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教学

发布时间:2021-02-09 23:48:51

『壹』 如何开展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

21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

『贰』 谈小学数学怎样利用教育信息化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掌握这些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分类】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高等教育 > 学校管理
【关键词】 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学 新课程 引导学生 小学数学教师 数学课程标准 教育形势数学活动
【出处】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上旬)》2012年 第6期 153-153页共1页
【收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您可能有兴趣阅读:
[精选辑] 成功父母必看:用阅读打开孩子的智慧之门简介:阅读是每个孩子必须掌握的技能,它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孩子在入学以后最重要的技巧是阅读,阅读兴趣的浓淡,阅读能力的强弱都是孩子入学以后学习成绩优劣的先决条件。本专辑...
[精选辑] 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制作技巧简介:PowerPoint是一款简单易学、应用广泛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本专辑为你介绍了如何利用PowerPoint制作出图形、文字、声音、影像并茂、交互性较好的多媒体课件。
基于知识分类的工程基础课程教材编写模式的构建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媒体应对典型案例分析
针对牙周基础治疗后龈沟液中TNF-α的改变的研究
高校英语的多元化教学策略解析
论雷锋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叁』 小学数学如何信息化教学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新时期的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等特点,致使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为此要通过训练学生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图形爷爷今天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做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多媒体呈现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手拉手向同学们走来,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上,“他们叫什么名字啊”,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孩子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不但起名字,还能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种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问题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去设置,有些情境因为常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的解决,限制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再现真实的场景,展示典型的感知材料,凸显现象的本质属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在情境的设计中不能为情境而情境,我曾经听过一节有关计算的练习课,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闯关游戏,从上课伊始的第一关到临近下课的第九关,学生一开始还兴致高涨,到最后一关时,已经索然无味了,回答问题的只有几个同学,大部分同学各干各的事。所以信息技术只是手段是工具,我们应该看到其工具的本质,而不是光看表面。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学模型的意识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一类问题。如:我在教学《替换的策略》一课时,认识到这节课的的替换策略,包括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在教学中通过先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理解三个小杯可以替换为一个大杯,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观察主题图,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只要抓住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就可以了,学生把直观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其实就是把生活中的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最后提出的问题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解决替换这类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画图的模式来解决。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时,由于以往我多是展示实物,因此,学生对课本中的透视图认知起来存在困难,怎么把原来的现实物体转移到数学本质上来?我在重新设计这节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后向学生展示了带色彩的实物图和线条组成的透视图,既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肆』 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

21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应用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在这种大环境下,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让数学更贴进生活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然而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视数学课本为教学内容的主要甚至唯一源泉,教学内容被固定于课本中,不敢越课本半步。而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的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因此,现实的生活材料和生活事例才应该是学习数学的载体,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通过internet,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可以极大限度的突破书本是唯一学习资源的限制,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使学生跳出只学课本内容的局限性。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首先在屏幕上出示一幅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画面,让学生从中找出哪些物体的表面是三角形的,由此引出课题。由于画面逼真,色彩鲜艳,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激发起来了。教学三角形的概念时,利用电脑的动画功能,将三条线段逐步移动,围成一个三角形,通过演示,学生不仅明白了什么叫“首尾相连”,而且理解了三角形的概念。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提问学生:“自行车的车身支架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的呢?”接着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出示一组画面:首先是一只小猴子在愉快地骑着自行车,然后将自行车的车身支架变为平行四边形的,结果小猴子骑着骑着两个车轮就挤到了一起。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学生明白了自行车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懂得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教学手段独特,设计新颖,整节课上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注意力非常集中,教学效果很好。
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可将相关资源作一些整理,上传到学校的网站上,让学生访问网站去获取有用信息。或者为学生提供网址,搜索引擎等,让学生通过internet到资源库中去搜集素材。如《高年级统计图表一课》的教学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课前,我安排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途径,如上网、翻工具书,询问等方式对某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搜集整理一组自己喜欢的数据,课上请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他们汇报时有身边的数据,如每个小组人数,上学期期末的数学成绩,生活中的数据,如家庭用水、用电的统计数据,家庭摩托车、电脑拥有量的小调查……,通过学生动手动脑查出的一组生动、富有意义的数据,不仅超越了课本上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面,使学生感到统计就在身边,统计一点都不难,统计只是很有用。学生从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的火花。课上我请学生利用计算机中的图表工具,只要输入相应的数据,计算机在几秒钟之内便自动产生统计图,而且可以根据需要产生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这样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对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推断上,培养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实践表明,学生通过整合教学,既达到了学会看统计图,能根据数据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分析与推测,并提出自己的建议的数学学科教学目标;又达到了学会用图表工具制作统计图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激发了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二、无时空限制的数学大课堂教学形式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然而至今这依然是难以实现的美好理想。对数学课,学生程度不整齐是很难办的。许多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步跟不上就步步根不上。要因材施教必需要有教学的个别化,数学教学除了集中还需要有分散,需要有针对个体或小组的学习环境。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整合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有意识让学生带着目的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达到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最终目的。现代信息技术能为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并随时抽取和播出,互联网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在获取资源和进行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来,它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同时,现代信息技术还具有虚拟现实的特点和功能,它能有效地模拟出传统课堂不可能出现的情境、条件、氛围。
网络是最大的资料库和最大的信息集散地,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主动的去收集信并转化为自己可以利用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如: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课前教师可以请学生上网查找关于分数的知识,上课时,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利用自己收集到信息完成教学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体验着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的使用价值,哪些是本节课的相关知识,哪些是后继知识学习的基础等等。又如《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课的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将该课设计为网络中的游戏课,用游戏将教学内容贯穿起来,通过“调皮的小数点”的一个个故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游戏过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轻松有效地完成学习目的。
三、信息技术让数学课堂可以如此精彩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之后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看来是刻不容缓。我国教育工作者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摸索出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整合后的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讲解演示”的模式。这种模式是把多媒体计算机作为认知学习的辅助工具,强调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数学情境,突破重点难点。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充分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制作图文声像并茂的课件,创设学习情境;2、学生利用多媒体学习工具,结合情境和教材,进行思考、讨论、实践和探索;3、教师掌控教学过程,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通常是:直接感知——表象——概念系统,因而小学生要建立起高度抽象的数学概念比较难。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然后引导学生概括出概念。如教学“射线、直线”两概念时,单靠语言表述和列举生活中的例子作说明,学生很难理解“无限长”的含义。因此可借助信息技术来弄清概念。首先在屏幕上出现一亮点,然后是亮点向一方徐徐移动,引出一条不断延长的线,这时老师告诉学生这条线可无休止的延长。这样学生就会形象的理解“无限长”的含义,从而得出:射线是无限长的,且只有一个端点。讲直线时,可以从亮点处向两端无限延长,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呈现方式显然优化了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如教学“角的概念”时,应用课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有两条不同颜色的线从这一点射出,形成两条射线。点及两条射线的同时闪烁使学生悟出角的形成,得出角的概念并认识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再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进而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度无关。这样的演示比教师反复解释、强调有用得多。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材需要,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静态知识动态化,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学的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教学“行程问题”时,理解“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同向而行”等词语是解题的关键。在课件演示两个人行走的过程中,只要学生仔细观察,其中隐含的时间、路程、速度等数量关系便不难发现,若在行进的人后再拖一条线段,则将行进的路线图转变成规范的线段图,效果可谓不言而喻。
(二)、“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是协作组成员围绕同一个主题,在平等、自由、民主的氛围里进行讨论、交流,它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想象和探究。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钻研精神、协作精神,有利于锻炼辨证思维、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等。具体操作主要有如下几个阶段: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2、具体解决问题阶段。3、成果的交流和表达阶段。
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教学模式则是构建这种环境的方法。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激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教学“统计图”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亲历对数据搜集——整理——分析的数学思维过程,在对数据进行整理的环节大胆运用了计算机特有的迅速制图的工具效能,学生将自己搜集的感兴趣的数据通过excel软件所提供的制图环境,制作出了精美的各种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把学习统计表、统计图与用excel制图制表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所表现出来的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在线学习”的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在复习课中使用较多。它的优势在于实现个体化的学习,能“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它将知识回顾、解题指导、自我检测融在一课件里,学生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调出课件中记录和贮存的内容而分配时间学习,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具体操作如下:1、知识回顾。2、练习阶段。3、讨论区。4、自我检测阶段。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是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和学习环境、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将使小学数学的教与学变得丰富多彩。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其效果是传统教育技术难以比拟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在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学习模式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

『伍』 数学学科怎样利用信息化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案例
一、教学背景:
(一)、教材内容及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特别是对数学来说,由于数形结合思想的特点,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
《统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P.93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数学课程改革下的一个新内容,它重视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还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娱乐项目、统计喜欢哪种水果等,使学生在玩中体验到统计的用处确实很大。
(二)、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了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学生对去公园玩这些生活经验都很熟悉和感兴趣,对涂色也很感兴趣,因此,选取了这些内容让学生统计,并对统计图进行涂色,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对数据收集、比较多少也比较熟悉,并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但对数据的整理、描述比较难掌握,要让学生在玩一玩、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中掌握这个知识难点。
二、设计理念及意图:
本教学设计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竞争和环保意识、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玩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里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以达到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统计的含义。会看统计图、统计表,进行简单的统计。
教学难点 :进行简单的统计。
四、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统计
小朋友们,上个星期六、星期天,你们的爸爸妈妈有带你们去哪儿玩了吗?(有)都到哪些地方玩,说来让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学生回答),陈老师周六去了一趟温州的“马鞍池公园”,那里的景色真好看啊,我特别喜欢公园里的一个处小花坛。你们想看一看花坛是什么样吗?(出示课件:一个小花坛中有26朵四种颜色的花)看到这些美丽的花,我当时特别想知道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那小朋友们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涂小方格儿的方式,来帮我数一数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
【创设“逛公园”这一生活情境,再配上形象的多媒体插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完成题卡(先数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几朵,再涂色)。教师提示:涂完后注意标上下面的数字。
2、对比出示花坛画面与统计图,引出新知
师:(出示统计图)说一说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几朵?
生:学生汇报。红花有8朵,黄花有7朵,蓝花有5朵,紫花有6朵。
师:(对比出示花坛画面与统计图)比较题卡与刚才的画面,哪一个更能清楚地看出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

生1:第一幅图混在一起,看不清楚;第二幅图分开了就很清楚。
【通过多媒体出示对比图,让学生能够清晰形象的观察对比图,能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为具体,便于学生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师:(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把花的朵数数出来并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进行统计,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 (板书课题:统计)。
(二)、实践操作,掌握新知
1、让学生体验收集数据的过程
师:这个“花坛”里这四种颜色的花。我想了解一下咱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花,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在自己喜欢的花的下面打“√”,再告诉你的同桌,你喜欢哪种颜色的花?学生完成题卡后,教师收上题卡。
2、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的过程
(1)、初次进行记录。
师:现在我的手里拿着小朋友们的题卡,小朋友们最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我最想知道哪种颜色的人最多? 生2:我最想知道喜欢黄色的有多少人?
生3:我最想知道喜欢红色的人多还是少? 生4:我最想知道喜欢紫色的人有多少?
生5:我最想知道喜欢蓝色的人多还是少? 生6:我最想知道喜欢红色的有多少人?
师: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们都是非常的好问。那怎样才能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花的小朋友最多呢?
(2)、小组讨论记录的方法(方式开放,教师简介写“正”字的方法)。
师:四人小组研究一下怎样才能记下来? 学生讨论记录的方法。
师:研究出来了吗?你打算怎么记?
生1:老师说红色的,我在下面打“√”;老师说黄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蓝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紫色的,我在下面画“○”。
生2:老师说红色,我在下面打“√”。
生3:老师说红色,我在下面写“1”。
生4:老师说红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黄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蓝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紫色的,我在下面画“△△”(教师指导:如果用一个符号记会更快)
教师简介写“正”字的方法,演示“正”字的结构,说明为什么。
【学生提出的这些统计方法,正是他们发挥学习积极主体的展现。对学生来说,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数学材料,进行分析、统计,提出各自不同的见解,并得到肯定,学生内心深处会产生一种发现的快乐,一种成功的自我体验,促使思维处于更活跃的状态。】
(3)、再次进行记录。
教师读数据,学生记录。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记录的?
生1:我统计出喜欢红色的有9人,喜欢黄色的有11人,喜欢蓝色的有8人,喜欢紫色的有6人。老师说红色的,我在下面打“√”;老师说黄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蓝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紫色的,我在下面画“○”。
师:有没有结果一样,方法不一样的呢?
生2:我用“√”。
生3:我用“○”。
生4:我写“正”。
师:有数据不一样的吗?
生5:喜欢红色的有9人,喜欢黄色的有11人,喜欢蓝色的有8人,喜欢紫色的有6人(教师指导:记录要认真,并请该生重复正确的答案)。
3、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师:(出示统计表)请小朋友说数据,我把数据填在表格里。
红色9人,黄色11人,蓝色8人,紫色6人
师:(出示统计图)如果我们还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的话,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应该用多少个小格表示呢?
随着小朋友们的回答,教师从多媒体统计图中随机点击8个单位格的红条,11个单位格的黄条,8个单位格的蓝条,6个单位格的紫条。(如下图:)
师:如果没有小格你能知道有多少人吗? (点击多媒体出示)
生:(齐答)不能。
师:(点击出纵轴左边的数字)没有小格,这回能看出来有多少人吗?
生:(齐答)能,因为上面有数字。
师:那你现在知道红色的人有多少?你是怎么知道?(学生上台)
师:像我们刚才这样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成这样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就是统计图。那么你们能不能给这个表格起个名字呢?
生:(齐答)统计表。(真聪明)
【这种让学生通过形象的多媒体演示与引导结合的教学环境,打破了一节课40分钟的限制,使课下和课上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能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又给学生一定使用信息技术的机会,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中图形结合素养的形成,还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获得。】
4、通过统计图、统计表回答问题
师:看着统计图、统计表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5、小结
师:看来,我们从这样的统计图和统计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种数量多少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统计图、统计表的作用。
(三)、小组合作、巩固新知
师:其实在这个“公园”里,还有一个小小的儿童游乐场,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好玩的吧。
出示课件,有游船,转转马,开火车,还有碰碰车。
师:现在我们分小组来统计一下玩每一个项目的有几个小朋友。
活动开始之前请同学们先听清楚要求:
首先,每位同学先在小组内讨论怎么统计。
最后,再按照表格要求填写每一项内容。(注意:一人只能参加一种活动。)
最后,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你们的统计方法及结果。
表格在你们的抽屉里。
师:现在开始。
老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予指导。
师:现在小组汇报。
生:我们是这样统计的:首先我们决定用作记号的方法,要玩游船的同学就在游船的后面做一个记号,然后再数一数每种活动有几个记号就代表有几人参加,最后把下边的表格再填完整。我们的统计结果是:玩游船的有*人,开火车的有*人,玩转转马的有*人,玩碰碰车的有*人。
(学生汇报时如有汇报不完整的,可让其同一小组的同学补充,直到汇报清楚。然后再一组组的往下汇报其不同的方法。)
师:小朋友刚才的汇报真是很精彩,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活动一下。
播放多媒体儿歌:《我爱统计》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唱一唱,跳一跳。
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噜啦咧,噜啦噜啦噜啦啦噜啦啦咧,统计真好,简单明了,幺幺幺幺,小小符号,好多奥妙,幺幺幺幺,小朋友,在欢笑,统计真好,兴趣高高,幺幺幺幺,带上书包,来到学校,小朋友,早来到,上涂涂,下写写,左算算,右想想,写完之后挥挥手,上涂涂,下写写,左算算,右想想,我们的数学好好学。
【寓“数学学习”于游戏活动之中,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的效果。】
(四)游戏激趣,体验统计
1、师:这个“公园”不仅有好玩有,而且还有好吃的。你们瞧,这是一棵神奇树,这棵树上结满了苹果、梨、西瓜、草莓,你们想吃吗?(课件出示)
(出示:西瓜、草莓、苹果、葡萄的图片)
2、挑一个你最喜欢吃的水果剪下来,同桌讲一讲你最喜欢吃什么?
师:我们来统计一下,把小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上。
学生依次到黑板前把自己手中的小星星贴在喜欢的水果图片上。(多媒体播放音乐)
4、作品展示,看到这张图,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联系实际的各种娱乐项目及水果,让丰富多彩的生活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五)、总结新知、扩展延伸
师:小朋友们这个“公园”里有那么多好玩的,好吃的,你们想去看一看吗?那么这个星期六、星期天就可以让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那好好玩一玩。在玩的同时,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够用上我们今天学的统计的知识,把它统计下来,做成统计图下次在我们班队课上,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五、课后反思:
在上述《统计》教学中,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教师也教得轻松。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把抽象地统计知识形象地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一下子能够看出其中蕴含的规律。
1、调整情绪,激发兴趣
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2、演示操作,加深理解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所以我们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实践探索中我发现计算机正是辅助数学教学的一座现代化的桥梁。运用多媒体演示,把抽象思维物化为形象思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3、教学交流,反馈及时
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交互性更强、更方便,传统教学,老师提问某个学生,是老师与该学生的一对一交流,其它同学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而一堂课的提问次数毕竟有限。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与学相结合,不但界面友好,信息反馈及时,且通过人机对话,学生全体都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现在讲到多媒体辅助教学,凡是当教师的,每人都能谈上好一会儿的时间,尤其是我们小学教师。在小学教师当中,又以年轻教师和学校领导对多媒体的感情不能说不深厚。但凡教师上研究课、公开课、比赛课如果不用到它,档次就会稍低一些,反之则高了一档。
正因如此,老师们在上课之前,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设计课件、制作课件、修改课件上,有时要动用学校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节成功的课,真的凝聚了大家的力量和心血。
在此,并不是反对多媒体走进课堂。确实,老师们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自己也获益不小;特别对学生,除了给他们充分的感观刺激外,还带给他们美的感受同时也调动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但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的同时,应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师生的互动性和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能只考虑信息技术在辅助教学上的作用,而忽视了师生的互动,使教师成了媒体的播放者,使用信息技术成为上课表演的道具,即信息技术的使用要适当,以达到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陆』 小学数学如何信息化教学设计

情境是一堂课的“小天地”,它是教师用生动形象、亲切感人的语言,或描述意趣横生的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人物、事件与景物,或演示形象逼真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动作画面,并借助一定的媒介创造出来的,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设计好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戏剧般地进入角色,就能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点燃其思维的火花,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也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柒』 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

抓住“关键人群”,实行分类指导,适应技术发展,提出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本实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三提升”。

围绕整校推进,包括开展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围绕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推动教师研训等2项措施,帮助学校管理团队制订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教师培训计划,支持教师有针对性地参训,学科联动,整校开展,实现“所学为所用”。

(7)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教学扩展阅读: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相关要求规定:

1、强组织领导。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本省份能力提升工程2.0规划方案,统筹教师培训、资源建设及监测评价等相关工作,明确省、市、县、校职责分工,并落实工程实施经费保障。

2、做好项目引领。国家示范先行,开展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示范培训,实施创新培训平台“三区三州”对口帮扶项目。

3、推动监测、督导。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监测评价体系构建,通过常态化监测促进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应用水平。

『捌』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内容提要】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和科技带来了一次空前的发展,也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的飞跃。但是如何能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富有成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实践呢?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时代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而教学模式转变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在新的形势下,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并正确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但是如何能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富有成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实践呢?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

小学生好奇心强,要想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教师能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过程,使他们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处在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心理状态。

例如,在教学“平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题时,先通过复习帮助学生理清“组合图形”间相结与内含的关系,再由观察计算机网络展示的各种组合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图,提出:如果要计算这些实物图形的面积,该怎么想?学生回答,看该实物图近似于什么图形,就运用图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在计算机将实物图变化为规则图形后再提问:现在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学生发现尽管变化成规则图形,但因为没有学习过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故还是无法计算。此时我就追问:你们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呢?这一问题引起学生议论纷纷,有些说我们先要把这个图形分割成几个以前学过的图形,并利用相加或相减来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最终师生共同归纳出“平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课题的提出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展示出生活中的数学情境后,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再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跃跃欲试地想去努力解决问题,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达到最高点,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到新课学习活动中的准备。这种学生的思维,完全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所不可少的。

三、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我先在电脑上画好一个圆,接着把这个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注重学法指导,变“授鱼”为“授渔”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中,我们老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理论是如何获得的。应该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论。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就曾敦促我们教师“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师要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例如,在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剪拼、操作等活动,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平形四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三角形;还有的把圆剪拼成梯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尝到了独立思考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生沉尽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一般推导圆面积公式教学到此结束,可教师并没有就此罢休,而就此设问:"把圆剪拼成哪种图形的方法最为简单最易操作、推导?"教师这一提问把学生的思维兴趣推向高潮,这时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逐一展示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各种方法,学生很快归纳出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并说明为什么。这样使学生达到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把学生的思维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运用多媒体,可以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曾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情境教育的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总之,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玖』 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的趋势下,小学数学教学该怎么改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今天,信息化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数学教育也面临着信息时代严峻的挑战。传统课堂教学逐渐暴露出许多弱点,比如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班级集体教学活动的前提下难以实施,以语言讲述为主的表达方式,使得某些教学信息的传输与接收一道困难。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教育,将是新世纪数学教育的重大课题,乃至成为数学教育的一项基本原理。伴随着互联网信息的联通,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丰富的学生的视野。就我这几年在一线教学的经验,谈谈教育信息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一、 教育信息化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有个性的,他们的活动受需要和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信息化技术具有对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各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系列和CD光盘等,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只有让孩子发自内心喜欢课堂,才算是好的教育。如在概念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可以创设一个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设计让学生运手做数学的数学的实验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建构新的教学模式,增大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如2012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P9页学习位置上下前后时,我采用的多媒体的课件小故事导入。如果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只是单纯的拿着书照本宣科,不仅浪费了老师和学生的时间,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