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上一堂有创意的体育课
那么什么是创意?有人说是灵感,有人说是创新,有人说是好主意,我的理解是创意就是与众不同,别出心裁,用别人没有想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这个方法确实得到大家的认可。比如超女、比如好男儿,我觉得都是一个娱乐节目的创意,前段时间看了上海东方卫士的创智赢家这节目,我觉得更体现了创意的重要性。 没有创意就是一团死水,不会进步,也就意味着落后,曾在一本书中看到一则故事,和大家共勉:
在一个世界著名的牙膏公司里, 为了使目前已经饱和的牙膏销售量能够再加速增长,总裁不惜重金悬赏,只要能提出足以令销售量增长的具体方案,该名业务主管便可获得高达十万美元的奖金。所有的业务主管无不绞尽脑汁,在会议桌上提出各式各样的点子,诸如加强广告,更改包装、铺设更多销售据点,甚至于造谣攻击对手等,几乎到了无所不用的地步,而这些陆续被提出来的方案,显然不为总裁所采纳,这时一位为众人加咖啡的服务员无意间听到这个讨论的议题,她说:“我想,每个人在清晨赶着上班时,匆忙挤出的牙膏,长度早已固定成为习惯,所以,只要我们将牙膏管的出口加大一点,大约比原口径多40%,挤出来的牙膏量就多了一倍,这样原来每个月用一条牙膏的家庭,是不是可能会多用一条牙膏呢?”。一个独特而简单的好主意,就这么诞生了,她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却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故事中的女孩提出的意见一样,有时将自己的思考模式或方向,巧妙地加以转变,的确可以看到更开阔的景象。
我想这就是创意,在我们的课堂里也需要创意,特别是现在看多了太多的形式主义之后,我们的课堂要用什么样的创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呢?我觉得第一点就是
一、 在内容的选择上下功夫
学习了《新课标》以后我们知道新课标强调课堂模式的多元化,但没有对教材内容框架作明确的规定,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须的内容和方法只提出了一个大体范围,也就是说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在选择教材内容空间是非常大的。但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舍弃,要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主要教材要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得因素,在同样能达成目标的前提下应该选择上学生喜欢,容易接受的内容。
1、 梳理现行教材 挖掘内涵 让老教材焕发活力
我们可以从现行浙教版、人教版的教材内容从选择符合教学需要的内容进行,理清思路,把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以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
组合剪拼
如一、二年级的教材内容少,简单易学这是事实,一堂课基本上只有一个主教材,达成教学目标应该不是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有足够空余的时间,这时教师就应在备课时发现到这一点,可以把相关的内容组合在一起,“拼凑”成一堂完善的课。如一年级第一学期第7课就浙教版的内容是沿直线跑、快来接球两个教学内容,我在教学时把第11课的头上传递球剪拼到这堂课中,组合为头上传递球—快来接球—沿直线跑。效果较好,一方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又使各内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扩张深化
在教学中适时补充一些相关内容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在一、二年级的体育教学中可通过设置主题情境来扩展深化内容。如我在教学跳短绳这课时,对于已经学会双脚跳的小朋友让他们尝试双脚交换跳、跳长绳、跳双飞,对于不会跳的小朋友采取互帮互学,同时还教学生利用绳子进行游戏的本领,比如作投掷物、做绳操等。让学生充分感知绳子锻炼身体的方法,发现绳子的魅力,不断挖掘一根绳子带来的教学内容。
超越综合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内容的确定应源于教材、优于教材,我们在教学中要跳出教材看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大胆的对教材作出创造性的加工处理,使教学内容充满浓浓生机。如三年级上册教材中有“玩球”(垒球)这一教学内容,教材中主要是想把肩上曲肘持轻物投掷动作加以深化,应该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教材,我在教学中对它进行了处理,在肩上投掷之前增加了相互的抛接动作,由2人抛接,发展到3人、4人、5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的提出挑战,乐此不疲,每一次成功抛接后发出的欢呼声也是震耳欲聋,学生在抛接的过程中
发现原来垒球也可以这么玩,而后的几节课里我相继的尝试了5节以玩球为主题的课,有小排球、乒乓球、实心球等。每一种球的每一种玩法都给学生带了无穷的乐趣。
2、联系生活实际 找寻内容
体育来源于生活,特别是民间游戏与我们的体育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适时地把民间体育活动引入课堂,可以把滚铁圈、踢毽子、跳皮筋、踢房子、跳长绳等民间活动引入体育课堂,让这些民间活动成为学生课间和课内的活动资源,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一种文化熏陶。可以摄取新兴运动。我们都会发现,学生现在最感兴趣的并不是教材中的,而是游离于教材之外的活动,我们可以把这些学生平时游戏玩耍活动中引入课堂,比如前段时间流行的玩溜溜球、打保龄球、投飞镖、转呼啦圈等项目引入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选择的摄取这些内容作为课堂教学,把它作为副教材或者准备活动、放松活动的内容。
对教材内容的选择金龙老师已经作了比较详细地讲述,我也就不再罗嗦了。
二、在组织的方法上寻突破
曾经听过一堂武术课印象比较深,可以说这一内容是大多数老师不敢尝试的,因为比较专业,我们一般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示范、讲解,好生示范,集体纠错或者说小组比赛等,这位老师采取的是“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把拳和石头相对应,勾与剪子相对应,掌和布相对应,把原本单一呆板的动作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动作也就随之得到了充分的复习与巩固。
由此想到了我们平时的课堂组织方法确实需要多多思考,一节以技能为教学目标的新授课,有许多老师会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一一突破,按部就班的程序,环环相扣的细节,使整个教学严谨缜密,这样老套的方法扎实高效,但又是因为过分强调统一或规范就显得缺乏新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十分必要:
1、主题情境式教学
主题情境式”体育课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主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情境活动中进行自主、合作、创造性地体验,进行适当地教学和学习评价,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逐步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各项理念。
“主题情境式”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
“主题情境式”体育课教学的基本方式是“主题情境体验学习”,教学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又有一定的规律性,基本过程为:
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如在课的开始创设一些学生熟知的、有感官
认识的活动——去参加××比赛、去参加××劳动、去参观××等来入境;在课的进行中利用教材的特点来创设情境——如把投掷教材创设为向敌人投炸弹,奔跑教材创设为召开运动会等;在课的结尾,根据课中的情境作适当地顺延——打敌人结束了,我们来举行一个庆功会,运动会结束后,我们来进行一个颁奖典礼等。 过程2:情境活动的自主体验。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教师宜适当引导、启发, 让学生去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尝试、观察,探索、思考,体验学习的过程,掌握正确的方法,感受成功的乐趣。如在新授课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定好目标或做些示范动作,学生通过观察、倾听以后,自主练习、思考,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其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作适时地引导、启发,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程3:情境活动的合作体验。 实践体验除了自主体验外,还包括师生间、生生间、小组间,甚至全班之间的群体交流活动。通过观点交流、方法交流、经验交流等方式更好地去完成任务,去认识新问题,掌握新知识。教师在学生合作体验过程中也应做好引导启发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享受快乐。例如体育教学中常用方法——竞赛法的应用过程中,小组之间开展比赛,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实践,以最佳的方法获取胜利。又如常见的篮球对抗比赛中,就更需要学生间进行相互配合、交流。
过程4:情境活动的创造体验。“世界只因为有了创造,所以才不断地进步。”在扎实掌握所学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发明一种更科学更先进的方法,培养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又尊重事实的思想。 如教师在每次活动结束时做一次延伸——提出“你认为还有什么方法吗?”等创造性问题。
过程5:情境活动的评价体验。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对学生的每次体验学习过程进行导评,对学生提出一些拓展性的建议,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无限遐想。
去年上半年义蓬片新课程体育教学研讨课中王菲老师上《渔翁捕鱼》就围绕一个故事展开教学,一开始她采取了猜谜语导入:一把刀,水里漂,有眼睛,没眉毛。 横也是行,立也是行,坐也是行,卧也是行,当学生猜出是鱼时,老师就把事先准备好的 道具鱼送给他,并在老师的带领下游入规定的区域,通过鱼游小溪、渔翁捕鱼、鱼跃龙门、鱼游大海四个情节把上课的内容躲闪跑和双脚跳串联起来,一起呵成,整节课学生在玩中学会了多种方法的躲闪和双脚跳过一定高度的皮筋,练习的密度和强度都非常的充足。
由此可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往往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程度,处理恰当能激起学生的“共鸣”的参与度往往就高,处理不当引不起共鸣的则相反。针
对小学生爱听故事、好表现、善模仿的特点,在课堂上设置活动情境,把教材内容情境化,使学生在具有情节的故事和具有主题的情境中学习,效果比较好,
2、以任务驱动为主的小群体教学
我们可以把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方法归结于此类方法中, 它要求在教学时能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教学,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和行为,达到与之相适应的目标。我们在操作中要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即目标,利用小群体的力量来教育学生,达到一个“兵教兵”的良好境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肯定经常在使用,只是自己没有去总结反思而已,比如在学习前抛实心球动作时,有很多同学的出手角度老控制不好,一个个纠正过去无疑是最好的,但时间不允许,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肯定会请一些好的学生带领大家练习,这时如果你能把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的话,比如在距离多远的地方全体同学都要投过什么高度,看那组先完成任务。效果肯定会比较好,学生们都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各显神通,争取获得胜利。
徐欢荣老师上的《麦子丰收》一课就一个很好的例子
(1)走进“田间”。在课的开始,通过教师背诵古诗《悯农》并反问学生导入到本课的学习中。然后师生一起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田间”,从而达到激发兴趣、渐入情境和热身的效果。
(2)“播种”。学生在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种麦”后,给每个小组分配好“田地”。请学生一个个示范或教师示范“翻地、除草、喷药水”等劳动动作,其余同学跟着练习一遍,然后分组模仿完成收割前的四项“劳动”任务。其中,“播种”时要求把“种子”(矿泉水瓶)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有序地排成两排。通过这一系列的模仿练习,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之中,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在合作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3)“收割”。通过学生示范,教师的指导,确定“割麦”的动作(半蹲前行,一手拎起瓶子,一手做挥刀动作,然后放下瓶子。“刀”以接力棒代替)。教师再提出比赛的要求和方法,组织学生分组接力比赛。“麦”“割”完以后再组织学生堆“麦垛”,教师示范一种捆“麦”的方法,学生自己决定用什么方法捆“麦”,再组织学生分组堆“麦垛”,要求堆成一定形状,且整齐漂亮。
(4)“运送”。学生四路纵队回到“仓库”。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运送”,确定“运送”的方式(以推小车的形式把“麦”运回来,每次运一捆“麦”)。教师提出比赛的要求后,组织学生分组“运送”“麦子”。
② 小学怎样复习
小学主要注重写作能力吧,多看一些课外读物,这样可以增加识字量,和写作能力.外语现在也很重要,多看看外语光碟读物什么的.数学方面基本上只要掌握基础就好了.
从基础做起,培养学习兴趣. 语文从字、词、句、段、篇入手,字词是基础,句重点在理解句子和修改病句,段和篇重点在积累一些书上要求的入手,只要熟读成诵就行了,小学阶段,以句最为重要。
数学从计算,几何,应用题三个方面入手,重点是五六年级的数学。
7点专家建议:
1 定制好作息时间。
把每天复习功课,文体活动,休息睡眠的时间安排合理,按计划行事,避免在家复习忙忙乱乱,毫无计划。
2 进入考试节奏。
按照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这样有助于进入考试状态,有助于在考场上正常发挥。
3 每天以考试的心态做卷子。
有些考生认为已经做了几个月的试题,临考前不用做了,看看就行了,如果这样的话,很可能会导致考试抓不住感觉,受盛会引响发挥。建议考生在考前每天都应以考试的心态做卷子,只有这样,到真正考试时,才能以平常心来对待。
4 抓住最佳记忆时间。
心理学研究证明,早上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记忆效果最好。建议考生在这两个阶段复习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内容。
5 最好不要看电视或大部头电影或玩电脑。容易上瘾的节目或游戏内容更不要沾边,不然容易在大脑形成优质兴奋灶,抑制已掌握知识的发挥。
6 适当进行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
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养精蓄锐,以稳定,饱满的情绪迎战。
7 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平衡营养。
不可大鱼大肉,暴饮暴食,以免因此影响健康进而影响学习;也不要迷信什么补脑类,益智类保健食品,据说,制造这类产品的工厂的老板和工人,从不给自己的孩子服用这些东西。
8 要对自己有信心。
从这些地方入手,先复习书本上的知识,以及一些典型的习题,然后再做课外练习!
复习要注重劳逸结合,循序渐进!
③ 体育课程标准 有水平六么不是只有水平一到水平五么
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在全国36个实验区全面铺开,它在受到一线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近乎一致欢迎的同时,也在实践操作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从而导致新课程实施在师资配备、课时设置、课程评价等多方面出现偏新课程理念的现象。那么,如何准确把握新课程之精髓,正确指导学校体育工作,我认为,首先必须了解并内化新课程标准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思路,即体育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之“一、二、三、四、五、六”。 标准“一到五”就不说了~~
标准之“六”即按照学生年龄特点而划分的六个水平阶段(水平六的目标为水平五的发展性目标),并在六个水平阶段分别构建了六个不同层次的水平目标。
水平阶段的划分和水平目标的建立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尊重学生、尊重实情的基本思想的正确性。长期以来,以年级来划定学生体能评价的等级,并在此种框架下,同一年级的学生用统一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来检测,其体育课学习效果,但由于学生存在遗传、生理、性格、兴趣、爱好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未在检测内容中得到尊重和认同,学生也不能因为评价而诱发学习动机,如此反复,评价功能导向性越来越差,学生也就不能形成上体育课的兴趣,更谈不上主动参与。其次,在各个水平目标均是两个年龄阶段的动态的过程性目标的基础上,每一个阶
段的水平目标以下一阶段的水平目标为其发展性目标,即各阶段的目标不仅相互联系,而且具有互补性,从而整个目标体系融合成了一个动态的、灵活的、可合理调整的具有人文特征的目标体系,至此,标准将以其新的姿态,以其独有的目标体系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教育目标。
④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掌握高中课程的框架这次高中课改,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和建议。每个科目在必修的基础上还设置了若干个选修模块,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比如地理还增设了“地球与宇宙”、“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与生活”、“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保护”等多个模块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在这些模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同一科目的模块分有几个层次,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不断推进。同一层次的模块有并列,以保证学生有比较大的选择空间。不同层次的模块按照一定的梯度设计。模块的选择既有利于多方向的选择,也有利于多次选择。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此次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遵循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按照新的课程计划,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为保证学生集中有效地学习,将每学期分为两段安排课程,每段为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通常每个模块按每周4学时安排,9周36学时,完成2个模块。这样每周32学时,可以并行开设8个科目,其中包括音乐、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跨班级选修;主要以教学班为单位组织教学。高三下学期,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获得一定学分,也可以安排总复习。为了保证选课制的有效实施,新课程将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需要注意的是,为确立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程中的地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做了如下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此外,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一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如此以来,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的学分总数为23,在所有必修学分中所占的比例近20%,这是所有学习领域中必修学分最高的。一般情况,学生三年内应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选修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即可毕业,这说明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修28学分。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小学、初中的课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的确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一些老师的观念还很陈旧,穿新鞋走老路事情时有发生。比如:不懂“启发”的真正含义,以为多提问即使启发。把传统的一言堂变为“满堂问”,“知不知道”、“是不是啊”、“对不对啊”、“怎么样”、“好不好”、“会不会”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问题不绝于耳,把整体性教学内容搞得支离破碎,从而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课堂上表面看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是以提问为幌子,引学生入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框框里。再比如:合作探究是我们盘锦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环节,而有的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把握。只有要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时间又不能很好的控制,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而是一个仲裁者,教师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圈子里边赶。这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
⑤ 什么是体育教学的三维目标
第一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是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指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第一维让学生“学”,第二维让学生“用”,第三维让学生“思”,循序渐进且相辅相成,三者合一,才能让学生综合体育素质全面提升,也是奠定全民体育的核心框架之一。
(5)小学一年级体育备课框架扩展阅读:
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
“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三个维度就是K、A、 P,加上学习事件(Occurrence)本身首字母为O,就是我们所说的KAPO模型。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为此需要设置智力台阶:基础性应用即与教材上的例题同结构、同题型、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维目标
⑥ 体育课上怎样实现对小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论文
你的体育课上怎样实现对小学生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
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得不是很准确。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象是英语,是中学或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还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若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有位老师在课题申请表中对它的课题意义是这样说的:“高考实施3十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十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以1999届至2001届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
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2、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3、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6、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写得更具体、明确。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2、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3、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每一具体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一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这是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课题研究的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也可据此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和管理。
没有科学周密的开题报告,没有对研究设计的精心准备,就没有科研活动的发生,更不会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突破。
⑦ 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如何设计
2006教学工作计划 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继续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并注意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 具体工作: 一、认真学习理论,明确课改方向。 要把理论学习作为伴随课改全程的活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知识不断更新,新的理念不断涌现,学习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更需要学习。只有那些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人,看问题才会更准,思路才会更清,行动才会更快。教导处将统筹安排,将学习安排到全校业务学习活动中,渗透到教研组教研活动中。在学习中,既要学介绍具体经验文章,也要学难懂的理论性较强的文章,防止东施效颦;既要学正面宣传的文章,也要学提出争议的评论,防止人云亦云。采用理论联系实际、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要求每位教师做好学习笔记。并经常组织交流,使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本期与上期一样,每周一篇学习笔记,一月一篇案例设计一篇教育故事。 二、严格执行常规,提高教育质量。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法规,任何人无权变更,教导处将不定期抽查教师上课情况,严格督促教师自觉按课表上课,严禁私自调课或侵占技能课等现象发生,如有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调课的必须报请教导处批准。 2、本学期将继续组织教师学习常州市教研室修订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常规》,修订我校教学常规要求,使全体教师明确要求,自我对照,切实落实常规,有效地改进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教导处将提倡“推门听课,翻本检查”工作制度,继续实行学月常规检查制度。 3、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教师成长成材的摇篮。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学习课改理论、写读书笔记、钻研课标教材、集体备课、听评课,进行教法和学法的探讨等)、定好主题和中心发言人。教研活动要在“实”与“新”上做文章,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提倡各个教研组要创自己的特色,及时、认真总结得失,在期末进行交流,开展先进教研组的评选。 4、抓好集体备课。备课组活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集中活动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着力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各班要针对班级实际进行修改,并在教学过程加以调整,倡导课后撰写教学后记和教学案例。 5、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调研。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的灵魂和生命线。每位教师必须树立“有效教学”观念,增强质量意识,忧患意识,争先意识,努力提升所任学科的质量。本学期教导处将加大学科的阶段性调研力度,分析存在问题,落实解决措施,力争不使一门学科、一个班级、一个学生掉队。抓好几个调研与比赛,即一年级看拼音写汉字比赛,二年级朗读比赛,三—六年级“六一”作文比赛,低年级口算调研,中高年级计算、概念、应用题调研,英语阶段性调研。 6、抓紧毕业班复习迎考工作。认真总结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分析我校六年级教学工作的现状,引导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各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应对举措;及时召开毕业班家长会,加强家校联系沟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争取家长配合支持,为学生复习迎考,打胜小学毕业最后一仗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有力支撑。抓两头,促中间,分类辅导,采取学月考试,奖励前五名和进步大的等形式,努力提高毕业考试的优秀率和及格率。 三、深化课改实验,提升实施水平。 1、加强课改实验的师资培训。本学期继续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把握其精神实质,加强对三年级等使用新教材教师的培训与管理。 2、加大课程研究的力度。加强教研和科研的结合,以教研为载体,以科研为先导,促进全体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水平。继续与教研室多联系,争取专家的支持、指导,健全教研制度,改革教研形式。各教研组制定计划时要立足本校,结合自身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好每次活动的内容,开展小型、多样、高效的教研活动,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让教研和科研活动真正为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服务。学校将有针对性地组织有关学科的校级教研活动,对品德与生活(社会)等术科教研活动也将有所安排。以此全面提高教师驾御新课堂的能力。 3、继续加强课程管理开发的研究,根据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的有关要求,加强管理,使之不至流于形式,加强课程开发的研究,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本期综合实践活动由教师自愿报名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组组长郑志强指导,集中力量进一步开发、完善我校校本课程——《我的家乡---梓潼》,使校本课程真正成为拓展学生学习领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育学校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 四、调动教师热情,加强队伍建设。 1、上期,我校开展青年教师赛课,一部分教师在活动中脱颖而出,一部分教师迅速成长。本期,我校将进行中老教师示范课,让教师们在这样的活动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同的教学风格 2、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学历进修,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水平。加强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培训,重点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本期,要求每一位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俩节课,由张玉全作好记载。 3、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评优课活动、学术研讨和参加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活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着力造就优秀教师。 4、继续组织校课改积极分子、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研组等评优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重点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教导处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深入课堂、深入各班,检查教学的各环节的落实,使我校的教学再创佳绩。 五、科研工作: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枯,为及时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我校确立的科研课题为: 1、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促进小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国家级)2语文课题将申报“愉快识字法”(市级) 3、校本教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4、数学课题组 路漫漫其修远兮,亲爱的教师们,辛勤的付出,必会换来金秋的收获。 教学工作大事表 2006年2月 主要活动: 二月份: 1、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3、各科教师制定学科教学计划。 4、召开综合实践指导老师会议,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 三月份: 1、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 2、召开英语教师研讨会,讨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关措施。 3、修订学校教学常规细则。 4、校新课程教材培训。(一、二年级数学) 5、中老年教师示范课 8、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 9、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四月份: 1、学科期中调研测试。 2、征集、评选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3、毕业班复习教学研讨活动。 6、第三次常规调研。 五月份: 2、三—六年级庆“六一”作文竞赛。 3、一、二年级口算比赛。 4、二年级朗读比赛。 六月份: 1、检查各教研组落实教研活动情况。 2、六年级模拟考试。 4、一年级看拼音写汉字比赛。 5、评选课改积极分子、优秀教研组。 6、撰写教学论文与案例。 7、举行期末考试,做好试后分析。 8、第四次常规调研。
很不错哦,你可以试下
x《uⅥzw浚ㄝ{mpo侉c┢茛c┢茛c┢茛30212544162011-9-16 4:32:33
⑧ 如何增强农村小学生体质健康论文
一、指导思想
以“快乐体验·健康成长”思想为指导,以“体教结合之阳光体育、医教结合之身心和谐”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以实施“三大健康项目”为抓手,提升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二、行动目标
1. 健全和完善适合学生体验成功,快乐成长的健康促进课程。
2、加强体教结合、医教结合,提高师生健康保障水平。
3、在活动和课程体验中,逐步渗透健康意识、健康心理与公共卫生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使学生能养成有益于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和完善适合文英学生体验成功,快乐成长的健康促进课程。
1、阳光体育浸润
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将每天1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列入课表,确保每位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完善“快乐活动日”课程,推进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依据学校特色,将踢跳作为学生练就体育一强的项目,形成学校体育课程框架体系。
2、编制快乐中队手册,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实施。
学习和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方案》。完善校心理健康辅导室。三年级开展心理辅导课,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跟踪调查,加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畅通心理危机转介渠道,有效预防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推进“快乐中队”建设,打造快乐中队、优秀辅导员和快乐天使,积极使用《学生健康知识普及读本》、《学生健康食谱指南》、《学生预防近视指导手册》等具有普及性和针对性的区域健康教育教材,以积极有效的宣传、干预手段,逐年控制我校中小学生肥胖和近视等疾病的发生率。
3、关注个性差异,完善特殊教育
根据每一个特殊儿童的不同特征,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建设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课程,做到定人、定课时。
4、羽毛球成为学校品牌特色项目。
从一年级开始,选拔优秀苗子,借助体育局的资源,开展羽毛球品牌特色的建设,逐步形成羽毛球特色校。四年级起全面推广游泳项目,做到人人掌握游泳技能。
(二)健康卫士进校园,提高师生健康保障水平。
1、聘请一名体育健身指导员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聘请1名体育健身指导员,定期来学校宣传与指导科学健身方法。
2、聘请一名校园医生
聘请一名校园医生,做到专业医生定期进校指导学校卫生工作,增强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高学校卫生保健教师的专业水平。
3、规范食堂管理模式,争创A级食堂。
在全区中小学食堂普及规范管理模式,推进学校食堂“更好的管理,更安全的食品”管理模式,杜绝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争创A级食堂。
(三)健康数据进家庭,养成有益于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1、建立校学生健康信息资源库
逐步形成学生健康数据常模,建立特殊儿童健康评估档案及信息库,实现家庭、学校、医院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健康管理合力。
2、开展体质测试与健康体检
开展“随时、多次、择优”的体质测试与健康体检,逐步建立学生电子健康档案,掌握校内学生健康状况,若出现共性问题,由专家指导团队研究制订健康处方,为学校、家庭针对性地开展促进学生健康工作提供建议。
四、保障体系
(一)机构保障:建立校、班两级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
建立校长(分管校长)负责制,成立学生健康发展工作小组,设立健康教育教研组。学生发展部、课程教学部、人力资源部、体育室、卫生室、后勤保障部等部门要加强合作,保证学校健康促进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生健康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网络图
(二)基础保障
1、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教学卫生、生活设施、卫生保健室配备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2、加强学校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设现代化保健室,保健室配备1名专职卫生保健教师,并按照600:1的生师比来配备充实兼职卫生人员队伍。
3、全面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室达标工程,设置心理健康辅导室,力争成为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三)管理保障
1、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学生健康促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研究、推进学生健康促进工作。
2、培训制度。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对教师开展分层分类培训,人人成为健康教育促进者。
(四)评估保障
1、建立公示预警制度。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定期将学校健康促进工作情况予以公示,对学生健康的共性问题及时预警。
2、在成为“区健康促进学校”基础上,继续努力,力争“市健康单位”。
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实施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进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通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保障工程,深入推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让健康成为学生的终身财富,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合格人才。
二、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与本校教育发展规划,努力提升我校学校体育卫生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我校各方参与的青少年健康促进网络和联动机制。促使我校学生基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超重、肥胖、视力不良检出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明显提升。
三、工作方针
1、以育人为本作为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健康成长需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艺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动,为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培养合格公民和建设人才。
2、以个性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在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潜能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适宜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促使每一名学生在某一方面形成稳定的爱好,实现“全面+特长”的发展目标。
3、以学校管理作为举措。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制定健康工程的具体实施办法。
4、以循序渐进作为重要策略。逐步稳健推进学生身体健康工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意识,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保障工作举措
(一)改善学习体育我是场地及设施,打造健康明净校园
根据上级的指示,全面清查学校的体育卫生设施,正确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加大投入,有方案地进行改造,打造健康明净校园。
1、改善学校体育工作条件,建设健康活力校园。
根据浙江省的体育设备设施的要求,添置配齐体育设施,保障学生体育锻炼质量。
2、改善学校教学卫生条件,建设健康无尘校园。
更换教室、功能室的LED灯管,更新维护黑板,更换教室的灯光照明、课桌椅等设备设施,实现教室明亮、无尘,教学设备适合学生的健康需要。
(二)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行动方案
1、切实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每天上午安排一次广播体操、特色操,每天上午、下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配足配齐体育教师、改善体育场地设施,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为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提供切实保障。
2、构建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健康发展新要求,根据学校体育特色研究制定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特长发展的校本课程与体育活动内容,构建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保证体育课堂教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增强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趣味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确保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至少学会两项日常体育锻炼的技能;坚持健康知识与健康技能传授并重、健康意识培养与健康行为养成相统一的原则,结合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各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要达到100%,要在课表上标明,做到有课本、教案、总课表、分课表、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本、考试试卷以及健康行为检查表和分析,健康教育宣传栏底稿等有关健康工作资料齐全。
3、建立体育和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区文教体局体卫科每学期不定期对学校体育课教学进行巡查和指导,全面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注意重点考察学生实际练习时间和体能发展情况.
4、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每年定期组织举办各类比赛,包括: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软式垒球、围棋、踢、跳、长跑等为主的比赛项目。根据要求,每学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田径运动会,组织两次以上全校性特色项目体育比赛,并因地制宜、经常性地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
5、实施“2+1”工程。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加强类型多样的体育社团建设。结合体育课教学,让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技能,为其终生锻炼打下基础。
(三)学校卫生推进行动方案
1、建立医生进校园机制。建立学校与辖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对口联系机制,实现医务人员定期进校园、常规有联系、应急即处置的工作目标。
2、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食品监督机构、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全区学校提供预防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定期对学校食堂卫生、饮用水、传染病防控等开展监督检查和指导。
3、建设“一生一档”系统。建立学生每年一次健康体检制度,以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为基础信息资料,为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
4、进一步加强学生近视眼防控。加强宣传教育和有效管理,巩固教室光环境改善成果,确保课桌椅配置达到国家要求并开展配套服务研究,落实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和职责。
5、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班主任队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促进班主任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强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的规范化建设。加强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的调研,加强学生精神疾病危机干预,有效预防学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发生。规范指导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和转介工作,完善心理咨询热线运动机制。
(四)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及干预行动方案
1、学校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和公告制度。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任监测站负责人,配备专业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按要求配备场地、器材设备,对全校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监测、干预、指导、汇总、统计、分析、管理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撰写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报告。
2、建立常态化的学生体质监测制度。认真做好每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上报工作,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3、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制度。在全面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抽测,并将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各学校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向本校全体学生、家长公告本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与相关学生体质健康数据。
(五)学校体育、卫生师资队建设行动方案
1、配齐配足学校体育、卫生师资队伍。根据“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要求重新核定体育教师编制数,配足配齐体育教师;科学核定体育教师工作量,将体育活动课、课间操(早操)、体育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运动队训练和管理折算成课时,计入体育教师工作量;在学校公用经费中以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为体育教师户外工作统一购买服装及防护用品。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健康教育课程要求配齐补足学校卫生保健人员。
2、促进体育、卫生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定体育教师任职条件和岗位专业标准,保证体育教师整体水平。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有针对性地培养骨干教师、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比例,加快中青年体育教师向高级教师发展的培养;在卫生保健教师的培养、职务评聘、职后培训等方面做出新的制度安排。
3、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参加国家、省、市心理咨询师培训,推进学校心理咨询师培训论证。
4、搭建平台,开展学校体育卫生研究。设立体育卫生科研专项经费,鼓励教师针对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究,促进一线体育卫生教师通过科研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经费投入。
为推进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工程,设立年度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资源优化、成果宣传与推介,支持学校特色发展。结合学校实际需求,保障学校设施设备到位。
(二)深入调查研究。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学校,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分析,全面掌握我校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状况,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同时,引导广大教师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不断改进自身教育行为。
(三)开展宣传活动。围绕总体目标,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典型,突出重点。通过宣传与实施,让广大师生增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工程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相关活动紧密结合,做到同步发展,整体推进。
⑨ 体育课教学的类型
第一, 什么是分类与结构
(1)分类。我们从传统的体育理论中了解到,体育课堂教学有类别的划分。“类”是指体育课的分类,是课的一般性质。所以,一般的体育教学课根据它的一般性质可分为:理论课、引导课、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等。
(2)结构。课的结构是指教学要素在时空等诸多方面的关系,是组成一堂课的若干部分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安排顺序与时间的分配等。体育课的结构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我们知道,体育教学必须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从这一点上讲它的结构有三结构和四结构两种。
三结构式:划分为开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四结构式:划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一个是开始、准备合一;一个是开始、准备分开,实质上没有多大区别。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直到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前基本沿用此结构上课。
在体育教学改革三十年来的进程中,课的结构也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教学新结构。比如,顺序式教学结构;学、导式教学结构;命题式结构,等等。他们都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化,形成一些看似新教学结构。但我认为,无论怎么变都没有离开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控制。只不过在方法、手段上有一些变化而已。
②另外,有一种新的课的结构,是从课堂调控关系中,在教与学之间的一种比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结构。比如,中学45分钟一节课,按1:3:4:1的结构上课;小学40分钟的课是按3:4:1的结构上课。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以5分钟为一个单位,中学课的主题导入、目标与旧知识的巩固为1个单位,用5分钟完成 ;教师的新教材讲解、示范、引导、辅导共用3个单位15分钟完成;学生个体练习、小组练习共4个单位20分钟;师生讲评、布置任务及其他用1个单位5分钟。合计为1:3:4:1结构。小学只是把中学的第一、第二部分合并为3个单位,15分钟,合计为3:4:1结构。其实这种结构是从“精讲多练”原则演变而来。在教学时空间的一个具体划分。
第二,什么是课的“类型”和“模式”
学校体育改革三十年来,分类已经突破原有一般性质的划分,产生了具有典型特征的“型”的变化。
(1)课的类型。“型”是课的形态特征和典型性质。不是一般性质的新授、复习、综合和考核的分类,已从原有“分类”概念升华为课的“类型”划分。根据其表现特征的不同,大致分为:趣味娱乐型、课题探究型、素质提高型、专项训练型、民族特色型、知识传授型、职业培训型、自主选项型等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课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特点,突出了不同的教学特征。比如,小学低阶段学生主要采用兴趣培养型和趣味娱乐型;小学高段一般为知识传授和素质提高型;而初中以知识传授型和素质提高型为主,增加了课题探究型和专项训练型等;高中因此多采用专项提高型和自主选项型。而民族地区则出现反映民族体育文化特色的民族特色型;职业学校则增加与自己所学专业配合的职业培训型。
(2)课的教学模式。课的类型的发展,必然使符合这些类型的教学模式也起了新的变化。但真正影响模式变化的应该是教学理念的“升华”,带来教学模式的“升级”。比如,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必定带来多种模式的发展,小学、初中多侧重在自主——合作;而高中则应更多的侧重合作——探究。那,什么是教学模式呢?它是指在完成课型特征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指导下,根据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教学条件必须体现教学过程特点而设计和实施的课堂各种教学课型活动的结构和框架程序。是人们可遵循的标准样式。
过去,理论上讲,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和桥梁。这个提法有时也让人不好理解和操作。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换一个提法解释就更好理解了。体育教学模式是“课型”与教学实践的中间联系,是为完成某种“课型”的教学操作程序、规则和方法,是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比如,我们选择的是趣味娱乐型“课型”。那么,就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模式。而情境教学模式有以下要求:
①以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性与实践性
②以观察为手段培养学生亲自感受性
③要以情感为动力,渗透有效的教育性;
④用语言诱导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
弄明白了情境教学模式的操作途径、目的和意义,我们的情境教学的情境设置就容易了,课堂调控也就明的了。
所以说,我们研究“类型”与“教学模式”是为了老师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我们的体育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