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在应用题掌握较差的产生原因,归纳起来有:①审题不严,忽视了表明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关系的词语;②对问题的要求不明确;③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没有搞清楚;④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没有搞清楚;⑤数量关系不明确;⑥根本不理解题意而乱做;⑦也有一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勉强会演算,而让其独立解答就错误百出,或条件和问题稍有改变,就解答不出来。由此可见,学生在解答方面所犯的错误,主要是由于不会分析应用题或根本没有分析而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计算碰对了,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触类旁通和灵活运用。当然,学生不会分析应用题,不会列式计算,证明他们还不能合乎逻辑地思维,还缺乏判断推理能力和综合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无法有条理地把计算方法加以复述,更无法独立地进行自编或改编应用题。因此,我认为在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进行列式计算,必须要求学生在列式之前学会分析,在列式之后还要会复述讲解和编题。也就是说要求学生达到掌握“四步”即分析、列式计算、复述讲解、编题。才是自觉地掌握解答应用题的知识和技能的标志,才是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根本。以下,我就应用题教学“四步”过程的要求和内容以及工作方法简要说明,以求教于同行。
一、掌握分析(1)学会认真阅读应用题,理解题意,分清条件和问题;(2)学会运用动作、图解、画图等方法表示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3)学会运用综合法或分析法分析应用题。通过解析的实践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进行判断、推理、选择算法。
二、列式计算(1)口头或书面做解题计划;(2)先用分步列式后用综合算式;(3)能根据算式正确、迅速、合理地演算;(4)正确使用单位名称;(5)根据问题写答数;(6)自觉进行验算或估算。
三、会复述讲解(1)会把应用题中的主要内容讲述出来;(2)会根据条件和问题叙述解题计划和列式计算的步骤;(3)会按照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复述选择算法的依据;(4)会正确地读出算式、讲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5)会从应用题的问题出发,叙述推理和列式;四、会编题1、自编应用题;(1)根据两个已知数提(或补足)问题;(2)根据一个已知数和问题,补充缺少的已知数;(3)根据实物、图表、线段图或表演动作编应用题;(4)根据故事内容或某一件事实编应用题;(5)根据算式或算法编应用题;(6)根据要求,例如:用36和9编一道或几道不同计算方法应用题;(7)仿照课本上的应用题自编。2、改编应用题:(1)把某一种简单应用题改编为另一种类型的简单应用题;(2)把几个有连续性的简单应用题组合成一个复合应用题,或把一个复合应用题改编为几个有连续性的简单应用题;(3)把未知数改为已知数,把已知数改为未知数,编成一道或几道逆运算的应用题;(4)把应用题中的某一个已知条件,分解为两个已知条件,使计算增加一步,或把应用题中的某两个已知条件合并为一个已知条件,使计算减少一步。
编题是提高的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通过自编应用题,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乘除的意义,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得到锻炼。学生能正确地编出某一类型的应用题,证明学生对于已学过的数学法则是理解的,并且掌握了这一类型应用题的数学结构及其特点。
上述“四步”虽各有其任务,但是它们彼此之间有内在联系,而不是孤立的。分析是基础,列式计算是目的,复述讲解是巩固和反馈,编题是提高。总之为应用题的教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在应用题教学实践中抓牢这“四步”,就可以防止学生解答问题时的主观性、表面性,培养学生的客观性、深刻性和全面性。“四步”的要求的贯彻可以达到:掌握数学知识和计算技能,增强分析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目的。也是教学应用题的关键,使知识教学与世界观的培养结合起来,而且是一种内在系统的结合。
『贰』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解决数学问题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要切实开展有效学习,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望。我们不能强迫学生坐在教室里,硬性的把一个个知识点灌输给他们,只有当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教学方式,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提供给学生具有开放性的、生活性的、生动性的、现实性的信息,让学生主动根据教师所创设、提供的信息情境主动地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让学生主动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通过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如一年级(上册)在学习了6和7的用数学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应用课件呈现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场景。 “你们认识图中这些可爱的人物吗?听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吗?”一年级的小学生都很喜欢白雪公主,这时提出要求:“你能从这幅图中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同桌进行观察交流,由于学生对图画感兴趣,他们兴致勃勃地进行讨论交流,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很多符合图意的问题,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更贴近自身的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一个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生活情境,能激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和周围事物,从而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如我在上学期的一次公开教学中,教学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首先应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小朋友们熟悉的游乐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你能从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学生积极地发言,接着引导学生,“你能从中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便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乘过山车的有几人?坐摩天轮的有几人?做小火车的有几人?然后继续引导:“那你们会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在这种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对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便会有积极主动的去解决。在解决乘过山车的有几人问题时,由于学生的知识差异,在部分学生提出加法算式时,由于低年级学生善于表现自己的心理,另一些学生便会很高兴很骄傲地提出他们已经接触过的乘法算式,面对不同见解,学生便兴趣高涨,都自主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效果非常好。通过创设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并在主动的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识,培养低年级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联系生活,应用知识,提高主动解决问题能力。
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走进现实生活中,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一节数学课,如果老师说得多,那么学生可能就只是一个听众,静的机会多,失去了亲身经历的机会。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如在上学期教学“9加几”时,应用课件呈现了开运动会的现实情境,以小朋友数饮料的真实场景做为本节课的知识切入点,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引导学生列出“9+4”这个算式,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后与同桌交流,运用自己的经验主动探究算法,并组织学生交流、总结算法。学生有的是摆小棒数数,有的是用“凑十法”,还有的从10+4=14类推到9+4=13。这些多样的算法既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优化算法,特别是在巩固练习时,学生能逐步体会并喜欢上“凑十法”。这样的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探究、讨论、交流等过程中体会数学问题的提出,亲历问题的解决过程,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比多少》时,我引导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说一句话吗?学生能很积极地从身边的事例入手,有一个男孩说“我的只有1元钱,可妈妈有100元钱,妈妈的钱比我的多得多”一个女孩子看了看自己和同桌的铅笔说,“我的铅笔比吴浩亮的多一些。”通过孩子们互相交流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进而促进学生内化新知,提高低年级学生主动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知识来源于实践,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合作的素材和机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勇于创造,数学就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智慧和力量。在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得到了提高,还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深化应用 ,拓展解决数学问题能力。
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走进现实生活中,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统计》时——用1格表示1后,有一道练习题统计全班学生喜欢的水果,学生遇到纵轴当1格表示1人不够时,产生了知识冲突,此时,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在这个统计图中表示出我们班小朋友喜欢的水果情况,然后让他们同桌交流,有的孩子说“老师我们再在这些格子的上面添上一些格子不就够了吗?”很快就有孩子反驳“那样不行,那样太乱了,又没有地方。”最后,在学生的讨论中有一个孩子说“我们可以用1格表示2个人,不就能画下了吗?”原本是二年级的知识,在孩子们的争执中,很快的得到了解决。就这样在数学知识的应用的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与能力。
教学中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主动探究的事物,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交流讨论,达成共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应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或数学知识来拓展低年级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评价,内化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以后,教师子应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验、评价,看看过程是否合理、简便,结果是否正确。在总结评价时,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有无其他方法,还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运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不打断学生的回答,为学生提供思考、想象、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参与中发挥和锻炼自己的才能,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在一年级上册的一个拓展题中呈现了套圈游戏的场景,知道小红得9分,问她的3个圈可能套住了什么,学生一开始只想到每个圈套得不同的分数的小动物,有“4、3、2”和“5、3、1”两种答案。师生评议后,我进一步激发:“谁还有不同的想法,”有一个孩子说:“4+4+1=9。”这时我组织学生讨论:“两个圈会都套得同一个分数的动物吗?”学生得出答案是肯定的。于是,又有了“3、3、3”和“5、2、2”这两种答案。这时我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已经达到目的了,可是,一个“小调皮”高高地举起了小手:“5+4=9,有一个圈没套中。”多与众不同的想法呀!我没有立刻表扬他,而让学生讨论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在大家一致同意后,我们一起给予这个“小调皮”热烈的掌声。在问题解决后进行总结评价,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因此,总结评价应成为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它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评价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中,我们要做到: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方法让学生自己讨论,过程让学生自己经历,结果让学生自己感悟,应用让学生自己体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愿意学数学,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和成功。在转变学习方式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意识。总之,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学生创设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情境,让学生在主动探索过程中合作交流、质疑释疑;应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给学生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更多解释和评价自己思想结果的权利,促进学生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我多年来从事低段数学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浅薄之见,同时还有一点想与大家共同探讨:新教材中取削了“应用题”教学这个相对独立的学习领域,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削弱,而且是加强了这方面的要求。使用新教材的大家一定已经发现,我们现在的计算教学,每一课时都是以现实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虽然是学习计算,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是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计算而计算。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进行教学,教学中我们的基本教学模式是以主题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整理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之后,才能列式解决问题。然后我们才能进入今天学习的主题,研究算理和算法,如果把握得当的老师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孩子们的注意力能集中的只有15—20分的时间,我们如何把握好情境创设中要求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个环节,使我们的计算教学课更高效!!上年度我在教四年级数学时,发现了新课程实施以来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可计算准确率却不近人意,每次测试分析原因是计算不过关,新教材将过去的计算教学课时进行了压缩这是一方面的原因,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原因是我们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中忽略计算,在教学中练习的时间不到位,在算理和算法上没有给足时间。下面我与大家探讨的主题是:如何把握好情境创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使我们的计算教学更高效!!希望老师们能把自己教学中的宝贵见解倾囊相送,使我在今后的计算教学中鱼和熊掌兼得。
『叁』 如何提高小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设置情景,让学生掌握到一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确信课堂学版到的知识权能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和思考问题,加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2 提高教师素养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保证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素养,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活动才能达到最佳状态,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剩余3664字)
『肆』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小学生知识面小,思维单一,方法简单,故处理问题的能力薄弱。尤其是应用题,学生失分多。充分暴露出我们小学生在数学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佳。据初中数学教师返回的信息,小学的尖子生到了中学后不一定是尖子生了,相反有些小学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到初中后一下子冒起来,特别严重的是初二“大滑坡”,相当一部分像小学那样死记硬背的学生,半天掌握不到学习数学的方法和一点儿数学能力都提不高的学生,当然会学习数学愈来愈吃力,愈来愈学不走,所以造成了“大滑坡现象”。我不想在这里驳斥中学数学教师的偏见,也不想辩解这一现象的其它诸多原因。我就姑且承认这些事实,解剖一下自己要不要得。
我们小学的数学教学是没有初中数学那样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小学生懂得道理不多,也不需要掌握过多的道理。只要会1+1=2就行,至于为什么1+1=2,那就是小学生掌握不了的了,反省我们的课堂,教师讲一个例子,学生照着做就行了,依“葫芦”画“瓢”,画得来就是对的,再加上反复练习和题海战术,应付小学那点考试是绰绰有余的。至于数学方法的传授和数学能力的培养,我不敢说其他的数学老师,就我自己而言是认识不够,没有把它摆在相当重的位置,或者说在我平时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有点儿忽略。我应该在这方面为我的学生做点什么了。从这以后,我就注重了对小学生分析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谈不上取得了什么成就,教久了也有那么一点儿启发和经验,把它写出来与同仁们共勉。
首先要让小学生爱数学,喜欢数学。
在这方面小学生是具有很好的基础的,带有“童真和童趣”的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好奇,都感兴趣。他们喜欢看故事书,喜欢听童话,喜欢“十万个为什么”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这一点。在数学上,他们最喜欢问的就是“老师,这道题对不对?”或者就是“它哪儿错了”,至于其它的数学方面就很少问了。究其原因分析,数学课本的趣味性不强,枯燥无味,理论性过强,死板老套,所具有的抽象性也没有“憧憬”。要让学生对它感兴趣,教师不下功夫是不行的。就算成绩优异的班级,他们也是喜欢数学的分数,而不是喜欢本来面目的数学。
数学课本无兴趣,为什么我们教师不把它变得有兴趣呢?我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都穿插了与本堂课有关的趣味数学,有时给他们讲一讲趣味数学故事;有时和他们一道做一做趣味数学游戏;有时也安排趣味数学实验,让学生动手试一试;有时也设置趣味数学问题;甚至讲一个与数学有关的笑话来增加我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现在网络发达,只要你有心,这种趣味数学知识太多了,你完全可以把你的数学课搞得有声有色。花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方法。兴趣是动力的使者,没有兴趣,其它一切妄谈。
其次要让小学生提得出问题。
学生不是不问数学问题,而是没有数学问题可问,提不出数学问题,或者说不懂得方法提出数学问题,问不得法。我在小学生中作过调查,就一堂课的内容而言,除了课本上原原本本问题之外,优生勉强可以提出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中等生就难了,差生更是云里雾里。当你把知识点和例题讲透彻后,你来到差生面前问他懂没有,他说懂了,问他有没有问题,他说没有。你还真以为他懂了,结果他还是做不来。他为什么不懂装懂?就是他根本提不出问题。我发现这个原因后,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就侧重于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每堂课教学之前让学生预习,并且要求他们设置问题,不低于5个,尽量考虑所提问题有价值,有针对性。课堂上,我一般拿前几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提问,相互回答,组内讨论研究哪两个问题有价值到班上交流,之后我再点评,同时也讲一讲提问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一两学期实践摸索,我发现我的学生由不能提问到能提出问题了,由提出一般问题到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了。我终于解决了学生不会提问这一难题,并且提问水平越来越高,更加成熟。
第三让小学生掌握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
在这儿我首推的是数学实验法,小学生数理知识性不强,不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但他们完全可以做一做,实践出真知。比如我在讲正方形的周长时,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就布置了这么一道题:在一块边长为4米正方形的草坪四周种树,从正方形的角开始,每隔0.5米种一颗树,那么一共能种多少颗?如果学生不动手做数学实验,想当然认为一边种8颗,那么4边就是32颗那就错了。而做了数学实验的同学,他不但得出正确的答案是28颗,而且他还完全有可能从中悟出为什么少4颗的道理,比起你老师口若悬河的讲解,他更容易懂得多。
在讲列式计算的应用题时,我让学生抓住问题,问题是敲门砖,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数量关系是什么,需要哪两个条件,已知条件中有没有,如果没有又把它当做第二问题,又去确定新的数量关系和条件,并且画出“树状图”,不要怕麻烦,它使本题的结构层次一目了然,列综合算式也不容易错,在作业中,我首先改“树状图”再改算式。坚持一个学期后,我发现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明显有所提高。
最后让学生分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解决问题是分析问题的必然选择。只要把问题吃透,那么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我告诉我的学生,要学会归纳和总结,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哪一类的问题,比如平均数问题、百分数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等等,综合法、分析法、还原法、假设法、对应法、化归法等等。遇到较难的应用题利用转化的思想,看能不能把它转化成与“速度、时间、路程”有关的简单应用题或者是转化成与“单价、数量、总价”有关的简单应用题。而有些简单的应用题,我又把它类比拓展演变成较深较复杂的其它类型的应用题。特别过深的应用题,我教会学生一步一步把它分解成几个简单应用题来做。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既是新课标的实践体现,更是新课标的成效目标。以上只是我的教学一点儿经验而已,很肤浅。愿与同仁们进一步探讨。
『伍』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实际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注重数学问题人文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产生亲切感,这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所提出的问题有意识的、巧妙的融入到符合实际的基础知识中,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学习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让学生接触社会,贴近生活,给学生生活化的练习,才能更好地使他们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运用。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形成学以致用、学为所用的思想,真正体会到学习“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逐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探究运用解直角三角形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算旗杆的高度、河的宽度等一些列与实际密切的联系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
二、精心设计问题,使设计的问题更有价值。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应该具有很强的探究性。既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可发展空间,也要有一定的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要有一定的障碍和可接受性,即所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不是一看就知道结果的问题,也要有可探究的价值,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使学生能够接受这样的问题,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借助教与学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要素。
数学教学活动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不断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在教学中逐步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解决问题、评价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演练,充分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问题的产生、发展与解决方法。例如:在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时候,尝试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些小木棒量出长度,看看那些可以搭出三角形;在探究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时候,让学生自己用线条和刻度尺来测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结论;通过列表画图的方法去理解函数的性质等等。
四、问题诱导、用数学活动去引导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与技巧。
学生在尝试进行问题解决的时候,往往找不到解题的思路和方向,难以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弄不清知识的运用是不是准确,方法是不是合理有效,问题的解决是不是准确的时候,就需要老师在这里做启发诱导,培养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形成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例如:学生在做几何证明题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仔细审题,首先明白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每一个已知条件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再把所有的结论结合起来,再弄清这道题要求什么?要知道这样的结果就必须知道什么,然后学生把已知的条件和问题结合在一起,这道题基本就可以解决了。在教学中,也可以多提一些问题,(一题多问)这样可以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得以解决问题,这其中,教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自主解决,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中的长远利益。
要让学生学会并形成问题解决能力的思维方法,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多次的反复进行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教师把数学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作为长期的目标和任务,在课堂中不断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意识,并非是教会解决某一个问题,而是教会学生解决一类问题,特别是教会学生学会问题解决的数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数学推理方法解决问题的快乐;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应该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再尝试解决;对于难度大的问题,应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共同合作得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总之,要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就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教师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陆』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高段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
解决难度较大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并不是简单地针对学生学习而言,而是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设置具有与具体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对应问题设置形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这些问题的设置和解决需要教师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对应的教学安排。
一、解决高段数学问题的基本背景
1.新课标背景下学生对教学的认知出现新的要求
由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一般是偏向基础的数字识别以及简单的运算,而且,学生对这些数字的认知也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经历,因此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形式也应该逐渐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可以提前做一个了解,这样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一些难度高于基础数学知识的问题进行科学安排,这样做的前提是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在该阶段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基本认知以及自身的知识情况,同时对于教师而言要想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率也需要不断地转变新的教学方式以应对当前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形式,注重基础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解决难度较大问题能力的基础部分。
2.培养学生解决高段数学问题存在的难题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自身的认知能力有限,尤其是对数学理论的把握和理解往往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可视化教学对相关的理论进行辅助教学,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才是解决数学难题的重点,同时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也就是将不同数学知识内容进行联动,这也是学生解决一些难度较大问题必须要有的意识,因此这样的教学也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对于教师而言,其讲解传递的知识内容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学生的理解接受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如何运用高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接受数学知识变得十分重要,所以联动教学受到很多教学工作者的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联动教学的教学特点却随着新时期的教学要求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产生新的特殊要求。因此,联动教学的推行也就会有新的要求,并且在具体的推行过程中也会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联动教学对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程度有一定的要求,此外,目标群体的界定以及学生对其的接受程度等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主要方面。
二、联动教学对于学生解决高段问题能力运用的具体操作方式
1.注重对不同数学知识内容进行连贯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背景下,首先需要对小学数学的整个教学内容有基本的了解,然后对不同的数学理论进行划分,也就是说在解决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去解决相同的问题。比如,在讲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可以让学生借助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引导学生亲自动手,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拼接,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而引导学生明确三角形的面积是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除以2,这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常见教学思路,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整体的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对单一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以上例子中运用了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以及其面积公式的知识,还有拓展应用的意识,这样对于小学生而言也可以加强自身与其他同学的整体协作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教师而言是非常实用而又有效的,因此小学生也很容易接受。
2.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验融入游戏中
在具体的游戏中,一般小学生很容易被游戏中人为设置的情节所吸引,教师可以很好地运用这一点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包装设计,然后通过游戏体现出来,比如在学习2、3、5等数字的倍数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这些数字的标牌,比如20、36、75等对应的倍数数字,对每一个标牌都进行命名并且设置一些奖励,然后让学生去随机选择这个数字,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激励学生去认识这些奇数和偶数的倍数规律,还能有效地缓解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尴尬。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更为注重的是学生对基本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并且强调教学内容与游戏环节是紧密联系的,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难理解,其实游戏化教学也是教学中一种有效教学方式,一般学生对一些数学难题无法解决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对数学问题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加以了解,而通过一些游戏让学生了解基础数学知识其实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而高段的数学问题也只是在此基础上将问题深化,所以学生解决高段问题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联动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一些简单的游戏增强学生的基本认知。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解决高段数学问题能力的关键是学生具备将不同数学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的意识,并且在具体的教学中自觉地复习巩固基础的数学知识,而在教学中教师增加一些游戏不仅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氛围,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对于教师而言,不仅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节省一定的教学时间,还能将不同的数学理论知识整合起来并通过游戏渗透给学生。
『柒』 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是贯穿全部小学数学的内容,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会促进各领域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问题解决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学生在教师创设最佳认知活动的条件下,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身情感体验去实现知识的再创造的数学活动,在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一.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要求学生认真读题,审题,找出相关的数据和关键字,关键词,从而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2.要求学生分析题目,弄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相关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已知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如教学:一个三位数,数字和是2,这个三位数减去6后,还是一个三位数,新的三位数数字和是5,原来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题,审题,找出关键的词:三位数、数字、原来、新的,并加以理解,在这里原来同学们比较容易理解,对于数字是一个新词,不好理解,我就反复引导学生读一个三位数数字和是2,当连续读2遍后,还是不清楚,我又指着数字和问是什么意思?是谁的和?数字又指的什么?同时在黑板上写出个位、十位、百位,这时一位同学举手了,并且说:我知道了,数字指的是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当我用赞称的眼神和拍手的动作告诉大家:他的回答是正确的。这时又有一位同学也说 : 我也知道了。我紧追着问:谁能说说对数字的理解。另一位同学马上站起来说:数字只能是0,1,2,3,4,5,6,7,8,9。 我又反问:为什么?可能是10,11,12吗?这时又有好几位同学举手了说:个位、十位、百位数字只能是一位数,不能是两位数。同学们对数字理解后,我又反回来让学生一句一句理解题意:一个三位数数字和是2,这个三位数是多少?并让他们自己写出来,有好些同学能写出110、101、200,然后让他们去交流自己的想法,我又引导他们继续读:这个三位数减去6后仍然是一个新的三位数是什么意思?怎么求出新的三位数,这新的三位数到底哪个是我们所求的?怎么知道的,根据是什么? 当学生们做完后,我又让他们反思解决问题的思路,互相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回味无穷,取长补短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例如:教学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教材中,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购物的情景图,货架上,摆有练习本、文具盒、熊猫、布娃娃......画面上有售货员阿姨和小朋友的对话,给出了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购物情景,让学生主动进入商店了解信息,了解售货员和小朋友的对话,说说他们在议论什么?也就是想买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时学生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问题如何解决呢?我首先让学生试做,然后相互交流,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对问题解决失败的学生我也让他们重复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让他们在反思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步骤,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整个教学过程借助购物的生活经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长知识,长才干。了解数学的作用,体会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充满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与挑战性的活动,要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去。例如:教学小红买了一篮苹果和桔子往回走,遇到了外婆,把苹果的一半20个给了外婆,回家后,弟弟数了数篮子里一共有58个水果,小红买了多少个桔子?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题,审题,找出相关信息和关键词:水果、一半,并让学生交流对一半的理解,然后组织几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用课本练习本代替苹果和桔子模拟了买水果的全过程,然后让学生试做,这时仅有几位同学会做了,我只好让他们再次模拟,再做,直到大部分同学会做了。而后,我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当同学们达到欲罢不止的地步时,我又鼓励学生到讲台上说说,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捌』 如何培养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设置情境,诱发学生积极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载体,而设计一个好问题则更是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催化剂。
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疑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的思维,再通过释疑、解决问题等环节,使学生实现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和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目标。
二、引导猜想,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它可导出新颖独特的思维成果。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猜想,敢于猜想,善于猜想,鼓励学生思考,让他们自由想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通过猜想,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现代教学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传输信息的过程,因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标新立异”,激发他们猜想更好的方法。
2.通过猜想,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受一定的解题模式的束缚,从问题个性中探求共性,寻求变异,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猜想、延伸、开拓。在数学教学中,一般可采用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和锻炼思维的发散性。
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技巧,而且可以发挥学生的独特见解,增强思维发散性的辐射力。此外,一题多变、一空多填等训练,同样也能培养和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品质。
3.通过猜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好动、好想、好奇”是学生共同具备的心理特征。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自觉地沟通数学知识的纵横联系,挖掘隐含条件;巧妙地构造某个数学对象,迂回转化;灵活地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和方式,找出解题的各种途径。
三、新旧联系,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
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
在此类知识教学中要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就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化成多样的学习方式,例如: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等,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是“解答问题”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它是对解决过程的“评估”。
对解决问题的反思并不是以“答案”为惟一目标的。
反思重点主要是针对如何“考核”解答问题的“进行程序”。
具体说来,反思内容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讨论利用某种计算方法的理由;是否能找出其他更快捷的解题步骤;是否有更好的解题方式?是否能简化一些步骤?是否有更好更有趣的解题方式?对于整个解决问题方案,若用另一种方式的话,将会有怎样的影响呢?解题过程中的关键重点在哪里?解题过程中是否有些“误导”的想法,值得提醒别人不要重蹈覆辙。
总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时,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就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