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数学说课课件
《角的认识》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角的认识》,这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帮助他们建立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教材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还没有形成数学中的“角”概念。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学情分析)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二年级的学习经验基础和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基于以上教学分析,根据《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脑子里,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我为教学过程实施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等教具和学生准备三角板。(教具学具准备)
这节课,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分为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导入
出示一些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让学生对图形进行分类,找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
提示课题:这节课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设计意图:课的引入从学生熟悉的图形和分类的知识入手,抓住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及好奇心,这种方式很新颖、活泼,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面的探索知识创设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四个阶段
(一) 认识角
1. 抽象出角的概念,多媒体出示屏幕中的闹钟、折扇、剪刀等实物图中抽象出各种角
2. 摸角并感知角.,学生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按照老师的引导和示范用手摸一摸三角板其中的一个角,并且与同桌交流你的发现。
3. 认识角的顶点和边,通过学生自己接触让学生知道怎么样的是角,怎么样的是边,尖尖的地方就是顶点,平平的、直直的线就是边学生自己总结得出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二) 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
1. 老师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再用多媒体演示画角的过程,学生再自己画角,说说怎么画的的,展示作品。
2. 老师在黑板上写∠1,让同学读作:角1,可以都读几遍。
(设计意图:生活中学生对角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角的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是第一次。教学时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剪刀、钟面、三角形纸等实物上找角,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屏幕,利用多媒体动感演示,抓住角的本质属性,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点,再通过摸角、画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的特点。这样,从直观图形到抽象概念,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学生容易接受,顺利突出本节课重点。)
(三)练一练
(1).辨角,老师课件出示角(一些是角一些不是角),学生加以辨别
(2)找出下边每个图形中的角,学生打开课本67中“指一指”中有一组图形找出角并标出角,老师出示一些学生的作业,集体讲评
(设计意图:教师的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兴趣大增,在学生对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做该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增强分析、判断能力。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合作探索、汇报交流,将学习主动权放给学生。而且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画图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认识,,形成初步的角的表象概念,充分体现了小学低年级几何教学的直观性。并及时反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四)找角
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角,找出教室中有角的地方,比如书本指出角的顶点和两边,手势要从顶点出发,捋向两边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一)玩一玩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二个阶段
老师和学生一起玩游戏来加深对角的认识,让学生知道角可以是一个可以活动的角,角可以变大变小
(三) 比一比
老师指导比的方法:顶点和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比另外的一条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哪个角就大。让学生知道角的大小取决于开口的大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的能力。在比较角的大小时,能够就地取材,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总结评价 内化延伸
了解角的概念,假设学生是角,学生自我介绍一样介绍角,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生活,说出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再次将总结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梳理、内化新知。)
五.联系实际,了解角的应用
让学和谈这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告诉学生关于角的知识远不止这些,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大家的收获会更多。
㈡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基础知识和初步推论证明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担负着训练学生学会分析证明思路的任务,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角相等的的依据之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条主要线段重合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能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定理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命题的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渗透几何证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再发现,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精神。 加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运用 四、 说教法与学法
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因此本堂课我采取了“开放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都竭力把参与认知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及时地给以引导、点拨、纠正。
五、 说教学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其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因此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一、回顾与思考 电脑展示人字型屋顶的图像,提问: 1、 屋顶设计成了何种几何图形? 2、
我们都知道它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那么它特殊在哪里呢?(两腰相等,是轴对称图形) 3、它的对称轴是哪一条呢?
由日常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创造丰富的旧知环境,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特别是问题3,其实就是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伏笔。
除了这些特殊点,等腰三角形还有其它特殊性质吗?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由此引出课题)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正式进行发现过程前要让学生对探索的目标、意义认识得十分明确,做好探索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
二、观察与表达1、
观察猜想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与教师一起按照要求,把两腰叠在一起,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等腰三角形ABC叠合情况,请学生思考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
得出定理学生回答发现后,教师给予指导,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逐条归纳,得出两个性质定理:定理1: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定理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线互相重合。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猜想,体验知识的发生、发现过程,变灌注知识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学习内容不再以定论的形式呈现,而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学习的心理机制不再是仅仅是同化,而是顺应。
三、了解与探究3、探索定理一、(A组口答,B组独立解答) A组: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等于几度?
2、若等腰三角形顶角为40度,则它的顶角为几度? 3、若等腰三角形底角为40度,则它的底角为几度?
B组:1、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为40度,则它的其余各角为几度?
2、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为120度,则它的其余各角为几度? 3、一个内角为60度,则它的其余各角为几度?
(A组口答,B组独立解答)由此引出推论:等边三角形各个角都相等,且各个角都等于60°。
二、根据性质2填空:
(1)∵AB=AC,AD⊥BC,∴ , 。
(2)∵AB=AC,BD=CD,∴ , 。
A
B D C
(3)∵AB=AC,∠1=∠2,∴ ,
。为了对定理进行进一步探索,设计了以下练习:练习一的整体设计遵循低起点、小分阶、大容量、高密度的原则,其目的是要学生掌握应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1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角的度数的规律,但教师不是直接将规律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使学生获得从问题中探索共同属性的思维能力。从认知结构看,利用三线合一性质来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或垂直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联系较少,需要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是一种“顺应”过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因此设计了下面一组填空题,帮助学生进行建构活动。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性质应用应以等腰三角形为前提,为例2的教学作了辅垫,起到分散难点的作用。
四、应用与提高应用举例:如图,某房屋的顶角
∠BAC=120°,过屋顶A的立柱AD⊥BC, 屋椽AB=AC, 求顶架上的∠B, ∠C, ∠CAD的度数。
例1:求证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平分线相等
A
E D
B C
由于这是个用文字语言叙述的的几何命题,师生共同商讨,将解题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根据命题画出相应的图形,并标出字母 ② 通过分析题设结论,将命题翻译为几何符号语言,写出已知与求证。
③探索证法 在寻求证法时启发学生从“已知”、“求证”两方面出发进行思考。从已知出发:
a:由AB=AC联想到什么
b:BD、CE是△ABC的角平分线联想到什么
c:由a、b联想到什么
d:由a、b、c联想到什么
e:由d联想到什么
从求证出发:证明两条线段相等通常用什么方法?(全等三角形)。这两条线段分别在哪两个三角形中?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如何证明?
本课从居民建筑人字梁结构中抽象出几何问题,通过探索实践活动得出结论,在这里,再将得到的结论应用到实践中,从而解决了人字梁结构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既有前后呼应,又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证明”的教学所关注的是,对证明基本方法和证明过程的体验,而不是追求所证命题的数量、证明的技巧。因此在例1教学中,有意让学生来确定学习任务与步骤,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这里要求学生从两方面都能够思考问题。但这对于刚接触论证几何不久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由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联想。
本题是通过三角形全等来证明两条角平分线相等,而这对全等三角形可是△ABD和△ACE也可是△BCE和△CBD分别用到了公共边和公共角这两对元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充分利用这一点,组织学生探索证明的不同思路,并进行适当的比较和讨论,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四、应用与提高例2:已知:如图,△
A
O
B D C O’
ABC中,AB=AC,O是△ABC内一点,且OB=OC,AO的延长线交BC与D.
求证:BD=CD,AD⊥BC
思考:(1)本题的结论有何特
殊之处?——证明两个结论
(2)你准备如何得出这两个结论?——分别认证或同时证明
(3)哪一种简捷?利用什
么性质?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按照例1的思考方法自己寻找解题思路,可以在小组间进行讨论。
变式拓展:
(1) 如图,在例2中若点O是△ABC外一点,AO连线交BC于D,如何求证?
(2) 若点O在BC上呢?
经过例1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推理基础,因此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证题思路,从而学到新的研究数学学习的方法,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同时也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在这里有意通过变式让学生经历图形变换过程,并使他们感受到在一定条件下,图形变换不会改变图形的实质,最后将点O移到BC上,使学生体验了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想一想:记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尺的底边中点为,再从顶点悬挂一个铅锤,把这块三角尺放在房梁上,如果悬线通过点M就能确定房梁是水平的,为什么?通过想一想进一步突出重点与难点,也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心得与体会
通过今天这堂课的研究,我明确了 ,我的收获与感受有
,我还有疑惑之处是
。请学生按这一模式进行小结,培养学生学习——总结——学习——反思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自我的评价来获得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六、作业
(1)作业本上相应的作业。(2)已知: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1)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2)及时反馈、查漏补缺(3)体现层次性与开放性
六、 说评价
现代数学教学观念要求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本课从定理的发现到定理的应用都有意识地营造一个较为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能主动地去观察、猜测、发现、验证,积极地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形成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了三个注重:
1、 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乐趣。 2、 注重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协作、共同提高。
3、 注重知能统一,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灵活应用
㈢ 小学数学优秀书面说课稿
REn-UZcqbShQpjcyWOzw-WbhZQ95b2zVFKJH__Fu
㈣ 小学数学说课PPT模板
参考网络文库资料http://wenku..com/view/2cf6c0db7f1922791688e8f5.html?from=rec&pos=1&weight=47&lastweight=23&count=5
或
http://wenku..com/view/b58dee02bed5b9f3f90f1c9c.html
模板下载地址 参看 http://www.sogou.com/sogou?user_ip=123.53.201.136&sourceid=hint&bh=1&hintidx=0&query=%D0%A1%D1%A7%CA%FD%D1%A7%CB%B5%BF%CEppt%C4%A3%B0%E5&&pid=AWNb5-2191&ppid=1&w=01020600
㈤ 小学数学数学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毫米的认识来源:网络 2009-08-18 11:51:10
[标签:二年级 说课稿 人教版 数学]奥数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我叫陈红霞,来自于xxx仙女二小,很高兴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设计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过渡:首先我谈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
(2)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难点是: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二、说教法
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是:
1、谈话引入法
2、现有知识与实际需要矛盾冲突法
3、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选择如下学法:
1、操作实践法
2、联想类比法
四、教学准备(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我打算做如下教学准备。)
1、电教媒体
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
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电话卡等。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
五、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这一阶段里,我按照谈话引入、复习旧知—→实践活动、引起冲突—→现实需要、引入新课这一流程开展活动。
2、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我抓住这一节课是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这个契机,围绕“学生身高的变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准备这样设计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啦!你知道你现在有多高吗?请大家估一估,这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并提问:刚才我们测量的数据中,有几个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给大家说说这些长度单位吗?
通过估测学生身高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知长度单位有关知识的回顾和对经验的总结,架好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3、实践活动,引起冲突
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刚才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这个同学的身高,那么测量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可能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长高了没有,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测量能知道我们到底要穿多少号的衣服,更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让我们知道房子呀、树木哇都有多高,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周围的事物,也能使我们更好的做事情。等等
我由学生身高测量这一个体事件扩展开来,引导学生放眼周围,通过对生活现象的举例,使学生对测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测量应用的广泛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体会到掌握测量方法的必要性。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估计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并填写记录单。
最后,我发给每小组一把特制的没有毫米刻度的纸尺,要求学生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测量。学生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测量的结果。
纸尺上只有厘米的刻度,学生精确测量非常困难。我有意制造这个矛盾,是为了使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现实需要发生矛盾冲突,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准确的量出物体的长度还必须寻找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从而产生要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这就为下面新知识的探索设置了有利的悬念。
3、现实需要,引入新课
这时我很自然的提出问题:同学们,要想精确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讨论内一下。
学生经过一翻思考会提出这样的设想:我们能不能把1厘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有的学生也可能会直接说出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这时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你从哪儿知道毫米的?大家都认为厘米作单位太大了,要创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刚才有同学说用毫米作单位,他说对了。毫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从而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探究体验,形成知识(在这个阶段,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版块)
版块1、认识毫米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这一阶段,首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直尺,然后配合学生的汇报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这是一个放大的直尺)通过动画,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对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行正确的导向,提高课堂效率,突出了“1厘米等于10毫米”这个教学重点。
版块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我准备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
(1)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1毫米。
(2)我借助1分硬币、电话卡等让学生明白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1毫米。
(3)让学生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4)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厚度大约1毫米。
(5)用手势表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6)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一般用毫米做单位。
(7)完成p3做一做,让学生体验测量的过程。
设计这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借助实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表象,使学生对毫米的认识逐步深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不仅提高了估测的能力,而且还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能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思想。
版块3、小结
我由学生自主小结,畅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三阶段:实践应用,拓展深化
首先,我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5面练习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然后,让学生量数学课本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
接着,要求学生估一估课本中的纸多少页的厚度是1毫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意图,是想通过估计、测量、验证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毫米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毫米长度观念的形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体验了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其中量数学书的厚度解决了学生先前遇到的问题,也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最后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做”数学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新课的引入,注重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总的设计思路为:以学生身高的变化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接着,在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的活动中引起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用眼观察直尺、结合课件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接下来,让学生在类比联想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最后,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深化拓展知识。当然这是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实际上教学流程还要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变化。
我的课说完了,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请大家指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辛苦了,谢谢大家!
㈥ 急求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
自己在网和那个搜
㈦ 小学数学说课稿
首先必须明确什么叫说课,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或者在讲课之回后)把教材、教法、答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对同行(同学科教师)或其他听众作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或交流活动。
写一篇说课稿的步骤
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简析教材. 2.阐述教法 3.指导学法 4.概说教学程序 5.教学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