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写景的文章,它以景物描写为主要对象,如云雾雷电、雪雨风霜、日月星辰、山河湖海、花草树木等。景物描写是运用生动的语言把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的状态、特征从形态、色彩、声音、光影等方面,真实、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再现于读者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要写好这类文章,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景物描写的文章,就要学会观察,平时积累素材。在具体的习作中,如果打算写某一处的景物,绝不能凭想象,应该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我们应向学生渗透一些常见的观察顺序:
(一)、选好角度,定点观察。定点观察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进行观察事物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选好合适的观察点,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把观察到的景物,限制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对准目标,不变位置依据一定的顺序,然后再从这一点出发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法,定点定位直接对准画面,最适宜于典型环境里的自然景物或风俗人情的描写,就好像是摄影拍照的特写镜头一样焦点醒目。运用定点观察之后的定点描写,可以把景物描写得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实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鸟的天堂》中,作者巴金有这样的描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它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么美丽的南国的树。”作者立足在船头,随着船身渐渐逼近的时候,目光集中在大榕树的长势上,定点对大榕树形态的具体观察,看清了这一株奇特的大榕树的真面目,枝干“不可计数”,足见十分茂密;“枝上又生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卧在水面上一般。”观察了大榕树的整体形象;观察了大榕树与众不同的神态美,“那么多的绿叶”,不是一片片清晰可辨,而是“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这就是作者自始至终把观察的目光定点在大榕树上,对榕树的枝、叶、根的形状、颜色、位置进行细致观察。然后从外形描写入手,浓墨重彩,逼真地表现出了榕树的勃勃生机。
(二)、移步换景。在进行观察时,观察点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情况也就各不相同,得到的感受也就大不一样了。正像北宋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写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让学生使用动点观察法,就是连续移动观察位置,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观察同一景物的表现方法。动点观察有两层含义:一是观察点要连续不断地移动;二是移动观察点要有顺序。这种观察法适合观察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景物。由于作者对景物连续不断深入细致的观察,清清楚楚地了解到了景物各方面的不同形态和色彩,描写起来就得心应手,有话可说了,既可描摹景物的形状,又可显示景物的神采,使景物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当你来到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最好先看看全景,对整体有个初步的印象,然后迈开你轻快的脚步,向前走去,这样随着你脚步的移动,眼中的景物在不断变换,这就是“移步换景”法。如《颐和园》一课,作者就以不同的观察点来描写园中的景色:或立足公园大门,或驻足万寿山下,或站在万寿山上,或立于昆明湖堤岸,描绘的是一副副异彩纷呈的图画.颐和园面积宽广,作者不能一眼就能把景物看完,所以观察点必须移动变化,这样才能细致地描绘出园景。
(三)、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进行观察。虽然每处景物都离不开山和水,离不开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但是每处景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就是同一处景物,因季节不同,其特征也不一样。观察时如果抓不住特点,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千篇一律,无法感染读者。因此,无论是写春花的绚丽,还是写秋叶的静美,是写江海的波澜壮阔,还是写小河的潺潺流水,都要认真观察,把握它们的特点,了解景物的全貌,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例如:学校的小花园里,花香与读书声相伴,特点是幽静美丽;操场上有单杠、双杆和篮球场,同学们在锻炼身体,它的特点是热闹。另外有些景物还要一边对比一边观察,才会发现这一事物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观察树叶,如果不对比,只盯着一种树叶看,你会以为绿就是它的最大特点了,可是一比你就会发现,松叶如针,柳叶如眉,枫叶似鸭掌,这才是它们真正的特点。
二、做到“寓情于景”。
所谓“寓情于景”就是将自己的感受寄托在景物的描写上。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的“躯壳”是没有生命力的。在景物描写时,不仅要写出景物的美好,还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让景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自然交融,浑为一体。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景中含情、情中有景 、情景交融,给人以极强的感染力。例如:在《山雨》一课中,作者这样描述:“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段话描写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绿”,连用两个“流进”体现了两个层次:这“绿”不光是眼睛看到的,更是用心灵感受的,突出雨中的“绿”那种让人难以忘却的美。通过对山雨色彩美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
三、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构成完美的整体。
静态描写,要绘出景物的外形、内涵、色彩和神韵;动态描写,要对事物的动作、声响、神态作细致的描绘,达到景物传神、生动、鲜活的效果。在写景的时候,要把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有机结合,使景物既有静态的美,又有动态的美,才能深深地感染读者。例如:在《第一场雪》一课中这样写到:“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靑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这个片段的描写作者就利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活灵活现地写出了雪后的美景。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就要求学生既要有静态描写,又要有动态描写,做到动静结合,构成完美的整体。
② 小学生写作文技巧
写作文技巧
一、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
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
二、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
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
三、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一要注重审题;二要明确写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选材要有根据;四要讲究谋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结构;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标题,作文提纲;六要注重文章写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语言,用思想调遣语言。
学会五种立意法: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标的逐年级分解:一年级字词,二年级句子,三年级片断,四年级篇章,五
年级综合,六年级提高。
五、实施五项训练
根据认识是作文的核心这一原则,围绕这个发展学生心理机制的核心,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五项训练:
(一)、字词训练。学习掌握大量字词。掌握运用字词的金钥匙: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知识。
运用十引说的方法,把字词学习与说话训练相结合。十引说是:1、分析字形;
2、利用教具;3、凭图学词;4、组词扩词;5、选词填空;6、词语搭配;7、调整词序;
8、触景用词;9、词语分类;10、联词成句。
丰富了说话训练内容,使自己积累大量会说会用的字词,为写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句子训练。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
二是说目的。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说一句话时,没有很好凭借图画和事物,认真教学
生观察、认识、分析、表达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张图或一事物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学
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写一句话,怎样说写一句话,说写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话,
导致作文中语调单一、呆板、不活泼生动。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
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学生
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
(三)、段的训练。结合八种段式:以事物发展为序段,时间先后为序段,空间变
换为序段,总述、分述结构段,因果段、转折段,递进段,并列段。以此认识客观事
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论哪种段式,都是记叙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即
段的内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
个意思。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篇章训练。篇是由段组成的。通过对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定法、用
语的知识与方法,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法,文章开头与结尾、过渡
与呼应方法,各种文章体裁的知识与方法。学会写中心明确,意思完整,详略得当的记
叙文和应用文。
(五)、生活现场训练。采用生活现场训练,更好地体会从内容入手写作文。
通过各种作文教学活动,如确定中心讨论会、选材讨论会、作文会诊会、
小诸葛审题会、妙用词语比赛会,从活动中生动具体地学到作文知识与写作文
的方法。另外,还可开展各种校内外活动,如跳绳、拔河、踢毽、球类、背书比赛,从
而学会如何写比赛作文;开展校内外义务劳动,学会如何写劳动场面;举行诗歌朗诵、
讲演会,学会如何写会议场面及会议上的见闻;通过参观访问,浏览名胜古迹,学会如
何写参观访问记、游记。学习观察方法,留心周围的事物、事件,处处留心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通过现场生活作文,进一步认识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从而学会
写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文风。
实行互评互改,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作文写好后,组织在小组
内讲评。先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再用批评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点,并指出改进
意见。在此基础上重新再写,从而使学生每写一篇都有收获。
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是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旨在营造自主作文的五彩
世界。所谓自主就是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让学生无拘无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写
作。自主作文就是言为心声,率性而为,展现自我的风采,体现鲜明的个性。
应当脱离作文教学的陈旧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写作,褪去矫揉造作、
模仿穿凿,赋予其鲜活的想象力,丰富的创造力,等待收获的将是缤纷的色彩,清新的
果实和勃勃的生机。
写作时,课堂上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文思枯竭,三言两语就把要说的倾倒完
了,干干瘪瘪;有的学生却思绪绵绵,脑子里如有活水,或潺潺流淌,或波澜起伏,笔下
洋洋洒洒。究其原因,与写作材料充足与否当然有密切关系,然而,切不可忽视另一重
要因素,即想象力发挥得如何。
根据近代脑生理的研究,人的大脑可分为四个功能部位,即感受部位、判断部位、储
存部位和想象部位。就多数人而言,前三个部位注意开发,想象部位比较忽视。据研究测
试,一般人只用了自身想象力的15%,潜力很大。学写作,就要重视想象力的发展。人们
说,科学是从想象开始的,如果人们不幻想能像乌一样飞,像鱼一样游,哪来今日的飞机、
潜艇?写文章也一样,发挥想象力,让思想插上双翅飞翔,就能上下求索,神游八荒,获得
分丰富的写作材料。
开展想象应选择不定向的、跳跃式的、自由自在的方式,也就是浮想联翩,不受限制地
思考。一般地说,人们思考问题常常是按一定的常规、一定的角度进行,思维的范围比较窄,
而想象却不是按部就班地思考,是不受任何拘束放开来想,思维充分发散。思维发散,头脑
中就能形成许多从来没见过的事物形象,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
写作文常犯的简单错误
小学生写作文,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作文偏题或离题。
另一个常见的毛病是文笔不好,词汇不够,如果再加上内容天马行空,胡乱写一
篇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或捣蛋、有负面影响的作文,那可就惨了。
几个原因:
(1)选材不恰当:尤其是看图作文,没有照图片发挥,而是任意创作。
(2)词汇不够:形容开心的事,通篇都是开心,没有别的形容词;
(3)句子不通顺:尤其是英语式华语,例如小丽掉了课本(正确是小丽的课本掉了)。
(4)构思不完整、详略不当:开头写了一大半,来到主题中心思想时却两句话带过,
结尾更是草草了事,犯了主题不突出的毛病。
(5)观察力不够,描写不深入:例如描写弟弟顽皮,没有举例具体说明。
小学作文:看图作文最容易
窍门:依照个别的图片造句,然后将个别图片的造句串连起来,加上一些连贯词汇、
描写和形容词等,便能达到基本要求。
中学作文:叙述文最易掌握
窍门:先不要考虑、担忧字数,一口气把一个人(例如我敬爱的人)、一件事(例如
我难忘的事)描述和交待清楚,只要达到文字通顺就可及格;如在内容及技巧上下功夫,
还可拿高分。
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包括抓不到重点、词汇不够、题材不够、联想力差等。应多加练习。
家长的鼓励很重要,并且要给孩子正确的信息:只要肯学,我一定能学好作文,那
么学作文的过程,必能胜任愉快。
③ 小学写景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这种方法可以帮你们把笔下的自然景物写得生动活泼、读起来仿佛是身临其境,亲眼看到一样。这种方法,就是拟人。什么是拟人呢?拟就是模拟,人就是人类。连起来的意思是说,用写人的方法去写一种事物,让这种事物表现出人类的动作、表情、情绪、语言等等。
这样说有点抽象,我们先来看看课文里的句子吧!我们来看《荷花》里的一段话: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同学们,你们看看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荷花只是生长在池塘里的植物,它扎根在淤泥里,当风吹来,它只是随风摆动,怎么可能自由舞蹈呢?可是人却不一样了,人可以自由自在地舞蹈。作者用只有人才会的动作来写荷花。荷花原本只是植物,可是经作者这么一写,荷花仿佛就变成了一个会跳舞的优雅的小姑娘,在风中自由地舞动的身躯。你看,和“一池的荷花都在摇摆”相比,“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是不是就显得更有活力和动感了呢?
我们再来看一下《燕子》里,有这样的一段话:二三月里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小朋友们想一想,花儿、草儿、叶儿怎么会赶集呢?不会,他们只是按时生长的植物罢了,怎么会知道赶集是什么呢?没错,人才会赶集。借用人的动作,这些花草树木都像是有了人的意识,仿佛他们知道春天来了,于是都赶紧从地里冒出来,聚到一起,参加这一场春天的盛会。作者用“赶集”,而不是说“生长”,就是故意用写人的方式在写春天的植物,与“生长”这个词相比,“赶集”这个词赋予植物鲜活的知觉和生命力,显得更加生动。
同学们,想一想,除了动作,我们还可以借用人的哪些特点来写景物呢?太多太多了,比如人的四肢、五官、人穿的衣服、人的表情、人的感情。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几句话:“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陪伴着每一个在夜里赶路的人。”你看,这就是在用人的眼睛来描写星星,表现出星星闪烁明亮的样子,又用“陪伴”点出了星星给予赶路人心灵上的抚慰和陪伴。”你再看看果园:石榴娃娃笑开了肚皮,苹果娃娃穿上了红袄,葡萄树上的娃娃们穿上了紫袍,像一颗颗紫色的水晶。“用人的笑和穿的衣服来描写果园里的水果,写出了果园里硕果累累的景象。
今天这节课,我们讲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我可以用人独有的动作、语言、表情,也可以模仿人的外表来描写动物、植物和风景。
④ 小学生写景作文怎样写
写景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才能打动人。我家娃一直也是写不好作文,上了很多提分科二,效果还是提笔不会写,还好我带着他上了4天免费小学作文集训营,老师讲了很多作文技巧方法,还有免费资料领取,加关【课程资料免费分享】,还有满分作文书免费领
⑤ 写景作文指导:小学生怎样描写景物
一篇写景的文章,它以景物描写为主要对象,如云雾雷电、雪雨风霜、日月星辰、山河湖海、花草树木等。景物描写是运用生动的语言把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的状态、特征从形态、色彩、声音、光影等方面,真实、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再现于读者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要写好这类文章,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景物描写的文章,就要学会观察,平时积累素材。在具体的习作中,如果打算写某一处的景物,绝不能凭想象,应该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我们应向学生渗透一些常见的观察顺序:
(一)、选好角度,定点观察。定点观察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进行观察事物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选好合适的观察点,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把观察到的景物,限制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对准目标,不变位置依据一定的顺序,然后再从这一点出发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法,定点定位直接对准画面,最适宜于典型环境里的自然景物或风俗人情的描写,就好像是摄影拍照的特写镜头一样焦点醒目。运用定点观察之后的定点描写,可以把景物描写得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实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鸟的天堂》中,作者巴金有这样的描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它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么美丽的南国的树。”作者立足在船头,随着船身渐渐逼近的时候,目光集中在大榕树的长势上,定点对大榕树形态的具体观察,看清了这一株奇特的大榕树的真面目,枝干“不可计数”,足见十分茂密;“枝上又生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卧在水面上一般。”观察了大榕树的整体形象;观察了大榕树与众不同的神态美,“那么多的绿叶”,不是一片片清晰可辨,而是“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这就是作者自始至终把观察的目光定点在大榕树上,对榕树的枝、叶、根的形状、颜色、位置进行细致观察。然后从外形描写入手,浓墨重彩,逼真地表现出了榕树的勃勃生机。
(二)、移步换景。在进行观察时,观察点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情况也就各不相同,得到的感受也就大不一样了。正像北宋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写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让学生使用动点观察法,就是连续移动观察位置,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观察同一景物的表现方法。动点观察有两层含义:一是观察点要连续不断地移动;二是移动观察点要有顺序。这种观察法适合观察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景物。由于作者对景物连续不断深入细致的观察,清清楚楚地了解到了景物各方面的不同形态和色彩,描写起来就得心应手,有话可说了,既可描摹景物的形状,又可显示景物的神采,使景物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当你来到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最好先看看全景,对整体有个初步的印象,然后迈开你轻快的脚步,向前走去,这样随着你脚步的移动,眼中的景物在不断变换,这就是“移步换景”法。如《颐和园》一课,作者就以不同的观察点来描写园中的景色:或立足公园大门,或驻足万寿山下,或站在万寿山上,或立于昆明湖堤岸,描绘的是一副副异彩纷呈的图画.颐和园面积宽广,作者不能一眼就能把景物看完,所以观察点必须移动变化,这样才能细致地描绘出园景。
(三)、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进行观察。虽然每处景物都离不开山和水,离不开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但是每处景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就是同一处景物,因季节不同,其特征也不一样。观察时如果抓不住特点,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千篇一律,无法感染读者。因此,无论是写春花的绚丽,还是写秋叶的静美,是写江海的波澜壮阔,还是写小河的潺潺流水,都要认真观察,把握它们的特点,了解景物的全貌,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例如:学校的小花园里,花香与读书声相伴,特点是幽静美丽;操场上有单杠、双杆和篮球场,同学们在锻炼身体,它的特点是热闹。另外有些景物还要一边对比一边观察,才会发现这一事物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观察树叶,如果不对比,只盯着一种树叶看,你会以为绿就是它的最大特点了,可是一比你就会发现,松叶如针,柳叶如眉,枫叶似鸭掌,这才是它们真正的特点。
二、做到“寓情于景”。
所谓“寓情于景”就是将自己的感受寄托在景物的描写上。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的“躯壳”是没有生命力的。在景物描写时,不仅要写出景物的美好,还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让景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自然交融,浑为一体。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景中含情、情中有景 、情景交融,给人以极强的感染力。例如:在《山雨》一课中,作者这样描述:“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段话描写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绿”,连用两个“流进”体现了两个层次:这“绿”不光是眼睛看到的,更是用心灵感受的,突出雨中的“绿”那种让人难以忘却的美。通过对山雨色彩美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
三、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构成完美的整体。
静态描写,要绘出景物的外形、内涵、色彩和神韵;动态描写,要对事物的动作、声响、神态作细致的描绘,达到景物传神、生动、鲜活的效果。在写景的时候,要把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有机结合,使景物既有静态的美,又有动态的美,才能深深地感染读者。例如:在《第一场雪》一课中这样写到:“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靑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这个片段的描写作者就利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活灵活现地写出了雪后的美景。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就要求学生既要有静态描写,又要有动态描写,做到动静结合,构成完美的整体。
四、结合实际、展开联想。
展开想象是神奇的“鲜活剂”。景物大都是静止不动的,如果只是把它们的样子描绘出来,就会显得干巴巴的,空洞无物;如果给它们洒上想象“鲜活剂”,景物就会立刻呈现出生命的活力。例如,在《山中访友》一课中,作者这样描述:“我*在一棵树山,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意,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又如:在写作时,当你写了“荷叶在风中摇曳”,紧跟着想到“好像美丽的少女在跳舞。”这样写荷叶就跟读者拉近了距离。当你看到一捆捆稻谷想象到它们就像一个个扎着辫子的姑娘……这样赋予景物以生命,把景物比喻成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除了用比喻,还可以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景物描写更加细致、生动、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叙述有序,条理清晰。
写作文时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应当根据需要,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来写……。这样,会使文章脉络清晰,主题突出,不至于杂乱无章。同时,要写好景物,还要有丰富的词汇,词汇不丰富再美的景色也描绘不出来啊!所以平时要注重指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总之,只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结合事物展开合理想象,并产生真情实感,加以有条理的叙述,就能把作文写好。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方法和能力会得到持续的提高,创新思维也会得到培养,作文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⑥ 小学生如何写写景的作文技巧
写景的作文的技巧就是应该多看书,同时应该多到外面去看一下世界,那样就知道如何写,写得很真实
⑦ 小学五年级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第一、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
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
进行外貌描写有几大技巧:
1、简笔勾勒特征;
2、运用修辞手法;
3、寄托作者爱憎;
4、一人几幅肖像;
肖像描要注意两点:
一、肖像描写不是说把一个人,从眼睛写到鼻子,从鼻子写到嘴巴,从嘴巴写到耳朵,从耳朵写到头发,从脸写到身材。通常我们只是选取这个人的外表上一个最最鲜明的部分进行特写,比如说,写眼睛,鲁迅说要“画眼睛”。“画眼睛”是写人物肖像的关键。他在《祝福》中14次写到样林嫂的眼睛,而每一次眼神的变化,都透露出人物当时的心理和性格的变化。我们不是说都要写眼睛,而是说鲁迅用了“画”这个字,强调对人外貌最具有特征的部分的特写,通常写人的外表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性格服务的。鲁迅写祥林嫂是“画眼睛”,但也写了祥林嫂“花白的头发”(表现其悲惨的命运);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重点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是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反映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
二、肖像描写切忌公式化、脸谱化。一般情况下,“人如其面”。然而人的内心与外貌并不总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灵美。通常外表和人物性格的反差可以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比如说:《牛虻》中的中年牛虻,就是瘸腿,面部丑陋,有刀伤痕。《红楼梦》中的王熙风美丽俊俏,却心狠手辣。
第二、通过人的语言来写人。
1。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人物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的,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鲁迅先生指出:“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如《孔乙己》当中的孔乙己总是“之乎者也”,在文章当中描写一个农民说的道理,言语一般都是朴实的,如果你写得文绉绉的,显然就脱离了生活实际。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孔乙己说的话就处处表现出了他的酸腐气,小学五年级作文《小学生作文指导五年级》。
第三、通过人物的'行动写人。
人物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人物的性格发展的逻辑。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和性格的表现,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施耐庵要塑造武松的性格,就安排了一回“景阳岗武松打虎”,全是写武松怎样“打”,从行动上描写出武松谋略的机智和武艺的高强。
在描写人物行动的时候,应该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第四、通过人物的心理写人。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思忆联想、梦境幻觉等。
不是每篇文章都适合出现心理活动的,我们在写心理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
一、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产生的心理活动,记得《卖炭翁》中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本来寒冷的冬天,卖炭翁纵然身上衣衫单薄,为了卖炭只能希望天更冷一些。
二、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例如高尔基的《母亲》最后一章所写尼洛夫娜发现暗探时一刹那的动尧害怕,以及内心冲突,直到坚定、沉着。
第五、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物的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极为有用。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茅盾也认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因此写人的记叙文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
⑧ 小学生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小学生写作文主要是要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所以在写作文之前一定要学会合理的安排故事的情节,同时写作文要学会运用一定的手法,比如说比喻拟人,同时时语言要更加优美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