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学5年级数学方程问题
1.解:来
设:平均每筐香蕉重自X千克。
则有:6X+6×15=210
解得:X=20
答:平均每筐香蕉重20千克。
2.解:
设:每支铅笔的售价是X元。
则有:X+2X=1.5
解得:X=0.5
答:每支铅笔的售价是0.5元。
3.解:
(1)4X+6.5X=58.8
可化为:10.5X=58.8
解得:X=35分之196
(2)X-0.25X=2.4
可化为:0.75X=2.4
解得:X=5分之16
(3)2X+3X+5X=32
化简为:10X=32
解得:X=3.2
(4)6X-3X-X=2.4
化简为:2X=2.4
解得:X=1.2
4.解:设五年级植树X棵。
则有:X+75=1.5X
解得:X=150
六年级植树:150+75=225(棵)
答:五年级植树150棵,六年级植树225棵。
5.解:设明明有X张卡片。
则有:X+2X+3X=96
解得:X=16
亮亮有卡片:2×16=32(张)
强强有卡片:3×16=48(张)
答:明明有32张卡片,亮亮有32张卡片,强强有48张卡片。
B.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口诀
解方程一直是小学数学的重难点,类型多且容易混淆,如何快速有效的让学生掌解方程,通过总结分析,我汇总了各类方程的解决的技巧,编纂了一首口诀帮助记忆:
一般方程很简单,
具体数字帮你办,
加减乘除要相反。
特殊方程别犯难,
减去除以未知数,
加上乘上变一般。
若遇稍微复杂点,
舍远取近便了然。
具体分析如下:
我们可以把课本中出现的方程分为三大类:一般方程,特殊方程,稍复杂的方程。
形如:x+a=b , x-a=b , ax=b , x÷a=b 这几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一般方程。
形如:a- x =b,a÷x =b这两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特殊方程。
形如:ax+b=c , a(x-b)=c这两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稍复杂的方程。
我们知道,对于一般方程,如果方程是加上a,在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时,会在方程的两边减去a,同样,如果方程是减去a,在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时,会在方程的两边加上a,乘和除以也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加减乘除是相反的,并且加减乘除的都是一个具体的数字。总结一句话就是:一般方程很简单,具体数字帮你办,加减乘除要相反。
对于特殊方程,减去和除以的都是未知数x,求解时,减去未知数那就加上未知数,除以未知数那就乘未知数,符号也是相反的,这样方程也就变换成了一般方程,总结为:特殊方程别犯难,减去除以未知数,加上乘上变一般。
对于稍复杂的方程,我教给孩子们的方法是,“舍远取近”的方法,意思是,离未知数x远的就先去掉,离未知数x进的先看成整体保留,通过变换,方程就变得简单,一目了然。总结为:若遇稍微复杂点,舍远取近便了然。
C. 小学5年级数学解方程
1.(6x+7)÷4=2.5
6x+7=2.5*4
6x+7=10
6x=10-7
6x=3
解得x=0.5
2.一个数来的5倍比它的3倍多自0.96,这个数是多少?
解:设这个数为x
列方程
5x-3x=0。96
2x=0。96
解得x=0。48
3.已知ax÷3.6=1.8的解是x=1.62,求a的值是多少?
解:将x=1.62代入方程得
a*1。62÷3.6=1.8
a*1。62=6。48
解得a=4
4.三个相邻自然数的和是270,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解:设这三个数为X-1,X,X+1
列方程
X-1+X+X+1=270
3X=270
X=90
则这三个数为89,90,91
D. 小学5年级数学的方程
写出下面各算式的意义.
修一条路长A米的水沟,已修3天,平均每天修B米,余下的C天修完,那么:3B表示____3天修多少米___,A-3B表示___剩下多少米____,A除以(3+C)表示__平均每天修多少米______,(A-3B)除以C表示___剩下的每天修多少米____.
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食堂运来A袋大米,每袋100千克,计划吃B天.
(1)用式子表示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100*A)/B
(2)利用这个式子,求A=6,B=25时,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100*A)/B
=(100*6)/25
=600/25
=24
平均每天吃24千克
E.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
F.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
把四年级看作1倍数
五年级比四年级人数多1.2-1=0.2倍
所以四年级有人:24/0.2=120人
五年级去了:120+24=144人
你的问题应该是1.2倍
我怀疑你写错问题了
以后要注意
如果是12倍
那答案是
五年级比四年级人数多12-1=11倍
所以四年级有人:24/11=这个不是整数
所以你的12倍是错误的
不细心一点数学会十分容易出错
G. 小学五年级数学 全部公式方程
加法交换律:a+b=b+a 有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a+b+c=(a+b)+c=a+(b+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在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a-b-c=a-(b+c)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第一个数减轻后面两个数的和,差不变,这作减法的性质。乘法交换律:a×b=b×a 两个数相乘,交换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结合律:a×b×c=(a×b)×c=a×(b×c)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在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结合律。乘法分配律:(a+b)×c=a×c+b×c 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起来,积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出发的性质:a÷b÷c=a÷(b×c)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商不变,这叫做除法的性质。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评论(1) | 7 1
举报| 2010-12-25 19:34 雪依依ee | 二级
加法交换律:a+b=b+a 有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a+b+c=(a+b)+c=a+(b+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在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减法的性质:a-b-c=a-(b+c)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第一个数减轻后面两个数的和,差不变,这作减法的性质。
乘法交换律:a×b=b×a 两个数相乘,交换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a×b×c=(a×b)×c=a×(b×c)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在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起来,积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出发的性质:a÷b÷c=a÷(b×c)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商不变,这叫做除法的性质。
H. 小学5年级数学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
1、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列方程解应用题(xiaoxue.chazidian.com)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5、数量关系式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例4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的7倍;(2)的5倍加上6;(3)5减的差除以3;
(4)200减5个;(5)比7个多2的数。
例9要修一段公路,平均每天修米,修了6天,还剩下米。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段公路有多少米;
(2)根据这个式子,分别求等于50,等于200时,公路长多少米
例11某个数与9的和的12倍等于156,求这个数是多少。
例12王晰买了2支钢笔和5支圆珠笔,共付17元。一支钢笔的价格是一支圆珠笔的40倍,求每支钢笔多少钱,每支圆珠笔多少钱?
I.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怎样解
解方程的来依据:1.移项;
2.等式的自基本性质;
3.合并同类项;
4.
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
解方程的步骤:1.能计算的先计算;
2.转化——计算——结果
例如:
3x=5*6
3x=30
x=30/3
x=10
J. 小学5年级数学简易解方程规则 [数学]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的步骤
:
(1)有括号就先去掉
(2)移专项:将含未知数的属项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另右边
(3)合并同类项:使方程变形为单项式
(4)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未知数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