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设计

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设计

发布时间:2021-02-18 12:28:50

⑴ 有关小学体育教学书籍

著作类

1、《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设计》共3分册(水平一二三)

作者:曲宗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11月

ISBN:704016014 字数:400千字

2、《课程纲要?小学体育教育人教版必修》上下册

时间:2009-5-5编辑:科任组(周霞)编辑:科任组(周霞)

3、《运动养生》

作者:张铭
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ISBN:9787802235359

张铭,男,1969年出生。硕士,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健身健美私人教练,田径国家级裁判。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
科学研究所群体研究中心从事国民体质、大众健身等研究工作。参与编写《体质测定标准知识问答》、《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国民体质健康科技指导手
册》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和科普文章39篇,并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4、《体育与健康》

作者: 郑鸿
出版社: 辽宁大学出版社

书号: 7-5610-5185-9
发行时间: 2006年08月

5、《体育与健康》

书籍作者:夏思永,杨善乾主编

图书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图书
出版时间:2001-08

开本:16开
页数:374页
字数:336000千字

6、《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设计》

作者:于素梅
出版日期:2005-9-1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7、《中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

作者:王启明,王海燕,李建英主编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01

页数:489
ISBN:978-7-5009-2995-6

8、《少年运动训练问题(苏联体育科学研究所和体育学院关于青少年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问题论文集)》

9、《与体育教师谈心》

索书号:G633.96/2
ISBN号:7-5361-3087-2

著者:李大春主编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广州),2004

10、《体育教学论》

书籍作者:史兵主编
图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8

页数:216页 ISBN:9787561335239

11、《体育教学论》

书籍作者:毛振明/主编
图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
ISBN:9787040169119

12、《新编体育教学论》

书籍作者:邓星华谭华 图书出版社:华东师大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图书

13、《最新学校体育教育训练规则与运动员选拔及科学选材评价标准实务全书》

14、《21世纪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丛书:中小学体育健身园地的设计与实施》

书籍作者:毛振明,毛振钢著

图书出版社:人民体育

出版时间:2003-03
ISBN:9787500922735

15、《21世纪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从书: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基本功》

书籍作者:组委会
图书出版社:人民体育

组委会人民体育 出版时间:2004-05
ISBN:7500923228

16、《21世纪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丛书:青少年学生形体教育》

书籍作者:组委会
图书出版社:人民体育

组委会人民体育 出版时间:2003-01
ISBN:7500922191

17、《21世纪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从书:体育课程的束力与灵活性》

书籍作者:杜美
图书出版社:人民体育

杜美人民体育
出版时间:2002-12
ISBN:7500922132

18、《21世纪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学校体育测评理论与方法》

书籍作者:本社编
图书出版社:人民体育

本社编人民体育
出版时间:2003-01
ISBN:7500922426

19、《21世纪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丛书:中小学体育健身园地的设计与实施》

书籍作者:毛振明,毛振钢著
图书出版社:人民体育

毛振明毛振钢著人民体育
出版时间:2003-03

20、《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体育教学实用技能丛书》

作者:姚蕾,杨铁黎
编著
出版日期:2004-11-1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1002270

21、《田径技巧/大众体育技巧丛书》

作者:单颖
编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1
ISBN:9787508709932

22、《乒乓球教学(现代体育运动技术教学教案丛书)》

I S B
N:9787811002232
简化ISBN:781100223

作者:作者 ( ) 罗伯特·霍施·绘图 ( ) 约阿希姆·努色

出 版
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23、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案例丛书
《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精选

作者:赵伟芳,马春花主编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1

ISBN:9787506654074

字数:665000

页码:433

24、青少年阳光快乐体育丛书:...

ISBN编号: 9787510019944

出版时间: 2010-5-1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页数: 160

作者: 体操、艺术体操、蹦床...

25、健美

ISBN编号: 9787807209669

出版时间: 2008-8-1

出版社: 吉林出版社

作者: 兴树森主编

26、体育网络知识系列丛书(40册)

原价:592元

作者:

出版社:内蒙人民版

出版日期:2006.5

ISBN:720408439X

27、课余体育新视野——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丛书

作者:曲宗湖,杨文轩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11-1

字数:160000

ISBN:9787500918462

28、体育教学理论问题与案例/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丛书/

29、体育与健康教学参考书

ISBN编号: 9787504571403

出版时间: 2008-6-1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

页数: 296

作者: 梁道松 主编

30、体育教学计划编制技巧与案...

ISBN编号: 9787303097784

出版时间: 2009-2-1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 213

作者: 毛振明,于素梅主编

31、体育与健康教学研究与案例

作者:季浏 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5-1

ISBN:9787040201543

32、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书号:20100548

ISBN:978-7-303-10724-7

作者:毛振明

33、体育教学内容选编技巧与案例/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丛书

作者:毛振明//于素梅

出版社:北京师大

出版日期:2009-02-01

ISBN:9787303097821

页码:194页

34、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精选/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案例丛书

作者:张吾龙//胡德刚

ISBN:9787506659840

出版社:中国标准

35、中小学体育(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设计(新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丛书)

作者: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071878

页码:165 页

出版日:2005年06月

36、体育教学实用案例(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丛书)

作者: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1

ISBN:9787300111940

37、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编订与案例/“疑难问题解决”丛书

ISBN编号:9787807435822

出版时间:2010-06

出 版 社:宁波出版社

版次印刷:2010-06

作 者:朱水敏

38、小学体育教学策略/学科教学策略系列/中小学教师教学策略书系

作者:毛振明//万茹

出版社:北京师大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303107247

39、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体育教学实用技能丛书

作者:姚蕾,杨铁黎 编著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1-1

ISBN:9787811002270

40、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校本教研丛书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8

作 者:董玉泉

ISBN:7308041824

41、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精选/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案例丛书

作者:张吾龙//胡德刚

出版社:中国标准

出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506659840

42、体育教学模式问答——21世...

ISBN编号: 9787500923725

出版时间: 2003-2-1

出版社: 人民体育出版社

页数: 191

作者: 赵立 主编

43、体育教学安全防护技巧与案例/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丛书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 者:毛振明//于素梅

ISBN:9787303097807

44、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校本教研丛书)

作者: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041829

页码:312 页

出版日:2005年08月

小学教育的论文选题有哪些

你要看一下你自己究竟研究的是哪一方面,您小学教育只是代表你的专业,要看你具体研究的哪一个专业方向,跟你所擅长的去确定题目,你也可以找你的老师去商量。

⑶ 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设计的目录

一年级教学目标
一年级第一学期
第1课观摩高年级体育课
第2课学习排队
第3课复习队列:二列横队、二路纵队游戏:丢手绢
第4课游戏:老鹰捉小鸡
……

⑷ 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设计的内容提要

该书的面世,将为农村体育(兼职)教师如何依照课程标准实施系统化、科学化体育内教学提供最容直接的帮助,也为“课程标准目标理念”这一理论与“农村体育现有资源”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做出了可喜的尝试。
本册为《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设计》(水平1分册教师用书12年级)。

⑸ 中小学体育课运用信息技术最大的障碍和困难是什么,解决对策

首先,硬件环境满足不了日常教学,课时不足。
经过两次“普九”工作之后,农村中小学普及了计算机机房,但由于计算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七八年前购置的机器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教学。以我校为例,校机房的机器是十年前教育局统一配置的,又经过后来的升级,赛扬1.7的cpu 、 128M的内存的电脑几乎只能满足OFFICE系列的教学,武汉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里所要求的PHOTOSHOP、FLASH等软件就很难运行,特别是关于声音处理、机器人方面的内容,因为缺乏相关硬件,这方面的内容就没有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来。而且有的学校机房因为缺乏相关硬件至今没有组成局域网,教师无法广播教学只能一对一进行辅导,严重影响教学效率。
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课时一直是影响教师教学的主要原因。在硬件环境、师资较好的学校,信息技术课一个班一般是每周一节,而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学校,信息技术课一个班甚至两周一节。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对知识连续性的要求很高,一节课45分钟对于既要接受理论知识又要进行实践操作的学生来说,本来就很少,再加上课与课之间相隔的时间过长,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学生学什么忘什么,因此每节课教师都要拿出一部分时间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如此一来,教学进度跟不上,教学内容滞后。教师完成不了规定的教学内容,学生也无法完成实践内容,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其次,信息技术老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
信息技术教师数量不足曾是制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后来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信息技术教师的数量得到了很大的补充,可是从其他学科“转行”到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却占有很大名额,这样做确实可以弥补信息技术教师数量的不足,可也大幅度降低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尽管政府、教育局加大了信息技术方面教师的招聘力度,但受到待遇和工作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很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强调实际应用的学科,教学内容更新速度非常之快,这就需要教师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加工升华。而非计算机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上是现学现教,根本就没有精力去深究教学内容,更没有精力和能力去研究教学方法。而且在大多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承担着本学科的教学工作,还担负着学校档案管理员、学籍管理员、课件制作员、网站编辑等角色。由于农村计算机技术普及程度不够,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就成了解决计算机问题的专业人员,当网络、计算机、打印机、多媒体设备出现故障时,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办公室、会议室,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面对繁杂的工作,信息技术教师不好说拒绝的同时,投入到本学科教学研究上的时间与精力也大大减少,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第三、同课多上,重复式的教学抹灭了教师的激情。
尽管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数量较过去有所增加,但在农村中小学,一所学校只有一个到两个信息技术教师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个教师负责一个年级甚至是两个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情况经常发生,而目前有些农村中小学,一个年级的班级数量多达十个以上,因此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重复讲十次左右。教学内容过多重复讲授,磨灭了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激情。加之班级容量过大(50人左右),机器数量不够,常常是2~3名同学共用一台电脑,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分一部分精力进行组织管理教学,因而,不少教师几堂课下来已经是身心俱疲,教学积极性降低了,教学激情也没有了,开始机械式的应付教学。
第四、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起点不一,对信息技术课没有正确的认识
在学期刚开始的时候,笔者对校两个年级十几个班进行了一次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大半的学生在小学时候学习过信息技术课,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部分学生直到初中才接触信息技术课,其基础为零。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却发现,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同学,其基础也仅限会正确的开关机,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使用拼音输入法打字也不会,而基础为零的同学,面对电脑屏幕、键盘竟无所下手。信息技术的学习是一个连续性比较强的过程,前面学习的内容和打下的基础对后续知识的学习产生直接影响。而课堂上老师不可能把每个同学都照顾到,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分化,基础好的同学信息技术水平越来越好,没有基础的同学依旧不知所措。长期如此,部分学生便丧失了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还有一个更加严重的现象,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缺乏正确的认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几乎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是用来玩游戏、休息的课。甚至有学生抱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太多,留给他们玩游戏的时间太少。信息技术在学生心中没有分量,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得不到学生的回应,教学便成了单方面的事,教师也失去了教学的动力。
第五、信息技术课随叫随停,缺乏有组织的教研活动。
目前,大多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还是一门非统考科目,不受领导和师生的重视。由于中、高考成绩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命运,农村学生更加重视文化课的学习。每到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前,信息技术课总会被数学、语文等学科占去。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计划成了摆设,随叫随停。遇到学校统计报表、录入学籍档案、中考报名等工作时,信息技术课经常被停课,教师被抽调借走,去完成这些任务。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夹缝中求生存,教师专业前景一片暗淡,教师不抱积极态度,消极面对日常教学,得过且过,不求进取,不思创新。
信息技术学科不像其他学科,可以在年级内、校内组织丰富的教研活动,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通常只有1~2名,无法在科内组织教研活动,在校内组织的教研活动中,也几乎是由非信息技术教师进行评价,无法给出实际建议,评价一片叫好,没有实事求是。缺乏有组织的教学交流和教研活动,信息技术教师就像井底之蛙,接触不到新鲜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一成不变,没有新意和活力。
面对这些问题,都有哪些解决对策呢?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愚见。
首先,根据现有条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根据现有的条件灵活组织教学,采取分组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在硬件环境不理想、学生基础差的农村中小学,要尤其重视分组教学,把信息技术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选派有责任感的小组长,给予小组长最大权利和义务,帮助教师管理组员,督促和监督组员完成课堂实践内容。
另外要合理改编教材,适当降低内容难度。因为小学和初中没有完善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没有适合各个地区的通用教材,各个地区的信息技术教材也不尽一样。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来选定合适的教材,适当的时候还要对教材进行改编,例如:武汉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下册十五课《机器人训练营》,就要进行适当修改,应该把这节课,变成一节机器人的展示课,而不是研究课,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图片展示了解机器人知识,而不是通过调配实体机器人进行学习。
其次,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想观念。
实践证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信息技术教师要学会利用现代信息传输手段,加快教育信息的传播,用现代观教育念冲洗头脑,彻底摒弃沉默守旧的思想,要与时俱进。那怎样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想观念呢?首先要明确信息技术教师是什么。信息技术教师是一名技术人员、是一名出色的授课教师、是一个管理者、是一个服务者、是一个研究者、是一个实践者。信息技术教师要抬头走自己的路,做学科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专业发展要专一,不能急功近利,要静下心来剖析自己,发掘自己的专长和兴趣,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事业的第一位,孜孜不倦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其次,要在教学上下足功夫,在授课的方式和方法上,虚心求教,向同行前辈请教,向其他学科优秀教师请教。要善于阅读,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读大师作品、经典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最后,特别是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要有职业信仰,要坚定不移的把信息技术教育这条路走下去。
再次,将信息技术教师还给课堂,优化信息技术课课程结构。
信息技术教师虽说是技术型的老师,但其主要的工作仍旧是课堂教学,虽说目前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没有得到充分的普及,缺少电化方面的人员,但学校可以通过招聘等方式来解决电化人员缺乏的问题,不能把信息技术教师借来填数,要把信息技术教师还给课堂,还给学生。
而如何去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结构,笔者认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课程本身上努力。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初中阶段课时不少于68学时,而目前绝大多数学校是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这里就需要各级领导对信息技术教育有充分和正确的认识,肯定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和贯彻好素质教育的方针,根据实际情况最大程度的去履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增加信息技术课的课时。
2、在课程结构上下足功夫。例如:在武汉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中,活动内容被分WORD文字处理、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PHOTOSHOP图形处理,这个三活动单元。教师在进行这个三个部分的教学课程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对三个模块的课时安排进行科学的设置,避重就轻,在学生容易接受感兴趣的内容上要增加课时,在难度大、对电脑硬件要求高的内容上适当减少课时。
3、要采取适当的评价方法。在学期开始时采取诊断性评价,通过问卷、访谈等调查方式来了解学生的的信息技术基础。在平时作业管理时我们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去发现学生的错误,鼓励他们学习。在一学期结束时,采取终结性评价,考察学生这一学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第四、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努力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而如何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社会、学校、教师要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有足够的了解。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政策已经得到全面的贯彻,在每年暑假期间都有专门的信息技术培训,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对每个学科的每个教师去宣传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各个学科的教师都正确认识了信息技术课,都重视了信息技术课,潜移默化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就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二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都要守护好自己的阵地,利用信息技术课的自身特点向学生宣传它的重要性,教师不仅要用说教的形式向学生宣传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而且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己去体会它的重要性,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和接受就快;而毫无兴趣时,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甚至极力排斥。因此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必须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教师可以从玩游戏入手,上课时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操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思维能力。信息技术课要有自身的课堂特点,要有别于其他学科,要让学生真正的当家作主,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课是快乐的。
第五、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组织多元化的教研活动,开展丰富的教学评比。
传统的教学研究形式是在学科内或者校内进行的,而信息技术学科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教研活动的方式除了像其他学科那样进行公开课,优质课,教学座谈等形式外还有一种信息技术学科特有的教研方式——网络教研。在农村中小学,学科内或者是校内的教研活动难以开展,校间教研活动难以组织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教研室的安排下,进行网络教研。当然信息技术学科不能单一的采用网络教研,要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让它们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利用网络教研促进常规教研更上一个台阶。组织多元化的教研活动,能让信息技术教师接触到更新颖更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参加每年举行的教师教育技能大赛和辅导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竞赛之外,还要多参加市区校各级举办的公开课,优质课的评比。公开课,优质课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和准备进行的展示课,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功底和专业底蕴,但有时却不能充分体现常规课堂的情况,因此举办常规课评比也非常重要。信息技术教师要通过各种丰富的教学评比,认清自己的不足,集他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那些问题和所面临的那些困难,不是一天所成的,而是由诸多原因所造成的,我们也不能指望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那些问题,只能本着实事求是的观点,敢于正视这些问题,采用科学的态度,不断改革,锐意进取,就一定能让信息技术教育在农村这片贫瘠而又渴望生机的土壤上发芽,生根、成树、成林。
(转载网上)

⑹ 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设计的编辑推荐

一年级教学目标
一年级第一学期
第1课观摩高年级体育课
第2课学习排队
第3课复习队列:二列横队、二路纵队游戏:丢手绢
第4课游戏:老鹰捉小鸡
第5课新学队列:立正、稍息兴趣练习:垫上各种滚动
第6课新学队列:向右看齐兴趣练习:各种垫上滚动接力
第7课广播体操前滚翻成直腿坐撑
第8课广播体操前滚翻成分腿坐撑
第9课广播体操前滚翻成屈腿坐撑
第10课广播体操前滚翻成并腿蹲立
第11课广播体操前滚翻成蹲立——起立
第12课广播体操技评:前滚翻成蹲立——起立
第13课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各种姿势的自然走步
第14课新学队列:向前看齐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前脚掌走
第15课游戏:看谁踢得多
第16课游戏:看谁传得多
第17课小足球:射门、传球
第18课拍皮球
第19课游戏:击中高分
第20课游戏:沙包打沙包
第21课游戏:炸碉堡(投沙包比远)
第22课上手或下手持沙包掷远
第23课耐久跑:300~500米跑跑走走
第24课耐久跑:结伴跑跑走走300~500米
第25课冰上行走游戏:冰上行走接力、拉“车”赛
第26课雪地玩耍、游戏
第27课认读皮尺、实际测量游戏:急中生智
第28课分组测量并记录自己的身高结伴自主游戏
第29课填写《体育课学习成绩评价表》
第30课健身练习小组合
一年级第二学期
第1课重温体育课堂常规游戏:摸摸这儿、摸摸那儿
第2课新学队列:向中看齐游戏:守住自己的区域
第3课拍手操生活中的提重物跑、拉手跑
第4课拍手操生活中的折线跑、追逐跑
第5课拍手操不同开始姿势的起跑
第6课拍手操前脚掌着地的快跑
第7课运动能力评价:30米快速跑(或7秒钟10米往返跑1
第8课柔韧素质练习
第9课柔韧素质练习游戏:架人下纵叉
第10课技巧:纵叉
第11课技巧:纵叉(模拟组评、自评)
第12课技评:纵叉
第13课游戏:指认方位、猜拳跳步
第14课模仿动物爬行
第15课攀越肋木(或自然障碍)
第16课游戏:模特大赛
第17课游戏:高人、矮人、超人超人接力
第18课仿生动作模仿:小兔起床游戏:小兔上学
第19课立定跳远测量方法自测和互测立定跳远
第20课游戏:拍“元宝”模拟测试:坐位体前屈
第21课抛接篮球
第22课传接球游戏
第23课游戏:听名称、指部位打、跑、追、官
第24课游戏:听名称、指方位传、运篮球过线
第25课游戏:拍手接力赛
第26课游戏:单跳双落过河沟
第27课测量体重的相关知识认读体重秤或磅秤
第28课测量体重测试坐位体前屈
第29课填写《体育课学习成绩评价表》及《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
第30课路上安全常识游戏:抢占阵地
二年级第一学期
第1课充实新的体育课堂常规佳!内1游戏:丢手绢(室外)
第2课队形练习:二、四列横队互变游戏:冲过封锁线
第3课队形练习:二、四路纵队互变游戏:跳房子
第4课队列练习:原地踏步——立定技巧:后滚翻
第5课队列练习:原地踏步——立定技巧:后滚翻
第6课技巧:后滚翻
第7课队列练习:原地向左、右转技巧:生活中的滚动、滚翻开创练习
第8课队列练习:原地向左、右转技巧模拟评价:后滚翻
第9课游戏:炸碉堡(推、抛实心球0.5~l公斤)
第10课技能自评、组评:后滚翻
第11课模仿操游戏:龟兔赛跑
第12课模仿操游戏:三人组合骑马比快
第13课模仿操游戏:投篮比多
第14课模仿操游戏:甩纸炮、拍“元宝”
第15课模仿操游戏:击中高处目标
第16课上手持轻物掷远
第17课辨清方位投轻物过横绳比较远度
第18课自评、组评:沙包掷远
第19课跳短绳
第20课跳短绳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后的心情
第21课学习跳短绳计数方法定时计数跳短绳
第22课三人互测跳短绳并记录
第23课自定距离的结伴跑跑走走
第24课自然地形障碍跑、走6~10分钟
第25课游戏:溜冰车、打滑比长
第26课游戏:看谁得分多、互射
第27课打“皮猴”(抽陀螺)
第28课分组测量并记录自己的身高游戏:拍“元宝”、跳格子、拍球比多
第29课填写《体育课学习成绩评价表》
第30课游戏:听指挥、两人三足跑谈自己的进步
二年级第二学期
第1课说出处于正确或不正确身体姿势的感觉校内安全小常识、正确姿势的走步练习
第2课队列练习:齐步走——立定游戏:集体保龄球
第3课队列练习:齐步走——立定游戏:不同方式的传递实心球接力
第4课游戏:不让你抓到
第5课队列练习:向后转游戏:二人堵截一人
第6课队列练习:向后转生活中的实用跑
第7课不同开始姿势的快速反应起跑
第8课30米加速跑游戏:迎面拍手接力赛
第9课模拟测验:30米快速跑(或7秒钟10米往返跑)
第10课运动能力评价:30米快速跑(或7秒10米往返跑)
第11课动力性柔韧练习
第12课组合柔韧、造型练习
第13课技巧:横叉
第14课技巧:横叉
第15课运动技能评价:横叉
第16课游戏:换物赛跑
第17课游戏:搂腰拔河
第18课游戏:不让球打中
第19课游戏:运球绕杆接力赛
第20课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第21课游戏:跳皮筋
第22课立定跳远
第23课运动能力评价:立定跳远
第24课走、跑、跳、攀爬综合练习
第25课通过不同障碍物的综合练习
第26课复习所学队列、广播操
第27课小组队列、广播操比赛
第28课互测体重与坐位体前屈
第29课体育课学习成绩综合评价
第30课健康小知识:保护视力室内游戏:叫人同坐、添一笔
附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评分表

⑺ 农村小学是如何影响农村文化的

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是终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国际教育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小学作为当地重要的教育文化设施,能否对社区发展与转型起到作用,成为关系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仍然很大,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小学是乡村中最普遍最常见的文教设施,又是政府投资农村教育的主要部分,因此农村小学是否能够对当地社区发展与转型起作用、是否与当地社区具有紧密的关系,对于我国农村人口的素质和质量、对于我国农村的转型、更重要的是对整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和现代化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一、 时代的要求
1、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正如《国际农村教育报告》所指出的:由于全球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使发展中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它“淹没”了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现代化正迅速冲击着传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模式,价值观、挣钱机会、行为模式、社会结构及阶层观念等都经历着势不可挡的变化。新技术的渗透、电子媒体、通讯革命等都明显地影响农村生活的景象,使农村地区的学习需求日益多样化,推动着教育的发展。
即便在我国边远的山区、民族地区,外出、打工、电视传播、乡镇政府办公自动化、移动通讯等也都在改变着当地从儿童到老人的所有人的行为与观念。“留守(农村的)人群”成为时下的新概念。村庄中仅有正规小学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改革与村民发展的需要。
2、科学发展观的指向
根据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中央适时决定把“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有识之士指出,要从系统工程的观点解决“三农”问题,即不仅要从经济角度关注“三农”问题,还应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教育、生态、环保……等方面来关注“三农”问题。笔者曾指出的,发展中国家是一种二元社会,只有从转型的角度,使农村从传统的、农业化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才是农村发展的正确途径。

二、国际农村教育发展的经验
国际经验表明,当前全球化、信息化和城市化浪潮下的农村社会变化,必须是一种能动的和积极的过程。农村不是也不能处在等待或被动的状态,而是要主动积极地成为这种变革的一部分。因此当前的农村变化是一种社会转型,其实质包括农村社会全部范围的变化,是一个多重目标。通过这种变化把人们普遍不满意的生活条件变成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更好的生活状况和条件,而且越来越强调人类及人的潜能,把他们作为取得发展成果的基础手段和最终目的。在这种背景下,教育是塑造和完成农村转型的目标的基础、载体和关键工具之一。农村社会转型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进一步重新学习,以适应新的变化,不论其过去的学历。包括为所有人的终生教育、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及非正式学习机会——必须为农村转型服务。
当前的农村发展不是以城市为样板的发展,而是一种经济社会与生态结合的可持续模式,是一种主动发展,不是依附于城市的发展。称之为农村转型。其过程是一个建设性的,不但重视脱贫致富,更重视人的发展,即人的观念、态度与认知。从而农村社区建设就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以社区居民共同学习和教育为起点,凝聚农村社区的共同意识、解决农村社区的各种问题,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最根本要素。通过社区参与,逐渐从边缘化迈向完全参与社会的过程。
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不是指收入及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上,而是指他们是否有机会获取手段和资源以开发他们的潜能并行使其选择权,以过上物产丰富的创造性生活。这里受教育机会、教育内容及目的是关键因素。(《国际农村教育报告》)

三、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的状况及其与时代要求的差距
1、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状况
目前我国设有村民委员会约71万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政府在农村教育投资的主要部分是正规中小学。大陆的小学历来是农村最基本、最普遍的教育机构,大到乡镇的中心小学,小到村庄中的教学点或复式班,总计约52万余个(《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年》)。最发达时几乎村村都有一个甚至可能是设在村民家中的教学班(点)。我国农村的另一种教育文化机构是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它大多设在乡,现有4万余个;更基层一些的设在较中心的村,由村民委员会设立,偶尔乡政府给予少量资助。周围村庄共同使用,目前约有44万余个(《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年》)。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主要开展扫盲、技术培训、法律学习、卫生常识宣传等,也有开展书报阅览、村民体育文娱活动的。我国农村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数量、分布远不及农村小学。
当前我国农村的发展形势对教育的迫切要求——不仅在校的中小学生需要学习,所有农村居民都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学习机会以参与农村社会的建设,并通过这种建设促成农村社会转型。而在我国大部分农村最普遍的、相对来说具备一定条件和资源的教育文化信息场所就是农村小学。在当今,大陆的教育格局是政府教育投资主要在正规教育,即国民教育体系部分,在农村就是小学;而终身教育体系主要推向市场。从而,作为大陆不发达的农村,小学必须成为农村社区的中心、促进农村社会转型的机构。
再者,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一部宗法性农业社会的历史画卷。宗法观念的遗存使得不属于任何姓氏或家族的作为“公共机构”的学校成为最强有力的村民事务的发起者和组织者。
2、我国小学与时代要求的差距
根据时代要求及国际农村教育发展的经验,大陆农村小学对社区发展的作用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课程内容和教科书充满城市倾向,对占全国一大半的农村人口和地域的状况反映甚少;校本课程缺乏对社区发展和村民生存的关注,难以激发学习热情,也对村庄发展无关痛痒。
2、教师常常不是本社区成员,对社区没有多少了解,对村民疾苦了解不多,对社区没有感情,对农村社区发展的迫切性没有感触。有些教师家住城镇,对学校工作早来晚走,仅仅把学校工作当作谋生手段而已。
3、本地师范学校课程或教师培训不教授、不解决与当地相关的问题,仅传授师范一般课程。
4、小学作为当地主要的或唯一的文化教育设施,时常是除了学生上课时间,其它时间一律关门。学校的资源在课外时间不能发挥作用。学生不能使用,村民们更无法触及。少有小学主动发展为社区活动中心。
5、教师不家访。经常家访的老师常常是被评为先进、优秀或模范的人。
6、农村学校除了有的地方有危房,还有设有各种专门教室的新建的楼房。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花了很多钱、有的还欠了债,这些楼房缺少设施、设备,装备不起来,更缺乏各类教师和专业人员指导学生使用。时常成为摆设。脱离当地的需求。
7、学校遇到任何大小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找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很少依靠(社区)村庄的力量。
此外,学生家长将教育责任推给学校,使学校工作缺乏家长配合;学校教学与社区脱离,将教育局限在教室内,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经验,脱离了社区需要与社会发展;学生的学习被捆在教室之内、书本之上,不但损伤了求知的好奇心,更让学生成为生活的侏儒,丧失转化知识为社区服务的动力,连自身的生活能力也难应付。
再者,在终生学习的时代,农村居民在义务教育结束之后,除了升入各类正规学校,在村庄里的学习需求很难满足。这一事实表明,由于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农村人口的终身学习机会和发展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使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基本素质差距继续扩大,农村发展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
我国农村小学与当地社区发展脱节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应试教育。
我国是一个过分看重正规教育的社会,非正规教育主要推向市场,因此政府的教育投资基本都集中在正规学校中。不论在哪一级行政区域内,特别是在不发达地区尤其如此。正规学校是当地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但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正规学校采取的是封闭的办学形式,目前一般只完成义务教育中初等教育的任务,以升学为目的,基本脱离当地发展,较少与当地发展相联系,缺少或没有与农村社区的互动。特别是使不发达地区的宝贵教育和学习资源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白白浪费了,没有为广大农村群众所享用。

四、全球化时代,大陆农村小学应发挥的作用
社区是学校发展的土壤。只有学校与社区形成互动关系,社区与学校才能同时获得发展,教育与社会也才能协调发展。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态度,只有在社区获得相应的环境才能够对社区发挥作用。如此社区成员必须与学校同步学习,创造和营造不断发展的社区环境。而学校、学生和教师就是社区学习的媒介,他们通过宣传、动员、表演、示范等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形式,使村民获得新思想、新行为、新技能。社区和家长也从这样一些活动和专门安排的活动中了解学校、熟悉学校和帮助学校。
学校为社区服务,不仅停留在出借学校硬件设施,而是让学校成为村民终生学习的资源,让学校能以满足村民的学习需要为目的,实施开放校园、乡土教学、开展社区教育、社区参与学校等。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国农村小学对社区发展的作用可以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来看。
从学校方面开展的活动看,可分为:
首先是学校内的教育教学活动。由于我国农村居民居住相对分散,社会、文化、体育、娱乐生活相对不足,学校本身的一些教育活动作为一种非正式学习方式对村民就会产生影响。如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的假日、学校设定的“开放日”、以及学校举行的各种全国性或教育系统或本校的儿童少年活动、学校获得的先进设备仪器、学生的教学实践、社会活动等,都使当地村民了解获得外部的信息,获得参与的机会。这些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部分,但对村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是学校外部的活动。又可分教育活动和非教育活动。
其中教育活动包括利用学校设施或由学校教师、学生开展的扫盲、培训、宣讲、展示、放映、集会、文化、体育、娱乐、阅览、讨论等活动。这些活动具有凝聚人心、发扬民主、激发情绪、活跃气氛、提高素质等作用。
再次是非教育类活动。特别是在尚不太发达的地区,农村小学是唯一与政府与外部有联系的机构,学校有责任取得上级或外部支持,牵头、组织开展专门为村民改善生活境况的活动。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生活条件的改善(卫生、环境等)、富裕地区发展网络化村庄等。
社区活动的各种形式——由工厂、农场、船厂、商店、银行、办公室、法院、医院等构成场所;由管道工、医生、木匠、农民、机械工、售货员、渔民、建筑师、科学家、牧民、广告商等构成活动主体;由剧场、电视、舞台、音乐等构成表象世界。所有这一切社区活动形式都可以紧密地与学校的教育功能结合起来,成功地构成一种直接交往的模式,从而对学生和村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产生深远的意义,并指引他们不断向有利于个人成长、社会融合及再融合的方向迈进。
从儿童发展和学校发展来看,学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儿童自身具有一种参与和创造的需要和权利。他们能够以与成人不同的视角和更加敏锐的目光,提出社区建设和关系他们自身发展的问题,必须发挥他们的这一作用,他们通过参与社区,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改善社区生活、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自身获得了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适应、社会参与能力。同时必须从小培养儿童参与社区(会)的能力与态度,成人后才能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和服务(叶敬忠等);学校通过与社区的联系、社区人员的参与,了解了社区需要、获得了社区支持,发掘了学习资源,拓宽了学习领域,扩充了学习内容,使学校更具活力与生命力,更具有本地特点。从而也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学校模式。
农村小学为社区服务,使教师认识到社区服务的教育含义,学习并非只能在教室产生,有计划安排的社区服务,有可能带来更充实丰富的学习功效。按照终生学习的理念,学生学习包括课堂学习和社区生活实践,社区也是学生的学习资源。为使学生校内学习在社区有应用机会,教师需要了解、掌握社区的学习资源,了解其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方法,学生家长也需要了解终生教育理念,配合教师,协助教师从事社区参与的教学工作。从而产生学校与社区的互动,社区居民从中获得学习经验,也推进了社区的变化。
从农村社区的发展看,农村社区是受益最大的。它们不断从学校从教师从学生那里汲取新力量,获得新信息,并不断转化为日常的行为和实践。从而推动农村社区在生产生活上、文化和教育上不断向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并通过以学校作为社区活动中心的社区学习、社区参与,提高社区自身发展的内在能力,从参与社区逐渐到参与社会。
我国是一个民族和民俗文化都非常丰富的国家。农村小学与社区的互动,根据社区需求设计课程,并且促进社区发展,满足社区的学习需要,能够给学校带来活力与生机,才能发展出独特的社区生活和学校文化。
总的来说就是:
——服务对象扩大到整个村庄的所有村民;
——学校角色:从“升学机器”转变为“社区教育文化信息中心”;
——课程资源:农村社区整体成为了一种课程的资源,课程与社区生活紧密结合,课程设计采取社区参与和家长参与的模式;
——学习内容:扩大到社区的经济发展、生态与环境保护、卫生健康和文化休闲。
——教学方法:注重自我探索,应用各种资源,开展经验学习;
——场所多样化;
——成就多元评价:不以考试作为唯一标准,任何特殊表现及各种非工作成绩都得到认可。

五、 创造必要条件,使农村小学发挥对当地社区发展应有的作用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种小学对社区的作用或学校作用的扩大,需要经费,需要教育发达地区先行。恰恰相反,在发达地区,城市功能完备,社区大多为居住而建,时常是居民不熟悉社区、社区不了解居民,社区与居民脱离。他们需要在农村终生学习模式的带动下,才能逐渐形成教育与社区的融合。但农村则不同,学校与农村居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有时是村庄中唯一的社会机构。它不发挥作用,农村何以发展!
但农村小学对当地社区发展发挥作用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这些必须条件是:
——在法律、法规、政策、规划中,承认非正规教育、非正式学习与正规学习和教育具有同等的地位,才能保障农村人口享有平等的终生学习和发展的权利。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必须以二元社会的视角、从农村需要出发,对现已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小学以专门的考虑和支持。包括他们所需要的图书设备、设施和器材、农村小学教师的编制和调配、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晋升和资格、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农村小学教师的负担等,满足农村小学和社区学习的基本要求。
——把农村正规小学纳入终生学习体系,才能保障农村居民的终生学习机会。

六、继承并发扬农村小学为当地社区发展服务的优良传统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我国学者和教育家一直在不断探索农村教育发展之路。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是他们中的著名代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实践,使其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家。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乡村改造运动不仅在中国流传至今,而且在世界三大洲传播。梁漱溟提出了乡村建设理论,并在乡村设点实验。
近几十年来,一大批农村教育工作者如湖南省炎陵县鲁坑小学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马安健,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慧明小学草场分校的“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毕国才及其他千千万万的农村教育工作者,都利用自己执教的农村小学为当地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马安健认为:今天的农村面貌是十年前农村教育的结果,今天的农村教育是十年后农村面貌。农村小学的学生,是未来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接班人和主力军,他们更需要受到良好的教育;要发挥农村小学的整体功能,促进当地社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他的学校建立了农林牧副渔实验、示范基地,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组织学生开展村庄调查;针对村民需求开展养鱼实验,促进了当地渔业发展;还开展了培育水稻良种、采集树种、生产米粉丝、复收茶油等村庄活动;学校栽种了果树实验田,带动了果树专业户的出现;建立“小学农民业余技术学校”,培训农民建立了基建队,还建立了“教学设备厂”,促成了村校联办企业;在小学开办“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炎陵县分校”,为村民学习提供了便利;小学还牵头在村里建桥梁、架高压线、建有线电视台等。他们的学校坚持了为当地社区服务的方向,发挥了学校对社区的辐射功能,使学校成为教学中心、农民继续教育中心、农业技术推广和指导中心,使当地村民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村民们说“小学为我们致富带了个头”。
云南省巍山县村校点长期发挥着这样的作用。这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国家级贫困县,山区面积占92.5%。只有一名教师的教学点208个。彝族教师毕国才是草场小学的教师,这是一所“单人学校(只有一名教师)”。他不仅担任小学生们的老师,而且成为全村男女老少共同的老师。他组织年轻人办起了“扫盲班”和“科技班”,帮助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调整种植结构,推广科学种田。他带领群众,使草场村陆续实现了通电、通电视、通电话、通公路、通自来水,使村民生活大为改善。他创办校办工厂,利用机器为群众碾米磨面,带领村民种植蓝桉、核桃、云南松等经济林果。他还是“编外村长”和“法律顾问”,村民有了事情都愿意找他解决。他的事迹引起了英国救助儿童会的关注,它们资助了草场小学和山羊养殖场项目。这一项目的收益一部分将救助村中的贫困学生,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产出的小羊无偿提供给农户。毕国才被称为“办好一所小学,改变一个小村庄”的山村教师。中和村离县城18公里,是彝族村。教学点24名学生。只有一名叫陈学忠的教师。教学点承担村里的扫盲任务,后来又建立起成人技术学校。老师是文化、娱乐的带头人,全村的“红”、“白”喜事、需要“写”“算”以及写春联,都包在陈老师身上。24个学生也是义务宣传员。他们把政府的方针政策编成歌词,配上具有民族特色的彝族打歌调,再编成舞蹈教给学生,学生下课就跳,节假日为群众演出。教学点还在村里举办养羊学习班;村里老鼠多,用鼠药破坏生态,师生又宣传养猫的好处。黄树村离县城45公里,人均毛收入不足400元。教学点有14名学生。瞿代堂老师兼办扫盲班和夜校,宣传政府的方针政策,组织群众收看电视。开学前请村干部商量学校工作,动员群众自愿集资投劳建学校排除危房,在小河上架桥,解决水涨时行路难问题;夜校为村民提供发展经济的思路,村民开始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嫁接果树。当地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只有办好贫困地区的教学点,才能有效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素质,才能使贫困地区的人民步入小康社会。
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实验学校实行“村校一体”的办学模式,构建了“三教一体”的教育结构,建立教、科、劳一体的教学体制,走出了一条农村教育为农村发展服务的路。它们实行:村校干部交叉任职;村里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同步规划,同步运行;教师成为村委的“智囊团”,并建立教师联系户制度;学校教师兼任成人教育工作,农民兼任学校教学任务;学校实验室为农民和农业服务,村里的田地供学生学习和实验;学校图书室既为学生也为农民服务。如此,沟通了学校与农村社区的联系,密切了村校关系,村民将学校看成“自己的学校”,学校的许多问题依靠村庄迎刃而解了。前元庄的做法在山西省得到了推广。
从近几十年的经验看,大陆农村小学对当地发展所起作用依发展水平不同而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种是贫困、边远地区,农民生活条件很差,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主要是农村小学教师作为村中最有见识和能力的人,动员、组织村民改善小学条件和动员儿童入学,并同时带领村民修路、架电线等开展社区自建活动。
第二类为温饱基本解决、但经不起“风吹浪打”的地区。有的利用小学开展青年生产技能培训,也有开展书报阅览的,或开展宣传动员村民活动。
再有就是比较富裕的地区。由于交通相对便利,建有独立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村小学偶有社区活动,有时为行政安排。也有个别将设施向社区村民开放的。
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是本村人,兼任许多村庄中的职务,从村长、会计、民兵队长到其他各种职务,一般都与社区有比较好的联系。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再就是强调教师的学历资格,许多教师都是师范学校毕业分配来的,比照城市情况,有些老师有时只完成教学任务,与村庄联系较少。在全球化时代和终生教育时代,我们必须继续继承和发扬过去的传统。

总之,在二元社会条件下,鉴于当前大陆农村人口的分布状况和社区的状况,不仅不能撤消农村小学,而且必须加强对农村小学的支持,并将其考虑在对农村学习化社区的规划和建设中,才能保障农村居民的终生学习权利和机会,大陆农村社会转型才有可能最终实现。

参考书目:
1、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
2、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10月
3、 INRULED: <Ecation and Rural Transformation>, Baoding, INRULED, 2001
4、 蓝建:《发展中国家教育研究基础》,北京,开明出版社,2001年
5、 宣兆凯:《学校社会工作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 叶敬忠等:《社区发展与儿童参与》,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7、 (台湾)社区教育学会:《社区终生学习》,台北,师大书苑,2000年
8、 (台湾)社区教育学会:《学校社区化》,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
9、 余安邦等:《社区有教室》,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2年

阅读全文

与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