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学数学中什么叫比较量什么叫分率
比较量是指与标准量比较的具体量。分率是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分率表示的是两个数量的比较关系,用来作为比较标准的那个数量就是单位“1”(单位“1”代表的数量也叫标准量,与标准量相比较的数量叫比较量)。
例子一:“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这个“几分之几”,就是分率;被当作标准来进行比较的乙数,就是标准量,用单位“1”表示。跟标准量比较的甲数,就是比较量。
例子二:三年级五班有48名同学,男生人数是本班的3/4,男生有多少人?
这里的“3/4”就是分率;三年级五班的全班人数就是标准量(或看作单位1的数量);男生人数就是比较量。
(1)小学数学比较扩展阅读:
分数与分率在范围的大小上是从属关系,即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在概念上,二者又是种属关系即前者是后者的种概念,后者是前者的属概念。一句话,所有的分率都是分数,但所有的分数不一定是分率,它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成为分率才能表示分率。
② 小学数学哪个比较厚薄
小学数学老师和
中学数学
老师职业性质是相同的,没有好坏之分。二者对从教者的学历及相关条件要求不同,月薪及最终的职称等级不同,当然最后退休养老金也不同。相比之下,能聘任为中学教师比小学教师好。
③ 小学数学比较大小
小学数学比较大源小的方法:
1、整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最高位大的数大;最高位相同,看下一位。
2、小数比较大小,整数部分大的数大;整数部分相同,小数部分最高位大的数大;最高位相同看下一位。
3、分数比较大小,先通分,分子大的数大。
④ 小学数学什么叫比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cm,宽是3cm.我们可以比较长和宽这两个量,
求长是宽的几倍,列式为:6÷3=2。我们也可以直接说,长和
宽的比是6比3,表示为:6∶3。
所以教材中给比是这样下定义的,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
也可以说,当两个数量是相除关系时,我们可以用比的形式把它
表达出来。比的前项相当于除式中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式中除数。
比和除式都是当两个数量是相除关系时的表达形式。
(以上仅为我个人的理解,仅供参考。)
⑤ 中美小学数学比较
中国学生在数学上的优势不断减小,最终可能被欧美学生反超。在其他理科课程中的回表现同样不够答出色,缺少创新意识,科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远远少于欧美国家。
那么问题来了,
1.美国学生数学的整体水平是在何时赶上中国学生的呢?美国学生的数学水平能够突飞猛进而中国学生的进步却日趋缓慢,这是由于创新能力的缺失导致的吗?
2.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何时开始衰退的?
3.除去西方工业强国基础好,底子厚,发展时间长的因素外,我们无法像欧美一样大量提出创新性理论或取得创新成果的原因与小学数学教育是否有关系?
⑥ 小学数学有哪些练习册比较好的
1、《摩比爱数学》
“学而思”旗下的数学启蒙教材。
2、《阶梯数学》韩国
一向很重视数学启蒙教育的韩国出版的一套教材,分阶段分年龄一步步进阶,一度卖到断货,很火爆的练习册。
3、《逻辑狗》
源自德国的一套逻辑思维启蒙的游戏教具,玩的时候,需要动用孩子的眼、手、脑,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判断力、推理力,趣味启蒙兼备。
4、《七田真全脑开发练习册》
日本著名教育学家七田真,致力于儿童右脑的开发。这套练习册历经60年研发修订编著而成,画风非常精美,每天和孩子刷几页,涂涂画画,很有趣。
5、《何秋光儿童数学思维训练游戏》
我国著名数学幼儿教育专家何秋光老师的书,根据多年一线数学教学经验编著,很有权威性,值得推荐。
(6)小学数学比较扩展阅读
练习册学习注意事项:
1、提升计算能力
数学的计算学习就像语文的识字学习,是最基本的。不识字,语文读不好,计算差,数学同样学不好。而且计算好,会给孩子数学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现在的新教材对计算的重视度不高,练习量比较少,导致现在孩子的计算能力跟以前的孩子相比,有一定差距。家长可以每天让孩子做2分钟口算。一开始,2分钟内能只能做完20道口算,但之后,你会发现孩子会越来越快,正确率越来越高。
2、重视生活中的数学
其实数学的学习对生活的影响很大,提供很多的帮助。例如买东西、计算利率、盈利等等,这些都用到数学。你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跟孩子提数学问题,让他解答。很简单,你带孩子去买菜,一斤苹果5元,买3斤多少钱,给阿姨20元,找回多少钱。
⑦ 小学数学比较重点的课文有哪些
①乘、除法的运用;
②数学广角里的一些可以算是数奥题。如:鸡兔同笼问题、找次品……
③一元一次方程一定要熟练;
④正数和负数的一些区别;(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⑤图形的运用。如: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平行、(如何画平行线,如何画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等)……
⑥三角形的面积=ah÷2(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h(底×高)
梯形的面积=(a+b)×h÷2((上底+下底)×高÷2)
正方形的面积=a²(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面积=ab(长×宽)
⑦单位的进制
长度单位的进制:
1cm(厘米)=10mm(毫米)
1dm(分米)=10cm(厘米)=100mm(毫米)
1m(米)=10dm(分米)=100cm(厘米)=1000mm(毫米)
1km(千米)=1000m(米)
面积单位的进制:
100mm²(平方毫米)=1cm²(平方厘米)
100cm²(平方厘米)=1dm²(平方分米)
100dm²(平方分米)=1m²(平方米)
10000m²(平方米)=1hm(公顷)
100hm(公顷)=1km²(平方千米)
体积单位的进制:
1cm³(立方厘米)=1000mm³ (立方毫米)
1dm³ (立方分米)=1000cm³( 立方厘米)
1m³( 立方米)=1000dm³(立方分米)
1L(升)=1000mL(毫升)
⑧数对的表示方法
⑨三角形的性质:三边的性质(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两边只差小于第三边 由: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得出前面理论)、三角形内角和180°、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昂、大概这么多叻。其他有些可能会总结不到位。打叻半个多小时。。呼呼。望楼主采纳~~~ 这些是小升初一的一些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啦。。。
⑧ 小学数学知识比的理解.
关于比的概念和性质第三个回答者已经详细说明,我举个例子来理解正比例、反比例。
例:有24支铅笔,平均分给2名同学,则每名同学分到12支;
如果平均分给4名同学,则每名同学分到6支;
如果平均分给6名同学,则每名同学分到4支。
当人数扩大2倍时,每名同学分到的铅笔支数就缩小2倍;
当人数扩大3倍时,每名同学分到的铅笔支数就缩小3倍。
这就是反比例关系(人数与每人分到的支数)。
例:有3名同学,如果每人做2道题,则一共做6道题;
如果每人做4道题,则一共做12道题;
如果每人做6道题,则一共做18道题。
当每人做的题数扩大2倍时,做题的总数就扩大2倍;
当每人做的题数扩大4倍时,做题的总数就扩大4倍;
当每人做的题数扩大3倍时,做题的总数就扩大3倍;
这就是正比例关系(每人做的题数与总数)。
⑨ 小学数学比较哪个大
图
⑩ 小学数学比多少如何教孩子懂
第一部分:调动兴趣是关键 因为我喜欢数学,所以我愿意去学它,所以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艰难险阻也愿意去克服;克服困难所得来的成功体验又增强了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我更喜欢学数学了。 一个很简单的正循环摆在我们面前,所以说,学好数学,调动孩子的兴趣是关键。调动兴趣的方法有: 1.亲其师,信其道。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1)展示能力,让孩子佩服。比如可以在孩子面前秀自己知识渊博、计算和解题能力很强等,孩子们个个佩服地一塌糊涂。 校信通在做优秀大学生数学学习规律调查中也发现,很多学生喜欢某一个老师,甚至是因为老师随手就可以画出很标准的圆、椭圆。 2)展示人格魅力,让孩子敬服。 教育者人格中很突出的一点或几点魅力很容易感染到孩子,比如幽默、严谨等等。一般来说,一位老师要储备至少200—300条笑话,便于在课堂上让学生轻松快乐学习。也有很多孩子喜欢老师的理由是:“她认真负责到家了,天天都有新花样,辩论会什么的,干啥啥行!” 3)用心关爱孩子。 如果想让所有孩子都喜欢您,那就平等对待他们吧!课堂上,如果有成绩不好的学生举手发言,明知他会回答地一塌糊涂,也要鼓励和支持他。 如果您想改变某个孩子的话,那就去“偏爱”他吧!“我喜欢这位老师,是因为她待我象待自己的妹妹一样。”“有一次我数学考砸了,老师在我的作业本里夹了一张纸条,问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感动极了!” 当然,家长也要积极引导孩子喜欢老师。比如通过和孩子讨论老师的授课方式、性格特点等,引导孩子关注老师的闪光点,发现老师值得自己学习的思考方法、习惯和品质等。 2.化抽象为生动。 比如在讲例题的时候,结合题目给学生讲一些顺口溜、数学故事、数学发展史、生活中的数学等。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比如华罗庚的数形结合顺口溜“数与形,本相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难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代数几何本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生活中的数学包括身边的事、新闻时事等,比如:让学生适度参与现在很多父母都热衷的股票问题;自己家里每月消费多少米,多少油,多少盐等,人均消费多少;今年淮河流域出现洪灾,泄洪时就需要考虑上游水位和下游河道宽的关系等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游戏和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日历中的方程》、数学专题黑板报等。3.化抽象为形象。 现在的学生大都对电脑感兴趣,如果从这一点入手引导学生学数学,是个很好的办法。郑州一所重点中学的刘老师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形象直观的体会数学知识,学生在学几何画板的同时,学数学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4.成功体验的积累。 兴趣与成就感往往有很大关系。每个孩子都有想成为研究者、发现者的内在愿望,都有被认同和赏识的需要,都希望取得成就和进步。教育者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一点点进步,给不同学生提不同的要求,让他们有机会成功,体会成功时的成就感。 具体做法有:给孩子讲题时不要一下子把思路都讲完,要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或讲一半,留一半让孩子自己思考。如果孩子没有能力思考下一半,至少要让孩子独立思考到下一步。当然,家长还要适时给予言语鼓励,一方面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让孩子体会独立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另一方面,家长也会在鼓励孩子的过程中改进对孩子的认识,培养孩子对同一问题深刻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小贴士:成功记录本 也可以鼓励孩子专门准备一个笔记本,写自己的成功记录。错题本很重要,但只有错题本,孩子就只能多关注自己的失败经验,用成功记录本记录自己做出某一道对自己来说比较难的题目的过程,记录下今天对比昨天的点滴进步,增强成就感,增加学习兴趣。5.营造学数学的环境。 比如家里的书架上可以放一些数学相关的书籍如《速算秘诀》《中学生数理化》《好玩的数学系列》《训练思考能力的数学书》《故事中的数学》等,并推荐孩子阅读。学校里也可以营造这样的氛围。有位老师说:“我每天课间时间都会坐在教室门口,拿起一本书来看。总会有几个学生来问我看的是什么书,一问一答之间他们就对我手里的书感兴趣了。几天后我就会发现,有一两个学生带头借了这本书。再过一阵子,这本书就风靡全班了。” 第二部分:数学基础要打牢 没有牢固的地基,哪来的高楼大厦?有很多孩子看似粗心而做错的题目,经仔细分析都是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所造成的。比如有的孩子会说:“我就是分不清这两个公式了,考试时用错了。”其实如果这个孩子不仅仅是记住公式,而是会推导的话,考场上现场推导也是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的。另一方面,孩子有必要掌握、识记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也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工具,比如30以内的自然数的平方,1-9的立方分别是多少等。打牢基础也可以通过做题来实现,这跟题海战术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做两道题就弄懂了,那他就不需要再做,有的学生可能需要做20道题,总之,为了达到最好的理解和记忆效果,让学生自己理解知识点之后,再多做1-2道题,达到150%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打好基础的五步学习法: A.做好课前预习,掌握听课主动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B.专心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听课要提前进入状态。课前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 C.及时复习,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复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复习要有计划,既要及时复习当天功课,又要及时进行阶段复习。即将上周,上月,本学期所学内容复习、思考、归纳总结。最好能够利用寒暑假将上学年或本学段以往的内容全部复习巩固。在现阶段的学习中涉及以往不十分清楚的内容,最好及时查阅核实。对数学成绩不是特别突出的学生,一般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如果这样坚持2到3年,可以逐步在日常作业和课堂表现中,表现突出,学好数学的自信就逐步树立起来,数学成绩自然会好起来。 D.认真完成作业,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权威杨乐院士在回答中学生如何学好数学的问题时,就是很简短的三句话:一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实践,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多积累,三是循序渐进。这里所说的实践,就是做题,就是完成作业。这里所说的实践,一方面是做题,完成作业并对错题进一步反思,彻底思考清楚,找同类题做3到5题,达到彻底掌握和巩固提高,另一方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