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50年代小学语文课文

50年代小学语文课文

发布时间:2021-02-28 06:00:29

『壹』 寻80~9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

浙教版第四册
古诗两首 《春雨》、《春晓》
春雨
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晓
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浙教版第五册
古诗二首 《静夜思》、《梅花》
静夜思
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梅花
王安石(北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浙教版第六册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暮江吟》
《登鹳雀楼》
王之焕(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暮江吟
白居易(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浙教版第七册
古诗三首 《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赠刘景文》
早发白帝城
李白(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赠刘景文
苏轼(北宋)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浙教版第八册
古诗三首 《咏柳》、《绝句》、《宿新市徐公店》
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南宋)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浙教版第九册
古诗四首 《山行》、《江雪》、《枫桥夜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山行
杜牧(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枫桥夜泊
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浙教版第十册
古诗四首 《春日》、《游园不值》、《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
春日
朱熹(南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游园不值
叶绍翁(南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望湖楼醉书
苏轼(北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唐)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浙教版第十一册
古诗两首 《凉州词》、《出塞》
古诗两首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
凉州词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北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观书有感
朱熹(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浙教版第十二册
古诗两首 《村居》、《宿新市徐公店》
古诗两首 《泊船瓜洲》、《商山早行》
村居
高鼎(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南宋)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商山早行
温庭筠(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贰』 五十年代小学语文课本中一首诗巜八月的营火》还有人记得吗

《八月的营火》

《八月的营火》 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王白水绘图,马如瑾装帧,无责任编辑大名,开本787×1092,字数2万,印数100000册,34页,定价0.14元。

邵题

■肖跃华

该书第一篇《毛主席开的甜水井》作于1951年7月,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儿童节目广播,次年刊于《中国少年报》。《八月的营火》原题《七月的营火》,收入此书并作为书名时正值反胡风运动之后,而“七月”是胡风主编的诗丛、文丛之名,其作者均以“七月派”罪名沦为“胡风反革命分子”,故临时将书名改为《八月的营火》了。

邵先生函复蒋风教授“不要再选”的这首诗,比我小学时学过的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文字优美多了。虽然诗中也有“太阳只照白天不照夜晚,毛主席日夜把人照亮”这样的诗句,但这是十八岁青年诗人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代表着当时广大翻身人民的意愿。“词坛巨匠”乔羽先生曾这么对我说过:我们那个时候完全相信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意气风发建设新中国,对毛主席和共产党充满了朴素的无产阶级革命感情。邵先生历经反右派斗争和文化大革命后,对个人迷信有了清醒认识,思想上不再盲从。

胡风(1902-1985)原名张光人,湖北蕲春人,抗日战争爆发后长期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领导工作,通过编辑出版“七月”杂志、“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推出了艾青、田间、邹荻帆、阿垅、路翎等一大批青年作家、诗人。解放后,胡风因文艺理论之争受到政治批判。1955年5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将其逮捕。“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先后有二千一百多人受到牵连,其中九十二人被捕,六十二人被隔离审查,七十三人被停职反省。1980年至1988年,中共中央三次下达决定始为这场大规模的文字狱彻底平反。

此书为北京图书馆旧藏,编号520596,2014年2月15日从北京市昌平区沫若书店购得,九成品相,一口价一百九十六元,孔夫子旧书网上只有这唯一选择。

【邵 题】

这部薄薄的儿童诗集首印十万,后来似又加印过三万册,是我诗文集单行本印数最大的。共收诗五首,都带一定叙事性,这怕也是为中高年级小学生写诗的诀窍之一。其中前三首,皆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少儿节目应时而作。头一篇更是配合建党三十年宣传的,然客观上为个人迷信推波助澜,多年前函复蒋风教授:在选编拙诗给孩子们时,请不要再选这首诗了。

邵燕祥为跃华所淘旧书题。

『叁』 上世纪60年代的一篇课文《我爱我的红领巾》,原文谁知道

我们少先队员胸前飘扬着的红领巾是众多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它是我们少先队的骄傲!
记得第一接触红领巾是我5岁的时候。那天下午,表哥的书桌上放着一块“红布”,我兴趣浓厚地盯着那块长三角形的“红布”, 好奇地想拿过来玩一会儿的时候,表哥马上过来阻止我并语重心长地说: “这是红领巾,是少先队的象征,它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我们要爱护红领巾,当你将来成为一名少先队员时, 也一定要爱护它……”我听了,眼里闪着羡慕的的光。心里想:我以后一定也要当一个少先队员,一定会爱护好红领巾,让它整天一尘不染、干干净净的。也不会让任何人污辱它的!
怀着这个梦想我跨进了小学的大门;怀着这个梦想我努力学习;怀着这个梦想我在一 年级就如愿以偿的加入了少先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当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我胸前时,我那汹涌澎湃的心情难以用言语来形容。从此,我更加了解红领巾,更加热爱红领巾,成了我最心爱的宝贝。
有一天,我看见邻居家的杨杨和他的伙伴们在做游戏,他们在一沙堆里埋了一件“宝贝”,几个伙伴要找到它,谁找到了它,谁就获胜了。我饶有兴趣,就坐下来看谁是赢家。游戏开始了,大家东瞧瞧,西看看,北找找,南挖挖,那“宝贝”就是不肯现身……“找到了!找到了!”杨杨欣喜若狂的叫到。大家飞也似得跑到他面前,我定睛一看,一块红红的东西呈现在我的面前,不!不!那,那是红领巾。“你们怎么把红领巾当玩具了?快,快去洗洗!……”当我看到他们竟然拿红领巾这样玩耍,我深感气愤。
“你们这种做简直就是在污辱红领巾,污辱少先队!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你们应该对这样行为感到羞耻!”我上前大声的说
杨杨和他的伙伴惭愧的低下了头……
有一天下午,我和几个同学戴着红领巾一起走在放学的路上。当我们说说笑笑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刚要过斑马线时忽然听到身后“哗啦”一声,我们循声望去,只见到一位老奶奶的一大筐土豆洒落在地上了,我们不约而同地跑过去帮助老奶奶把土豆一个一个地捡起来,放入筐中。把土豆捡完后,我们问老奶奶为什么土豆掉在了地上,老奶奶说:“土豆太重了,我背不动啊!” “我们帮你抬,我们帮你抬!”“那谢谢你们了!”我和几个同学抬着土豆,一路上哼着欢快的歌儿,把土豆送到了老奶奶的家。放好土豆,老奶奶边拿苹果边连声道谢“你们这几位红领巾可真是热心肠啊,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此时,听到老奶奶的表扬,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让我深深感到胸前的红领巾让我无比的骄傲与幸福,更为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而无比自豪。
我热爱胸前的红领巾,更热爱少先队,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王栩涛)

『肆』 八十年代人教版小学第五册语文课本的第一课的内容

走错地方了吧
谢谢

『伍』 50多年前的语文课本《文学:风雪里》

1、陈景润小时候,教授送我一颗明珠.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刚满4岁,抗日战争开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小小陈景润,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师沈元。2、比尔.盖茨出生于律师和教师之家,这个家庭的大人非常注意小盖茨的智力开发和培养。盖茨三四岁时,母亲外出总是把盖茨带在身边,当他在学校里向学生讲解西亚图的历史和博物馆的情况时,盖茨总是坐在全班最前面,尽管盖茨是个好动的孩子,但在教室里他表现得比其他学生还要专注、认真。盖茨从小酷爱读书,尽管他是个儿童,但他喜爱读成人的书。在自己家里,他可以随意翻阅父母的藏书。他7岁的时候,最喜欢读的书是《世界图书网络全书》,他经常几个小时地连续阅读这本大全,一字一词地从头读到尾。小盖茨的父母还尽可能鼓励和提供他各种机会,让他逐渐长大时,父母鼓励他参加童子军的野营活动,小盖茨从与其他孩子的相处中得到了友情的满足。自从盖茨进湖滨中学那间小计算机房的那一天起,计算机对他就产生了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15岁时,他就为信息公司编写过异常复杂的工资程序。1973年春,他被哈佛大学接受为学生,他更一发不可收,经常在计算机房通宵达旦地工作。有好几次,盖茨告诉父母,他想从哈佛退学与他人一道干计算机事业。但父母极力反对儿子开公司,尤其是毕业以前。父母还请了受人尊敬、白手起家的一个著名企业家--斯托姆来说服盖茨打消开公司的念头。斯托姆不但没有劝阻他,反而倾听了这位十几岁孩子的演说后,鼓励他好好干。1977年盖茨正式退学。他不是厌倦哈佛,而是希望另有远大前程。进80年年代后,IBM开始寻求合作伙伴,在于盖茨交谈了5分钟后,IBM的人认为这是与他们打交道的最出色的人物之一。此后,盖茨为自己写下了更引人注目及有趣的故事.3、霍金的故事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4.凿壁偷光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陆』 小学语文课本有几个版本

目前在各地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有人教版、语文A版、湘教版、长春版、苏教版、语文S版 、鄂教版第十一册、教科版、冀教版、西师大版、沪教版、人教版、鲁教版、北师大版、浙教版等多套教材。

1、语文A版:语文版小学课标语文A版教材由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编写,史习江、李守业主编,因其最先通过教育部教材审定专家的立项审定和编写审定,故按音序排为A版。

2、语文S版:语文版小学课标语文S版教材由语文出版社和十二省小学语文教材编委会共同编写,王均、杨曙望主编,因十二省编委会打头字母是S,故称S版。

3、科教版:教育科学出版社,是一家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科学专业出版社,由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实行总社架构(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音像出版社、教育科学电子出版社等)的管理模式。

4、沪教版:上海教育出版社成立于1958年,是一家面向中国的教育专业出版社,以服务教育、传播文化为宗旨,上海教育出版社为配合学校教学和社会教育,出版了大量有影响的图书。

5、北师大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

(6)50年代小学语文课文扩展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的变化,小学语文教材也不断修订。有些教材的使用时间较长,但也有些教材比较“短命”,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小学周期就被新的教材取而代之了;甚至有的教材编出来以后并未使用。

目前在中国大陆各地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有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湘教版、鄂教版、西师版、语文版等多套教材。

『柒』 寻找小学语文课文 悬赏50分

她是我的朋友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八课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
战争时期,有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两名儿童当场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
附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接到消息,带着救护用品迅速赶到了,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几名受伤的孤儿却可以给她输血。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一阵沉默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噢,谢谢你。”医生说,“你叫什么名字?”
“阮恒。”

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针扎进他的血管,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

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事后,医生对周围的人说:“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有人问。
医生转身向那个小男陔提出同样的问题。小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

『捌』 谁知道八十年代“五、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的网址

80年五、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目录(部分)
第一课 春天
冰雪融化 种子发芽 果树开花
我们来到小河边,来到田野里,来到山冈上。我们找到了春天。
第二课 桃花 苹果花 海棠花
我们村里种了许多果树。现在是春天,满树都是花,我们村是花园。到了秋天,树上结满果子,我们村就成了果园。
第三课 耕地 播种 施肥 浇水
第四课 蓝天 降落伞
姐姐的胆子真大,
敢从天上跳下 !
蓝天上花儿朵朵,
也不知道哪朵是姐姐的花
第七课
海南岛 鲜花盛开
长江 柳枝发芽
大兴安岭 雪花飘舞
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飘舞,
长江两岸,柳树开始发芽,
海南岛上,鲜花已经盛开。
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八课 烈士墓 纪念碑 花圈
清明节到了,我们去扫墓。
我们排着队,来到纪念碑前,献上亲手做的花圈。
第九课 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不多,它喝不着。怎么办呢?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它想出办法来了。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来,放到瓶子里,瓶子 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第十课 小猴子下山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来。 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 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见 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 瓜。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 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 瓜去追小兔。 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 家去。
第十一课 司 马 光
古时候有个人叫司马光。他小时候,有一回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叫着喊着,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第十二课 一 只 小 羊 羔
放学了,巴特在回家的路上,听见咩咩的叫声。他东找西找,在一条小沟里找到一只小羊羔。
是谁丢了羊羔呢?巴特抱着小羊羔,到处去打听。人家都说没有丢。
天黑了,巴特只好把小羊羔抱回家去。 第二天,巴特一早起来,就去看小羊羔,还给它奶喝。
巴特放学回来,妈妈说,小羊羔是五队丢的。巴特顾不上吃饭,抱起小羊羔,飞快地向五队跑去。
小羊羔又回到了羊妈妈身边。
第十三课 春风吹
春风吹,
春风吹,
吹绿了柳树,
吹红了桃花,
吹来了燕子,
吹醒了青蛙。

春风吹,
春风吹,
春风微微地吹,
小雨轻轻地下。
大家快来种蓖麻,
大家快来种葵花
第十四课 小 河 流 过 我 门 前
小河流过我门前,
我留小河玩一玩。
小河摇头不答应,
急急忙忙去浇田。
小河流过我门前,
我请小河站一站。
小河摇头不答应,
急急忙忙去发电。
小河不肯玩一玩,
小河不肯站一站,
一分一秒也不停,
日日夜夜奔向前。

第十五课 燕子飞回来了
春天到了,小燕子跟着妈妈从很远很远的南方飞回来。
飞呀,飞呀,她们飞过大海。小燕子往下一看,奇怪地问:“妈妈,海面上 哪儿来那么多铁塔?”妈妈笑着说:“ 孩子,那是井架,工人在开采海底的石油呢。”
飞呀,飞呀,她们飞过高山。小燕子往下一看,奇怪地问:“妈妈,那火车为什么不冒烟呢?”妈妈笑着说:“ 孩子,那是电力机车。你看,车顶上还有电线呢。”
飞呀,飞呀,她们飞过田野,飞到去年住过的地方。小燕子奇怪地问:“妈 妈,这里哪儿来那么多新房子?”妈妈笑着说:“孩子,农民过上好日子啦。你看,那写 字的孩子不是秋成吗?”
小燕子高兴地说:“妈妈,秋成也上学了。”妈妈说:“是呀!农村的变化可真大啊!”
第十六课 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
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象个圆盘,
有时象把镰刀。
云儿见它让路,
小树见它招手,
禾苗见它弯腰,
花儿见它点头
第十七课 这个办法真好
毛主席七岁的时候,有一回,和小伙伴们到山上去放牛。怎样又能放好牛,又能多砍些柴,还能捡些野果子呢?他和大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分成三个组,一组放牛,一组砍柴,一组捡野果子。
天快黑了,放牛组把牛喂得饱饱的,砍柴组砍到许多柴,捡果子组捡了满筐的野果子。他们把柴和果子分成几份,每人一份。大家高兴地说:“ 这个办法真好。” 毛主席把自己的一份让给了最穷的伙伴
第十八课 送雨衣
夜很深了,周总理还在灯下紧张地工作。突然一阵雷声,下起大雨来了。
不一会儿,邓妈妈一手打着雨伞,一手拿着雨衣,来到小郭站岗的地方。她对小郭说:“总理让我给你送雨衣来了,快披上吧。”
邓妈妈帮小郭披上了雨衣,又说:“总理让我告诉你,打雷下雨的时候,不要站在大树下。”小郭听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玖』 求小学语文课文《山的那一边》

山的那一边
陆芸芸

山的那一边,其实还是山.

山与山之间是条沟,沟里是几个小村子.

村民们自己也说不清,他们的祖先什么时候来到这里,说不清他们为什么看中了这块地方.这里明明是很穷的,没有地,没有树,一年里大半光景是冬季.山坡上收几颗粮食,草场上养些牛羊.缺地少羊的人家,穿裤子都难.既然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也就这么心安理得地住下去.

有一天,沟里进来了一支队伍,住下就不再走了.于是彼此看着都好奇.

这些当兵的,竟然每天都洗脸,每天都扫院子,还找个铁锹修路.祖祖辈辈都在这牛屎,猪粪,烂泥上走来走去,他们却说这不是路.

于是村民们看着他们挖排水沟,栽树,给牲畜垒圈,给人盖厕所.80年代了,村里总算盖起了这么一批厕所.

路确实好走了.当兵的果然见过世面.大家一起聊天,当兵的说,这衣服也该洗洗了.真个脱下来就洗.

沟里倒也不是世外桃源⑶.小学校长是50年代从内地支边来的,但单枪匹马,连入学率也保证不了.现在好了,当兵的挨家去说.没文化好吗 鸡蛋明明1角钱1个,当兵的拿1元钱买10个,算不过账不敢卖.买主只好拿零票买,给1角钱,拿1个蛋,10个蛋要交10次钱.有人略识几个字,一千二百写作1000200.村里惟一的一辆拖拉机,搁在那里没有人敢开.

娃子应该上学,男娃要上学,女娃也要上学.过了上学年龄的就上夜校.以前不兴女娃上学,夜校里尽是女的.有些男人不放心,就站在教室窗户外,看了觉着好,也就进来跟着学.桂花今年18岁了,刚从夜校领了脱盲证.可以看报,可以读书,有生人来也不躲了.过两年嫁人,还可以往家里写信.嫁人可还坐轿子吗 她不好意思地瞟了一眼部队的司机,现在坐吉普车了,翻山越岭不用带干粮,一会儿就到.

除了识字,夜校还教歌.教的第一支歌是《东方红》.其实他们也唱歌.在坡上放羊的时候,常常有青海的"花儿"⑴在空气中融化.在屋里请他们唱,他们不愿意,屋里是唱"花儿"的地方吗 "花儿"曾是多少年的禁歌,因为歌里有太多的赤裸裸的相思.但相思是禁不住的,"花儿"几乎人人会唱.在青海的天与地之间,面对着安然吃草的生灵,不经意地甩开嗓门,就飞出那么悠扬⑵,那么自在,千回百转的"花儿".那奇妙的甩腔,那鲜灵灵的韵味,是当兵的永远,永远也学不会的.

当兵的实在,干了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甚至都不去琢磨其中有多少深深浅浅的意义,天高地远的内涵.村民们也不会去琢磨,他们要的也就是个实在,能看得见,摸得着.
如今他们手里有部队从外地调来的优良麦种,自己会配制农药,会往山上撒化肥,会开拖拉机,会做小生意了.
于是淘金的淘金,包工的包工.有人贷了款,运牦牛去广州卖.一个跛子承包了放映机.不少人家买了电视机,收录机,还有摩托车.有几户竟出了大学生.

他们知道了怎样赚钱,也知道了怎样花钱,还知道了怎样随行就市⑺.当兵的去买鸡蛋,已是2角5分钱1个了.

『拾』 各时代课本的特点,急需,好的追加!!

以语文课本为例

半个世纪以来,大陆地区的中小学教材建设在探索中前进,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其中有成绩、经验,也有不足、遗憾。在其间相当长的时期里,大陆实施统一的课程和教材。中小学各科教科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到目前为止,已经编写、出版了九套中小学教材,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大陆在教科书的管理体制和编审制度上进行改革:由「一纲一本」发展为「一纲多本」乃至「多纲多本」;由「编审合一」改为「编审分开」。一方面鼓励编写不同风格、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教材参与竞争;另一方面所有教材都要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择优推荐。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情形来说,大体经历了「学习苏联,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恢复传统,加强『双基』」「在经历曲折后反思,注重训练、培养能力」「深化改革,立足于人的发展」这样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苏联,强调知识的系统性

五十年代初,为了适应恢复国民经济的需要,教育部印发了《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这个课程标准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提出教学要求,渗透文学教育因素,重视思想教育。根据这个课程标准和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的决定,人教社编写了小学语文课本。由于不久五年一贯制暂缓推行,这套课本只是昙花一现。

从1952年开始,教育战线和其它战线一样,掀起学习苏联的热潮。苏联教育书籍被大量翻译、出版,苏联教育、教学经验被大量介绍,苏联专家前来讲学。上述诸方面,对大陆语文教材的编写和语文教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954年由专门委员会(语文教学问题委员会)提出报告,经中央批准,把语文分为语言和文学两个独立学科进行教学。根据这一精神,教育部制订了中小学教学大纲,于1956年颁发。初中语文制订了汉语、文学两部教学大纲。小学语文尽管只制订了一部教学大纲,但是汉语占有很大比重。根据1956年大纲,人教社编写了中小学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编进汉语内容,是和阅读内容密切结合的,侧重从语言规律中学习语言。除课本外,还编了《语文练习》,以体现汉语教学的主要方式是练习的要求。中学语文教材包括汉语课本和文学课本。汉语课本在小学已经学习一些语音、词汇、语法、文字、标点等知识的基础上,各册依次安排了语音、文字和词汇、词法和句法、单句、复句和标点、修辞等汉语知识。文学课本包括文学作品以及结合文学作品精授的文学理论常识和文学史常识。文学作品以现代为主,古代为次;中国为主,外国为次;苏联为主,别国为次。古典文学作品约占三分之一,现代文学作品约占三分之二。文学理论常识主要体现在20篇「文学常识」课文中。文学史常识则主要体现在编入课本的「作家传记」里。

中学文学、汉语分科教材,选材严谨,内容丰富,汉语知识系统性强,文学理论常识和文学史常识也有一定的系统性。小学语文课本选编许多名家名篇,注意用语言规律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应当说,这次教材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步骤,是向语文教学科学化迈进了一步。语文教育家蒋仲仁在回顾这项改革时指出:「语文教学应该科学化……对待语文教学,以为可以不讲分析,只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为可以不讲规律,只要见仁见智,神而明之,那就不合科学或者不完全科学。这次改革,就是针对这种状况,补偏救弊,使之科学化。」当然,改革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是学习苏联机械照搬,忽视了汉语文的特点,脱离了中国教师、学生的实际,教师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吃力;无论汉语知识还是文学知识,都讲求完整的系统,读写基本训练明显被削弱;文学作品按文学史系统进行编排,有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学习规律,日常需要的实用文的学习不被重视。尽管如此,这次改革在教材建设史上是很有意义的,至今仍令人怀念。

第二阶段:恢复传统,加强「双基」

文学、汉语分科的教学改革,只进行了三年,到1958年便夭折了。在以后几年的「教育大革命」中,各地纷纷编写中小学教材。1961年中央批示教育部编写十二年制中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社在编写教材之前,对历史和现状作了大量调查研究,语文学科写出了《六十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情况的比较》,确定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其中强调「加强语文、外语、数学几门主要课程」,「注意基础知识的充实和基本训练的加强」。在语文方面,随着1963年中小学教学大纲的颁布,第二次重大的改革开始了。大纲对1958年以来语文教学忽视语文学科规律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第一次在中小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由工具性所决定,大纲强调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主张多读多练,读写结合。根据大纲精神,人教社新编了一套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语文课本,从1963年秋季起使用。这套教材有以下主要特点:1.重视识字。根据大纲规定编排3500个生字,是各套小学语文课本识字量最大的。2.加强写字。3.强调多读。全套课本课文总数460篇,每册课文较前有所增加。其中要求背诵的大约240课,占课文总数的一半以上。4.提倡多练。每课之后有课后练习,每个单元之后有单元练习。练习内容包括字、词、句、篇、标点、阅读和作文。练习形式多样。还安排了近30种应用文的练习。与此同时,人教社新编的初中语文课本,按照记叙、说明、议论的顺序,安排年级的教学重点;根据语文基础知识的要求,编写知识短文,与课文穿插安排;按照训练要求,编制练习题,题目体现多读多写多背诵。总之,1963年教学大纲和根据大纲编写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是走中国自己的路的产物。明确语文的工具性,是大纲的一大贡献。恢复传统,加强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大纲、教材最显著的特点,这个时期教材的缺点是,囿于传统,仅停留在打好基础、多读多写多练上,教材体系不够完整,语文训练的计划性不够强。在语文教学科学化上,不仅没有新的探索,而且又退回到五十年代初期。

第三阶段:在经历曲折后反思,注重训练,培养能力

1966年到1976年十年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教育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破坏。1977年邓小平恢复工作,抓中小学教育,首先抓教材。他说:「关键是教材。」「教材非从中小学抓起不可」。同年9月,已从外地调回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部分编辑,以及从各地抽调的200名大、中、小学优秀教师共同制订新的教学大纲,编写新教材。此时,「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达成共识,「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日益深入人心。在教学上提倡和追求既重视知识,又注重培养能力的知能平衡的教学观。于是,1978年由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重视知识,初中大纲还提出了「精要、好懂、有用」的教学知识的原则;注重能力培养,强调培养自学能力。在人教社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中,强调精选基础知识;提出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启迪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其间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受到叶圣陶先生「切实研究,得到训练学生读作能力之纲目与次第,据以编撰教材」的启发,把小学生应当具有的读写能力分解为近40个读写训练项目。在低年级初步训练的基础上,从中年级到高年级,读和写的训练项目交叉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反复训练,螺旋上升,借此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初中语文教材则以记叙、说明、议论能力为核心设置训练项目,使读写能力的训练比较有序、有效。这套中小学语文教材不仅拨乱反正,还语文教材的本来面目,而且在编排体系上有较大革新。它标志着语文教材建设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当然,这套教材的体系还不很完善,有的训练项目不是急需的,有的项目过深,过难,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1986年针对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教育部要求修订大纲和教材。修订后的大纲适当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教学要求更加明确具体。例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由小学阶段识字3000个左右,改为只要求掌握其中的2500个左右,作文等方面的要求也有所降低。在教材编写上,有了进一步改进。例如中学语文教材,采取教学单元的编排方式,即按单元的知识点和训练点,把阅读训练(课文分为精读、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作文训练、听说训练、语文知识(文学文体知识和读写听说知识,随着练习、注释加以介绍;汉语知识集中编排在课本后面,由教师灵活处理)组合在一起,便于安排教学,受到老师的欢迎。

同年4月,《义务教育法》颁布,大陆开始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参与了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的研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六·三制」和「五·四制」教材。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十分强调学好语文对于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意义,十分重视听说读写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大纲编写的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有以下主要特点:1.从发展语言入手,编写低年级教材;2.增加词、句方面的训练项目,优化读写方面的训练项目,放缓坡度,由中年级开始循序编排;3.内容安排体现弹性:汉语拼音提出拼读音节和直呼音节两种要求;识字下要保底(2500),上不封顶;可将《自读课本》中的课文引进课堂教学;4.实现以教科书为基础的教材系列化,与教科书配套的品种有:教师教学用书、自读课本、教学挂图、汉语拼音卡片、生字生词卡片、录音带、录像带、教学投影片等。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有两个特点最为突出,一个是打破了长期不变的教材体系,把初中语文学习按照反映生活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培养一般的吸收和表达的能力,记叙、说明、议论着重培养这三种文体的吸收和表达能力,若干种实用体裁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初步的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分成三个年段,并分别以上述重点组织课文单元。另一个是课文练习分为「理解.分析」「揣摩.运用」「积累.联想」三个层次,扎实、活泼、有序地训练语文能力。

这一时期,是教育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在「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思想指引下健康发展。中小学教材编写体系有所突破,主要体现在编排合理、有序,注重各项能力的训练上。教材质量的提高和相对稳定,为教师钻研教材、积累教学经验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在此期间教学实验层出不穷,教学经验硕果累累。由于编写新型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时代和现实生活需要的实用语言教学系列尚未建立起来,特别是口语训练仍比较忽视;教科书的时代感尤其是选文的时代性还不强;在教科书方便教师教特别是方便学生学、使学生学会学习上,尚需进一步研究、改进。

第四阶段:深化改革,立足于人的发展

21世纪即将来临,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意识到教育对未来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意识到改革课程、教材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目前,大陆正在着手进行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组织力量制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和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在新的方案、标准没有出台以前,前不久教育部主持修订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数、外教学大纲,并要求根据修订后的大纲立即修订教材。拿修订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来说,体现了以下改革精神:

一、对语文学科性质认识的拓宽与深化:工具性、基础性、思想性、人文性。人文性涉及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文化积淀、审美教育、情感培养等等。重视人文性,有益于发挥语文的审美功能,陶情冶性的功能,有利于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二、语文教学目的强调促进人的发展,既提出语文学科特定的目的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提出了一般发展的目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三、从语文学科特点和小学语文的基础性、发展性出发,调整教学要求,有降有升,有减有加。譬如,识字认写分开,降低对字词理解的要求;阅读降低分析课文内容的要求;作文在形式和文字表达的要求上也有所降低。提高、加强的方面,如,鼓励低年级多认字;规定课内外阅读量和背诵篇数,强调增加语言积累;注重口语交际。

四、加强语文实践活动。要在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利用各种媒体查阅资料,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改进教学评估。建立有利于激励教与学、全面、全程的教学评估体系。

阅读全文

与50年代小学语文课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