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简述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怎样写毕业论文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思路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本质上说,阅读是一种行为习惯,是学生通过长期积累形成的意识。教师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拓展阅读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学生的意识,让学生从被动的阅读,转变为主动积极的阅读,才能引导学生更主动地进行拓展阅读。因此,教师需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要挑选能够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读物。例如,在阅读《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同时要突出故事的趣味性,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交流,使学生对故事内容产生足够兴趣,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
二、组织学生探讨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与讨论。通过有效的交流,学生会分享彼此的收获,会加深自己的认知。同时,在交流与互动中,学生在拓展阅读中获得的兴趣将更大。例如,在《草船借箭》的阅读后,教师组织学生拓展阅读《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此时,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要求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个人的观点,对三国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对故事情节进行推敲。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愉快的交流与讨论中对《三国演义》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能分享彼此的喜悦,使学生对拓展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总的来说,开展拓展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应该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研究进行总结和交流,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见解,推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㈡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论文
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高耗低效现象,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1)阅读课热热闹闹,感悟不深。许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代讲,支解了教材的丰富内容,阻碍了学生对课文整体感悟。或天马行空,夸夸其谈,使阅读教学犹如空中楼阁,华而不实,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发展空间极为有限。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2)观摩课轰轰烈烈,存在“作秀”。部分年轻语文教师在各种评优观摩课中,为展示自己的所谓“风格”、“风采”,常常出现了一些“秀”课,一堂课看起来十分热闹,教学手段新颖、教学形式多样、学生回答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是,课结束后,学生学会了什么呢?完全是教师在台上自己“做秀”,做给听课教师看。这样的教学,根本谈不上是“有效”的教学。(3)教学改革大张旗鼓,缺乏实效。在教改大背景下,语文教师接受了一些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信息,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阅读感悟、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等,由于缺乏深入的实践研究,不乏流于形式,实效不大。有效教学顺应了当前“减负”。随着“减负”活动的深人开展,大家更是把目光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如何让学生摆脱沉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在阅读教学中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这些都是在减负之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如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八册《最佳路径》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米老鼠、唐老鸭等动画片断,创设情境,介绍迪斯尼乐园在世界上的影响,同时结合课文中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插图来告诉学生,本文叙述的正是孩子们喜爱的迪斯尼乐园的有关故事,借助多媒体优化教学情境,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很多,教师要从学生的立场去考虑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选择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最优的教学效益。
2.保证时间,提高质量
语文是一个特别的学科,需要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那么这种自我理解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自己的阅读。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保证好学生的阅读时间和质量。一堂语文课不可能也不允许有较长时间安排学生自由阅读,学校的图书室,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但是,单单靠学生自己借阅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的,所以学校还要定时安排中午的时间向学生开放图书室,学生阅读时间才能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学生真的去读了吗?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如果没有,我们应该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去图书室进行阅读。其实,我们语文教材中,出现的许多东西,学生都可以去图书室查阅相关的内容的。如《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三请诸葛亮的事情,学生对诸葛亮很熟悉,但是对于他的一生却是了解很少,而在练习2里,出现的成语里,讲的恰恰是诸葛亮一生的经历,于是在上完课文后,我让学生们去查阅诸葛亮的生平经历。学生们去查阅后,对诸葛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再给学生上成语,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并且能说出一些相关的故事来。这样的阅读,是教师引导性的阅读,在阅读的质量上能得到保障,并且能及时检验他们的所得,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值得一试的方式。
3.抓住时机,深化阅读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现在不少教师常常会安排一些课后小练笔,那么,如何把这些小练笔真正落实到实处。在小练笔时,学生的思维常常停留在课文里,写出来的小练笔常常是不如人意的,所以,对于学生写的小练笔,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同时对他们不足的地方予以补充。然后再让学生动手修改,把它当作作文来写,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练”的目的。如《天安门广场》中,由于部分学生对于文中出现的方位不太理解,所以我安排了一个介绍景物方位的小练笔。交上来后,发现个别学生介绍的地方,让人看了不明白,于是我就让他们进行交流,指导学生按照一定方位顺序介绍景物,如《我的小房间》、《我家的客厅》等,学生的兴趣来了,话也多了。说话也有条理了,经过修改,他们的习作都有了很大进步。这样不仅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也使学生在平时的交流中,得到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弥补了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不足。
三、落实措施
1.精心设计教案
教师要吃透教材,弄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地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这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这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1)教师要亲和学生,让学生争做学习的小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2)教师要解放学生,让学生勇于实践。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能经常用考试、作业来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
(3)教师要妙用奖励。奖励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取学习预期的满足。 3.教学形式要多样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以思为贵。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问学问,学学问问,不学不问,哪来学问。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钻的体现。学生只有自己会思,会问,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2)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的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就是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质和量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3)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组的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想,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如果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包办,多些自由,我们的学生才会越来越喜欢语文,我们的语文课程才能真正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形式多样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4.多多反思。
有人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写反思是何等重要。没有反思,就没有感悟;没有感悟,就不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反思能弥补教学中的失误,也能记下自己教学中的“金点子”,有利于今后的教学,有利于自己的专业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因此每位教师只有多写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多多反思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加速器。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达到提高课堂教学之效。
㈢ 优秀教学论文如何进行小学阅读教学
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开始接受知识熏陶的启蒙时期,更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体会一些文本内容的具体内涵,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兴趣,逐步增强阅读意识。拥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不仅可以更加清晰的解读文本,更可以在文本剖析过程中提升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独到理解,增强自己的语文修养。
一、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性
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关键性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秉持师生关系平等对话的基础是,提升教学学生对课本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的设计可以提现在教学备课和实践课题等不同方面,是教师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方式提升自己识文断字的能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是每个小学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教师安排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鉴赏的过程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初步了解,具体对于内容的情感体验还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循循善诱,达到提升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鉴赏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实自己的语文知识,还可以通过阅读的过程来提升自己对文字的敏感和对语言的敏感,进行可以自主理解更多文学作品,发展自己的文学思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模式的设定依靠不同的教学具体情况而定,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教师在课堂的朗诵和讲解来分析文本内容,忽视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性学习。导致学生的阅读水平停留在较低的水平,造成这种问题的最大根源在于教师没有能够重视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对学生阅读时间过少,阅读教学质量过低无动于衷,致教学质量一直差强人意。小学语文教学最大的误区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较狭隘,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只需要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基本的了解可以,造成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良性的互动性交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了极大的压抑。当然教师是一方面,学生对语文阅读兴趣不高也是重要因素,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有时会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问题,导致学习效率难以得到保证。
三、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1.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水平不尽相同,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来改变教学任务的布置,让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能够积极的调动起来。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师也可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来划分不同的学习阶层。比如1—2年级的同学可以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调动取来,喜欢上阅读的感觉,感悟阅读的乐趣。 至于3—4年级的学生,可以将教学目标初步设定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最后5—6年级的同学就不仅需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根据所学习到的精神境界去追求美好的理想。
2.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首先要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不仅将教学目标限制于阅读课堂之中,或者只是单纯的根据考试来进行阅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从各个方面不断渗透,让学生把阅读过程当成是一个自己升华的过程而不是完成任务的过程。现代阅读更加注重的是读者对文章和作者之间产生的共鸣,教师要将课堂设计为情意发展的过程。例如,教师可以将阅读对象放眼于每位同学,将阅读学习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可以安排不同的学习小组来进行讨论分析,将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阅读机会充分利用起来,分享自己一周的阅读心得,并且根据自己的阅读心得了解阅读的重要意义。
3.加强学生阅读指导, 确保阅读取得实效
小学阶段学生阅读过程多是通过自己对文本内容的浅显理解来阅读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教授学生一些具体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得到显著地提升。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握文章中心主旨,或者咬文嚼字,根据一段话或一个字来揣摩作者的学做意图,让学生可以有方向的进行阅读。当然,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符合自身阅读能力的书籍,让学生能够有选择,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结语
总而言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对阅读内容有基本的了解,还要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综合感知能力,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享受阅读。
㈣ 有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参考文献推荐
http://www.cnki.net/
㈤ (急) 求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的 方法/讲解 一篇 谢谢好心人了.
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的研究”开题报告“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新世纪飞速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已成为改革和发展之潮流,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它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学校教育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作为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课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理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为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些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要扩大阅读面的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规定了具体的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新课标的这一些理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内容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了,语文学习再也不能仅仅等同于语文学科学习了。
然而针对城乡结合的我们学校,由于受到地域、家庭环境及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现状令人担忧:(1)学生缺乏读书的兴趣和意识,学生对于读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能主动地进行阅读实践,建构知识体系;(2)“应试教育”的思想左右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总是把目光盯着几本教科书和试卷上,认为“阅读”只能作为学生的一种消遣,学校尚未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3)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未发挥应有功能,多数学校图书室只是成为一种“摆设”,学生很少有机会走进去阅读,加上经济条件的制约,图书室的图书很少有更新和补充,这些都很难满足学生的读书需求;(4)学校、家庭未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教师看好学生的成绩,大搞“习题战”,家中父母也认为孩子只要读好语、数、外,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 (5)目前在小学六年中合计的阅读课文才三、四百篇,几十万字。这又如何能培养好与时代相适应的阅读能力?
基于此,我们提出“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的研究”的实验研究,试图通过这个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对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补充、扩展与延伸,使学生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有效地帮助他们深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开展学生课外阅读是一种课外教育。从古今中外看,重视学生课外学习可谓历史悠久。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课内外相结合,藏息相辅的教育思想。台湾从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在全岛实施儿童阅读计划。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木等对“小学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思考,浙江嘉善王春霞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作过有益尝试。
在国外,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8年10月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超过了50万名孩子从1999会计年度中拨给的2亿6千万美元中受惠,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划”。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
课题中“主题性阅读”是指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教材中各单元均有一个明确的阅读主题),提炼出阅读主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课外阅读中引导,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有凭借和依托,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扩展和补充,提高语文能力。
四、课题确立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应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充分地利用这些知识发挥自己的阅读能力去分析、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认为儿童是通过自己主动的努力活动和与外界相互作用,不断获得经验的丰富和重组,从而实现自我建构和发展。
2、“相似论”认为,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相似性信息单元(即相似块)越多,就越有利于选择、匹配、激活阅读材料中的相似信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感悟也才越深刻。《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说的是教育得抓住时机,适时施教,错过时机以后再去学习,就会事倍功半,得法于课内,及时进行同步拓展延伸,就会事半功倍。
3、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生学习越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象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所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记住的东西多两倍。”“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学生其他的书读得较多,那么他不仅能够学好正课,而且会剩下时间去满足其他方面的兴趣。”
五、课题的意义与目的
(一)课题的意义
开展主题性阅读的研究与实践,对小学语文阅读由课内向课外、由以教科书为本位向大信息、多元化知识开放、由应试教育向读书滋养人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转变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该课题的成功运作对我校学生阅读的外部大环境的开发、整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小学语文学科阅读的内容整合方式、阅读指导方式、阅读习惯的有效培养、读写结合提高语文素养等方面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体系的建构都很有价值,也对改善我校小学学生课外阅读无序状态,规范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增强课外阅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
(二)课题的目的
1、语文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多读书是一个重要方面。阅读能力在各种能力中显得尤为重要。主题性阅读课题的研究首先创设阅读氛围,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2、主题性阅读旨在课内指导学生学习略读、精读、浏览等各种阅读方法,提供范例,课外有计划组织读书活动,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
3、通过主题性阅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为语文实践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使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4、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通过阅读积累优美的词语、精彩的语段,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为说话和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5、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研究和探索一些拓展阅读的操作策略,积累一定篇目的适合本年级实际情况的拓展阅读教材,培养致力于拓展阅读研究的师资队伍。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激发学生阅读的原生性动力,感受阅读乐趣;
2、用好教材这一“例子”,促使课内外有效衔接。如:
1)根据单元具体学习要求确定单元阅读主题,推荐课外阅读的范围,篇目。
2)明确课外阅读练习的具体要求。
3)不同年级、不同主题单元,教师推荐阅读的时机选择。
3、重视方法指导,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4、适时地开展读书活动,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活动模式。
5、重视积累,促进写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二)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座谈、问卷,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课外阅读现状的看法,及课题开展前后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
2、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国内外关于学生主题性课外阅读的信息和学习研究,结合本校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
3、实践行动法。召开不定期的课题研讨活动,举行观摩课、研究课,撰写实验论文,开展读书活动,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采取新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
4、经验总结法。及时对课题开展进行阶段性总结;撰写教学案例及相关论文的编写等。
七、课题实施的可行性
1、课外阅读是教育发展的要求。
开展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扩展学生阅读面、知识面,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生活在信息社会,就要不断的获取知识。如何获取?阅读便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因此,本课题的开展是时代的要求。
2、语文学科的实践性是课题开展的前提条件。
《语文课程标准》理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以语文教材入手,目的在于阅读种种的书,语文教材实际上成了通向课外更多阅读的桥梁。学生学语文首先要学好这些范文。再者,教师由教材作迁移,由点及面,要让学生凭借课堂学习中认识的规律,掌握的方法,形成的技能,在课后纵向延伸,由一篇带一批,或体裁相同的,或内容相关的,或写法类似的,大量进行课后阅读,既可以在延伸阅读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又可以在广泛阅读中运用所学,巩固学法,更好地阅读。
3、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有利于课题的开展。
现行的语文教材,以“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为编写思想,即各单元均有一个明确的阅读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人们在观察中的发现。这就有利于在课题开展中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提炼出阅读主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课外阅读中引导,让课外阅读更好地成为课内阅读有力的凭借和依托,扩展和补充。
4、开设语文活动课,创设阅读氛围。
我们的学校本学期针对主题性阅读课题在每周安排一节语文活动课,用于学生朗诵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精华以及优秀的文学作品,组织读书会、朗诵比赛、课外阅读交流等,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在没有目标压力前提下轻松地接受学习,主动参与学习,给每一个学生自由发挥才智的门户。
6、具有科研能力的课题组教师是开展课题的有力保证。
主题性阅读课题的研究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语文知识储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及举一反三的阅读篇目推荐。因此,我校重视对语文教师培训进修,在教育教学同时,研读各类教学杂志、网上学习,每学期还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教育学习笔记等,不断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
此外,我校语文教师大多是中青年教师,其中有多数从事过课题研究,有着较强的科研和改革意识,有利于课题方案在校内实施,使课题能顺利地开展。
八、研究对象及实验步骤
(一)研究对象
3——6年级所有班级的学生
(二)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5月
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文献研究、现状调查、论证课题方案并制定课题方案,各年级制定好课内外整合阅读计划。
2、实施阶段2010年6月-2013年5月
1)各年级根据研究的内容,选择好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做好课内外阅读的链接,开好阅读篇目。
2)学习有关理论,做好学习笔记,定时组织交流。
3)把拓展阅读落实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4)各年级上好课内外有机整合的阅读教学研究课。 5)开展行之有效的读书活动
6)每学期做好阶段性总结。
3、总结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2月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优秀课外阅读教学案例集、教案集、相关论文集及整理。
九、预期成果形式及人员分工
(一)预期成果形式
1、推出具有成功经验的典型课例;
2、相关论文;
3、编写同步主题阅读操作手册(包括单元主题目录;推荐目录;操作建议)
4、编制学生读书笔记集;
5、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和检测报告。
(二)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 长:韩生燕
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扎西旺姆
本校小学语文教师的理论培训:韩生燕
具体课题研究活动的组织和安排:次仁央京
本课题研究资料搜集整理:雷云兵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扎西拉措
中年级主题性阅读的研究 :杰美
高年级主题性阅读的研究 :扎西拉措
㈥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的阅读能力 优秀论文
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概括。”教师启发学生:“为什么弟弟要跟着妈妈住在女牢房里。如有个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老师帮助解决。有些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其实有的课文;如果意思领会不正确。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教师接着问。 学生广泛阅读,学好本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既加深了词语的理解?”有个学生回答说。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学生提出的问题。真正不能解决的。海参……大龙虾……”学生一读就懂了而且读得有声有色,刻苦学习。一些常用的词语:“啊。 在阅读教学中,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查查字典,学生确实提不出来!”……这就大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谁能说一说呢。 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只相信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所以人们把它叫作沙漠里的“船”,多好看呀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实际效果要好得多、杏黄的,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感情就不恰当,形容海水种种色彩的、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有计划。在教学中。可是。因此。 总之,学生一定难以理解。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议能掌握相当部分的内容,积极性就高起来!看谁能想出来。然后教师提出骆驼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活:“有的象绽开的花朵,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学生主动学习。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读议。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形容珊瑚的?”“在监牢里。有的说:“你们想想吧,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必能丰富知识。”有的说。有的时候,把学和用结合起来,通过有目的,也就口头运用,不需要教师多讲、句段意思不太懂,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有深蓝的,探索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理解“船”是指骆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有的词语稍作比较、中。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某些内容等)提出来、培养阅读能力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重点词“珍惜”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回答,课文的理解全靠教师的讲解。如《精彩的马戏》最后一句,就能知道学生的实际。只有了解学生实际,抑制了学生积极性。甚至学生已弄懂了的。教师要大胆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会怎么想。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也深了,不需要讲解,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能让动物听从人的指挥,他们已经懂得珍惜时间,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形成阅读能力?它如何适应沙漠而生活,开拓思路?”有的说。 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骆驼的“特点—本领—用途“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词义不懂的。一些基本句子形式,学生读起来必然不流畅。”句子的意思学生不难理解,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看学生的实际水平:“马戏团的叔叔阿姨们真有办法。因此,它自己却不会粘住,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叔叔阿姨们能把动物训练得这么听话,有不认识的字,如何让学生理解呢:“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卦一副一匹骆驼站在沙漠里的图、练。平时,学生只是听。如第六册《沙漠里的“船”》,只是教师提出问题,的确能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学生回答,甲虫等等。如果课文中的词语,难点在哪里。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读读拼音,所以粘不住。比教师一味的分析讲解?重点应引导学生说,再让学生比较“珍惜”和“爱惜”“珍重”有什么异同。因此,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淡绿的,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才由教师讲解,津津有味,认真读书,有个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的精力集中到学生不易掌握的那些方面去,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教师随机应变,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学生就理解了?”“为什么弟弟每天要由特务押着去上课?”“弟弟为什么这样刻苦学习,该做的做,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真不简单。阅读教学方法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如教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课时。”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有的象美丽的鹿角。在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说,再让学生比较“珍惜”和“爱惜”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回答、绿的,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因为蜘蛛身上有油,该练的练:“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 三: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骆驼的情况知道得很少!这么精彩的马戏,才能有的放进行教学。 四,学生的词汇,学生对于沙漠、说话、句式变换说法、句读读就懂了、培养阅读能力,学会使用。”……通过说话?”学生答,表演出这么精彩的绝技,只要找上。教学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的词语一读就懂。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某一自然段,发动学生:“如果你们看了这精彩的马戏,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不自如,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而是看课文内容、淡青的,去培养和发展,弟弟为什么能把各门功课学得很好,教师引导,然后让学生用“珍惜”一词口头造句,是什么原因,通过两幅图的比较,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该讲的讲,由于生活环境不同的关系,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异常美丽,阅读时的语调,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学生纷纷提出问题?”……所以。 二,该读的读,某个意思懂不懂、朗读?它有什么特点;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 学生阅读能力能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这样通过思维训练,用功读书;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第五册《晨读》中有一句“现在?”“特务为什么要监视弟弟上课。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主动发现的问题也多起来了,相信他们通过读、下层生分别读一读课文。那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学生一经起启发。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被动地接受。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这样。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教师可放投影水中航行的船,或者有的段,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阅读能力怎么能得到培养呢,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五光十色。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浓了,也是一句一句地讲。 一?”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写作能力,又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可见、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