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的故事是怎么样
华罗庚小时候的故事很多,仅以下述内容为例: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困家庭。这是当时一个非常闭塞的县城。
童年时代,他最想骑马。他将一个小木凳拴上绳子,牵着当马骑,边骑边喊“马嘟嘟,马嘟嘟。”现在这个小凳子还陈列在金坛的“华罗庚纪念馆”里呢。稍大以后,他就把家中小杂货店的柜台当马骑,跳上跳下,并且还不时学着大人骑马的样子,感觉十分得意。
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城东有座青龙山,山上有个庙。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头行礼,祈求幸福。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人们也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
来到庙里,“菩萨”卸了装,华罗庚一看“菩萨”是人扮的,就立刻往家跑。回到家,他便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你往后不要给‘菩萨’磕头了,‘菩萨’是骗人的1父亲马上训斥道:“唉呀,罪过,小孩子懂什么?”他却认真反驳道:“我到青龙山的庙里去了,‘菩萨’原来是假的,是人装扮的1
华罗庚的数学作业,经常有涂改的痕迹,很不整洁,老师开始时非常不满意。后来经过仔细辨别,老师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
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时,曾对传统的珠算方法进行了认真思考。他经过分析认为:珠算的加减法难以再简化,但乘法还可以简化。乘法传统打法是“留头法”或“留尾法”,即先将乘法打上算盘,再用被乘数去乘;每用乘数的一位数乘被乘数,则在乘数中将该位数去掉;将乘数用完了,即得最后答案。华罗庚觉得:何不干脆将每次乘出的答数逐次加到算盘上去呢?这样就省掉了乘数打上算盘的时间例如:28×6,先在算盘上打上2×6=12,再退一位,加上8×6=48,立即得168,只用两步就能得出结果。对于除法,也可以同样化为逐步相减来做节省的时间就更多的。
凭着这一点改进,再加上他擅长心算,华罗庚在当时上海的珠算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华罗庚不仅对数学肯动脑筋,对语文也很用心。有一次,老师把自己收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华罗庚分得的是《尝试集》,书中流露出作者提倡白话文的得意,认为自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于是在扉页上写了一首《序诗》:“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华罗庚在读后感中,并未表达出老师所期望的对胡适的赞美之词,而是尖锐地指出:胡适的这首诗概念混乱,第一句中的“尝试”与第四句中的“尝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句中的“尝试”是指初次尝试,当然一试就成功是比较罕见的;第四句中的“尝试”则是指经过多次尝试或失败之后的一次成功尝试,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含意。单独来看两个“尝试”都是有道理的,但胡适将二者放在一起,则是拿自己的概念随意否定别人(陆放翁)的概念,真是岂有此理!他说:“胡适序诗逻辑混乱,不堪卒读。”
虽然语文老师当时十分不悦,但20年后还是对已成名的华罗庚说:“我早就看了你的文章不落窠臼。”
华罗庚正是由于勤思考,爱创新,不迷信权威,才最终靠刻苦自学成为一名大数学家的。
② 华罗庚杯小学数学
第一次,复删去奇数位上的数制,剩下的都是2的倍数位,还有1004个
第二次,再删,剩下的都是4的倍数位,还有502个
第三次,再删,剩下的都是8的倍数位,还有251个
第三次,再删,剩下的都是16的倍数位,还有125个
32倍数位,还有62个
64倍数位,还有31个
128倍数位,还有15个
256倍数位,还有7个
512倍数位,还有3个
最后剩1个,1024位的
1024÷7=146....2
第二位数是"3"
所以, 最后剩下的数字是3
③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一九五三年,科学院组织出国考察团,由著名科学家钱三强任团长专。团员有华罗庚、属张钰哲、赵九章、朱冼等许多人。途中闲暇无事,华罗庚题出上联一则:”三强韩、赵、魏,”求对下联。
这里的“三强”说明是战国时期韩、赵、魏三个战国,却又隐语着代表团团长钱三强同志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的传统困难,而且要求在下联中嵌入另一位科学家的名字。
隔了一会儿,华罗庚见大家还无下联,便将自己的下联揭出:“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可是,这里的“九章”又恰好是代表团另一位成员、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华罗庚的妙对使满座为之倾倒。
1980年华罗庚教授在苏州指导统筹法和优选法时写过以下对联:观棋不语非君子,互相帮助;落子有悔大丈夫,纠正错误。
(3)华罗庚小学数学扩展阅读
华罗庚为中国数学发展作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④ 华罗庚小时候有多用功学数学
华罗庚扔掉了算命书,钻到数学里去了,他整天低着头趴在柜台上做数学习题。
有一天,父亲的一个朋友来到柜台前面,把铜板往柜台上一扔:“买根香烟。”
华罗庚没有听见,仍旧低头不停地写着。
“买烟,罗罗!”那人拉开了喇叭腔。
父亲从里屋三步并做两步跑了出来,给朋友递上一支烟。他收起铜板,看了儿子一眼,“成天抱着‘天书’,能当饭吃?!”
那人笑笑说:“你们父子俩像十二月门神,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呀!”
父亲咬着牙说:“蛇吞象,不自量!”
“罗罗,”那人又笑了笑,劝解地说,“你阿爸一大把年纪了,你还不一门心思帮他做生意,这些‘天书’给你们家攒不来半个铜板。”
华罗庚一声不响,又低头写了起来。
“哼!真是个呆子。”父亲没好气地说。
从此,街头巷尾传开了,“罗罗改名啦,他阿爸都叫他呆子”。
说真的,他的呆劲上来呀,忘了喝水,忘了吃饭,要是碰上个难题呀,小灯里的豆油熬干了,他还不上床睡觉呢!
华罗庚上初二那年,有一天,数学老师讲完课,对同学们说:“我给你们破一道有趣的难题。”
同学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数学老师闭起两眼,拖着长腔,脑袋来回晃悠着说道:“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老师的话音未落,一个带着乡土气息的男同学应声答道:
“老师,是23!”
全班同学刷地把眼光都集中到这个同学身上来了。原来不是旁人,正是那个课外贪玩好动,不爱说话的罗呆子!
老师惊奇地问:“你懂得神机妙算吗?你懂得韩信点兵吗?”
“不懂,我没听说过。”这个朴实的学生给了一个朴实的回答。
于是老师就说开了:“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荣,到现在,外国教科书上还命名为‘中国剩余定理’,也叫‘孙子定理’。”
“中国剩余定理?”华罗庚出神地望着老师,不知其中的奥秘,虽然他在后来的工作中,经常巧妙地、灵活地、变化多端地运用这个方法。
老师那威严而又疑惑的目光,又落在华罗庚的身上。他不知道剩余定理,不过,即使他知道用这个定理,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得到答案哪!“华罗庚,你用什么方法运算的?”
华罗庚答道:“一个数,3除余2,7除也余2,那必定是21加2,21加2等于23,不刚好是5除余3吗!”
“嗯!”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又转向大家:“你们听懂了没有?”
同学们一个个瞪着大眼,望着老师。
下课铃响了,顿时,叽叽喳喳,一阵轰乱,教室里像开了锅的水。一个年纪大的同学撇了撇嘴说:“哼!呆子也会破难题,瞎猫碰死老鼠!”
可不是嘛,谁能相信小学毕业的时候,仅考了个50分的罗呆子,居然能够解开扬名中外的剩余定理。可是,谁又能知道,这个罗呆子日夜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呢!
⑤ 小学数学,华罗庚,
B 7
4个边长423厘米的,3个边长141厘米的。而且这显然是最少的方法
⑥ 华罗庚的数学名言名句大全
.
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
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
2.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革命事业,艰
苦同当;人我一体,苦乐共尝。
3.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4.
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
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5.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
只有不
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
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6.
人做了书的奴隶,便把活人带死了。„„把书作为人的工具,
则书本上的知识便活了。有了生命力了。
7.
科学的灵感,
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
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
养的人,
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
而不会给懒汉。
8.
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
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9.
“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
100
年也看不见一条缝来,
但用斧凿,
能进一寸进一寸,
得进一尺进一尺,
不断积累,
飞跃必来,
突破随之。
10.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11.
要有速度,还要有加速度。
12.
早发表,晚评价。
13.
努力在我,评价在人。
14.
观棋不语非君子,互相帮助;落子有悔大丈夫,改正缺点。
15.
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说到了黄河心更坚。
16.
没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们的生活缺乏伟大的功力,自然不能
盼望他们会有杰出的成就。
17.
读书要真正打好基础,有两个必经的过程,即“由薄到厚”
和“由厚到薄”的过程。“由薄到厚”是学习、接受的过程,“由厚
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
18.
见面少叙寒暄话,多把艺术谈几声。
19.
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
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
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20.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所谓天才,实际上是依
靠学习。
⑦ 华罗庚小学数学题九格填数字
作业帮查查或许会有效,试试吧。
⑧ 华罗庚的小学到初中的学习经历写越细越好.
华罗庚勤奋成才
小时候,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辍学之后,他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且也懂得用功读书,他从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及一本50页从老师那儿摘抄来的《微积分》开始,勤奋自学,踏上了通往数学大师的路。
华罗庚辍学期间,帮父亲打理小店铺。为了抽出时间学习,他经常早起。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伏天的晚上,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习。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习题。每逢年节,华罗庚也不去亲戚家里串门,埋头在家里读书。
白天,华罗庚就帮助他的父亲在小杂货店里干活与站柜台。顾客来了,帮助他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走了,就又埋头看书或演算习题。有时入了迷,竟然忘记了接待顾客。时间久了,父亲很生气,干脆把华罗庚演算的一大堆草稿纸拿来就撕,撕完扔到大街上。有时甚至把他的算草纸往火炉里扔。每逢遇到这种时候,华罗庚总是拼命的抱住他视之如命的算草纸,不让他的父亲烧掉。
华罗庚的志气与行径,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华罗庚和全世界无数的杰出人才一样,困难愈多,克服困难的决心也愈坚。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阻力。不断前进,这倒反而锻炼了他。没有时间,养成了他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没有书,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
华罗庚同志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萤声中外的数学家。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
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华瑞栋,开一爿小杂货铺,母亲是一位贤惠的家庭妇女。他12岁从县城仁劬小学毕业后,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学习。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力进入高中学习,只好到黄炎培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不到一年,由于生活费用昂贵,被迫中途辍学,回到金坛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
⑨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100字左右)
1910年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身高1.65米,父亲华瑞栋,开一爿小杂货铺,母亲是一位贤惠的家庭妇女。他12岁从县城仁劬小学毕业后,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学习。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力进入高中学习,只好到黄炎培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不到一年,由于生活费用昂贵,被迫中途辍学,回到金坛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在单调的站柜台生活中,他开始自学数学。1927年秋,和吴筱之结婚。1929年,华罗庚受雇为金坛中学庶务员,并开始在上海《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929年冬天,他得了严重的伤寒症,经过近半年的治理,病虽好了,但左腿的关节却受到严重损害,落下了终身残疾,走路要借助手杖。其实华罗庚读初中时,一度功课并不好,有时数学还考不及格。时在金坛中学任教的华罗庚的数学老师,我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王维克(1900年出生,金坛人)发现华罗庚虽贪玩,但思维敏捷,数学习题往往改了又改,解题方法十分独特别致。一次,金坛中学的老师感叹学校“差生”多,没有“人才”时,王维克道:“不见得吧,依我看,华罗庚同学就是一个!”“华罗庚?”一位老师笑道:“你看看他那两个像蟹爬的字吧,他能算个‘人才’吗?”王维克有些激动地说:“当然,他成为大书法家的希望很小,可他在数学上的才能你怎么能从他的字上看出来呢?要知道金子被埋在沙里的时候,粗看起来和沙子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们当教书匠的一双眼睛,最需要有沙里淘金的本领,否则就会埋没人才啊!”
⑩ 华罗庚上小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
找3和7的最小公倍数——3x7=21
此数除以3、除以7都余2
故该数为 21+2=23
因 23=5x4+3
故符合题意,这个数就是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