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如何培养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自信心
体育游戏是按照一定目的和规则而进行的一项有组织的、有意义体育活动。具有文娱性、智力性。能够激起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熏陶情操。开发智力,增强体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
一、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游戏可以激起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体育游戏具有文娱的特性,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把那些需难度较大技术动作设计成游戏的方式加强练习,可激起学生的兴趣,收到较好的练习效果。
2、体育游戏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难度较大的体育活动常常会给局部学生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呈现惧怕、焦虑等心理。利用体育游戏教学能够很好地化解这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在很放松的心态下进行体育锻炼,很好地减少学生对运动的恐惧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体育游戏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体育游戏常常会以集体分组的方式进行,每个学生都是集体中的一分子。每一个人都以为本小组争光为荣,为本小组失利而遗憾。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可以最大限度地培育学生的自律行为。体育游戏中个人和集体的配合之中能够培育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团队的凝聚力。
二、体育游戏中小学生自信心不足分析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年龄越小的学生,身体活动的能力就越是他的一切行为的基础,因此,小学生对自己身体活动能力的接受和肯定程度对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那些身体活动能力较强、能够独立完成多种体育活动的学生,往往会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对于生活中所遇到的其他问题的解决也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而且行动积极、主动。相反,那些动作迟钝、身体活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就常常会遭受失败。因而他们也常常会产生否定的"自我"倾向,表现为缺乏自尊和自信,行动消极、被动和退缩,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例一、 在平衡练习时,大多数学生都很大胆地在平衡木上行走,轮到自信心弱的同学时,他死活不肯上去,小手紧紧 攥住老师的衣服,小脸憋得通红,差点哭出来。
例二 在体育活动"猫捉老鼠"时,老师邀请学生扮演老鼠,有的同学因为个子矮小不愿意参加,因此在活动中 也常常处于被动状态。
例三 玩攀登架时,总是有几名学生磨磨蹭蹭,有意回避老师,落在最后。
㈡ 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小学作为教育的初级阶段,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时期。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习惯和行为都还没有定型,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得到发展,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然而,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融入心理素质教育,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不断总结。
一、利用成功体验增强学生自信心
每一个小学生在体能方面有着一定的长处,在体育活动训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的自信心就能够得到增强。例如,有的学生体能好,可以让他参加跑步,有的学生弹跳能力好,可以让他参加跳高和跳远等等,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发挥自身优势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激励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也能够树立成功的坚定信念。
二、利用榜样激励增强学生自我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容易模仿自己崇拜的偶像,他们的偶像不仅仅来自于明星,还来自于身边的人。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崇拜明星和身边人的特点,在班级中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举例说明某位同学是如何克服困难赢得比赛的,某位运动员是如何坚持训练,获得荣耀等等,可以激励学生在枯燥无味的运动中克服困难,增强自我意识。
三、利用集体运动促进学生人际交往
调适人际关系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体育教学中有很多运动项目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增进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引导学生学会调适人际关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小组比赛各种球类运动、接力赛跑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但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调适人际关系,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适时给他人一个积极的评价,增进友谊;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别人意见,了解他人内心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好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此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个性差异,为不同学生制定发展目标,打造由简单到困难的运动模式,让学生能够增强抗挫折的能力,不断实现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升。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发挥运动健身健心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
㈢ 如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这个是个长远的事
不是单一体育活动就行的
但可以慢慢锻炼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坚强的信息
这也是很有帮助的
㈣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培养学生的成功感
兴趣是人们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的内在动力。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有兴趣作支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否则活动的效率则难以提高。反之,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上课时注意力就会分散,更谈不上主动积极地锻炼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决定他学习的效果,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的前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我们必须在教学中采用设置疑问、多样的教学方法、游戏的竞赛活动、激励性的评价等多种手段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性。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爱学、乐学。这样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且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什么样的乐趣是我们体育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兴趣
设疑,即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教学的内容变成问题,使之成为一种诱因,把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从而成为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来解决当前的任务,同时使已形成的学习兴趣得到巩固和加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并且自己通过亲身体验把问题解决。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智力的飞跃。如在上短跑课时,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跑步时的步幅与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等等一系列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比只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更好得多。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要让学生感兴趣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颖、独特、富有个性的体育教法,将会对学生的体育课兴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应该不断地给学生新的、有趣的,系统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以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从而提高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小学四年级课,内容是身体基本活动和武术,将一组过桩、独木桥、爬竿、过软梯等和武术中的拳术、棍术组合起来,编成“上花果山”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边学边练,边唱边模仿,使学生在想象中既学会了动作,又体验了克服困难的精神,师生关系和睦,教学充满乐趣。又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又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样在跳绳、篮球、游戏练习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或自己组织。给学生1-2分钟时间去发挥各自的才能或让他们自己分组。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三、通过游戏竞赛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多利用游戏练习,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投沙包练习中,我们先让学生练习投自己折的“纸飞机”游戏,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并以游戏中领会了技术要领,体验蹬腿、收腹、挥臂,顺利地掌握了技术动作。又如在上短跑教学中,我们多利用“迎面接力赛”“50米往返接力”“障碍跑”等。又如,“大鱼网”的游戏,学生初做会觉得有意思,再做就开始觉得单调,有些乏味,不再吸引他们。为此,我把游戏改为“聪明的小鱼”,再精心设计场地。创设了“大海”的景象,跳箱作“礁石”,垫子作小鱼的家,还有水草,鱼网,老师当渔夫,学生是大海里自由自在的小鱼,并在游戏中启发他们通过大家的智慧,如何不被渔夫抓住,如何去救被抓住的小鱼。再加上老师的表情动作,会给儿童带来一定的情绪色彩。虽然这是一个奔跑游戏,有一定强度,但在游戏中,他们的表情却是兴奋、欢快的,忘记了疲劳,连一些平时不好动的学生都要求:“我们再做一次吧!”练习形式活了,气氛也活了,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收获甚多,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自学性,发展了创造能力,从而达到“我想学”、“我要学”、“我会学”、“我爱学”。
四、教学中要常用激励方式来提高练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气可鼓不可泄,鼓气,就是激励,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发现他们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荣誉感,自信心。如教师布置学生跳高:“你们必须给我跳过去,跳不过去的要受罚!”学生听了心里不舒服,带着顾虑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如果换成勉励式布置:“同学们要大胆地练习,跳不过去没关系,我再继续教你们。”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有某些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的,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过失的,批评要适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动机和行为。这样学生就会大胆练习,认真练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五、体育活动课的选择要注重学生的兴趣
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的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兴趣和养成锻炼的习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为更好地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㈤ 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举办一个学生跳蚤市场、把自己不用的东西拿出来交换、或等买主、培养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㈥ 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乐趣
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几点做法:
(一)十足的信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动力
学生学习信心不足,自卑心重,怀疑自己学习替力,这样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抽取某校 1 8 个班部分学生名单留给学校,并说他们都是“天才”的学生。8 个月后,他来该校复试,结果他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增长很快,求知欲旺盛,差生也表现非常实壮。事实上名单是随机抽取的,学生并非“天才”。罗森塔尔通过自己“真实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坚定了他们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爱护、信任下,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这一效应十分有力说明,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信任并施以关注和爱的情感,使他们得到重视即使各方面条件比较差,信心不足的学生也能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我在这一年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三个方法:
1、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气可鼓不可泄,鼓气,就是激励,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一旦发现他们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荣誉感,自信心。“输氧助燃”,使之成为奋发进取的成功者。学生经常受到鼓励、鼓舞会产生肯定性,愉悦的心理体验,能对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促进其学习。
2、让他们多一些表现和发挥的机会。如果课堂提问或需要示范,表演时,易答题可让他们先回答,简单动作可让他们先来示范(每节课后要先提出下节课学习内容以便让学生预习)。讨论辨论问题时让他们积极参与,注意倾听他们的发言。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体验运动乐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
3、接近他们,沟通思想,师生心理相容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喜欢这位教师,也会喜欢这位教师所授的课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谈心。如在给六年级上体育课时学生中就有少数学生对田径等部分项目不感兴趣。我发现后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在课后找他们谈心了解情况,后来通过谈心我了解到这二个班大多学生都来自村校(我现在工作的毛衫城校区是以前的村校合并的),以前的体育课没有专职教师,因此体育课大多是自由活动,这造成了学生对田径项目的陌生和不感兴趣。这时我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体育,并指出他们身上存在的潜力,使他们树立了学习的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渐渐地了解和认识了体育课,在课堂上能够表现出较大的积极性。我便继续调动其积极性,在课堂中尽量多穿插游戏环节,以至于学生不厌倦枯燥的田径教学;再是我尽量降低一些难度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其自信心。学生一有高度的自信心,便会形成一种进攻性、创造性的心理状态,就会喜欢学习,就会对体育课感兴趣。
(二)利用教材本身引发学生的兴趣
1、教材的趣味性。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特点,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角度来看,具有浓厚的兴趣教材内容,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由于小学生兴趣广泛,丰富多彩体育运动项目,吸引学生参加身体锻炼。小学体育教材中各项球类运动,田径、体操,武术、游戏等都是儿童喜爱的运动项目。所以教师要充分地选好教材,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地区季节特点等来选择一些娱乐性,趣味性强、竞争性激烈,受学生欢迎的教材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材的实效性。一个好的体育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体育活动中项目很多,涉及的场地、器材、设备等方面的问题也很多。体育教学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气候特点,学生实际,选择一些锻炼身体行之有效的内容。如爬山、游泳、滑冰溜、打拳、做操、越野跑游戏等,以及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如俯卧撑、引体向上、双臂屈伸、立定跳远、纵跳模高、仰卧起坐等。这些练习内容,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条件,同样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经过短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容易看到自己锻炼效果,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三)充分发挥教学的艺术性来提高学生运动兴趣。
体育课,教师要想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一个动作或完成某个练习,仅凭讲大道理或生硬的强迫命令,往往是无济于事的。教师必须掌握教学的艺术性。
1、教师的仪表和教态。教师穿着整洁的运动服、和蔼面孔,举止端庄大方,给学生建立一个好感,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
2、教师的示范与语言。学生喜欢看老师做动作。特别青年教师干净利落的示范,往往使学生产生羡慕的心情,对所学的动作跃跃欲试。教师在讲课时的语言要精练、生动形象或幽默有趣,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动作的兴趣。
3、保护帮助与场地器材。合理的保护与帮助,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掌握动作的信心,同时,也能加速掌握动作要领。所以,教师要注意合理的站位,把握好帮助的时机和保护的手法,即不影响学生完成动作,又给学生以安全感。平整而又宽敞的场地,整洁而又规范的器材、设备、清晰的线条,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刺激,使学生产生良性反应,感到美的享受。学生愿意在优美的环境中从事各种身体练习。
4、根据教材的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练习方法。特别是学生对所学的动作初步掌握以后,为了督促、检查教学效果,充分地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对有些教材可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方法。如学生在上篮球课时已经掌握了一些篮球基本技术,这时可让学生进行球类游戏,半场竞赛等均由学生自己来定。如有一次蓝篮球课上我就让学生在原地运球、行进间直线运球以及行进间曲线运球等内容的基础上按小组分别创编一个篮球游戏,结果有一组创编的“1.2.3”基本功练习游戏就很好,把上述三个练习内容都复习了,并收到很好的效果。除此还可利用竞赛、表演、测验等方法;也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看录相、电影、观摩比赛等,提高学生对各项运动的兴趣。
5、教师的感情要始终融洽在学生的情绪之中,假如教师力所能及可以与学生一起活动,做游戏、比赛,学生的劲头会更大。如果有些活动力所不及,教师也不能做旁观者而应把自己的感情,情绪溶于学生之中。一起鼓掌、欢笑,总之教师的情绪,态度要与学生保持一致性,这样学生学得活泼,对体育课的兴趣就会更浓。
(四)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个教学班,几十名学生,不仅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性格不同,而且他们对体育课的态度和体育项目的爱好也不同。教师不仅要统一安排教材内容,而且还要考虑因材施教,区别对的原则。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那些爱好体育,又有一定运动专长的学生,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发挥自已的特长。才能更深刻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充分利用教学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
体育课,要提倡多组练习的组织形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教师在加强个别指导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培养体育骨干。例如:一堂篮球课,即有组织集体新授,又有分组复习,结合个别指导,穿插教学比赛等,使整个课堂教学展现生动活泼的运动场面。我们不必担心不好组织,不要怕“乱”要相信学生自己能管理自己。我们在小巷里不是也经常看到成群的孩子,自发的有组织地进行各种游戏吗?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即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也确实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三、小结
从学校现状来看,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学法。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使他们自愿地去活动,愉快地去活动。
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校体育课目的性教育,从理论上提高认识,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沿着正确的轨道持久的巩固下去。
分享:
㈦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1 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团结协作精神成为社会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可是我们的小学生却明显存在这过于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团结合作意识的问题。学生的协调合作能力作为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素养,是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挑战的制胜法宝。团结协作素质作为现代社会一切事业成功的必要元素,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独立成员才能真正超越个体的局限,才更易于有效结合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发挥集体的协作作用,使个人和集体相加从而产生更大的效果。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城关区抽取的两个小学班级和学校的体育教师。
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阅读有关文献资料,确定研究内容和方向。(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的形式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2份,回收率为91%。(3)归纳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归纳与分析。
3 结果和分析
3.1小学生团结协作的现状调查
3.1.1 学生对团结协作有一定的了解并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从调查的结果看,在对团结协作的了解程度中:12.4%的同学选择了非常了解,有40.2%和36.3%的同学选择很了解和了解一点,只有10%的人认为不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在对团结协作是否重要的调查中:57.8%认为非常重要,30.3%的人认为很重要,10%的人认为不太重要。但在对生活中是否有意识地与身边的人加强团结协作的回答中,只有20.3%选择常常,69.6%的人只做到偶尔,有5%的人认为基本没有。
3.1.2 造成忽视团结协作的原因值得重视
在调查中,关于造成忽视团结协作的原因比重从大到小分别是:(1)个人性格,是造成学生忽略团结协作的主要因素。(2)成长环境,是导致学生没有意识到团结协作的另一原因。(3)教育制度。许多家庭和学校教育都灌输给学生一种独立的处事风格和观念,任何事情都要独立完成,让学生错误地认为与他人协作是一种不独立的表现。(4)观念极端,误把团结协作理解成拖累与负担,拒绝对较差学生进行学习援助,对同学之间和睦相处没有合理的认识,不能正确看待团结协作取得的积极意义。(5)对团队协作的感知不多,团队协作所产生的力量学生感触得太少。没有正确理解团队协作的意义。
3.1.3 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团结协作影响大,但教学投入单一
在学生印象中,最深刻的团体活动是运动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没有参加太多的集体活动,因此体育运动会、体育课成了他们生活中主要的集体活动。但团队协作精神不仅仅在体育活动中才体现,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逐步加强学生在各个方面团结协作的培养。
3.1.4 团结协作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并在参加团体活动后改善人际关系
在对学生觉得团结协作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是否有帮助的调查中,有85.7%的学生认为在参加团体性活动后,和同学相处更融洽,相互帮助,相互信任,身心愉悦。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学生感受到团队协作带来的快乐和意义。
3.2 团结协作的作用和意义
3.2.1 团结协作的内涵
团结协作:是指在共同的规范和目标指引下活动的群体,①齐心协力,相互帮助,从而完成共同的目标和计划,达到成功的过程。
3.2.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作用和意义
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重要途径,而且通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例如,通过教学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了胜利而努力拼搏,从而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的交流,学生间的了解,不仅可以增加师生的友谊,还能使学生学会相互帮助,相互沟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 3.3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方法与措施
3.3.1 应用团结性体育游戏,在快乐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1)通过游戏,精心设计良好团队学习情境;寓教于乐,在游戏中挖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创设具体而形象的学习情境。例如“世纪列车”游戏,要求全队要听从统一的口号,不能由于个别同学的偷懒,而导致列车脱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让学生慢慢磨合,最后使列车能快速,而且不脱节地向前进,从而为学生营造了合作的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发展了团结协作的精神。(2)以游戏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团体活动的积极性。人类自从其懂事之日起就主动要求参与活动与身体锻炼,就是因为觉得乐在其中。③
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在体育课上安排游戏不仅能改变课程的单调、枯燥乏味,而且能提高练习兴趣,满足学生对于娱乐的要求,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
3.3.2 运用比赛、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体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1)运用比赛的方法,让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运用比赛的方法是体育运动的基本形式,双方通过具体的比赛形式,在技术、战术和心理品质的较量中,发展身体素质,提升运动技能,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另外在教学活动中安排的比赛,就其性质来讲是一种游戏,以其娱乐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等独特的魅力而深受学生喜爱。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保持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
(2)运用合作学习,在相互配合中养成团结协作的习惯。合作学习主要以群体动力为指导,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组内成员的互动,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顺利培养团结协作意识,促成全体小组成员共同提高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④在合作学习中,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分担学习任务,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扬长避短,发挥学生的潜能,而且可以通过交流,增进学生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
3.3.3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团队精神融于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需要具体、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懂得团结协作的意义,从而明白团结协作对他们个人以及他们所属的集体意味着什么。团队合作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动作技术的练习形式,是培养学生交往、合作、团结精神的有效手段。团队组合中,可以让学生互助互评。通过学生间互助,让体育优等生帮助体育学困生,这样能使学生获得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发展的满足,体会到互助协作、友爱、信赖的愉快,感到温暖的人际关系,从而让学生感受团队的重要性。在团队组合中,让学生合作探讨。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探讨,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在学生合作探讨,相互交流中学会团结协作。比如在游戏“电网”中,教师让学生先相互探讨,怎么样用最快的速度将小组人员从电网这头穿越到另一头,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机智下,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自然而然地把自我融入到集体之中。
3.3.4 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用言语培养团队意识
体育课的教学其实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应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更好地运用言语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在体育课上多数采用“三向”交往类型,⑤即是采用分组教学,使学生之间的交往较多,老师又可与各小组学生进行交往,在师生、生生之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1)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强调以体育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实行民主教学,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注意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引导学生由衷尊敬教师,形成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心理和意志得到充分的尊重,愿意把真实的想法跟教师交流,有效改进教学效果。
(2)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他们个性培养和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优生之间要营造积极、良性的竞争氛围;差生之间应认识彼此的弱项和缺点,相互鼓励,争取共同进步。
3.3.5 开展评优树先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集体荣誉感逐渐产生并形成。个体和集体荣誉感的产生,是个体成熟的标志,是思想进步的表现。作为一个社会人生活在社会中,其社会属性逐渐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㈧ 如何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学习兴趣
体育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的内在动力。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有兴趣作支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否则活动的效率则难以提高。反之,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上课时注意力就会分散,更谈不上主动积极地锻炼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决定他学习的效果,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的前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我们必须在教学中采用设置疑问、多样的教学方法、游戏的竞赛活动、激励性的评价等多种手段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性。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爱学、乐学。这样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且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什么样的乐趣是我们体育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兴趣
设疑,即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教学的内容变成问题,使之成为一种诱因,把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从而成为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来解决当前的任务,同时使已形成的学习兴趣得到巩固和加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并且自己通过亲身体验把问题解决。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智力的飞跃。如在上短跑课时,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跑步时的步幅与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等等一系列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比只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更好得多。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要让学生感兴趣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颖、独特、富有个性的体育教法,将会对学生的体育课兴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应该不断地给学生新的、有趣的,系统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以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从而提高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小学四年级课,内容是身体基本活动和武术,将一组过桩、独木桥、爬竿、过软梯等和武术中的拳术、棍术组合起来,编成“上花果山”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边学边练,边唱边模仿,使学生在想象中既学会了动作,又体验了克服困难的精神,师生关系和睦,教学充满乐趣。又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又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样在跳绳、篮球、游戏练习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或自己组织。给学生1-2分钟时间去发挥各自的才能或让他们自己分组。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三、通过游戏竞赛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多利用游戏练习,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投沙包练习中,我们先让学生练习投自己折的“纸飞机”游戏,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并以游戏中领会了技术要领,体验蹬腿、收腹、挥臂,顺利地掌握了技术动作。又如在上短跑教学中,我们多利用“迎面接力赛”“50米往返接力”“障碍跑”等。又如,“大鱼网”的游戏,学生初做会觉得有意思,再做就开始觉得单调,有些乏味,不再吸引他们。为此,我把游戏改为“聪明的小鱼”,再精心设计场地。创设了“大海”的景象,跳箱作“礁石”,垫子作小鱼的家,还有水草,鱼网,老师当渔夫,学生是大海里自由自在的小鱼,并在游戏中启发他们通过大家的智慧,如何不被渔夫抓住,如何去救被抓住的小鱼。再加上老师的表情动作,会给儿童带来一定的情绪色彩。虽然这是一个奔跑游戏,有一定强度,但在游戏中,他们的表情却是兴奋、欢快的,忘记了疲劳,连一些平时不好动的学生都要求:“我们再做一次吧!”练习形式活了,气氛也活了,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收获甚多,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自学性,发展了创造能力,从而达到“我想学”、“我要学”、“我会学”、“我爱学”。
四、教学中要常用激励方式来提高练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气可鼓不可泄,鼓气,就是激励,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发现他们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荣誉感,自信心。如教师布置学生跳高:“你们必须给我跳过去,跳不过去的要受罚!”学生听了心里不舒服,带着顾虑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如果换成勉励式布置:“同学们要大胆地练习,跳不过去没关系,我再继续教你们。”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有某些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的,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过失的,批评要适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动机和行为。这样学生就会大胆练习,认真练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五、体育活动课的选择要注重学生的兴趣
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的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兴趣和养成锻炼的习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为更好地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㈨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耍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我们知道: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一、利用学生的直接兴趣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性的核心。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分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两种,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它是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例如:他们看到,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正在作各种活泼的游戏,一场激烈的精彩的足球赛在进行着时,会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学习要求,即直接的学习动机。但是,这种动机是不会持久的,一旦在满足了暂时的需要之后,就会消失。譬如:一个饥饿的人吃饱了以后,
对食物的兴趣就消失了。而间接动机是由自己的意志和社会的需要所产生的,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作为其学习动机的。例如:冬季,学生在室外上体育课时,有的学生看到天气寒冷,不愿意把手拿出来活动,也有一些同学由于懂得了锻炼身体的好处,懂得德、智、体三者的辩证关系,因此,他们能克服天气寒冷的困难而努力上好课了。由此可见,间接动机对于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直接动机有更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善于把学生从对直接感兴趣的学习动机,引导到间接动机上来。
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还要要求学生把锻炼身体同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联系起来,使他们懂得身体好与学习好的辩证关系,启发他们为实现“四化”而锻炼身体,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树立他们从“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的正确学习态度,还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法,启发和引导他们。
但是,正如我们在实践中看到的那样,我们还应注意根据他们不同年龄的特征,分别采用一些与他们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相符合的教法,来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学生兴趣与注意力的培养和运用:
注意是人的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心理过程,是对事物的感觉、思维的反映。例如:学生注意老师指挥学生做操而发出的口令,就是学生对刺激物的反映。
注意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在体育活动中,如果心不西焉或注意力不集中,便不能掌握好所学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或伤害事故。
注意分被动与主动两种,被动注意是属于本能的,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它由条件刺激或个人爱好所产生。例如:上体育课时,新奇的道具,显目的标志,宏亮的口令,都能引起学生们的被动注意,而主动注意则由意志去指挥,带有强制的意思,往往学生对某些事物并不感兴趣,只是由于某种需要才去注意。譬如:有的同学对长跑这个教材并不感兴趣。但由于“长跑”是“达标”的一项指标,而“达标”又是评“三好”学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为了实现自己当“三好”学生的愿望而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上好“长跑”课了。
在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和保持学生注意的时候,要向学生讲明锻炼身体的意义,每节课、每个动作的目的和要求,指出完成动作的关键和难点,尽可能利用那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把学个从被动注意引导问主动注意上来。例如:教纵箱分腿腾越时,先可在纵箱的远端贴上胶布一条,作为明显的标志,引起学生的被动注意,经过多次练习,学生有了肌肉感觉,知道了手必须撑到箱的远端,才能完成好这个动作。因此,引起了他们的主动注意。
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提示的方法来引起学生注意。例如:教学生“前滚翻”时,可通过提示学生低头、团身、抱腿等口令,引起学生对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合理分配的注意,使之取得好的效果。
兴趣是个人对事物所持的选择态度,它是属于感情和情绪的状态,兴趣是产生注意的源泉,二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我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的时候,就会集中注意,专心专意去做。注意也能引起兴趣,(但有时集中了注意的事物,并不都能引起兴趣。)若经常注意某一事物,也能引起对该事物的兴趣。例如:当学生听到自由体操那种悦耳动听的伴奏音乐时,引起了他们对表演的注意。当看到运动员那种优美、惊险的动作时,便逐渐对体操发生了兴趣。
在体育活动中,有兴趣与无兴趣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对于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持久和集中注意。学习时主动积极,即使碰到困难,也会努力去克服,产生愉快的情绪。而没有兴趣,会使学生情绪低落,感到厌倦。
教师还应善于利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启发学生积极练习一些他们认为枯燥无味的教材。例如: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对足球和竞赛的兴趣,先让他们进行足球比赛,从中抓住他们的由于不能控制球而失掉很多进攻和防守的机会感到苦恼时,再讲明学习基本技术的必要性,进行正确示范,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这个教材的积极性。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如:教师的目光暗示,表扬、鼓励与批评,及时纠正错误,正确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讲解,游戏、竞赛、直观教具等。
总之,教师要善于灵活安排教材,采用多种教法和组织措施,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㈩ 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增强小学生的体质
1、快乐的体育课。抄体育教师自由地,随机地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授课内容,用简单,富有乐趣的内容吸引学生。注重简单的技巧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其次,教师要用和风细雨般、耐心地说教、优美及悦耳动听的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的了解体育锻炼的普遍性和 “快乐体育”的内涵。再次,打破原有体育课的常规。没有必要强调队伍如何整齐,只要能够听到教师的讲话,在教师的视野之内即可,把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成为学生体育锻炼的伙伴,平等、和谐地一起参加锻炼。
2、有效率的体育课。安排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包括集体热身,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和自由活动等。1、集体热身,要认真完成,辅导到位,切忌马虎潦草,以免热身不充分造成肌肉拉伤等意外发生。2、集体活动。要尽量动作到位,关键是调动集体锻炼氛围,让学生在集体中体会到锻炼的乐趣。3、分组活动。要明确目标,选好小组负责人,老师巡回指导,也是监督检查。4、自由活动,避免安全事故,让学生不要做过分危险的动作,也不要做和当前体育活动无关的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