表示法可以准确地找出数量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理清头绪,比较容易地解出要求的问题。
(三)借助于图表法解题,可以化知识为能力
运用图表法解应用题的前提是学会阅读题目,通过阅读弄清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画图过程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变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二、对数学中数量关系的准确分析是关键
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的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数量关系分析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寻找题中的数量;第二步是明确各数量间的关系;第三步是解决各个产生的问题。下面以一道例题的教学从以下几方面来谈数量关系分析法的运用。
如:“学校举行书法大赛,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3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师:题中有几个数量呢?生:三个。师:哪两个数量之间有直接关系呢?生: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3倍。师:这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让我们头脑中产生一个什么问题呢?生:四年级有多少人参加比赛?师: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呢?生:用乘法35 ×3=105(人)。师:现在又多了一个数量:四年级有105人参加比赛,那么哪两个数量间又存在关系呢?根据他们的关系可以产生一个怎样的问题?生: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有105人参加比赛。问题是:三四年级参加比赛一共有多少人?师:所以第二步算式怎样列呢?生:105+35=140(人)。师:根据现在已经产生的数量,又有哪两个数量间的关系存在呢?生:三、四年级参加比赛一共有多140人,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师:这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生: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师:那么解决最后问题的算式怎样列出呢?生:140+12=152(人)
三、培养学生具有熟练的图表能力是基础
图表法因其直观性与实用性,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而言,如何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换成具体直观的画面,完成从文字到图表的抽象过程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接触应用题开始,就进行相关方面的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审题的能力和画图的水平。一般来讲,可通过 个方面的科学训练,以达到准确熟练地实现从文本文字转换成图画符合。
(一)教师要躬亲示范做好榜样
要求教师在解题中形成运用图表法的习惯,从最基本的“1”开始,比如1个苹果可以用圆圈来表示,一个人可以用一竖横来表示,一段路程可以一横来表示,手把手来教会学生葫芦画瓢,仿照一步一步来画, 找准数量关系,切不可急于求成。
(二)教师要因材施教做好指导
随着学生对“1”这个概念的理解,学生可以由此推及到大的数量,比如20米长如果真用20米画那困难大了,教师可指导学生用1厘米或者是3厘米、4厘米来表示长度,其中的1份代表多少厘米,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通过画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来。在具体过程中要将读题、口述、画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数量关系与图画的有机统一。
(三)教师要适时放手做好点拨
待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 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画, 可以按照教师平时说的去表示,也可创造性地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去画,只要科学、合理、直观地反映数量关系即可,而且要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教师可给以适时的点拨,不断培养学生的使用图表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自觉性,同时也可让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评选出最优方案,不断提高学生的图表解析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 图表法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实用性的优点,完全符合小学中低段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点。如果学生从小掌握了借助图表辅助解题的方法,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有大大的提高, 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将有很大的帮助。
H.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图表信息阅读能力
讲到“阅读”,乍一看好像是语文课和外语课中的专用名词。但正如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所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思维转换慢,理解问题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图表信息阅读能力
I. 小学数学1到6年级总复习数的认识图表
我们知道,关于统计图表这部分知识教材注重看懂和分析简单图表的训练。所以解答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让学生通过看统计图和统计表,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可以说明的问题,从中发现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用所学的知识予以解决。
例1:为预防沙尘暴,下图是4个班参加植树的情况:
(1) 参加人数最多的班是那一个?最少的呢?
(2) 一般男生比三班男生多百分之几?全体女生比全体男生少百分之几?
(3) 已知一共栽树339棵,平均每人在多少棵?
(4) 植树造林有哪些好处?谈谈你的看法。
剖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根据条形统计图所获得信息,解决一些有价值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认图能力、处理统计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又与科学相结合教育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略解:(1)一班:24+8=32(人) 二班:18+6=24(人)
三班:20+10=30(人) 四班:15+12=27(人)
因为32>30>27>24 所以一班参加人数最多,二班人数最少。答略
(2)(24-20)÷20=20%
24+18+20+15=77(人) 8+6+10+12=36(人) (77-36)÷77≈53.2%
答略
(3)339÷(77+36)=3(棵) 答略
(4)可以从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保持水土,预防沙尘暴,等方面考虑。
例2:长、宽、高分别是50厘米、40厘米、60厘米的长方体水箱中装有A、B两个进水
管。先开A管,过一段时间后两管同时打开,下面折线图表示进水情况,请根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1) 同时开放A、B两管是几分钟以后?当时水深是多少厘米?
(2) A、B两管同时进水,每分钟进水多少毫升?
(3) 根据上表你还能提那些问题?并解答。
剖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特点的理解能力、挖掘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观察、分析,从而领悟到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意义和作用。在一般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一种数量的多少。上题中纵轴表示水的深度,横轴表示时间,一条曲线之间有明显的交接点,并且点之前是一条直线点之后是一条直线,后面的直线较前面的直线坡度明显增加,因此从这点起两管齐开。
略解:(1)15分钟以后。当时水深20厘米。
(2)50×40×(60-20)=8000(立方厘米) 8000立方厘米=8000毫升 答略
(3)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A管的进水速度、B管的进水速度、两管水进水快等问题。
例3:下面的统计表是六年级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表,请根据下表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1
优
2
优
3
良
4
良
5
优
6
良
7
优
8
优
9
良
10
优
11
优
12
待合格
13
优
14
合格
15
优
16
良
17
良
18
良
(1) 全班共有多少人都合格了?
(2) 全班的优的同学比得良的同学多百分之几?
(3) 你认为这个班的成绩好不好?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剖析:本题选择了同学们比较熟悉也比较简单的统计表,主要考查学生对统计表中各数量间关系的理解,认识统计表的意义和作用,能够一举表中的已知数据计算出相关数据,也考查了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略解:(1)17人
(2)(9-7)÷7≈28.6% 答略
(3)17÷18≈94.4% 好。全班18人其中17人及格,及格率达到94.4% 。
以上几例可以看出,,灵活巧妙的运用统计图表知识,可以拓宽思路,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