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倾听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特别强调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他简单归结,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教师要培养学生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美国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教师首先教给学生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课堂倾听”。好的倾听习惯对学生学习数学也是起重要作用的。本文将从分清三种倾听误区、树立两种倾听观念、处理好倾听关系三方面,来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一、分清三种倾听误区1、倾听=听课我们平常所说的听课是指简单的用耳朵听。听课时,学生如果不融入兴趣、思维、感情等主动性因素,即使认真到一字不落的程度,也只是被动听课,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还会出现“左耳听右耳冒”的现象。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它还包含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数学能力应首先把这种基本要素作为强调和培养的目标。教师授课时,不能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认真状”,要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意,引导学生最大程度的处于积极的倾听状态,以提高授课和听课效率。2、能听=会听在这个问题上,传统教学存在三大失误。其一,从来没有认真界定“能听”与“会听”两个概念,或混为一谈,或避而不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缺乏深入的研究。其二,一般来说,倾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当学生进入学校时,他们几乎都是能倾听的。许多教师便想当然地认为学生都会听课。因而,学生还没学会如何听课,老师的讲课早已开始了。其三,教师们往往疏忽教学生学习如何进行正确听课的方法。教师本身不懂如何倾听,更没有具体可行的经验。3、甲听=乙听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很快的发现,由于学生自身资质的参差不齐,他们的倾听能力和倾听状态也会有很大差异。据心理学分析,学生的倾听效果是由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其倾听目的来决定的。听课过程中,学生往往以自身具备的倾听能力和自身养成的倾听习惯来决定听什么,什么时候听。有时候因为能力问题(如听不懂)或心理问题(如对老师反感),他们会自动关闭接收口语信息的通道,故意不听老师的讲解。这样便产生了心理学所讲的“选择性失聪”现象。所以,对同一堂课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掌握的程度自然有别。老师必须摒弃陈旧古板的教学模式,克服千篇一律的填鸭式课堂说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层次性,用不同的味道满足不同的胃口。二、树立两种倾听观念1、创设良好的课堂倾听气氛。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把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教师可以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如把音乐、故事或多媒体引入数学课堂等。教学艺术的魅力是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加拿大教育专家安尼福来斯特曾说:“你的教室将很少有完全的宁静,分享和交流是轻松气氛的关键。新的发现和感受到的新的成功所带来的强烈的喜悦会引导学生产生急切倾听下去的兴趣。”2、巧妙利用学生的倾听注意力。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已证实,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利用学生的注意力特点。首先,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讲课思路上。如果设计的思路既精辟简洁,又新颖有趣,就一定会引导着时刻都会脱缰而去的小野马们跟着自己一步步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其次,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学的重难点上。课堂上,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要通过各种方式去提示、去突出、去强化,最大限度地推移学生的“选择性失聪”,使其注意力不得不在此逗留片刻、思索片刻。这样便不知不觉地延长了注意时间,提高了注意质量。三、处理好倾听关系把“听”和“评”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当一个学生发言的时候,其他的学生是要有任务的,那就是对这个学生的发言作出恰当的评价,及时表述自己对该意见是否赞成,不赞成的表述自己的意见。这里的“评”应该包括学生和师生之间的评价。第一,老师说话时,大家听。若发现有同学违反规则,没有听清老师的意思,任何同学不要提醒。第二,同学发言时,要等发言结束时再举手,方可提出不同意见,也可以补充说明。注意有序性和学会谦让。第三,同学发言时,老师也要认真听,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学生可以礼貌地反驳老师的意见。第四,老师和学生在发言时,都要考虑能不能吸引别人。总之,学生只有认真倾听,才能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专注,学会倾听就是学会解读;学会倾听就是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交流。韩山小学 仲平平
『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学习习惯
其实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为此,教师要重视以下几点:1、进行必要的课堂常规教育与训练、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既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检 查自己的预习效果。为促使学生按时完成预习,教师可以拟出有效而科学的督学措施对学生加以约束,还可以不时召开家长会,开启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会了倾听。
五、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在学生的作业中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并且生动活泼,具有亲和力、趣味性和幽默感,使学生欲罢不能;4、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回答问题,使学生始 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5、设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使其脑、耳、眼、口、手齐头并进,以增强注意的持久性,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的熏陶下轻松、愉 快地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才能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与家长取得联系。所以,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倾听别人的意见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才能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良好习惯。
二,这样,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学好数学,看看是旧知识还是新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考,在做一些计算题目时,能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密切联系,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还有;2。在作业与考试中、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不仅仅是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经常事后后悔。
通过预习,学生能对新课有个初步了解 。 教学中,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列式错误。因此、规范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惊喜的发现,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的叹气起来,垂头丧气,学生都敢于提问,该查资料的查资料,该向他人请教的请教他人,力争在教师讲课前理解教学内容,我们习惯把这种现象称为马虎、词,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习中不懂的地方,有目的地认真倾听,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不仅层次多,培养好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我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等课堂上在老师的帮助、引导,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加强预习指导。首先,争取家长的支持与 配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 力如何。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如果不改的话,只能进行适当的惩罚。不要过于相信学生的检验能力,每个问题的检验方法往往是有多种。解方程、脱式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学生才能养成专心听课、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旁若无人的干着自己的事……凡此种种,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我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运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当堂消化学 习内容,根本顾不了听讲、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先自己对教师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然后仔细推敲字、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课堂上学生是否专心学习,是否具有学习主动性,主要在于教师充当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水平如何:“老师。”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由得令人深思,让家长帮助督促学生完成、倾听同学的发言,以加深理解,要求学生边读边思,了解要学的是什么内容, 力求使教学语言简洁精练、科学准确、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也主动了。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更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三,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所以,我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应对一些字迹潦草的学生先进行提醒,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自古以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课堂变得活跃了,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文字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最后在实在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者把它记下来,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下面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然后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思考分析,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加以强化,而对于不认真倾听的学生及时给与纠正,必要时还给与适当的惩罚。这样。让学生掌握的检验方法是使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首要条件,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学会适当的表扬与巧妙的批评相结合,树立学习的榜样;3、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算的正确与否,自己理解的是哪些, 不理解的是哪些,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要把检验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点拔下进行理解和掌握。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做做相关的习题、缜密的思维品质。
总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习惯只能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适当的检查。长此以往,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的举起了手,大声嚷嚷,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目标,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并在教学中仔细观察,及时对认真听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可以把课前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解进行比较,纠正自己理 解上的错误,加深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要求学生将课上没有机会解决的问题记下,以便课后解决、填空等的检验都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如对应用题的检验学生是非常困难,然而检验又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叁』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怎样让学生学会倾听
1,让学生认识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的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平常教学中营造和谐的气氛向学生渗透,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认识到倾听很重要,同时也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让学生从体验中领悟倾听的重要性。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告诉孩子听的要求,与孩子们一同探讨该怎样倾听,与孩子们一起分析身边的不注意倾听的现象,讨论解决的方法。如:有人发言时,其他人不能有声音,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一定要让别人说完后再补充或质疑,可以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说。这些都为我们提高孩子的“听”做足准备,让孩子在自己的每一次听中都发现它的价值,认识它的重要性。
2,调整倾听的心态。小学生的一大特征就是表现欲望强,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喜欢别人听自己说。听别人发言时,注意力也大多集中在:谁在说,哪说错了,而往往忽略了说的内容,这就影响了交流感悟的质量。因此,我就开导学生,告之善听者才是善于思者,要学会保持良好的倾听心态。当听同学发言时,要耐心、静心、用心,听清楚同学发言的内容,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既听对方的口头信息,也注意对方所表达的情感。不要随便否定同学的想法,即使持有不同的观点或理解,也要以“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参与交流。
3,指导倾听的姿势。对于中低段的孩子,从他们的身体动作或面部表情来看,就最能知道他们是否认真听讲。所以,课堂上我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明确要求。听老师或同学读书时,眼睛要看着书,而不是东张西望。听老师讲话时,要看着老师的眼睛。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答表示认可或赞同。如果有不同意见,先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而应耐心听完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
4,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我们可以开导学生“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的好习惯。首先我们要细化听的要求,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更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1)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2)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3)想想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倾听方法,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学会先听后说,想好再说,真正养成倾听的习惯。
5,强化“听”的训练
(2)听写训练。我们可以选用适当的口算题让学生听写,着重训练学生对于数字的反映能力。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听正常速度的算术题;随后重复一遍,可以适当停顿,以便给学生一些时间写出题目的结果;最后再以较快的速度重复一遍,让学生检查修正自己的作业。
(3)听后复述训练。这种训练可以调动有意识听记的积极性,提高倾听的素质,是训练听知注意力、听知记忆力以及检测听知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
(4)听记训练。口语表达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因此在倾听活动中要集中注意,积极认真的听,要注意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同时注意克服各种分散注意的干扰。
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倾听。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不断训练,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拥有“倾听”的能力,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把金钥匙!
『肆』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倾听能力
营造听的氛围
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指向性注意比较短,要求他们长时间地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去倾听也是不太现实的,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就要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教师要把教学的内容巧妙地寓于各种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创置学生于具体的情景中,用生活中看得到、用得着、有趣的图示、画面和语言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景,通过多媒体把主题图变静态为动态,把主题图讲得像故事一样的精彩,让生动的情境激发起孩子主动倾听的愿望,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听的氛围,孩子有了主动倾听的愿望,心情就舒畅了,思维就活跃了,注意力就集中了,学习能力就提高了,自然就不会开小差讲话了。
『伍』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
“认真倾听”这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耐心、细心、有心的去做。当学生慢慢感受到倾听的魅力,感受到倾听带给自己的快乐时,我们的课堂上就不仅有活跃、热烈的讨论、争论的场面,也会有静静的倾听和思考的情形。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让学生学会倾听的具体方法
告诉孩子要做一名聪明的孩子应该把身体所有的宝贝用起来才算好。为了让自己的耳朵听得更仔细,必须请眼睛来帮忙,耳朵只会注意倾听眼睛看到的地方。听到了还得用上脑子来思考,这样才更有效。
2、让学生学会听懂老师的要求。
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教学中要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就要善于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简洁、明了、富有童趣。例如,教学"数一数"时,我设计的问题是:“在那里?有些什么?分别有几个?”于是他们就兴趣盎然地说开了、数开了:这是儿童乐园,有1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4架飞机……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于学生听清懂老师的要求。
3、让学生专注倾听同伴的讲话。
与其你把知识传授给他,不如让孩子自己去学习,而同伴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课上应培养孩子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通过交流、汇报等形式学习新知。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千年古训。可是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或许“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自信,使他上课时更能专注倾听他人的讲话,走向新的成功彼岸。
『陆』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1.调动兴趣,乐于倾听
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才可以使有目的的教学行为,通过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诱发学生主动倾听的兴趣。首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渴求老师的爱,想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这是他们的行为动机和迫切需要,事实上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就会做到认真倾听他上的课。所以在课堂中,我们应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活泼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乐意倾听。
其次是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想法使相对枯燥的教学问题变得生动而有趣。在教学中,我经常将猜谜语、听儿歌、听故事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融入课堂,将一道题目用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如自己动手做一些模具,课前制作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这样更有利于创设逼真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于倾听。
2.细化训练,学会倾听
倾听是一种意识、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学生有了听的兴趣,但不一定会听,因此,需要我们细化训练,使其学会倾听。小学生通常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而且有很多同学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没有认真倾听。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细化了的,可操作性的要求。要学会倾听,首先要让学生做到心静,这是倾听的前提条件,还要强化听的意识。新接到一个班级,在上第一节课时,我就会告诉学生: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在班级中,我对学生提出"学会倾听要做到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在听课过程中,对于自己不理解的,随时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追问到底,勇敢表述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做到"说"、"思"并重,相互促进。
『柒』 求问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心得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阅读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人们不仅需要具备语文和外语的阅读能力,而且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有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要精辟而具体,要有针对性,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富有启发性。我们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加强指导,掌握阅读方法
小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如此,到了中、高年级,一般还能自发地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但是,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使用这些方法来提高阅读学习的效果,更不能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作为教师,要把握“愤悱启发,相机诱导”这一原则。
(1)提纲挈领法
就是把一组学习材料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并通过简约化的编码形式,进行梳理和归类,归纳出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则、原理等,使知识整体的层次和结构一目了然,既深化理解又便于记忆。指导时,应从整体阅读、句段分析、简缩概括等环节入手,着重引导学生有序、准确地获得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并把获得的意义用恰当 的语言概括地表达出来。”
(2)咬文嚼字法
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由于其自身特点的要求往往具有更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因此,要在阅读的前提下,对它们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地推敲,以帮助学生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
(3)融会贯通法
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新旧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阅读学习时,善于从一般原理的高度去认识新知识,从知识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新材料,融会贯通地深入思考,才能避免片言只语的肤浅印象,减少思维的盲目性,真正理解教材所包含的严密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理解的 层次,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并促使学习方法从单向平面化向多元立体化转变。
三、及时反馈,促进数学交流。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这是因为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载体,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并获得理解、掌握、交流和应用。特别地,数学语言又是进行有效数学交流的必要条件。人们平时的日常交流大多是借助于自然语言而进行的,但数学语言与自然语言有很大的区别,它是以符号来表示各种量的关系,量的变化,以及在量与量之间的进行的推导和演算的一种语言,它具有精确性,简约性,通用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正因为这些特点,要进行数学交流必须加强数学语言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数学词汇,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数学语言表述的数学内容,并逐渐学会怎样由日常语言转化为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数学概念。
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阅读和数学语言,无论从学习数学的角度还是使用数学的角度看,数学交流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阅读学习后,指导学生带着阅读中的体会与疑问,主动与老师或同学交换看法,探讨是非真伪。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创设一种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的情境,调动全体学生投入相互探讨;另一方面要引导交流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当学生闪现精辟见解时,要及时捕捉,并予以肯定;当出现错误或片面认识时,要及时纠正或补充;当思维停滞时,要及时引发新的认知冲突……总之,教师要善于把握契机,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交流中真正实现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的交锋。在教学中,注意给学生提供多向交流的机会,让和谐的氛围、成功的体验、竞争的机制激励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发展,主动将数学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及时反馈阅读信息. 教师可采用提问、练习、互相讨论等方式加强信息交流,检查阅读效果. 随时发现问题,使指导更具针对性.
四、优化过程,提高阅读技巧。
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时间太长,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阅读也就会流于形式。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
数学阅读不能只是用眼浏览,而应是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
(1)阅读要动口。数学阅读不同于读小说,快速浏览便知故事情节。数学阅读要对数学概念、公式、定律等知识反复咀嚼,准确理解。
(2)阅读要动手。读写结合,手脑并用,能促使思维展开,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书写能加快加强记忆,通过纸笔演算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一是动笔圈画。教会学生运用各种符号表示来不同的意义,以强化阅读重点与关键,做到自我阅读理解、掌握心中有数。二为动手操作。指导学生边看内容,边动手实践,通过亲身剪、拼、折、量、摆、画、观察、比较、体验,感悟新知,深入理解;三为动笔演练。读中演,尝试演算验证推理;读后练,形成技能技巧;练后再读,反思失误,总结经验,回顾内化,变“厚”为“薄”。
(3)阅读要动脑。思考是对输入大脑的阅读文字信息的识别与加工。阅读中必有思考,要指导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提纲和阅读思考题,联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边读边思考,尤其对重点难点内容要字斟句酌,咀嚼体味数学语言的内涵,探究领悟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例题的算理、思路,形成自己的见解。
五、拓展内容,培养阅读习惯
教材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无疑是数学阅读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教材,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探索规律、锻炼思维,还可以通过数学图形和数学规律感知无穷的数学美。此外,作为课外数学科普读物(包括数学史、数学学习方法、趣味数学及数学专题讲座等)、数学学习指导物及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期刊等,对于开阔数学视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阅读材料。
拓展阅读内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提高阅读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从而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高度集中注意力,调动思维的能量。
(1)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的过程是学生逐步理解问题的过程,也是思维能力发展、自学能力提高的过程。要求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质疑使学生观察得更仔细,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自然思考也越来越周密深刻了。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时,也会抓住关键,多问些为什么,思维的深刻性随之得到培养。事实也是如此,质疑使学生创造性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比较。比较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学生新旧联系,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目的。比较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同类题目的比较,也可以是新旧知识的比较。常用的比较方法有同中求异法和异中求同法。通过同中求异让学生明白,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旧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新问题。 通过异中求同可以让学生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问题虽然是千变万化的,但是有很多问题有着共同的规律,有很多知识具有内在的联系。
『捌』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堂的倾听能力
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指向性注意比较短,要求他们长时间地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去倾听也是不太现实的,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就要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教师要把教学的内容巧妙地寓于各种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创置学生于具体的情景中,用生活中看得到、用得着、有趣的图示、画面和语言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景,通过多媒体把主题图变静态为动态,把主题图讲得像故事一样的精彩,让生动的情境激发起孩子主动倾听的愿望,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听的氛围,孩子有了主动倾听的愿望,心情就舒畅了,思维就活跃了,注意力就集中了,学习能力就提高了,自然就不会开小差讲话了。
『玖』 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倾听
摘要:课堂教学是在问题的驱动下展开的,有效提问是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一个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是预设性与生成性并重的提问。即教师在关注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的同时,还要关注如何对学生的回答以恰当的回应,并如何利用学生的回答生成新的更深层次的提问。这就要求教师既能对学生的回答给以准确的分析与评价,还要能把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开发并转化他们的观点,并以此作为进一步追问、引导的起点和阶梯。要做到这些,都离不开教师课堂上的有效倾听。
『拾』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学生 倾听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25-01
汤姆说:“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认真倾听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数学课程“听”主要是用耳朵认真地听,辨析他人的语言,做出自己的判断,并形成自已思想观点的过程。其涵盖的意思是:会倾听别人的诉说,努力听懂、理解,从而作出积极的反应,即给予正确的评价。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然而,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交流。下面,笔者就谈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几种方法。
1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然而,新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数学教材的编写,“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为我们提供的数学资源,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从而吸引学生倾听的兴趣。
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元、角、分认识》时,要让学生认识元和角的关系。为了保持学生倾听的持续性,在课堂上,笔者先创设了小朋友购物的场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倾听,然后让学生观察发现有错误时就要指出,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因为课堂中有生活的场景而对课的兴趣,只有感兴趣了才会调动了学生倾听的主动性和持续性,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与教学有关的内容上,教学难点一下子就攻克了。
2 教师先学会倾听,启到示范作用
倾听不仅仅是学生的事,也是教师的事。要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必须首先自己会倾听。教师要改变“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问你答”的课堂“霸主”角色,改变自己只善于说而不善于听的习惯,要告诫自己:再等一等,给学生多留一些说的时间;当学生的发言好像在“唱反调”时,要提醒自己:再等一等,学生的“反调”往往是一个新的发现和创造;当学生吃力地表达心声的时候,要告诉自己:再等一等,让学生把话说完,这可能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教师这样放下架子,侧耳倾听,俯身细听,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和倾听学生的意见,不仅能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教学出现激动人心的“百鸟争鸣”的局面,而且能使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学会倾听,养成倾听的习惯。
如在教学时多说一些“我听清楚你的意思了”,“你的发言有独到之处”,“换一个说法可以吗”,“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再考虑一下”……这样给以不同的回应,不仅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很在意自己的发言,激励学生畅所欲言,而且能使交流始终沿着话题的中心延展,使教学任务得以高质量地完成。
3 细化要求,教给方法
由于受年龄特征的限制,小学生普遍存在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太喜欢听别人说的问题,于是笔者先开导学生,告诉他们聪明、善思、会合作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具有善听、倾听的良好习惯。接着再教给学生一些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倾听方法。(1)倾听时要专心。听的时候要停下手上所有的事情,两眼睛注视着老师或发言的人,凝神听每一句话,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2)倾听时要细心。要听清老师或发言同学的每一句话,对老师、同学的话要进行归纳;(3)倾听时要虚心。一定要等发言的同学把话说完,想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能在别人话还没说完时就插嘴。通过这样倾听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会了先听后发表见解,逐步养成了倾听的良好习惯。
4 注意倾听评价,积极进行反馈
新课程改革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也带来了全新的评价理念,教学评价不再是甄别优劣的“筛子”,而是把水从低处引到高处的“水泵”。在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中,学生最能够接受的评价方式是表扬鼓励。在每次听完了同学的发言后,都注意对发言内容及时进行评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也可以及时对错误进行矫正。在学生板演练习完成以后,还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对同学完成的习题进行评价发言,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并进行判断,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如果你认为这个同学的发言说的非常不错,请你把掌声送给他。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认为他的发言不完整,请你举手,可以做补充发言。”记得一次上课,一位学生不小心把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背成“六九四十五”,一个学生高喊着:“老师他背错了。”笔者表扬他:“你真是个会倾听的孩子!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并奖励他一颗会倾听的星星。同学们都羡慕极了。笔者顺水推舟告诉学生: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我们应该与它交朋友,它可以集中我们的注意力,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判断能力。在平时的课堂中,注意及时表扬和夸奖听的认真的同学,让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倾听方面。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听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倾听别人发言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而且能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会使自己变得更聪明。 只要教师重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8.
[2]刘加霞.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