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书中的古诗
【一年级上册】
画 唐朝•王维 静夜思 李白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
春晓 唐•孟浩然 村居 清•高鼎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清•袁枚 小池 宋•杨万里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山行 唐 杜牧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赠汪伦 唐 李白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
草 唐•白居易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绝句 唐 杜甫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年级上册】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
咏柳 唐•贺知章 春日 宋•朱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林杰 嫦娥 李商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游山西村 宋 陆游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年级下册】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渔歌子 唐•张志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乡村四月 宋•翁卷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五年级上册】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秋思 张籍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五年级下册】
牧童 吕岩 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yuè)•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六年级上册】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六年级下册】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芙蓉楼送辛渐 唐五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一去二三里 宋 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画鸡 明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敕勒歌 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2.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的所有古诗
明日歌 清(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清明 唐(杜甫)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3.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一场激烈的围歼战前夕,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写战斗打响以后,为了帮助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郝副营长毅然点燃了书,结果暴露了自己,被敌人的机枪打中;最后写这场围歼战获得了彻底的胜利,而那位“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而献身的郝副营长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好厉害,我们才学到第6课~~
4. 小学1到6年级语文书的古诗
我知道的有: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3: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4: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5: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
1、自学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向“小夜莺”学习的思想感情。
3、概括段落大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归纳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向“小夜莺”学习的感情。
2、概括段落大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归纳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1、概括段意大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夜莺鸣叫的灵音带),请同学们辩音乐
这就是夜莺的鸣叫声,它如高山流水,又似鼓乐叮咚。可是这婉转动听的鸟叫声,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有着不同寻常的含义。
《夜莺之歌》这篇课文中,那动听的夜莺的叫声是由谁出的,他在传送什么信息?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二、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同组同学合作完成)
三、学习一段
思考:
自学方法:
1、读课文
2、画词语,找句子
3、说理解,谈体会
讨论明确:从下面的课文可以知道,孩子不管是坐在河边吹哨子不是带路时吹哨子,都是用来麻痹敌人,同时又是为埋伏在附近的游击队报告情况的。
四、读句子,想想句子的含义
1、怎么就会剩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鹧鸪,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一个。
明确:这是孩子故意打岔,把自己当作夜莺,避开敌人总是的实质弄了这位德国军官,表现了孩子的机智和勇敢。
2、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刚刚开火,村子就着了火,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五、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六、概括段意:
“小夜莺”给德国兵带路,把敌人引到了游击队的伏圈。
七、学习第二段
默读思考:
自学方法:
1、读课文
2、画词语,找句子
3、说理解,谈体会
讨论明确:机智勇敢的小夜莺一边给敌人带路,一边吹着口哨。
他用不同鸟叫声向游击队报告敌人有多少人,有多少机枪。使游击队有准备地全部歼灭敌人。
八、概括段意
“小夜莺”给敌带路,巧送情报,游击队积极备战,全歼了敌人,战斗取得了胜利。
九、学习第三段
这段写是什么?
“小夜莺”又坐在河边吹起口哨,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十、概括全文中心思想。
表现了“小夜莺”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好品质。
十一、课文为什么要以“夜莺之歌”为题?
明确: 课文主要内容中的主要线索是紧紧围绕“小夜莺”展开的,表达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小夜莺”这个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憎恨敌人的孩子。
十二、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创造性地复述
板书 17、夜莺之歌
中心:机智勇敢 热爱祖国 憎恨敌人
内容: 带路 传信 歼敌
旁若无人 莺鸣鹃啼
诱敌再去
所答非问 巧送情报
6.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课文(人教版)
《山中访友》 李汉荣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和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的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该回家了。我轻轻地挥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
7.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第六课全文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zhōu)。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jiàn)掺(chān)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nián),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xiāo),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fàn)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lǘ),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xián)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hǔ)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1],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8.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
一、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一场激烈的围歼战前夕,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写战斗打响以后,为了帮助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郝副营长毅然点燃了书,结果暴露了自己,被敌人的机枪打中;最后写这场围歼战获得了彻底的胜利,而那位“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而献身的郝副营长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课文的开头意在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同开头照应。加上这样的开头结尾,显然是在告诉人们: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郝副营长生前的一段话,可能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事情发生在建国前的1947年,当时除了城市以外,绝大多数农村是没有电灯的。而郝副营长跟“我”一样,“从小生活在农村”,因此也没见过电灯。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教学建议
1.这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课文。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知道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大致了解内容。再提示学生以“多好啊”或“灯光”的描写为线索抓住课文重点进行探究,先独立阅读,再在小组里交流。检查阅读效果时,教师要就重点部分加以指导,帮助学生从中体会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2.以“多好啊”为线索深入理解课文。在学生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再次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交流。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
第一次是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赞美。
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
在学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让学生再深入往下想,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
3.在交流讨论过程中,可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交流讨论之后,指导学生进一步练习有感情朗读。
4.对课文中的生词,大多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其意思;个别词语,可让学生查字典、词典理解。下列词语解释仅供教师参考。
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围歼战:把敌人包围起来加以歼灭的战斗。
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所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短墙。
憧憬:向往。
黑魆魆:形容黑暗。
千钧一发: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极其危险。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15公斤。
璀璨:光彩鲜明。
华灯:雕饰华美或光华灿烂的灯。
四、参考资料
王愿坚(1929—1991)当代作家,山东诸城县人。1943年以前在家乡读书,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次年参加八路军,在一个军分区宣传队当宣传员。解放战争期间,在华东野战军一个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1947年入党,1952年调《解放军文艺》任编辑。1956年至1966年,参加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1972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到长征路上采访。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
经典课文——灯光2006-7-1 11:10:00
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1947年的初秋,当时我是战地记者。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57师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天黑的时候,我摸进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的身边。
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22岁,已经打过不少仗了。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开歼灭敌军的道路。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夹着自制的烟卷,拿着火柴盒,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地凑到我的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我不由得一楞,摇了摇头,说:“没见过。”我说的是真话。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真的没见过电灯。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
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半个小时以后,我刚回到团指挥所,战斗就打响了。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连马上冲了进去。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顿时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理在茂密的沙柳丛里。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回答者:a453507031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3-4 08:43
《灯光》是阅读课文,课文内容主要是写作者对往事的回忆。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阅读,找出课文中哪些内容对现实的描写,哪些内容是对往事的回忆,分析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许多联想,从中领会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
读《灯光》,回答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怎么想起这件往事的?
(2)“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第(1)问要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理解课文如何由写现实过渡到回忆。第(2)问要求对比分析“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的场合,体会说话人的心理,通过对比,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答案要点:(1)课文主要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郝副营长非常向往孩子们在灯下读书的生活,以及在战斗中英勇献身的故事。作者是看到天安门美丽的灯光,并听到“多好啊!”这句郝副营长说过的话后想起这件往事的。
(2)共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天安门广场上一位游客见到美丽的灯光时对天安门夜景的赞叹。第二次,是郝副营长在战斗之前看到一本破书插图中孩子在电灯下读书的场面时说的,当时他对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十分向往,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在电灯下幸福地学习和生活。
《灯光》读后感
我们看书、学习和工作大都离不开灯光,提到灯光,我不犹得想起了大作家王愿坚写的一篇课文-----《灯光》。这篇课文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主要讲了,八路军突击的事情,让部队找到突破口,为了今后的孩子能在电灯下读书,他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本篇文章有两处地方,使我又感动又深有体会。第一处:“赴明儿胜利了,咱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我读了这句话,我知道郝营长对胜利充满了无限的信心,同时也期望自己用上电灯,孩子们也用上电灯,在明亮的灯下学习、读书。我感到了郝营长他很关心下一代,为了让孩子在灯下学习,他要在战争中取得胜利。郝副营长和我比,我则显得很渺小,因为我不懂得关爱他人,自从“见了”郝副营长,我就要学习他关爱他人的品质。第二处:“这位年轻的战士不惜自己的生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我读到这里很感动。郝营长牺牲了,可他的牺牲是为了孩子,为了让他们用上电灯,在灯下学习,所以他的牺牲是光荣和伟大的。他在牺牲前想的还是孩子,关心的还是他人,这种高尚的精神深深的将我折服。同时我又觉得很惭愧,以至一时说不出话来。郝副营长牺牲前还没见过电灯,真实有点遗憾。我见过电灯,所以一点也不遗憾。但我也要珍惜美好的时光,不留一点伤感。全文读完了,郝副营长的崇高品格和他心中的电灯,一直刻在我脑海深处,永远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