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 数学 如何 教研
你是老师吧~意思是要求教研方法么?下面是理论。。。
近年来,国内外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而且进一步从教学理论上加以探讨。因此就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哪些教学方法是好的?如何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去判别它们?从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趋势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如何?本文想围绕这几个问题介绍一点情况,并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我们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孤立地进行。教学方法是教学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是一般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因此它要服从于一般教学论的原则指导;但是它又必须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
教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不断变化,一方面不断向教育和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的认识日益深化,教学理论其中包括教学方法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必须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不断地改革。
按照教学论的观点,教学方法是同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密切联系着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紧密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联系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 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影响
(一)在教学目的任务上,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而更注意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例如,美国布鲁纳在谈到教育的一般目标时指出,“不仅要教育成绩优良的学生,而且也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苏联伏尔科夫指出,以前,教育系统供应的是“执行者”,现在“要求教育系统供应创造者,……教育系统应当成为生产具有独特思想的聪明人的‘工场’。”赞科夫更明确地提出,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学论的核心是:教学过程要使学生的一般发展取得成效。他批评过去的教学理论,把发展学生智力和逻辑思维作为“副产品”,如学习算术自然而然地变成逻辑练习。西德根舍因也强调不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还要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力。我国近几年来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培养人才的需要,也强调在教学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性。
由于教学目的的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为此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独立作业法等。有些教育心理学家还同传统的教学方法做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对启发思维、促进学习的迁移很有好处。由于这些方法更多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学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就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新教学方法出现以后,是不是要废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呢?在国外,有一段时间曾经有过对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但是近年来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人们看到新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也不是到处都可以用的。如发现法,连布鲁纳自己也说“消耗的时间可能太多”,“有些人却轻易地采纳这种‘发现法’思想,好象一个人甚至应能发现一群星星的名称!”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不是一无长处。美国肯尼斯·汉森谈到讲授法时说,“尽管它受到当代教育家们的许多批评,但仍幸存了这么多年,这足以证明讲授法具有某些独特的长处。”他认为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介绍和总结课堂上所提到的主要概念”,但对激发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很难奏效。因此要少用,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差的班级或低年级,讲的时间要短,并建议同讨论相结合,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可以看出,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趋向于有条件地保留使用。
目前国外小学数学教学法也有同样的趋势,即在提倡重视使用新教学方法的同时,有条件地保留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美国恩德希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倡使用有引导的发现法之后也指出,概念的名称,如何列方程,如何用竖式解问题等还需要教师讲给学生,在学生发现概念和作出一般概括之后,还要适当使用讲解法指出其特点,探讨其细节。苏联莫罗等著《小学数学教学法》中也强调,“对那些能够促进调动学生认识活动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要给以更大的注意,同时也应当合理地评价那些跟教师以现成的形式传授知识有关的方法(口头讲解等)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作者还把讲解法加以改进,使它更富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几年来,我国有不少教师明确地认识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在教学方法上做了相应的改革,注意采用富启发性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些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缺乏明确的认识,还不善于运用促进智力发展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还采用着注入式,教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术语、公式。这种情况亟待改变。但另一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要发展学生智力,对讲解法也不能一概排斥,可以少用单纯的讲解法,多与其他方法如演示、问答、练习等方法配合着使用,讲解时注意提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便使小学生既获得明确的数学概念,又发展了智力。
(二)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与此相适应,提倡教学时采用讲授法。如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明确地说,“在教学过程中,讲授起主导的作用。”而现代的教学论有了很大的改变,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例如,布鲁纳把儿童看作“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教师是“主要辅导者”。苏联教育学中也明确提出,“儿童是教育的主体”,“孩子永远是教育过程的积极参加者;”“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主要的”,“教师的任务在于为提高学生的一般认识积极性创造条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性和工作能力”。看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是只看教师的讲授水平如何,更重要的是看他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这种看法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的观点。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研究教学方法,不再是仅仅研究教师讲授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引导学生学习、探索的方法。讲授法的缺点就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不能有效地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起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而某些新的教学方法的优点就在于比较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当然也要看到,有些新方法在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方面体现得比较充分,而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方面却显得不够。发现法就是一例。这也正是国外某些教育家、心理学家提出异议的一个重要原因。如美国心理学家加涅就强调应给学生最充分的指导,使学生沿着仔细规定的学习程序进行学习;有人还针对纯发现法的缺点提出有引导的发现法,教师可以作为促进者,适当予以提示和帮助,以便有效地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我国,有些小学数学教师也已经开始试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索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仍有一些教师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认识不够,或者虽然有了一些认识,却缺少办法。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时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教师要善于说明学习的意义,创设问题的情境,揭示矛盾,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感到有学习和探索的需要和兴趣,就会积极地学习。
2.教师要努力创造活跃思维的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只有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才能算是真正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提问(如计算某个算式的结果)可以具有求同思维的性质,有些提问可以具有求异思维的性质(如一道题要想出不同的解答方法),这样可以更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并发展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还要鼓励学生提问质疑,但要让全班同学来解决,促进每个学生独立思考。
3.教师要适当放手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这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体,就应当有计划地多组织活动,让学生进行观察、操作、实验、独立思考和练习等,在多种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也符合心理学从动作、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符号的认识规律。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积累了感性经验,就便于正确地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概括出完整的计算法则,并且印象深刻,易于保持。
4.教师要适当变换数学作业的形式。这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5.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利用学习的反馈信息,搞好检查与评价,加强反馈的效应。反馈的信息,无论是对学生或是对教师都很重要。正反馈信息可以使学生的正确认识和教师的好教法得到加强,负反馈信息可使学生的错误认识和教师的不适当的教法得到改正。教师如果只重视讲授而忽视学生的反应,或重视课外批改作业而忽视课内作业的检查,就会使学生不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又不能及时改正计算中的错误,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由于教师不能当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还可能造成课内不足课外补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一点很值得我们重视。当然,加强课上的信息反馈,也并不意味着把所有的作业都放在课内批改,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要妥善处理。
要做到以上几点,关键是了解学生,弄清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和学习潜力,使教师组织学生的认知活动建立在可靠的科学依据之上。
(三)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多种方法的交叉使用和互相配合。
传统的教学往往采用固定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模式。现代教学论有了较大的改变。由于教学方法日益增多,对教学方法的本质研究日益深入,教育家越来越认识到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方法。如苏联巴班斯基就指出,不存在“教学法上的‘百宝箱’”。美国教学法工作者富兰克尔也说,“不存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学生都行之有效的唯一的‘最佳方法’”。把某种教学方法绝对化,也不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这一原则。因此现代教学论趋向于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并把几种教学方法配合起来使用。
这一新的教学论观点在小学数学教学法中也得到反映。如苏联《小学数学教学法》强调,教学方法跟教学目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有密切关系,正是这些关系决定着每一个别情况所用方法的选择;“不可能有据以拟定出任何课的结构的现成的药方。”美国C·芮代瑟尔在《小学数学教学》一书中也强调,教学方法因数学课题、所教的儿童以及教师的风格而有不同;教学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可以有不同的组合。
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有些是符合现代教学论观点的。如有些同志提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强调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经验的教师即使教同一年级不同的班,教法也不完全相同。但是也有的同志与上述原则相反,想搞一个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也有的同志想推广某一个教学方法或某一个课堂教学结构于各个年级,使每一节课都按照同样的模式进行教学,这种做法不符合唯物辩证法,还容易束缚教师的手脚,限制教师的创造性,因而不利于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灵活运用多种形式,以适应学生的差异。
几个世纪以来,广泛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一直是班级教学制。它的特点是拉平取齐、整齐划一,其优点是一个教师同时可以教较多的学生,缺点是不能适应个别差异。特别是教学目的有了改变,强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班级教学制的缺点愈来愈显得突出。若干年来曾提出不少批评,甚至有人要取消班级教学制。但是根据各种试验的结果,趋向于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既能面向全体,也能注意到个别差异。
目前国外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提倡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在苏联《小学数学教学法》中强调集体作业、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的各种形式结合。适应这种形式,印制几套类型相同、难度不同的作业题。美国恩德希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设计了大组、小组和个人相结合的教学范型,根据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分别采取充实提高、练习或补授,以便使优等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提高,差等生也能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注意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也还有很多教师不注意适应不同程度的需要,而采取“一刀切”,也有些教师在课上注意提问较好的学生,而对较差的学生辅导不够。我们要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在小学给每个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很需要尽快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总结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教师的经验。如何提供不同的作业,供教师选用,也值得研究。
(五)教学过程实现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近年来,由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引入教学论的研究,有人把教学过程看作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个信息传输和交换的系统,研究对教学过程进行最佳控制,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苏联巴班斯基就是一个代表。他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标准,第一是效果,第二是时间。他强调花费较少的时间、精力以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教学任务、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进度、家庭作业都要实行最佳的、合理的选择。他把这看作对现代课堂教学的最重要要求之一。
目前国外小学数学教学也十分强调这一要求。苏联《小学数学教学法》强调要选择最适合具体教学条件的教学方法,认为在苏联教学法问题当中,居首位的仍是避免儿童的课业负担过重的方法问题,而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潜力基本上应当在改进每一节课的质量方面来找。美国全国数学教师联合会关于八十年代《行动计划》,也提出必须把既讲效果又讲效率的严格标准应用于数学教学。
近几年在我国已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开始注意提高教学效率问题。如有的教师提出“向40分钟要质量”,“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也有少数教师提出要制定最佳教案。但是总的来看,这方面改革的经验还不多,有待进一步加强。例如,第一,如何确定目的要求,突出重点,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刀刃上;第二,如何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潜力,尽量在已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类推,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能力,又节省时间;第三,如何根据目的要求、知识的难易以及学生的基础恰当地确定作业的质和量,做到有针对性;第四,如何尽量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各种活动和练习;第五,如何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检查,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教学反馈信息的作用,及时调控教学过程,以便以最合适的方式和速度进行有效的教学;第六,如何根据所教的课题和学生从不同教案的比较中选择最佳教案,避免教学中搬用参考资料上的教案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很好研究,总结经验。
三 结束语
越来越多的实践说明,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除了改革教材外,还必须相应地改革教学方法。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必须学习,要以辩证唯物论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搞清楚改革的方向,联系我们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试验和总结经验,我们就能够较快地把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工作推向前进。
其实上面也是空话。。。。。。总之,小学里没太难的知识,关键教基础,我建议不能管的太严,但也不能太松,适当建立权威,鼓励同学多去学学奥数,如举一反三等效果很好滴。。。O(∩_∩)O哈哈~
㈡ 前苏联在不同年代曾经行过哪几次较大的教育改革
1958年的教育改革
这次改革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苏联 普通中学的主要任务是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但是到了 五十年代初期,随着中等教育的逐渐普及,中学毕业生越来越 多,高一级学校容纳不了这么多毕业生,因而就产生了升学和就 业的矛盾,从1950—1957年,全日制七年制中学毕业生从136万 增至207万。同期,全日制十年制中学毕业生从22万增至126万, 即增加四倍半以上,而全日制高等学校只能招收其中的17%左右。
1954—1957年间,全国不能升学的中学毕业生达250万人,只在 1957年就有80多万。他们需要就业。另一方面,反法西斯战争的创伤,造成苏联劳动力的严 重不足,而战后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又急需补充大批的劳动力。但当时的苏联学校主要侧 重于知识教学,忽视生产劳动教育,学生从思想到劳动技能,没有做好参加工作的准备。特 别是生产的逐步机械化和自动化,在不断提高着对工人生产技能的要求。缺乏这方面训练的 中学毕业生已不能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劳动就业已成为当时苏联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 济问题。
为了缓和升学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不相应的矛盾,1958年苏联对教育制度进行了全面的重大的改革。
这次改革从1956年开始酝酿。改革的主要依据是1958年9月赫鲁晓夫提出的《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全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建议》,同年12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根据这个建议通过了《法律》,以立法形式加以颁布执行。
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走向生活和参加公益劳动”。
改革的要点:
1.延长学制。中等普通学校由十年改为十一年。为使青少年从15—16岁起就要参加公益 劳动,中等教育的第一阶段由七年改为八年,叫做不完全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延长的 时间主要用于生产教学,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就业。实施八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以代替过去的七年普及义务教育。
2.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中等教育第二阶段分三种基本类型:
① 青年工人学校和农村青年学校。这是为了使八年制学校毕业后从事生产的青年能有继续学习的机会而开办的业余普通中学。
②兼施生产教学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这是完全的普通中学,的教育,即完全的普通中等教育、综合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
对学生施予三位一体
3.普通学校大量增加生产劳动时数,增设职业训练。八年制学校的劳动教学与生产劳动 占教学总时数的15,3%,与改革前的七年制学校相比,增加近三倍。普通中学第二阶段中劳 动教学与生产劳动占33.3%,比教改前增加四倍以上,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学生毕业 时除授予中学毕业证书外,还发给所选工种的资格证明文件。
4.改变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高校招生优先录取有实际工龄的青年,后来又规定高校主 要招收有二年以上工龄的青年,直接招收应届毕业生不得超过20%。废除获得金质奖章的中 学毕业生免试升学的规定。
5.加强专门的职业教育制度。把各种培养劳动后备军的学校(工厂艺徒学校、技工学校、 铁路学校、矿业学校、农业机械化学校等等)统一改组成学习期限为一至三年的城市职业技术 学校和一至二年的农村职业技术学校。
1958年的改革除了把主要力量放在加强学校同社会生活的联系上以外,还注意到改革高等教育,培养天赋儿童等其他方面:
1.改革高等教育,提出要根据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来提高培养专门人材工作的理论水 平。更多地培养关于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这些科学中的新部门的专门人材。同时改 革高校布局,调整全国高校网,改进和扩大夜校和函授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实际锻炼和理论 培养。
2.扩大寄宿学校网,增加延长学日的学校和班级,以加强社会教育和解决双职工的困 难。强调寄宿学校“这种教育制度的重大意义是难以估价的”,“应该不惜金钱和精力”把它 作为“教育正在成长中的一代的最重要的形式”。在这次改革以后寄宿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 1957年全国寄宿学校学生只有6万人,1962年发展到100万人,增加了十五倍半。1959年用 于建设这种学校的资金占学校建设总投资的14.1%,1961年上升为32.1%。同时,延长学日 的学校也大量增加。1959年至1963年,这类学校从5,091所增至22,682所,即增加三倍半以 上。学生从15万增至142万,增加八倍以上。
3.为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创办加深学习个别科目的学校。1958年赫鲁晓夫在关于改革国民 教育制度的《建议》中提出:“在现有的学校中挑选有才能的学生,以便把有特殊天才的儿 童,……集中到一定的学校里。”这样,我们的高等学校就可以得到更有素养的男女青年”。对 此,苏联教育界曾开展了激烈的辩论。直至1963年才首次开办四所。现在加深学习物理数学的 学校已发展到800余所。对待这种“英才教育”,苏联在五十年代中期以前是持否定态度的。但 1958年提出这个问题,后来又进一步发展,不能不说是苏联教育思想上的一个较大的转变。 1958年的教育改革,强调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为学生将来的就业作准备,使教 育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但生产的时数安排过多,忽视了知识教育,没有正确解决普通 中学为学生准备就业和升学的双重任务,片面的强调了为就业作准备,忽视了为高等学校培 养新生的一面。因此虽然改革的某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首先,由于过份强调生产劳动教育,忽视了知识教学,生产教学时间过多,严重地降低 了教学质量。1962年俄罗斯联邦中小学的留级生达120万人。不少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造成惊人的退学率。同年苏联普通学校有50万人退学,而在农村地区学生退学的比例高达 50%。普通学校教学质量的降低必然直接影响高等学校。此外,高校招生制度的改变,造成 许多优秀的中学毕业生不能直接升学。同时为了招收在职青年,往往降低了对考生在科学基 础知识方面的要求,有些新生文化水平很低,严重地影响了高等学校的质量。据调查,斯维 尔德洛夫斯克大学数学系有95.5%的学生数学不及格。高等学校集中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 市,全日制高等学校的退学率从1959年的4.6%,到1963年增加到了.4%。有的地区退学率竟 占招生时的三分之一。
其次,生产教学组织得很差,缺乏物质基础,生产劳动徒具形式。学校中缺乏进行生产 教学的车间和应有设备,缺乏实施生产教学的教师。生产教学和知识教学脱节,在劳动课中 并不运用学生学过的科学基础知识,生产教学徒劳地拖长了中学的学习年限。
第三,职业训练混乱,与国民经济部门的实际需要相脱节。本来学校确定职业训练的专 业范围,应该根据国家对各种专业人员的需求。但是,学校并不掌握这种需求,也无法照顾 学生的职业志向。盲目地进行职业训练,使有的专业学生过多,有些专业学生过少,学生毕 业后的工作并不能和他所学专业对口,用非所学,造成了浪费。
1958年教育改革所暴露出的上述问题,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严重不满、社会上的反对和 攻击。1964年10月的苏共中央全会和后来的几次全会,都要求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这次改革, 并提出了进行新的改革的要求。 1964年以后的改革
为了解决1958年教育改革所带来的严重问题,同时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 下,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化生产的需要,1964年和1964年以后,苏联教育又经历了 一系列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缩短中学第二阶段的学习年限。1964年8月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公布了《关于改 变兼施生产教学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的学习期限的决定》,把中学第二阶段由三年改为二 年,从而整个普通教育阶段由十一年改为十年。修业年限的缩短主要是靠减少职业训练时间 来实现的。
2.大量削减生产劳动时数,放弃普通学校的职业训练。1964年中学第二阶段的生产教学 和生产实习的时间由1356小时减至708小时,减少了47.8%。停止了职业训练。
3.缩短小学阶段的学习年限。在教育科学院多年实验的基础上,经苏联教育部批准,于 1964年开始把小学阶段的学习年限由四年逐步改为三年,从四年级起讲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 识。普通中学的第一阶段也相应地由四年变为五年。
4.普及十年中等教育。1966年决定把1956年提出的五年内普及十年义务教育而没有完成 的目标延期到1970年完成。但仍然完成得不好,到1971年,八年制毕业生能升学的只有80% 直到1975年才达到96%,完成了中等教育的普及任务。普及十年中等教育是通过三种途径实 现的:(1)十年制普通学校,这是进行普通中等教育的主要形式;(2)夜校和函授制普通学校; (3)负有实施完全中等教育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
5.进行普通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六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 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国,苏联也不例外,只是比西方国家起步稍晚一点。
1964年10月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组成了有学者、教授和优秀教师五万多人参 加的普通学校教育内容各科审定委员会,开始全面地修改和重新编写中小学的教学计划、教 学大纲和教科书。用了十年时间,完成了十年制学校的全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使“教育的内容和性质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在改革教育内容的同时,进 行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技术革新,从七十年代初开始,普通学校逐步由班级教室制过渡到 专用教室制,即按各学科建立和装备专用教室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6.重新改变高等学校的招生规定。1965年全日制高等学校废除了80%的新生从具有两年 以上工龄的青年中选拔的规定,实施对具有两年以上工龄的青年和应届毕业生进行分别选拔 的办法,二者录取比例由志愿报考的学校校长根据报考人数和考试成绩决定,逐步恢复了以 招收应届毕业生为主的做法。此外,规定获得金质奖章的中学毕业生有升学的优先权。这类 学生只参加一门专业科目的考试,如成绩为五分者,即可被录取。
为了保证高等学校的质量,弥补工农青年基础知识的不足,高等学校设立了预科。1969 年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关于高等学校设立预科的决议》,决定从1969年起,逐步在高等 学校设立预科,招收“具有完全中等教育程度的先进工人、庄员和服兵役期满的青年”。这些 青年经有关单位推荐,由学校谈话录取。脱产学习者(全日制)修业八个月,不脱产学习者 (夜校和函授)修业十个月。学习内容基本上是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科目。预科生只要毕业考 试及格,均可免试进入本院校一年级就读。
7.加强对高等学校的领导,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在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苏联当 局制定了一系列高等学校的条例,发布了一系列指令和决议,加强对高等学校的领导。1964 年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培养具有高等和中等专业程度的专家的期限以及关 于改进对这些专家的使用》的决议,决定把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的修业期限缩短几个月的时 间。高等学校取消了学生必须参加一年至一年半生产劳动的规定,改为毕业前的生产实习。
1966年9月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又通过了《关于改善专家的培养和改进对全国高等和中 等专业教育的领导的措施的决议》。要求根据现代生产、科学、技术、文化及其发展远景的要 求进一步改善专家培养工作,并建立一批中心高等学校,以综合整理编制教学指导材料,教 科书和教材,并为全国其他高等学校训练和提高科学教育干部。
1972年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国家高等教育的措施的决议》 强调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要“着重注意培养知识面比较宽的专门人才”。
从以上改革的情况可以看到,苏联在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主要的力量是放在实现 教育的现代化,提高知识质量的问题上。它一再强调“禁止学生在学习期间从事与教学无关 的工作”。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部长叶留金宣称,高校招生的“唯一和基本要求”是 “高深和牢固的知识”。《真理报》以《高考的新的裁判者——知识》为题发表社论,只有那些 知识水平高的人才配得上进入高等学校。这个时期,苏联注意了教育的现代化,注意了为高 校培养高质量的新生,却又忽视了为中学毕业生的就业作准备的一面,生产劳动逐年减少, 生产教学又一次被忽视。1967至68年的十年制普通学校的教学计划中,生产劳动的时间只剩 下每周两小时,不再提职业训练。
1964年以后的教育改革,对提高苏联的教育质量,促进苏联教育的现代化起了很大的作 用。但是学生的学业负担却大大加重了。教师和学生都普遍反映新的教学大纲太难太深,教 科书分量太重,学生无法掌握。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又一次忽视普通学校的劳 动教育问题。因此,1958年以前的升学和就业的矛盾又在新的条件下反映出来。这就导至了 1977年教学计划的再一次改革。
1977年的苏共中央《决议》
七十年代,随着中等教育的普及,中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他们中的大部分需要走上工作 岗位。1976年中学毕业生中直接就业的就占毕业生总数的71%。但是,新的教学计划只注意 学生的知识质量,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劳动就业的准备,普通学校中的劳动教学时数恢复到 58年以前的标准。因此毕业生缺乏劳动技能的问题又重新被提出来。
1977年12月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颁布《关于进一步改进普通学校学生的教学、教育 和劳动训练》的决议。决议指出,普通学校存在着重大缺点、主要是“对学生的劳动教学、 教育和职业指导的安排,已不符合已经提高了的社会生产和科技进步的要求。许多中学毕业 生在走向生活时,缺乏应有的劳动训练,对基本的普通职业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在到国民 经济部门工作时感到困难”。决议要求“中学毕业生在学习期间应当掌握深刻的科学基础知识 和在国民经济中工作的劳动技能,学校必须坚决转向改进青年在物质生产范围内的劳动训 练,让学生有根据的选择职业”。
根据上述原则,决议规定增加中学高年级的劳动教学时间,九、十年级从每周两小时增加 到四小时,要求重新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为了加强劳动教育,决议还要求采 取一系列具体措施:给学校配备劳动教学师资,并对之加强培养和提高工作;利用企业、国 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条件为学生安排有效的劳动教学和职业指导;加强劳动教学的物质技术 基础;增设劳动教学、职业指导的视导员,为协调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成立联合指导委员 会,在普通中学成立学生职业指导教学法研究室;大力开展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各种形式: 校办工厂、学生生产队、劳动和休息夏令营等组织,扩大校际教学生产联合工厂网等。
《决议》的贯彻,普通学校重视了生产劳动教学和职业定向教育。1980年颁发的新教学计 划规定1—8年级每学年劳动教学的时间为70小时;9—10年级每学年为140小时,与过去相 比,一学年增加70小时。
这次改革与1958年的教育改革不同,它没有强调普通中学有职业训练的任务,主要是建 立一个与学生掌握科学基础知识紧密相联的学生劳动教学和教育、职业定向的有科学根据的 体系。也就是说兼顾了准备毕业生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
七十年代以来的其它改革
苏联的教育改革还在继续,七十年代在教育制度方面的重要改革还有以下几方面:
1.进行儿童提前入学的试验,为六岁儿童开设小学预备班。为了按照教育的发展规律, 加强年轻一代的教育,多年来苏联一直在探讨关于六岁儿童入学问题。在十几年实验的基础 上,1981年当局宣称:“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要为儿童逐步过渡到从六岁起在普通学校预 备班学习创造条件”。即逐步推行让六岁儿童上普通学校学习一年的做法。教育部门对这一改 革较为慎重,要求各地量力而行,不要操之过急,先在有条件的学校里设立,同时要求幼儿 园六至七岁儿童的大班改成预备班。预备班的主要任务是为使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这一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可使小学一年级学生能在统一的起点上开 始学习,缩小受与没受幼儿园教育的孩子之间的差距。另外,可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以 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
2.改革职业技术教育,提高职业技术学校的普通教育水平。现代生产既要求劳动者具有 熟练的技能,又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就不仅要加强普通学校的职业教育,也需 提高职业技术各校学生的普通教育水平。为此,七十年代,随着中等教育的普及,苏联大力 发展授予职业教育和普通中等教育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初等职业技术学校逐步向中等 职业技术学校的过渡。1970一1979十年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615所增加到4026所,即增 加五倍以上,学生从18万增至:207万,增加十倍以上。1973年在全日制的职业技术学校中,中 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术学校学生占整个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学生总数的40%,1978年上升到 79%,1980年则占90%。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81一1985年),初等职业技术学校将被 淘汰,职业技术系统的所有学校全部改组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术学校,基本完成向培养 具有中等教育水平的熟练工人过渡。
提高职业技术学校的普通教育水平,把职业训练和普通教育结合起来是当前教育发展的 趋势,因为现代生产需要高度熟练的工人,要求工人具有较宽的专业面,掌握几种相近的职业,并且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劳动条件,能创造性地劳动。实践证明,一个具有中等教育程 度的工人比不具备中等教育程度的工人掌握新专业和新技术要快得多。
在苏联,贯彻1977年的决议以后,一方面加强了普通学校的劳动教学,为毕业生就业或 升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加强了职业技术学校中的普通教育内容。把中 等职业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的普通教育课程与普通完全中学基本拉齐,使这两类学校 的学生学完十年制完全中学的普通教育课程。这两类学校的1978~79学年度教学计划与完全 中学相比,普通教育课程的教学时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占89—93%,中等专业学校占72— 80%。有的普通教育课程的时数甚至超过完全中学。
近年来,苏联在不断提高职业技术学校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贯彻1977年的《决议》,也 为普通学校学生进职业学校提供了条件。现在苏联普通中学(包括八年制和十年制学校)毕 业生直接就业的人数在不断减少,1980年与1976年相比,已减少15%,而升入职业技术学校 的比例却在增加,1980年已达40%,计划1985年将增加到50%。即普通中学毕业生将有一半 要通过职业技术学校的专门教育之后,再参加国民经济的各项工作中去。
3.发展城市工人业余中学和农村青年业余中学。使没有受完中等教育的工人和农民,可 以利用业余时间,不脱产地受完中等教育,这是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水平,也是提高劳动者的 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㈢ 求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小学数学题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
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Goldbach)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Euler),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 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费马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 . . . 等等。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验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於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Chen‘s Theorem) ? “任何充份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 + 2 ”的形式。
在陈景润之前,关於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 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 ”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Brun)证明了 “9 + 9 ”。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Rademacher)证明了“7 + 7 ”。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Estermann)证明了 “6 + 6 ”。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Ricei)先后证明了“5 + 7 ”, “4 + 9 ”, “3 + 15 ”和“2 + 366 ”。
1938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5 + 5 ”。
1940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 “4 + 4 ”。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Renyi)证明了“1 + c ”,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 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 “3 + 4 ”。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 + 3 ”和 “2 + 3 ”。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BapoaH)证明了 “1 + 5 ”,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和小维诺格拉多夫(BHHopappB),及 意大利的朋比利(Bombieri)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最终会由谁攻克 “1 + 1 ”这个难题呢?现在还没法预测。
㈣ 一道很简单的小学数学题~~你肯定会!
2
1、2都只是符号,都只是人定的,所以1+1=2只是一个表达式罢了,如果当初人们把“3”定义为“1”,“4”定义为“2”,那么我们现在就没有1+1=2了,而是3+3=4。
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於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Chen's Theorem) ? “任何充份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 + 2 ”的形式。
所谓的1+1、1+2等等都是一个形式,他的意思: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 ”),是不是指我们现在一直在说的“1+1=2”
在陈景润之前,关於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 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 ”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Brun)证明了 “9 + 9 ”。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Rademacher)证明了“7 + 7 ”。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Estermann)证明了 “6 + 6 ”。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Ricei)先后证明了“5 + 7 ”, “4 + 9 ”, “3 + 15 ”和“2 + 366 ”。
1938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5 + 5 ”。
1940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 “4 + 4 ”。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Renyi)证明了“1 + c ”,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 “3 + 4 ”。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 + 3 ”和 “2 + 3 ”。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BapoaH)证明了 “1 + 5 ”,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和小维诺格拉多夫(BHHopappB),及 意大利的朋比利(Bombieri)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都只是人定的
比如说.ABCD 为什么不是DCBA呢?因为已经规定了顺序了.
1234也一样.
印度人发明出这些数字的时候,
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如果当时阿拉伯人是改变了原本印度人的顺序为1345267
那么现在我们学习的都是1345267
可能当时的顺序就不是这样的.有可能样阿拉伯人想搞搞创新.把数字顺序调换了.(自己的想法)头都晕了..
㈤ 国外小学数学教材包含哪些内容
国外小学的数学基本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和相关问题应用,和国内差不很多:
1、法国小学只讲到分数乘法。比例也加以简化,如美、苏、法等国只讲正比例,日本只讲正、反比例概念。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除苏、日两国保留较多外,其他国家都比较简单。
2、苏联一年级就引入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一步应用题,五年级学完有理数四则计算和一元一次方程。
3、美国讲到正、负数加减法,还讲了简易不等式、指数、幂、平方根等;日本只出现正、负数概念。
4、各国还比较普遍地增加几何形体的认识和一些图形的性质。例如,美、日、苏等国都讲了图形的全等和相似、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平移和直角坐标等,并讲了简单的尺规作图。美国还讲了圆弧、弦、圆周角、椭圆等,日本还直观地介绍了空间的直线、平面的平行和垂直等。
5、多数国家从一年级起就结合认数和计算,通过韦恩图直观地引入集合的初步概念。美、法、联邦德国等国在一年级就出现了集合、子集等名称;联邦德国在二年级就介绍了表示集合、属于等的符号,美、日、苏等国也分别在三、四、五年级介绍了这些符号。美、日等国还结合比例等问题出现简单的函数图象。
6、较多的国家结合日常生活或游戏介绍概率、统计等初步知识。如美、日、英、法等国都讲了通过试验或用分数乘法求概率,有的还分别介绍了收集资料、数据处理、作频率分布表和求平均数、中数、众数等。
7、美、英、法等国还讲了2、3、4、5等进位制及其简单加、减法,简单的流向图和逻辑语句等。
㈥ 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简介:在中学里进行数学竞赛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始于1894年由匈牙利数学界为纪念数理学家厄特沃什-罗兰而组织的数学竞赛.而把数学竞赛与体育竞赛相提并论,与科学的发源地--古希腊联系在一起的是前苏联,她把数学竞赛称为数学奥林匹克.20世纪上半叶,不同国家相继组织了各级各类的数学竞赛,先在学校,继之在地区,后来在全国进行,逐步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竞赛系统.从各国的竞赛进一步发展,自然为形成最高一层的国际竞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1956年罗马尼亚数学家罗曼教授提出了倡议,并于1959年7月在罗马尼亚举行了第一次国际奥林匹克数学(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简称IMO),当时只有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和苏联参加.以后每年举行(中间只在1980年断过一次),参加的国家和地区逐渐增多,目前参加这项赛事的代表队有80余支.我国第一次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是在1985年.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运转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有了一整套约定俗成的常规,并为历届东道主所遵循.
1、 目的:激发青年人的数学才能;引起青年对数学的兴趣;发现科技人才的后备军;
促进各国数学教育的交流与发展.
2、时间:每年举办一届,时间定于7月.
3、主办:由参赛国轮流主办,经费由东道国提供.
4、对象:参赛选手为中学生,每支代表队有学生6人,另派2名数学家为领队.
5、试题:试题由各参赛国提供,然后由东道国精选后提交给主试委员会表决,产生6道试题.
东道国不提供试题.试题确定之后,写成英、法、德、俄文等工作语言,由领队译成本
国文字.
6、考试:考试分两天进行,每天连续进行4.5小时,考3道题目.同一代表队的6名选手被
分配到6个不同的考场,独立答题.答卷由本国领队评判,然后与组织者指定的协调员
协商,如有分歧,再请主试委员会仲裁.每道题7分,满分为42分.
7、奖励:竞赛设一等奖(金牌)、二等奖(银牌)、三等奖(铜牌),比例大致为1:2:3;约
有一半的选手获奖.各届获奖的标准与当届考试的成绩有关.IMO不是队与队之间的
比赛,所以没有团体奖,但各代表队都非常重视团体总分所处的名次,从近年来的情况
看,实力较强的是中、俄、美、德、罗等国家.
㈦ 小学数学谁在说谎的推理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 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贾宪 中国古代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曾撰写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九卷)和《算法斆古集》(二卷)(斆xiào,意:数导)均已失传。 主要贡献是创造了"贾宪三角"和增乘开方法,增乘开方法即求高次幂的正根法。目前中学数学中的混合除法,其原理和程序均与此相仿,增乘开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整齐简捷、又更程序化,所以在开高次方时,尤其显出它的优越性,这个方法的提出要比欧洲数学家霍纳的结论早七百多年。 秦九韶(约1202--1261) 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贬至梅州,(今广东梅县),不久于任所。他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早年在杭州“访习于太史,又尝从隐君子受数学”,1247年写成著名的《数书九章》。《数书九章》全书凡18卷,81题,分为九大类。其最重要的数学成就----“大衍总数术”(一次同余组解法)与“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法),使这部宋代算经在中世纪世界数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李冶(1192----1279) 原名李治,号敬斋,金代真定栾城人,曾任钧州(今河南禹县)知事,1232年钧州被蒙古军所破,遂隐居治学,被元世祖忽必烈聘为翰林学士,仅一年,便辞官回乡。1248年撰成《测圆海镜》,其主要目的是说明用天元术列方程的方法。“天元术”与现代代数中的列方程法相类似,“立天元一为某某”,相当于“设x为某某“,可以说是符号代数的尝试。李冶还有另一步数学著作《益古演段》(1259)也是讲解天元术的。 朱世杰(1300前后) 字汉卿,号松庭,寓居燕山(今北京附近),“以数学名家周游湖海二十余年”,“踵门而学者云集”(莫若、祖颐:《四元玉鉴》后序)。朱世杰数学代表作有《算学启蒙》(1299)和《四元玉鉴》(1303)。《算术启蒙》是一部通俗数学名著,曾流传海外,影响了朝鲜、日本数学的发展。《四元玉鉴》则是中国宋元数学高峰的又一个标志,其中最杰出的数学创造有“四元术”(多元高次方程列式与消元解法)、“垛积术”(高阶等差数列求和)与“招差术”(高次内插法).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 祖籍是现今河北省涞源县,他是南北朝时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等领域,并且是一位天文学家。 在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算出的圆周率为3.1415926<π<3.1415927,这一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出误差的范围,是当时世界最杰出的成就。祖冲之确定了两个形式的π值,约率355/173(≈3.1415926)密率22/7(≈3.14),这两个数都是π的渐近分数。 祖暅 祖冲之之子,同其父祖冲之一起圆满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现行教材中著名的“祖暅原理”,在公元五世纪可谓祖暅对世界杰出的贡献。 杨辉 中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在13世纪中叶活动于苏杭一带,其著作甚多。 他著名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著有《详解九章算法》十二卷(1261年)、《日用算法》二卷(1262年)、《乘除通变本末》三卷(1274年)、《田亩比类乘除算法》二卷(1275年)、《续古摘奇算法》二卷(1275年)。 他在《续古摘奇算法》中介绍了各种形式的"纵横图"及有关的构造方法,同时"垛积术"是杨辉继沈括"隙积术"后,关于高阶等差级数的研究。杨辉在"纂类"中,将《九章算术》246个题目按解题方法由浅入深的顺序,重新分为乘除、分率、合率、互换、二衰分、叠积、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类。 华罗庚 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逝世。华罗庚1924年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专家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应苏联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48年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这项工作在调和分析、复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曾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并在中国推广应用。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并有专著和科普性著作数十种。 陈景润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 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 数学系。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这一成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引用。这项工作,使之与王元教授、潘承洞教授共同获得197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其后对上述定理又作了改进,并于1979年初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 16 ,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 数学》等著作。
㈧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变迁
我国的数学教学大纲是随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进程而变化的,当代数学的课程是这个历史演变的产物,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我国的第一个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诞生于1952年,名为《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它主要是根据前苏联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都基本上与前苏联的一致,形成了新中国数学教学的基本框架,对现在影响都十分广泛.
1955年,教育部对1952年的这个大纲草案进行了修订,制定了《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正草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先搬后化”的原则,以前苏联八年级、九年级的数学课本为依据编译了我国的数学教材. 这与我国当时学习苏联,和国内暂无完整教学体系的实际情况一致,致使我国后来与世界教育大潮接轨进行教学改革和教材更新带来巨大的阻力.
1961年,通过对1955年的大纲修正草案进行修改,制定了《全日制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提出了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开始有了一点点自我的特点.
1963年,又在1961年大纲的基础上制定了十二年制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 这一大纲,首次提出了“培养学生正确而迅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它结束了我国完全机械模仿外国模式的数学教育,尤其是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三大能力的提出,使我国的基础数学教育在世界基础数学教育中日渐体现了强大的优势,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民数学素养的提高. 中学数学中提出对三大能力的培养,使中学数学教学有了自己的目标,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慢慢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它对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止今乃至将来的一段时期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十年动乱后,1977年10月恢复了中断多年的高考招生考试. 1978年,通过对过去的反思并以当时的国情适当吸收先进国家的数学教学的经验,根据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精简、增加、渗透”的“六字”方针,制定了《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83年,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背景下,制定了《数学教学大纲》. 这份大纲,提出了基本和较高的两种教学要求. 在基本要求中又设立了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甲种本和乙种本两种教材.
按照“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要求明确具体”的原则,1987年制定了《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这一大纲属于过渡性大纲,将1983年增加确定的多数必学内容改为选学内容. 高考只考必学内容,它使选学内容形同虚设. 但这一大纲,明确提出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概念,教学中要求使学生学好“双基”,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
1990年,在调整数学教学计划的要求下,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改稿)》. 这份大纲,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任务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1996年,为了与九年制义务教育衔接,制定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数学》,于1997年秋季在“两省一市”试验中试用. 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分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选修分选修Ⅰ和选修Ⅱ,选修Ⅰ供文科学生使用,选修Ⅱ供理科学生使用,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都为高考考试内容. 这分大纲,首次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增设了“教学测试与评估”项目的要求. 这一大纲的出台,对我国的数学课程建设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数学教育教学的改革.
2000年,在“两省一市”试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版)》,大纲中首次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它基本完成了由大纲至课程标准的准备工作,也进一步推动着数学教育教学的改革.
我国的数学教学大纲的制定,使数学教育形成了注重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并以掌握知识与技能和训练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使我国的基础数学教育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长期领先于国际水平. 但是,以往的数学教学,也存在着严重的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问题,制约了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的创造性. 基于这些问题,通过研究当今发达国家的数学情况,并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于2003年正式颁了《普通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使我国的数学教育理念更加与国际接轨,也为广大数学教师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新课题.
不成你去101学习辅导答疑网问问,最近一个月正在搞活动,赠送金币免费解答,那里都是老师在线解答疑难问题滴!
㈨ 数学系的来: 以前听说过一本某俄国数学家写的,适合小学启蒙的书,忘记什么名字了,能不能请给推荐一本。
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科学出版社
共三册
这个书是1950年代写的,比较通俗的介绍了微积分、解析几何、代数方程、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曲线和曲面、变分法、复变函数、素数、概率论、函数逼近论、计算方法、计算机原理、实变函数、线性代数、非欧几里得几何、拓扑学、泛函分析和抽象代数。
我觉得这个书还是高中看比较好,或者大人看过后把大意讲给小朋友听。
㈩ 我国小学生为何热衷于俄罗斯数学
没有这种说法吧,俄罗斯数学虽然很强,但是我国的小学生主要还是热衷于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