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1-02-07 17:30:40

㈠ 怎样做好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中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学习情况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对于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见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其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够认真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生主动观察、反复思考探索事物的内在动力,对学生认真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有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才能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将自己对数学的探究内化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和一种强的内驱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想要如实的贯彻好探究式教学,那么教师就应从学生的探究兴趣入手,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积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案例把学生引入一个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情境中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会极大提高学习兴趣,改变以往上课不专心、听课缺乏兴趣的现象,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给学生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并不只是单纯地把知识言传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亲身去感悟体验数学知识,并有意识地去探索问题的整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教师还应如实的发挥好课程改革指导的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的作用,积极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技巧和方式,引导学生高效的自主探究学习,使探究式教学真正的落在实处,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意义。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在探究前应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点拨、启发、引导和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尝试自学,使学生获得经历学习过程、自主探究规律的机会,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中应依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积极的在学生的探究中给学生渗透探究的一般方法:①操作�D发现�D应用。②猜想�D验证。③观察�D归纳�D反思。④类比�D联想等等。使学生掌握好基本的探究技巧,为学生的有效探究提供保障,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三、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肖伯纳曾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仍然各是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学习应是一个不断交流探讨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式教学,除了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之外,教师还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知识,获得知识。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教师要开放教学环境,优化师生关系,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自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合作学习数学,集体去研究数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发表独立见解,敢于与教师争论,与同伴争论,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自然、和谐的探究氛围。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己利用模型和自己所知道的例子和知识,自主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并且让学生自己联系生活,对问题进行深究,寻找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发现问题规律。同时老师在一旁倾听,对学生的理解进行评价、指点、和纠正错误,更好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这样,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有效的产生了思维碰撞,达到了培养发展学生探索性学习的效果,同时,在学生的合作的过程中,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对学生的后继发展意义重大。
四、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讲过程的教学形式,为了能给学生最好的引导,那么,它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原则基础上在去开展教学。对于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来说,教学中,教师要如实的遵循好以下几个原则:①贴近生活性原则: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体现了数学,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②时间保障性原则:尽量给学生多一些探究的机会,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份活动的空间,多一些成功的喜悦。③方法指导性原则:进行适时的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不能成为一种放羊式。④民主和谐性原则: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和学生搞好关系,争做学生敬爱的好老师。教学中,只有教师认真的遵循好以上几个原则,并切实的实施好教学环节,我们的教学质量才会逐步提高。
总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师教学的需要,更是国家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的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不断探究完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意义,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㈡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44页的例4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比例的内项和外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使学生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养成爱动脑、爱思考的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什么叫做比例?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二.新授课。
1.出示例4 :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得到右边的三角形。
4㎝
2㎝
6㎝ 3㎝
你能根据图中数据,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吗?
各小组讨论,然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写出几组不同的比例。
2. 介绍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介绍比例的“项”以及“前项”“后项”的含义。
3 : 6 = 2 : 4
外项
内项
提问:你能说出其它及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
3. 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所写出的不同的比例,放手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思考。体会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中,6和2(或3和4)可以同时做内项也可以同时做外项;体会到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
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这些比例有什么规律?
是不是所有的比例有这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再写出一些比例,验证一下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在这些比例中也同样存在。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发现的这一规律。
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

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说一说。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板书: =),请说一说外项和内项。
提问:在这个比例里交叉相乘的积有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交叉相乘的积相等。(根据比例基本性质)
4.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并说出所组成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分别是几,再分别计算外项的积和内项的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尝试解答,再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判断四个数能否成比例的方法可以用这四个数写成两个比,根据比值是否相等作出相应的判断;也可以把者四个数分成两组,根据每组数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相等作出判断。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发现,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比较简便。
四.达标检测: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没组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组成比例的写出比例式。
6:9=9:12 0.6:0.2= :
: =6:4 0.6:0.2= :
(2)、下面各组的四个数能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
2、3、4、5 、 、 、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那些收获和体会呢?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第2、3、4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的例5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的5~8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使学生在解比例的过程中,理解比例与方程的联系和区别,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 提问:什么叫比例的基本性质?
2.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口答)
4﹕3=2﹕1.5 =X﹕4=1﹕2
提问:根据积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后一题里的x 吗?
3. 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 教学新课。
1. 出示例5.李明在电脑上把下面的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照片的长是13.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提问:题中“按比例放大”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白了所谓的把照片“按比例放大”,就是把原图形中的各部分线段都按相同的比例放大。也就是说,放大前后相关线段的厘米数是可以组成不同比例的。
请同学们试试看,可以组成哪些比例?
放大后的宽不知道,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
请同学们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
你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吗?
让学生尝试解答,提醒列比例前要先写设语。
解:设放大后照片的宽是X厘米。
13.5:6=X:4
6X=13.5×4 第一步计算依据是什么?
6X=54
X=
答:放大后照片的宽是厘米。
解答后教师说明:【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教学“试一试”。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追问学生解题时的思考过程。
三. 巩固练习。
1. 做“练一练”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适当的追问学生思考过程,突出比例基本性质在解比例过程中的作用。
2. 做“思考题”
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然后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楚“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的含义,使学生明白:所谓“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就是说“两个外项的乘积是1”。而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推知“两个内项的积也是1”。所以另一个内项应该是的倒数.
四.达标检测:
(1)填空
1)( )叫做解比例。
2)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根据比例的( )可求出另一个未知项。
3)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1.8和0.6,这个比例两个外项的积是( )
4)把、0.5、20%、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是()。
(2)、解比例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解比例?
六. 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十第6、7、8三题。

㈢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典型案例分析 速求啊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经验,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实际要求:多加了一个上面的面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鱼缸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长方体吗?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是否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鱼缸没有哪一个面,所以实际上是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如何计算这些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 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3.归纳引入新课:
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4.教学例2
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
(课堂实录: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有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进行导入,先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推导,从而引出新的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教学的导入,明确了教学的目标,确定了研究方向,这时再引导学生学习就事半功倍了。)
师: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用棱长乘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
二、鱼缸的制作问题
说明: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饿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算。如例3。
1.帮助学生回忆鱼缸的形状(长方体,但是没有上面)
2.如何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要减去上面的面积)
3.教学例3
(出示长方体模型,把它看成鱼缸的模型)
(1)鱼缸缺少哪个面的玻璃?(上面)
(2)要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要算几个面的面积和?哪几 对面有相同的梁个?哪个面只有一个?如何计算每一个面的面积?(5个面,没有上面,左面=宽*高前面=长*高 底面=长*宽)
(3)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较熟悉的物体“鱼缸”启发学生如何计算制作一个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也就是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这个事例在生活中较普遍,再加上利用一些模具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以上这一系列的活动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教学的探究过程。)
(4)改变题目要求,使得长方体的宽和高长度相等,观察模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学生1: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左面和右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学生2: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前、后、上、下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学生3:这个长方体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5个面的面积,它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
说明:宽和高长度相等时,长方体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鱼缸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出一个面的面积乘以3就可以了,在加上左面和右面的面积,就是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
(点评:数学是很严谨的,所以在学生叙述的时候要规范学生的语言,我在教学的时候还注重评价,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第三位同学回答地最完善,所以我表扬了他在叙述数学问题时所具有的严谨性,同时要求全班同学在这方面要向他学习。)
书P42页练习二的第一、二题。
(点评:要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关键是要知道如何计算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而且通过指名学生口答练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以后教学的实施)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反思:
一、积极参与,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教学中必定要注重学生经历学生研究的过程。在活动中,一方面要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要使得学生通过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测结果,同时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这种研究学习的过程,通过本身的实践活动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利用本身所掌握的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复习巩固,同时提出新问题——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如何求解的?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猜测,并且举例证明观点是否正确,最后由我来归纳总结。设计探究问题:1.你能根据表面积的概念说一下什么叫做正方体的表面积吗?2.如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还进行全班讨论,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和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这种研究性的探讨以及对比的方式,教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了表面积的概念而且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求解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使得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体现本身的学习自主地位和主人翁感。
二、以事实为依据,解决问题
在制作鱼缸的问题中,首先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实物,然后出示简易模型进行教学。先问学生鱼缸有没有盖子,接着启发学生猜想如何计算制作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从而引出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求解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的问题上来,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通过教学引导发现问题后,利用事实为依据,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探讨研究过程,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同时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教室,对数学的学习保持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
三、巩固知识,归纳要点
改变题目的要求,发现新问题,全班讨论。经过多位同学叙述,他们便发现某些同学的认识是片面的,所叙述的内容是不完整的,所以结论不完全正确。要想得到全面正确的结论,就要用充分的事实来说话,资料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针对某些典型的错误观点可以进行讨论,推翻,说出问题的结果和原来预测的不同点(区别),然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加深印象。同时正确评估学生的观点,通过练习,巩固新旧知识,思考与讨论问题的答案,大胆的进行猜测,做好记录,最后归纳要点或者规律。新课程强调: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我遵循这些理念开展以引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探究气氛也更活跃,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四、教学需改进之处:
教师进一步做好“六认真”工作,提高教学能力,掌控好学生上课时的气氛,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发现问题和解决典型问题,培养学生的叙述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得我们的教学工作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十”字型人才。

㈣ 小学数学课教学案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活:你们喜欢摆图吗?你最喜欢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我最喜欢摆房子。
生2:我最喜欢摆汽车。
……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动手操作
①在规定的时间内,摆出相同的图形,看谁摆得多又快。
②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给你摆得图形取一个名字。
A、指名说(我摆的叫房子图,我摆的叫电视机,我摆的叫“×”图……)
B、同桌互说
③数一数,你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那摆这么多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
④算一算,你是怎样列出算式?
学生1:7+7+7+7+7
学生2:4+4+4+4+4+4
学生3:3+3+3+3+3+3+3+3+3+3+3+3+3+3+3(师写时说:我都听糊涂了。生答:有15个3。师及时说:这样说我就清楚了。老师写并请下面的同学帮着数,有些学生就叽里咕噜地说:太长了,真麻烦!)
⑤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后都争着回答)
生1:加数都一样。(分别请学生说出这条算式的加数)
生2:都是加法。
生3:都有好几个加号。
⑥谈话:这么长,还有比这条3+3……算式更长的算式吗?(有一位学生说出了30个2相加,这时,老师用很惊讶的神态望着他,使他感到很满足、很自豪)如果有100个3相加,你感觉怎么样?(太长了,太麻烦了,一个黑板都写不下)谁有好办法,使这么长的算式变得简短些?
3、自主探究
(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顿时学生摩拳擦掌,踊跃参与,有的沉思,有的讨论,经过多次探索,热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兴奋的欢呼声中,学生开始汇报)
(2)汇报:
小组1:用合并加数3+3=6、6+6+6+6+6+6+6+3(下面学生说:还是太长了)
小组2:3+3+3=9,9+9+9+9+9
小组3:15个3相加
小组4:用乘法15×3
师说: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觉合并加数的方法还是太麻烦,而且我们以前学过加法,你们想知道数学家想出了个更简便的表示法?(学生齐声说:想)
(3)师出示:15×3并说:看到这算式,你想说什么?
学生1:真的很简便!
学生2:这个“×”是什么?
学生3:15哪里来,3哪里来?
学生4:这个算式怎么读?
(根据学生的提问,请学生帮忙,逐一回答)
(4)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中引出乘法算式的读法、表示意思、乘号和乘法。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写法——乘法。
4、体验运用
(1)找:师:接下来,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一趟,那里就有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看谁找得多?
(2)写:针对问题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
(3)说: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5、谈收获:……
6、生活拓展: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大家课后去找找,看谁找得多。
二、案例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合理地组织、运用教材
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摆小棒”的活动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列算式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最后把课前插图当作给学生体验用知识的资源,学生会觉得轻松又兴趣盎然。
(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都能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的教学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我带学生到公园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知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才能用乘法,并从中获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之感。。
(三)注重学生的个人体悟,自主产生求知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当他们知道自己的办法还是不大完美时,就有了知道数学家的办法的强烈欲望。而且会不知不觉产生对数学家、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求知。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并带他们到生活中去用乘法,从而初步形成了“乘法”的概念,并体悟学习乘法的意义。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究活动的预设生成中,让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等方面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积极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如叶澜教授所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节课接近尾声时,让孩子们说一说公园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计算?孩子们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样孩子们的思维又得到了发展。整个过程,学生亲身感受到的并不是老师在传授知识,而是他们自己体验、探讨出来的。

㈤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内涵

一个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处疑难问题,

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应该描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典型的、生动的交往状态与外在行为,刻画他们丰富的、细腻的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

二、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特征

1、素材真实性

案例所反映的应该是一个真实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发起大家的思考。

2、选材典型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叙述的是一个数学教学的典型事例,这个事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集中在数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数学思维上的冲突。

3、情节具体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要能够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生动地描述出来。例如,反映某一个数学教师与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数学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数学教学内容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说明,而应是对双边活动的具体情节展示叙述,做到翔实、有趣。

4、时空广延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个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目标全面性

小学数学数学案例对行为等的叙述,要能反映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特性,涵盖教学目标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数学认知的思维活动,对教学的态度、情感,学习数学的动机、需要等。

三、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功能

小学数学教师写作案例具有以下功能:

1、记录功能——案例写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学经历的机会。案例写作实际上是对教师职业一些困惑、喜悦、问题等等的记录。如果我们说一个数学教师展示其自身生命价值的主要所在,是在课堂、在学校、在与学生的交往的话,那么,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师生命之光的记载。在案例中,有教师的情感,同时也蕴涵着无限的生命力。案例能够折射出教育历程的演变,它一方面可以作为个人发展史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社会背景下教育的变革历程。

2、导向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使小学数学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成为案例的事实,往往是小学数学教师工作中魂牵梦绕的难题,或者是刻骨铭心的事件。如果你对案例写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工作方式,那么随着案例材料的增多,你就会逐渐发现你自身工作的难点在哪里,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3、反思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如果把反思当成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一时冲动或岁末特有的行为,就可以极大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其向专业化水平迈进。

4、传播功能——案例为教师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工作主要体现为一种个体化劳动过程,平时相互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案例写作是以书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它可以使其他教师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为,使个人的经验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同时,通过个人分析、小组讨论等,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复杂性,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和歧义性,并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缄默的知识提升出来,把自己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不证自明的知识、价值、态度等,通过讨论和批判性分析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四、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编制

1、编制原则

(1)客观性原则。一个案例就是关于某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椅上杜撰的事实”来代替,也不能用“从抽象的、概括化理论中演绎出的事实”来代替。坚持实事求是,尽量依据时间发展顺序客观记录事例。杜绝掺假现象,不会“合理构想”。不搞“文字游戏”,不因文字篇章的需要而扭曲或改变事实。

(2)独特性原则。在撰写案例活动中,倡导教师开展创造性的工作,不人云亦云,不见风使舵,要有个性的观察、个性的实践、个性的反思、个性的表述。

(3)价值性原则。撰写案例的目的在于推动教学的改革。因此,所选事例的先进性与实用性价值程度,与案例本身的实际意义成正比。所以,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面向教学实际需要选择事例。

2、编制格式

分析有关案例不难发现案例的一般格式与写法。目前专家撰写的案例主要格式是“案例+分析”,其变式主要有“提示——案例——分析”与“提示——案例——访谈录——分析”。“提示”,主要简介“案例”与“分析”中将要涉及的基本教育理论,可以促进理论知识与教学实例的融合。“访谈录”以对话的形式记录对有关教师进行的访谈,以外化教师的缄默知识,便于他人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案例产生的背景、过程和做法。教师撰写的案例主要格式是“片断+反思”,其变式主要有“背景——片断——反思”与“片断——评析——反思”。

可见,案例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案例+反思”。案例是为了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学行为片断,这些片断蕴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它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案例以真实的教师和事件为基础,但又不是简单而机械的课堂实录,它是教师对自身典型教学事件的描述,它可以描述一节课或一个片断,也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把几节课的相关片断叠加。从案例内容的表述形式看,主要有“叙事式”和“对话式”;从案例内容的编排方式看主要有“单一式”、“对照式”和“递进式”。反思一方面是基于案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例印证理论;另一方面要高于案例,要从案例的分析中生发出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

㈥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一、教学设计:
1 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 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 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 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

复习过渡
引入新知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建立模型
探索发现

归纳总结
得出新知

巩固运用
及其推广

反思小结

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边、角” 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 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2 两个条件:两角; 两边;一角一边
3 三个条件:三角; 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
作,验证。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
较,得出结论:
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
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
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
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
为40°、60°、80°,画出这
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
全等。
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
一下。
举例说明:如老师上课用的三
角尺与同学用的三角板三个角
分别对应 相等,但一个大一个
小,很显然不全等;再如同是
等边三角形,边长不等,两个
三角形也不全等。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
4cm,5cm,7cm,画出这个三角
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板演: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
边边”或“SSS”。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实物演示:
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举例说明该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类比着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操作,研究四边形、五边性有无稳定性

图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题组练习:
P140 2 ( 学生举反例说明)
3 ( 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推理过程。对一般学生要求口头表达理由,并能说明每一步的根据。)

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

在教师引导下回忆前面知识,为探究新知识作好准备。

议一议: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受教师启发,从最少条件开始考虑,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经过学生逐步分析,各种情况渐渐明朗,进行交流予以汇总,归纳。

想一想:
对只给一个条件画三角形,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画一画:
按照下面给出的两个条件做出三角形:
(1) 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50°
(2) 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6cm
(3) 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30,一条边为3cm
剪一剪:
把所画的三角形分别剪下来。
比一比:
同一条件下作出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作的比一比,是否全等。

学生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
学生总结出: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模仿上面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操作过程,通过交流,归纳得出结论。

鼓励学生自己举出实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那出准备好的硬纸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四边形、五边形不具稳定性。

学生练习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顾反思,归纳整理。

z+z平台演示

z+z平台演示,教师加以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合作。
经过对各种情况得分析,归纳,总结,对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结论很显然只需学生想像即可,z+z平台辅助直观演示。

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自主探索、交流,获得新知。

举例时,电脑辅助演示让学生感受反例的作用。

z+z平台播放三角形稳定性及四边形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z+z平台显示题组练习

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

再次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7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
(2)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3) “乐思方有思泉涌”,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不断闪现,个性才的以发展。

㈦ 一个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我认为:年、月、日这部分,教师发给学生1994——2005年共十年的年历表后,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讨论:小明10岁了,只过着了2个生日,这是为什么?或者:1、全年共有多少天?为什么不同?2、怎样知道哪年是平年,哪年是闰年?3、平年、闰年二月各是多少天?4、除了二月外,其余各月有什么特点?
这样学生在观察时就很少无关的信息了,很快会进入情境,随老师把:《年、月、日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弄透了。

㈧ 如何引导开展小学生数学自主探究活动案例

自主探究活动是指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与提升;有利于学生全面的成长;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积极探索“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 激发探究动机是自主探究活动的前提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之中。巧设问题情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为此,教师可根据数学学习内容,利用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或利用新知与原有认知结构的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迫切希望探究的情境。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结合学校修草坪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我们学校为了绿化美化校园,在校内修一个长20米、宽15米的长方形的草坪,为了预算资金,需先计算一下这个草坪面积有多少。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学校计算这个草坪的面积吗?现实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极大地诱发了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动机,积极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
二 营造和谐氛围是自主探究活动的基础
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创造力的根基。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有利于消除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勇于表现,乐于创造。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先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学校为添置图书,到新华书店购置了一套科普读物,一套12本,每本24元。问:能提出什么问题?如何列式?当学生列出24×12后,教师放手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看哪组的办法多?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积极地开动脑筋,创设出了许多办法。汇报时归类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为两位数乘一位数来计算(如24×12=24×3×4或24×12=24×2×6),二是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为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相加(如24×12=24×10+24×2),三是将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为两位数分别乘一位数再相加(如24×12=24×8+24×4),四是利用乘法意义把乘转化为连加,五是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知识的迁移直接用竖式计算。教师先不作任何评价,先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引导他们作比较。在相互交流评价中,他们感觉到用连加算麻烦,用连乘算不具有普遍性,把12拆分成两个数再相乘,其中拆分成整十数与一位数乘既具有普遍性又方便,而竖式计算与把12拆分成10与2来乘仅是书写形式不同,实质是一样的,对于数字大的用竖式计算更方便。由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们处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他们才敢想、敢说,创造出了许多好的办法解决新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知识的自主建构。
三 注重实践活动是自主探究活动的重要途径
“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用耳朵听数学”。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动手中研究学习,在学习中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创新。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出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让学生猜一猜,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内角和是否一样?可用什么办法验证?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分别装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学具袋,每人分别各取一个三角形进行研究,研究后先在小组中交流,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在探究中有的采用量的办法,有的采用剪拼的办法,有的采用折拼的办法,最终得出了“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探究的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知识的获取过程,深刻理解掌握了知识,同时还发展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有效组织引导是自主探究活动的保证
探究性学习活动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但由于学生知识经验尚不丰富,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故教师需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精心地进行组织引导。
1.提供探究性学习材料
所谓探究性学习材料就是指教师在组织材料时要给学生留有一个比较广阔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在观察、实验、猜测、尝试、推理、交流中潜能得到开发,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时,教师重组教材,先出示一组有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六边形、五角星等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在回顾周长意义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几个图形开展探求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从汇报来看,学生选择正方形、正六边形、五角星的图形最多,理由是:计算方便,都可用边长乘以边数的方法求周长。也有选择三角形、梯形的,计算方法都是把各边长进行连加。而选择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算法就多样化了,有的用连加,有的先将对边乘2后加,有的先把邻边相加再乘2。接着教师引导对各算法进行适当的比较后,要求学生将以上图形根据周长计算的不同方法进行分类提升。由于本节课提供的材料内容丰富,探究思路开放,学生参与面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了开发,探究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授以恰当的探究方法
对新知的探究需要恰当的方法,由于中低年级学生经验的局限性,故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时需授以恰当的方法。
常见的探究方法有:一是操作发现,即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在操作中感知、测量、拼摆、思考,从而解决问题,如几何知识学习多采用此法。二是尝试探究,即先让学生进行尝试,在尝试中探索、发现,再通过交流获取新知,计算教学大多运用此法。三是猜想验证,即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提出猜想,再通过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四是观察归纳,即先观察例证,再通过分析比较综合,进行归纳概括。数学中三大基本性质、五大运算律等规律性知识都采用此法探究。五是类比联想,如由整数乘法意义联想到小数、分数乘法意义。当然有时探究问题时同时使用几种探究方法。只有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3.给予必要的探究引导
自主探究学习并不否定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当学生在探究活动遇到困难探究不下去时,当在探究过程中迷失方向时,教师就要及时给予恰当的引导。但教师如果引导过头或引导不当,都将造成探究的失败。这里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引导的“度”和“时机”。
引导“度”的把握决定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教材内容,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高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把问题设置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对于首次出现难度较大的知识,探究前要提供一些学习背景,并给予方法策略上的引导。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师先提供学生生活经验的背景:妈妈去菜场买菜,白菜单价0.5元,妈妈买了1.25元白菜,问买了几斤白菜?列出算式后让学生自主探究1.25÷0.5该如何计算。由于学生有了“元、角、分”的知识背景和买菜的生活背景,有的学生就把0.5元、1.25元转化为5角和12.5角,有的转化为50分与125分,再利用整数除法进行了沟通转化,达到了问题解决的目的。另外对于一些无法立即探究结果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大问题分解为层层递进的小问题进行探究,而对于难度不大的,可直接让学生去探究。
引导时机的把握也很重要。引导时机分:探前引导、探中引导、探后引导。探前引导就是对探前不先引导,学生无法下手时,再加以引导。如前面小数除法计算就是一例。探中引导时机应选在学生探究遇到困难、探究不下去时,教师要给予引导。应对策略:一是课前充分预设,课时机智应对;二是当学生迷失探究方向时,提一些辅助问题,如这个问题与过去学过的哪些问题有联系?你是怎样知道这是对的?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性?三是探究的问题跨度太大,教师应补充一些子问题给予引导。探后引导主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探究过程,着重从数学思想方法上总结经验,使探究过程清晰化、条理化,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探究的能力。
五 注重探究品质的养成是提高探究能力的根本
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而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掌握必要的知识方法外最根本的是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勇于表达自己独立观点,勇于质疑问难的品质。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探究品质的培养。
1.要珍视学生的独立见解
所谓“独立见解”是指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个人对数学问题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而得出的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它体现了学生创新的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珍视学生独立的见解,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取商的近似值”,教师谈话引入:夏天买冰棍,零售价每支2元,批发价一箱(30支)50元,看到这两个信息,你最想知道什么?生:最想知道每支冰棍批发价比零售价便宜多少?师:那首先需知道什么?生:需先知道每支冰棍批发价的价格是多少?师:大家先尝试计算一下每支冰棍批发价的价格,计算后再汇报。汇报时甲生说:我计算得出每支冰棍的价格是1.666……元,还没等这个学生说完,乙生急不可待地站起来说:不对,人民币最小单位是“分”,应是1.66元或者1.67元。师不作评论,继续启发:还有不同的意见吗?丙生说:我认为应是1.7元,因为现在市场上没有用“分”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辩论开了。最后教师作小结:同学们的见解都有道理,事实上我们对商的取值根据不同需要有不同的取法,如刚才计算的冰棍价格,若准确到“分”即百分位,用四舍五入法取,约等于1.67元,若准确到“角”,即十分位,用四舍五入法取,约等于1.7元……在这一片断教学中,由于教师尊重学生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究,从而发现真理。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曾指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所以,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使学生养成寻根究底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
例如,教学“角的认识”,在用活动角探究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大小的关系后,教师问: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不料一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我把活动角两边拉成一直线后还是不是角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中纷纷议论开了,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有的在期待老师的说法。这时,教师不立即给予判断,而引导学生用角的定义自己去判断一下:把活动角两边拉成一条直线后是否符合角的特征?经过同学们的讨论,终于明白活动角两边拉成一条直线后仍然是角,再进一步叉开,还是角。以上片断,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还有什么要说的?”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品质。
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更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非所有问题都需要探究,也并非所有的内容都能有效地探究,且探究性学习费时、随机性大,这是我们应当引起注意的。

㈨ 小学数学调研案例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确定位置(一)》教学案例
2009-11-06 21:30:41 来源:未知 【大 中 小】 评论: 条
摘要: 【 教材分析 】 1. 教材编写特点 :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确定位置(一) 3 确定位置(二) : 练习八 1 确定位置(一)是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确定位置(二)是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节课涉及在具体情境中用数-
【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特点: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确定位置(一)
3

确定位置(二):

练习八
1

确定位置(一)是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确定位置(二)是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节课涉及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确定位置,历属于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中“图形与位置”的教学范畴。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中第一学段中的 目标是: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作出大致的定性描述。

第二学段的要求是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点与点的位置关系,即用有序数对做定量描述。

其后续学习内容为第三学段,图形与坐标中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由上,我们认为这一节课主要需要解决两件事情:第一,根据实际情境感受建立平面坐标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试着建立合适的坐标系,以便获得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一种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一种是平面极坐标系的方法(即用距离和角度的方法);第二,在已经建立好的平面直角(或平面极)坐标系中,能根据给出的数对,画出数对对应的点。不论是两个有序的同量称的数(如,(3,4),这里的3与4是同一个单位下的数,比如3米,或者3格),还是(3,40°)都应该是在事先有坐标系的前提下,才能确定唯一一个点。

在整个小学阶段,毫无疑问,重点应该是第二件事情,难点是第一件事情。这样就整体把握了小学阶段“确定位置”的全部内容。

因此本节课着重于体现确定点的位置,一定要在具体情境中渗透坐标系的建立,确立其原点,即观察者的眼睛,确立从哪儿开始看,以及看的方向,为以后正式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础。

2、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

如何在平面上确定位置(坐标系选定后,需要两个参数)。无论是几排几列,距离和方向或者其他坐标都是用两个参数来确定位置,因为平面是二维的。

“实物——点阵——方格——坐标”的逐渐抽象过程是重要的坐标系的相对性;原点的不同造成坐标的不同。

数形结合思想:也就是坐标系方法的提升。也就是用代数的方法(在小学阶段主要是算术)研究图形的思想,这是笛卡尔解析几何思想的精髓,过去都是用基本图形研究更复杂一些的图形,即从几何到几何.

对应:在给定的平面坐标系中,每一个点有唯一的坐标(x,y);另外,对于给定的有序数对(x,y)有唯一确定的点与之对应,这就是一一对应思想在这里问题中的具体体现;

序的结构:自然数可以表示一个列队中每个元素的排队顺序,第4个是在第3个的后面,,这是自然数作为“序数”的特征;那么,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怎么理解(3,4)和(4,3)不一样呢?其实,类比地看,就是把平面上所有的整格点(整数为坐标的点),也可以象直线上的整数点一样排列,只不过要用到两条线,要用到两个数。这样我们就像理解3和4是不一样的,也能接受(3,4)与(4,3)是不一样的两个点。在实际教学中,要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感受这种“序”关系,理解(3,4)与(4,3)的差异。

其中,数形结合思想、对应可以在许多学习内容中体现。序的结构最为抽象,学生不易深刻理解,只能感受。

当然,在一节课同时体现以上几个方面是很困难的,那么我们就需要每节课思考在什么地方体现什么核心思想。第一节课可以借助具体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用数对确定位置必须依赖于方格或点阵,即在平面(两维空间)上确定位置必须要有两个参数及坐标原点,从而达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雏形的作用,继而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推理能力,以及更好地认识与把握我们生存的现实空间。据此,我们设计了确定位置这节课的学科思路,这就是通过教室座位图的具体情况直接引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通过创设用数对表示一个人在空教室中的位置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在二维的平面上确定位置必须在选下(确定)的坐标系上,即给定一个原点,给定横轴和纵轴时,通过2个参数,才能确定一个点在平面中的位置。这样做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体现了数学上坐标方法的精神实质,为以后正式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奠定了基础。

【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在第一学段中学生经历了用上、下、左、右、前、后及其余七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的粗犷的定性描述等知识的学习。通过课前调研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均能快速准确说出其姓名,但对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判断和指认困难较大,因此在学习确定位置(二)时会产生较大阻力,必须要提前对此部分知识进行必要的强化复习。但本课学习的用数对方法确定位置对于此部分的前射影响不大。

2、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

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般都用第几组第几个来描述自己所在的位置,所以学生对该知识来说很熟悉,而且在访谈的5位学生对于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均能快速准确说出,而且通过调研,学生在教室中的组与行的确认一致,这就为学习感悟坐标系具备良好的生活经验基础。

3、学习该内容的可能的困难

虽然学生对于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有一定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但通过调研可以看出,学生画出自己的位置的方法并不一致,其中2位学生用点阵的方法,而另一位用画格子的方法,还有2位学生不会画,这样就要在学生自己体会坐标的由来过程中部分学生会产生困难。教学应设计一定的方法如学生讨论,两人共同完成等手段帮助部分学生突破此难点。

4、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学生对于熟悉的生活情境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直角坐标系的认识是模糊的,因此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感受平平面图形的抽象过程,体会数学抽象与生活。

5、再思考

根据学情调查,我设计了确定位置(一)的教学思路,就是通过教室座位图的具体情况直接引出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通过创设用数对表示一个人在教室中的位置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在二维的平面上确定位置必须在选定(确定)的坐标系上,即给定一个原点,给定横轴和纵轴时,通过2个参数,才能确定一个点在平面中的位置。这样做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体现了数学上坐标方法的精神实质,为以后正式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奠定了基础,同时达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目的。

附:学生调研方案

调查时间:2007年3月

调查对象: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三(2)班学生36人

调查题目、目的及结果分析:

1、(1)说一说大门、游乐园、天鹅湖分别在花房的什么方向。

(2)花房的东北方向是猴山,西北方向是鸟房,分别画出它们的位置。

(3)进大门经过花房到天鹅湖要走多少米?进大门经过花房到游乐园要走多少米?

目的:调研学生对已有知识基础(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面的掌握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的情况。

本测试对本校三年级2班的36位学生进行,其中22位学生全对,占被测总数的61.1%,其中5位学生落了题目属于习惯问题;还有6人对于游乐场、天鹅湖的位置判断错误,另外把猴山与鸟房写错方向的有3人,他们对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的确认困难与调研结果一致;还有3人计算进大门经过花房到天鹅湖要走多少米?进大门经过花房到游乐园要走多少米?产生错误,属于应用能力较差。

2、访谈题目: 说一说你的座位前、后、左、右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目的:调研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及应用经验

被访谈的5位学生对于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均能快速准确说出其姓名,但对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判断和指认困难较大,因此在学习确定位置(二)时会产生较大阻力,必须要提前对此部分知识进行必要的强化复习。但本课学习的用数对方法确定位置对于此部分的前射影响不大.

3、访谈题目: 用描述性的语言,说说自己在班里的位置并用简单的方法写下来。

目的:调研学生对要学的知识(数对)确定位置的经验和用数对表示位置将遇到的问题。

(1)被访谈的5位学生对于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均能快速准确说出,而且通过调研,学生在教室中的组与行的确认一致,这就为学习感悟坐标系具备良好的生活经验基础,课堂教学可以开门见山地进入新课,可以节约时间。

(2)被访谈的5位学生画出自己的位置的方法并不一致,其中2位用点阵的方法,而另一位用划格子的方法,还有2位学生不会画,这样就要在学生自己体会坐标的由来过程中部分学生会产生困难。教学应设计一定的方法如学生讨论,两人共同完成等手段帮助部分学生突破此难点。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体验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初步感知直角坐标系雏形(思想和方法),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有序“数对”确定点在平面中的位置的方法。

2.经历观察空间的物体,并能用适当的数学知识描述观察的空间对象的数学化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符号表示生活现象的认识水平,通过位置的确定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活动】

活动

内容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设计意图
时间

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生活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做个游戏吧,击鼓传花。要求铃声停,红花落在谁手上,大家请他表演节目。

1、先请8个孩子上前面站一排。

2、再请8个孩子上前面站两排。

师:为什么同样是XX同学演节目,位置却发生变化了呢?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不错,只有一排同学时,我们介绍XX的位置只要介绍从左往右数他在第几个就行了。但如果两排或更多排时,就要介绍清楚他在第几排第几个了。

师:那么同学们知道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吗?能介绍一下班长的位置吗?
板书:第几个,第2排第几个

生:刚才只是站一排,所以只告诉大家他在第几个就行了,但现在站两排了,所以就要说他在第几排第几个了。

生起立介绍:我在第几组第几个。

生进行介绍。

游戏不仅激兴趣,还内含着从一维到两维空间的类比过渡,之后采取开门见山的方法入课,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位置,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学习资源,使学生感受到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1分钟

探索方法引出数对

师:看来大家都知道自己在教室的位置,用什么简便的办法来表示同学们在教室的位置呢?我们比比看谁写的简单、正确。

师组织反馈

师:请你介绍自己的写法并说说这样写的道理。

师:我们看这几种方法虽然不同,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师:为什么一定要用2个数字确定位置呢?

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用两个数字表示同学在教室的位置,你们的想法已经接近数学家的想法了,他们也用两个数字确定位置板书(3,5),这种方法叫数对。读作数对(3,5)。
学生独立完成。

生介绍自己写的情况。

生指出。

生1:我在第二组第五个,我觉得这样写清楚、明白。

生2:我写的组三第1;组三表示第三组,第1表示第一个,我觉得这样能简单。

生3:我的方法是七1;七表示第七组,1表示第一个……

生:他们都是用两个数字确定位置的。

生:因为只有知道第几组第几个,才能确定位置。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简洁的方法写出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这就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同学互相判断的学习设计,是为了进一步确认学生是否理解了数对表示一个平面中点的位置的方法,同时也使一开始没有理解的学生有再次学习的机会,使更多的学生学会数对表示的基本方法,实现教学目标中的基本要求。
13分钟

师:请同学用数对写下自己的位置。

师:我们作个小游戏:看谁反应快!一个同学用数对说出好友的位置,其他同学判断是谁。

师:小青同学现在也在上数学课,让我们一块儿走进她们班去看一看。(出示主题图)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学生说数对,其他学生判断。

生:打开书P79,认真看图,完成练习。

全班反馈。

合作

交流

渗透

坐标

师:这是一间教室的平面图,你能用数对表示小红同学的位置吗?

师:请你想办法,把小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出来。

自己想一想,两个人互相说说,在图上画一画。

教师巡视。

师组织小组交流

师:我们看这两个组的汇报,用假设的方法标出班级同学的排列情况,说的都有道理,点子和格子看起来比较简洁。但同样的一间教室为什么小红的数对位置却不相同,怎么办?

师小结:我们要做一个规定,规定这间教室的列与行。

出示课件:教室中人员的点阵图(42名学生,7列6行,小红的位置描红)

师:谁说说小红在这间教室中的位置。有不同意见吗?

师:我们统一了这间教室的列与行,为什麽小红的数对位置还不一样呢?

请你们上来指着说说你是怎麽看的?

师小结:看来我们在一个具体环境中确定物体的位置一定要先做规定,确定一个点起始位置,第二,确定几列与几行以及方向。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从左往右确定列,从下往上确定行。

师出示课件:这样我们就能准确地说出小
生:不能,因为教室没有桌椅,没有小组。

学生小组交流,在纸上画图。(有几种情况:点阵排列;画出表格)

各组交流。

学生汇报各组的情况,

组1:用点阵形式表示。

组2:用方格形式表示。

生:因为同学们画的列和行不一样,所以数对不同,必须要统一有多少组多少行。

生1:小红的位置是(5,4)。

生2:小红的位置是(5, 3)。

生上前指图说明。

生:两种说法都对,数对(5,4)把门的组作为第一组,数对(5, 3)把另一边
创设只有一位学生的教室平面图,并用数对表示这位学生位置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数对确定位置所依赖的2个参数的产生或者说来源进行探究。通过学生的思考、交流、尝试,使得学生真正感知直角坐标系的内涵。为中学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数学思考的形成借助于一定的数学问题情境,通过探究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领悟。

18分钟

拓展提高寻找规律
小红在这间教室中的位置了。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用数对表示位置,大家掌握得很好,下面我可要考考大家了。

出示方格图:

师:请你标出(3,5)与(5,3)所在的位置,他们表示同一个学生吗? 3和5分别表示什么?

师小结:我明白了,数对表示的方法是先列后行(板书列 行),是有顺序的。当一列与一行相交时就出现一个数对,也就是一个位置才确定下来了否则数对中的一个数字只表示一行或一列不能确定一个点。

师:请你在方格纸上标出5个点的数对,比一比谁写的最快。

师:观察所写的数对你有什么发现?如果再这样写下去数对会是什麽?会在第几行第几列?

师小结:看来用数对确定位置真奇妙。
作为第一组,所以都对。

生1不是一个同学,(3,5)表示第三组第五个;(5,3)表示第五组第三个。

生2(3,5)中 3表示第三组,5表示第五个。(5,3)中 3表示第三个,5表示第五组。

生1:我们发现每组同学的位置数对中第一个数都一样。而且连接这些点就画出了一条横线。

生2:每行同学的数对第二个数都一样连接这些点就画出了一条竖线。

生3:我们发现连接数对(1,1)、(2,2)、(3,3),(4,4)、(5,5)、(6,6)正好是这班同学的对角线……
学生的水平不一,在纸上标出5点的数对,聪明的学生会发现各点排列的规律,从而发现数对的规律,而弱一些的学生再次进行了练习。这就很好地将数与形进行统一。这样设计旨在注重发展学生观察、抽象的能力。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

㈩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案例分析

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一、教学设计:
1 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 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 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 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

复习过渡
引入新知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建立模型
探索发现

归纳总结
得出新知

巩固运用
及其推广

反思小结

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边、角” 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 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2 两个条件:两角; 两边;一角一边
3 三个条件:三角; 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
作,验证。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
较,得出结论:
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
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
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
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
为40°、60°、80°,画出这
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
全等。
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
一下。
举例说明:如老师上课用的三
角尺与同学用的三角板三个角
分别对应 相等,但一个大一个
小,很显然不全等;再如同是
等边三角形,边长不等,两个
三角形也不全等。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
4cm,5cm,7cm,画出这个三角
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板演: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
边边”或“SSS”。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