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困惑

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困惑

发布时间:2021-01-16 16:45:51

❶ 如何解决小学生初步作文的困惑

临泽县城关小学 邢雪玲 “怕”就是学生作文时出现的畏难心理。拿笔之前什么都在脑子里,可是提起笔正要作文时,又什么都忘了,真是兴致而来,老虎阻路,教师也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我想,造成学生作文畏难心理的原因首先是无话可说,言之无物。小学生生活的空间狭窄,接触的人和事比较少,而对于身边司空见惯的事物却熟视无睹,缺乏观察提炼素材的能力,这是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言之无物的主要原因。其次,词汇的贫乏也造成学生的畏难心理。学生整天趴在作业堆里或面对电视机,阅读量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阅读面仅来源于教材和一些少的可怜的《同步作文指导》,造成作文时词汇贫乏,词不达意。多数学生表现为记流水帐。再次,指导的“少”“空”造成学生的畏难心理。所以,在作文指导课时,也只是简单地把作文要求讲解一遍,至于怎样具体地写,怎样围绕中心选材等基本写作知识则空泛地一带而过。这样,使学生本来就模糊的写作知识更加模糊。于是每次习作便重复这样的恶性循环。师指导空泛——生“老调重弹”——师批评指责——生厌恶作文——师对生失去信心——生对作文失去兴趣,加强了畏难心理。最后,阶段训练的不过关造成学生作文的畏难心理。小学阶段学生作文训练要求不外乎通过写人、叙事、写景等的练习,掌握初浅的写作知识和技巧。阶段训练的不过关表现在:上一阶段的训练要求没有达到就又开始下一阶段的训练,造成积重难返。如写人的习作训练,中年级要求写出人物的特点,还要加入适当的心理描写,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这一要求不过关。每一阶段的不达标,造成了高年级学生作文能力的偏低。 2、“空”。“空”就是作文内容的空洞。具体表现在①虚伪编造——为作文而作文。②移花接木——套用同题范文,对精彩句段、人事进行“乾坤大挪移”。分析原因,多数小学生认为生活单调,每天进学校出学校,出家门进家门,这些平凡、简单、重复的事情没什么值得可写,写起来只有虚伪偏造,或将《英才教程的作文》中的好句好段、人和事等放到自己的作文中。造成内容的千篇一律、生搬硬套、无真情实感。如表现一个人的品质,上世纪末的学生写让座,拾金不昧,到本世纪初的学生仍写让座、拾金不昧;一个小学生从三年级写的话到六年级的作文,每次遇到要求写事的作文,,总是写三年级作文那一件事。不少的学生写作文不是在课堂内独立完成,而是回家后在《作文指导丛书》中“找找、抄抄……”,如此种种,与其说是作文,不如说是抄文,学生养成了思维的惰性,缺乏了独思考的能力,更不用说什么创新精神了。 3、“乱”。“乱”指学生作文组织材料缺乏条理性。大多数小学生的作文,即使是高年级学生的作文,真正能做到中心突出,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连贯的不多。学生对于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的衔接、过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加注意,只是东拼西凑一些语句,写出来的文章或者言不达意,或者前后矛盾,令人费解。造成学生作文“乱”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导”,即上面写到的“少”和“空”。学生未能掌握一些作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一、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引导学生由怕作文到乐于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从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着手。因为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有了写作的欲望,才会诱发写作的积极性,乐于作文。针对学生认为作文难,怕作文,厌作文的心理,教师要多加鼓励,告诉他们其实写作文并不难,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怎么说就怎么写,只要把你的好奇心与感悟相结合,只要平时多留心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就是一篇有内容的作文。在学生作文时,教师要多写上鼓励的批语“你进步了!”“你真棒!”“再努力!”“真实生活小小观察家”等,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写作的信心,学生有了信心,写作兴趣自然就会提高。在我们学生的习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好词佳句,我们教师就要善于抓住这“闪光”的星点,在他们的习作中圈点批注出来,或者抄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欣赏。这就会大大激发同学的自信心,使其产生下次作文再“露一手”的欲望。于是他们对作文就会产生兴趣,更加用心地去写作,作文的质量也就会越来越高。 二、指导积蓄语言,丰富词汇,提高表达能力 常常看见许多学生在作文时抓耳挠腮,却挤不出一点“墨水来”。学生无话可说,有话难说,言之无物的现象,一直是困绕着学生写作的难题。仔细分析,主要是缺少丰富的积蓄。因为胸中没有“积蓄”,所以笔下就流淌不出汩汩的清泉。因此,我们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强和指导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词汇,磨砺语言基本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特别要抓住每一单元中的好词佳句指导学生学会应用。 1、品词品句,入情入境 感情朗读,品词品句,入情入境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平时的语文教学,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只有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学生的语感才能得到培养,语言的积累也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获得。 2、熟读成诵,培养语感 古往今来,没有哪一位文学大师不是背诵高手。所以,对于优秀的文章、片段、好词佳句,要强调反复诵读,直到熟读成诵。这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熟悉规范语言,增强语感,对作文有益,还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能力。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精美、规范的语言,写作时,这些优美的词藻、佳句、精巧的构思就会不断地涌上来。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怎样观察生活,选材、确定中心,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从中学习一些写作知识、修辞手法。语文课上有计划地加强默读、复读、背诵、听说训练,使语文课真正起到训练学生思维,丰富和发展语言的作用。此外,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拓宽阅读面,指导学生有目的性地阅读、丰富和积累语言。 三、加强造句训练,奠定写作基础 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要从句子做起。特别是小学生作文尚属起步阶段,着力于由句子所组成的片段的训练,重视造句的训练,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造句,串词造句联段,对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训练主要培养学生写话要语言连贯、中心明确、层次清楚,以避免在作文中产生词句不衔接,文章无中心,颠三倒四现象。 四、创新作文课堂,让作文指导过程成为鲜活的素材 平时我们的作文课,大多是教师把作文题目或写作内容交给学生后,简单地讲一讲作文时的要求后就让学生习作。这样,学生很难在几十分钟内写出一篇内容充实具体、语言生动、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因为除学生组织语言存在一定的困难外,最关键的还是学生缺乏写作的素材。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创新作文课堂,把学生喜爱的各种游戏活动、参加的各项活动、情景等引入课堂,与习作指导结合起来,用游戏活动激活课堂,让作文课堂指导过程成为鲜活的素材,为学生习作创设源头活水,学生作起文来就不会忧无话可说,有话难说,言之无物,言之无序的困挠。例如,近期大课间活动时,学生参与的跳短绳,跳长绳活动,学生不仅会跳了,而且还跳的花样翻新,作文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的题目是记一次自己参加或目睹的一次体育活动比赛。 开始上课了,我问:“同学们,刚才你们分组比赛的什么呀?”学生纷纷举起小手兴奋的要说,我再问:“都是怎么跳的,跳出了什么花样,高兴吗?想不想吧刚才的活动过程,心情都写下来?”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写,再在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小组推荐代表讲台演讲,大家评议,在听、评、议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写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来。接着鼓励学生写出有新意的与众不同的作文。由于这是同学们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情景,所以写出来的文章有内容、有条理、有中心。解决了前面所说的无话可说、言之无物的困惑。资料提供者:

❷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重视课文教学,轻视作文教学
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非常重视课文教学,在每一学期初,老师都能根据教学计划、大纲制定详细、合理的课文授课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而对作文教学却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即使有也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很大,可操作性很差。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往往是随心所欲,甚至应付了事。究其原因,主要是课文教学与考试分数关系明显,只要是平时老师讲到的内容,在考试中学生遇到会立竿见影,体现老师的教学水平,因而把课文教学当作重中之重。而对于作文教学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作文成绩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而对于考试成绩来说,无论学生写的作文如何不好,也能得一点分数,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作文阅卷主观随意性较大,同样水平的作文在分数上可能有较大的差距,增加了作文成绩的风险性,进一步消减了老师作文教学的积极性。
问题二、农村生活空间狭隘,视野狭窄
农村师生生活在乡村,受生活环境的制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一般都走不出校园,走不出学校、家庭这个生活区。出门少、阅历浅、视野窄,对外面的精彩世界缺乏了解,无法感知日新月异的周围世界和新人新事。其结果,导致学生作文的素材贫乏,只能局限于校园师生或学生之间或家庭之中,作文的立意、选材难以出新。
问题三、注重写作数量,忽视写作质量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各科教学都有追求“精讲多练”的趋势,作文训练也不例外,许多老师曾片面地认为,只要不断的增大作文训练量,学生的作文成绩就会提高,因此不断的鼓励学生多些多练,一周交一次作文,天天写日记,读书札记,每天的所见所闻等等,学生拼命的写、凑字数,甚至抄袭,老师拼命的批改,讲解,师生不堪重负。造成了事实上的两败俱伤。究其原因,一是受理科教学的影响,搞题海战术,错误地以为广种就能博收。二是“多读多写”一直被公认为是传统经验而加以推广,教学大纲也要求老师尽可能的给学生以更多的写作机会,许多老师静止的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没有将“数量”和“质量”结合起来统一考虑,没有认真地研究 作文教学的客观 规律 。

❸ 作文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写作教学只重视写作知识的传授,如在写作课上讲一些写作方面的理论,解释概念以后,举个事例了事。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自然也听得非常认真,似乎有所收获。可是学生依然写不好作文,原因何在呢?这是因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或者说,轻视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养成训练。这种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进行与字、词、句、篇以及写作知识有关联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即培养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二是进行与写作过程有关的认知能力的训练,如观察、想象、分析、概括等的能力。只有进行上面两个方面的训练,纠正以往教材的体例,纠正教师讲课的程式,作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
二、注重“外显行为”,忽视“内在因素”。
跟以传授写作知识为纲的教学模式相适应,传统的写作教学在方法上往往讲述各种“文体”的特征,如“应用文”,则讲述“应用文的含义”、“应用文的特点”、“应用文的类别”等,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模仿练习加以强化。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强化”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的体现,目的是通过强化训练形成学生能力。但这种方法训练的只是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说,写作过程是涉及写作个体的多种心理活动,一个写作个体的写作能力不仅与他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关,而且与他的观察能力、情感态度、思维品质以及价值取向等内在因素也有关。所以,只注重外部刺激,只强调对个体“外显行为”的强化,而忽视个体的“内在因素”的行为主义的训练方法,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一旦条件发生变化,习惯于范文模式,也就是说,习惯于模仿和套用现成的模式,面对要求发挥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敏捷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的写作活动,写作个体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所以,我们说,这种注重“外显行为”,忽视“内在因素”的训练方法是不可取的。
三、注重“写作”,轻视“说话”。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里面有个‘语’字。如何听他人的话,如何更好地说自己的话,正是语文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的。”小学语文教学法专家高惠莹也说:“作文应包括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具体地说,即教儿童学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由此看来,我们应该重视口头作文的写作。其实,从整个写作过程来看,“听”和“读”是信息输入写作个体的过程,而“说”和“写”是写作个体信息输出的过程。写作个体不论是“说”还是“写”,都要求个体经历一个思考的过程,即构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个体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确定表达中心、选择适当方式以及表达的顺序等。实际上,“说”比“写”对于写作个体而言,往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要求个体思维必须敏捷,反应必须迅速,要求个体根据环境的要求随机应变、见机行事,迅速作出反应。因此,进行说话训练,提高说话能力,是写好文章的基础。所以,只重视“写作”而轻视“说话”的方法,实际上不仅会影响写作个体口头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发展,也会影响个体的写作表达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把“说”和“写”紧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共同提高。那种把“说”和“写”对立起来的教学方法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写作教学规律的。 四、注重“理论”,忽视“情感”。
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写作“理论”、“理性”,或者说“规律”、“方法”的讲授,而忽视写作个体的“情感”、“思想”这样的重要因素。如教师只讲授如何选择材料、如何提炼主题等,而不培养学生的情感,使之有感而发。
五、重视“内容”讲解,忽视“情境”创设。
教师重视对写作范文从“文字”内容进行讲解,而忽视范文里所描绘的“情境”的创设。如一些教师在分析范文时,都是按照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段落大意、内容分析、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六大块进行讲解,而没有利用创设“情境”、环境烘托形成真实的气氛,以激发写作个体的兴趣。命题写作也是如此,教师既不考虑尽量地选取贴近个体日常生活的材料,也不考虑个体的情感世界,自然也不创设跟题意有关联的真实情境,这样的结果,就使得写作个体对题目无从下手,逐渐失去写作的信心。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个体的兴趣,触发写作个体丰富的联想,锻炼写作个体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写作个体自然地产生写作欲望,从而写出好的文章。

❹ 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还全在哪些突出问题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听、还要敢说、爱读、想写的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但现在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时刻困绕着学生.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会观察生活
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学生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学生参加实际活动,作文就有东西可写;积极地参加实际活动,写出的文章就有特色.教师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同时,还要学生认真去想想,去听听,去闻闻,去尝尝,去接触接触,去研究研究.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写作空间,要经常把学生带出课堂,走入自然,走入社会.自然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学生走入大自然的怀抱,会有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自然界的奇山秀水、花草树木、众多可爱的生物都是学生写作的好材料.同学们要想写好作文,就要热爱生活,学会做生活的主人.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他不可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一个对集体活动不关心的人,也不可能写出精彩感人的集体活动场面;一个对周围事物不仔细观察的人,当然也不可能把事物写具体,写生动,写形象.只学会观察生活,学生对待作文才不会有害怕心理,才乐意去写,才敢于去写.才能写出他们眼里的世界、内心的情感,才能写尽生活的真、善、美,世间的假、臭、恶……
二、学会积累词汇
有的同学掌握的词汇量很少,作文时一提起笔来就觉得没有词儿,腹中空空,肚子里什么可写的东西也没有,有的即使勉强写出来了,也是空空洞洞,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等.教师平时就应要求学生不断积累词汇.把平时学习中一些有用的材料记录下来,如名言警句、小趣闻、小常识,小故事等.知识积多成学问,用起来就会思如泉涌,顺理成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自己班上的学生准备好几个摘抄本,以便进行好词佳句的摘抄,养成摘抄的好习惯.
1、从课文内容中积累
在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从摘抄中积累材料.学生通过平时的积累为写作打下铺垫,在写作时不至于“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我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并把课文中优美的片断和自己喜欢的地方抄写下来.
2、通过写日记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有效途径.我让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日记的内容不限,体裁不限,学生可以写看到的,可以写听到的,也可以写想到的,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比如:搞完一次大扫除,办完一次学习园地,参加完一次课外活动等都可以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真实感受、心得体会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三、学会激发想象
在写作中,想象起着主导作用,运用想象可以开拓思路,使构思展开纵横驰骋的翅膀.儿童的想象力是最丰富、最活泼、最天真、最大胆,也是最奇妙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写实比写想象作文难得多,写想象作文更能拓展学生思维.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有的同学掌握的词汇量很少,作文时一提起笔来就觉得没有词儿,腹中空空,肚子里什么可写的东西也没有,有的即使勉强写出来了,也是空空洞洞,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等.教师平时就应要求学生不断积累词汇.把平时学习中一些有用的材料记录下来,如名言警句、小趣闻、小常识,小故事等.知识积多成学问,用起来就会思如泉涌,顺理成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自己班上的学生准备好几个摘抄本,以便进行好词佳句的摘抄,养成摘抄的好习惯.
1、从课文内容中积累
在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从摘抄中积累材料.学生通过平时的积累为写作打下铺垫,在写作时不至于“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我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并把课文中优美的片断和自己喜欢的地方抄写下来.
2、通过写日记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有效途径.我让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日记的内容不限,体裁不限,学生可以写看到的,可以写听到的,也可以写想到的,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比如:搞完一次大扫除,办完一次学习园地,参加完一次课外活动等都可以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真实感受、心得体会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❻ 当前小学生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学生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比较的困难常常是拿到做完以后觉得无话可说。这种情况就需要让学生在平时多去阅读多积累,然后才可能在写作文的时候有话可说。

❼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扰有哪些

一、关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困惑

现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累,老师更累。老师想方设法的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创设情景似乎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可是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没有刚开始那么浓了,有时候就是流于形式了。如何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学习,真正提高学习效果,感受数学的美?

二 作文教学的困惑。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难以操作的一项教学工作。就目前来说,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作文指导,包括训练体系的确定和作前的指导,现在多数作文训练非常盲目,没有找到一个合适有效的作文训练体系,每次上作文课之前,急急忙忙随便想个题目就让学生写,甚至有些作文题目离学生的生活距离很遥远,这样造成的结果可想二知,学生抓耳挠腮,老师看着学生习作愁眉哭脸;其次,每次写作之前需不需要指导,如何指导才有好的效果,也是另很多语文同仁伤透脑筋的问题。二是作文批改,因为每写一次作文,每个老师要批改60篇左右的学生作文,耗时耗力,发到学生手中,学生看后,一笑了之,甚至有的学生连看都不看就塞到抽洞里去了,老师的心血没有换来丝毫的效果。三是作文讲评,到底怎样的作文讲评模式才能使学生有真正的收获,起到较好的效果。由此,就出现了我们语文教学的困惑之三:作文教学到底如何指导、批改以及讲评?
三、课内阅读教学的困惑
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第一位。能力培养主要包括阅读欣赏和写作两大能力;而语文素养,我的理解就是学生文字素材在大脑中的积淀,以及据此而表现出的语言表达水平及层次。当然,也不可否认,由于近几年社会、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学成绩上,所以绝大多数的我校语文老师的教学出发点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这一出发点一点错误也没有,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目的而忽略了语文本身作为文学的魅力,我们应该找到这两点的最佳结合点。据我了解,现在有些老师,包括我在以前也是这样做的,即为了应付考试,惟恐哪篇课文漏掉知识点,所以把每篇课文分解成许许多多的知识点,逐一讲解,让学生一字不差的记下,这样就使的语文课成了学生的负担,时间一长,不但学生不喜欢听,就是老师也越上越没意思。所以就产生了我们语文教学的困惑之一: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是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应试教育放在第一位。

四、关于“应用多媒体”的困惑

现在的课堂教学,似乎没有现代化手段就是一节不成功的课。所有的优质课比赛中,没有不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大多数老师都会认为课件用的越花哨,课就是成功的。

在这里,我很困惑:课堂教学中老师能代替的、生活中有实例的,有时候只需要一块小黑板就可以达到目的,需要用多媒体吗?是否应该把“应用多媒体”作为评价一节课好坏的一项标准?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对待多媒体?多媒体在哪些情况下适合为教学服务呢?

以上是我利用一天的时间发自内心地总结了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以来的几点困惑,当然,困惑不止这些,由于认识非常肤浅,谈的也很不充分,很不深入,恳切希望我们学校的全体语文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在此深表感谢。

❽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从教师的角度而言,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效果不佳,导致很多教师对作文教学失去热情和信心,并产生畏难情绪,往往更加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练习,而作文训练次数太少,教学脱离生活实际,且缺乏对学生的指导;另一方面,教师作文评改方法过于简单,批阅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改进文章的具体方法的提出,过分限制学生的自由发挥,导致学生的写作趋向雷同。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存在的问题则主要是小学生作文的“模式化”“成人化”,文章缺乏真实情感的表达,题目陈旧,写作千篇一律,不具体,不真实,话题更是老生常谈,只会一味进行机械模仿,缺乏创新,写作中词语匮乏,语言苍白无力,只会说套话,说空话,没有个性,不具备新鲜感。这正是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两难局面,也是一直以来限制小学作文教学的最大障碍,针对这种现状,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探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改变作文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
二、解决措施
1.立足生活,积累素材
写作素材是写作的前提条件,而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拥有生活的体验才会有创作的激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不要让小学生禁锢在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的模式中。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得存在,而写作的过程也正是由观察生活开始的,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在组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观,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并将生活中的琐事转化为写作的素材。可以说,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离开了生活作文也就失去了意义。新课标也强调写作要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因此,教师应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加强实践,开展实践课,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给学生感悟生活的机会,使学生在自然中得到释放,调动小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充分体验生活,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孩子的独特视角去创作,使属于小学生的童真童趣在作文中得以充分的展示,避免模式化,成人化的写作。
2.培养个性,大胆想象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已经成为了作文教学中的重点。我们倡导个性,但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写作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只注重写作形式,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严重禁锢学生思想,阻碍学生发散思维,导致小学生作文趋向雷同。写作内容和写作形式是作文教学最主要的两大内容,教师要求学生反复练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但收获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单纯的灌输,只能扼杀学生的智慧和个性,要使小学生的作文呈现个性风格,响应个性时代的号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主动表达。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发展较早,受年龄影响,他们往往借助幻想来理解周边事物,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诱导学生进行想象,进而激发他们潜在的想象力,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强意境,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个性化文章。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作文训练的方法,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限制,勇于表露自己现货的思想,强调真实情感,不进行命题,不限制篇幅,创设开放环境。
3.注重评改,加强指导
注重作文的批阅和评改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批阅可分为教师批阅和学生互阅两种形式。教师的评改对学生写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当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教师要讲究评改的艺术,针对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层”评价,多采用激励法,及时表扬,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对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体的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指导。学生互阅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改善自身的机会,逐步缩小差距,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学生在评改的同时也锻炼了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这也间接的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找出作文的不足,自己修改文章,和同学分享修改的方法,在评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
【结 语】
总而言之,小学作文教学要立足生活,教师要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写作技巧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切实改变作文教学耗时低效的情况,使学生体验写作的乐趣,加强课外阅读,使作文教学变得愉快、生动。

❾ 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

[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写作一直让很多小学生感到苦恼与头痛,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许多学生拿到作文题后,总觉得没什么可写,脑子里空白一片,或者几句话就简简单单把要写的内容解决了。有的甚至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自身的经历、切身的感受,而是《同步作文》。他们在记忆中搜索曾经看过的类似文章,搜索人家安排的故事情节,以至于作文出现了千题一式、千人一面;不真实,说假话;不具体,说空话;缺真情,说套话的现象。小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内心应该充满童真童趣,为何我们的学生没有感受到童年的乐趣,没有我手写我心的欲望呢?究其原因,说明我们小学生生活经历少,知识储备少,没有掌握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对写作不感兴趣,不善于发现和观察,缺乏写作素材。针对以上困惑,我们不妨试试采取以下几条相应的对策,看看能否改善这些困惑。一、关注课文教学,渗透写作方法。农村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在我们的小学课本中,课文就是我们学生很好的写作范文,我们在教学中,随时教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并试着背诵、运用到作文中去。以课文为范文,多进行仿写练习和片断练习。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文在作文教学中的示范作用,我平时授课时尽量和作文教学同步进行,多进行仿写、续写、改写等不同方式的写作训练。比如在教《我爱故乡的酸枣树》一文时,便让同学模仿此文按春、夏、秋的时间顺序写酸枣的形状、颜色、味道及树的特点的写作方法,来歌颂家乡的酸枣树,让学生以《我爱家乡的……》为题写一段话,学生有了具体模拟的对象后,他们就不感到束手无策了,达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应。再如当学习完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了解到其创作风格之一即在结局出人意料,情理之中,便适时补充阅读欧·亨利的另一代表作《最后的藤叶》,并要求学生按照作家的创作风格续写一个结局。这样,通过关注课文教学,既提高了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又使农村学生千题一式、千人一面的创作现象得以改变,同时也使农村学生的写作潜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小学生作文《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二、重视作文教学的指导工作,正确引导学生。反思一下自己的作文教学,以往我对教学生如何写作文时,训练目标不够明确,训练过程没有扎扎实实,对学生如何习作指导得不够全面。听了北京市级教师袁志勇的精彩讲座,我明白了写作文要先教学生如何设计构思,如何写习作语段,要一步一步详细地指导,只有让学生学会了走,基础打得扎实了,才能慢慢走稳,千万别急于求成,让学生没走稳就去跑,去写成篇作文,可想而知,学生的作文能写得好吗?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一定要细,因为教师教给学生的是作文的方法,如我听到的两堂课,都是上《石榴》,也是作文迁移,学习了课文中的有关石榴果的描写后,两位老师同样是教学生写一种水果,一位学习了范文后,觉得时间来不及了,就没多指导,直接让学生模仿课文写自己所带的水果;而另一位老师则从外形、颜色、手感、气味、品尝的感受细细地指导学生,并适当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一些比喻、拟人,两位老师展示的学生习作真可谓大相径庭,后一位教师指导的学生写得作文十分细腻,连剥桔子时,桔子皮散发的香味都写得淋漓尽致。可见后一位老师所教的学生以后不管碰到写什么水果,都能写得像模像样的。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的作文教学指导是至关重要的。三、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要让学生有乐于表达的愿望与冲动,那么习作就必须紧密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或物作为习作的内容,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如:组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活动、春游、参观博物馆等。并做好相应的习作指导,这样学生就不愁无话可说、无情可抒了。四、要注重引导观察,丰富写作素材。从引导观察入手,帮助学生丰富写作素材。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必须把握以下几点:(1)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题材。在作文教学时,不能脱离学生的认识和生活实际,要求学生写反映社会生活、具有社会价值的大题材,不能企盼学生写出什么惊人之作。 (2)要坚持把定向观察有机的结合起来。 (3)要引导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进行集中归类整理,将源建库,使零碎的变为系统的,分散的变为集中的,陌生的变为熟悉的。五、多练笔,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必须要多多练笔,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日记,就是一种很好的练笔形式,所谓日记,顾名思义,就是对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事情的记载。叶圣陶先生曾明示: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写,一两句也可以。一位作家在谈到日记时说:日记应该是心灵与纸笔的对话,是自由的闲庭散步。可见这种不拘形式,不求长短章法的日记克服了习作教学的诸多弊病,一定会更受学生欢迎,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练习写作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最后,对当天优秀的日记或进步较大的日记,一定要在班上表扬或者在全班朗读,让学生体验习作成功之乐。这样学生就会期待收回日记,急于再次表达。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先用扫帚把垃圾、尘土……扫在一起。然后,我用扫帚把灰尘压住,以免被风吹掉。我再把簸箕的后面拿起一点,再用扫帚用力一挥。但是,还有一些灰尘没扫干净,我再扫几下,但还没有扫干净。我发了愁,突然,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把簸箕放到门口高低处,再轻轻一扫,终于把垃圾扫干净了。我又把簸箕里垃圾倒进了垃圾筒里。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农村学生写作现状出发,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吸收新鲜的教育经验和理念,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水平,相信总有一天学生不但会不怕作文,而且还会爱上作文。〔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随文赠言:【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阅读全文

与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困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