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编写《课程纲要》
教师如何编制课程纲要:
这个问题的提出源于美国大学的教授,在上课的第一天都要分发给学生一个课程要点。这个课程要点就是课程纲要。美国的大学都要求教师和他们的学生共享课程纲要。
所谓“学科课程纲要”,就是指学科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学材(教材)编制的某学期、某门课程、体现课程元素、指导学生“学”与教师“教”的计划纲要。学科课程纲要与教案、教学进度表的主要区别在于,课程纲要完整地体现了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教案往往着重关注内容与方法,教学进度表主要包括教学时间与内容安排,都没有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基本元素。
当然目的很明确,让学生和老师都要清楚地知道以后的学习中要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评价和授课是一致的,教授有其课程的自主性,有切实可行的导向性。从教学的意义上说,有较强的目的性。所以,出于借鉴和学习的目的,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提升教学质量,我市也正在推行中小学教师必须高质量地编制所任学科的《学科课程纲要》。并且作为一个学科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功。旨在促进学科教师专业化成长。既有利于学科教师整体把握课程目标与内容,又有利于学科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需条件,也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框架,更有利于学校提升课程管理水平,使学科教师变经验型教学为专业化教学、变非理性教学为理性教学的必然要求。
所以,编制《学科课程纲要》也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回答3个问题的过程:1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学科定位是什么,整体目标,单元目标具体课时目标分别是什么?特别是没有自主评价权的学科教学,还要清楚统一测评时测什么,怎么测?),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学科教学突出的教学手段,方法方式有哪些?),3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设定什么样的跟踪监测方案,包括试题等)。
因此就要求必须把握好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这3个前提,否则《学科课程纲要》的编制设计就无从谈起。
由此编制《学科课程纲要》必须做到:1、熟悉课程标准2、熟悉所选教材3、明确测评方向(当地怎么测评,试题编制什么特点等)4、细化课时分配和课时目标5、分析学生特点,适当删减材料。
所以编制和完善《学科课程纲要》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作用。课程纲要是分发给学生的,应该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来编制设计,最好使用第二人称,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就是学习责任的承担者。同时明确每一课时学习的内容和作用(对自己的成长以及必须应对的测评比重等)。每个学期结束时,教师都要在一个学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和完善。
总之,一份编制质量高并被有效使用的课程纲要,如果使用中再结合多媒体等有效激趣活动,合理的组织活动,能够规范教师的教,指导学生的学,并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因而是一种低碳高效、规范教学行为、减轻不必要的学习负担、提高教与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当然,无可厚非的是,这种活动也需要交流,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进行统一和调整,最终保证测评的一致性,对应性,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否则,将容易陷入各行其是,造成教育教学中的高强度而不一定高效。
B. 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有哪些
一、体育课教学内容选择的现状分析
体育课教学内容是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它不同于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更有别于其他的学科内容,它是以教育为目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基本技能为基本条件,在教学情境中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学习材料。那么如何合理、有效的选择体育课教学内容,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关键问题。
目前我们农村体育教师备课时,手边只有《体育教学大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教师参考用书,而没有规定内容的教科书可参照,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有一双慧眼,能够从项目繁多的体育教材中,因时、因地、因人去识别和选择适合开展教学的体育项目内容了。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是体育教材的重新创造过程,是体育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学生学情、教师教学风格、教学实际等条件进行教材的再创造过程。
二、选择体育课教学内容的依据
1、体育教学目标
在具体实践教学中,怎样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正是广大体育教师面临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内容标准,并以学生水平来划分学段,给体育教师一个理性思考的空间和选择教学内容的余地。教师首先依据《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后,下一步才可以考虑的就是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实现教学目标。
2、体育教学规律
体育教学规律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在选择教学内容要符合人体活动规律,能有效地为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服务,内容本身符合运动规律和技术原理,并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使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最终达成技术集成目的。体育教学中有5大规律:
(1)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体育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为运动技能的形成要经历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运动技能形成提高的过程是: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从心理因素上分析,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新颖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都容易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注意力较为集中,学习效果比较明显;而到了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练习内容、方法手段多是重复的,课直接感知的学习效果减少了,这样学生会产生单调、枯燥以致厌烦等感觉,形成了较为消极的情绪。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学习技术动作时存在的主客观因素,把握运动规律,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热身和逐渐增加运动负荷的阶段;根据教学的需要调整和控制运动负荷的阶段;恢复和逐步降低运动负荷的阶段。这就是体育教师编写课的教学计划时所分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了。
(3)体育教学中运动认知规律:广泛进行感性认知,形成理性认知阶段,进行理性的认知演绎到各种运动情景的应用阶段。
(4)体育教学中的集体教育规律:第一,组成集体,形成集体因素的阶段;第二,集体巩固,在集体中接受教育的阶段;第三,集体成熟,自觉进行集体性行为的阶段;第四、集体分解,形成新学习集体的阶段。
(5)体育教学中的乐趣体验规律:第一,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技能水平上充分的运动而体验运动乐趣的阶段;第二,学生向新的技能水平进行挑战从而体验运动学习乐趣的阶段;第三,学生在运动技能习得以后进行技术和战术的创新从而体验探究和创新乐趣的阶段。
3、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美国动作发展学家经过几代人的研究,从发展的观点理清了影响人类活动发展的六大因素:动作的质量、动作发展的顺序、动作的积累、动作的发展方向、动作的多元素和动作发展的个体差异。这些研究结果证明人类动作发展的顺序是具有相当高的预见性,例如:在学生小学初阶段适合发展其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到了学生青春发育期,就可以适当发展学生有氧耐力、速度、肌肉力量等素质。这就是说也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中小学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科学合理的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为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提供保障。
4、符合客观实际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减少随意性,要有科学性、计划性,从符合客观实际出发,选择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1)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学校场地器材、气候变化等实际情况;才能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校本课程;
(2)着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只有将教学内容引导到学生的心理上,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认知欲望,并且能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作用,那么学生对体育项目的浓厚兴趣才会长久延续下去,从而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3)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一旦教师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经验相互融通起来,那么学生就会更加有自信,进一步增加了其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4)选择安排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比如有些传统体育项目深受当地人喜爱,或是学校独有的特色项目等内容,都可以作为选择的重要依据。
三、选择体育课教学内容的方法
1、参考教参法
一线的体育教师虽然每天和体育教学打交道,但毕竟不是人人的理论水平,都能达到可以独立编写教材的程度,好在很多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编写的《体育教师用书》等多种教参,里面罗列了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一线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直接从中选取,这样大大节省了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备课的效率。
2、根据不同水平段目标调整同一内容的要求
在体育课程建设时,要依据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理规律来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
体育教学内容编排体系的最大特点是重复性,在不断地重复练习中,完善技术、提高技能、发展身体。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回到原点,而是一个螺旋形上升的提高过程。我们常常选择一些实用价值高和锻炼身体作用大,还有一些难度和深度的教材作为循环出现的教材,这时教师就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学段和身心发展状况等个体差异,将课堂目标及要求适当做些调整,例如:将比较竞技化、成人化的项目通过简化其方法、规则、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材等,使之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发挥教材内容应有的教育功能。
3、教学内容的重新排列与组合
虽然有很多体育教参内容可供参考选择,体育教师也不可以照本宣科,要对选择后的内容进行分析,查看已选内容是否有缺陷,是否能符合教学实际要求,对于选择的主教材要配合相应的辅助教材。例如,将投掷定为主教材,那么就可以搭配跑为辅助教材,这样达到均衡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和定量的运动负荷的目的。体育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加工,根据教学需要、学生特点、驾驶教学风格等条件进行教材的再创造。教师可以尝试创造出不同特点的教学内容,并教出自己的特色,争取能够将教材教活。
C. 体育课程纲要
00000
D. 什么是《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交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教师层面上的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从概念上讲,《课程纲要》是指以纲要的的形式呈现出某门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的文本。
具体地讲,是指教师依据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和相关课程的性质而写撰写的、包含一门校本课程生成所需的各种相关要素的计划文本,它至少需要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课程纲要》是课程审议、实施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课程委员会及外部督导与评估部门评估该门课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4)小学体育水平三课程纲要内容扩展阅读:
《课程纲要》在撰写上虽有一定的要求,但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详可略,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生成需要,充分发挥自已的创造力去撰写。一般情况下,包括下述两部分内容:
一般性项目: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教学材料、授课课时和主讲教师、授课对象等内容。
具体内容:
(1)课程目标的陈述:必须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三个维度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以及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或恰当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均衡与衔接关系。
(3)课程实施:包括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设备、班级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定性、定量)、成绩来源(过程、结果)、记分方式和学分给定等。
E.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以下课时为每科周课时量:
小学一、二年级:
品德与生活(2节) 语文(8节) 数学(4节) 体育(4节)艺术【包括音乐、美术】(4节)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节)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3节)
(5)小学体育水平三课程纲要内容扩展阅读
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
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F. 有关小学体育教学书籍
著作类
1、《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设计》共3分册(水平一二三)
作者:曲宗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11月
ISBN:704016014 字数:400千字
2、《课程纲要?小学体育教育人教版必修》上下册
时间:2009-5-5编辑:科任组(周霞)编辑:科任组(周霞)
3、《运动养生》
作者:张铭
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ISBN:9787802235359
张铭,男,1969年出生。硕士,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健身健美私人教练,田径国家级裁判。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
科学研究所群体研究中心从事国民体质、大众健身等研究工作。参与编写《体质测定标准知识问答》、《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国民体质健康科技指导手
册》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和科普文章39篇,并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4、《体育与健康》
作者: 郑鸿
出版社: 辽宁大学出版社
书号: 7-5610-5185-9
发行时间: 2006年08月
5、《体育与健康》
书籍作者:夏思永,杨善乾主编
图书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图书
出版时间:2001-08
开本:16开
页数:374页
字数:336000千字
6、《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设计》
作者:于素梅
出版日期:2005-9-1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7、《中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
作者:王启明,王海燕,李建英主编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01
页数:489
ISBN:978-7-5009-2995-6
8、《少年运动训练问题(苏联体育科学研究所和体育学院关于青少年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问题论文集)》
9、《与体育教师谈心》
索书号:G633.96/2
ISBN号:7-5361-3087-2
著者:李大春主编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广州),2004
10、《体育教学论》
书籍作者:史兵主编
图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8
页数:216页 ISBN:9787561335239
11、《体育教学论》
书籍作者:毛振明/主编
图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
ISBN:9787040169119
12、《新编体育教学论》
书籍作者:邓星华谭华 图书出版社:华东师大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图书
13、《最新学校体育教育训练规则与运动员选拔及科学选材评价标准实务全书》
14、《21世纪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丛书:中小学体育健身园地的设计与实施》
书籍作者:毛振明,毛振钢著
图书出版社:人民体育
出版时间:2003-03
ISBN:9787500922735
15、《21世纪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从书: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基本功》
书籍作者:组委会
图书出版社:人民体育
组委会人民体育 出版时间:2004-05
ISBN:7500923228
16、《21世纪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丛书:青少年学生形体教育》
书籍作者:组委会
图书出版社:人民体育
组委会人民体育 出版时间:2003-01
ISBN:7500922191
17、《21世纪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从书:体育课程的束力与灵活性》
书籍作者:杜美
图书出版社:人民体育
杜美人民体育
出版时间:2002-12
ISBN:7500922132
18、《21世纪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学校体育测评理论与方法》
书籍作者:本社编
图书出版社:人民体育
本社编人民体育
出版时间:2003-01
ISBN:7500922426
19、《21世纪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丛书:中小学体育健身园地的设计与实施》
书籍作者:毛振明,毛振钢著
图书出版社:人民体育
毛振明毛振钢著人民体育
出版时间:2003-03
20、《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体育教学实用技能丛书》
作者:姚蕾,杨铁黎
编著
出版日期:2004-11-1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1002270
21、《田径技巧/大众体育技巧丛书》
作者:单颖
编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1
ISBN:9787508709932
22、《乒乓球教学(现代体育运动技术教学教案丛书)》
I S B
N:9787811002232
简化ISBN:781100223
作者:作者 ( ) 罗伯特·霍施·绘图 ( ) 约阿希姆·努色
出 版
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23、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案例丛书
《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精选
作者:赵伟芳,马春花主编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1
ISBN:9787506654074
字数:665000
页码:433
24、青少年阳光快乐体育丛书:...
ISBN编号: 9787510019944
出版时间: 2010-5-1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页数: 160
作者: 体操、艺术体操、蹦床...
25、健美
ISBN编号: 9787807209669
出版时间: 2008-8-1
出版社: 吉林出版社
作者: 兴树森主编
26、体育网络知识系列丛书(40册)
原价:592元
作者:
出版社:内蒙人民版
出版日期:2006.5
ISBN:720408439X
27、课余体育新视野——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丛书
作者:曲宗湖,杨文轩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11-1
字数:160000
ISBN:9787500918462
28、体育教学理论问题与案例/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丛书/
29、体育与健康教学参考书
ISBN编号: 9787504571403
出版时间: 2008-6-1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
页数: 296
作者: 梁道松 主编
30、体育教学计划编制技巧与案...
ISBN编号: 9787303097784
出版时间: 2009-2-1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 213
作者: 毛振明,于素梅主编
31、体育与健康教学研究与案例
作者:季浏 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5-1
ISBN:9787040201543
32、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书号:20100548
ISBN:978-7-303-10724-7
作者:毛振明
33、体育教学内容选编技巧与案例/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丛书
作者:毛振明//于素梅
出版社:北京师大
出版日期:2009-02-01
ISBN:9787303097821
页码:194页
34、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精选/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案例丛书
作者:张吾龙//胡德刚
ISBN:9787506659840
出版社:中国标准
35、中小学体育(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设计(新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丛书)
作者: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071878
页码:165 页
出版日:2005年06月
36、体育教学实用案例(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丛书)
作者: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1
ISBN:9787300111940
37、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编订与案例/“疑难问题解决”丛书
ISBN编号:9787807435822
出版时间:2010-06
出 版 社:宁波出版社
版次印刷:2010-06
作 者:朱水敏
38、小学体育教学策略/学科教学策略系列/中小学教师教学策略书系
作者:毛振明//万茹
出版社:北京师大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303107247
39、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体育教学实用技能丛书
作者:姚蕾,杨铁黎 编著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1-1
ISBN:9787811002270
40、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校本教研丛书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8
作 者:董玉泉
ISBN:7308041824
41、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精选/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案例丛书
作者:张吾龙//胡德刚
出版社:中国标准
出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506659840
42、体育教学模式问答——21世...
ISBN编号: 9787500923725
出版时间: 2003-2-1
出版社: 人民体育出版社
页数: 191
作者: 赵立 主编
43、体育教学安全防护技巧与案例/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丛书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 者:毛振明//于素梅
ISBN:9787303097807
44、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校本教研丛书)
作者: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041829
页码:312 页
出版日:2005年08月
G. 小学体育新课标与老课标有何区别
一、体育新课标与体育教学大纲比较
1.教学目标的比较
(1)体育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为:
体育健康的教学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结合;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好准备。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为:
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突破:
课程标准确立了课程目标层次体系: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从而使课程目标更明确、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避免了以往习惯用的客话和套话。
2.教学内容的比较
(1)体育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规定:
必修:基本运动、游戏、基本知识、田径、体操、武术;
限选:球类、韵律体操和舞蹈、游泳;
任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现代科学的健身方法,新兴体育项目;
必修:内容的提高与拓宽,可由学校置换其他内容。
(2)体育新课标教学内容:
没有规定具体的内容,只是划分了五个学习领域:既运动参与领域;运动技能领域;身体健康领域;心理健康领域;社会适应领域。
(3)突破:
新课标突破了以往大纲的规定性,实施目标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有助于挖掘课程资源。
3.教学评价的比较
(1)体育教学大纲:
评价与遗传因素相关较大的体能项目为主;强调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记忆和文化素养;强调掌握运动技术水平;重视考勤、必修、限选内容的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重结果评价。
(2)体育新课标评价:
强调五个学习领域目标的等同评价;强调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强调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既重视终结性评价,又重过程评价和进步幅度评价;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及教师评价的结合。
(3)突破:
课程标准突破了评价内容的规定性,改变了以运动技术、身体机能为重点的评价,强调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对技术和知识的应用能力评价;突破了以往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参与评价过程,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的"盖棺式"评价方法。
二、比较结果分析
1、体育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具有层次性
新课标的课程目标结构有别于传统的目标结构,即原体育大纲规定总的学科目标,直至划分到各个学期,是一种垂直目标体系。这种目标体系单一、机械,具有对教师教学实施的极强的指令性和约束性,教师在教学中缺乏自主调控和创造空间。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是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视角所形成的立体化目标结构体系,并具有调控性和创造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在课程目标的实施计划中,必需要教师个体自己去搭配,选择并确定整体落实课程目标。这给体育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课程的主体之一体育教师,不再只是课程和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
2、体育新课标的教学内容具有选择性
新课程教材构建体系有别于原有教材模式。教材的不规定性,尊重了体育运动的客观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的重点由过去传授向全面发展转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理念。尊重了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权,扩大了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体育教学带来了生机。
新课程教材不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是一种目标管理。这种目标管理,最重要的不是选择什么内容,而是所选择的内容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新课程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实现课程的不同目标,即通过教材媒介达到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使体育教师由被动执行教学大纲向主动参与课程教材建设决策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初中、高中体育教材各仅一本,对教师如何把握、分布、选择以及教材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实践操作中急待解决的课题。
3、体育新课标的教学评价具有多元性
课程标准改变了原大纲的评价体系,强化了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功能。淡化甄别与选拔,重视综合评价。在新课程教学评价中,不仅关注学生体能的增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体育行为、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养成,也要重视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培养,以发挥体育教学评价的综合功能。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不仅注重结果性评价,而且重视过程的评价,以及充分考虑学生进度幅度和态度的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形成了以学生自我评价、互评和教师评价为一体的评价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盖棺式评价。新课程评价的特点,给教师实施学生体育成绩评价的设计和操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三、实施策略
从体育新课标与体育教学大纲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新课标与大纲主要突破表现为:课程目标的层次性,教学内容的选择性,评价体系的多元性,根据上述比较分析的结果,建议实施以下策略,仅供大家参考。
1、对体育新课程目标的实施策略
(1)合理安排目标
新课程目标的层次性的特征,决定了在落实中要合理分配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依据课程整体目标,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充分考虑目标的层次性、可接受性并合理的划分安排在各个学年及学期里。这些目标的划分都需要执教者个体去操作。这对于普通的教师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此,在施教前必须认真研究和落实领域目标以及水平目标。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工作量,而且是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作的如何将对后续的教学有直接的影响。
安排领域目标应全面考虑分布情况。要均匀的贯穿在在各个学年及学期里并适当的侧重某些领域目标。在水平目标的选则上,应根据难易程度考滤渐进的原则。如选择运动参与领域目标教学时,应先考虑落实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低级目标,再考虑安排如何科学锻炼方法的高级目标。使教学目标有秩序地逐步实现。
(2)兼顾五个学习领域目标
新课程五个学习领域目标不同。在落实各项学习目标时,各项目标要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课程规定了五个领域目标,而不同领域目标又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在特定教学实践中,在突出特定目标的同时要考虑兼顾发展其他目标。如在落实心理健康领域目标时,选择耐久跑教材的教学,就应兼顾运动技能领域和身体健康领域目标。通过耐久跑的教学,既可提高心肺功能,发展体能增强体质;又可学习掌握长跑的动作技术;还可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实现以某个目标为主兼顾其它目标的原则。
(3)情感领域目标与实践相结合
体育新课程增加了运动参与领域;心理健康领域;社会适应领域目标。实际这些都属于情感领域。这些学习领域并安排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内容。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领域也不例外,同样有理论知识内容。在实施这些目标时,一方面要加强理论课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知识、运动与健康的基本常识和运动与情感的关系等;另一方面要在实践课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运动特点,可将理论知识学习与运动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合理地搭配,理论联系实际,并不断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运动参与、心理和社会领域的大部分目标,只有安排在运动技能实践课中才能得以实现
2、对体育新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
(1)依据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体育各个项目都有不同的运动特点、运动方式和锻炼价值。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并根据不同的领域目标,去考虑恰当的选择教材以及其它教学资源的开发,确实选择有实用价值的并能为目标服务的教材。
(2)遵循实用性原则
认真研究体育教材,熟知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掌握显形和隐性因素。要掌握教材的特点、知识点和教育因素,提高驾御教材的能力,才能与教学目标"对号入座",选择教材时,还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充分考虑是否受学生欢迎和贴近生活,遵循实用原则,真正实现教材的价值和发挥教材选择的作用。
3对体育新课程评价多元化的实施策略
(1)加强过程评价
新课程的评价体系强调了过程评价。实施中必须将评价贯彻在教学过程始终。新课程加强了过程评价,评价的内容较多,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学习领域设计考核内容,制定考核方案,评价标准。并在平时加强评价数据的积累。从课堂参与态度、行为表现、技能提高等需随时进行评价,并投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为综合评定作好先前准备。
(2)注重前置性评价
新课程重视激励性、发展性评价,以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评价应加强前置性评价,注重对个体实施纵向比较评价,看进步幅度的提高,予以评价。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实现评价的激励性功能。
(3)评价形式多元化。
要改变过去教师为主体的评价形式,实现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加强学生自我评价、互评是新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改革。根据新课程评价多元化的特点,要认真研究自我评价,互评教师评价内容和标准的设计,尤其是运动性参与和情感领域,必须精心制定可观察、可操作的具体标准和评价量表。为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提供依据,这也是新课程教学评价环节中一个艰巨的任务。
纵上所述:体育新课标有别于体育教学大纲。课程目标的层次性,教学内容的选择性,评价体系的多元性是凸显的主要特征。由于以上的特征,决定实施新课程的对策。合理安排课程各领域目标、相互兼顾、全面落实,是对新课程目标的实施策略;依据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对号入座"、认真研究教材,加强针对性、以人为本,遵循实用性原则。是对新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激励性、发展性评价是新课程的评价原则;加强过程评价、注重前置性评价、多元评价形式是对体育新课程评价的实施策略。
H. 如何写课程纲要
这个问题的提出源于美国大学的教授,在上课的第一天都要分发给学生一个课程要点。这个课程要点就是课程纲要。美国的大学都要求教师和他们的学生共享课程纲要。
所谓“学科课程纲要”,就是指学科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学材(教材)编制的某学期、某门课程、体现课程元素、指导学生“学”与教师“教”的计划纲要。学科课程纲要与教案、教学进度表的主要区别在于,课程纲要完整地体现了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教案往往着重关注内容与方法,教学进度表主要包括教学时间与内容安排,都没有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基本元素。
当然目的很明确,让学生和老师都要清楚地知道以后的学习中要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评价和授课是一致的,教授有其课程的自主性,有切实可行的导向性。从教学的意义上说,有较强的目的性。所以,出于借鉴和学习的目的,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提升教学质量,我市也正在推行中小学教师必须高质量地编制所任学科的《学科课程纲要》。并且作为一个学科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功。旨在促进学科教师专业化成长。既有利于学科教师整体把握课程目标与内容,又有利于学科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需条件,也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框架,更有利于学校提升课程管理水平,使学科教师变经验型教学为专业化教学、变非理性教学为理性教学的必然要求。
所以,编制《学科课程纲要》也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回答3个问题的过程:1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学科定位是什么,整体目标,单元目标具体课时目标分别是什么?特别是没有自主评价权的学科教学,还要清楚统一测评时测什么,怎么测?),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学科教学突出的教学手段,方法方式有哪些?),3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设定什么样的跟踪监测方案,包括试题等)。
因此就要求必须把握好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这3个前提,否则《学科课程纲要》的编制设计就无从谈起。
由此编制《学科课程纲要》必须做到:1、熟悉课程标准2、熟悉所选教材3、明确测评方向(当地怎么测评,试题编制什么特点等)4、细化课时分配和课时目标5、分析学生特点,适当删减材料。
所以编制和完善《学科课程纲要》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作用。课程纲要是分发给学生的,应该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来编制设计,最好使用第二人称,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就是学习责任的承担者。同时明确每一课时学习的内容和作用(对自己的成长以及必须应对的测评比重等)。每个学期结束时,教师都要在一个学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和完善。
总之,一份编制质量高并被有效使用的课程纲要,如果使用中再结合多媒体等有效激趣活动,合理的组织活动,能够规范教师的教,指导学生的学,并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因而是一种低碳高效、规范教学行为、减轻不必要的学习负担、提高教与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当然,无可厚非的是,这种活动也需要交流,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进行统一和调整,最终保证测评的一致性,对应性,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否则,将容易陷入各行其是,造成教育教学中的高强度而不一定高效。
I. 课程纲要什么意思
课程纲要即课程大纲,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交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1、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叙述。
2、在教学方式方面,课程大纲重视知识的传承,重视较多的是科学的结论。
3、课程大纲关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相对较少。
课程纲要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J. 小学三或四年级体育教学大纲
你去查呀,查不到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