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学语文高段怎样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一、找准练点,深入浅出
到了中段,我们的教学重点逐步从关注字词转为关注文章的主要段落。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理解作者如何组句成段,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材料,如何选择恰当的表达形式,是中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教材也选编了很多段落结构明显的课文,给学生习构段提供很好的范例。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例子,让学生不仅读懂了这段写什么,还要进一步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即学习如何组句成段,如在教三年级的《和时间赛跑》的一个段落:
课件出示:“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
师:这段的结构是什么?
生:是总分结构。
师:可以换成分总句吗?我们来读读看。
生将第一句放在最后读。
生:中心句在前或在后都行。都是在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来了。
师;三个分句的顺序可以交换吗?
生:可以交换。
生:不可以交换。
师:究竟可不可以交换呢?我们来看看每句话写的是什么事物。
生:第一句写的是昨天。
师:昨天说明时间短还是长。
生:短。
生:第二句写的是爸爸的童年。
师:爸爸的童年和昨天相比时间要长。
生:第三句写的是外祖母。
师:外祖母的一生时间很长。
生:这三句话所选择的事物时间是有变化的,所以不能交换顺序,这就是作者写作的奥秘。
········
写话,先写时间短的,再写时间长一点的,最后写时间最长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引导学生理解段落的内容的同时,巧妙地让他们去探究并发现文字背后的奥秘,即作者是如何选择语言材料的,是按照怎样的语言逻辑来安排这些内容的。在学生安排了这些奥秘后,再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去仿写,及时让学生运用并巩固这样的方法,将语文教学指向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二、强化阅读感悟,美化语言感受
重视语用训练已经成为当前语文课堂的一种趋势,但有些课堂只片面强调语用训练,因语言而学习语言,就会显得枯燥乏味、苍白无力,阅读效果也不会太理想。语文教学要引领学生在读中细细品味,既领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又把握文本的人文之美,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中段的语文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去欣赏各种各样的“美”。通过抓住关键词理解、欣赏图片、朗读体会等方式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写生动、写具体的。在教《桂林山水》时的片段:
师: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漓江的水。先看图,再读读书。看看漓江水怎样美,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大家读书的时候,要学会把主要的意思抓住。这一节课文有哪些词语把桂林的水的特点写了出来?找出这些词,画上这样的符号~~~~~~
师:看好了吗?找好的请举手,请你说。
生:静、清、绿。
师:(板书:静、清、绿)漓江的水静、清、绿。请小朋友用几个词把这三个字连接起来,把写漓江水特点的几个字组成一个句子。
生: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
师:对不对?还可以怎么说?
生:对的。还可以这么说,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又清又绿。
师:刚才同学们用一些词,把几个字连起来成为一句话,这几句话就是这小节的内容。如果我们告诉人家: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能让人感到漓江水很美吗?假如我们把静、清、绿三个字重叠起来,怎么说?漓江的水——
生:漓江的水静静的。漓江的水清清的。漓江的水绿绿的。
师:把静、清、绿几个字重叠起来,语气加重,就使人觉得漓江的水很静、很清、很绿。我们看到漓江的水这么美,感叹起来,怎么说?
生: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师:这三句话,大家说得很有感情。现在请你们读课文中的这句话。
语文教学应当强化阅读感悟,发展语言,美化感受。学生不仅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知道了漓江的水是如何之美,而且通过再想象在学生头脑中出现了美的意境。
三、着力言语应用,促进言语的有效“增值”
如果把文本的语言比作原始资本的话,那么言语的应用就是为了使言语“增值”。那么,如何使言语应用能够化消极语言为积极语言,化文本语言为个性言语,使学生在言语内容、言语形式和言语智慧上得以提高,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言语质量的目的呢?例如,教学《秋天的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出示课件:“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师:同学们美美地把这段读出来。
师:借助本段内容模仿这一句式写话。
生:“秋天把金黄色给了稻田,金黄色的稻谷像一串串珠宝,摇啊摇啊,摇来了丰收的喜悦。”
生:“秋天把橘红色给了橘子,金黄的橘子像一盏盏灯笼,照啊照啊,映出了农民的笑脸。”
……
师:学生们写得精彩纷呈。这一语言训练匠心独运,它以典型句式为依托,说话的内容材料源于课文,这就为学生打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就会忘却自我的存在,从而产生各种情感体验,积累的语言材料便从他们的言语仓库里被捡索出来,为他表情达意所用。
Ⅱ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么进行语用训练
有可能你正在为怎样提高小学阅读水平而觉得苦恼,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提高小学阅读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读,注重读书的方法和步骤。下面就带你了解小学阅读辅导提高阅读水平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从小开始)以上的五次阅读法以及阅读的三个步骤都是非常实用的提高语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够拿去实践,那么学生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小学阅读辅导其实并不难,只要用对方法,学生就会在一段时间后得到提高。
Ⅲ 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想学语文,再简单的知识中,用语言文字和词语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特别是用造句或成语接龙来完成小学的学生用能力
Ⅳ 小学语文课堂怎样进行语用教学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贯穿于中小学的教学之中。然而我国的语文教学,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一直存在“高耗低效”的现状,教师花的精力不少,学生学习的时间也不少,但是却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原因为何,原因就在于语文教学尚停留在语形、语法和语义的教学上,而不是真正落脚在语用教学上。
也正因为中国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教学方向指向不明,因此2011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目标和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这个定位中非常鲜明地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强调语文课程的首要而核心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就是说要突出“语用教学”。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语用教学呢?
一、重视朗读感悟
我国有句话叫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句话道出了阅读对于语言运用的重要性。语言的运用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需要长期的阅读积累,原因就在于“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才能逐步加深对词义、句义的理解,才能掌握各种修辞的妙处,才能真正感受文章的美感,才能识透语境,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妙处。笔者在教学中,一直非常重视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体味语言的运用。
二、教会学生品析
中国汉语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的运用,有着很深的奥妙,一句话为什么这样说?好在哪,为什么不能换一种说法,不好在哪?,一句诗为什么要用着一个字,为什么不能换一个字。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在语境中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带领学生分析文章或诗词中词句的运用,引导学生感受坐着的语言运用的不俗之处。比如在教授古诗二首《鸟鸣涧》、《暮江吟》时,首先让学生读诗,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诗句美丽的意境,一起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笔者问道:“王维的诗歌一向被誉为诗中有画,读完王维的《鸟鸣涧》后,你们感受到一副怎样的画面呢?”,有的同学说:“感受到一幅秋天夜深人静的画面”,“对,整首诗突出了一个‘静’,但是作者却是以动衬静,那位同学能举例告诉老师诗中如何以动衬静呢?”,“老师,诗中写道‘桂花落’、‘月出’、‘鸟鸣’”,“非常好,这就是这首诗歌最独到之处,也是千古流传之处,作者处处在动,然而整首诗却给人以静的感觉,大家要学习这种表现手法”。在教授《暮江吟》时,笔者又问学生:“谁能找一个字,代替‘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啊,有的同学说“照”字,有的同学说“洒”字,有的同学说“映”字,笔者然后又引导学生说“你们觉得用哪个字好?”,学生都不约而同说“铺”字,笔者告诉同学:“对,诗中说道是‘残阳’,因此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象“铺”在江上,很形象,所以在写作时,我们也应该结合不同的语境进行用词”。通过引领学生分析,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之所在。
三、引导学生模仿
古今中外,很多作家的经历告诉我们:写作可以模仿,对于小学生而言,正是语文打功底的时候,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模仿课本中精彩的语句,模仿作者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在模仿中进行遣词造句,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比如在学习《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在第三小节教师就会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仿写:小朋友,蝈蝈的歌声还会把婆婆带到哪里呢?照着书上的句子能试着编编诗歌吗?
歌声会,看到 。
歌声会,看到 。
生可能会写:歌声会把带您带回草原,看到一群群牛羊。
生也可能会写:歌声会领您走进树林里去,听到小鸟们唧唧喳喳地欢叫声。
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应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去总结语用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只有想方设法在点点滴滴中渗透“语用”,才能让语文教学之路越走越宽。
Ⅳ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在阅读教学的课堂里,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教师刚提出一个问题,便立刻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或者是马上要举手的学生回答。尤其是在上公开课时,老师惧怕“冷场”,担心自己的课没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教学设计上更侧重于“环环相扣”、“生生互动”。
Ⅵ 如何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落实语用
《小学语文教师》2013年第一期中有一组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文章,阐述了一线教师对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用”训练的思考和实践,该刊认为“语用”将成为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在言语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语文学习就是言语活动的实践,语文学习的目标也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语用能力。
1、错读的资源:读书中的语用
对于学生的出错,教师要善于归因,分析其潜在的认知结构上的不足与错误,让学习主体得到体面的言语实践机遇,帮助其建构合理的图式。
(帮助学生纠错的过程就像是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学生出现错误,说明在认知上出现问题,无法自行建构,教师此时不能简单粗暴的纠错,而是要善于在言语实践中帮助学生自己建构。)
2、倾听的忽视:交流中的语用
倾听是尊重学生的体现,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语文学习中的倾听更是理解的一种方式,是对话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语文能力。
教师倾听学生发言,悉心引导每一次思维的转换,耐心等待每一回思想的升华,把课堂的空间尽量打开,让学生尽情地舒展自己、释放自己、提升自己。
模糊的诘问:表达中的语用
质疑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发端。在课堂师生、文本的多方语言交汇过程中,在开放和真诚的倾听和倾吐循环互动中,必然会激发意义的生成、思想的升华、智慧的迸发。
人文的分离:写作中的语用
一旦学生的书面“倾吐”不是尊重自己内心的深切感受,而是为了适应既定读者(例如语文教师)之要求,那么这种“倾吐”就会走味,或者是“吐”而未“倾”也。此乃当前习作教学之弊。
倾吐的过程应该成为表现自我的过程,写作与自我之间应该完全同步。
二、抓住“语言”这个牛鼻子
1、思考着读
思考着读的核心是学生在任务引领下的自学、先学,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充分的语文实践中领会、运用语文的规律。
阅读教学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也可以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依据。
2、比较着学
要真正把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落实到实处,必须完成语文课堂的转型,既关注写什么,又关注怎么写,既教言语内容,又教言语形式,让教学过程得意、得言、得思。
比较着学,不失为一种选择。
3、拓展着写
写是语言的一种编码能力。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表达,课堂就有了学生自主语言实践的时空,避免了在内容繁复分析上的消耗。
三、“泉”眼无声,“趣”味盎然
写景类文章独立阅读的方法:
先读出景是怎样的
探究作者是如何写景的
追问作者的情意是如何表达的
读写结合
阅读过程: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运用语言
四、让词语在交际中活起来
1、结合课文情境,第一次点击词语
2、结合练笔语境,第二次点击词语
以文本中的重点词语为目标,把重点词语、短语复现,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来练笔,让这些词语成为积极语汇。
五、语用,从正确理解词句的本义起步
教师的提问,要涉及语言文字的学习,要有关联性和层次性,不要个个孤立,更不要没有思维的质量。
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现象,然后根据这些语言现象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来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秘密。
语用的意义有两层:首先是正确的理解词句的本义,其次是在运用过程中体悟作者的言外之意。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得从正确理解词句的本义起步。
六、让“词语盘点”教学“实”起来
一词一世界。词语教学是平时教学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元素,是散落在单元中的珍珠。
1、分一分,看谁分得最正确
2、比一比,看谁积累得最多
3、找一找,看谁找得最正确
4、填一填,看谁填得最恰当
5、说一说,看谁说得最形象
6、写一写,看谁写得最连贯
1、画面相辅,让“日积月累”鲜活起来
2、拍客寻美,让“日积月累”生活起来
3、照片注释,让“日积月累”活用起来
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载体,同一篇课文,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截然不同。哪怕文本中同一个语言点,不同年级的教学定位也是不同的。找准不同年级学生语文知识、经验的起点研制阅读教学内容,举要删芜,才能让不同年段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应有的发展。
看似寻常最奇崛,阅读教学要提升学生阅读欣赏的眼力,教师须慧眼识珠,看到学生看不到的语言风景,引导学生在疏忽处驻足欣赏,平中见奇,体味语言魅力,发现阅读乐趣,提升阅读能力。
管建刚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自然段摆出观点,是“起”;第三自然段顺着观点,举出正面例子,是“承”;第四自然段举出反面例子,是“转”;最后总结,是“合”。如此梳理点拨,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式样,也开始关注揣摩篇章结构特点。
Ⅶ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用方面的训练
在教改课改盛行的今天,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焦聚“语用”。 因此,每上一节课,我们语文教师都应该深入解读文本,解读学生,从文本中寻找语言训练的切入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让每一节的阅读课都是一节高效的“语用”型课堂。那么,该如何从各种文本中找到这些“语用”训练点,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呢?在这一个方面,笔者借鉴了前辈的一些理论,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的经验,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在几十年前就发出这样的感叹:“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而吕先生所说的“咄咄怪事”到现在仍然如此。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的阅读教学重于分析和理解,而忽视了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前言”的“课堂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崔峦老师也指出:“2011版的‘课标’出现频率最多的关键词是‘运用’。”也就是说,在教改课改盛行的今天,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焦聚“语用”。因此,每上一节课,我们语文教师都应该深入解读文本,解读学生,从文本中寻找语言训练的切入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让每一节的阅读课都是一节高效的“语用”型课堂。那么,该如何从各种文本中找到这些“语用”训练点,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呢?在这一个方面,笔者借鉴了前辈的一些理论,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的经验,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依据年段的目标,巧设“语用”训练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按不同的年段对学生的“语用”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浙江省特级教师吴孔裕老师也曾说过:“低段要着重引导学生练习用词的准确和句式的运用;中段要关注段落的结构和修辞方法的运用;高段则要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表达方式、篇章的结构等方面展开学习。”这些理论,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用”训练的基本依据,我们在选取“语用”训练点时,必须要依据各年级的目标,因为这样才能保证年段目标的有效落实。
例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的低年级的阅读目标中,有这么一项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因此,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我先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让他们边读边思考:乌鸦为什么要找水喝?一学生回答:“因为乌鸦口渴。”我继续提问:“平时,你们口渴时,会有什么感受?”一学生回答:“口渴的时候就是很想喝水。”于是,我就相机点拨:口渴需要水,因此“渴”的部首是三点水。然后再让学生看看课文的第一句,并提出问题:“在这一句中,有哪个生字宝宝跟口渴的渴很相似?”学生很快就找到“喝”字。我接着问:“它们哪里不一样?”学生很快就可以答出:“是部首不一样。”于是,我就指导他们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记住和理解“喝”和“渴”字。最后,我就出一道选词填空题来考考学生对这两个字的掌握情况。做题时,学生一下子就能区分好“渴”与“喝”这两个字。
又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的中年级的阅读目标中,有这么一项内容: “理解词句,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解读中年级的文本时,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作为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并体会关键词、关键句对体现文章中心所起到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反语,在教学《白鹅》一课时,虎门外国语学校的郭武松老师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第一步:引导学生用“先找关键句,再圈关键词”的方法,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和中心词。第二步: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傲慢”“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的意思。第三步:老师由此得出,作者会讨厌白鹅;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不认同老师的结论。第四步:老师出示生活中的“反语”,理解“反语”中的爱。第五步:回到课文,学生恍然明白,作者丰子恺用“反语”,写出了对白鹅的喜爱。郭老师抓住年段的目标,一步步地教学,先从词语的理解入手,接着是现场的表演,生活中的反语,最后就落到了反语的手法上。这样,就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二、根据单元的内容,巧设“语用”训练点
柳州市胜利二小的肖家慧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说,把一篇篇课文教学比作饭桌上一盘盘不同口味的菜的话,那么,一个单元教学后的整体把握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把这桌丰富的菜肴吃下去。”《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中指出:“小学语文教科书基本是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的。”也就是说,一个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不仅有独立的“营养成分”,更有能够互相补充,大于局部的语文套餐营养。主题式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每一个文本,也能有能够让学生拓展文本这一“例子”的效应。因此,我们在选取“语用”训练点时,应该着眼于整个单元教材的内容。
例如:人教版课标本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教材就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父亲的菜园》这四篇描写人物课文。语文园地中就要求学生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题,展开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同时,这个单元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解读文本后,我们很容易看到,这些课文都有共性,都是用一些事来反映人物的一种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因此,教学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时,我们可以这样处理: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应该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全神贯注》时,就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来写出人物的特点;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时,应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外貌、神态、动作+感受(感受可以写在前,也可以写在后)”这一人物描写的方法;到了习作训练时,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从这一个单元中所学到的写人的写作手法。这样一来,每一个单元都有各自清晰的训练目标,根据这一特点,巧设“语用”训练点,就能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三、根据文本的特点,巧设“语用”训练点
(一)从文本的结构特点入手,巧设“语用”训练点。
教材中的每一个文本在谋篇布局、段落安排、构段方式等结构上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就好比每一个国家的民居,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比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就是从景物的不同特点谋篇布局的;《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运用了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再见了,亲人》一文中的第1至3自然段都是以请求的语气开头,以反问的语气结尾,中间就是以回忆的形式进行叙述的。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每一个文本的结构特点,巧设“语用”训练点,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例如:《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第2至5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围绕重点句展开叙述的。教学时,我就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构段方式。以第2自然段的教学为例,先让学生找中心句“山是野的”;然后以问题“为什么山是野的?”,引导学生明白:这一段的构段方式是总分;接着告诉学生其余的3、4、5自然段也是用相同的构段方式;最后,指导学生用这种方法,以“这里的石头真是千奇百怪的”为中心句说一段话。这样从语言文字入手,先引导学生理解段意,再帮助学生理清段序,揣摩写法,最后指导运用,使学生既“得意”,又“得言”,体现了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二)从文本的语言特点入手,巧设“语用”训练点。
重庆市小学语文教研员陈昌发说过:“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情达意的载体,感悟文章要从语言人手,揣摩语言,品词析句,咬文嚼字,感悟文章中富于表现力的词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文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在文中有不少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特别的句式,甚至有的课文整篇都是经典美文,是学生模仿的范本。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的一个“壮”字,就能表现出战士的顶天立地和视死如归;《桂花雨》一文中有这么一句描写:“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筛选语言材料,提炼训练要点,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这些规范、得体、生动的语言和语言表达方式。
例如:在《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中,为了让孩子积累并运用这些规范性的语言。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1.我先把这三个句子放在一起,让学生边读边比较:(1)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2)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3)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2.指导学生找出“替我拿”、“给我洗”、“帮我挠”这几个词语,在读中深刻的体会动词的巧妙运用。3. 出示句子:小手帮我拿拖鞋、小手帮我洗手绢、小手帮我挠痒痒。让学生再次从读中掌握“谁帮谁干什么”这种句式的写法。4.请学生仿照课文的这种句式说一说以下四个句子:“我替爸爸 。”“我给妈妈 。”“我帮老师 。”“我为大家 。” 这样的教学策略,学生既借鉴了课文的规范性语言的表达,又能在读中吸收,在写中运用,最后逐渐提升“语用”水平。
四、利用课文内容的“空白点”,巧设“语用”训练点
什么是课文的“空白点”呢?我借用张石磊老师的话:“课文的‘空白点’就是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写作手法的需要而略写的内容;或者是‘不可言传’而含蓄表达或不写的内容。”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寻找这些“空白点”,制定“语用”训练点,让学生植根于书本,想象于书外,进行课堂小练笔,这样,既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有效地训练他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利用课文中的“空白点”,对学生进行“语用”训练。
例如:《月光曲》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将《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及情感表达出来。文章熔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这篇课文语言这么优美丰富,怎样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呢?在教这篇课文时,我就注意到每个人物说话的时候,文中几乎是没有提示语,特别是第三自然段,兄妹俩的对话。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我先让学生读读第3自然段。接着,我就布置一个小练笔:这对兄妹互相体贴,手足之情感人至深。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对话,由于贝多芬在茅屋外,看不见盲姑娘兄妹的神态、动作。请同学们根据说话的内容,想象他们说话的语气、动作、神情,加上适当的提示语,使人物的对话更生动形象。这样,经过补充课文内容,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二)利用课文结尾处的“空白点”,对学生进行“语用”训练。
例如:在《穷人》一文中的结尾处,只写到桑娜拉开帐子,告诉渔夫西蒙的孩子就在这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就没有交代。不完整的故事情节,需要我们的学生用他们的语言把它补充完整。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或者用上课文的语言,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穷人》这个故事续编下去。这样做,不仅仅是他们的语言欲望被唤起,更是他们灵活运用课文语言的时候。这是一个很好的“语用”训练点。
五、寻找文本的“矛盾冲突点”,巧设“语用”训练点
“冲突点”是指的是在交叉口内,两股车流轨迹线呈交叉形的交汇点。而语文教材中文本的“矛盾冲突点”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冲突点。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叙事的课文是由一个个情节组成的,我们可以抓住情节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点”,使之成为一个个训练的“点”。
例如:《半截蜡烛》这篇课文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诺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在蜡烛被例行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情节描写扣人心弦、跌宕起伏。当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拿着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慢慢走上楼梯时,故事发展到高潮,矛盾冲突集中在这一点上。因此,我在教学时就抓住这个时刻请学生想象:望着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和他的儿子杰克、女儿杰奎琳都会想什么呢?这样,学生畅所欲言,但都紧紧围绕着课文的情节和描写展开,学生将课文中关键、精彩的部分恰当地予以运用。显然,通过这样的训练点,学生把课文中的情节和语言转换为自己表达时需要的语言材料,又一次提高了“语用”的水平。
六、从文本的插图入手,找准“语用”训练点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尤其是低年级的课文,几乎每课都有插图,这些插图富有形象性、直观性、启发性以及趣味性,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拼音、认识汉字、理解课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文本中的插图是可以开发的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合理利用这些插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一年级下册《识字4》中所配上的那幅插图,不仅富有形象性,而且刚好能将课文的内容都呈现出来了。于是,在教学这课时,我先让学生认真的观察图画,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上的内容。这么优美的图,学生们一个个都积极的举手发言,畅所欲言。然后那些优美的语句也就从他们嘴里迸发出来了。有的说:“我看到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有的说:“我看到了蚂蚁在搬粮食。”有的说:“我看到了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还有的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优美的插图,能够唤起学生说话的兴趣,学生又再一次在说中提高了“语用”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语文教师只要好好地利用文本,深入解读文本,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在文本中找到“语用”训练的切入点,再配以精心的设计,就能一步一步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Ⅷ 部编版小学语文如何做到指向语用
小学部编的小学语文现在适合小孩子
Ⅸ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突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一堂高效的阅读课,不但能让学生在文本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得到情感的熏陶,更能让学生获得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体验来谈谈个人的一点儿浅见。一、认真解读文本,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认真准确地解读文本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钻研,能够真正的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语言的运用等,就可以轻松地驾驭课堂,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正所谓有了精心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二、激发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石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要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能够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最终促进学生深化对作品的理解,真正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从以下几点进行了尝试:(1)每天利用课前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讲故事或背成语。(2)课外阅读课时帮学生选择一些容易理解且感兴趣的阅读书籍。(3)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在班内开展一些朗读小竞赛等。(4)精心设计导课。三、提倡个性化阅读,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读是语文教学的必经之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阅读教学可以不断提升学生对教材文字的自主理解、自我体验、自由感悟,许多不同的体验正是在多样化的阅读中得以生成的。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学生自读、互读后进行交流。他们不但说出了侵略者的罪恶行径,也体会出了当时统治者的无能,还了解了祖国有珍贵的文化遗产等。学生也按照自己的理解,采用不同的语气去读、去悟,课堂效果比预期的还好。四、巧妙设问,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道:“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又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巧妙设问,质疑问难是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让学生的质疑问难成为课堂的源头活水,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活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我一般遵循如下 “三步曲”:先学会提出一般性问题,然后逐步过渡到会对教材提出一些“理解性的问题”,进而能提出一些更有“探索性”的问题。在教学中巧妙设问让学生充分地质疑问难,有利于创新阅读教学方法、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五、以“情”为导,读悟写结合,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就必须处理好朗读与感悟,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做到以“情”为导,读悟结合,读写结合。 1、以“情”为导,读中品悟,积累内化语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阅读,对文章内容的感悟更深,语言文字的训练就更有效,结合语言想象的画面更清晰,课堂学习的质量就更高。读即朗读,悟即品悟,朗读和品悟相辅相成。熟读、精读之后,方可在心中感悟到语言的艺术之魅力。在教学中,我采用“读书三步曲”,首先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第二步则是读出情感;第三则要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读书,实现了师生与文本、与作者心灵交流,这样的读才有实效。在教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课《迷人的九寨沟》时,我设计了如下合作细读、整体感悟的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自主学习,了解九寨沟迷人在什么地方。接着,四人小组合作展开研讨,小组长带领组员根据各自初读课文的体会,说说“九寨沟真是迷人的人间仙境”的理由,一起读读有关句子或段落,读后由小组成员简单评议。最后,全班集体交流、反馈学习成果。 2、读写结合,拓展延伸。阅读是写作之母。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让学生从对课文的品读上积累写作素材,从教材中学会作文方法,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