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包括哪些内容
2011年版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版课程基本理念权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第一学段(1~3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图形与几何
三、统计与概率
四、综合与实践
第二学段(4~6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图形与几何
三、统计与概率
四、综合与实践
第三学段(7~9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图形与几何
三、统计与概率
四、综合与实践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附录1: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附录2: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
② 如何利用和开发小学数学课程资源
你好摘要: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明确其概念,深入了解其促进教育成果实现的价值,剖析目前农村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症结,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认识水平,合理有效地进行筛选利用,更好的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词:课程资源;误区;筛选利用;共享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相对静态的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为目标。立足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课程资源是这次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实施效果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脱离课程资源的改革将无法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农村小学亦是如此。然而,现在的农村小学的语文课程可却仍然存在“读语文、讲语文”的形式的现象。学生的语文素养无从谈起。所以面对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老话题,仍需重新审视。一、走进课程资源,明确含义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要素来源如:知识技能、生活经验、活动过程与方法、学教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等因素。课程实施的条件作用于课程,虽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网络资源,人力,物力,人文环境等。③课程资源包括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实施条件。课程资源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由于划分标准不一,课程资源可划分出不同的类型,但终究是在澄清其含义。因此,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利用学校内部课程资源,一方面加强校外课程资源的利用度,为实现课程目标保驾护航。二、走进课程资源,明确意义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丰富性、适应性、实效性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水平。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充分考略我国学生生活环境,经验背景和个性特征方面的差别,在国家课程设置基础上,还设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强调学校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更具弹性,为形成丰富高效的教学模式垫上基石。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结束了只啃课本的教育局面,冲出了狭隘教育的牢笼,让师生生活进入教学过程,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课程下的教学,师生地位发生了变化,三尺讲台再也不是教师独演的舞台。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非常高涨,教师的工作做也富有的自主性、创新性,师生相长,为实现教育目标增添动力。三、深度剖析,走出误区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下的课程资源状况存在相当大的差别,农村小学,特别是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在需要经济投入较大的课程资源方面没有优势,此状况下,更需要努力挖掘潜在的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意识淡薄、狭隘是影响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首要问题。误区一: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长期以来,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讲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马上想到编写教材,购买试卷,教育改革多年后,部分地区学校教学工作仍在穿新鞋走老路,未能开创全新的教育局面。理念上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限,构建合理课程资源结构和功能,体现时代发展的多样性需求。我们不主张放弃教科书,否定它的重要性,只是需要我们在教材的使用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将教材作为课程资源创造性的进行使用,结束生搬硬套的历史,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对校内外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当巨大的课程资源库被打开时,新的教育气象即将生成。误区二:身边课程资源匮乏确实,在目前不同地域的教育情境下,课程资源相对失衡。一些农村小学在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同时,却不能发现身边丰富的课程资源,不是想法去开发利用这些资源,而是为“读语文、讲语文”资源匮乏寻找托辞。造成大量的课程资源被闲置废弃。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在需要经济投入较大的课程资源方面,如,网络教室,显然没有优势,但不等同身边没有课程资源,只是对课程资源的概念尚未搞清。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运用的意识和能力。大量的课程资源因课程资源意识淡薄狭隘而被埋没。有效利用师生不同经历、生活经验、教学策略等宝贵的课程资源,充分挖掘乡土资源。不同的教育材料教育价值确是相同的。误区三: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无意义满意请采纳
③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利用现有资源
教学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也是新课程开展的前提。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施范围和实现水平。传统数学教学忽略了数学与生活、与社会的密切联系,造成我们的学生强于基础、弱于应用,强于答题、弱于动手,强于考试、弱于创造的局面。《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更能让学生自主的时空与平台,教师应有意识地挖掘和利用身边的资源,更恰当地使用进行教学,使数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异彩纷呈。
一、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
多姿多彩的教学资源只要能合理的利用,才能使它的作用发挥得有效,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生身边和学校周围的这些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使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和生动。1、校内课程资源应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的先进或落后,都可以找到和学习数学有关的资源。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总是有的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在学习中,学生本身的众多特点、班级活动、老师遇到的各式各样东西。或是学生收集的等等都可以变为现成的资源。例如:在教学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可以让学生把事先收集到的各式各样的盒子,进行观察、操作、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样的资源到处都有,教师应该有意识、有目
的地开发和利用。还有学生自身的许多特点,可以作为活动对象。例如调查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让学生亲自量、亲自称。还有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为什么不周全的考虑作为教学资源呢?有一位老师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使用八开纸和彩色粉笔作为当课的教学资源。每位学生手中有一张八开纸和一支彩色粉笔。对折第1次,把一半的涂上颜色,观察阴影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1/2)。对折第2次,观察并和第一次比较,这时阴影部分又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2/4)。对折第3次,是(4/8)。对折第4次,是(8/16)等等,最后把几次折出的阴影部分的大小进行比较,结果得出是这样的:1/2=2/4=4/8=8/16等。最后让学生观察分子和分母有怎样的变化,从而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只要恰当地利用资源,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校外课程资源也应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使这些资源变成学生活动的情境和背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自然、社会紧密联系。例如:学习《统计》之前,可以让学生在公路口旁进行观察,在十分钟内,有多少辆摩托车通过,有多少辆小车通过,有多少辆机动车通过,等等。先让学生进行收集资料,再进行整理,然后进行统计。又如,有一位老师教学几十加几时,事先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捡小石子,一袋装几十颗,另一袋装几颗,并在袋的外面标好具体的颗数。一个一个轮流上台演示给同学看,让大家边看边说。一节生动形象的课尽享在愉快之中,其实自然资源能恰当的利用,学生的收获也是不小的。社会资源也不例外。3、各种智力资源也该适当使用
数学的学习活动涉及到不同领域的内容,特别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其中有许多不可缺少的精彩的亮点的活力,有时需要家长或社会上的其他人士的帮忙,才可以解决相关的问题。例如:展开这样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星期六、星期天进行调查本屯的人口情况,并进行统计。如果学生头脑比较精灵,直接拿笔记本找社长帮助,回来按年龄段进行分类并作好统计。若你挨家挨户去调查,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大大的降低了。所以,学生有些活动实践需要智力资源的帮助,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二、调动家庭资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的缩影。每家每户都有一本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帐目。家庭大事小事的发生多数与数学有关。现在很多家庭的大人总溺爱孩子,促使他们对家庭的事情一无所知,更谈不上怎样用数学帮爸爸、妈妈分析和解决家庭的琐事,为父母减轻负担。作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应该有责任和义务组织学生利用数学手段来调动家庭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了解家庭和关注家庭。如:上学期我顶阮老师的四年级的数学课,在学习了小学四则运算之后,让学生算算我家的开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他们懂得父母的血汗钱是来之不易的,懂的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同时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心中自然而然产生感恩情感。又如,我刚刚上过的二年级下册《减法》中,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回家去查看自家的水表、电表,计算用多少方水、多少度电。这样可以让学生增长不少见识和起到教育的作用:(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2)提高学生计算能力;(3)一滴水,一度电使学生明白了聚少成多的数学道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浪费资源可耻,节约资源光荣的节能和环保意识。
三、共享网络资源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电脑、网络已大量流入农村。《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数学与网络密不可分,一方面,数学是网络存在、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网络上也承载着大量的数学资源,用好这一部分资源,对学生素养的提高必将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如:组织了中国古代的数学家的活动,让学生在网络中寻找相公资料,然后在交流中共享成果,在整个活动过程,学生一次又一次被这些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他们创造的数学文明深深打动,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产生了强烈的学好数学的驱力。
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和利用资源进行教学和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创造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享受到学习数学的无限乐趣,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绚丽多资的科学光辉与无所不能的现实力量。
④ 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错误资源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其实也是一种资源。如何让孩子充分地利用这种资源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1、让孩子准备改错本,将做错的题目集中在一起,高年级的孩子还可以适当培养他们对错误进行科学分类。对待改错本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让改错本流于形式。错题是慢慢积累起来的,经常复习很有必要。2、找错、改错、知错的过程是孩子自我反思的过程,反思是促进孩子学习能力快速提高的有效方法。让孩子反思错误产生的原因,能促进孩子充分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真正掌握知识。在找错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认真的回顾与分析,让他们明白为何出错,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化错误为正确。在孩子找到错误原因以后,要及时改错。先改正原题的错误,再辅以同类题目、变式题目的巩固与提高。3、为了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发挥“错误”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可以让能力比较强或者孩子之间就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及错误产生的原因,制作成其他题型的题目,进行对比练习、强化训练,让孩子在辨析中既改正了错误,也提高了能力。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错误产生,除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故设的错误和不小心随机生成的错误之外,主要是来自学生随机生成的错误。在学生眼里,“差错”意味着失败,意味着耻辱。很多学生把错误和耻辱联系在一起。正因为如此,学生非常担心出错,甚至有学生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很多学生担忧出错会受到同学歧视,因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言。而在一些教师眼中,也往往会认为学生的差错,是自己教学的不成功。在许多课堂里,我们老师往往满足于学生的一路凯歌,陶醉于学生的尽善尽美,而视学生的差错为洪水猛兽,因而也常常容易忽略另一种精彩:“教与学的错误”。课堂本来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华罗庚说过:“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的。”学生出错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怎样来对待差错。在教学中,把学生的差错看成是难得的资源,并且加以运用,我们课堂也因差错而变得有意义,有生命力。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伴产物,是一种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资源,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一、转变观念,让错误体现价值首先让学生明白,错误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让自己的思维结果充分暴露,不要害怕,更不要以为呈现自己的错误是一种耻辱,让学生知道呈现自己的错误供大家思考、解剖,实际上是在帮助我们大家共同学习。其次,作为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甚至是激励出错的学生,不斥责、挖苦与嘲笑学生,让其体验到人格的尊严、真理的力量和交往的乐趣。1、营造氛围,让错误不再可怕 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力求营造宽容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实地、自主地展现自己的学习历程。作为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暴露自己的思维,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在教学时,努力进入学生的生命领域,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教师要充分赏识学生个性,尽量给学生充裕的时间体验、感悟、思考、质疑、探讨、表达。 课堂上,提倡“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允许自由小议与插嘴”等。这盏“绿灯”,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切实的保护,人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这样,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大胆创新,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投入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师生的关系也非常融洽。 2、赏识学生,让“差错”露出可贵 作为教师,要赏识学生,要善于倾听。只有专注、耐心地听别人讲话,才能认真思考,并作出判断;只有赏识学生,接近学生,参与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善于发现差错,善于引导学生由差错发现真理,让差错不再可怕,而成为一种可贵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延迟评价的方式,正确了解、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脉络,运用善解人意的鼓励性语言,简练明了的提示性语言,恰当精要的评价性语言,帮助学生清晰完整地表达,使“错误”信息充分呈现。 教师不仅要善于赏识、倾听,而且更要指导学生学会赏识,学会倾听。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对于同学的差错能够正确的对待;让学生学会赏识,懂得差错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探究资源;指导学生学会倾听,掌握正确的方法,能边听边想,即时抓住错误,并在错误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路。二、巧思妙用,让错误展示魅力教学的生成不是被动的,一次激烈地辩解、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资源。因此,教师要有敏锐的资源开发意识,有意识地引导与挖掘,并且不断优化、活化这种课堂上即时生成的有效再生资源。 当教学中出现错误时,教师要能慧眼识真金,善于捕捉错误
⑤ 小学数学 老师 怎样利用家长资源
为顺应时代要求,做好班主任工作,我在工作中引进家长这一教育资源,通过充分开发,有效利用,从而推进家校共育,发挥班级教育的合力,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那么在班级工作中,我们该怎样引领家长走进校园,走进班级,愉快而又无悔地为我们献计献策、倾囊相助呢?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尽量采取有效方法,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一)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由于每对夫妻只有一个孩子,望子成龙的家长会自觉或不自觉加入到强加教育的行列中,而对小学教育不甚了解的家长认为强加教育就是让孩子学得越多越好,如能背多少诗词,能识多少汉字,能做多难的奥数。家访中我们也发现,较多的家长只重视孩子智力因素的培养,片面开发孩子智力,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针对这种教育观,我们邀请家长来校观察孩子的一天学习生活情况,使家长初步认识到学校教育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对孩子实行体、智、德、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帮助家长逐渐转变教育行为,提高家长的教育技能,从而让家长(二)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这里所说的教育意识是指家长能够抓住学生生活中的一切因素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比如,同样是带孩子散步,有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少,而有的家长则会及时与孩子聊天,让孩子谈一谈一日生活情况:今天过得怎样?什么事使你开心?今天你向老师提了哪些问题?等。针对家长文化素养、教育意识等因素的差异,我主要采取了家长会、家长专栏、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三)指导家长采用有效、适宜的教育方法。比如,爱听故事是大多数孩子的天性,有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只是机械地讲,孩子被动地听;而有的家长讲故事时绘声绘色,常常讲到某个段落就嘎然而止,把后面的情节留给小听众自由想象,长此以往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具有极大的好处。除了上述的方法外,在家长会上,我通常会潜移默化地给家长讲解课标要求的理念,让家长知道,班级是大家的,班级建设要靠大家一起来努力,每一个家长都是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参与者,增强家长参与管理班级建设的意识。家长会上,我的真诚获取家长朋友的认可,也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知道为班级出力的重要性。尤其在开学初,我给每位家长朋友写了一封信,将自己一学期班级工作开展的设想和大家一起协商,让家长了解一学期的班级工作外,也旨在请家长群策群力,共建我们的班集体。最后,我分析每一位家长以及每一封回信,看见有价值的回信进行再沟通,一直引导他们不知不觉已经开始在为班级出谋划策为止。实践经验告诉我:要合理开发利用家长资源,班主任首先要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使自己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其次还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尊重家长,沟通家长,使家长乐于交流,让其意见变为班级的具体行动。再则要让家长积极参与班级经营,教师理当身先士卒,只有当家长真正感受到教师的无私奉献与苦心经营后,家长才有可能与教师建立起真正良好的伙伴关系,这也正是开发利用家长资源促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所在。美国一些教育研究者提出:家长对教师来说是宝贵的可用资源,他们会主动花时间辅导自己的孩子,帮助教师打印材料,并就某一个主题和孩子分享他们的经历。另一方面,孩子对学校的态度通常受到家长的影响。当家长对学校和学校的教师感到满意时,他们的孩子就很有可能遵守学校的规则,在学校有良好的表现,并对学校的鼓励和支持有积极的反应。由此可见,家长是教育不可或缺的资源,而如果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班级建设,将也会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毕竟依靠家长的力量去进行班集体建设,可实现教育的相互衔接、和谐融合。下面我谈谈几年班主任工作的尝试,我对于家长资源开发及利用的实践与思考:(一)家长是班级的管理者,密切联系家长,共同研究。班主任在积极开展家长资源共建班集体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做好家庭与学校联系纽带的强烈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力求将班主任的工作情况,及时通报给学生家长,并努力创设条件,让家长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当中来,让家长做班级实实在在的管理者。具体措施有:2、采用家校联系卡。这不仅适用于班内的困难学生、中等生,还适用于优等生。不要把家校联系卡当作是告状的状书,它应该是家校沟通的桥梁。通过它,让家长和老师都能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孩子,从而因材施教。3、创网络家校通。这是目前班主任与家长之间最便捷的一种联系方式。班主任可商定好时间,约好家长在网上交流探讨班级体的建设,让家长与自己共同研究探讨班级管理建设好的方针政策。也可在班级网站中开设班级建设你我他专栏,方便家长不定期留言关注。总之,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思索探索。(二)家长是班级的教育者,参与班级班队活动课,共同探讨。班级建设中,不是教师孤军奋战,而是教师与家长携手共育。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倾吐自己的心声,要求家长与教师联手全面地关心孩子的成长,并让家长就如何丰富孩子的生活,开拓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见识献计献策,没想到,我的倡议得到了家长的热烈反应,他们的积极性很高。第二天就有一位家长自发设计了一份家长特长进课堂的登记表,印发到每一位学生手中,让他们带回家让家长填写。在表中,家长们有的写道能为学生做电脑初级知识的讲座,辅导学生怎样上网;有妇产科医生家长写道愿意为学生上我是这样来到世界的生理健康教育课;有在环保局工作的家长愿意给学生上环境保护课;有民政局的家长愿意来班级宣传关心残疾人的课;有做风筝买卖的家长愿意给学生讲解怎样制作风筝;有部队里的军官家长愿意给学生上军事知识的课;有的写道能为学生做普及法律知识讲座,有的写道能带学生到现代化的农村却看一看,住一住,有的写道能带领学生参观开发区,有的写道能带领学生进行篮球比赛有一位家长在表中写道:我没有什么特长,也没什么关系,但我能为孩子的活动作后勤工作。家长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让每位家长都成为学校不在编的教师,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建立起学校家庭合作教育的同盟军,使家长成为班级教育的合作伙伴,共同担负教育的重任,增强教育实效。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了,口头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提高了。不同的知识结构也为孩子们打开了广阔的视野,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激发孩子对各种知识的浓厚兴趣,更增强他们对不同职业深层次地理解。让家长成为班级的教育者,参与班级活动课,我欣喜地发现班级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共同语言变多了,感情得到了升华。特别是由家长做讲座,学生听起来感到特别亲切,也真切地感受到家长中能人辈出,榜样就在我们身边。许多家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要想在社会立足,要想有所作为,必须靠不懈的努力。通过活动,也让班级学生对自己的父母有了更全面地认识,也更懂得尊重父母,他们由然地相互评论着父母的优点。同时,小朋友自身的自豪感、自信心也得到增强。(三)家长是班级引导者,引导班级正确舆论,共同成长。我班就曾有一个特别爱说脏话的孩子,而且在全班造成了不良影响,在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有段时间班级里很多孩子都会不自觉地随口一句脏话,作为班主任的我总是自己想尽法耐心教育,然而效果并不明显。殊不知,我忽略了对一个人的培养,是需要多方面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所承担的应该仅仅是孩子成长教育的一部分。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家庭教育这一重要部分。而我们的家长团队正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主要引导者,教育者。所以,意识到这一点,我便及时利用家长这个有利的团队资源。所以,在一次家长来接孩子放学时间,我请来家长,把孩子的这个不好的习惯以及带来的负面影响告诉家长。家长反应默然,当着全班孩子的面,和蔼可亲地对着孩子说了一句:你咋个这种记性呢?妈妈告诉过你,随便说脏话的孩子,人都变臭了,看看这么多的同学看到你这样,多害羞啊!孩子摸摸自己的脑袋,不好意思地说:好了,妈妈,别说了啦!。这时,我趁热打铁,对全班同学说:孩子们,某某同学今天已经改正说脏话的缺点了,你看在家有他妈妈监督帮助他,在学校咱们也一起禁口不说脏话,一起改正好吗?果不其然。班级的孩子还真换来个样,说脏话的没了,班级也有了更好的舆论氛围,更加和谐融洽了。由此可见,教师虽有有教师的教育方式,他面向大众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有形。而我们的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也有他们的个性教育方式。如果教师不及时沟通,取得家长的通力合作,那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将是脱节的,游离的。没有沟通,各行其道,单一的学校教育和脱离家长资源教育必将因为教育者不全面了解孩子而导致教育的失败和无助!综上所述,班主任工作表面上看来是一种个体的劳动,但本质上是集体协作的劳动。合理开发利用家长资源,发挥班主任的纽带作用,是班级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在实际工作中我更体会到:只有相互理解、懂得包容、愿意合作,教师和家长才可能相处愉快,家长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在班级建设中的主动性。而多方位、多渠道地做好家长工作,更能增强家长们重视共同教育的意识,促使家长有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而积极主动地走进班级、走进校园。花有花的光彩,叶有叶的荣耀,而根也有根的骄傲。班主任就是根的事业,它没有花的耀眼,果的丰腴,有的是无怨的奉献和深沉的躬耕。特别是现在做班主任,光有爱心、责任心那只是底线,时代又赋予了班主任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班级工作者,我们更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教育观念,开发身边有效的资源,促进班级体的建设。如家长资源就是促进班级体建设的一片沃土,值得我们班主任去开发和利用。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实践、反思总结。
⑥ 小学数学怎样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颇多,我们要因材施教,实事求是地采取适合本校回条件、情况的具体措施来答完善常规教育教学。然而,提高自我,研究课标,活化教材,融洽师生关系,活跃教学气氛,优化课堂结构,狠抓落实,始终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只要付诸具体行动,持之以恒,我们的教学就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⑦ 什么是小学数学数字化资源应用
教学所用的资源全部进行数字化,然后再使用。
教学实践表明,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极佳的路径。数字时代年轻一代所具有的优势通常超过年长者,这种并非个体性因素造成的优越,已越来越得到认同,这也是人类在数字化革命中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数字文化所自然生成的DIY学习理念已成为一种网络的标识性的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理念培养的往往是一种互动精神,而互动能协助孩子成长,培育其开发本身的价值,训练其判断分析力,评估力,批判力及帮助他人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及时地引导学生开发和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并由此培养学生的发现、思考、分析及判断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思维结构,根据学业的需要,自行斟选、组织相关教学资料和学术信息,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出自己的观点见解。
学生通过接触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仅可以获得建构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能得到信息素养的培养。建构知识的能力首要是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选取与利用等环节的实践,学生的学习从以教师主讲的单向指导的模式而成为一次建设性、发现性的学习,从被动学习而成为主动学习,由教师传播知识而到学生自己重新创造知识,研究表明,在数字化时代和信息社会,学生达到能够自主学习的重要的前提还取决于具有怎样的信息素养。让学生直接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无疑是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大好机会,也是检验其学习能力、学习收获的最佳方式和途径之一。
相对于学生,教师面对数字化教学资源所感受到的不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战。
首先,数字化时代,对教师的角色观念必须有新的认识和定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受制于条件,教学大都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是线性的,以教师的单向传播为主,多数情况下学生是被动的接收者,学习的自主性难以体现。教师的专业背景,知识取向和个人喜好等因素均对教学内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和权威地位,掌握着主要的话语力。应该说,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里,传统的单向传播式(也称广播式)的教学模式,几乎称得上是最佳选择,并在人类的教育史和文明史上起过并还在起着重要作用。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以往的教与学的结构模式形成巨大的挑战,学习知识的渠道和媒介也不再是单一的,不仅有纸媒文化,还有电子媒介尤其是网络上的各种数字化知识和资源,都对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挑战。网络和信息面前人人平等,教师和学生具有同等的信息条件,面对同样的信息资源,这无疑给教师提出新课题。学生在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所表现出的优越性,教师不仅不能回避和视而不见,更应给予鼓励和激发,“弟子不必不如师”,教育的本质重在超越,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性的目的和诉求。
其次,面对数字化时代教学的新挑战和新课题,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必须思考和实施新的对策与方法。面对新的教学形势和教学条件,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更应重新确立教育教学的侧重点。由于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同样的数字信息资源,教师必须将教学内容重点定位在学科和课程的前沿性和前瞻性上,在教学中适度加入自己通过研究分析归纳,对学科与课程的重点问题做出自己的整理、评价和前瞻,并将本学科中出现的前沿性问题加以介绍讲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敏感的问题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其未来的发展也提供了知识系统的延伸和引导,益于专业素质的培养。
此外,教学内容重点还应锚定在知识的深度性方面,即教学必须向深度开掘。在教学中加强内容的深度性不仅是信息时代使然,更是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某一问题应尽可能的提供有见地的,有科研含量的个人见解,这也是学生异常欢迎的和希望听到的。这无疑会使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形成良性的链接与互动,真正实现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深化的良好局面,这无疑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理想境界。
⑧ 如何利用和开发小学数学课程资源
东乡红星小学 封素荣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运用教学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手段。本人以为要最大最限度利用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就是要摈弃过去那种“教室是唯一的学习场所,教师是唯一的知识传承者,教材是唯一的学习资源”的旧有课程资源观,使课程资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封闭走向开放”。 成功运用和激活各种教学资源应从多方面入手,根据小学数学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特向大家提出如下建议,与大家一起共勉. 一、教材资源是航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小学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不仅在内容标准中单列“主题探究”,而且在其他主题中都给出多项活动建议和探究案例。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主动的对教材进行开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由于思维定式、且许多小学教师都经历由传统教学模式向课标所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因而不少教师出现不适现象。我校的不少数学老师反映新课标教材没有以前好上就是这种不适的表现。对于教材的使用,有人认为,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觉得这是打开固守教材这种教学资源的一个很好的钥匙。 二、学生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应该摈弃过去那种教师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架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释放给学生敢于想象、大胆猜疑或否定的俗成概念空间。想象是创造力始发的翅膀。一读小学的学生写:“天空中两只鸟儿飞过,远处杨柳依依…”.其父认为“两只”应改为“一对”。生问:“你怎么知道一只是公、一只是母”?父亲哑然。允许学生质疑及提出自己的看法(哪怕在教师眼里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会让我们的教学充满活力且生成意想不到的新知识。 三、教师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对自己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必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要彻底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适应学生自主、创造、探究性学习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小学数学学科素养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益。教师自身应不断的进行业余学习、不能墨守成规。教师的文化底蕴、人文素养、人格魅力等对于学生来是一种天然示范(即活生生的教学资源),教师的出口成章、信手拈来、下笔如飞都会潜移默化到学生中,将成为学生前进的原动力。 四、实际上,本地的乡土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等等适时、充分渗透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对打破以往单一、封闭地使用教学资源的模式都起着不可低估的力量。 总之,对于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我们老师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开发和利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这对提高我们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⑨ 如何在小学建立小学数学课件资源库
怎样制作小学数学课件
小学数学课件的制作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明确你的教学对象,即是小学几年级的学生,这个应该很重要,你的学生是几年级诉,就应该选择不同的颜色、图案等。
二、要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你的课件。
三、写教案,应该准确地说是写“剧本”,再由“剧本”来确定课件的制作。
四、一个版面的内容不要多,最好一个到两个知识点就够了。
五、版面要简洁,文字背境的颜色要反差大点。不要加入动画的小人小动物等,最好不要有声音(如文字出现,画面出现,有的老师喜欢加这些出场声音,分散学生注意力)。
六、一个课件的内容不要多,最好根据教案要求来确定。做之前,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分解,分成若干个小节,每个小节多小时间,每一个画面要讲多少时间,一共要多少个画面。这样做起来就心里有数了。
七、最后做全面的调试,修改、增加、删减等,定版完课件的制作。
⑩ 如何有效整合小学数学教学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专中属, 合理应用网络教育资源,对其进行有效地选择、加工、整合,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