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疫情过后小学如何抓语文、数学、英语的质量
语文和英语都是多读多记数学在理解举一返三的基础上多做练习题必能把成绩质量提高
2. 小学三年级数学疫情结束复习巩固方案
学习数学最重要的多做题,不仅可以把疫情期间做题做过的错题在做一做避免再错,也可以再做一些新的题目
3. 小学六年级质量检测数学试题2019年至2020年下册期末考试题因为疫情的原因会降
我觉得今年的期末考试难度不会降。
因为不管是什么时期,学校都应该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出题,考验孩子是否有掌握这个学期所学的知识。
这个学期是有上一些网课,但是后面也有回学校上课,我们的学习从来没有间断过,学习时间也够,只是学习方式与往常有一些不同罢了,所以还是保持住试题难度,看同学的掌握情况比较好。
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并且大家都是公平竞争的,所以我觉得试题降不降难度无所谓的。
祝考的全会。
考试
4. 不比吃和穿要比就比学习是谁的家训
如何看待父母“你不要比吃,不要比穿,就比学习”的想法?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问题“有点耳熟”?对啊,这就是大多数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话。
方方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有三个孩子,姐姐、哥哥和她。家里的温饱就靠几亩薄田,为数不多的经济收入,是爸爸农闲时在工地打零工挣的。
方方成绩还可以,高中考到了县一中。每次周末从家去学校时,父母对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和别人比吃比穿,就比学习!”
其实这个父母不说方方也知道,自己家庭情况不好,吃的是从家里带的馒头咸菜,穿的是姐姐穿过的衣服。同学有时讨论什么穿着、明星,她都插不上嘴;别人休息时间去买零食吃,她也从不参与。
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因为她觉得只有这件事,她才有资格和别人比,也只有这样,才能掩饰她的自卑。
一样的道理,换个说法效果可能会完全不同
虽然我们说贫穷也是一种财富,但对大多数人,尤其是处于敏感年龄的青少年,就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无力和自卑。
家境的贫寒,孩子心里比谁都清楚,家长真的没有必要再强调了。一样的道理,换个说法效果可能会完全不同。
“方方,虽然我们的经济条件没有别人家好,但你学习却比很多人好,我们真的很为你骄傲!”
或许就是这样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会让孩子觉得吃得一般,穿得不好,都没有很大关系,也会让她没有那么自卑。
可能还有一种情况:家里条件挺好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从小太注重吃穿,也会跟孩子说这样的话。
其实我觉得一点儿都没有这个必要,有条件为什么不让孩子吃好穿好一点,努力奋斗是为了什么。
“比吃比穿”是攀比,“比学习”就不是了吗?
很多中国父母,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进行比较:
“你怎么这么懒,你看人家小强都每天做三套题!”
“你怎么这么笨,你看人家小苏每次都考年级前三!”
“你怎么这么没本事,你看人家丽丽都考上公务员了!”
“你啥时找女朋友,人家童童妈都抱孙子了!”
…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跟别人比年龄,一大把比你小的;跟别人比身高,感觉街上自己最矮;跟别人比有钱,总有人比你有钱。
而且每个人的很多东西从生下来就不一样,比如容貌、家境、智商等,很多时候你用一辈子的时间,都追不上人家的十分之一。
所以,和别人比,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那怎么办,就不比了吗?不比人生不是少了很多乐趣吗?
比啊,和自己比啊!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这一次的成绩和上一次的比,看有没有进步,这样比才有意义啊!
做父母的,也要学会教育孩子和自己比赛。也要学会看到孩子的进步和优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
这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是自信、乐观的人。而这些品质的形成,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最后,来看看网友都是怎么看这件事的吧。
@温酒:你和马云除了比谁数学成绩好,还能比什么?要不比谁帅,那或许还有一线希望的。比比比,整天就知道比,你不先想想什么东西有机会和别人去比的吗?你爹妈教你的是比学习吗?是比你还有希望赢的东西。
@赵浪:难道没人注意到真正的问题是思维陷阱吗?根本问题不在于比什么,而是不应该去比。比学习就对么?死命学习也学不过别人怎么办?学习很好工作却不如学习差的人怎么办?自己努力一辈子,发现自己的终点还不如别人的起点怎么办?攀比之心一起,妄念就生。他人就是地狱,从此迷失自我。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认识之后找到自己,思考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选择适合自己和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5. 疫情期间怎么上好小学二年级数学网课
网课和线下课的区别是不能随时检测孩子的听课状态。
所以一定要增加互动环节,多提问,或者讨论问题,吸引孩子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