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发布时间:2021-01-31 10:11:03

1. 小学五年级如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一、要为孩子创造培养数学思维的有利环境
作为家长,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培养数学思维的有利环境。我觉得,在孩子愿意学的前提下,报课外班是个很好的选择。我家孩子有一个同学,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学奥数,每次考试在班里都是数一数二。其原因我想是因为课外的延伸学习拓展了他的数学思维,使他的数学思维能力优于同龄人。
二、要激发和鼓励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的数学思维得到长足发展,就应该想方设法地让孩子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就应该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心,鼓励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数独是时下最流行的智力游戏,是一项经典的思维能力训练游戏。它以数字为表现形式,能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力、想象力、专注力、反应速度等。它的玩法简单易上手,任何年龄、任何碎片时间都能操练,所以我们不防试试让自己的孩子也喜欢上它。可以让孩子看《最强大脑》这档节目,感受数读魅力,培养数学思维。
三、要将数学思维的培养融合到日常生活中
要将孩子数学思维的培养过程与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例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组合图形的计算后,就让孩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算一算自己家两室一厅的住的面积有多大。让孩子自己动手测量每个房间的长和宽,算出总面积。再比如,到了超市,让孩子算算所有物品的总价,自然少不了加减乘除运算,数学能力自然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
四、要刻意培养孩子的严谨性
严谨性,是数学思维能力一个重要特征,家长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去做。一是学习的严谨性。为孩子制订有规律的每日计划,科学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孩子在完成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考虑到孩子的专注力,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学习结束后,可以奖励孩子看电视或玩手游,安排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孩子会更加努力的。二是生活的严谨性。自己的书桌要收拾整理干净,物品要归回原处,摆放整齐。

2.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但从农村学生的思维仍很不充分。下面就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思维能力谈粗浅体会。

一、创造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农村小学生的思维依赖性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

习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创造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学生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解发学生探求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主动地获取知识。

学习的思想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的认识基础,思维发展规律,精心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学“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时,我用故事形式把数学题表现出来。在复习旧知后,先向学生讲一件事情:“老师昨天在操场的一棵大树底下听到两个同学在争论一个问题:‘如果不截断这棵树,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棵树的主树杆的直径是多少’。”然后设问:“同学们,你们也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呢?”经老师这么一问,整个教室充满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气氛。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启动学生主动思维。

此外,又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操作情境,形成乐趣,提高思维的主动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试一试等实践活动,引导、发展学生思维。又因为农村小学的条件所限,配套学具不充足,因此让学生自制学具,使到人人参与动手操作。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课前指导学生用硬纸板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各一个,在课上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把圆锥容器装满沙子连续倒三次倒满圆柱体容器,然后让学生讨论归纳出规律,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使学生学习思维处于主动状态,所以学生学习兴致高,乐于思考,培养了思维能力。

另外,还可以创设目标情境、认知情境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

二、变换思考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农村小学生缺乏变通能力,思维较单一。因此在教学中,要精选习题,要鼓励学生多

思考,在解法上不具一格,并注意从多种解法中对比分析,尽可能采用灵活的简单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如有这样一道题: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走了全程的 时,还距离中点20千米,求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教学时,指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启发学生去找对应的量与分率,激发学生大胆尝试,想出了几种解法。

解法一:20

解法二:

解法三:

解法四:

这样,围绕同一问题,让学生不断变换角度去思维,拓宽思路,并让学生对比分析,选择最优方法(解法四),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目的。

另外,还可以在教学中适时地计发散式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了比以后,让学生对于含有比的句子尽可能从多方面联想,如从“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4:5,你能联想到什么?”(1)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或80%);(2)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或125%);(3)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或25%);(4)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或20%);(5)女生人数和总人数的比是4:9;(6)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 ;(7)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这样,让学生提出不同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 提高计算速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农村小学生的思维缓慢而不敏捷。计算的快慢,直接影响思维的发展,因此,进行提

高计算速度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进行计算速度的训练,在课堂中通过心算、抢答、游戏、限时计算、限量竞赛等形式进行。并要注意教给学生简算的方法,让学生在计算中自觉运用。如,在求空心圆柱体的体积时,方法多样,我引导学生讲出算理,让学生通过公式变形,最后使学生归纳出空心圆柱体体积较为简便的计算方法,即也是用面积 高求出。以后遇到这类问题,学生都能迅速地计算出来。

另外,还可以通过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速度训练,如以填数游戏、猜数游戏等形式赛快,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因此,通过长期的速度训练,能提高大脑转数,促进思维发展。

四、 加强语言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农村小学生往往语言表达能力较低,不能用语言完整清晰地途述思维过程,特别是数

学语言更是缺乏,阻碍思维发展。大纲指出:“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因此,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和发展思维勇的重要环节。农村的小学生更要加强数学语言训练,为此,教师要耐心听学生说,鼓励学生敢说,培养学生会说,引导学生说好。所以,教师要长期地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要强调学生对每个算理的正确表述,规范学生的语言,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途述模式。如用“首先……然后……最后……”, “之所以……是因为……”等句式去说.学习应用题时,强调学生叙述思路,可按照 “已知……和……, 可以求出……”,或 “要求……必须先求出……”的句式去叙述.而学习一些规律结论计算公式时,要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有序地表述的能力。如教学 “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后,我启发学生看实物图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有条理有根据地叙述公式的推导过程:把一个圆柱体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体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 高。

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时,要加强复述,让学生多说,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让学生完整地叙述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既会说,又会想,通过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

当然,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不充分还有其它方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也很多。只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农村学生的思维特点,为学生自主性,主动性的学习提供良机,科学地,经常地,多渠道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就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数学科的教学质量。


望采纳,谢谢!

3.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性

【摘要】 小学生的思维一方面并未形成系统,又一方面又富有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抽象与具象的相互转化,巧妙做好关键点的引导教学,注重课堂的自主探索和研究,大力提高其思维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中国论文网 /9/view-4073735.htm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水平;提高
小学生的思维一方面并未形成系统,又一方面又富有创造性. 也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思维体系,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学生进入思维定式的死胡同. 人们所谓的思维定式,说的是思考的时候不能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分析,也就是说,那时的思维是走进死胡同.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要如何促使思维灵活高效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三点看法.
一、强化抽象与具象的相互转化
数学是一个很神奇的领域,有时候需要把抽象的东西具象化才便于理解,有时又要把具象的事物抽象化才便于归纳出普遍性规律. 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成数学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学生通过具象的事物归纳出抽象的一般规律,根据抽象的东西具现出便于理解的事物,我们认为这样的思考过程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其思维是有效的. 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注意强化这两者的转换,从小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思维的有效性.
关于这两者的转化,我们可以来看这两个例子. 比如讲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时,我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连接那两点分别画上一条线段和一条弯曲的曲线. 接着我拿出两条绳子,一条按照线段的轨迹剪出线段的长短,另一条按照曲线的轨迹剪出曲线的长短. 然后拿那两条绳子进行比较,学生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孰长孰短. 这个过程只是把学生所想的展示出来而已,学生脑海里早就出现一条线段和一条曲线,并在脑海里抽象地进行比较了. 再比如,我们刚开始进行应用题入门时总喜欢举生活中的实例,数字往往是具体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具体的指代物抽象化,形成一般规律. 如这样一道题目,“小明家有3只羊,小红家的羊比小明的多3只,问他们共有几只羊. ”我们可以把题目抽象成“A有3只羊,B比A多3只,问共有几只羊. ”当然,我们同样可以把数字也抽象成字母,如“A有a只羊,B比A多a只,问共有几只羊. ”这样把具体的事物、数字抽象成字母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思考,提高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二、巧妙做好关键点的引导教学
数学有很多关键“点”,很多学生通常被卡在那些“点”上过不去,于是解题就变得很困难. 每次老师道破要点后总能听到学生仰天长叹:“哦……”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学生在解题时总能遇到“摸不着头脑”的题目. 此时要么瞎蒙要么放弃,很少有学生能拓宽思路,从其他方面着手考虑问题的解决方案. 因此,思维的有效性还在于能否轻松地思考到答题的“关键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当学生没有思路时老师就可以稍作提示,但是要注意点到即止,争取每一次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课堂上我举了一个找规律的例子:“观察下面的数字, 1,2,2,4,8,32,请写出下一个数字. ”这道题目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从前面几个数字中很难发现规律. 最大的障碍就在于学生纠结于前面三个数,在1,2,2里徘徊,难以找到规律. 这是思维定式的结果,事实上找规律的题目只要建立起一个能把所有数字都用上的规律就可以了. 有学生这样分析,“前两个数可以猜测1 + 1 = 2或1 × 2 = 2,可是2和2基本上只能理解为2 × 1 = 2,那么这三个数形成的关系都无法用于第四个数,所以此题无解. ”我首先肯定了他的勇气和魄力,接着引导到,“找规律的题目可以根据数字与序数的关系形成规律,也可以根据数字本身形成规律,这道题可以不考虑序数. ”学生陷入沉思,我见状提醒道,“第三个数2可以看成1 × 2,也就是第一个数乘以第二个数. ”如此一来学生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有学生起来回答,“4 = 2 × 2,8 = 2 × 4,32 = 4 × 8,所以接下来的数是8 × 32 = 256”思路已经点拨,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 其实对于例子而言,我基本上把关键点给说了,而真正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情况,既可以点到即止,也可以点“未到”就止.
三、注重课堂的自主探索和研究
很多“填鸭”式思想都给我们警惕作用,课堂要避免这样的模式就必须把握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分量与角色. 对小学生来说,很多时候并不能给予他们太多的自主空间,他们在没有老师引导的情况下往往表现得不知所措. 漫无目的的思考是没有结果的,也就是说这样思考的效果很差,我们认为是无效的. 因此,老师要协调好教师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给学生空间让学生自主思考这几个方面. 如此一来,学生接受的知识可以当堂思考并消化,甚至在自己的摸索研究中能有不同的发现.
例如,在讲“圆柱和圆锥”时,我先进行讲解,差不多把该讲的知识点讲完之后我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给你们一个圆柱和一个球,你们要如何确定这个圆柱能否放得下这个球?”学生思考片刻后我继续引导:“我们可以根据学过的‘圆’的相关知识来猜测一下球的性质,圆是平面的,而球是立体的,它可以通过圆绕着其直径旋转得到. 所以可以认为球是由无数个圆构成的,那么球也有半径. 要判断球能否放入圆柱中,我们需要对比圆柱底面圆的半径、圆柱的高和球的半径的大小. 只有前两者大于后者的时候才能放得下,否则不能. ”我看学生的反应不错,于是抛出“那你们说说要怎样确定一个球能否放入一个圆锥中?”这个问题是超纲的,但是我只是要学生思考一下应该注意的问题,或者说应该从哪方面入手. 有学生说:“我们可以把球看成圆,把圆锥看成三角形,这样就变成平面了. 这时最大的半径是满足三角形的每条边都和圆刚好接触,于是只要半径比最大的小的球都能放到圆锥里. ”
没有目的的思考应该归为胡思乱想,被定死在一个框框里的思考应该归为做无用功. 思维有无效率其实并没有什么标准,笔者认为,思考的过程是很重要的,如果连思考的过程都节省了,那么思维就是无效的. 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其思维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4. 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我觉得这和先天因素有关,后天因素当然也有。
每天让学生猜几个脑筋急转弯·····每天一级柯南

5. 小学数学思维有何特点

答:小学数学思维具有:形象性,初步逻辑性,灵活性,自觉性等特点。

6.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思维与兴趣的一致性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站在自自的立场上来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把思维与兴趣分开来看。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将会更加完美,达到1 1=1,或1 1>2的效果。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教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心理角度而言,如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有效的,它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对激发学生兴趣谈几点体会。
1 观察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产生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智力因素构成的重要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时透过事物表象,抓住本质,发现规律,达到不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得到的。没有观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性,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既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又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2 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该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由直观感知上升到抽象的理解。有了这个基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教学就根顺利了,体现了“直观”教学的优越性。
3 重视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量身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对其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又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度面积的计算方法。总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发我们创造性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位学生养成爱想问题、
问问题以及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利和能力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以下再对培养思维简单地谈一谈。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思维的灵活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