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数学4分与合教案

小学数学4分与合教案

发布时间:2021-01-18 09:42:47

❶ 怎样教小学一年级数学中的分与合

夏1990
2-5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能够掌握2-5的分与合,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培养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情感。
本节的重点:掌握4和5的分与合,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本节难点:使学生能够熟练的说出4和5的分与合。
教学准备:教师:4朵向日葵,
3颗糖,课件,
卡片
一、
初步体验、激趣铺垫
师:小朋友看,老师手上拿了几颗糖啊?(3颗)。好现在我要把它们分两个手拿,而且每个手都要有,你们猜,我是怎么放的?自己先想好,再告诉大家。
师给小朋友看结果。
师:刚才哪些小朋友猜对了呀?真厉害,一猜就对了!没有猜对的小朋友不要急,我们再来一次,这次只有两颗糖了,你们猜我左手几颗糖,右手几颗糖?
师:其他小朋友呢?为什么呀?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1、教学4的分与合
小朋友们瞧,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框,老师这有几朵向日葵?(4朵花)老师想把这四朵向日葵花分到这两个框里,每个盒子都要有向日葵。你们会分吗?请小朋友们用你的小手来摆一摆、分一分。
学生操作。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生:可以左边放1个,右边放3个。
师:根据你的分法,你能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4可以分成1和3)
贴出4的分成的式子。
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请你回答的时候也和刚才的小朋友那样先说怎么分,再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
学生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法贴出另外两个。
师:从你们不同的分法中我们可以发现4有3种不同的分法,一起来读读,
请你再用你的手势摆一摆,说一说,看看有没有什么方法能一个不漏地记住它。
师:小朋友一起来观察一下,是不是有这样的规律?
师:还有谁也想来试试的。(教师按他们的说法移动4的分成的式子)
师:刚才小朋友的分法真好,其他小朋友你也能按他们的顺序来把4的分成说全吗?
师:小朋友学会了4的不同分成,那么几和几合起来是4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说。
刚才小朋友真会动脑筋,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玩一个拍手游戏。规则:一共要拍4下,我先拍,你们拍剩下的。
师1,小朋友3。谁来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是4?)
每次都请小朋友说4的分成和合成。同桌互相说一说。
2、教学5的分与合
讲述:小朋友真棒!刚才你们用小手研究了4的不同分法,那么5呢?5可以分成几和几呢?我们再来用你的小手来摆一摆、分一分。
1/2页
学生说5的不同分成,老师贴出相应的式子。
师:谁能按一定的顺序来排一排啊?
师:那么几和几合起来是5呀?学生回答。
讲述:我们再来玩拍手游戏,这次要拍5。师2,生3,老师说:5可以分成2和3,你们说合成。生说。再一次,师4,生1,师:5可以分成4和1,生:4和1合起来是5。下面同桌来玩这个游戏。
3、2和3的分与合(课件出示)
3个苹果和3个梨,说3的分成与合。2颗草莓,说2的分与合。
4、揭题: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了什么呀?(分与合)学会了哪些数字?(2、3、4、5)
板书:2—5的分与合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课件出示、
讲述:小朋友看,卡车上的数还没有填完呢,卡车不好开,你会填吗?先填一填,再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是4。
师:后面还有一量车,我们来比一比,谁先填好填对可以开走。
2.完成练习纸(在练习纸中也有类似卡车的题目,我们来看看是第几题)
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那学会了哪些新知识?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在这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此,我将认真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有 人,学生基础较扎实,思想品德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 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课时分配
大数的认识:
三位数乘两位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角的度量: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总复习:

第一单元计划 大数的认识
1.本单元教材内容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安排如下表:
课 题 内 容
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主题图 出现5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亿以内数的读法 例1 北京天坛图。呈现首都北京市人口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算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例2 读含两级的数。
亿以内数的写法 例3 写含两级的数。通过电视新闻呈现亿以内的数,让学生对照数位表写出相应的数。渗透环保教育。
例4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例5 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例6 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数的产生 介绍古时人们的记数法、记数符号(数字),介绍阿拉伯数字,自然数。
十进制计数法 介绍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数位扩展到亿级数位;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认识 例1 读含三级的数。
例2 写含三级的数。
例3 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计算工具的认识 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
用计算器计算 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3.教学重难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二单元计划 角的度量
1.本单元教材内容:
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

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画指定度数的角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3.教学重难点
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本单元教材内容
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
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的
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
速度、时间和路程和关系
积的变化规律
估算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理解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3、课时划分
9课时
(1)口算 2课时左右
(2)笔算 7课时左右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本单元教材内容
例1.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
例2.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3.学习画平行线,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例1.把四边形分类,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例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画高,梯形的各部分名称。
2、重难点、关键
重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关键: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课时划分
6课时
(1)垂直与平行 3课时左右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课时左右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本单元教材内容
用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例1。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例2—例5。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例6。

例7。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教学重点
(1)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4、教学难点
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的方法。
5、课时划分
14课时
(1)口算除法 2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 10课时左右
(3)整理与复习 2课时

第六单元 统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用。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八单元 总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
1-1亿以内数的认识
月 日 第 课时
内容:P2-4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图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1 3 8 1 9 0 0 0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 “做一做”的1题数数
2、 “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1-2亿以内数的读法的练习
月 日 第 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一的:3-5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及其意义。
2、熟练地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了解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意义。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7′ 1、谁能说出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

2、亿以内的数位是怎样分级的?
3、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
32680 145800 5205000
(要求:说出万级和个级上各有什么数,分别读作什么,然后再合起来读) 1、学生说出计数单位和相对应的数位。
2、学生说出个级和万级。
3、学生读数:
32680读作三万二千六百八十
145800读作十四万五千八百
5205000读作五百二十万五千
了解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6′ 1、投影出示:分别说出下面每个数中的“2”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
72650 5624500 2845000

2、说出下列各数是由几个千万、百万、十万、万……组成的。567000 7035000
40080000 30200000 1、学生先讨论再回答:
72650中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
5624500中2在万位上,表示2个万;
2845000中2在百万位上,表示2个百万。
2、学生讨论回答。
巩固练习 16′ 1、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
4050000 90083000 38000400

2、投影出示:
(1)56850549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从左往右起,5分别表示( )请读出万级上的数。
(2)在54后添( )个0,这个数是五十四万。在63后添( )个0,这个数是六千三百万。要把12345变成一千二百三十四万,应该( )。在96中间添( )个0,这个数才是九百万零六。
3、游戏:用0、1、3、5、7组成四个不同的五位数,再读出来。 1、学生先分级再读数。
405 0000
9008 3000
3800 0400
2、学生先分小组回答然后全班交流。

3、同桌两人组成数,另一人读数。

1-3亿以内数的写法
月 日 第 课时
教学内容:第6页:例3、例4和练习二的:1~5题。
教学目标:
1、根据数位顺序的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概括、推理。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数位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复习 6′ 1、万以内的数是怎样写的?请写出下列各数:
四千零七十 七百八十 四千零三
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学生在自备本上写数后交流。
新课 22′ 一、教学例3:
1、板书:七万 三千零八十八万。问:这些数怎样写?

2、问:这些数的最高位在哪位上?万位上是几?其它数位分别是几?怎样写?板书:
七万写作70000
三千零八十八万写作30800000
七百零八万写作7080000。
3、想一想:整万的数怎样写?
一千五百六十九万写作: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写作;
5、板书例4。问:这些数既有万级又有个级,应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6、检验。
7、含有两级数应怎样写?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数位没有单位,怎么办?
5、练习:做一做中的练习。
1、学生试写。

2、学生根据自己的写法回答。

3、学生归纳:有多少万,就在万级上写多少,再写个级的4个0。

❸ 小学数学,把1到12分成四类,怎么分

质数:1 2 3 5 7 11
合数:4 6 8 10 12
奇数:1 3 5 7 9 11
偶数:2 4 6 8 10 12

❹ 小学数学四下:《因数与倍数》第一课时 教案

·宝宝的胎动有哪几种模式
分娩镇痛有哪几种方法? 一:过去用吸入气体,一种叫做笑气的镇痛气体来镇痛。其实这种方法效果差了一点,同时也不够安全。 二:静脉滴注阿片类镇痛药,因其剂量偏大时对产妇、.....·先天性食管疾病有哪几种情况
先天性食管疾病有哪几种情况 先天性食管疾病有以下几种情况: 1,食管闭锁。因胎儿发育过程受影响,未形成管形所致。 2,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其中以食管上端闭锁而下端与气管相通形成瘘者最为常.....·《一个数的因数练习一》教学设计
《一个数的因数练习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规定范围内的倍数。 2、能正确区别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 教学重点: 能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规定范围内的倍数;能正确区别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等。

❺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教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第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 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 小数的意义
1、 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
2、 小组交流
3、 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4、 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 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 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四、 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五、 作业:
第5页1-4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千 百 十 个 十 百 千
位 位 位 位 • 分 分 分 数位
位 位 位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测量活动(第6-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尺子。
[教学过程]
一、测量活动:
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学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
二、填一填:
填写第6页的表格,左边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右边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三、试一试:
第1题: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如曲别针的长度是2厘米5毫米,再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小数。
四、作业:
第7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测量活动

填一填中的表格 试一试中的题目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比大小(一)(第8-9页)
[教学目标]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尝试比较
创设少年演讲比赛的情境,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的高一些。
1、 小组讨论:9.87和9.90哪个数大,并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2、 汇报:通过全班的讨论明确,从数位来考虑,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二、多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张华比李明表现好,但不能得10分”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明确张华的分数在9.90和10之间。
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分数,然后将三个人的分数按顺序排列。
全班交流、归纳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三、练一练
第1题:先让学生在直线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从直线图上很容易看出结果,体会到直线右边的数一定比左边的数大。
第4题:这个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几分钟,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
四、数学游戏:
这个游戏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小数相对大小的具体感受。不要求学生用小数减法计算出准确结果。
五、作业
练一练 第9页 2、3

[板书设计]
比大小

教学挂图 练一练中的题目

比大小的方法: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比大小(二)(第10-11页)
[教学目标]
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重、难点]
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过程]
一、探索小数的性质
1、涂一涂、比一比
让学生在第10页的方格图上涂出0.2和 0.20,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两个小数一样大。
2、比较、归纳:
让学生自己在第2题的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在全班交流时,通过多个实例,就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规律。对于这一规律,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即可。
3、 举例说明:
让学生用实际情境说明两个小数的相等,如0.2元表示2角,0.20元表示2角0分,显然二者是相等的。
二、试一试: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自己选择一个小数,再写出两个和他相等的小数。通过交流,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
三、练一练:
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写出在指定的两个数之间的三个不同的小数。这道题的答案可以是多样的。
第3题:方格里只填一个数字,答案是多样的,鼓励学生填出多种答案,但不要求所有同学填出所有答案。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题1、2的方格图 练一练中的题目

小数的性质: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一(第12-13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数位间的进率。
2、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小数数位间的进率、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1题:找出小数在直线上的位置,写出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小数,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体会数与形的结合。
第2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航模比赛时,哪一架飞机模型飞行的时间越长,成绩就越好。
第3题:让学生看清楚是什么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先化成十进分数再化成小数,也可以直接化为小数。
第4题:三人的身高用的是不同的单位,不容易比较,让学生先改写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
第5题:答案是多样的,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第6题:引导学生观察前5排数的规律,容易发现每一排的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都是0.1,其他的数是怎样得到的?
数学游戏:通过组数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各个数位的意义,建立小数数位的概念,巩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同时,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将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的加减(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二、探索计算方法
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
2、探索计算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3、研究问题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

三、试一试
第1题:要注意提醒学生把得数末尾的0去掉。
第2题:在列竖式计算时,给被减数小数部分添上两个0,计算时不容易发生错误。

四、练一练:
第2题:先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对所有的学生不必提出统一要求,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多一些,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少一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第3题: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什么原因,并进行改正。
第4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估算的作用。

[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减

题1:小数加法竖式 题2:小数减法竖式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购物小票(第16-17页)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 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核对购物小票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
1、先让学生说说小票上每一项表示什么意思。
2、讨论如何核对找回来的钱对不对的问题。
3、列式计算,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二、试一试
第1题:引导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第2小题:可以引导学生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中减去,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第2题:先鼓励学生估算,再精算。在计算两个面包多少钱时,由于还没有学小数乘法,可以用加法计算。
三、练一练
第3题:第(2)题,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在这个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和与第三边相比谁大。
第4题:可以把围成图形的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有的边的长度没有直接给出,可以先把它算出来。
第5题:首先帮助学生看懂题意,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理,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购物小票

题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试一试:小数加减的简算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二(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1题:
计算时可以以“亿平方千米”为单位。
第4题:
在比较车身高和车身长时,可以让学生求出高多少或长多少。在解答第(2)题时,由于两辆车的前灯道前轮都是0.72米,可以不计算他,只要把后两个数相加的和进行比较即可。
第6题:
在解答每一个问题时,先让学生估计,再进行实际计算。
第7题:
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想问题,虽然身高和凳子的高合起来没有衣架高,但还要考虑到臂长。

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走进乡村(第20-21页)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看书地20页“走进乡村”的画面,让学生从图画中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一方面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另一方面为图形分类做准备。
二、分一分:
1、小组活动:把找出的图形进行分类。
2、汇报:分类的方法和标准。
3、对找到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
4、分类后,找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
三、画一画:
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在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
四、填一填:
通过这一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走进乡村

图形的分类: 平行四边形:
梯形: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实践活动(第22-23页)
[教学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硬纸条和图钉。
[教学过程]
一、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沿两个对角一拉,就变形了,他具有不稳定性。把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对拉,图形不改变形状,他具有稳定性。
二、生活中的运用
第2题:这是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3题: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解释为什么“现在可以坐了”。
三、练一练:
第1题:通过“只剪一刀”的操作,使学生体会到已学过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亲自剪一刀,再说说是怎样剪的。
第2题:第(1)题,让学生实际拼一拼,找出更多的拼法。第(2)题,可以让学生画直线进行分割,除右边一个图形外,其它都可看成是由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拼成的。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动手做(第24-2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3、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教学重、难点]
1、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2、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三角板。平行四边形图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动手做:
1、小组活动: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纸板,做成一张尽可能大的长方形,该怎么办?
2、小组展示自己的方法。
3、引导总结:认识到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明确平行四边形两种高的画法。
二、认识梯形和三角形的高
由平行四边形的高认识梯形和三角形的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高是如何得到的。
三、试一试:
第1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高。
第2题:通过图示,指导学生怎样用三角板画高,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高的过程。
四、练一练:
第1题:使学生体会到边和高的对应关系,画出边a上的高,就要从对着的边a的顶点到边a作垂直线段。
第2题:画出边a上的高,就要画出与边a相对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
第3题:借助方格纸,学生将发现几个三角形的高是相等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三角形的大小不同,但从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一样长的,所以它们的高相等。
第4题:通过在方格纸上画指定尺寸的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边和高的相应关系,同时体会到边和高的长度决定了图形的大小。
画图示让学生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画,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要先画指定长度的边和高,再画其它的边。
五、实践活动:通过用七巧板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使学生加深对三种图形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分类(第27-29页)
[教学目标]
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剪下附页1中的图3。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
1、小组活动;把附页1中的图3中的三角形进行分类。
2、汇报: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可以按角来分,可以按边来分。
二、按角分类:
1、观察第一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观察第二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观察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三、按边分类:
1、观察这类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中都有两条边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并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2、引导学生发现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这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四、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辨认各种三角形。
第2题:通过“猜三角形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看到一个锐角,不能决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必须三个角都是锐角才是锐角三角形。

第4题:根据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的活动,学生得到启发,把梯形进行分类。
五、实践活动:
第1题:将长方形的纸,剪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第2题:用长方形纸,怎样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动手剪。
第3题:当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就会推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第4题:用正方形的纸,剪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类: 按边分类: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内角和(第30-32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º。
2、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1、 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º。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质疑
教材第30页创设的情境,激发探索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怎样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大多数学生会想到测量角度。
2、小组活动:测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并记录在第30页的表格中。
3、汇报测量结果和得到的结论。
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都接近180º。
4、进一步探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正好等于180º呢?
小组活动探索方法。
5、得出结论。
三、试一试: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运用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º,求出第3个角的度数。
四、练一练
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º,判断题中的三个三角形说的对吗?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测量三个角的度数求和: 结论: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第33-34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问:从邮局到杏云村那条路最近?你是怎样想的?
生:走路线a最近。因为……
师:在生活中人们都愿意走近路。在这幅图中,邮局、清泉村和杏云村所在的位置,正好组成一个三角形,从图中和我们的生活经验中同学们都认为路线a最近,路线b加上路线c一定比路线a远。那么,是不是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比第三边大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小组活动:在填一填中画几个三角形,量出它们的边长,再比一比,填入表格中。书上有一个范例,可先讨论一下,再做。
2、汇报: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练一练:第1题:判断每一竖行三条线段能否摆成三角形。
第2题: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填入表中。
第4题: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多长?有多个答案,第三边只要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即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得到答案。

[板书设计]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填一填: 结论: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数学欣赏(第35-36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2、 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2、 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教学过程]
一、 图案欣赏。
1、 欣赏书中提供的图案和学生自己收集的图案。
2、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案的特点。

二、 活动1:
指导学生设计图案,先制作基本图形,再把基本图形左右、上下平移形成一幅图案,再涂上颜色。
三、 活动2:
先让学生观察这些基本图形是怎样得到的,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设计美丽的花边。
四、 活动3:
让学生独立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再组织全部展览。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数图形中的学问(第37-38页)
[教学目标]
体会到按一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发展有序思维。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到按一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发展有序思维。
[教学过程]
一、小猫图案中有几个三角形。
让学生自己去数,并说说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数的。

二、数人像图中的正方形
让学生尝试自己数,再小组交流,数的方法。可以先数出小正方形有5个,中正方形有5个,大正方形有1个,共11个。
做试一试:数长方形,如果不算正方形,共有16个长方形。

三、练一练:
第3题:由一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就是中间的1个;由两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4个;由3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2个;由4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4个;由6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4个;由9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1个;共有16个。
第4题:这是一道思考题,引导学生从有序的数,到找出规律。

四、数学游戏:
有2个圆盘移动3次;有3个圆盘移动7次;有4个圆盘移动15次;有5个圆盘移动31次。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4分与合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