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望月小学语文原文

望月小学语文原文

发布时间:2021-01-09 06:59:48

A. 赵丽宏 《望月》全文

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偶然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
“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我们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小外甥向我挑战了。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
他背:“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我回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你说,月亮像什么?”
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我笑着反问道。
“像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的比喻使我惊讶。我好奇地问:“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眼睛?”
小外甥想了一会儿,说:“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天边那些淡淡的云絮在不知不觉中聚集起来,一会儿,月光就被云层封锁了。“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小外甥打了个呵欠,摇摇晃晃地走回舱里去了。
甲板上又只留下我一个人。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B. 杜甫望月原文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关于一篇课文《望月》(作者:赵丽宏)中的古诗问题

都是写月亮的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也叫桂树何团圆)。
玉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天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简单诗意:小的时候,
以为月亮,是白玉做的圆盘。
是瑶池的仙镜,飘荡在云霓(ní )之间。
仙娥与桂树,
在月中隐隐浮现。
玉兔放下药杵,
不知道是为谁制这仙丹。
却有那可恨的蟾蜍,
把月亮啃食得残缺不全,如此的黯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回想当年,
英武的后羿,射下九个太阳,
为天上人间解除了灾难。
如今谁来拯救月亮,
让它恢复光亮,如同以前。
已经不忍心再看,
更不忍心留下它独自离开,
可我又能为它做此什么呢?
只有发愁,
和痛苦地发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gé),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船停靠在烟雾笼罩的小洲旁,

暮色苍茫给离家的游子增添了新的忧愁。

原野广阔远处的天空似乎比树木还低,

江水清澈空中的明月好像离人更近。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
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
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
归时还弄峨眉月。

D. 望月原文

《望月》

想你

是一种甜蜜的忧伤回

是一种痛苦的等待

是一种幸福的迷惘答

想你

更是一种不想去想而又不能不想的无奈

当你不经意

想起我时

我已经想了你很久。。。。。

想你
静静地想你

任思绪自由飘逸

只因对你的那一丝牵挂

萦绕在这寂静的夏季

相识是珍贵的缘份

相知是完美的默契

思念是温馨的感觉

牵挂是心动的欣喜

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

我会静静地想你.......

想你.......

E. 课文《望月》的 主要 内容

每段概括
望月
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比背诗句 聪明好学
想象月亮 爱幻想
独坐甲板 展开幻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有关诗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富于幻想而感到自豪,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板书:“我”小外甥)
2、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独自一个在江轮甲板上赏月,看到的月光照耀下江上景色是怎样的呢?(板书:赏月)
3、出示“月夜江上美景图”。学生看图后,出示第2自然段文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过渡:正当“我”尽情地欣赏着“月夜江上美景”的时候,小外甥也来赏月了。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段,想一想,“我”与小外甥在赏月的过程中交谈了什么呢?(板书:交谈)
1、默读,思考。
2、检查、交流,小结,板书:颂月、论月。
3、讲读5—12自然段。
过渡:“我”和小外甥是怎么“我一句你一句”地对背诵颂月古诗的?
(1)同桌分角色朗读。并想一想,他们对背了几次,每一次对背的诗句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联系呢?
(2)分角色对背古诗。讨论交流上述问题。(三次,每一组诗的作者教师都是明知故问,第二组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第三组都是写在江上看月亮。)
(3)小结。
(4)多媒体出示情景,学生背诵。
(5)想一想,读了“我”和小外甥对背古诗的情景,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对背诗不是随随便便的,你背的诗还得跟我背的诗有一定的联系呢!小外甥自信、聪明、机灵,“我”真不愧是一位大作家。)
(6)指名表演背诵。
6、讲读14—20自然段。
过渡:小外甥不仅向“我”挑战,对背诵月的古诗,而且问“我”“月亮像什么?”
(1)指名朗读。思考:“我”有没有直接回答小外甥的问题?为什么?
(2)检查交流。
(3)自读,思考:小外甥把月亮比作什么?划出有关的句子。
(4)出示句子,指名朗读,要求“绘声绘色”地叙述。
(5)小结。[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3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生词。
3.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感受望月的乐趣。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重难点]
阅读课文感受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和爱幻想。
感受文章的意境美,体会人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感情。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生词。
3.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入
1.月色是柔和迷人的,在月光下阿炳创作了名曲《二泉映月》,面对皎洁的月光,有多少诗人为之陶醉,所以留下了许许多多描写月亮的诗句,你会背哪些呢?
2. 今天我们就随赵丽宏以及他的小外甥一道来《望月》。
3.板书课题《望月》,指名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读好诗句。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或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2.检查
(1)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相互正音
晶莹闪烁 光斑 剪影 镀上 旅行 外甥 挑战 清幽旷远 繁星 沉醉 瞳仁 不假思索 比喻 绘声绘色 封锁 舱里
注意:“甥”是翘舌音后鼻音。
注意:“挑”是多音字。
(2)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或不懂得词语,商讨解决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和描写生动逼真。
(3)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说说主要内容。同学相互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中赏月人物有什么变化,尝试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在江轮甲板上欣赏月夜美景。
第二段(第3—20自然段)讲小外甥和“我”背咏月诗说对月亮的幻想。
第三段(第21自然段)写“我”凝视月亮消失的地方,展开幻想,留下美好回忆。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谈谈读文后的初步感受。
四、学习生字
1.自主学习,记忆字形,看书写注意点。
2.提示:注意“喻”右边一横不要漏写。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五、作业
1. 抄写生词。
2. 抄写文中诗句。
3. 摘录课外写月的诗句
4. 听写课文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诗句的意思,积累诗句。
3.朗读课文,感受小外甥的聪明可爱和爱幻想,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准备]
收集写月的诗句。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24课《望月》。
2.通过上节课学习,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过渡:夜深人静,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上江轮的甲板,去欣赏月夜的美景。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幅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指名说。(月光、江水、光斑、芦荡、树林、山峰的剪影)
3.这些景物在月夜是怎样的呢?
4.读了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清幽旷远 柔美 充满诗情画意
过渡:我欣赏着这月色美景,突然,我的小外甥来到了我的身边,我和小外甥说了些什么?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三、学习第二段。
1.快速阅读课文,想想小外甥和“我”交流了什么?
2.交流
3.让我们来充当作者和小外甥,来背背诗。(分角色读课文)
4.你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吗?谁来说说。
5.谁想和文中的人物来赛赛,说说你积累的写月的诗句。
6.从背诗这个环节中你感受到小外甥怎么样?从哪里感受到的?
(聪明好学)
7.小结: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理解:沉醉
8.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你说,月亮像什么?” 在小外甥看来月亮是什么样的?边读边画出句子,读读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9.指名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1)“像眼睛,天上的眼睛。”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理解“不假思索”。
感受小外甥的聪明天真
联系前文,感受小外甥的机灵,事先已经想好了。
读好句子
(2)小外甥想了一会儿,说:“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体会小外甥想象的合理,想象的出人意料……理解作者惊讶的原因。
指导读好句子
(3)“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小外甥打了个呵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导读。
10.小结: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
四、学习第四段拓展
1.引读课文,你说月亮像什么?
2.作者在美丽的月夜和小外甥愉快的交谈,对月产生了幻想,多美啊!再读题!

三、讲读第三段。
过渡:“我”和小外甥在月光下进行交谈,交谈了多长的时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结束的?
1、范读。
2、交流。
3、指名朗读。
四、总结深究课文。
1、作者写小外甥主动向“我”挑战,对背颂月古诗,问“我”“月亮像什么”。想向我们说明什么呢?
2、质疑赏析。你读了这篇课文后,认为还有什么问题值得研究的?
3、提示总结。
古诗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多读、多背、多想,不仅能陶冶人的性情,更能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思维能力一种。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期盼更多富有创新力的人才呀!
“我”独自一人站在甲板上也展开了幻想的翅膀。“我”会幻想些什么?(从小外甥的身上,他看到了祖国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这篇课文写的景很美,写的小外甥很可爱,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深远的。整篇课文的语言是那么优美的。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并背诵写有关山(或水)的古诗,看谁背得多。
附板书:
“我” 小外甥
赏月
望月 颂月 聪明好学
交谈
论月 爱幻想
简评:
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夏沔尊先生在二十年代就提出,要多读高级文艺作品,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他说,高级文艺作品宛如“贞娴的淑女”,低级文艺作品就像“媚惑的娼妇”。高级的文艺作品,给读者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会“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望月》是著名的作家赵丽宏的散文。文章中描写的“月下江景”是非常美丽的,介绍的他的小外甥是十分可爱的。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是深远的,语言是隽永的。应该说,这篇文章是一篇高级的文艺作品,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是一篇比较好的课文。我反对把“短、浅、白”的文章,作为课文。
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课本中,都当作记叙文来教。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在弄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文学的兴趣,萌生探求文学殿堂的欲望。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每个语文老师都要有战略的眼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蔡小玉老师选择《望月》,上了一堂研究课。她是有胆量的,上课也是成功的。我揣摩她教学的指导思想,概括为六个字:低起点,巧引导。也就是放低教学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能引则引,逐步提高学习的要求。我认为,她确定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在具体的教学中,她采取了三条措施:
1、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安排是否合理,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她安排教学过程:一是遵循作者的思路。引导学生弄清事情的情节——“我”在江轮的甲板上望月,与小外甥交谈(对背颂月古诗、讨论月亮像什么)、“我”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二是遵循学生阅读的规律。引导他们先理解内容,再理解内在的意思。如第二段,先找出文中“我”与小外甥“交谈”什么,再思考:可看出小外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三是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易到难,先理解一般内容,再提出更较高的学习要求。
2、努力地创设课文情境。什么是情境?指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人、景、物和当时当场的气氛。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入境始觉亲”。只有亲临其“境”,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我”在甲板上赏月时的情境,是恬静的,他的心情是愉悦的。小外甥与“我”“我一句你一句”地对背颂月古诗的情境,是紧张而生动的。小外甥是自信的,“我”是沉着而自豪的。小外甥叙述“月亮像什么”时的情境,是生动有趣的。“我”的心情由自豪变为“佩服”了。“我”一人幻想的情境,是清幽的,心情是深远的。她正确地把握了课文中的一个个情境,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分角色朗读、想象和语言描绘等手段,生动地再现了这几个情境,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耐心地引导品读体会。文学作品的内含是很丰富的,是通过描写境界、塑造形象来陶冶、感染读者的。阅读文学作品,一定要细细品读语言,领悟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同时要感悟作品所塑像的形象。读者对形象的感悟越深,作品的价值就越大。因此,她在教学中耐心地引导学生品读小外甥与“我”对的诗句时,辨析每次对背诗句的“同”、“异”,理解小外甥出“对”的角度,感悟小外甥的“机灵”。在诵读小外甥想象月亮的句段时,感悟他的胆识——把天空当作人,把月亮当作他的眼睛。在品读我“展开幻想的翅膀……”时,启发学生想象、讨论。这里的引导还不到位,如学生能想到:他希望祖国的下一代,都能像小外甥那样:聪明好学、爱幻想。那么,“我”的形象就高大了,文章的含义也就更大了。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堂课中,也有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但瑕不掩瑜。这是我听到的最满意的一堂课。就教学而言,我希望大家多上课,多思考。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机智,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减少失误。

F. 《望月》课文的预习

课文
五年级上册 江苏教育版
第24课 望月
作者:赵丽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有关诗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富于幻想而感到自豪,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板书:“我”小外甥)
2、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独自一个在江轮甲板上赏月,看到的月光照耀下江上景色是怎样的呢?(板书:赏月)
3、出示“月夜江上美景图”。学生看图后,出示第2自然段文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过渡:正当“我”尽情地欣赏着“月夜江上美景”的时候,小外甥也来赏月了。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段,想一想,“我”与小外甥在赏月的过程中交谈了什么呢?(板书:交谈)
1、默读,思考。
2、检查、交流,小结,板书:颂月、论月。
3、讲读5—12自然段。
过渡:“我”和小外甥是怎么“我一句你一句”地对背诵颂月古诗的?
(1)同桌分角色朗读。并想一想,他们对背了几次,每一次对背的诗句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联系呢?
(2)分角色对背古诗。讨论交流上述问题。(三次,每一组诗的作者教师都是明知故问,第二组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第三组都是写在江上看月亮。)
(3)小结。
(4)多媒体出示情景,学生背诵。
(5)想一想,读了“我”和小外甥对背古诗的情景,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对背诗不是随随便便的,你背的诗还得跟我背的诗有一定的联系呢!小外甥自信、聪明、机灵,“我”真不愧是一位大作家。)
(6)指名表演背诵。
6、讲读14—20自然段。
过渡:小外甥不仅向“我”挑战,对背诵月的古诗,而且问“我”“月亮像什么?”
(1)指名朗读。思考:“我”有没有直接回答小外甥的问题?为什么?
(2)检查交流。
(3)自读,思考:小外甥把月亮比作什么?划出有关的句子。
(4)出示句子,指名朗读,要求“绘声绘色”地叙述。
(5)小结。[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3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生词。
3.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感受望月的乐趣。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重难点]
阅读课文感受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和爱幻想。
感受文章的意境美,体会人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感情。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生词。
3.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入
1.月色是柔和迷人的,在月光下阿炳创作了名曲《二泉映月》,面对皎洁的月光,有多少诗人为之陶醉,所以留下了许许多多描写月亮的诗句,你会背哪些呢?
2. 今天我们就随赵丽宏以及他的小外甥一道来《望月》。
3.板书课题《望月》,指名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读好诗句。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或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2.检查
(1)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相互正音
晶莹闪烁 光斑 剪影 镀上 旅行 外甥 挑战 清幽旷远 繁星 沉醉 瞳仁 不假思索 比喻 绘声绘色 封锁 舱里
注意:“甥”是翘舌音后鼻音。
注意:“挑”是多音字。
(2)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或不懂得词语,商讨解决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和描写生动逼真。
(3)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说说主要内容。同学相互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中赏月人物有什么变化,尝试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在江轮甲板上欣赏月夜美景。
第二段(第3—20自然段)讲小外甥和“我”背咏月诗说对月亮的幻想。
第三段(第21自然段)写“我”凝视月亮消失的地方,展开幻想,留下美好回忆。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谈谈读文后的初步感受。
四、学习生字
1.自主学习,记忆字形,看书写注意点。
2.提示:注意“喻”右边一横不要漏写。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五、作业
1. 抄写生词。
2. 抄写文中诗句。
3. 摘录课外写月的诗句
4. 听写课文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诗句的意思,积累诗句。
3.朗读课文,感受小外甥的聪明可爱和爱幻想,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准备]
收集写月的诗句。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24课《望月》。
2.通过上节课学习,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过渡:夜深人静,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上江轮的甲板,去欣赏月夜的美景。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幅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指名说。(月光、江水、光斑、芦荡、树林、山峰的剪影)
3.这些景物在月夜是怎样的呢?
4.读了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清幽旷远 柔美 充满诗情画意
过渡:我欣赏着这月色美景,突然,我的小外甥来到了我的身边,我和小外甥说了些什么?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三、学习第二段。
1.快速阅读课文,想想小外甥和“我”交流了什么?
2.交流
3.让我们来充当作者和小外甥,来背背诗。(分角色读课文)
4.你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吗?谁来说说。
5.谁想和文中的人物来赛赛,说说你积累的写月的诗句。
6.从背诗这个环节中你感受到小外甥怎么样?从哪里感受到的?
(聪明好学)
7.小结: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理解:沉醉
8.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你说,月亮像什么?” 在小外甥看来月亮是什么样的?边读边画出句子,读读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9.指名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1)“像眼睛,天上的眼睛。”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理解“不假思索”。
感受小外甥的聪明天真
联系前文,感受小外甥的机灵,事先已经想好了。
读好句子
(2)小外甥想了一会儿,说:“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体会小外甥想象的合理,想象的出人意料……理解作者惊讶的原因。
指导读好句子
(3)“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小外甥打了个呵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导读。
10.小结: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
四、学习第四段拓展
1.引读课文,你说月亮像什么?
2.作者在美丽的月夜和小外甥愉快的交谈,对月产生了幻想,多美啊!再读题!

三、讲读第三段。
过渡:“我”和小外甥在月光下进行交谈,交谈了多长的时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结束的?
1、范读。
2、交流。
3、指名朗读。
四、总结深究课文。
1、作者写小外甥主动向“我”挑战,对背颂月古诗,问“我”“月亮像什么”。想向我们说明什么呢?
2、质疑赏析。你读了这篇课文后,认为还有什么问题值得研究的?
3、提示总结。
古诗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多读、多背、多想,不仅能陶冶人的性情,更能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思维能力一种。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期盼更多富有创新力的人才呀!
“我”独自一人站在甲板上也展开了幻想的翅膀。“我”会幻想些什么?(从小外甥的身上,他看到了祖国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这篇课文写的景很美,写的小外甥很可爱,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深远的。整篇课文的语言是那么优美的。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并背诵写有关山(或水)的古诗,看谁背得多。
附板书:
“我” 小外甥
赏月
望月 颂月 聪明好学
交谈
论月 爱幻想
简评:
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夏沔尊先生在二十年代就提出,要多读高级文艺作品,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他说,高级文艺作品宛如“贞娴的淑女”,低级文艺作品就像“媚惑的娼妇”。高级的文艺作品,给读者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会“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望月》是著名的作家赵丽宏的散文。文章中描写的“月下江景”是非常美丽的,介绍的他的小外甥是十分可爱的。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是深远的,语言是隽永的。应该说,这篇文章是一篇高级的文艺作品,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是一篇比较好的课文。我反对把“短、浅、白”的文章,作为课文。
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课本中,都当作记叙文来教。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在弄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文学的兴趣,萌生探求文学殿堂的欲望。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每个语文老师都要有战略的眼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蔡小玉老师选择《望月》,上了一堂研究课。她是有胆量的,上课也是成功的。我揣摩她教学的指导思想,概括为六个字:低起点,巧引导。也就是放低教学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能引则引,逐步提高学习的要求。我认为,她确定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在具体的教学中,她采取了三条措施:
1、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安排是否合理,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她安排教学过程:一是遵循作者的思路。引导学生弄清事情的情节——“我”在江轮的甲板上望月,与小外甥交谈(对背颂月古诗、讨论月亮像什么)、“我”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二是遵循学生阅读的规律。引导他们先理解内容,再理解内在的意思。如第二段,先找出文中“我”与小外甥“交谈”什么,再思考:可看出小外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三是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易到难,先理解一般内容,再提出更较高的学习要求。
2、努力地创设课文情境。什么是情境?指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人、景、物和当时当场的气氛。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入境始觉亲”。只有亲临其“境”,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我”在甲板上赏月时的情境,是恬静的,他的心情是愉悦的。小外甥与“我”“我一句你一句”地对背颂月古诗的情境,是紧张而生动的。小外甥是自信的,“我”是沉着而自豪的。小外甥叙述“月亮像什么”时的情境,是生动有趣的。“我”的心情由自豪变为“佩服”了。“我”一人幻想的情境,是清幽的,心情是深远的。她正确地把握了课文中的一个个情境,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分角色朗读、想象和语言描绘等手段,生动地再现了这几个情境,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耐心地引导品读体会。文学作品的内含是很丰富的,是通过描写境界、塑造形象来陶冶、感染读者的。阅读文学作品,一定要细细品读语言,领悟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同时要感悟作品所塑像的形象。读者对形象的感悟越深,作品的价值就越大。因此,她在教学中耐心地引导学生品读小外甥与“我”对的诗句时,辨析每次对背诗句的“同”、“异”,理解小外甥出“对”的角度,感悟小外甥的“机灵”。在诵读小外甥想象月亮的句段时,感悟他的胆识——把天空当作人,把月亮当作他的眼睛。在品读我“展开幻想的翅膀……”时,启发学生想象、讨论。这里的引导还不到位,如学生能想到:他希望祖国的下一代,都能像小外甥那样:聪明好学、爱幻想。那么,“我”的形象就高大了,文章的含义也就更大了。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堂课中,也有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但瑕不掩瑜。这是我听到的最满意的一堂课。就教学而言,我希望大家多上课,多思考。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机智,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减少失误。

G. 小学语文教案 望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应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课文,体会感情,激发兴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背诗导入,板书揭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一背,一人一句。

学生背诗句。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写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和同桌小声讨论解决字词障碍。

2、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读音。结合学生读情况,提醒易读错的生字读音:

“甥”是翘舌音,后鼻音;“仁”是前鼻音,声母是“r”不是“l”;“偷”和“崐幽”的韵母是“ou”和“iu”;“欠”的韵母是“ian”;“眨”念“zha”,不念崐“zha”,不念“zha”;“挑战”的“挑”是多音字,在这里读“tiao”。

4、学生质疑词义,理解词义。

通过联系上下理解“清辉、凝望、瞳仁、绘声绘色”。

清辉:淡雅清纯的光辉。

凝望:出神地看。

瞳仁:黑眼珠。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通过工具书理解“云絮、剪影、不假思索”。

云絮:絮,像棉絮的东西。淡淡的云朵。

剪影:照人脸或人体轮廓剪纸成形。这里指事物的轮廓。

不假思索:假,借用。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通过讨论理解“晶莹、隐隐约约”。

晶莹:光亮而透明。

隐隐约约:看起来不很清楚。

5、存疑。

学生画出的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留待学习课文时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明确:

课文除了描写月光下的景色,还写了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的事,以及小外甥对月亮奇特的想象。

3、我们应该怎样给课文分段?段意怎么概括?

四、课堂练习

1、进行写字指导。

5个左右结构的字“甥、瞳仁、偷、锁”应该写得左窄右宽,安排好比例。

2、用钢笔字描红、临写。

3、写近义词

光点( ) 凝望( ) 惊奇( ) 封锁( )

4、读一读,再抄写。

清辉 流动 封锁 不假思索

隐约 挑战 剪影 绘声绘色

第二课时

一、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学生在小黑板上练习。

2、齐读这些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捕捉读时内心的感受。

2、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下江景太美了,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

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图画画出来?没关系,老师是“画家”,我来帮你画。不过你得告诉我,画什么,怎么画。

学生细读课文,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交流。

“图画”中的景物有月光、江面、芦荡、树林、山峰。

景物的特点:

月光---淡雅清纯

江面---浮光跃金

芦荡、树林、山峰---镀上花边

4、出示事先绘制好的国画或水彩笔。

请同学们看看,是不是你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播放课文第一段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感受图画的整体意蕴。

6、指图让学生回忆课文,尝试背诵。

三、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学生回答。

从这句花中你看出小外甥的什么特点?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那么,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又体现在哪里?

分角色朗读第5~11自然段。

4、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解释一、三两句。

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继续解二、四、五、六句。

“明日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端着酒杯。此句为倒装句。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低,比---低。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乌啼,乌鸦叫。眠。入睡。解释时补上谁“对愁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秋,解释时放在句首。平羌,平羌江。

5、指导读诗,背诗。

我们在读古诗时,可以不必过多地考察它的意思,重要的是根据诗句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以画面帮助理解和背诵。

学生读背,背诗。

6、教师口述,引人情境: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我们无比舒畅,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出示句子:诗,和月光在一起,沐浴着我们,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会词义、意,会当时的意境。

7、谈话,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正是由于小外甥聪明好学,积累了数不清的美妙诗句,因为这美妙诗句的熏陶。小外甥变得更加聪明、幻想。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繁星,要你勤于积累,有丰厚的回报。

四 、作业

1、复习文后练习3中的词语。

2、课外收集有关山水的古诗,背一背,准备参加班上的小型“赛诗会”。

第三课时

一、听写词语

清辉 流动 封锁 不假思索

隐约 挑战 绘声绘色

二、过渡。

小外甥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他的聪明好学体现在哪里?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让我们来继续学课文。

三、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提问。

这一段写的是什么?

小外甥是怎样想象月亮的?划出有关句子,连起来说一说。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

自由读句子,指名读。

3、讨论交流。

4、继续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绘声绘色司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小外甥打了个呵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圈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味。

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

5、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四、学习第四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

3、启发谈话: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你们想不想随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先请你闭上眼睛。

五、听录音,展开幻想

1、播放课文完整的录音,学生闭目静听,感受文章的整体意蕴美。

2、引导学生幻想。

请不要睁开你的眼睛。现在,你变成了作者,甲板上只留下你一个人。你久久地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

你想到了星星,想到了太阳,想到了彩虹,想到了风雨......你展开了幻想,在广阔的天空中尽情地飞啊,飞......

学生闭目遐思、幻想。

3、引导学生把幻想到的东西说出来。

六、作业

1、抄写你喜欢的描写月光的句子。

2、背诵课文

2、 课外活动课上举行一次小型“赛诗会”。

附板书:

21、望 月

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比背诗句 聪明好学

想象月亮 爱幻想

独坐甲板 展开幻想

H. 跪求 赵丽宏 《望月》 原文 快

想你

是一复种甜蜜的忧制伤

是一种痛苦的等待

是一种幸福的迷惘

想你

更是一种不想去想而又不能不想的无奈

当你不经意

想起我时

我已经想了你很久。。。。。

想你
静静地想你

任思绪自由飘逸

只因对你的那一丝牵挂

萦绕在这寂静的夏季

相识是珍贵的缘份

相知是完美的默契

思念是温馨的感觉

牵挂是心动的欣喜

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

我会静静地想你.......

想你.......

I. 望月作者是谁,他的散文意境悠远,带着诗的韵味,多篇文章被收入小学语文课本,六

《望月》是著名的作家赵丽宏的散文。文章中描写的“月下江景”是非常美丽的,介绍的他的小外甥是十分可爱的。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是深远的,语言是隽永的。应该说,这篇文章是一篇高级的文艺作品,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是一篇比较好的课文。我反对把“短、浅、白”的文章,作为课文。
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课本中,都当作记叙文来教。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在弄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文学的兴趣,萌生探求文学殿堂的欲望。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每个语文老师都要有战略的眼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蔡小玉老师选择《望月》,上了一堂研究课。她是有胆量的,上课也是成功的。我揣摩她教学的指导思想,概括为六个字:低起点,巧引导。也就是放低教学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能引则引,逐步提高学习的要求。

J. 小学语文课文 最后一分钟的原文

现代·李小雨《最后一分钟》原文: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kòu)问。

最后一分钟

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chà)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xiāo)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终于散尽;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suǐ)的伤痕,

已将血和刀光

铸(zhù)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qiǎo]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10)望月小学语文原文扩展阅读

文章简介: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着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

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

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强迫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

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阅读全文

与望月小学语文原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