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浅谈怎样培养农村孩子喜欢小学数学
为了能够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广大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通过努力和创新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教学方案,更好地迎接新教材的挑战。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要重视提高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换句话说,就是让他们喜欢数学。笔者结合多年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经验谈谈看法。
一、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能成功,关键要看是否有一个好的开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在上新课前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在一堂课开始前,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新内容。从而为顺利地达到教学大纲要求打好基础。运用这种教学手段,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在讲“相遇问题”的时候,为了消除三年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陌生感,上课前,我用自愿组队的形式让同学们两人一队,演示“相距、相遇、相向”等这一类问题的相关概念。在农村教学中,由于教育资源有限,用这种同学演示的方式代替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对这一问题加深理解,更轻松地接受新内容。又如,在讲“分数”时,为了使同学们对分数有一定了解,我用情境导入法,在课前给同学们讲故事:妈妈做了四张饼,平均分给两个小宝宝,问每个小宝宝分到几张饼?(同学们说两个)然后又来了2个小宝宝,把四张饼平均分给了4个小宝宝,每个小宝宝分几张饼?(同学们说1个)今天妈妈只做了一张饼,来了两个小宝宝,要平均分给这两个小宝宝,每个小宝宝分到几个饼?(同学们说半个)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分数。通过这个例子,学生自然知道了分数,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使学生了解了新知识。
二、利用多媒体,调动学习积极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完善,多媒体教学走进农村学校。多媒体将图、文、声、像相结合,将教学内容直观展示给学生,尤其是对多媒体存在新鲜感的农村小学生会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没有新鲜感,不利于新知识的掌握。在多媒体教学中,生动的动画,直观的图像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周长的有关知识时,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这堂课,我借助多媒体教学和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设计了这堂课,让学生指出多媒体显示的图形的周长。这样利用小学生身边的、经常看见的或感兴趣的因素作为研究的素材,在多媒体的显示下更轻松地理解周长,效果更显著,进一步在计算中帮助学生深化对周长的理解。比如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老鼠和兔子分别围绕三角形、四边形的草地跑步一圈,然后向学生提问:谁跑的距离多?让大家想想怎么才能知道它们各自跑的周长呢?多媒体的动态展示能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成学生乐于研究的问题。因此,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促进多媒体教学在农村教学中的普及。
三、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得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尤其是数学课堂更显枯燥。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努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比如在教圆柱体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爱动手不爱计算的习惯,协助学生动手将圆柱体展开并进行观察,从而自己总结出计算圆柱体表面积的方法,然后运用公式口算出其他圆柱体的表面积。这样既让学生尝到了自己动手的甜头,又找到了学习的方法,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行课堂教学,有利于改变模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有效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四、组织游戏,激发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往往在不经意间学到的知识更牢固。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像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可以一连好几个小时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却不能坐在一个地方长时间学习。根据调查显示,三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力最多能集中15分钟左右。因此,我总结出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适时组织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相关知识。比如可以通过以下的课堂游戏:抢红旗、摘苹果、开火车等课堂游戏展开数学教学,让学生在轻松地学习。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更应该运用农村教学环境中的有利因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让他们敢于发问、敢于创新,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低年级就养成爱学、乐学的习惯。我相信只要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不断努力,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从而喜欢上学习数学,数学成绩就会得到相应提高。
②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
“质量是教育的灵魂,质量是教育的尊严,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是当前教学的基本思想,它在为基础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为农村学校的教学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落后,教育资源短缺,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都制约了新课程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农村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而教师对于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缺乏了解,导致农村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此,我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自己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生,而良好习惯要从小培养,“从一年级抓起”。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再纠正,那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结合数学教学,培养良好的习惯,包括那些内容呢?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砖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习惯”。以及学生乐于课前准备、活于课堂探究、勇于课后延伸、及时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等习惯。 课堂上或是作业中,对于同一道题,不同学生思路不同,方法不同却“殊途同归”,自然包含着学生各自不同的独创因素,即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敢于另辟蹊径的做法、想法,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甚至是不成熟的、或是错误的见解,教师都应从不同侧面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让情感在这里交融,知识在这里增值。切忌抹杀学生的独到思维。另外课后练习适当增加拓展创新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勇于探索钻研一题多解,以题简意深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得新颖、独到、变通的回答。从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把有意义接受学习和有意义探究学习相结合,防止机械接受学习和机械探究学习。 1、小组合作,营造主动学习氛围。 《新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的单一教学局面,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时,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讨论。以免流于形式。 2、合理设计巩固练习,注重变式训练。 学习新知后的巩固练习设计,应注重应用的层次性,一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内容可用适当的情境呈现;二是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有利于新知识拓展延伸的练习,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学习活动,还应注重研究材料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要给学生留有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三、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学习后进生是指智力发展正常而成绩欠佳这类学生。他们之所以成为后进生,主要有以下原因: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对学习缺乏兴趣,主动性差;学习能力弱。根据课堂教学经验可以把他们大体分为以下三种:无动力型后进生,学习不得法导致的后进生,外因导致的后进生。 后进生是最敏感、最易受伤害的一个学生群体,他们最需要的正是教师的理解和关爱。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观念,对待学习上的后进生,要充满信心,满腔热忱地、科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一旦他们体验到被爱的感觉,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转变后进生自卑心态 教师应通过研究每个后进生的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帮教计划。 在课堂上尽量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之产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表扬和认可,后进生更是如此。不论是那一类型的学习后进生,要消除他们的不良反馈心理,教师就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教学心态。要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认识到后进生是动态的,可变的,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尤其在课堂上。他们反馈信息的积极性高不高,应先从教师自身去找原因。要多同情、多理解、多照顾,要及时、正确地进行评价,肯定其点滴的成功之处,这样,他们的“惧怕”和“对抗”心理才会逐渐消失,学习的自信心才会不断提高。 其次、要让他们赏识教育,点燃希望的火花 每个学习后进生的身上都会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捕捉,学会赏识。通过赏识教育,让后进生们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希望所在。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控制思维的层次,让后进生有话可说。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对后进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都要以适当的方式加以肯定,让后进生感到自己正走向成功,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善待后进生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中。课余时间,也有意识地让后进生充分得到表现。如:让他们替老师提小黑板,帮学生发作业本,为大家管理教室
③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如何提升
摘 要:农村小学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生在很多方面与城里的学生相差很远,这与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狭隘,反应能力差,再加上农村学生大多是留守孩,没有父母陪伴监督学习,家务繁重,因此教师碧玺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提高其学习效率,同时,老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是不容忽视的。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术规范等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培养和养育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培养合格公民,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促进人的发展,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而学校教育在教育类别中又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正是它的传播者,特别是对
于广大农村地区而言,教师的作用更加重要。那么,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该如何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几点给出自己的想法。
一、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
教材作为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它是传授知识给学生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学的最基本的依据,所以,教师要增强教学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研究教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好的教学思路,这样才能在正常教学下去谈论提升教学能力。
二、教师应当机智应用教学方法
一堂好课,效率高的课,往往是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下足了功夫,可以说两堂课间的差别大部分是在教学方法上的较量,教师如能处理好教学方法的变换,这堂课往往便是好课,优质课。所以教师,应当机智的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而有些教师对待每一批学生的教学方法都是一成不变的,殊不知,每一个班的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当适当的变换方法。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使教学方法尽可能地适合大多数的学生,而对于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教师要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环境或者是专门针对这些学生制定适应于他们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教师不应当因为自己教学方法的问题而造成某些学生学习方面的困难。教师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应当符合这一要求。
三、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
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在学习数学时的表现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应当多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而有些学生善于跳跃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强,却容易因为马虎粗心犯下错误,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把学生喜欢的事物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娱乐和游戏中学习,这比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四、教师应当做好课外的工作
要想让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取得好的效果,单纯地依靠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应当在课外研究好教材中的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预测哪些知识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认真写好教案设计。在上课的时候会用到哪些教具,教师也应当在课前准备好。而在讲完一堂课之后,教师应当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并且及时与学生交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外做好这些工作就会减轻自己和学生在上课时的负担,学生们学习的时候也会很轻松。从这一点来看,教师的课外工作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课上的工作。
五、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对于任何一名教师来说,都不可能一开始就把教学工作做得完美无缺,都是在一次次地教学中不断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教学能力才得以慢慢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总结出:哪些经验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情况,哪些经验适用于哪种特殊情况。有了这些经验,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才更能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向。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同时,也要借鉴其他教师的方法和经验,尤其是那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取得过优秀教学成绩的教师,他们身上着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学习、反思,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进步,让学生也跟着自己一起进步。新时期采取的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学也应当不断地进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接受专业的培训、认真研究教学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了解学生的动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做好课内和课外各方面的工作;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总结教学经验,从各个角度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并且让这种教学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得以运用。在教学中取得更显著的成就,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对教师基本的要求。
六、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开展教育科研是兴教、兴校、育人的根本保证。”教师不仅要善于教,而且要善于研究教;不仅要培养学生,而且要通过科研,培养自己,教研相长。一方面,教师研究的问题直接来自教育教学实践,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服务的,它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只有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才有价值。另一方面,教师的科研应体现在如何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应是一名学习者。首先,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学习者角色是一种自主式的学习主体。教育科研是一个不断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是“学习”的本质所在。其次,教师作为自主式的学习者是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只有学习行为日常化,教师的科研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唯有如此,教师才不是在自己的领域里被动的工作,而是主动地创造;他便不再是一支燃烧得什么也没有的蜡烛,而是用科研不断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他便不再是一个只对教材做肤浅了解、按教案简单操作的工匠,而是必然成为攀登教育科学高峰的实践者。
④ 浅谈如何搞好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特别是面对农村小学的学生教师必须首先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教学情景,在教学上做到由单一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知心朋友、指导者、帮助者与合作者,转变为和学生共同探索的伙伴。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一课,我转变了自己的角色,与学生融为一体,将自己和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和学生一起比身高、度量身高,将所有人的身高记录起来,然后每个小组进行,看看谁最高,高多少,当时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就抓住时机,在欢快的课堂气氛中引入课文内容、讲解课文内容、练习课文内容,学生也就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接受了新知识。
⑤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或模式是什么样的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在轰轰烈烈的展开,作为一名一线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新课程理念指导着我,这几年我都力求在自己的数学教学之中改变自己固有的、已不适合时宜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但是,在新课程教学理念逐渐的深入人心之时,也从教学实际体验出发对新课程产生了一些困惑,以下几点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困惑一:目标定位的困惑
在课程改革中,有的教师认为:因为教材变了,试卷命题形式、内容、难度都在变,所以我们的教学也得变,也得适应新形势.这种思想反映了教师认识上的不足:不是为了贯彻新课标、体现新理念、实现新目标而改,而是为了适应教材、适应考试而改,是为新一轮的应试而改.新课程要求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改,改革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规划经营人生,让学生学到一定的基础知识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模块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由于教师在认识上还有盲区,行动上还有误区,也就造成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迷茫和游移,甚至停滞和倒退,所以现在的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难怪有人说:再这样搞下去,课程改革很快会以失败而告终.
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要反复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理解新理念.我们最初认识、学习新课标所接触的新理念都是纯理论性的东西,这些教育、教学理论缺少教学实践做支撑,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是真正进入实战阶段以后,由于各所学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农村的村小)与之相差甚远,才发现很多的设想都是行不通的,有些好的设想在实践中大打折扣,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更少,这时教师对新课程的实践陷入了困境也是正常的.如果我们不对失败的进行有效的反思,课程改革就无法推向深入,也无法取得课程改革的成功.因此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再次认认真真地学习新课标.由于这时我们已有了教材、有了教学实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此时重温新课标,定有更深刻的感悟,定能把新的理念、新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从而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挺进.
⑥ 湖北省农村义务教师招聘小学数学到底难不难!!
湖北农村义务教师考《教育教学专业知识》 、《综合知识》这两门!
《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科目分学段、分学科命题,根据教学需要和招聘条件,以学科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如:教学论与学科教学法、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基础课程范围内的基本知识。其中:
小学分为(11科):语文、数学、科学、英语、思想品德、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心理健康、劳动技术。
初中分为(14科):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心理健康。
3、综合知识科目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历史、时事、英语、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考察考生的观察分析、逻辑思维、语言理解、综合协调、竞争发展能力和心理素质。
4、《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科目将按照小学、初中两个学段25个学科分别命题,开考学科与招聘教师学科分类相一致;《综合知识》科目不分学段学科,所有考生使用同一套试卷。
认真备考的考不难的!
⑦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利用现有资源
教学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也是新课程开展的前提。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施范围和实现水平。传统数学教学忽略了数学与生活、与社会的密切联系,造成我们的学生强于基础、弱于应用,强于答题、弱于动手,强于考试、弱于创造的局面。《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更能让学生自主的时空与平台,教师应有意识地挖掘和利用身边的资源,更恰当地使用进行教学,使数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异彩纷呈。
一、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
多姿多彩的教学资源只要能合理的利用,才能使它的作用发挥得有效,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生身边和学校周围的这些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使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和生动。1、校内课程资源应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的先进或落后,都可以找到和学习数学有关的资源。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总是有的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在学习中,学生本身的众多特点、班级活动、老师遇到的各式各样东西。或是学生收集的等等都可以变为现成的资源。例如:在教学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可以让学生把事先收集到的各式各样的盒子,进行观察、操作、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样的资源到处都有,教师应该有意识、有目
的地开发和利用。还有学生自身的许多特点,可以作为活动对象。例如调查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让学生亲自量、亲自称。还有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为什么不周全的考虑作为教学资源呢?有一位老师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使用八开纸和彩色粉笔作为当课的教学资源。每位学生手中有一张八开纸和一支彩色粉笔。对折第1次,把一半的涂上颜色,观察阴影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1/2)。对折第2次,观察并和第一次比较,这时阴影部分又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2/4)。对折第3次,是(4/8)。对折第4次,是(8/16)等等,最后把几次折出的阴影部分的大小进行比较,结果得出是这样的:1/2=2/4=4/8=8/16等。最后让学生观察分子和分母有怎样的变化,从而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只要恰当地利用资源,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校外课程资源也应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使这些资源变成学生活动的情境和背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自然、社会紧密联系。例如:学习《统计》之前,可以让学生在公路口旁进行观察,在十分钟内,有多少辆摩托车通过,有多少辆小车通过,有多少辆机动车通过,等等。先让学生进行收集资料,再进行整理,然后进行统计。又如,有一位老师教学几十加几时,事先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捡小石子,一袋装几十颗,另一袋装几颗,并在袋的外面标好具体的颗数。一个一个轮流上台演示给同学看,让大家边看边说。一节生动形象的课尽享在愉快之中,其实自然资源能恰当的利用,学生的收获也是不小的。社会资源也不例外。3、各种智力资源也该适当使用
数学的学习活动涉及到不同领域的内容,特别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其中有许多不可缺少的精彩的亮点的活力,有时需要家长或社会上的其他人士的帮忙,才可以解决相关的问题。例如:展开这样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星期六、星期天进行调查本屯的人口情况,并进行统计。如果学生头脑比较精灵,直接拿笔记本找社长帮助,回来按年龄段进行分类并作好统计。若你挨家挨户去调查,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大大的降低了。所以,学生有些活动实践需要智力资源的帮助,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二、调动家庭资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的缩影。每家每户都有一本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帐目。家庭大事小事的发生多数与数学有关。现在很多家庭的大人总溺爱孩子,促使他们对家庭的事情一无所知,更谈不上怎样用数学帮爸爸、妈妈分析和解决家庭的琐事,为父母减轻负担。作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应该有责任和义务组织学生利用数学手段来调动家庭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了解家庭和关注家庭。如:上学期我顶阮老师的四年级的数学课,在学习了小学四则运算之后,让学生算算我家的开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他们懂得父母的血汗钱是来之不易的,懂的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同时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心中自然而然产生感恩情感。又如,我刚刚上过的二年级下册《减法》中,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回家去查看自家的水表、电表,计算用多少方水、多少度电。这样可以让学生增长不少见识和起到教育的作用:(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2)提高学生计算能力;(3)一滴水,一度电使学生明白了聚少成多的数学道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浪费资源可耻,节约资源光荣的节能和环保意识。
三、共享网络资源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电脑、网络已大量流入农村。《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数学与网络密不可分,一方面,数学是网络存在、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网络上也承载着大量的数学资源,用好这一部分资源,对学生素养的提高必将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如:组织了中国古代的数学家的活动,让学生在网络中寻找相公资料,然后在交流中共享成果,在整个活动过程,学生一次又一次被这些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他们创造的数学文明深深打动,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产生了强烈的学好数学的驱力。
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和利用资源进行教学和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创造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享受到学习数学的无限乐趣,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绚丽多资的科学光辉与无所不能的现实力量。
⑧ 浅谈怎样上好农村小学数学活动课
数学活动课,是教师结合学生有关数学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也是区别于课堂教学的主要特点。因此,必须摆脱课堂教学中惯用的教师讲例题,学生练习题的模式。首先让学生人人参与,通过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这些活动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一、让学生尽兴地玩和画
玩是儿童的天性,学是儿童的天职,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寓教于乐”注意活动的情趣,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重视它愉悦身心的作用,是数学活动课的“生命线”。我在数学活动课中,经常让学生通过“玩”和“画”来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例如,在“20以内进位加法练习”活动中,我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两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上4、5、6、7、8、9和3、4、5、6、7、8。上课时学生自抛自做,或同桌合作甲抛乙做,或同桌每人抛1个两人争做等等,让学生“玩”得很起劲,学得很有趣,练得很灵活,练习的正确率和速度明显提高。
又如:我在教学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时,我让是给学生一个情境:同学们,只要人人栽下一棵树,就会连成大森林,植树造林人人有责,下面就让我们到操场上去植树吧! [课件出示] 在操场边上,有一条20米长的小路,学校计划在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4米植一棵。请同学们帮助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算一算按照你的设计方案需要多少棵树苗。同桌为一组,设计一份植树方案。表中的线段代表20米的小路。用你们喜欢的图案表示树,把你们设计的方案画一画。一会儿我们比一比哪组的设计新颖、更有创意。根据你们的方案,需要种几棵树?(小组活动)小组内的学生都在想着、画着、比着,他们使出了全身心的智慧自觉地投出到自主学习当中,结果是有的组用5棵树苗、有的组用4棵树苗、还有的组用6棵树苗。我顺势引出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不栽。学生自书总结出公试:
全长:间隔长度=间隔数 两端要栽:棵数=间隔数+1
只栽一端:棵数=间隔数 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
你看学生在画中探究,画中领悟,画中求知,愉快学习,效果更佳。
二、让学生愉快地说
数学活动课的最大特点是要摆脱课堂教学中惯用的教师讲例题,学生做习题的一般模式,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愉快地“说”起来。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会说,而且要求学生间进行辩论;不仅要求学生会说为什么是这样想的,而且要求学生会说为什么不是这样做的。通过愉快的说的训练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品质。例如,再一次数学活动课上,我设计了一道智力题:树上有9只鸟,猎人用枪打死1只,这时树上还有几只鸟?这是一道常见的,甚至可以说是“陈旧”的智力题了,题目一出示:
生1:树上没有鸟了,因为打死的掉下来了,活着的听到枪响全飞走了……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树上还有1只鸟,就是那只被打死的鸟挂在树枝上,其余的全飞走了……
生3:树上还有1只鸟,这只鸟是死鸟的妈妈,她不肯离开……
生4:树上还有8只鸟,因为这8只鸟都是刚出生的,都在窝里,不会飞……
生5:树上还有9只鸟,我们可以这样想:是用无声手枪打的,打死的一只还挂在树枝上,而另外8只鸟也没有受到任何惊吓……
生6:树上还有7只鸟,我们假设9只鸟,有7只小鸟还不会飞,而会飞的一只打死了掉在地上,另一只听到枪声飞跑了……
进行这样说的训练,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一种乐趣,而且逐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了思维品质的提高。
三、让学生认真地想
数学活动课程特点之一是富有思考性,也就是说活动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路让学生能认真的思考,乐学而思学,思学而会学,使学到的知识能融会贯通,而不是一知半解。我在教学“数的整除概念复习”时出示了如下10个数: 1、2、4、5、9、11、15、30、51、71,要求学生讨论思考,按一定的标准将10个数分成两类或三类。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思考,思维活跃,结果就有4中不同的分类方法:(1)奇数和偶数;(2)素数、合数和1;(3)一位数和两位数;(4)3的倍数与非3的倍数。这样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
总之,数学活动课应以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活动发展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熟悉认知领域,激发学生熟悉潜在智能,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数学活动课多样化、多元化。
⑨ 如何使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讲解之我见
【内容摘要】
“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让学生获得更好地进步和发展”①,针对对我校数学教学课堂现状调查研究,通过理论和课堂实践,总结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现状 课堂教学 有效 解决策略
【正文】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让学生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获得更好的进步和发展,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和方法,使课堂成为行之有效的课堂,是值得每位执教者深思,有效的课堂教学也是推进新课程实施标准的要求,通过本人对目前任教环境的调查现状,笔者认为要适应新形势下的课改要求,改革当前课堂教学现状对于农村来说非常必要,以下根据我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具体的做法:
一、现状分析
我校地处农村,现有学生大约300人,拥有教师18人,虽然在当地也算是规模不小的农村完小,但对我校各高中段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发现,数学课堂教学仍存在不容乐观的现状,课堂气氛比较呆板,老师的创新精神不够强,课堂自主探索积极性不够强,虽在赛教中也使用了课件等现在先进的手段,但大多流于形式,为上课而上课,平时的课,还是缺乏创新精神,新的理念不能贯穿课堂,主要表现为,学生提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不突出,教师教,学生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课堂中学生间的活动很少,基本上都是教师问,学生答,评价的语言等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的氛围不浓厚,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不能很好凸显出来。
二、解决策略
针对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旧的教学模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转变观念,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转变观念,需要用新的理念充实头脑,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因此,业务理论的学习是必要的,同时,应自觉参加优秀课例的学习,收看新理念下公开示范课,从本质加以改变和更新。俗话说,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有效课堂的提出给每位教师新的挑战,我们不仅是学习这些新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课堂教学。比如,过去的数学课堂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模仿,将知识输灌给学生,而新课改后,要求学生自主的学习,通过动眼、动手、动口等,通过互助合作交流等方式,自己去探索,寻求知识的获得经验。那么,作为教师,如果将这种观念不转变过来,就无法引导学生真正的学好知识,因此,我们应该在学习和实践中,寻求新的教法,人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只有在新理论的指导下,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知识建构型”教学,提倡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而情境刺激在知识建构型教学中起促进作用,它能够激活学生的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便于学生乐于接受,刺激他们积极的探索,寻求新知识的解决途径。比如,我们在学习五年级上册梯形面积一部分时,课前提出“同学们,老师想让大家设计一份手抄报板报,参加十月份的书画比赛,那么在设计的时候,要求有一个梯形状的,你想怎么去做”“老师,如果我设计这个手抄报,那么要安排这个梯形状的位置,还得设计它所占的大小,也就是梯形的面积”“很好,要设计这个面积的大小,怎么来计算呢?”“我们也要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很好,那么你们利用自己课前准备的学具,拼一拼,剪一剪,看你们有没有信的发现”顿时,学生们自觉的以小组为单位,拼一拼,剪一剪,很快就投入到课堂探索中去,因为,在推导三角形面积时,学生已经能利用转化的思想,因而,在学习梯形面积时,学生很快就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利用转化思想来进行操作。如此以来,老师可以不费很大的力气,就可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联系实际,使教学更贴近生活
“有效的课堂活动应尽可能模拟和贴近学生的真实世界,以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学习任务,给学生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的情境下进行活动。”有位教师在一节公开课有这样的一个教学设计,本节课学习是五年级数学的《分数再认识》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让学生讨论,要求是,以学生家庭为单位,说说每人所占的分数意义,如果以班级为单位,以小组为单位等,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真实实例为体验,感受不同的分数单位,所表示的意义各不相同。比如,家有三口人,那么该生占三分之一,小组有12人,那么就占十二分之一等,如此设计,将分数单位的认识与学生的亲身参与结合起来,更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产生学生发现、探索、思考的愉悦感。
(三)精心设计,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因为,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教学的各个环节,考虑那个地方让学生自主学习,哪些内容鼓励学生提问,哪个环节设置讨论交流等。在进行三角形面积的时候,我将这节课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课前情境创设,出示三角形彩纸,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先动脑思考,应该怎么去解决问题。第三个环节,小组讨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同伴中展开讨论交流,后进行展示。第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对总结的结论提出质疑。第五个环节,引导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应用和练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主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通过验证、亲手实践才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主人翁的意识。
(四)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进步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小组合作交流是数学课堂常见的活动,它能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有效教学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初次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时候,往往流于形式,而如今小组之间,同桌之间互助交流已经蔚然成风。在以小组进行合作交流的时候,在优劣组合的小组活动中,往往出现优等生唱独角戏的现象,不能代表劣等生的发展。以优优组合,劣劣组合,其优点,可以发挥各自特长,优等生可以互相质疑,而对劣劣组合的学生,教师给予点拨,指导。同时,小组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给学生搭建语言表达的平台,比如,在教授三角形面积时,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拼一拼,然后展示各自成果,“将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是,任意的两个吗?”那好,随即,老师拿出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三角形,学生马上意识错误了。“那该怎么来表述呢?”“两个一摸一样的三角形”“两个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如此,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五)多元评价,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可以通过师生、生生、自评的这些活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及时予以反思,从评价中让学生获得经验,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取得自我实践后的成就感,产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生更注意老师及同学对他的看法,尤其,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每次上数学课,我都会及时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在一个肯定中,表扬中增强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自评,比如设计类似的问题“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依据是什么”“新知识与已学知识有什么样的联系”“还有其他的解决途径”等问题,贯穿数学课堂的始终,让学生不断的反思,养成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只有敢于实践、勤于思考,我们一定会找到更佳的教学途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创造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适应现代的教学。
⑩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
作为学生教育的引导者的我们,要经常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经历,大胆动手改变教材的编排体系,精心裁剪教材的例题,重组农村小学数学的,运用各种切合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下面谈谈我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使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做法: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生活化
在教学方法上我坚持运用启发式教学,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尽最大努力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要善于提出农村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学生思考的主观能动性。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始终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为最终目的,我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农村学生有城里学生所不具有的优势",要求他们敢于质疑,积极地进行思维的求异性的训练。我在数学教学时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归纳,从而促进自我发展。我在教学手段上,特别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相信这样一条"动起来,更精彩"的原则,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他们初步养成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先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圆后;讲圆的画法时,让学生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用什么工具来画过不要求大小的圆的?孩子们的思维的火花被激发开来:有的孩子说我用铲锹的两个尖角在泥地上画过圆的,有的说我用钉子和稻草来在地上画过圆的,还有的说我利用脸盆的边缘在废报纸上来画过圆的……再让学生借助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后,利用剪刀等工具动手画圆,剪圆,再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议一议,同桌讨论交流,从而准确地找到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多种感观参与这堂课的学习当中来,这样学生所获知识印象深刻,掌握的效果好。虽然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不象城里小学那样好,但我在教学还是尽量地使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优秀的课件,将有的数学教学内容化难为简,还增加教育教学的现代气息,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使他们感受到现代科技成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内容应生活化
虽然教材的教学内容是已经呈现在书上了的,但我在数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我班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因地制宜地转化旧观念,做到"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大胆而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尤其是考虑到农村小学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自我的聪明才智的体现。如在数学"按比例分配时"我将例题改为农村孩子常见的配制农药的问题,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小明家要为禾苗喷农药,买药液20克,药和水之比是1:100,问可配多少药水?需要多少水?"这样的问题在我们农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信手拈来,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高涨,纷纷动手操作,这样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好,也可以为将来培养的新式农民,懂科学种地的农民。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时,我们老师要从多方面寻找数学素材,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应用数学,真切感受"生活到处有数学"。这样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学习的能动性将大大提高。
三、数学应用应生活化
我们每一个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在教完"圆的周长和面积"后,让学生到操场测一测学校操场的周长和面积,体会一下跑道的周长和运动场的面积的面积分别是指什么,该怎样来求,联系学生的实际,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跑一跑,看一看,测量一下,体验周长和面积具体指的是哪些。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一种快乐享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数学作业设计应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就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精心设计作业,考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使作业与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应体现农村生活的特色,抓住农村孩子的生活细节,真正体现农村学生的需要,我们教给他们生活中的数学,才是孩子们自己的数学,也才是孩子们需要的数学。小学数学源于孩子们的生活,又必须回归于他们的生活,这样的数学才富有活力。我们每一个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时,应该根据农村的实际,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着眼孩子们的未来出发,教师应多设计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真正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动性,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