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兴趣
培养学生对体育抄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学法。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使他们自愿地去活动,愉快地去活动。
在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如何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学习兴趣
体育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的内在动力。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有兴趣作支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否则活动的效率则难以提高。反之,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上课时注意力就会分散,更谈不上主动积极地锻炼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决定他学习的效果,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的前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我们必须在教学中采用设置疑问、多样的教学方法、游戏的竞赛活动、激励性的评价等多种手段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性。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爱学、乐学。这样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且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什么样的乐趣是我们体育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兴趣
设疑,即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教学的内容变成问题,使之成为一种诱因,把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从而成为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来解决当前的任务,同时使已形成的学习兴趣得到巩固和加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并且自己通过亲身体验把问题解决。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智力的飞跃。如在上短跑课时,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跑步时的步幅与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等等一系列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比只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更好得多。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要让学生感兴趣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颖、独特、富有个性的体育教法,将会对学生的体育课兴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应该不断地给学生新的、有趣的,系统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以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从而提高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小学四年级课,内容是身体基本活动和武术,将一组过桩、独木桥、爬竿、过软梯等和武术中的拳术、棍术组合起来,编成“上花果山”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边学边练,边唱边模仿,使学生在想象中既学会了动作,又体验了克服困难的精神,师生关系和睦,教学充满乐趣。又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又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样在跳绳、篮球、游戏练习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或自己组织。给学生1-2分钟时间去发挥各自的才能或让他们自己分组。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三、通过游戏竞赛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多利用游戏练习,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投沙包练习中,我们先让学生练习投自己折的“纸飞机”游戏,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并以游戏中领会了技术要领,体验蹬腿、收腹、挥臂,顺利地掌握了技术动作。又如在上短跑教学中,我们多利用“迎面接力赛”“50米往返接力”“障碍跑”等。又如,“大鱼网”的游戏,学生初做会觉得有意思,再做就开始觉得单调,有些乏味,不再吸引他们。为此,我把游戏改为“聪明的小鱼”,再精心设计场地。创设了“大海”的景象,跳箱作“礁石”,垫子作小鱼的家,还有水草,鱼网,老师当渔夫,学生是大海里自由自在的小鱼,并在游戏中启发他们通过大家的智慧,如何不被渔夫抓住,如何去救被抓住的小鱼。再加上老师的表情动作,会给儿童带来一定的情绪色彩。虽然这是一个奔跑游戏,有一定强度,但在游戏中,他们的表情却是兴奋、欢快的,忘记了疲劳,连一些平时不好动的学生都要求:“我们再做一次吧!”练习形式活了,气氛也活了,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收获甚多,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自学性,发展了创造能力,从而达到“我想学”、“我要学”、“我会学”、“我爱学”。
四、教学中要常用激励方式来提高练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气可鼓不可泄,鼓气,就是激励,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发现他们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荣誉感,自信心。如教师布置学生跳高:“你们必须给我跳过去,跳不过去的要受罚!”学生听了心里不舒服,带着顾虑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如果换成勉励式布置:“同学们要大胆地练习,跳不过去没关系,我再继续教你们。”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有某些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的,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过失的,批评要适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动机和行为。这样学生就会大胆练习,认真练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五、体育活动课的选择要注重学生的兴趣
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的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兴趣和养成锻炼的习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为更好地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3.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体育课的兴趣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名言大家都知道,但对于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来说,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而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愿望。所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要考虑影响学生兴趣培养的主要原因,然后在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实施,为此,笔者已有几年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经历,对小学生体育课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做一些探讨和分析,希望对小学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育课、提高、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学习兴趣,就是人们对学习产生喜欢、爱好的情绪。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等原因,因而自控能力差,易产生好奇心,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等,所以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绝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在此,我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以供探讨,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1、精心备课是前提
认真备课,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和前提。备课时除常规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积极吸取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教训,还有就是进行集体备课。因为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实践也证明,效果好的优质课大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次,要充分考虑授课班级的授课对象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再次,要充分考虑到体育课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特别是在学习或练习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项目时,更要考虑周到,并作相应准备,做到有备无患。最后,备课时也要备学生的突然提问和发难,
虽然这种情况不会常出现,但作为老师,应该有这方面的准备,这也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这更需要老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应付突发状况的能力。2、树立教师形象,培养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甚至有许多家长对体育也不了解。所以,热爱学生是唤起学生兴趣的首要条件,教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工作充满信心。其次,教师应在教学中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无时无刻的影响这学生。因此,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积极的影响,教育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太度,增强学习信心,从而培养其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3、增加成功感,提高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话说: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而学生在求知的路途上,努力学习并得到进步时,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成功的表现会产生积极体验并对此项体育活动更加关心。因此,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感觉,以提高其学习兴趣。如教蹲踞式跳远时,首先让学生去思考,并说出什么动物能跳,什么动物跳得最远,再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然后让学生模仿的方法。学生在模仿的时候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再引导学生,要想跳得远,必须要有正确动作技术。教师通过挂图,做示范动作,来引导学生跳的动作。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让学生用最简单、最容易跳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地跳到既定目标。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成功,增强运动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根据实际,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的教学项目来确定教学方法,如体育实践课中的耐久跑、动作技能学起来比较简单、也比较枯燥无味,学生一听耐久跑就恐惧,积极性非常低。但是,耐久跑的锻炼价值确非常高,既锻炼学生的呼吸心血管系统,还有就是锻炼了运动系统,也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意志品质的培养。教学中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诱导启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如讲述国际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国运动员参加各项比赛夺冠,升国旗、奏国歌、振国威的动人情景。用激将话语说:一个残疾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一个健全的人为什么做不到呢?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欲望,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5.
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
俗话说: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由于受到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兴趣爱好、运动能力等方面会呈现出千姿百态、各种各样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就要认真关注每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发展的层次目标,寻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潜能,真正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6、对学生要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在教学中,表扬和鼓励是激发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催化剂,每个学生都希望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这主要体现了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细致的观察,对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和荣誉感,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切忌用较笨等不良语言批评学生,避免毁灭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总之,要想上好小学的体育课,教师就要善于吸取经验与教训,时时刻刻注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教学中,还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 如何提高小学生体育课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如何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及积极性呢?我认为可从主体与客体两方面来进行。
一、主体方面。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所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及兴趣的主要手段和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提高认识,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锻炼的决心。老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绪言》一节时可向学生展示体育科学的发展历史,介绍体育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体验“处处有体育”的真情实感,与此同时巧妙地配合体育训练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体育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体育,增强对体育学科的兴趣。其次,在上课期间,学生要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上好每一节课。这就要求学生提前做好上课准备。课间练习要认真听老师讲解,仔细观察,积极地思考领会,并熟练地掌握老师所教授的动作。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刻苦地学习锻炼。俗语说得好:“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只有这样,通过学生的自身的努力奋斗,刻苦锻炼,才能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同时,也使喜欢上体育课,爱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及兴趣大幅度提高。再次,在课外时间,学生要自觉自发地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二、客体方面。学生的成长过程,受到学校、家长、社会多方面的影响。1.学校方面。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体育认识,重视体育课,充分发挥体育课对其它文化课产生地影响的重要作用。而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从教师角度来讲,能采取的对策、措施很多,但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及兴趣。①提高自身素质。体育课上,学生直接接触的对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教师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的内容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另外,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讲解,以及准确、轻松、熟练、优美的动作示范,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之感。②改进教学方法。一方面,采取灵活多变教学方法,培养中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及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可根据中学生争胜心强的特点,采取比赛性、游戏性的教学手段。如在加速跑练习时,多采用分小组进行比赛的迎面接力跑,少采用直线跑,纠正动作跑等。又如在起跑姿势练习时,采用不同形式的起跑预备姿势的追逐游戏(站立式、半踞式,蹲踞式等),这个练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快跑的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大大地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2.家长方面。家长方面应当积极主动的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初中学生在校时间上好体育课、喜欢体育课做出良好的铺垫。3.社会方面。近几年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和素质教育的提倡,以及升高中加试体育等等,这对中学生的体育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社会需要我们中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强健的体魄,将来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及兴趣,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就要积极地调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协调好客体对主体有利方面的影响,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体育训练,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积极开展体育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
5.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三)、体育活动课的选择性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我校对体育课进行了改革,每周从三节体育课中抽出一节作为体育活动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老师再结合学校的实际来安排活动的内容。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uot;体育活动课&uot;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是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自主地、愉快地学习。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拚搏的精神。三、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我国目前正处于这种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竞争机制越来越激烈,而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意志薄弱,承受能力差。因此在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一个教学班,几十名学生,不仅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性格不同,而且他们对体育课的态度和体育项目的爱好也不同。教师不仅要统一安排教材内容,而且还要考虑因材施教和结合实际。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那些爱好体育,又有一定运动专长的学生,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发挥自已的特长。才能更深刻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上体育课从而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一)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其行之,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优秀的气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心理素质。这样就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勇于表现自我,学会理解与认可不同的意见与分歧,并适时提供一种谅解与宽容的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这些都给学生以很大的感染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二) 进行情感教育 促进心理相容体育教师平时应主动接触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状况,并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比较,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因人而异。尤其对于在课堂上表现异常的学生,更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和学生建立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使他们生活在和谐氛围中增加集体凝聚力、向心力。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且能充分挖掘潜能,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有意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三)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应积极引导,多进行鼓励。例如,在垒球测验时,对一些确实因身体素质差或身材矮小、力量差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应明确的指出他们的技术并不比别人差,而只是先天条件的差别,要正确面对客观条件,充分正视不足,利用其它优势项目弥补本项的差距。另外,鼓励他们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逐渐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有意识地调整学生的心理。(四)利用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体育教师 在布置学生课堂练习时可以运用竞赛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一般在竞赛前让学生练习几分钟,这样每组为了取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好帮共同提高的风气。进行比赛时,同组的同学就会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克服独生子女的任性、娇纵、自私等不良个性品质,使情感得以升华,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发展。教师还可利用不同时间、各种比赛形式,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同学间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锻炼个人意志和竞争意识,培养耐挫。 总之,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学法。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使他们自愿地去活动,愉快地去活动。在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6.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耍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我们知道: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一、利用学生的直接兴趣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性的核心。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分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两种,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它是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例如:他们看到,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正在作各种活泼的游戏,一场激烈的精彩的足球赛在进行着时,会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学习要求,即直接的学习动机。但是,这种动机是不会持久的,一旦在满足了暂时的需要之后,就会消失。譬如:一个饥饿的人吃饱了以后,
对食物的兴趣就消失了。而间接动机是由自己的意志和社会的需要所产生的,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作为其学习动机的。例如:冬季,学生在室外上体育课时,有的学生看到天气寒冷,不愿意把手拿出来活动,也有一些同学由于懂得了锻炼身体的好处,懂得德、智、体三者的辩证关系,因此,他们能克服天气寒冷的困难而努力上好课了。由此可见,间接动机对于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直接动机有更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善于把学生从对直接感兴趣的学习动机,引导到间接动机上来。
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还要要求学生把锻炼身体同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联系起来,使他们懂得身体好与学习好的辩证关系,启发他们为实现“四化”而锻炼身体,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树立他们从“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的正确学习态度,还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法,启发和引导他们。
但是,正如我们在实践中看到的那样,我们还应注意根据他们不同年龄的特征,分别采用一些与他们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相符合的教法,来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学生兴趣与注意力的培养和运用:
注意是人的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心理过程,是对事物的感觉、思维的反映。例如:学生注意老师指挥学生做操而发出的口令,就是学生对刺激物的反映。
注意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在体育活动中,如果心不西焉或注意力不集中,便不能掌握好所学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或伤害事故。
注意分被动与主动两种,被动注意是属于本能的,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它由条件刺激或个人爱好所产生。例如:上体育课时,新奇的道具,显目的标志,宏亮的口令,都能引起学生们的被动注意,而主动注意则由意志去指挥,带有强制的意思,往往学生对某些事物并不感兴趣,只是由于某种需要才去注意。譬如:有的同学对长跑这个教材并不感兴趣。但由于“长跑”是“达标”的一项指标,而“达标”又是评“三好”学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为了实现自己当“三好”学生的愿望而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上好“长跑”课了。
在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和保持学生注意的时候,要向学生讲明锻炼身体的意义,每节课、每个动作的目的和要求,指出完成动作的关键和难点,尽可能利用那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把学个从被动注意引导问主动注意上来。例如:教纵箱分腿腾越时,先可在纵箱的远端贴上胶布一条,作为明显的标志,引起学生的被动注意,经过多次练习,学生有了肌肉感觉,知道了手必须撑到箱的远端,才能完成好这个动作。因此,引起了他们的主动注意。
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提示的方法来引起学生注意。例如:教学生“前滚翻”时,可通过提示学生低头、团身、抱腿等口令,引起学生对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合理分配的注意,使之取得好的效果。
兴趣是个人对事物所持的选择态度,它是属于感情和情绪的状态,兴趣是产生注意的源泉,二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我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的时候,就会集中注意,专心专意去做。注意也能引起兴趣,(但有时集中了注意的事物,并不都能引起兴趣。)若经常注意某一事物,也能引起对该事物的兴趣。例如:当学生听到自由体操那种悦耳动听的伴奏音乐时,引起了他们对表演的注意。当看到运动员那种优美、惊险的动作时,便逐渐对体操发生了兴趣。
在体育活动中,有兴趣与无兴趣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对于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持久和集中注意。学习时主动积极,即使碰到困难,也会努力去克服,产生愉快的情绪。而没有兴趣,会使学生情绪低落,感到厌倦。
教师还应善于利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启发学生积极练习一些他们认为枯燥无味的教材。例如: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对足球和竞赛的兴趣,先让他们进行足球比赛,从中抓住他们的由于不能控制球而失掉很多进攻和防守的机会感到苦恼时,再讲明学习基本技术的必要性,进行正确示范,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这个教材的积极性。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如:教师的目光暗示,表扬、鼓励与批评,及时纠正错误,正确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讲解,游戏、竞赛、直观教具等。
总之,教师要善于灵活安排教材,采用多种教法和组织措施,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7. 如何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课学习兴趣
(三)、体育活动课的选择性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我校对体育课进行了改革,每周从三节体育课中抽出一节作为体育活动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老师再结合学校的实际来安排活动的内容。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是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自主地、愉快地学习。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拚搏的精神。三、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我国目前正处于这种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竞争机制越来越激烈,而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意志薄弱,承受能力差。因此在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一个教学班,几十名学生,不仅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性格不同,而且他们对体育课的态度和体育项目的爱好也不同。教师不仅要统一安排教材内容,而且还要考虑因材施教和结合实际。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那些爱好体育,又有一定运动专长的学生,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发挥自已的特长。才能更深刻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上体育课从而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一)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其行之,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优秀的气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心理素质。这样就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勇于表现自我,学会理解与认可不同的意见与分歧,并适时提供一种谅解与宽容的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这些都给学生以很大的感染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二) 进行情感教育 促进心理相容体育教师平时应主动接触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状况,并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比较,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因人而异。尤其对于在课堂上表现异常的学生,更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和学生建立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使他们生活在和谐氛围中增加集体凝聚力、向心力。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且能充分挖掘潜能,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有意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三)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应积极引导,多进行鼓励。例如,在垒球测验时,对一些确实因身体素质差或身材矮小、力量差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应明确的指出他们的技术并不比别人差,而只是先天条件的差别,要正确面对客观条件,充分正视不足,利用其它优势项目弥补本项的差距。另外,鼓励他们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逐渐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有意识地调整学生的心理。(四)利用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体育教师 在布置学生课堂练习时可以运用竞赛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一般在竞赛前让学生练习几分钟,这样每组为了取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好帮共同提高的风气。进行比赛时,同组的同学就会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克服独生子女的任性、娇纵、自私等不良个性品质,使情感得以升华,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发展。教师还可利用不同时间、各种比赛形式,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同学间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锻炼个人意志和竞争意识,培养耐挫。 总之,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学法。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使他们自愿地去活动,愉快地去活动。在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8. 如何让小学生更好的养成体育课学习习惯
一、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严格的课堂纪律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益的前提和基础。体育实践课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的,它有许多不利的因素(环境、气候等)会干扰学生学习过程,况且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行为的自制力、情绪的自控力都较差,所以,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建立严格的课堂纪律。例如在体育课的课前或课中有时会发现学生集合时发生相撞、打闹、讲话等一系列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课堂纪律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有可能还会发生安全事故。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在课前先设置一个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小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先集中在一起,后再开始集合、整队。在课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较新颖、内容符合教材的体育小游戏,时不时的把学生的注意力抓过来,让学生觉得没有时间去开小差、做小动作。碰上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可以利用一些卡通人物的形象去比喻那些学生,比如可以比作学生比较喜欢看的动画片中懒羊羊或慢羊羊等,让学生自感羞愧而迅速改正不足之处。教师还要及时的对学生的课堂纪律进行评价,对遵守纪律的学生采用各种鼓励嘉奖的方式,对于不守纪律的学生也要适度的教育。而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也形成了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
二、听从指挥的习惯 体育学习它有别于室内课的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还要利用一定的体育器材,学习的过程是带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再加上小学生好奇又好动、辨别能力低,教师组织不当或学生不听从指挥都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或是发生教学事故。因而,体育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听从指挥的习惯。例如上投掷内容的时候,即使是投掷轻巧的沙包也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如果学生不听从教师指挥,投掷完后不统一去捡回沙包或去捡回沙包时乱跑就很容易发生几个学生相互碰撞的危险,所以,教师应事先说明捡沙包的方法和各自跑动的路线,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当然,若学生不听从教师指挥,安全隐患便随时存在,故培养听从指挥的习惯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不听从指挥造成不良后果的实例,让学生明确的知道在体育学习中听从教师指挥的重要性,也可以组织一些听指挥做动作的体育小游戏来锻炼学生听从指挥的意识,从而形成听从教师指挥的好习惯。
三、倾听与思考的习惯 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如果没有专心听讲的能力和习惯,就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确专心听讲是体育课的纪律,也是课堂常规,是学生学习态度和积极学习的行为表现;另一方面教师讲解要做到精练,重点要突出,条理要分明,语言更要生动、幽默,语气要柔和、动听。如一些体育项目的学习,教师可自编一些形象的口诀,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从而也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同时教师还应及时判断学生有没有认真听讲,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一段时间枯燥的讲解中应适当插入一些提起学生注意力的小插曲,使每个学生都乐意听讲。听也是思考的基础,学生只有认真的听讲了才能更好的进行思考,思考的时候思路才能清晰,学习新的内容才能学的既快又准确。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认真的听讲,积极的思考,学会分析,学会比较,才能更好的完成与掌握体育的技术与技能,形成倾听与思考的好习惯。
四、不怕困难,遇到困难时开动脑筋、互帮互助的习惯 在体育活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内部(如胆怯、懒惰、身体不好等)与外部(如活动进行中遇到种种外来的干扰、某种体育活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太高等)的困难与障碍,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毅力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克服困难的条件。例如上障碍赛跑这个内容的时候,学生在练习时通过某个障碍时有困难,这时便需开动脑筋,心理上克服困难才能身体上真正解决困难。又比如进行分组游戏时,总会有几个学生完成情况不好而影响整组的比赛结果,这时同组的同学便应不断鼓励这些同学,互帮互助才能一步步解决困难。而当遇到上耐久跑之类需要耐力和毅力的内容时,教师便需要在语言上激励学生,要进行具体指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逐步养成不怕困难并克服困难的习惯。
五、终身锻炼的习惯 要想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就要学生有一个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大众化体育项目的活动方法,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教给他们正确的技术动作、活动组织方法、比赛的规则等,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从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进而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学生是不断发展的人,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有一个反复训练的过程。只要我们心怀爱心,富有耐心,长期坚持,循序渐进,就一定能够看到学生的不断进步与成长,就一定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9. 如何提高小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如何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及积极性呢?我认为可从主体与客体两方面来进行。 一、主体方面。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所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及兴趣的主要手段和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提高认识,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锻炼的决心。老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绪言》一节时可向学生展示体育科学的发展历史,介绍体育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体验“处处有体育”的真情实感,与此同时巧妙地配合体育训练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体育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体育,增强对体育学科的兴趣。其次,在上课期间,学生要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上好每一节课。这就要求学生提前做好上课准备。课间练习要认真听老师讲解,仔细观察,积极地思考领会,并熟练地掌握老师所教授的动作。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刻苦地学习锻炼。俗语说得好:“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只有这样,通过学生的自身的努力奋斗,刻苦锻炼,才能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同时,也使喜欢上体育课,爱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及兴趣大幅度提高。再次,在课外时间,学生要自觉自发地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二、客体方面。学生的成长过程,受到学校、家长、社会多方面的影响。 1.学校方面。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体育认识,重视体育课,充分发挥体育课对其它文化课产生地影响的重要作用。而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从教师角度来讲,能采取的对策、措施很多,但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及兴趣。①提高自身素质。体育课上,学生直接接触的对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教师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的内容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另外,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讲解,以及准确、轻松、熟练、优美的动作示范,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之感。②改进教学方法。一方面,采取灵活多变教学方法,培养中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及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可根据中学生争胜心强的特点,采取比赛性、游戏性的教学手段。如在加速跑练习时,多采用分小组进行比赛的迎面接力跑,少采用直线跑,纠正动作跑等。又如在起跑姿势练习时,采用不同形式的起跑预备姿势的追逐游戏(站立式、半踞式,蹲踞式等),这个练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快跑的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大大地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 2.家长方面。家长方面应当积极主动的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初中学生在校时间上好体育课、喜欢体育课做出良好的铺垫。 3.社会方面。近几年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和素质教育的提倡,以及升高中加试体育等等,这对中学生的体育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社会需要我们中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强健的体魄,将来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及兴趣,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就要积极地调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协调好客体对主体有利方面的影响,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体育训练,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积极开展体育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