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数学学生展示

小学数学学生展示

发布时间:2021-02-23 09:14:59

⑴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上学生自我展示能力

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鼓励学生勇跃发言,而且常常表扬他们,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时间一长,会有成效。

⑵ 小学数学课怎样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我一直以来探寻的目标,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中全身心地动起来,感受学习生物的乐趣,以下是我在教学中采取的一些措施。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心”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能在活动的起始阶段多着笔墨,多动脑筋,使创设的教学活动情境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引起学生发自内心地去学习知识,活动中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利用新闻导入在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时首先利用新闻联播中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甲型流感波及260多个国家,造成很多人死亡”的报道,使学生产生“甲流是什么病?竟然如此的可怕,什么原因能引起甲流?我们能不能被传染?”等等的疑问,同时激发学生学习传染病的热情。2.利用歌曲导入课间教师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停止,教师询问学生:“你们知道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歌曲?”是的,一曲高亢嘹亮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我们想到了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世间万物能生生息息世代繁衍,是因为它们有着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基本特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3.故事导课,激发兴趣在学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我讲述了爱因斯坦的逸事:美国的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到:“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聪明,像我一样漂亮。”同学们不禁想:如果他们真结婚了,她能梦想成真吗?通过故事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二、自主探究,让学生“行”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动用探究模式组织教学活动,真正地让学生的手、脑一起动起来,能较大程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并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揭示一些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以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三、链接媒体,让学生“感”动1.视觉的动感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是通过黑板加粉笔式的模式呈现出来的,再通过教师的口授“满堂灌”,这既单调又呆板。而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图片、动画等,使学生的感官受到最直接的冲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发展。2.内心的感动例如,在学习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一节结束本课时,我是这样激励学生的:“作为中学生我们不仅要从自己做起去保护环境,也要教育我们身边的人一起来爱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的明天将更加美好”,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眼、用口、用脑,在活动中启动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的欲望和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学习生物。这就像大连教育学院生物教研员刘霞老师经常对我们说的“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始于快乐,止于智慧”,让学生学得轻松、乐学、爱学。

⑶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让学生有秩序进行展示交流

设定一个奖励措施,如:男生女生PK,纪律好的奖励

⑷ 小学数学如何试讲,没有学生该怎么把师生互动显现出来

通过上课的提问,讲课的手势,对这知识点进行评价。让假设的学生做练习。

⑸ 如何展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数学美蕴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内容提要: 素质教育的要点之一是促使学生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氛围中,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学习,才能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主要从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三、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五、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几方面去做。 正文: 素质教育的要点之一是促使学生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氛围中,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学习,才能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实现素质教育。那么,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谓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同等的人格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条件。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会产生对话的欲望,课堂才能实现智慧的碰撞、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和理性的升华。师生之间这种平等的双向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教师与学生平等。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 二、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对于刚入一年级的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他们观察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逐渐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8块月饼,平均分给小军和小丽,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4个手指。接着问6块、4块、2块。最后教师说现在只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军和小丽,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三、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可赋予知识声、形、色,能使知识由抽象变具体,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复杂变为简单。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能形象逼真地为学生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能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增加课堂教学密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四、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全身的各个器官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习、主动思考、会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课堂上首先要使他们学会听。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专心听讲。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倾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我在教学中,当一个同学发言后,总是让其他同学对这个同学说的话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找到优点和不足。其次要让学生学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纲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断。 五、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大多是枯燥无味,因而教师应不失时机的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环节。例如:我在上“周期现象的规律”时,为了让课堂更生动有趣,增设了一个游戏环节。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我们就捉他。小组内每人依次说一个字,谁说到最后一个“他”字,就被淘汰。然后让小组汇报谁是第一个被淘汰的,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说一说他被第一个淘汰的理由。整个游戏活动学生们充满了兴趣,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运用了知识,巩固了知识。 总之,教师要把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时,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 另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还很多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并恰到好处地运用,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⑹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才能更好地教学。老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一节课的开始,老师以一个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入,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也会让同学们对这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把生活中的感性认识转化为数学上的理性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三角形稳定性”的教学中,老师以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比如自行车的三角架很稳定,再让学生亲手做各种三角形的模型,亲身体会它的稳定性。这样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教师应该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举一个教学实例,在上循环小数一课时,老师首先给学生播放了一个故事,内容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由此引入循环,学生听了都笑了。老师让同学们接着往下讲,同学们就很熟练地讲了起来,但是一会就累了,他们发现这个故事没有尽头。此时老师对同学们说:“在数学中有一种数与这个故事非常的相似,也是没有尽头的,大家想认识它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老师用一个故事将循环小数引入了课堂,让学生对循环小数产生了好奇心,轻松地将学生带入课堂。再举一个例子:在学习比例尺一课时,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了一段大家熟知的视频,就是我国航天员杨利伟出仓时向大家挥手的视频,并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幅五星红旗和联合国国旗的画面。老师告诉大家,那两幅旗都是很小的,宽度都是10厘米,然后让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一条10厘米的线条,一会学生就完成了任务。老师告诉同学们:这是画的1:1的比例。接着又说:我们的飞船离地球300千米左右的太空中,老师让同学们在本子上画一条300千米的线段,但是同学们都没有动手画,因为根本就不能画,有一个同学说可以将300千米缩小成30厘米。老师由此引入比例尺,轻松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在实践中提升学生自我价值。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既符合学生的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又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新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教师为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时空,而且更容易使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及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梯形面积的计算中,我让学生想一想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选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否拼成我们所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操作拼成平行四边形后,观察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的关系;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通过操作,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由此联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肯定与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有关,引起对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关系的观察研究,提出猜想,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转化前后四边形的形状、底和高的关系进行观察和讨论。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思考问题、观察事物的方法,而且在操作感知和讨论中充分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不仅理解和掌握了知识,而且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使个体潜能得到开发,而且在相互启发下,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学生在参与操作和观察、讨论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习活动中,在问题的关键处、难点处让学生讨论,通过对某些问题的讨论与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如上例,在学生通过操作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后,让学生充分讨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梯形有什么关系?梯形面积怎样计算?”由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存在差异,在讨论中,学生相互启发,认识更全面,思维更严密。同时,同学们既取长补短,又体现自我价值;既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使认知结构在相互作用下得到完善,又培养了听取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质和团结协作精神。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构建知识,在构建中形成技能,这样的教学才会更有效。

⑺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何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

可以从许多方面改善:1、改善师生关系,亲其师、听其言,如果学生喜欢你版,自然就会权认真上你的课,参与度自然就高啦;2、激发学生的兴趣,故事、游戏、智力竞赛等等,都可以使用到课堂上;3、关注每一位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肯定、赞赏、表扬等等,让学生尝到参与的甜头,自然就会产生良性循环。4、小学生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⑻ 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展示与交流的技巧34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为此,我选择了这次国培的主题研修: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效果。通过教学实践,我在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效果水平方面得到提升。 一、对照问题,认识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中列举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里头,教师在提问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我在课堂提问中也有自己的不足:1.问题过于空泛,指向不清晰。2.提问只针对少量学生,多数学生冷场。3.提问只求标准答案,对学生的想法一时不好处理。4.跳转问题很快,不能跟随或有效引领学生的思路。5.提问没有精心设计。6.一直追问得到所要答案为止,错误使用非言语信号。 通过学习,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1.解决“问题过于空泛,指向不清晰”的问题。方法:明确教材编排意图,结合数学学科所特有的数字符号等数学信息,提出指向明确的问题。 2.解决“提问只针对少量学生,多数学生冷场”的问题。方法:不失时机地给各种层次的学生创造“抛头露面”的机会,学有所得,体验成功的喜悦,不要怕他们答错或浪费时间。所提问题,要切合学生的心理水平,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老师提问不能搞一刀切,对比较简单的问题,应抽中差生来回答,对于一般的问题让中上生来回答,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让优秀的学生来回答。 3. 解决“提问只求标准答案,对学生的想法一时不好处理”的问题。方法:如果教师一时反应不过来,可以提出来共同讨论,也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会问善问,正确把握问题反馈,一定会让我们的课堂快乐起来。4.解决“.跳转问题很快,不能跟随或有效引领学生的思路”的问题。方法: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不要急着给予过多的解释与引导,而要留给学生一定的静静思考的时间,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让热闹的课堂沉寂下来。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老师要善于卖关子,让学生自行深入思考,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课堂提问后应环顾全班,利用学生思考的时间,注意一些非语言的暗示,就可知道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的停顿期间,就可根据这些表现,选择合适的对象,把握适当的时机,有针对性地提问学生。 5.解决“提问没有精心设计”的问题。方法:问题的设计要有坡度,要步步相因,环环相扣,层层相递,要遵循从易到难、自简至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一步一个台阶地把问题引向深入。若老师设计好一定的坡度,将难度降低,由浅入深,同样的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6. 解决“一直追问得到所要答案为止,错误使用非言语信号”的问题。方法:创设一个宽松、愉悦、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老师提问应该放下架子,语气平缓,态度和蔼,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如果学生回答有误,不要责备,更不要讽刺打击,如果学生暂时回答不上来或答不完整,老师要给予鼓励或给他搭一点“梯子”。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对话,“说一说你的想法,好吗?”“这道题你打算怎样算呢?能告诉大家吗?”等等。老师只有让学生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敢想、敢说、敢做,才能得到美妙的答案。 二、学习收获: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效果的基本方法 通过学习和思考,我明白了要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效果,还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实践: 1.有效提问的着眼点。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提问,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提问。 2.有效提问注意事项。 发问:准确把握发问时机,问题尽量只说一遍,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对象:向全体学生发问,然后指名回答。 等待:提问之后要停一会儿,让学生有时间思考。 启发:为不能回答或者回答错误的学生提供思路。 追问:当学生回答正确却不充分时,教师要补充另外的信息;或者引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3.有效提问十戒。一戒提问专叫优生,省时省力省心;二戒提问专叫差生,哪壶不开提哪壶;三戒以问代罚,为难学生;四戒不给时间,突然发问;五戒模棱两可,节外生枝;六戒越俎代庖,自问自答;七戒不置可否,不作评价;八戒大而无当,无从作答;九戒多而琐碎,串讲串问;十戒问如林,答如流,面上开花。 4.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调控课堂提问的难度; 调控课堂提问的频度; 适时调控提问的等候时间。因而,有效的课堂提问,自提出问题到指定学生回答,至少应该等待3~5秒钟为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以10秒左右为宜。 恰当配搭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 恰当利用鉴别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沉默率。 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同学,而不是“一对一”式的问答。理想的课堂提问应该使全班同学都能受益。 三、进行教学尝试:教学《认识时分》。 执教者:曾益源。 教学班级:广西梧州市龙平小学二年级2班。 学情分析: 本班有38个学生,其中24个男生,14个女生,都是农村小孩。由于男多女少,有的女生也受到男生的影响,也男生化了,所以学生活泼好动,班级纪律的调控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上课时老师经常要提醒:“请坐好!”“请安静!”“请看黑板!”。这给上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老师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调控课堂纪律。 《认识时分》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会看几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据了解,不少学生会看钟表,能按照本地习惯读出钟面显示的时间,但读法不规范,初步知道时间的长短,不过没有精确的时间观念。也有部分学生不会看钟表。 上课时间:2010年12月7日上午第三节课。 课堂实录: 一、导入,出示课题 师:(出示实物钟)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钟。 师:钟能帮我们显示几时几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时、分。(板书课题:认识时、分) 二、新授: (一)认识钟面。 1.观察钟面上有几个大格。 师:(出示实物钟,指着钟面)从12到哪是1大格? 生:从12到1是1大格。 师:像这样的大格在钟面上有几个?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 师生:1、2、3……12。 师:钟面上有几个大格? 生:12个大格。(板书:12个大格) 2.观察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 师:每个大格里还有小格,谁来数一数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 生:1、2、3、4、5。 师: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 生:5个。 3.观察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小格。 师: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小格?如果一个一个数太费劲,怎样数简便呢? 生:5个5个地数。 师:我们一起5个5个地数吧? 师生: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 师: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小格? 生:60个小格(板书:60个小格)。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5、10、15、20……55、60。 4.师小结: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二)认识时、分。 1.认识分。 (1)师(师演示实物钟):大家注意看,分针走了几小格? 生:1小格。 师:分针走1小格是多长时间? 生:1分钟。 师:对。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 (2)感受1分钟有多长。 师:1分钟时间究竟有多长?1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我们做一次1分钟跳绳和拍皮球的测试好吗? 生:好。 师:我要找一个同学跳绳,另一个同学拍皮球,再找两个同学给他们数一数。 生跃跃欲试,都举手喊道:“我来!我来!” 师(挑选好4个学生,把跳绳和皮球分别交给2个学生,吩咐2个学生数数)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各人准备,预备——开始!(用手机记时) 生(跳绳和拍皮球,由于跳绳太长,跳绳的学生时不时调整绳子的长度,影响了跳绳的次数) 师:停!1分钟时间到。刚才1分钟跳绳多少次? 生:56次。 师:1分钟拍皮球多少次? 生:89次。 生:老师,绳子太长了。不然不止56次。 师:我们再做一次好吗? 生重新调整绳子长度。 师: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预备——开始!(用手机记时) 生(跳绳和拍皮球) 师:停!1分钟时间到。这次1分钟跳绳多少次? 生:97次。 师:1分钟拍皮球多少次? 生:92次。 师: 你们能在1分钟内把乘法口诀表背出来吗? 生:能。 师:试试看。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预备——开始!(用手机记时) 全班学生齐背乘法口诀。 师:停!1分钟时间到。都背出来了吗? 生:没有。 师:你们是整齐的背,有点慢,所以没有在1分钟内背出来。如果单个背,也许可以1分钟内背出来。有时间我们再测试。 师:请大家翻开课本第89页,看“想想做做”第2题,这9道口算题你能在1分钟内完成吗? 生:能。 师:好。我记时,你们做。 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师:1分钟的时间真的很短,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2.认识几分。 师(演示实物钟,拨动分针从12走到2):分针从12走到1,表示经过了多长时间? 生:5分。 师:(演示实物钟,拨动分针从12走到1):分针从12走到2,表示经过了多长时间? 生:10分。 师:(演示实物钟,拨动分针从12走到3):分针从12走到3,表示经过了多长时间? 生:15分。 师:(演示实物钟,拨动分针从12走到6):分针从12走到6,表示经过了多长时间? 生:30分。 师:(演示实物钟,拨动分针从12走到11):分针从12走到1,表示经过了多长时间? 生:55分。 3.认识时和时分进率 (1)认识时和时分进率 师(演示实物钟,拨动分针从12按顺时针方向走一圈到12):分针一共走了多少个小格?时针走几个大格? 生:分针走了60个小格,时针走了1个大格。 师:我再拨2次,你们再看看,分针走完60个小格,时针就走1大格。(演示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分针每次走完60个小格,时针就走1大格。 师:你的发现很重要!分针走60个小格表示多少分?时针就走1大格表示多少时? 生:分针走60个小格表示60分。时针就走1大格表示1时。 师:对。时针走1大格就是1时。板书:时针走1大格就是1时。 师:那么,1时等于多少分呢?板书:1时=( )分。 生:1时等于60分。板书:1时=( 60 )分。 (2)感受1时: 师:大家看课本第89页“想想做做第3题。想一想一节课是多少分钟?课间休息多少分钟?再加上多少分钟是1小时?再填空。 出示:一节课是( )分钟,课间休息( )分钟,再加上( )分钟是1小时。 生独立填空后,抽一学生到黑板上填空。 师:大家填的结果和他一样的举手。 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 师:同学们都知道了1时有多长了。下面我让大家拨出1时。谁上来拨? 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 师:好!同学们真踊跃。你来吧?随即抽一学生拨实物钟。 师:他拨对了吗? 生:拨对了。 师:好!请你说说现在钟面上时针指向哪个数字?分针指向哪个数字?表示几时? 生:时针指向1,分针指向12,表示1时。 师:真能干。请回到座位上去。谁上来拨出3时。 (用同样方法让学生拨一拨3时、9时、11时) …… (3)应用巩固 师:下面我来考考大家:时针从12走到1走了几大格?表示多长时间? 生:时针从12走到1走了1大格,表示1时。 师:走到4和7呢? 生:4时、7时。 师:好。我们来验证一下。(演示事物钟) 师:分针从12走到1表示多长时间? 生1:1分。 生2:我不同意。是5分。 师:呵呵!究竟谁对?我们来验证一下。(演示事物钟)分针从12走到1,走了几个小格,表示1分还是5分? 生:5个小格,表示5分。 师:分针从12走到4表示多长时间? 生:20分。 师:走到7呢? 生:35分。 (4)拓展: 师:时针从12走到12,就是几小时呢? 生:是12小时。 师: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时针从12走到12,走了12大格,表示12小时。

⑼ 小学生需要怎样的数学学习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所预习的内容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引入方法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证题的方法到证题的依据等.预习时应思考: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概念,定理,公式有什么含义?有什么条件?公式如何运用(正用,逆用,变用).数学课本上有大量的公式,不管有无推导过程,学生预习的时候应当暂放下课本,思考如何推导对照,或在课堂上和教师推导的过程相对照,以便发现自己有无推导错的地方.对于课本的例题,也尝试先做一做呵,不过精彩的还在后面呢!我们就要开始拔河比赛了!我记得我们以前拔河比赛从没有当一次第一,这次,我们要好好努力!
我们先和二班赛。嘿嘿,别看二班的人长得人高马大,我们身材矮小,可是,我们比他们更团结一致呢!所以,第一局我们赢了!我们交换场地后,就开始了第二局。这一局,不知道是二班的调整得好还是我们发挥的不好,反正我们是输了!不过别着急,我们现在才一比一平,还要再比一场呢!比赛开始,我们使出吃奶得劲拔,刚开始还行,可是被二班的一点一点的拉回去了。我们就更加努力。只听王英泽喊了一声“妈的!”我们就觉得轻松了!我们就赢了二班!可能是王英泽那一喊是我们赢了,不过我们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协作力赢的!

⑽ 如何运用多媒体创设小学数学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

情景教学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运用较多的一种手段,不论是在教师实际教学当中,还是在教材编排上都有一定的体现,我们的北师大版教材在每一课内容设置时都为学生出示一到两副情境图,从而引入新课。由此可见,情景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在教学中创造合适而又生动的情景,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创设情景的方法和手段都很多,我认为我们数学老师如果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充分挖掘多媒体容趣味性、直观性、形象性、交互性于一体的优势,以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吸引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一定会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我认为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小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发生强烈的兴趣,就会激发内在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就会聚精会神,努力追源,并感到乐在其中。创造学生喜欢的,容易接受情境尤为重要。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以其独有的优势,把生活中的画面,学生的经历,喜欢的故事等一系列学生感到有趣的事物,用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创设能够吸引儿童主动参与学习的、富有儿童情趣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圆的周长》一课中,一开始我就说:“同学们,大家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一下这个故事吗?”,六年级孩子对这个故事很熟悉,也讲得很好,接着我又说:“兔子输了后很不服气,就约乌龟再比赛一次,这次兔子选择了一个圆形的跑道(多媒体动画演示龟兔的比赛起跑线),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比赛公平吗?”学生看了跑道后一致认为不公平。通过创设这个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很自然引入圆的周长,让学生在情景中进一步探索圆周长的相关知识。因为有形象的故事情节,有多媒体计算机生动有趣的图象动态显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极大地激发了,在形象生活的故事情景中学生轻松愉快地探索相关知识。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更高的问题走出课堂。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恰到好处的创设问题情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创设鲜明生动的问题情景,把所要解决的问题巧妙的展示出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容易理解,更愿意主动去探索。
在教学《体积的认识》一课中,我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一首《乌鸦喝水》的儿歌,儿歌是用Flash制作的MTV,动画短片生动有趣,一只乌鸦把小石头撞到瓶子中,瓶中的水面逐渐升高,最后乌鸦喝到了水,配上儿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生动的展示了小石头占据了瓶底的空间,迫使水向上占据上面的空间,为学生学习理解体积的概念做好铺垫。看完动画后提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进而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体积的学习和探索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时为学生创设鲜明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有趣的练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在巩固练习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练习时通过多媒体来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使学生采用多种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当学生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学生在计算半圆周长时,容易产生错误,把圆周长的一半认为是半圆的周长。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动画演示,两个小动物分别沿半圆走一圈和从圆的直径的一端沿圆上走到另一端。通过演示情景,学生深刻的理解了半圆的周长和圆周长的一半的不同之处,并使之印象非常深刻。
以上几点肤浅的想法,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锤炼,同时在教学中也要极力避免走入情景教学的误区当中,创设情景应结合教学内容,使之为教学服务。总之,数学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是多样的,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借助多种媒体手段,提供生动直观的形象和视觉效果,创设合适的情景,使产生良好的兴趣和情绪,从而大大有益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学生展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