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数学(写过程)
甲乙两车计划运输货物,结果甲乙两车比原计划超额四分之一,两车实际共运六十吨,甲乙两车原计划运货几吨?
解:60÷(1+1/4)=48(吨)
答。。。。
甲乙丙丁四人有钱若干,已知甲的钱数占其他三人的三分之一,乙占其他三人的四分之一,丙占其他三人的五分之一,丁有92元,甲有多少元?
解:甲占四人总数的 1/3÷(1+1/3)=1/4
乙占四人总数的 1/4÷(1+1/4)=1/5
丙占四人总数的 1/5÷(1+1/5)=1/6
92÷(1-1/4-1/5-1/6)=240(元)
240×1/4=60(元)
答:甲有60元。
甲乙丙捐款,甲捐另两人的三分之二,乙捐另两人的二分之一,丙捐240元,三人共捐多少元
解:甲捐的占总共 2/3÷(1+2/3)=2/5
乙捐的占总共 1/2÷(1+1/2)=1/3
240÷(1-2/5-1/3)=900(元)
答:三人共捐了900元。
数学小组男女同学各120人,男生比上学期增加五分之一,女生比上学期减少五分之一,上学期有几人
解:上学期男生
120÷(1+1/5)=100(人)
上学期女生
120÷(1-1/5)=150(人)
100+150=250(人)
答:上学期有250人。
甲车间人数是乙车间的四分之三,从乙车间调60人到甲车间,这是乙车间是甲车间的三分之二,甲车间原有几人
解:假设甲车间原来有x人,则乙原来有x÷3/4=4x/3,根据题目有
4x/3-60=2/3(x+60)
2x/3=100
x=150
答:甲车间原来有150人
不列方程:原来甲为3/7份,乙为4/7
调动后 甲为3/5,乙为2/5
则可以把车间总人数看曾35份,
原来甲为 15/35 ,乙20/35
后来甲 21/35,乙 14/35
则一共有人数为 60 ÷(21/35-15/35)=350(人)
甲原来有 350×3/7=150(人)
甲乙班去植树,甲班是乙班的五分之四,从乙班调十六人到甲班,乙班是甲班的四分之三,两班现在各多少人?
解:假设乙班原来有x人,则甲班有4x/5,根据题目有
x-16=3/4(4x/5+16)
2x/5=28
x=70
现在甲班 4/5*70+16=72
现在乙班 70-16=54
答:。。。
不列方程方法:原来甲为4/9份,乙为5/9
调动后 甲为4/7,乙为3/7
则可以把两班总人数看做63份
原来甲为 28/63 ,乙35/63
后来甲36/63,乙 27/63
则一共有人数为 16 ÷(36/63-27/63)=126(人)
现在甲班 126×4/7=72(人)
现在乙班 126×3/7=5
解:假设转来 x个男生,则有
360×7/12+x=(360+x)×3/5
210+x=216+3/5x
x=15
答:转来15个男生
女生的人数为 360×(1-7/12)=150(人)
则后来总人数为 150÷(1-3/5)=375(人)
转来男生 375-350=15(人)
答:。。.
解:假设原来有红球x个,则有白球3/4x,根据题目有
x+9=(x+3/4x+9)×7/10
x+9=49/40x+63/10
x=12
答:原来有红球12只,白球9个。
9×(1-7/10)÷[(1-4/7)-(1-7/10)]=21(个)
红球 21×4/7=12(个)
白球 21×(1-4/7)=9(个)
解:假设王今年x岁
2/5(x+10)=x-24+10
x=30
答:王今年30岁
24÷(1-2/5)=40(岁)
40-10=30(岁)
答:。。。
⑵ 小学数学过程
先算爸爸的车轮的周长 0.7π 路程是560乘0.7π是392π
张晨车轮周长0.5π 转了多少周 392π除0.5π等于784周
⑶ 小学数学(过程)
①20米=2000厘米
铺设一边需要的方砖为:2000÷50=40(块)
铺设正方形的四内边需要的方砖为:40×4=160(块)
②设AB之间容的路程为9X 则AC之间的路程为10X
乙车行驶的路程与剩下的路程比是1:3 则乙车剩下的路程为10X×3/4=15X/2
甲车剩下的路程为:9X-60
根据两列火车离目的地路程相等得:9X-60=15X/2
解出X=40
则AC路程为:10X=10×40=400(千米)
③设宿舍一共X间
由人数恒定得:2X+14=3X-2
解出X=16
则代表人数为:16×2+14=46(人)
所以:宿舍共16间 代表46人
④设乙单独完成需X天 丙单独完成需Y天 工程总量设为单位“1”
则乙的工作效率为1/X 丙的工作效率为1/Y
根据题意:1/72×(1+2+4)+1/X×(2+4)+1/Y×4=1/3
1/3+8(1/72+1/X+1/Y)=5/6
联立方程组 解出X=48 Y=36
所以:丙的工作效率为:1/Y=1/36
剩下的工程量为1/6
则所需工作时间为:1/6÷1/36=6(天)
⑷ 小学数学概念形成过程包括哪些方面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概念教学的过程是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知识面窄,构成了概念教学中的障碍。而数学概念又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首要条件,也是进行计算和解题的前提。因此,重视数学概念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又如何搞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呢?下面我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概念教学一般都分四个阶段:引入 、形成 、巩固 、发展。 一、概念的引入
1、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充分运用实物、教具、图表等直观教具,以及动手操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正确、完整、丰富的表象,把“纯粹”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体的材料相联系,这样就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新知的欲望。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主要要说明“谁”的几分之几,为了说明这一点,可出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折出它们的二分之一,让学生明白虽然都是二分之一,却表示不同的大小,所以一定要说明“谁”的二分之一。
2、同时,在概念的引入中要格外做到旧知识的迁移。
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在以往概念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前一个概念是后一个概念的基础和推理依据,旧概念铺垫不好,就会影响新概念的建立,如,在“整除”概念基础上建立了“约数”、“倍数”概念;由“约数”导出“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由“倍数”引出“公倍数”,再导出“最小公倍数”。 在几何知识中,由长方形的面积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的面积公式。
3、最后还可以从计算引入新概念。有些概念不便于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而通过计算才能揭示数与形的本质属性。如,教学“互为倒数”这个概念时,可先出示一组题让学生口算:3×1/3,1/7×7,3/4×4/3,9/11×11/9??,算后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都是几个数相乘,它们的乘积都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象这样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其它如比例、循环小数、约分、通分、最简分数等都可以从计算引入。
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数叫循环小数。”这里要抓住两点,一是前提是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没关系,二是属性是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且是依次不断的。明确了这两点就能迅速的判断出某些数字是不是循环小数,如7777.777、7.32132、2.??这样的小数都不具备循环小数的本质属性,所以都不是循环小数。而0.??、0.??具备了循环小数的本质属性,它们都是循环小数。
2.注意比较有联系的概念的异同。
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是相互联系的,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划清了异同界线,才能建立明确的概念。而对这类概念,应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区别。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牢固记忆学过的概念。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先给出一些自然数,让学生分别找出这些数的所有约数,在比较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然后根据约数的个数把这些数进行分类,①只有一个约数的,②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③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即约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最后引导学生根据三类数的不同特点,总结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 3、运用变式,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学生理解概念的过程即是对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把握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变式的运用,可以使要领的本质属性更加突出,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例如,在三角形概念教学中,通过不同形态(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不同面积,不同位置的三角形与一些类似三角形的图形进行比较,就可以帮助学生分清哪些属于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哪些
横向、纵向联系,促进概念系统的形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设计综合性练习等。但千万要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加深练习的难度。如学过“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后,可以安排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a. 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237+69=306 502-387=115 306-□=237 387+□=502 □-237=69 □-115=387
这一层是基本练习,它是刚学完新课之后的单项的、带有模仿性的练习,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
⑸ 小学数学 需要过程
1、分析:求出各人每圈用时,再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即是第一次相遇时间。内
解:A速5千米容/小时=250/3米/分钟,B速7千米/小时=350/3米/分钟,C速9千米/小时=450/3米/分钟
200÷250/3米/分钟=12/5分钟(甲每圈用时)
200÷350/3米/分钟=12/7分钟(乙每圈用时)
200÷450/3米/分钟=12/9分钟(丙每圈用时)
12/5×12/7×12/9=1728/315
2、2002÷2002又2002/2003
=2002÷(2002×2003+2002)/2003
=2002×2003/2002×2003+2002
=2002×2003/2002×(2003+1)
= 2003/2003+1
=2003/2004
⑹ 怎样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较佳的教学成果,就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练习的设计、教学信息的反馈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下面笔者就以上各个环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要恰当、完整。
恰当,就是对大多数同学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完整,就是既要有知识目标,又要有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例如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目标应定为: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科学、有序。
科学,就是要抓住本质的东西;有序,就是要既看到知识的阶段性,又看到知识的连续性和发展性。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把教学内容分为:(1)圆的概念;(2)圆的画法及圆的各部分名称;(3)直径与半径的关系;(4)圆是轴对称图形。这样逐步加深圆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更深刻的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例如在教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时,我联系生活实际,分层设计了这样几个练习:(1)让学生分别求出方桌上所需玻璃的大小;(2)让学生动手量板凳,求出缝制小坐垫需要多少布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通过估算教室地面用瓷砖的块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及运用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活动,由于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也很好。而这些实际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又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时,由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有相通之处,因此教师教学时可帮助学生在复习整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基础上,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的技能。
四、练习设计要有层次坡度。
有层次,坡度就是练习设计时,既要有基本练习,又要有综合练习,还要有发展练习。其目的是既要让学生学懂;又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学活。
学生对新知识掌握后,需巩固练习。在练习的设计上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力求有梯度,既有基础练习、提升练习,又有拓展练习,以形式多样的练习,来调动学生巩固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在完成基础练习和提升练习后,可进行拓展练习。学有余力的同学,觉得这类题对自己有挑战性,是对自己能力的监测与开拓,能够完成拓展题的同学是高兴的、自信的。对没有能力完成拓展题的学生,首先要表扬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前面的练习,说明当堂课已经掌握,同时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争取与同伴合作解决不会问题。总而言之,在教学中要力求科学设计新授课的练习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五、信息反馈要准确、及时。
信息的反馈要准确、及时。是指对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切不可含混其词,对就对,错就错。并且对课堂上信息要当堂评价,实际教学时启发学生学生积极参加评价活动,并留有充分的评价时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然后才给出教师的评价。
在鼓励声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信心十足,在课堂上要多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对一些在数学学习中感到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给予适时指导,为了避免学生丧失数学学习兴趣,要针对他们做对的题目来鼓励他们:“这个问题你都能独立解决了,太棒了!”“今天你都尝试做拓展题了,我真高兴!”对于做练习速度慢的学生,可以委婉地对他们说:“速度要再快点呀!”“你的做题速度又快了!”对于粗心的学生,要侧重于评价他的正确率情况,例如:“再细心一点,你就得100分了!”“距离数学冠军,你只有一步之遥了,加油!”通过这种激励评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要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优化,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⑺ 小学数学生活化
都说(需要自己总结)啦!你还偷懒!
⑻ 小学数学(全要写过程,教我做)
二. 666.66*77778+333.33*44444
=51851481+14814518
=66665999
⑼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
作为学生教育的引导者的我们,要经常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经历,大胆动手改变教材的编排体系,精心裁剪教材的例题,重组农村小学数学的,运用各种切合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下面谈谈我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使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做法: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生活化
在教学方法上我坚持运用启发式教学,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尽最大努力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要善于提出农村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学生思考的主观能动性。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始终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为最终目的,我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农村学生有城里学生所不具有的优势",要求他们敢于质疑,积极地进行思维的求异性的训练。我在数学教学时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归纳,从而促进自我发展。我在教学手段上,特别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相信这样一条"动起来,更精彩"的原则,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他们初步养成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先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圆后;讲圆的画法时,让学生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用什么工具来画过不要求大小的圆的?孩子们的思维的火花被激发开来:有的孩子说我用铲锹的两个尖角在泥地上画过圆的,有的说我用钉子和稻草来在地上画过圆的,还有的说我利用脸盆的边缘在废报纸上来画过圆的……再让学生借助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后,利用剪刀等工具动手画圆,剪圆,再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议一议,同桌讨论交流,从而准确地找到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多种感观参与这堂课的学习当中来,这样学生所获知识印象深刻,掌握的效果好。虽然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不象城里小学那样好,但我在教学还是尽量地使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优秀的课件,将有的数学教学内容化难为简,还增加教育教学的现代气息,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使他们感受到现代科技成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内容应生活化
虽然教材的教学内容是已经呈现在书上了的,但我在数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我班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因地制宜地转化旧观念,做到"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大胆而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尤其是考虑到农村小学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自我的聪明才智的体现。如在数学"按比例分配时"我将例题改为农村孩子常见的配制农药的问题,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小明家要为禾苗喷农药,买药液20克,药和水之比是1:100,问可配多少药水?需要多少水?"这样的问题在我们农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信手拈来,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高涨,纷纷动手操作,这样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好,也可以为将来培养的新式农民,懂科学种地的农民。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时,我们老师要从多方面寻找数学素材,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应用数学,真切感受"生活到处有数学"。这样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学习的能动性将大大提高。
三、数学应用应生活化
我们每一个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在教完"圆的周长和面积"后,让学生到操场测一测学校操场的周长和面积,体会一下跑道的周长和运动场的面积的面积分别是指什么,该怎样来求,联系学生的实际,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跑一跑,看一看,测量一下,体验周长和面积具体指的是哪些。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一种快乐享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数学作业设计应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就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精心设计作业,考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使作业与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应体现农村生活的特色,抓住农村孩子的生活细节,真正体现农村学生的需要,我们教给他们生活中的数学,才是孩子们自己的数学,也才是孩子们需要的数学。小学数学源于孩子们的生活,又必须回归于他们的生活,这样的数学才富有活力。我们每一个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时,应该根据农村的实际,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着眼孩子们的未来出发,教师应多设计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真正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动性,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