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课例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来源
新课程全面实施,数学学科呈现与以往的教材所不同的特点,为了知识的系统性,大量的数学概念呈现于新教材,为小学到初中乃至以后的知识系统性作铺垫。同时新课程的实施,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效率。这该如何实现呢,唯一的做法是;概念清楚。形成网络认知结构,掌握正确的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而目前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错误的学习概念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影响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及信心,主要表现一下几点:1、死记硬背;2、孤立地学习概念;3、概念与应用脱节。再者我们发现现在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些教师对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概念教学的认识甚少,在教学中存在着重计算,轻概念;重结论,轻探索;重形象,轻抽象;重课本,轻实践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开展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的课题实践活动。
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通过研究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探究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教学策略,并通过课例研究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小学生错误的数学概念的成因及纠错策略探究
2、新课程小学数学概念的分类。
3、不同知识领域的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包括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运用、概念深化的有效策略探究。
4、体验式教学在概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实验的预期目标主要有:
1、从数学概念的内涵、外延正确认识数学概念,能够掌握数学概念的特点以及要求,熟练地分析概念的类别。
② 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课例研究
所谓数学素养,就是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数学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得到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数学素养,不仅仅表现在数学考试中能解题,还应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表现出是个学过数学的人,且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就需要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内化而成的。它包括: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观念品质。一个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表现在: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具有良好的数学意识;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本功。那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我们数学老师应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首先要从学生们的思想和态度入手,使学生能主动的、积极的、有兴趣的学习数学,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意识,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应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很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解决数学问题、打好数学基础、提高数学素养。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标准》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经历探索问题的过程。让数学走进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学习接受起来会更容易,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能更放松、更主动、更有自信、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学习活动会更积极,而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生活场景恰恰是他们最熟悉的。所以在教学中,借助孩子身边的事物讲解数学知识,使他们产生亲切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自信和数学学习的兴趣。另外,多样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产生新奇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会使他们用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和感受知识的形成、探究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二、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形成数学技能。
新教材不仅重视对数学知识结果的掌握,而且更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经历与体验,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索发现过程。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使学生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合孩子参与的活动,注意让孩子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培养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是指能用数学的观念和视角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能主动地用数学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遇到问题能够自觉地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形成一种量化的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要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接触新鲜事物时,能够用数学的观念和视角思考问题,发现其中存在的数学现象,并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对于小学生来说,从入学开始就须初步培养,可以用让学生记数学日记、收集生活中的数据、用收集的数据和情境改编成一道数学题积累起来、制作数学小报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对生活中的信息和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归类、整理,并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慢慢到学会用数学语言来刻画一些现实生活的简单现象,根据需要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出猜想,逐步形成较强的数学意识。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以下意识:让学生形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看待事物、处理问题的能力,形成一种自主的思维习惯;面对一些事物时,很快就能指出事物本质并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形成能利用已知的知识自主学习新知识的思维习惯。如教学面积单位时,教给学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后,学生能自主学习得到: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教学中还应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在生活中不断使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数学意识。
总之,我们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适合他们开展和参与各种探究活动的条件,使他们在活动中开拓思维,促进个性发展,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应用价值,真正提数学素养。
③ 怎样进行小学数学课例研究
怎样进行小学数学课例研究
一、“课例研究”的有关内容
1、明确“课例研究”的内涵
“课例研究”是在新课改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方式,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它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手段。
2、理解与“三课”的区别
第一,专业性活动与事务性活动的区别。课例研究是教师群体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以研究教学,改进教学为己任,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因此,“研究”是其要务。在常规教研中,备、听、评课被异化为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对教师而言,备、听、评课的目的并非出于解决教学难题,而是为了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听课任务。
第二,规范性行为与随意性行为的区别。课例研究有明确的研究主题(本次就三个主题),是一项规范的专业行为。相比之下,常规教研中的备、听、评课就有些随意了。听课教师往往事先不做任何准备,不知道要听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去听,听完课后,往往是“就课论课”, 研讨的主题并不明确, 甚至极为泛化。有时研讨也没有人做记录,授课教师事后也不根据评课意见,形成课例研究报告。
第三,常规性开展与临时性开展的区别。课例研究期望教师群体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研究,形成和谐互动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因此它要求学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为其常规开展提供时间、经费和政策等方面的保障。但传统教研中的备、听、评课往往缺乏整体规划和强有利的保障,常常会因学校其他事务的影响而被迫中断或敷衍了事,有的学校甚至利用较长的时间来设计或实施一次备、听、评课活动,其他时间则无所作为。
3、把握“课例研究”的特点
一是教学性。课堂的本质是教学,而不是展示。教学重过程,展示重结果。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索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如果说教学要展示的话,展示的也应是这个过程本身。
二是研究性。课堂不仅是课程实施的场所,更是进行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的实验室,每一间教室都是独特的,都是教师把教学方案加以落实、试验、验证和修正的地方,因此,每一间教室都是教师教学理论和方案的实验室。研究性意味着课堂不仅要成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对象,同时也要成为教师同行或专家共同讨论的领域。
三是实践性。课例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课例研究是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行为持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课例研究是没有终点的。
二、研究的三个主题
1、善于激活学习兴趣--有效课堂的“兴奋剂”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而学习最好的动力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产生的兴趣”(托尔斯泰语)。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把每一堂深讲生动,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求知欲”是人们进行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欲望。主要表现为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就是“我要学”、“我能行”。如果学生原有认知结构被唤起,思维被激活后,就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创新。然而任何认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作用下进行的,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直接动力。例如.学习“口算乘法”时,由于计算课比较抽象,再加上本节课知识点单一,就是讲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一道例题,而一位数乘整百数、整千数等口算方法放在“试一试”里完成。为了达到有效设计,以“儿童乐园”为背景;以小精灵导游为主线;以坐旋转木马、碰碰车,参加口算比赛,帮助叔叔、阿姨解决问题,师生找朋友等为内容,将学生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既激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特别是依据“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名言,首先设计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儿童乐园,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很快唤醒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为学生学习抽象的“口算乘法”开辟了良好的途径。
2、勤于挖掘探索潜能--有效课堂的“催化剂”
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之间不能画等号,两者并不是同步的。一般来说,知识的积累是渐进的、明显的,能力的发展是潜在的,潜移默化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填鸭式的教学,虽然也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知识,但是,它对智力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起着抑制的作用。所以有效教学能凋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不断地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去探索和掌握新知中发展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活动空间,促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信息交流渠道要畅通,应该体现多层次、多方向,以此增大信息量,挖掘学生的探索潜能。例如:在让学生尝试探索2×10=?时,教师首先从已学过的“表内乘法”知识出发--2×9=?,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2×10=?的口算方法形成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尝试探索的空间,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迁移规律,再次尝试探索20×3=?的口算方法,这时学生对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已形成了表象,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以小精灵导游看到“儿童乐园”的小朋友在做口算比赛,邀请学生参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4= 20×4= 200×4= 200×4=,学生在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扩展到一位数乘整百数、整千数,并要求学生在口算的同时归纳概括口算方法,以此挖掘学生尝试探索的潜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证实了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教法改革家尝试教学法的创立者邱学华教授的名言:“在人类住居的这蓝色的星球上,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问题在于你是否敢于去尝试!”
3、敢于展示学生错误--有效课堂的“润滑剂”
所谓“错误”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错误”伴随教学始终,它有时发生在学生方面,有时发生在教师方面。课堂教学中学生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有时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尴尬。但我认为,流畅并不意味着教学的顺利成功,表面的达成并不表明学生的有效发展。即使是公开课也应该是常态课中的经典,经典不回避曲折,曲折才显美丽。在教学中,我们不该放过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典型错误,而应发挥教学机智,将这种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转换成教学资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思路.将错误转化成美丽,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真正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学生超越自我。例如:学生在口算20×3=?时,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想法(1)、因为3个10的和是30,再加上3个10就是60,所以20×3=60;(2)、因为3个20相加是60,所以20×3=60;(3)、也可以把20×3看成是3个20,因为3个20是60,所以20×3=60……这些动态生成的多种想法,虽然没有突出本节课的口算重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思考,具有普遍性,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些动态资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思路。前两种方法都是从加法意义的层次思考,是低层次的思考方法,但是对的,应给予肯定;而第三种方法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思考,思考层次较高,但怎样口算简便?需要教师引导、提升。特别是学生口算2×4= 20×4= 200×4= 200×4= 这几道题后,让学生归纳概括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等方法时,有的学生说,先乘一位数;有的学生说,把乘的结果加上几个0;有的学生说,我根据2×4=8后补0等等,多好的动态资源呀,学生的思考过程已在提升,教师可抓住这有利时机正面引导,激励评价,提升知识,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种生生、师生之间互动的实现和颇具创意的新知形成,关键是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教师有意暴露学生的错误,使之成为生成新知的有效资源,诱发了学生针对错误展开争辩、探究、交流,于精彩之处挑起矛盾.困惑之时给学生留足探究空间,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观察、思考、分析,比较,从而发现了规律,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不断张扬学生的鲜活个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提出几条建议
1、有效教学是一种策略,它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一种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2、“课例研究”是在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校本教研方式。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每次活动要有明显的主题,不能贪大就全,要小专题、多角度、分层次研究,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惑,实现有效教学。
3、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④ 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工作坊主持一篇 字数1500左右
9月13日—9月27日,我校受教育部邀标委托承办的“2014年‘国培计划’——示范性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项目小学数学教师工作坊主持人集中培训班”圆满落幕。来自四川、湖南、西藏、新疆兵团、广东、贵州、江苏、上海等8个省、市的36位一线优秀教师、骨干教研员、高校学科专家通过各项考核顺利结业。会上,全体人员观看了培训总结短片,回顾了研修历程和成果,项目首席专家马云鹏教授做项目总结。
“国培计划”——示范性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项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工作坊主持人集中培训,历时15天。主持人完成集中培训后组成“三人行”工作坊,带领县市骨干在网络工作坊开展网络研修,历时一年,此为第二阶段。2014年小学数学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项目仍然由我校和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联袂承担。2013年,我校在该项目的集中培训阶段探索了“课例研究+工作坊构建”两任务驱动培训模式,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在去年的经验基础上,今年的第一阶段研修主要由课例研究、“三人行”工作坊建构等两大模块组成,通过学习团队建设、聆听支撑性专家讲座、分析教学案例、进行课堂观摩、交流研讨、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让一名一线优秀教师、一名骨干教研员、一名高校学科专家组成三人行工作坊,分工合作,共同经历一次以某个具体内容为载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全过程,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研究示范案例,在此过程中提升培训者的小学数学专业素养以及设计、组织与实施小学数学培训能力。
同时学员在继教网的指导下,借助网络平台建立了12个“工作坊”,并在三人行工作坊方案设计、展示与交流中,初步形成了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在网络工作坊建立过程中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增加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模块,通过开设微课程方法与操作课,让工作坊主持人掌握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等技术,在未来一年的网络工作坊研修阶段加以应用。
学员在培训结束时纷纷表示,大家在这次培训中经历了一次“三位一体”的课例研究,这种体验是深刻的,效果是突出的,这一教研模式无疑为未来一年网络工作坊研修提供了范本。
本次培训为学员引领网络教师工作坊指导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下一步学员需要克服的是本职工作与网络研修指导的时间矛盾,创新工作坊实施模式,建立符合当地教师发展与需求的各具特色的教师工作坊。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⑤ 小学数学导学案如何设计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方法
一、基本理念。
“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导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基本教学策略是:“问题式导学,过程式学习”。在操作过程中强调“学的重心前移”、“教的重心前移”、“管理的重心前移”。教学中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使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二、“导学案”设计的特点。
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景,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学习。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具有目标明、方法优、易操作、效果好、适用广的特点。
三、“导学案”设计的常规要求。
“导学案”不是简单的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的常规要求是:
①明确学习目标。
②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③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④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⑤注意“教学合一”和学生有效学习。
达到上述常规要求,“导学案”的设计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观: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解决“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与布局,把握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索的问题。
四、“导学案”的基本环节及设计意图。
“导学案”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设计,体现在关注课堂学习的内外联系,关注不同学科的课堂学习,关注所有学习过程等方面。“导学案”的教学设计,始终围绕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进行全程设计,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常见的环节有:学前准备---探究活动---学习体会---自我检测----应用拓展的基本设计内容。
学前准备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为出发点,课前回忆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复习与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技能,观察与本节课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生活现象,要解决掉本节课或者本单元本章学习当中最基础的知识,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创设有利于建构本节课内容的情境,为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操作建议:1、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文本,思考重点问题,努力完成学前准备内容和部分探究活动内容。2、教师进行适当辅导,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告诉学生“导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3、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有效性。4、课上对学前准备中复习铺垫内容通过课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处理或不做处理。
探究活动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分析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课堂上教师不是简单地按知识点顺序进行讲解,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生课前准备情况,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供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有了充分准备,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使课堂教学整合成既有学生自学,又有研讨交流的平台,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操作建议:1、在探究活动这一环节中,关键要让学生明确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使探究具有指向性和目的性。2、要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3、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生活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活动,构建对数学的理解,获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4、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围绕提出的问题,发挥小组每一个同学的智慧,要面向全体,避免形成一言堂的格局。切实注重实效,避免流于形式。5、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一名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从而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为接下来的展示交流作好准备。在参与的过程中,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6、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在交流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对于课堂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指导、引领、点拨、讲解。7、教师要对探究活动和结果进行充分估计,尽可能周密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应对方案,以保证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8、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参与到交流中去,积极“捕捉”学生真实的思维状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预设作出适当的调整。9、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知道倾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在倾听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质疑。10、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引导学生尊重同学解决问题方法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展示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安全环境。11、要引导全体学生投入到探索交流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2、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和评价的甄别、激励作用,要注意对学生的交流结果进行梳理与提升,给学生以清晰明确的答案。
学习体会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总结、归纳的形式明确新知。设计了一、两个针对性的交流问题,(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收获。主要是学到什么新知识,也包括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感悟。再提出自己的疑惑。师生互动交流,教师应该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走进知识的生成过程,加深理解。(2)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检验学习效果,梳理知识的体系,内化新知识。
操作建议:1、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情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归纳、总结、整理和反思,从而达到系统知识的目的。结合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回(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thread-155226-1-1.html)顾知识的同时,还要对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进行回顾总结。2、重点应该放在整理上,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3、这个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也可以后移。
自我检测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立足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学习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自我检测不是简单的做题,而是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供学生课堂上检测学习效果,突出“学案”的检测反馈功能。
“自我检测”设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组成:
①基础知识练习,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
②变式训练,形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③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操作建议:1、要有目的性,要有利于学生巩固重点,突破难点。题目要围绕学习内容设计,着眼于指导思路,有利于方法和技巧的形成。2、要有现实性,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价值。3、形式要有多样性,要以新颖多变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4、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学生独立完成的时间,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技能,发展思维。5、评价要有发展性,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效果要及时进行诊断评价,引导矫正,让学生在评价中发展提高。检测力求当堂完成、当堂反馈、当堂矫正,坚持做到学习目标的“堂堂清” ,努力提高学习效果的达成度。
应用拓展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立足课内、课外相结合,体现有效学习的过程。课堂学习除关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外,还要适度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应用拓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①提供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拓展研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②在导学案的空白处指导学生进行方法、规律等的记录。
③在学案的最后写出学后记,简要记录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点滴收获。
操作建议:1、应用拓展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应用拓展内容不宜多,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切忌占用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4、应用拓展内容不能过难,不能超出《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防止使学生丧失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五、“导学案”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学生使用“学案”的要求:
①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学案”中的“学前准备”部分,初步尝试“探究活动”,学有余力的同学独立进行“自我检测”和“应用拓展”,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三个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②课堂上注意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
③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①上课前一天,下发本节课的“导学案”,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小班额最好全批),以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②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③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主要包括: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和引导;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④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教师要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表现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
⑤突出一个“导”字。在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要指导学法,在课堂中的读、听、思、说、议、做等环节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指导学生的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要引导思维,“学起于思”。教师要善于提供思维的杠杆,引导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要鼓励创新,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不唯上、不唯书的质疑品质,提高质疑能力,从而锻炼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⑥强化一个“研”字。在实施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的模式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强化集体备课,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重视预设,课堂会杂乱无序,不重视生成,课堂就不会精彩;教师要加强对其他教学方式的研究。要研究如何结合学校和数学学科及自身实际,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嫁接、创新,不断挖掘“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的巨大潜力,构建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以学定教,同案协作”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教研组集中攻关,遵循课前集体备课——课中观察诊断——课后共同反思的课例研究路子,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促进“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是以实际行动践行有效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把学生的“不等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设计自己归纳、概括、推理、发现规律,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的学,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分析探究---获得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这使得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能力,同时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得到优化。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进行的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以及训练、检测大多是独立进行的,其思维活动是连续的,较为深刻的,这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形成“问题意识”,有利于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有利于增强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预习、自学、自测,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疑难,但学生的自我探究具有了预制、蓄势的功能,一旦课堂讨论涉及相关问题便能迅速引起共鸣,使问题迎刃而解。“导学案”教学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我们向往追求的“有效学习,甚至是“高效学习!
来自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⑥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要如何进行
一、“课例研究”的有关内容
1、明确“课例研究”的内涵
“课例研究”是在新课改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方式,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它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手段。
2、理解与“三课”的区别
第一,专业性活动与事务性活动的区别。课例研究是教师群体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以研究教学,改进教学为己任,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因此,“研究”是其要务。在常规教研中,备、听、评课被异化为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对教师而言,备、听、评课的目的并非出于解决教学难题,而是为了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听课任务。
第二,规范性行为与随意性行为的区别。课例研究有明确的研究主题(本次就三个主题),是一项规范的专业行为。相比之下,常规教研中的备、听、评课就有些随意了。听课教师往往事先不做任何准备,不知道要听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去听,听完课后,往往是“就课论课”, 研讨的主题并不明确, 甚至极为泛化。有时研讨也没有人做记录,授课教师事后也不根据评课意见,形成课例研究报告。
第三,常规性开展与临时性开展的区别。课例研究期望教师群体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研究,形成和谐互动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因此它要求学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为其常规开展提供时间、经费和政策等方面的保障。但传统教研中的备、听、评课往往缺乏整体规划和强有利的保障,常常会因学校其他事务的影响而被迫中断或敷衍了事,有的学校甚至利用较长的时间来设计或实施一次备、听、评课活动,其他时间则无所作为。
3、把握“课例研究”的特点
一是教学性。课堂的本质是教学,而不是展示。教学重过程,展示重结果。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索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如果说教学要展示的话,展示的也应是这个过程本身。
二是研究性。课堂不仅是课程实施的场所,更是进行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的实验室,每一间教室都是独特的,都是教师把教学方案加以落实、试验、验证和修正的地方,因此,每一间教室都是教师教学理论和方案的实验室。研究性意味着课堂不仅要成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对象,同时也要成为教师同行或专家共同讨论的领域。
三是实践性。课例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课例研究是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行为持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课例研究是没有终点的。
二、研究的三个主题
1、善于激活学习兴趣——有效课堂的“兴奋剂”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而学习最好的动力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产生的兴趣”(托尔斯泰语)。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把每一堂深讲生动,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求知欲”是人们进行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欲望。主要表现为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就是“我要学”、“我能行”。如果学生原有认知结构被唤起,思维被激活后,就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创新。然而任何认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作用下进行的,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直接动力。例如.学习“口算乘法”时,由于计算课比较抽象,再加上本节课知识点单一,就是讲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一道例题,而一位数乘整百数、整千数等口算方法放在“试一试”里完成。为了达到有效设计,以“儿童乐园”为背景;以小精灵导游为主线;以坐旋转木马、碰碰车,参加口算比赛,帮助叔叔、阿姨解决问题,师生找朋友等为内容,将学生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既激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特别是依据“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名言,首先设计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儿童乐园,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很快唤醒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为学生学习抽象的“口算乘法”开辟了良好的途径。
2、勤于挖掘探索潜能——有效课堂的“催化剂”
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之间不能画等号,两者并不是同步的。一般来说,知识的积累是渐进的、明显的,能力的发展是潜在的,潜移默化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填鸭式的教学,虽然也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知识,但是,它对智力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起着抑制的作用。所以有效教学能凋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不断地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去探索和掌握新知中发展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活动空间,促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信息交流渠道要畅通,应该体现多层次、多方向,以此增大信息量,挖掘学生的探索潜能。例如:在让学生尝试探索2×10=?时,教师首先从已学过的“表内乘法”知识出发——2×9=?,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2×10=?的口算方法形成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尝试探索的空间,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迁移规律,再次尝试探索20×3=?的口算方法,这时学生对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已形成了表象,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以小精灵导游看到“儿童乐园”的小朋友在做口算比赛,邀请学生参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4= 20×4= 200×4= 200×4=,学生在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扩展到一位数乘整百数、整千数,并要求学生在口算的同时归纳概括口算方法,以此挖掘学生尝试探索的潜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证实了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教法改革家尝试教学法的创立者邱学华教授的名言:“在人类住居的这蓝色的星球上,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问题在于你是否敢于去尝试!”
3、敢于展示学生错误——有效课堂的“润滑剂”
所谓“错误”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错误”伴随教学始终,它有时发生在学生方面,有时发生在教师方面。课堂教学中学生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有时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尴尬。但我认为,流畅并不意味着教学的顺利成功,表面的达成并不表明学生的有效发展。即使是公开课也应该是常态课中的经典,经典不回避曲折,曲折才显美丽。在教学中,我们不该放过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典型错误,而应发挥教学机智,将这种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转换成教学资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思路.将错误转化成美丽,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真正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学生超越自我。例如:学生在口算20×3=?时,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想法(1)、因为3个10的和是30,再加上3个10就是60,所以20×3=60;(2)、因为3个20相加是60,所以20×3=60;(3)、也可以把20×3看成是3个20,因为3个20是60,所以20×3=60……这些动态生成的多种想法,虽然没有突出本节课的口算重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思考,具有普遍性,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些动态资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思路。前两种方法都是从加法意义的层次思考,是低层次的思考方法,但是对的,应给予肯定;而第三种方法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思考,思考层次较高,但怎样口算简便?需要教师引导、提升。特别是学生口算2×4= 20×4= 200×4= 200×4= 这几道题后,让学生归纳概括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等方法时,有的学生说,先乘一位数;有的学生说,把乘的结果加上几个0;有的学生说,我根据2×4=8后补0等等,多好的动态资源呀,学生的思考过程已在提升,教师可抓住这有利时机正面引导,激励评价,提升知识,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种生生、师生之间互动的实现和颇具创意的新知形成,关键是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教师有意暴露学生的错误,使之成为生成新知的有效资源,诱发了学生针对错误展开争辩、探究、交流,于精彩之处挑起矛盾.困惑之时给学生留足探究空间,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观察、思考、分析,比较,从而发现了规律,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不断张扬学生的鲜活个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提出几条建议
1、有效教学是一种策略,它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一种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2、“课例研究”是在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校本教研方式。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每次活动要有明显的主题,不能贪大就全,要小专题、多角度、分层次研究,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惑,实现有效教学。
3、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