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样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效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学习知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很多老师都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了一些练习题目,希望能够通过课堂练习来扩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目是每个老师都会做的事情,但是不是所有的练习题目都是有效的。
一、认真挖掘课本
想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需要老师认真挖掘语文课本,对课本上的知识都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有对课本上的内容有了准确的了解,老师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来给学生布置课堂练习,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小学语文课本的教学,老师应该在挖掘课本的过程中明白教学的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能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拿到一篇课文最先做的事情不是去研究课本而是在网上寻找一些教学设计,在教学的时候直接模仿别人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是非常不合理的。
老师在教学之前应该深入地钻研课本知识,对课本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可以很好地设计一些课堂练习,好的课堂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还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比如说,老师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之前,可以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老师应该去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文章的写作意图等,老师还应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认真地思考,老师也要认真地借鉴一些资料书,看一看别人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从资料书上选择一些好的练习题。虽然老师在挖掘课本这个环节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练习有效性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二、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想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还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学生想要主动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之中。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彩的教学设计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主要的途径,老师在教学之前应该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选择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教学。我们经常看到有的老师选择用提出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有的老师选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有的老师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老师在选择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基础,也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特点。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老师教学的方式十分固定,总是千篇一律,先对作者进行介绍,之后介绍课文的背景知识,然后对课文的段落进行划分,详细讲解每一个段落的主要内容,最后就是帮助学生解答疑问,这样的教学方式太过僵硬,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说,老师在教学《望天门山》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放一段音频,让学生通过听别人对这首诗的朗诵进入到课文中。只有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老师在布置课堂练习的时候,学生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练习当中。
三、提倡合作学习
有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都会选择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增进学生对彼此的了解,让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堂练习,这些课堂练习需要学生小组共同完成,每个学生负责一部分的内容,只有每个学生对自己负责的内容做到尽善尽美,才能够保证小组任务的圆满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也能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重要渠道,比如说,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去搜集和圆明园相关的资料,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最后选择代表在全班进行发言。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下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说,老师在教学《陶罐和铁罐》这一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来演话剧,每个学生扮演一个角色,把这篇课文用话剧的形式展现出来。
【结 语】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形成好的学习习惯,也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小学语文教学至关重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和课堂练习中,老师要精心选择好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近两年我校的研修主题一直围绕着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在课堂中的地位也是日益提升。的确,课堂练习是学生吸收、巩固和运用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高质量的课堂练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将知识迁移运用,真正将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笔者这学期执教了一节公开课《秋天的雨》,经过前期的教学设计和不断地试教与修改,对于课堂练习有了一些感触与收获。
一、形式多样,激发练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要面向生活,应该积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多形式的课堂练习恰恰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教学《秋天的雨》这一课时,笔者就在朗读形式上修改了好多次。
当然,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时,也不能盲目追求多样性,而忽视了教学的本真。笔者认为在构思练习形式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练习形式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具有不同的特点。低段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幼稚、有趣的形式能吸引他们的注意;而高段的孩子已经不再喜欢这类形式。因此,在低段时,我们可以多用游戏类的课堂练习,例如“开火车”“闯关”“摘苹果”等形式的课堂练习;而在高段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写小练笔”“续写故事”等练习形式。
(二)练习形式要因文而异
不同题材的课文所适合的练习形式也是不同的:
1.故事类:故事类的课文可让学生现场讲一讲、演一演。
2.美文类:美文类的课文本身语言就比较优美,适合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一次次地提高。
3.科学类:科学类的课文语言相对比较枯燥,有些知识点也比较难理解,这时我们可以借助视频等较为直观的形式进行教学。
通过多形式且高质量的练习形式,课堂练习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将“苦练”升级为“乐练”。
(三)练习形式求精,不求多
形式多样,并不是说我们要盲目追求各种各样的练习形式,量不必多,但要精。花里胡哨但没有意义的课堂练习,反而会让学生如坠云雾,从而失去练习的目的。
二、层次清晰,提升练习效果
学生的思维是有选择性的,对于有规律的知识比较容易记住,而对于那些笼统的、毫无规律的事就不容易记住。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可以把一些知识点进行分析、整理、归类,方便学生记忆。
笔者在执教《秋天的雨》这一课中的词语教学这一环节时,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在原稿中,我只是将含有生字的词语找出来,全部放在一起,让学生读,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的提高并不是很明显,课堂效率也并不高。后来经过思考,我将词语分为含有难读字的词、含有多音字的词和含有轻声字的词,每一组词语想要达到的目的很明确。
经过这个环节的设计,我觉得在练习层次性的体现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并列式——找规律,归类
《秋天的雨》中的词语设计采用的就是并列式,三组词语是并列的关系,每组词语都有一个共同点。要设计这样的课堂练习,我们应该先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然后把具有共同点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归类教学。
(二)递进式——先易后难,层层递进
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我们可以先由“易”入手,为“难”做铺垫。在学生掌握后,然后拔高难度,从而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设计,不仅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也让原本的难点大大降低了难度,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
三、紧扣目标,把握练习方向
在教学《秋天的雨》这一课时,我将“背诵第二自然段,积累语言。并能正确运用( )像( )的句式”设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在之前的教学设计中,我一直将这个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后面的正确运用句式上,而忽略了背诵与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我们的课堂练习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如果课堂练习脱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再精彩的练习也是无意义的。就如本课的句式练习,只有让学生明确了这些句子好在什么地方,是怎么写的,才可以让学生去模仿,去应用。因而,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需要更细致,将文本目标解读得更到位。
那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如何才能更好地紧扣教学目标呢?
首先,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学情。每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只有在了解了各班级的学情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相应的课堂练习,从而更快、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其次,我们应该深入钻研教材,紧紧抓住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选择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同时,我们要对课堂练习进行全盘考虑,明确了解每个课堂练习的目的所在,既要了解自己所设计的课堂练习对学生理解、掌握、运用新知识有哪些促进作用,还要考虑课堂练习对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是否有帮助。
如此,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让课堂练习紧扣教学目标。
在以后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以“探寻以课堂练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作为指导思想,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真正做到练习之花在课堂中绽放,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怎样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效率
为了使学生巩固学到的新知识并发展成娴熟技能,同时,也为了避免将大量练习压到课外,以减轻学生负担,加强课堂练习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呢?
一、要科学地把握练习的时机
一堂课内,练习时机的选择,来不得半点盲目性、随意性和主观性。比如,对教师的讲解,学生还没有听明白,还没有理解,教师就急于让学生进行说或写的练习,这种盲目超越的练习中的错误一定很多,自然谈不上调动学生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一知识点,渴求了解新的知识,需进行更深层次的训练,教师却还一遍又一遍地增加练习次数,这是机械重复,是停滞。讲解突破了课内某一难点,这一知识难点在学生大脑中初步形成印象,需趁热打铁,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消化,理解运用,若教师还喋喋不休地分析讲解那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势必会使学生本末倒置,茫无头绪,这是讲解与练习的错位。或者将许多难点堆在一起,连珠炮似的“发射”完,才让学生练习,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样的练习缺少渐进性。所以,练习要以教师的讲授得法为前提,练要适时、适度,要恰到好处。
课堂练习,有讲解之前的反馈检测,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起铺路架桥的作用。有讲解之中的练习,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积极思考,深入钻研课文;另一方面,及时反馈信息,发现问题,调整讲授内容和讲授方法。有讲授之后的练习,以便复习巩固,强化记忆,查缺补漏,由熟到巧,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不管是哪个环节采用哪种练习形式,教师都要把握住最佳时机。而把握最佳时机,不但要理解和掌握教材以及“课程标准”对语文基本能力训练的要求,明确课时训练目标,而且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全身心地投入课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掌握学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练的兴趣,调动学生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练习题的设计要保质保量
为了高效地利用课堂上极其珍贵的练习时间,练习题一定要认真选择,保证质量,控制数量。所谓保证质量是指:(1)练习题的训练目标明确,难易适中,学生“跳一跳,能摘到”;(2)练习题的典型性强,能举一反三;(3)练习题的技巧性强,能启迪智慧;(4)练习题的趣味性强,为学生喜闻乐见;(5)练习题的综合性强,能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控制数量,是指不能见题就做,要讲求时效,不但要注意练习题对巩固已有知识的覆盖面积程度,还要注意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练习时间。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做完规定的练习题就草草收场,或题量太少而时间绰绰有余,都不算数量控制合理。
三、要重视练习的过程
课堂练习的过程,既不能平铺直叙,又不能使训练一步到位,学生望尘莫及。教师要始终抓住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不完全到完全,螺旋式上升,使练习有台阶,有层次。更为重要的是,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思考。比如,学生正在小组讨论或阅读思考,教师绝不能急躁冒进,频繁催促逼问,也不能以自己的讲解和结论去代替学生的思考,而是要看“火候”,从旁点拨,引导学生自己走完练习的全程。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检查,有评价,这对学生是一种督促,也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尤其是不能忽视评价的作用,检查中成功的评价,可以使学生知得失,成功的评价应具有启发性和鼓励性。对学生练习,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学会了某些知识,而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扎扎实实,严格要求,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练习中不断提高。
四、练习要面向全体学生
练习要时时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所设计的题目要具有普遍性,以启发全班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提问检查要覆盖好、中、差三类学生,要避免少数学生会做、多数学生处于消极状态,课堂变成“尖子生”活动,大多数学生当“陪客”的现象。
五、针对教材,设计训练方法
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分散思维指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词语、句子,都有启发学生分散思维的因素可挖掘。教师要针对教材,精心设计,以发展学生的分散思维。如指导学生使用介词“以”“在”“向”,副词“已经”“常常”“极”等,可采用“一词造多句”的训练形式,激发学生看谁造得多、造得好,范围、对象要广,并且不能与发言的同学相同。比如,扩句、缩句、反问句、把句子写具体等句型训练,就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认识句型的特点,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积极,教学效果好。
六、练习设计要有启发性
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为了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使教师“教”的过程变为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巧妙地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练习,是实现这一转变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在教学《熊猫玩具》一课时,为了导入新课,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练习:《熊猫玩具》这篇课文,从题目上看,作者描写了
和 两个地方,作者在写熊猫玩具时,先写了 ,后写了 ,最后写了
。通过这一练习,既复习巩固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又使新课的引入显得自然顺畅。
七、练习设计要体现对比性
语文课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课,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如课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扩句练习。这样,使学生从对比中充分体会到文章语言的优美,学习作者在语言使用上的技巧,激励学生对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学好语言,写好句子。再如,在教《大熊猫》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它(
)地坐在那里,一双( )的大眼睛,( )地盯着( )的竹叶。在这里,通过填词练习,让学生明确这样写的好处,从而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八、练习设计要讲究趣味性
“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教师只有懂得学习的规律,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把学生从沉闷的课堂气氛中带进异彩纷呈的知识花园中,让他们如蜜蜂一样勤劳“采花蜜”,乐于“酿蜜”。为此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练习是十分必要的。
还可通过“找朋友”练习,将词语搭配起来。
九、练习设计要注重实践性
随着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体系正在被一种新型的课堂结构所取代。新结构面向社会,面向实践,走近生活,贴近生活,因此,课堂教学中的练习设计也应注重实践性。如在教学《大熊猫》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完成这样的练笔:《小白兔》,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总之,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极其重要的环节,我们要精心设计,并使之优化,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以上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