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数学阅读材料

小学数学阅读材料

发布时间:2021-03-08 06:19:00

㈠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数学阅读习惯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生动活泼较易做到,富有个性,可不太容易。在现行班级授课制课堂上,我们很少能够看到学生有多少时间阅读教材的,学生从一上课开始,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走进老师设计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时的学习是在老师组织之下的共同学习,可以说没什么个性化的成份在里面。那么如何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呢?我感觉到,阅读,是一种最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因为阅读者的水平不同,他的理解程度也不同,理解方式也不同,知识的建构方式也会不一样。有资料表明,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阅读具有快捷传播知识、加深理解、提供范例、培养认知能力等功效。在数学教学中。不少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学习数学就是老师多讲解,学生要多做题,数学课本被当成了教师的讲解材料和学生的练习册。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的阅读重视都不够。学生也没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一旦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他们往往会直接问老师或同学,很少通过钻研课本来寻求思路和解决方法的。
但是,由于在小学阶段,老师总感觉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自主学习能力差,不敢放手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得新知,该阅读的时候不是被教师代替就是电脑课件代替,学生读的机会少,甚至一节课,学生没有机会读书,课堂上往往是学生听的多,而读的少。这种教学现状,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目前小学生使用的教材,是许多专家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结合小学生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来组织编写的,编写过程中,一定是考虑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小学生应该是可以看懂的。所以,利用现行教材开展阅读教学,完成是可能的。
阅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目意思,正确解题
读题是审题的基础,是分析题目已经条件和所提问题的前提,如果不能做到认真阅读题目,往往会出现各种错误。从教学实践看,主要有看错题而导致错误和题目中数量关系不清两种。抄错题是因为学生在阅读题目时,只是看一遍,有的学生甚至一遍都看不到头就开始列式计算了,结果不是把数字抄错了,就是把运算符号抄错了。例如:学生在做计算题204+537时,摆竖式就写成了240+537,如果在抄题和做题前先把题目读两遍,这样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会大大减少;题目中数量关系弄不清也可以归因为读题不仔细,这样就会把题目的意思理解错误,如: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它的边长是多少?不少学生得出的解答是:边长是80厘米。错误原因是学生把条件中的20厘米当成了边长,把问题中的边长误以为是周长了。这就是阅读题目不认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造成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要认真读题,做题前,至少要把题目读两到三遍,以减少错误的可能。关键一点还在于,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比阅读本身来说,更有教育意义和价值。
阅读,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概念,掌握新知
数学课堂中上阅读教学对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概念、探索新知有很大的作用。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得以体现。一方面,通过阅读教材,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形成有更深刻的认识。比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结合课本中的文字与图,回忆教师的讲解,进一步明晰“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中有了这么一个阅读的环节,知识点掌握起来就会更加清晰,更加有条理,记忆也会更加的牢固。另一方面,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探索解题思路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认知水平的限制或思维方向的偏差产生思维阻带。此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常常能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激活思维,深入理解学习内容,找到解决问题的路经,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另外,在听课、讨论解题的过程中出现疑问或困惑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章节,从而达到自我释疑的目的。
阅读,拓展学生数学知识领域,开拓思维
数学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结合单元内容编写了许多课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能够阅读,通过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如,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学到吨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吨”这个单位很大,就安排一个“曹冲称象”的故事,学生在讲故事中,既能受到教育,也感受到了吨是用来计量很大的物品的重量的单位名称。再比如,学习了万以内加法时,教材安排了“你知道吗?”介绍了“+”“-”号的来历。还有学习了时、分、秒后,教材介绍了“早在四千五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一种滴水的器具来计时,名叫刻漏”。一方面介绍一种古代计时工具,同时还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阅读,培养学生形成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一个人来说,掌握一种学习的方法比学到一点知识更为重要,阅读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独立思考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教师每节课都要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通过阅读进行自学,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预习,也可以进行复习,并在阅读中学会提出问题,学会总结提升。同时,数学阅读的任务也不仅局限于让学生去念书,弄懂概念,会做数学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后,反思阅读材料的知识结构,理解教材内容所阐述的数学观点,思想方法。通过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开展建构活动。这才是数学阅读教学的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阅读是数学教与学的重要环节,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形成一种自觉学习的习惯和意识,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很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㈡ 怎样读懂小学数学教材

数学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基础,它是师生完成教与学双边活动必不可少的媒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和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学习数学方法。读教材的就是把教材“死”的结果变为学生灵活的学习过程。读懂教材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读懂教材是使用教材、有效教学的基础。
我认为要读懂教材必须做到:(1)要用整体联系的观点读教材;(2)要持课程改革的理念读教材;(3)要怀着质疑好问的态度解读教材;(4)要抓住数学的本质去解读教材。

我认为要读懂教材就要学会“煮书”。第一遍以成人的角度去读;第二遍以作者的角度去读;第三遍以孩子的角度去读。读未必懂,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一遍遍的看教材看教参,却陷入了误区和苦恼的困惑。读与懂之间必须有“想”这座桥。多问自己几个什么?即为什么?用什么方法?原来在什么地方?要达到什么地方?当自己能够完全说服自己,回答清楚的时候才走出了读懂的第一步。正如张丹老师说的那样:由“读”想到了歌曲《读你千遍不厌倦》带着思考去读。

我觉得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读懂教材:

1、要读懂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目标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个“度”,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所学内容是知道、理解还是掌握,这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是否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否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得到培养等。

(1)必须读懂《课标》对年段教学内容的要求。比如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内容,它的年段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方面,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数学思考方面,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解决问题方面,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年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情感与态度方面,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把握,相信自己在信息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2)要读懂本册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还是以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内容为例,它的目标要求是: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要读懂本单元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只要我们读懂了上面这些目标对所教学内容的要求,就能恰当地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中也不会拔高或降低课堂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实施与教学目标的高度一致。

2、要读懂作者的编排意图。义务教育(人教版)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以实验教材的总体编写思想、编写原则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实验教材充分体现了趣味性和生活性,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生动活拨的、主动求知的信息资源材料和环境。因此,我们必须读懂下面这些内容:

(1)要读懂“主题图”。
人教实验版的教材都是以情境来展示教学目标的。它给了老师更大的研读教材的空间。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挑战。教材上的每幅图都有其深刻的含义和目的,做为教师。只有把它研读透彻。才能明白其中真知。真可谓: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觉得要读懂主题图,首先必须读懂它是以什么形式呈现的,是怎样反映本单元要学习的基本内容的。比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主题图,它的呈现形式是一幅校园场景图,它是以校园场景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其次,这个主题图给了我们那些信息,这些信息在本单元教学中起什么作用。比如上例中“四边形”的主题图中有许多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信息。如:长方形的球场、通道、窗户,正方形的地砖,平行四边形的推拉门,楼梯护栏,等等。目的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对图形特别是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并从整体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几何图形。第三,要读懂“主题图”所呈现的图形、图片、场景或情境中渗透了哪些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2)要读懂“例题”。不管是传统的旧教材还是课改实验教材,例题都是教科书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最基本的范例。那么作为教师怎样才能读懂例题呢,我觉得:首先应该读懂例题是以什么方式呈现的,它这样呈现的作用是什么。比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加法”例1,它的呈现方式(略)。我觉得例题以这种方式呈现,一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因为两位数加两位数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不同的是过去学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和限于100以内,只有一次进位,而例1有两次进位和超过了100,其竖式比较简单并将进的“1”用红色表示。其次要读懂情境图。实验教材的例题中多数都安排了情境图,作者想通过情境图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算法多样化,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知操作,同时培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创设一种生活情境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具体的情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感知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富饶,地大物博来实现学科间的整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加法的验算”例1下面的情境图,它是一组同学们在合作学习加法验算方法的讨论,通过讨论把加法验算的方法全部呈现出来,目的就是让学生用不同的验算方法对加法进行验算,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教学验算。第三、要读懂例题中的对话。(人教版)实验教材为了体现人文性、趣味性使教材内容更加活跃,把一些难点、重点、计算法则、概念等用对话的形式在例题中呈现出来,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读懂这些对话的意思。第四、要读懂例题间的关系。(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在例题的编排上也是有区别的。例题与例题的呈现形式是不同的,对学生训练的重点也是不同的。

㈢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善读

你好:
完全靠自己。
首先,你要分析一下自己没读好的原因。
是仅仅这一次,还是这段时间来有几次没考好。我在高中时有个同学成绩一直不错,但临近高考时的摸底考试却连续两次都没考好,但是他顶住了压力,最后高考成绩非常高。所以不要轻易怀疑自己,要对自己满信心,否则会影响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是很重要的。到底是感情问题,还是复习不分,或是考试时过于紧张,你自己心里应该会比别人更清楚。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这不是你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有的。

第二就是仔细研究下自己的学习方法对自己是否适合。
你可以观察一下别人的学习方法,多分析几个同学的方法,然后在自己身上试验。你可以不必照搬,而是把经过试验后对你来说有益的方法,重新组合一下。
我不知道你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如何,你在读书的时候可以试着在大脑里想象这些,就像放电影一样,仔细想好每个细节,这样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比如说
短时间长久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
通过大声读,因为声音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拆词联想,比如capacity,可以拆为cap\a\city,联想一个帽子达到可以装下一个城市,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容量,能力。科学的复习。

第三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

做个合理的时间规划,可以适当地减轻自己内心的压力。不过一定要记得坚持。

第四多做些分类总结。我之前有辅导过初高中生,感觉很多题目考的都是一个知识点,你可以针对每个知识点系统的总结一下。多做往届的真题也很重要的,我考之前,物理还不太好,不过花了几天时间做之前的真题,并总结了一下,后来考得还不错。
相信你一定会找回自己,祝你成功。
最后建议你有时间多跑跑步,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大脑的效率,还有多喝些蓝莓果汁,对你这个年纪用脑过度、眼睛压力也很大的孩子很不错。
希望能帮到你!

㈣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阅读教学

数学知识的教学与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会学和会阅读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因为,阅读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人类社会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感知世界的重要方法。但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人们往往误认为就是语文阅读,而忽略了数学的阅读。随着“社会的数字化”,仅仅具有语文阅读能力是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尤为重要。我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任何行为都因趣而生,那么兴趣也就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阅读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如果再缺乏兴趣,就更容易退缩、逃避。因此,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学生只有对所提供的材料感兴趣,才有可能去主动阅读,用心阅读,所以无论是课内阅读指导还是课外阅读推荐,都应该用学生的眼光去判断和选择,给学生喜欢的阅读内容,给学生需要的阅读内容。
1.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授学生阅读技能就是教会学生正确地阅读数学的方法。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严谨性和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读写结合、举一反三等相结合。
2.数学阅读质量的提高
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阅读过程是一种完整的心理过程。根据数学阅读的特点,数学阅读时,要精力集中,边读边思考、分析。阅读时要根据教师的阅读提纲,抓住关键,仔细阅读。概念、公式、规律等是阅读的重点,要仔细分析,弄清概念的实质及公式和规律的条件与结论以及推导的思路。文中符号、图表应结合课文内容,仔细思考、分析,以达到数形结合。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或练习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会有稀奇古怪的错误出现,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做题时读题不够完整,往往句子只读一半,就开始动笔做题,这样造成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有许多错误往往通过最后完整地阅读一下,就能发现其中不正确的地方,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只有教师在平时的练习、作业中经常提醒,注意渗透,学生才能慢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让学生学会善于阅读的习惯
数学书需要重读、精读、巧读。计算过程要重点读,计算教学中不仅要读算式、读法则,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阅读中间过程,通过阅读促使学生理解题目要求,看清运算数字、运算符号和运算顺序,明白运算方法。数学概念应按其结构来精读,力求让学生学会理解概念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精读概念。解决问题要巧读,关键词语重音读、省略句式补全读、意思隐含换词读。
2.让学生形成会读的习惯
(1)在“读”中生疑。敢于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通过阅读让学生提出疑问,引发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思维,从而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2)在“读”中理解。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要进行圈点划批,正确理解数学语言,掌握数学概念。(3)在“读”中比较。以“读”比较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比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读与想相结合,注重数学阅读活动中的思考与交流
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数学课本上的定义、定律等语言,虽然言简意赅,但是不像文学语言那样生动、形象、幽默,它常常不易理解。因而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引导和启发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千方百计鼓励学生要主动,要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养成凡事问个为什么的良好习惯。
另外,数学阅读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数学信息的汲取与交流的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数学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阅读活动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励性与启发性,具有一定的目标取向,能激发学生复杂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知,避免使数学阅读活动流于形式。所以应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围绕问题进行灵动活跃的交流对话,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获得多角度、多层次的启发,进而获得知识结构的改造与重组。

㈤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教学随笔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
数学阅读是一个包括诸多认知因素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对所学内容的体验理解过程.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学生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的阅读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就会更好地、更主动地去阅读、理解.同时,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依赖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出的“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的目标.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

小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卡通、漫画、童话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对孩子们来说动画的《西游记》比有名演员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更有吸引力.由此可见,创设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阅读环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提高阅读效果.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表述单调、抽象,不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创设问题情景,将数学知识点于耳熟能详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创设问题情景时,问题要精辟而具体,要有针对性,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有启发性.通过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体探索思想价值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走进数学阅读的殿堂.

二、掌握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随着知识量的增加和阅读经验的积累,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他们往往不能自觉的使用合适的方法来提高阅读效果,也不能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
数学阅读不仅仅是读的过程,更是眼、口、手、脑等器官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阅读小说快速浏览便知故事情节,故事结局已经确定,读后的感想被情节结局所左右,具有被动性.数学的概念、公式、性质、定理等知识必须反复咀嚼,咬文嚼字,反复思考才会明白,它更要求学生直接参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质疑.因此,更具有主动性.例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教材在出示例题“计算1/2+1/3”后有一段启发性文字:它们的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要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才能计算.学生阅读后,对 “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含义并不理解.为此,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整、小数加减的计算法则进行思考:整数的加减法中“数位对齐”是什么含义?小数加减法中“小数点对齐”的含义又是什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的实质都是指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这样不仅能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增强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实现从机械阅读到意义阅读的转化,真正提高阅读效果.

㈥ 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小学阅读理解技巧,可以抓住数字关键词,不看其它内容的文字。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创设问题情景,将数学知识点于耳熟能详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体探索思想价值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走进数学阅读的殿堂。
例如在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通过计算,看到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不一样,而比值相等。有什么规律在里面呢?当学生纷纷汇报自己发现的规律后再问,怎样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个规律呢?那就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如此根据教材创设阅读情境,必然会激起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和主动性,阅读效果也会好一些。
2.充分利用课外数学阅读材料。
课外阅读材料是指附于教材之后的数学小史料以及数学小知识等.这些材料主要是针对教材中的重要数学概念的背景介绍、知识延伸和实际应用。材料中往往包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解题技巧。如新教材中,学习完负数后,教材就有“你知道吗?”的内容,介绍了《九章算术》中记载的,我国古代使用负数的情况。还有学习了时、分、秒后,教材介绍了“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用一种滴水的器具来计时,名叫沙漏”。一方面介绍一种古代计时工具,同时还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㈦ 数学中的阅读材料是不是阅读理解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一个人不可能终身依靠老师,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自学,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阅读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和较强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应该值得重视的问题,因此,我们一同走进数学阅读的实践。
一、数学阅读概述。
1、阅读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过程,它不仅仅是读的过程,而且是动口动手动脑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像、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有不同干一般阅读的特殊性。
2、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人们不仅需要具备语文和外语的阅读能力,而且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如理解各种数据、图、增长率、利率、税率、商品的性价比等)。数学阅读的核心目标在于理解,包括通过联想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对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捕捉数学问题并回答问题。能否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语义转换和语句分析,是阅读理解的关键,也是阅读能力水平的标志。
3、学生智力发展的不断研究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书籍方面特别无能。按照认知学习论的说法,阅读是一种知识的重建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与文本发生交互作用,新知识和既有的知识同化并产生新意义。数学里的符号、公式、方程式、图形、图表以及文字,同样需要经过阅读才能理解。阅读是数学学习活动形式之一,是思维的基础。(待续)

㈧ 阅读材料:大数学家高斯在上小学时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1+2+3+…+100=

里面的所有等式全是错的,搞什么呢?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阅读材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