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数学转化

小学数学转化

发布时间:2020-11-28 22:25:08

1. 小学数学思想中的化归思想与转化思想怎么区分

化归思想和转化思想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将一个问题由难化易,由繁化简,由复杂化简单的过程

2. 小学数学中哪些知识用了转化思想

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2、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
5、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
6、简便计算时凑整十或整百法。如:253-99=253-100+1
7、数和式子的转化:25×16=25×4×4
16转化成4×4
8、数和数的转化:1÷0.125=1÷1/8
……
比、除法、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转化等。

3. 小学数学哪些知识运用了转化

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2、三角形面内积公式的推导:把两个完全一容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
5、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
6、简便计算时凑整十或整百法。如:253-99=253-100+1
7、数和式子的转化:25×16=25×4×4 16转化成4×4
8、数和数的转化:1÷0.125=1÷1/8
…… 比、除法、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转化等。

4.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数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呢?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一、由被动单一的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它包括认识的活跃程度、情感的兴奋水平和一直努力的强度。
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情感具有调节功能,它具有支配、维持运动方向的作用;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启动、发展和维持的动力,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积极愉悦的情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促进他们主动地巩固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
1、创设最佳心理情感,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创设最佳心理情感,就是使学生有关学习的神经细胞处于高度兴奋,情感信息在神经系统通道中的传递达到最佳状态。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和疑点,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激疑,将“疑”设在学生新旧知识的认知矛盾之中,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产生学习兴趣,把学习新知识的情感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需要心理,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强烈的精神追求,引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动机。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测量圆的周长时,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大家实验一下。”顷刻,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你用这种方法,他用那种方法,气氛十分活跃。尔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有的说:“我是用滚条的办法测出的。”有的说:“我认为用滚动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假使遇到无法滚动的圆,我想还是用绳测的办法好。”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提出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实验(一细绳的一端系着一个纽扣,手拿细绳的另一端,绕动细绳,纽扣在空中划出一个圆)。“象这个圆你能用绳测、滚动的办法量出它的周长吗?这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老师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直到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л倍。这样,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2、满足最佳心理需要,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
自主学习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除了创设最佳心理情境,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外,还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⑴分层要求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基础有好有差,阅读、理解、接受能力也有高低之分。但是,每个学生都有渴望成功和被赏识的心理需要。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引发他们学习的自发性。直观教学证明:人的感官知觉,对教材感知得越是多种多样就越促进学生对知识规律的掌握,促进学生的技能形成,因此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选择恰当的直观教学手段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在课堂上,不仅避免用语言表达的困难,也可节省教学时间,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把深奥的内容通俗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豁然开朗,真正把学习推到主体地位。
例如:小学生对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使用比较混乱,教师可利用直观语言帮助学生区分:“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有多长,它是一条线段,咱们用什么量一量?圆柱的底面积有多大,它是一个面,咱们也用尺子量吗?”这时学生讲开了:面怎么能用尺子量呢?应该用面积单位量。“圆柱的体积有多大,它占多大空间,咱们用1平方厘米铺吗?”这时学生更来劲了:体积应该用体积单位。老师趁机逗乐道:“如果房间大小用长度单位米,那么全家人就只好走钢丝了。”教师的幽默及教得直观,使学生学得生动,在舒畅情绪中排除了“故障”,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这三个问题分别能满足中下、中等、中上三个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的兴趣。
⑵善待每个学生
小学生都有好表现的心理,他们喜欢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并希望得到肯定。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恰当地把握评价学生的尺寸,即使是错误的,也不能轻易否定,而应给予他们重新思考的机会,直至获得正确的答案,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充分挖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二、由获得知识结论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
传统数学教学比较重视获取知识结论,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单一化,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直接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匮乏。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让学生亲历探究与发现过程。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去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更主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发现、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并创造数学,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亲历探究过程,已不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数学手段,它本身也成为了教学的重要目的。数学教学应该从重视获得知识结论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材编排上采用先验证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后介绍圆周率及研究史实。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途径也在不断地加强和拓展。对祖冲之这个数学家及圆周率早就有所了解,即使没听说过的学生,也会在课前预习中了解这些内容。因此,我就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先介绍圆周率及研究史实,再让学生亲历探究圆周率是怎么得到的,圆周长是不是刚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呢?我首先为学生提供研究机会,让学生比较几个圆形物体周长。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会用“绕线法”和“滚动法”得出厚纸板做的圆的周长,也会用“折叠法”测量出用布做的圆的周长。但对求画在纸上的圆的周长觉得有困难。这时,我再次引导学生做实验,探究用一种间接方法计算圆周长,从而得出圆的周长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的真理,又感受到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还从中学到了不少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实践意识和探究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联系、强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学生也不阅读课本;学生自己能通过课本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决不代替讲解。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揭示课题后,教师说:“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不教了,由你们自己推导出来。”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求三角形的面积,有的用割补的方法来求三角形的面积,有的学生先自学课本,找到了推导方法后再推导。结果,数方格的同学先发现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以高除以2,而钝角三角形不是这计算;用割补的同学发现可以把任何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找三角形面积与三角形的底和高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体验到独立思考的乐趣和好处,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就会逐步提高。
要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还应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设计课外思考题,并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发现、关注数学问题,主动的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最佳途径。
三、由问答式学习向小组合作学习转变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合作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正襟危坐,教师在上面“滔滔不绝”,采用的是一种问答式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喜欢采用“打乒乓球”式的提问,如果学生的回答没有符合教师备课中的要求,立即要求其他学生回答,直至学生的回答落入教师设计好的“乒乓球桌”为止。如果教师问得浅显直露,看上去是启发教学,实际上是灌输的另一种表现,它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它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到: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引入课堂。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根据实际,组建合作小组。
小组的组建是小组合作学习赖以展开的前提。我们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组建小组。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构成上应体现班级的缩影,它由三到四名学生根据性别、学生成绩、个性特点、家庭、社会背景、守纪状况、居住地段等多方面的合理差异,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与互助合作。“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赛的开展。这样使得各异质小组的构成达到合理配置,从而产生更多的合作性思维,更多的信息输出和输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推理的质量和保证长时记忆的精确性,各小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业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根据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自由组合,让他们对相同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合作的群体,学生面对的不再只是教师,而是面对同伴,为学生创设一个“无威胁”的课堂氛围。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为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
2、各抒己见,增加信息交流量。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将课堂上的单向反馈变为多向反馈,它不但为每位小组成员创设了均度的发表见解的条件,还大大提高了每位学生在40分钟内发言的机会(由1/50提高到1/4)。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密切交往,热心互助,真诚相待,使学生在小组成员面前,设法把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达到与别人沟通的目的,消除惧怕与别人交往的心理,学生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交流、扩大了信息量,在学习交流中相互启发,拓展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增强了学生广收信息、主动探究的能力,从而得到语言、思维以及社会意识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3、同舟共济,培养互助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将传统班级教学的“竞争型目标结构”为主转变为合作型目标结构为主,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内竞争的格局。在这种目标结构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改变了单纯的“输——赢”关系,极大地消除了对于竞争失败的恐惧,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他们主体性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发表每个个体的主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在此基础上,形成小组意见;又通过组际间的交流,使问题更明朗,在生生之间、组组之间的不断交互中,学生的不同观点意见不断交锋,思维火花不断碰撞,最后,综合大家意见,取得对问题较为完整和较为理想的结论,使同学们相互关心,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感到合作的力量大大超越了个体的力量,自己与小组不可分割,获得互助的成功体验。在这无任何心理负担的学习过程中,后进生在同学们的帮助和鼓励下,形成自己的见解,也得到成功体验的机会。在小组中,学习到如何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也能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的技能,而且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
4、组长轮流,锻炼组织管理能力。
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学习组织者,我们实行自主承担,轮换负责的方法,给每个人以改变角色和锻炼的机会,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获得学习指挥管理的机会。这些小组长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承担着给组员发放材料、领导组员活动、分配组员任务、综合大家意见、代表组员与教师或别组联系的职责。在这种组织管理能力锻炼过程中,使学习过程既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使每一位同学既学会领导别人,组织集体,又学会接受领导。
以上三方面的教学尝试,使我深深感到要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就必须让学生有充分从事数学探究活动的机会,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全新的教育理念还不能很好贯彻课堂教学始终,长期形成的、习惯了的教学方式还难以一下子完全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今后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将全面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不断去实践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

5. 小学数学转化内容的例子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5050>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6.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转化差生

后进生,俗名“差生”。作为一名教师,总会碰到一部分“后进生”。他们要么学习差,要么行为差,要么态度差,如此总总,总是让教师头痛不已。但是后进生是人,不是产品,不能当成次品或废品再回炉。教师转化一个后进生,实际上是一个功德无量的善举,是给同样头疼的父母雪中送炭。那么,如何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尽善尽美地转化差生呢?
一、尊重差生,善于鼓励
后进生因为各方面表现较差,常常在班级中遭人白眼。他们在同伴们中,找不到自尊,找不到自信,在老师面前,更是觉得自愧。每天在数学课堂上,看着别人高举的双手,他们也渴望能像优生一样,胸有成竹地回答问题,得到老师同学们或多或少的赞美的眼光。可是,他们不行,常常的出现计算错误或理解错误,总之他们表现的机会越来越少。他们也是孩子,也渴望掌声和鲜花。于是,他们更多地做出各种举动,捣蛋,说怪话,扮鬼脸,欺负女孩子……以各种破坏性的举动赢得大家的注意,其实,他们也不喜欢自己如此。所以,每次遇到问题,教师的关爱和鼓励,信任和支持是他们进步的最佳武器。那么,怎样才算尊重差生呢?1,寻找闪光点。找出差生的特长,比如绘画很好,就多让他出出板报;热爱劳动的,就把集体劳动的指挥权交给他。 2,不要每次都公布差生的成绩。既然跟“差”“后进”沾边,他们的成绩一般都很烂。所以,适当给给他们面子,保留一点他们的自尊,不在同学面前取笑他们可怜的成绩,他们有时反而会反思反思自己的不足。3,师生注意说话的分寸。教师要注意克制,尽量在课堂上多表扬或出一些较为简单的数学题让他们做 ,是他们建立自信,慢慢地他们会接受老师和同学建,议进而知错就改,成为一名优秀的好学生。否则教师以威吓体罚,以势压人,那样只会加深学生的叛逆,甚至破罐子破摔,这样只会是学生走向极端。所以,一个老师的语言修养是多么重要,拿捏好分寸又是多么地关键。
二、分别对待,因材施教
后进生之所以后进,有很多原因,大致可以这么归类。1,智商确实低下的,属于真差生。2,智商正常,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低下的,属于假后进生。对于前者,只要引导其尽量学,不能强制其结果,但是要保证他不学坏,能听话就好。对于后者,功夫可要多花好几倍。教师首先要端正其态度,激发起他们学习的数学兴趣。可采取家访,家校联系、多出智力游戏等方法,督促其进步。如果是厌学的学生,要多做做家长工作,请家长多配合,并与老师一起查出厌学的原因。还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尽量让课堂富有吸引力,可借助多媒体或者师生互动,贴贴纸,小红旗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喜欢及爱上这门数学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创造机会,植入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一个自卑或者自负的学生,要想在学业上有所造树,相对较难。因为求学路很漫长,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处理好自己的学习态度,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评价,就会多走一些弯路。在数学课堂上,差生不能回答较难的问题,可以把计算或读题的机会留给他们,也是不错的选择。
四、补缺补漏,不离不弃
个别辅导差生,不要急于一时。也不要轻言某个学生“朽木难雕”“无药可救”。“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说的有点过分,却也有几分真实。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工程,一点一滴地积累,一点一滴地进步,都非易事。但是只要持之以恒,水滴也会石穿。曾教过这么一个学生,平时贪玩,捣蛋,爱撒谎,逃学,毛病很多,教过的老师没有一个不摇头诉苦的,家长却非常宠爱。我没有放弃他,一整个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沟通,一块玩一块吃,慢慢地他的话多了,课堂上不再做一些小动作,也交起作业差了,虽然一时间成绩不会提高,但他们的点滴进步都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长期下去相信他会变成更加优秀的学生。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但只要我们多一点关心,多一点耐心,多拿出一点时间和精力,去鼓励和欣赏,就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从而为他们树立自信,找回自信。

7.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每个学生也包括学困生,他们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由于生理、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诸多原因出现知识的断层,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计算较慢,正确率低、记忆力弱,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类学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迫在眉睫。有教育者说过:转化一名学困生,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生。陶行知也曾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因此,关注学困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了解学困生,沟通心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转化的基础。
每个学困生的‘困’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因素,了解学困生,正如医生诊断病人病情前所作的调查一样,只有搞清楚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
1、对学困生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交往情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等,并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记录。
2、个别交流,进行心灵的碰撞与沟通。打开与学困生交流的大门,了解其数学学习差的真正诱因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消除对数学的恐惧,使他们能“亲其师,信其道”与教师建立和谐的关系,转变学习的态度,变厌学为乐学。
3、做到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有时转化一个学困生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因此容易取得家长的支持。但在教育方法上有的家长欠妥,所以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与家长共同制定妥当的教育方法、激励机制是转化学困生的有利保障。
二:爱心激发动机,赏识增强自信。
1、加倍关爱,排解压力,唤醒学困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动机。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校和家庭同伴中常抬不起头来,经常受到批评和歧视,有较强的自卑感,压力也都挺大的。作为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应该加倍关爱,包括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家庭、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提高他们在同伴中的形象,以爱心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2、提倡赏识教育,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歌德曾说:“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瞧不起自己。”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是前进的力量。“赏识教育法的创造者周弘曾说:“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有教育者说过,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愿望希望自己是第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学困生何尝又不希望有这样的机会而受到赏识呢?作为教师,要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认真审视他们的优势,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帮助其在实践中建立自信。有可能就是无意中的一句话就会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那就让我们用赏识教育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带他们走出心理的困境吧!
三:从学困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使其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困生从原有知识经验出发,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学困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知识断层各不相同,已有知识经验也不一样。如我在教学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要以长方形的面积这个已有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通过课前了解,班上的学困生几乎都不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有的甚至面积、周长混为一谈。于是我便利用课前为他们补上这一课,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他们显然也能跟上。又如五年级学生在练习x-5/8=1/4时,学困生在解答这个方程时显得相当吃力,通过了解他们解方程的知识经验不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而是根据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于是,我给他们补上了基本关系式,他们记得也好,但在第二次练习时同样出错,我最终发现原来他们在认识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名称时出现了知识的断层,这是我未曾预设到的,于是我又赶快为他们补上,并通过简单的算式与生活中的联系让他们理解到各部分的名称和关系式,在以后的练习中,我又特别强调他们说算理。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们解答方程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困生的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课前对学生的了解,帮助他们将各断层补起来,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

8. 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公式

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公式如下族者所示:粗档

1、长度单位换算兆凳薯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回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答米=100公顷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4、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5、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6、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转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