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数学写教案步骤

小学数学写教案步骤

发布时间:2021-02-14 06:58:54

A.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这一节课所讲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就是这节课讲完后你要达到的目的,列版:让学生熟练权掌握(.... )能根据(...)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一般是本节课的概念性知识)
难点:(一般是本节课根据概念性知识来解决问题之类)
四:教学过程:(这一部分要分细一点)
1.创设情景,课堂导入:(方法自己选择或设计)
2.进入新课(或复习课)
3.根据教学内容而定,
4.课堂小结.
5.随堂练习.
6.总结.
五.作业安排.

B. 写小学教案的步骤是什么

首先要吃透教材抄,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明白,读懂参考教学用书很重要.
其次要备学生、备课文、备自己,有教学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C.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教学中难点;
教具;
教学过程:说说你整个课堂要进行的活动
教后评
板书设计

D. 怎么编写小学数学教案想要一个模版作参考,学习一下,为以后做老师打基础。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
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交流空间



设 教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玩做椅子游戏,谁想来?(教师在教室前面准备好5把椅子) 6个小朋友玩做椅子游戏,其他同学观察结果。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验 (一)认识多少
1、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2、提问:椅子为什么不够啦?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的图,提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二)认识同样多
1、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游戏中学到知识,真棒!现在老师又拿来一把椅子,我们再来做一次游戏,怎么样?
2、这一次的结果怎么样?

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图,提问:小朋友和椅子怎么样?(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讨论,知道有6个小朋友,5把椅子,小朋友多,椅子少。
学生全班交流,说出小朋友比椅子多,椅子比小朋友少。

6个小朋友接着做游戏,其他学生观察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得出这回都有座位了。
全班交流,小朋友和椅子同样多 两次游戏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用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教师提出要求:摆黄色的花片要与红色的花片同样多。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出示水果图,提问: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动手摆,动口说。

学生观察水果图,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动口说,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画比较多少,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反思:学生接受起来较容易。但学生表述起来谁比谁多比较困难。

第二课时:高矮、长短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交流空间



设 情境引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

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师生比高矮这一活动,即贴进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验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认识高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认识长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用 1、实践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2、完成“练一练”
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
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第3题:
(1)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
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谁个子矮?为什么?
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

几名学生到前面进行排队活动,然后大家一起来交流和讨论排队的情况。

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全班交流。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自由回答。

持怀疑态度的学生可亲自验证。

学生直接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排队的实践活动,即能帮助学生体会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一练中的题目,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反思:学生接受起来较容易。大部分学生能表述谁比谁长。

第三课时:大小、轻重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学习方式:观察讨论、亲自体验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交流空间



设 出示两幅情景图,提问;谁大?谁小?谁轻、谁重? 观察画面,全班交流。 通过观察情景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大小轻重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验 (1) 教师拿出1个苹果和1个羽毛球,提问:谁轻?谁重?

2、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亲自体验一下轻和重的感觉。

3、教师拿出一听较小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面包。
(1)猜一猜,谁轻?谁重?
(2)把饮料和面包放在天平上。
(3)让学生用手掂一掂。

4、出示两幅天平图。
提问:
(1)你发现了什么?天平两端一样高,说明了什么?
(2)一个菠萝和一个梨,哪个轻?哪个重?
(3)把一个菠萝和一个梨放在天平上进行验证。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轮流用手掂苹果和羽毛球。

学生猜测。

学生仔细观察,知道饮料重面包轻。
学生轮流掂饮料和面包的轻重。

学生观察图,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尝试推理,各抒已见。

学生仔细观察天平两端,怎么样 ?讨论:说明什么?尝试简单推理验证。 关于轻重的内容,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相对少一些,让学生经历猜一猜、掂一掂 ,然后在天平上看一看这一过程,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亲自体验,为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创造了有利的空间。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交流,培养了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




用 完成“练一练”的内容
第1题:出示水果图,提问:西瓜、菠萝和桔子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第2题:出示天平图:提问:一双鞋和两个本哪个重?一只鞋和一个本哪个重?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重的做记号。
第3题:出示两幅天平图,提问:肥皂、牙膏和香波谁最重?谁最轻?
请你给最重的涂红色,最轻的涂黄色。

第4题:出示两幅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比较?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全班交流
学生在书上做记号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在书上涂色。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记号,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

本题的两幅图反映的是同一件事,教师在指导学生看懂题目后,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理念。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进行比较,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反思:学生接受起来较容易。课上让学生用实物亲身感受轻重、大小的概念,效果较好。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

E. 如何写小学数学教案

写教案的目的是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材,备出教学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利于教师更好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但我们现在写教案,成了落实执行教研部和校长指示和部署的一种技术行为、操作行为,教师并非主体。因此出现“照猫画虎”和“照方抓药”的现象,造成教案的“一刀切”、格式化、形式主义,给老师造成了繁重的负担,教案成了教师写完放在一边等待检查的作业,缺少实用性和价值。背课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但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怎样上课应遵循课程标准,由教师独立决定,因此教案是教师上课前的教学设计,应具有实用性,真正能指导、帮助教师的课堂教学,我通过几年的一线教学,认为教案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形式上:不拘一格,写自主式教案,自己能懂就行,对自己有用处就行,这是充满自尊、个性和创造性的东西,是教师本人智慧的结晶,应给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因为每单元的教学内容不同,搞一刀切的格式化会束缚教师的思维,失去其实用的作用。
2、内容上:除了要掌握教学目的,培养目标,设计出教学过程外,还应提练确定出对学生的某种知识点的能力培养,如:改病句、缩句、扩句等,做到备教材的同时要备学生,而这些内容没有字数和格式的要求,可以是提纲契领式,也可以是详略得当式等,不一定非要写在固定的拟好的教案本上,教案是给教师用的,而不是给别人看的,其目的在于指导教学,教师可以独立设计、使用它,我认为在教科书上圈点、设计标注,直接在书上写教案最能发挥教案的实用性,教师打开书,精美的教学设计,清晰的教学环节跃然纸上,跳动于脑海心间,
增加了老师的教学兴趣和教学激情,相信定会事半功倍的发挥教案的作用,使教师水平有了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人。
对教学效果的把握不是通过两本字迹工整、形式美观的教案来体现的,可以通过听课、询问等多种方式来检查考核,所以应允许老师写自主式、实用式教案,可以根据教材写情境设计方案、写教学过程的几个关键点、写能统领教学过程的几个关键问题及处理方案、写有特色的作业等,总之,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为了需要而写,教案是写给自己的,怎样使用起来便于教学就怎样写。
首先写教学目标,现在是课改阶段上课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然后分析教材:重点和难点
三 教具
四 教学方法
五 教学过程,可分详案和简案,详案要设想每句话怎么讲比较麻烦,简案只要写一下时间安排,和每部分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
六 板书提纲
七 教学反馈
这样的教案就比较完整,也能及时地总结问题。
我认为写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确立教学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万不能小看了这部分,否则上课就会漫无目的,效果比较差。

F. 小学数学教案流程图怎样写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 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学具准备】

每组都有相应数量的盒子、铅笔、书。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引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上课之前,先做个小游戏:老师这里准备了4把椅子,请5个同学上来,谁愿来?(学生上来后)

师:听清要求 ,老师说开始以后,请你们5个都坐在椅子上,每个人必须都坐下,好吗?(好)。这时教师面向全体,背对那5个人。

师:开始。

师:都坐下了吗?

生:坐下了。

师:我没有看到他们坐的情况,但是我敢肯定地说:“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我说得对吗?

生:对!

师:老师为什么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呢?道理是什么?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下面我们开始上课,可以吗?

【点评】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抢椅子”游戏开始,让学生初步体验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使学生明确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做了铺垫。

二、通过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出示题目:有3枝铅笔,2个盒子,把3枝铅笔放进2个盒子里,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师:请同学们实际放放看,谁来展示一下你摆放的情况?(指名摆)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师板书各种情况 (3,0) (2,1)

【点评】此处设计教师注意了从最简单的数据开始摆放,有利于学生观察、理解,有利于调动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师:5个人坐在4把椅子上,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3支笔放进2个盒子里呢?

生: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笔?

是:是这样吗?谁还有这样的发现,再说一说。

师:那么,把4枝铅笔放进3个盒子里,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请同学们实际放放看。(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摆放的情况?(指名摆)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师板书各种情况。

(4,0,0)

(3,1,0)

(2,2,0)

(2,1,1),

师:还有不同的放法吗?

生:没有了。

师:你能发现什么?

生: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师:“总有”是什么意思?

生:一定有

师:“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

生:不少于两只,可能是2枝,也可能是多于2枝?

师:就是不能少于2枝。(通过操作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

师:把3枝笔放进2个盒子里,和把4枝笔饭放进3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这是我们通过实际操作现了这个结论。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结论呢?

学生思考——组内交流——汇报

师:哪一组同学能把你们的想法汇报一下?

组1生:我们发现如果每个盒子里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的1枝不管放进哪一个盒子里,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师:你能结合操作给大家演示一遍吗?(学生操作演示)

师:同学们自己说说看,同位之间边演示边说一说好吗?

师:这种分法,实际就是先怎么分的?

生众:平均分

师:为什么要先平均分?(组织学生讨论)

生1:要想发现存在着“总有一个盒子里一定至少有2枝”,先平均分,余下1枝,不管放在那个盒子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盒子里一定至少有2枝”。

生2:这样分,只分一次就能确定总有一个盒子至少有几枝笔了?

师:同意吗?那么把5枝笔放进4个盒子里呢?(可以结合操作,说一说)

师:哪位同学能把你的想法汇报一下,

生:(一边演示一边说)5枝铅笔放在4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师:把6枝笔放进5个盒子里呢?还用摆吗?

生:6枝铅笔放在5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师:把7枝笔放进6个盒子里呢?

把8枝笔放进7个盒子里呢?

把9枝笔放进8个盒子里呢?……



你发现什么?

生1:笔的枝数比盒子数多1,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师:你的发现和他一样吗?(一样)你们太了不起了!同桌互相说一遍。

【点评】教师关注了“抽屉原理”的最基本原理,物体个数必须要多于抽屉个数,化繁为简,此处确实有必要提领出来进行教学。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只要放的铅笔数盒数多1,总有一个盒里至少放进2支。通过教师组织开展的扎实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学的有兴趣,发展了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2.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5只鸽子飞回4个鸽笼,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笼里,为什么?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 自主探究)

(2)交流、说理活动。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

生1:如果一个鸽笼里飞进一只鸽子,最多飞进4只鸽子,还剩一只,要飞进其中的一个鸽笼里。不管怎么飞,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笼里。

生2:我们也是这样想的。

生3:把5只鸽子平均分到4个笼子里,每个笼子1只,剩下1只,放到任何一个笼子里,就能保证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同一个笼里。

生4:可以用5÷4=1……1,余下的1只,飞到任何一个鸽笼里都能保证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一个个笼里,所以,“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同一个笼里”的结论是正确的。

师:许多同学没有再摆学具,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用的什么方法?

生:用平均分的方法,就能说明存在“总有一个鸽笼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一个个笼里”。

师:同意吗?(生:同意)老师把这位同学说的算式写下来,(板书:5÷4=1……1)

师:同位之间再说一说,对这种方法的理解。

师:现在谁能说说你对“总有一个鸽笼里至少飞进2只鸽子的理解”

生:我们发现这是必然存在的一个现象,不管鸽子怎样飞回鸽笼,一定会有一个鸽笼里至少有2只鸽子。

师:同学们都有这个发现吗?

生众:发现了。

师:同学们非常了不起,善于运用观察、分析、思考、推理、证明的方法研究问题,得出结论。同学们的思维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许多,那么让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问题。

(二)教学例2

1.出示题目: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把7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把9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师巡视了解各种情况)

2.学生汇报。

生1: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如果每个抽屉里先放2本,还剩1本,这本书不管放到哪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

板书:5本 2个 2本…… 余1本 (总有一个抽屉里至有3本书)

7本 2个 3本…… 余1本(总有一个抽屉里至有4本书)

9本 2个 4本…… 余1本(总有一个抽屉里至有5本书)

师:2本、3本、4本是怎么得到的?生答完成除法算式。

5÷2=2本……1本(商加1)

7÷2=3本……1本(商加1)

9÷2=4本……1本(商加1)

师:观察板书你能发现什么?

生1:“总有一个抽屉里的至少有2本”只要用 “商+ 1”就可以得到。

师:如果把5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生:“总有一个抽屉里的至少有3本”只要用5÷3=1本……2本,用“商+ 2”就可以了。

生:不同意!先把5本书平均分放到3个抽屉里,每个抽屉里先放1本,还剩2本,这2本书再平均分,不管分到哪两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不是3本书。

师:到底是“商+1”还是“商+余数”呢?谁的结论对呢?在小组里进行研究、讨论。

交流、说理活动:

生1:我们组通过讨论并且实际分了分,结论是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不是3本书。

生2:把5本书平均分放到3个抽屉里,每个抽屉里先放1本,余下的2本可以在2个抽屉里再各放1本,结论是“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

生3∶我们组的结论是5本书平均分放到3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用“商加1”就可以了,不是“商加2”。

师: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吧?那么怎样才能够确定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个物体呢?

生4:如果书的本数是奇数,用书的本数除以抽屉数,再用所得的商加1,就会发现“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商加1本书”了。

师:同学们同意吧?

师: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又称“鸽笼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也称为“鸽巢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抽屉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
3.解决问题。71页第3题。(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小结:经过刚才的探索研究,我们经历了一个很不简单的思维过程,我们获得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好办法,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个小游戏。

【点评】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抓住了假设法最核心的思路就是用“有余数除法” 形式表示出来,使学生学生借助直观,很好的理解了如果把书尽量多地“平均分”给各个抽屉里,看每个抽屉里能分到多少本书,余下的书不管放到哪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比平均分得的书的本数多1本。特别是对“某个抽屉至少有书的本数”是除法算式中的商加“1”, 而不是商加“余数”,教师适时挑出针对性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了“抽屉原理”。

三、应用原理解决问题

师:我这里有一副扑克牌,去掉了两张王牌,还剩52张,我请五位同学每人任意抽1张,听清要求,不要让别人看到你抽的是什么牌。请大家猜测一下,同种花色的至少有几张?为什么?

生:2张/因为5÷4=1…1

师:先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测:举牌验证。

师:如有3张同花色的,符合你们的猜测吗?

师:如果9个人每一个人抽一张呢?

生:至少有3张牌是同一花色,因为9÷4=2…1

G. 写教案要几个步骤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H.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什么写 哪些步骤我是知道的,我之前都是在教初中的,现在要教小学了 拿课本五颜六色

教学设计的抄基本环节包括: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教程有:情景引入、新知探究、交流小节、练习应用、巩固提高,归纳总结,布置作业等。每一个环节都要设计好才是一篇好的教学设计。

I. 写小学数学教案应分几个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板书 课后反思

J. 小学数学的教案怎么写

放轻松点,你不妨可以先去看一下其他老师怎么开课,再向他们讨教经验,也可以多准备一些资料.总是,不要太紧张,要注重课堂互动.一定可以的,加油吧!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写教案步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