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数学中的变速问题

小学数学中的变速问题

发布时间:2021-02-06 14:35:10

Ⅰ 初三数学变速问题,急!

1. 平均速度=(V0+Vt)/2=(0+14)/2=7m/s
t=s/v=(10+0.8)/7=1.54s
2. 平均每秒运动员速度的变化量= (Vt— V0)/t=(14—0)/1.54=9.09m/s2
先做两问啊,专这角标都打不属出来。

Ⅱ 小学变速行程问题

甲乙速度比为4:5所以他们相遇时,甲走了4/9,乙走了5/9乙提速20%后,用4个小时走内完4/9的路程乙提速后的容速度则是1/9每小时甲的速度=(1/9)÷(1+20%)×4/5=2/27甲从4/9处以2/27每小时的速度走了4个小时,还有112米所以甲剩下距离为(1-4/9-4×2/27)=7/27ab距离则为112÷7/27=432米 p.s. 这题出得太有问题了,432米的路,甲和乙走了那么多小时……悲剧……

Ⅲ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变速和转向)

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课本丢在家里,随即开车去给小明送书。赶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问: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要多少时间?
1、设总路程为S,小明步行速度为a,车速为b,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时间为c=S/a,爸爸开车到学校时间为d=S/b,
小明走2/10的路程用的时间和爸爸开车行7/10的路程用的时间相同,即(2/10S)÷a=(7/10S)÷b,c-d=S÷a-S÷b=5,由上二式得S/a-2S/(7a)=5,S/a=7
2、解:设小明的速度为X,汽车的速度为Y。
由题意得
3/10/X-3/10/Y=5
1/5/X*Y=7/10
解得X=3/70
所以1/X=1/3/70=70/3(分)

3、分析:根据题意,从爸爸发现小明忘记带数学书,到爸爸与小明相遇,车行进路程为1/2+(1/2-3/10)=7/10,小明行进路程为2/10.
设:车速度为a,小明速度为b
得方程:
(1) 7/10÷a=1/5÷b
(2) 3/10÷a+5=3/10÷b
解得:b=3/70
所以小明全部步行所需时间为1÷3/70=70/3
答: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要70/3分

小学数学中有哪些问题是比较典型的难题

找规律的题,还有求面积,体积,变个方法,找个稀奇古怪的形状,只要你能拼接,会计算,细心就好了..
相遇,相向问题.
浓度题.

Ⅳ 小学数学教学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幼升小准备不是简单的语数外启蒙那么简单了,在上小学前可以尝试培养孩子一些专小学生的日常,让他属有相对足够的时间来适应和准备小学生活。
语文:拼音基本学习;识字,是孩子阅读学习的一个基础。
数学:10以内加减法,基本数数。
英语:接触过,会一些简单的对话和单词即可,零基础的孩子也可以跟得上。
书写水平:大班以后要有意识有步骤的训练孩子书写习惯。一定要会写字,而是接触过笔,训练过手部肌肉,画画也是一种书写,一定要有书写的意识和基础。
运动技能:很多小学在一年级都有明确的某项运动要求。
学习习惯:每节课45分钟,写作业的习惯,不迟到不旷课。
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的调整,自理能力,交际能力(主动表达)。
心理准备:对比幼儿园,师生比、师生关系都发生了改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从家庭个性化标准向社会标准在转移比重等等。

Ⅵ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出现哪些问题

1、教学的方法与学生的理解不对应或不同步。这是大多数老师的问题,内因为他们的方法几容十年如一日,而孩子不断的更新换代,各种差异也非常明显。
2、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教育学生思想过程,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由于能力所限,我们能做到的很少。
3、对知识点的关键词的教育,意识不足、讲解不到位,一知半解的学生比比皆是。
4、很少使用孩子的语言,这是很多孩子不喜欢数学的原因。
。。。。。。。。。。。。。。

Ⅶ 六年级自行车里的数学:变速自行车是怎样变速的

自行车是通过人来力踩踏源板带动后轮转动,踏板与后轮为链轮传动,两者之间线速度相同,当改变链条套在踏板初链轮或者后轮处链轮时,齿数比不同,角速度即不同,此时在踏板处转速不变时后轮转动的就会快或者慢,此即变速自行车的变速原理

Ⅷ 初中数学变速问题

初中没学加速度吧 那就按没学的解答

由于是上升下降的速度是匀速减少和增加

因此可版以用平均速度来求解

整个过权程可分为两个步骤 上升和下降 只取一个就能解答

上升过程 抛出点到最高点速度分别是 25 0

平均速度就是 (25+0)/2=12.5

用时5/2=2.5秒

得到路程为 12.5乘以2.5 等于31.25米

Ⅸ 探究变速问题中时间与路程有什么关系

探究变速运动规律
研究目的: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学习运用位移与时间的比例关系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并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实验过程
1.在桌面(或地面)上用木块把槽板垫成斜面(为什么中间要垫1-2块?)。在与槽板长度相同的纸条上画出16条以上的、十分清晰的等分线,再把纸条贴在槽板侧面上。如图所示。
2.用挡板1(木块)把球挡在槽板的第1格上,挡板与球接触的面与第一条等分线相齐。把挡板2放在斜面上距球几个“单位”长处,其左侧与等分线相齐。在下表中记下此单位长数目。
3.将球从静止放开,并同时发出开始计时的信号。放开球的操作是:用手把挡板1沿斜面向下方突然迅速撤去;计时信号是:“倒数”3、2、1、放!计时者听到“放”字开始计时(开动停表),在听和看到球碰到挡板2时停止计时(止动停表)。重复操作8-10次,求出各次记录时间的平均值作为球的运动时间,记入表内。
4.将挡板2依次下移2-3个“单位”长,重复步骤3的操作,再取几组关于S和t的数据,直至挡板2移至最下端为止。
5.求出各次实验的S/t2的比值,看它们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否相等。如相等,则运动是匀加速的。求出各次实验S/t2的平均值,再乘以2,即得此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
原始记录:
T(s) s(mm)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1
2
3
4
结论: 如果物体做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S=(1/2)at2,即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如果实验测得在误差范围内比值S/t2为一恒量,即证明了运动是匀变速的,且这个比值就是加速度大小的一半。 ⑴s=vt(2) v=v0+at(3) s=v0t+0。5at2(4) v2-v20=2as⑸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讨论: 1.时间测量误差是本实验最主要的误差来源,正确进行时间测量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要力求计时与球的运动同步,并对同一位移,多测几次时间,求平均值,如有可能,可几个人同时进行时间测定,效果更好。
2.实验关键之二是保证斜槽内口两侧棱的直线度,其光滑程度力求接近(可用砂纸打磨一下);所用斜槽越长,下面垫的木块数相应要越多。
3.长槽板可用两根平行的光滑圆棒代替,两端插入支架中以保证平行。
参考资料:无
这是我以前做这个的时候自己做的,应该是正确的
图没法发给你,网上有的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中的变速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